《祭十二郎文》導學案學生版.doc_第1頁
《祭十二郎文》導學案學生版.doc_第2頁
《祭十二郎文》導學案學生版.doc_第3頁
《祭十二郎文》導學案學生版.doc_第4頁
《祭十二郎文》導學案學生版.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李林中學高二年級語文導學案 班級 姓名 學生使用時間 第 周課 題主 備審 核使用教師編 號編寫時間祭十二郎文白占功支彥高二全體語文教師2072-20752016.3.1【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積淀文言語感,培養(yǎng)翻譯能力。2體會文章的感情,把握課文邊泣邊訴的語言形式,品味敘述中抒情的藝術(shù)。3繼承中國古代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珍惜生命,關(guān)愛親人。【學習重點、難點】1、本課主要是以情動人,在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親情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抒情的目的。2、體會虛詞在表達感情上的作用?!緦W習方法】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第一、二學時【知識鏈接】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動人的文字都是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淚,句句動情的抒情散文,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絕調(diào)”。大家在讀課文時要找出敘述作者親情的語句,注意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深摯感情。2文體介紹及本文與一般祭文的區(qū)別。(1)祭文(悼詞)一般先簡介死者逝世情況(職務(wù)、時間、地點、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紹死者生平事跡,評價其功德貢獻;最后向死者親屬表示吊唁慰問,號召生者學習死者的品質(zhì)精神。(2)本文既不同于傳統(tǒng)祭文,又不同于韓愈本人撰寫的其他大量的哀辭、祭文、銘狀、碑志。那些都是應(yīng)約而寫,是念給生者聽的。而本文不為發(fā)表,是作者面對死者敘往事訴衷腸的肺腑之言,正所謂“未嘗有意為文”卻達到了“文無不至”的境界。3、寫作背景:十二郎,是韓愈的侄子,名老成。韓愈三歲時就死了父親,而后由兄嫂撫養(yǎng)長大。長兄韓會無子,次兄韓介有子韓老成,在族中同輩排行十二,故稱十二郎。按封建社會的規(guī)矩,十二郎過繼給韓會為子,因此韓愈與十二郎自幼相守,歷經(jīng)患難“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感情深厚,雖為叔侄,卻情同手足。成年后,韓愈仕途不順,二十五歲方登進士第,后做官又觸犯權(quán)貴,觸怒唐憲宗,多次遭貶,因四處漂泊很少與十二郎見面。后唐穆宗繼位,韓愈官運好轉(zhuǎn),叔侄二人能夠相聚之時,突然傳來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韓愈悲痛欲絕,也勾起他辛酸的回憶,于是寫下這篇祭文。4、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著名文學家,唐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他生活在中唐時期,在文學方面影響很大,他的主要貢獻是與柳宗元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主張恢復先秦兩漢的優(yōu)秀散文傳統(tǒng),摒棄南北朝以來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主張文章要有充實內(nèi)容,學習古文應(yīng)“順其意而不順其辭”,“惟陳言之務(wù)去”,力求對古文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 其散文與柳宗元齊名,并稱“韓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馬說師說等。【自讀課文,并梳理文言知識】一、詞類活用1、圖久遠者,莫如西歸2、東亦客也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4、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5、而視茫茫6、將成家而致汝7、強者夭而病者全乎8、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二、句式1、惟兄嫂是依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3、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4、從兄嫂歸葬河陽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6、未可以為信也7、吾念,汝從于東三、古今異義的詞1、成家:將成家而致汝 古義: 今義: 2、少年:吾與汝俱少年 古義: 今義: 3、志氣:志氣日益微 古義: 今義:4、幾何: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古義: 今義:5、強者:少而強者不可保 古義: 今義: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義: 今義:7、當不復記憶 古義: 今義:8、吾去卞州 古義: 今義:9、而齒牙動搖 古義: 今義:第三學時1、課文梳理正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2-3):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二部分(4-9):寫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第八自然段 第九自然段 第三部分(10-12): 第十自然段 第十一自然段 第十二自然段 全文十二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悲痛之情為線索組織全文,體現(xiàn)思路的發(fā)展,先回憶叔侄相依為命,感情至深,這時前提;接著圍繞侄兒的死續(xù)寫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強烈的感情震蕩。為高潮奠定基礎(chǔ);最后訴說自己的心跡,在慟哭長號中傷痛之情達到高潮,全文寫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讀后令人潸然淚下。難怪東坡先生會有“讀祭十二郎文不輟淚者,其人必不友”的說法。2、祭文之初,作者為什么要詳敘幼時及成年后與十二郎聚散離合的往事?3、文章開頭的敘述之中,你以為最動人的細節(jié)是何處?請說明理由。4、在寫十二郎之死時,為什么文中還要回敘自己頭一年給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體衰病、子孫輩幼小等事?5、十二郎之死,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還要反反復復的推究死因、推測死期(第89段),甚至對死訊本身,也疑其非真而夢?6、全文以悼十二郎為主,寄托著哪些情感? 第四學時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詞語解釋全部錯誤的一項是( )A、比(等到)得軟腳病 輟汝而就(接近) 斂不憑(憑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歿使者妄稱以應(yīng)(答應(yīng))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無涯之戚(憂傷) 吊(撫慰)汝之孤與汝之乳母D、遠具(準備)時羞止(停止)一歲既(既然)又與汝就食江南2、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B、請歸取其孥 還必相迎取C、其后四年,而歸視汝 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 D、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3、下列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陽省墳墓 B、將成家而致汝 銜哀致誠C、汝之子始十歲 始速禍焉 D、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4、下列句子中“其”字分類正確的一項是()其后四年,而歸視汝。 止一歲,請歸取其孥。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喪。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A、/ B、/C、/ D、/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其后四年,而歸視汝。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全存乎? 動搖者欲脫而落矣。 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 將成家而致汝。A、 B、 C、 D、6、下列各組句中均有“以”,其意義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A、彼有食可守,以待終喪如不能守以終喪B、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月日使者妄稱以應(yīng)之乎C、以求升斗之祿歿不能撫汝以盡哀D、則遂取以來汝歿以六月二日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譯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你叔父超過了七天,才得到你喪亡的消息,于是就懷悲哀之情向你表達祭奠的誠意。B、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繼承先人的后代,在孫子輩中只有你,在兒子輩中只有我。C、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者非其真邪?唉!難道是真的這樣嗎?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D、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8、下列表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為序,故“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韓老成的四叔。B、古代禮俗稱幼年喪父為獨,老而無夫為寡,老而無子為孤,老而無妻為鰥。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種文體,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