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動力學題庫.doc_第1頁
地下水動力學題庫.doc_第2頁
地下水動力學題庫.doc_第3頁
地下水動力學題庫.doc_第4頁
地下水動力學題庫.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滲流理論基礎一、解釋術語1. 滲透速度2. 實際速度3. 貯水系數4. 貯水率5. 滲透系數6. 滲透率7. 導水系數8. 越流含水層9. 越流10. 越流系數11. 邊界條件12. 初始條件13. 數學模型14. 第一類邊界條件15. 第二類邊界條件16. 均質巖層17. 非均質巖層18. 各向同性介質19. 各向異性介質20. 穩(wěn)定流21. 非穩(wěn)定流22. 地下水一維運動23. 地下水二維運動24. 地下水三維運動二、填空題1. 地下水動力學是研究地下水在_、_和_中運動規(guī)律的科學,通常把_稱為多孔介質。2. 地下水在多孔介質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_、_、_和_,地下水動力學主要研究_的運動規(guī)律。3. 在多孔介質中,不連通的或一端封閉的孔隙對地下水運動來說是_,但對貯水來說卻是_。4. 地下水過水斷面包括_和_所占據的面積.滲透流速是_上的平均速度,而實際速度是_的平均速度。5. 在滲流場中,把大小等于_,方向沿著_的法線,并指向水頭_方向的矢量,稱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三個分量分別為_、_和_。6. 滲流運動要素包括_、_、_和_等等。7. 根據地下水滲透速度_與_的關系,將地下水運動分為一維、二維和三維運動。8. 達西定律反映了滲流場中的_定律。9. 滲透率只取決于_性質,而與液體的性質無關。10. 滲透率是表征_的參數,而滲透系數是表征巖層_的參數,影響滲透系數大小的主要是_以及_,隨著地下水溫度的升高,滲透系數_。11. 導水系數是描述含水層_的參數,它是定義在_維流中的水文地質參數。12. 均質與非均質巖層是根據_的關系劃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巖層是根據_關系劃分的。13. 在各向異性巖層中,水力坡度與滲透速度的方向是_。14. 當地下水流斜向通過透水性突變界面時,介質的滲透系數越大,則折射角就越_。15. 等效含水層的單寬流量q與各分層單寬流量qi的關系:當水流平行界面時_,當水流垂直于界面時_。16. 在同一條流線上其流函數等于_,單寬流量等于_,流函數的量綱為_。17. 在各向同性的含水層中流線與等水頭線_,故網格為_。18. 在滲流場中,利用流網不但能定量地確定_、_、_以及_,還可定性地分析和了解_的變化情況。19. 在各向同性而透水性不同的雙層含水層中,其流網形狀若在一層中為曲邊正方形,則在另一層中為_。20. 滲流連續(xù)方程是_在地下水運動中的具體表現。21. 地下水運動基本微分方程實際上是_方程,方程的左端表示單位時間內從_方向和_方向進入單元含水層內的凈水量,右端表示單元含水層在單位時間內_。22. 越流因素越大,則說明弱透水層的厚度_,其滲透系數_,越流量就_。23. 單位面積(或單位柱體)含水層是指_,高等于_柱體含水層。24. 在滲流場中邊界類型主要分為_、_以及_。三、判斷題1. 地下水運動時的有效孔隙度等于排水(貯水)時的有效孔隙度。( )3. 貯水率s=g(+n)也適用于潛水含水層。( )4. 貯水率只用于三維流微分方程。( )5. 貯水系數既適用承壓含水層,也適用于潛水含水層。( )7. 潛水含水層的給水度就是貯水系數。( )8. 在其它條件相同而只是巖性不同的兩個潛水含水層中,在補給期時,給水度大,水位上升大,小,水位上升?。辉谡舭l(fā)期時,大,水位下降大,小,水位下降小。( )10. 達西定律是層流定律。( )11. 達西公式中不含有時間變量,所以達西公式只適于穩(wěn)定流。( )12. 符合達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滲透速度與水力坡度呈直線關系,所以滲透系數或滲透系數的倒數是該直線的斜率。( )13. 無論含水層中水的礦化度如何變化,該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是不變的。( )14. 分布在兩個不同地區(qū)的含水層,其巖性、孔隙度以及巖石顆粒結構排列方式等都完全一致,那么可以肯定,它們的滲透系數也必定相同。( )15. 某含水層的滲透系數很大,故可以說該含水層的出水能力很大。( )16. 在均質含水層中,滲透速度的方向與水力坡度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17. 導水系數實際上就是在水力坡度為1時,通過含水層的單寬流量。( )19. 在均質含水層中,各點的滲透系數都相等。( )21. 突變界面上任一點的水力特征都同時具有界面兩側巖層內的水力特征。( )22. 兩層介質的滲透系數相差越大,則其入射角和反射角也就相差越大。( )23. 流線越靠近界面時,則說明介質的值就越小。( )25. 對同一層狀含水層來說,水平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大于垂直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 )27. 沿流線的方向勢函數逐漸減小,而同一條等勢線上各處的流函數都相等。( )29. 在滲流場中,一般認為流線能起隔水邊界作用,而等水頭線能起透水邊界的作用。( )31. 在均質各向同性的介質中,任何部位的流線和等水頭線都正交。( )32. 地下水連續(xù)方程和基本微分方程實際上都是反映質量守恒定律。( )34. 在潛水含水層中當忽略其彈性釋放水量時,則所有描述潛水的非穩(wěn)定流方程都與其穩(wěn)定流方程相同。( )36. 越流因素B和越流系數都是描述越流能力的參數。( )38. 在實際計算中,如果邊界上的流量和水頭均已知,則該邊界既可做為第一類邊界也可做為第二類邊界處理。( )39. 凡是邊界上存在著河渠或湖泊等地表水體時,都可以將該邊界做為第一類邊界處理。( )40. 同一時刻在潛水井流的觀測孔中測得的平均水位降深值總是大于該處潛水面的降深值。( )四、分析計算題1. 試畫出圖11所示的各種條件下兩鉆孔間的水頭曲線。已知水流為穩(wěn)定的一維流。圖112. 在等厚的承壓含水層中,過水斷面面積為400m2的流量為10000m3/d,含水層的孔隙度為0.25,試求含水層的實際速度和滲透速度。3. 已知潛水含水層在1km2的范圍內水位平均下降了4.5m,含水層的孔隙度為0.3,持水度為0.1,試求含水層的給水度以及水體積的變化量。4. 通常用公式q=(PP0)來估算降雨入滲補給量q。式中:有效入滲系數;P0有效降雨量的最低值。試求當含水層的給水度為0.25,為0.3,P0為20mm,季節(jié)降雨量為220mm時,潛水位的上升值。5. 已知一等厚、均質、各向同性的承壓含水層,其滲透系數為15m/d,孔隙度為0.2,沿著水流方向的兩觀測孔A、B間距離l=1200m,其水位標高分別為HA=5.4m,HB=3m。試求地下水的滲透速度和實際速度。6. 在某均質、各向同性的承壓含水層中,已知點P(1cm,1cm)上的測壓水頭滿足下列關系式:H=3x2+2xy+3y2+7,公式中的H、x、y的單位均以米計,試求當滲透系數為30m/d時,P點處的滲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7. 已知一承壓含水層,其厚度呈線性變化,底板傾角小于20,滲透系數為20m/d。A、B兩斷面處的承壓水頭分別為:(1)HA=125.2m,HB=130.2m;(2)HA=130.2m,HB=215.2m。設含水層中水流近似為水平流動,A、B兩斷面間距為5000m,兩斷面處含水層厚度分別為MA=120m,MB=70m,試確定上述兩種情況下:(1)單寬流量q;(2)A、B間的承壓水頭曲線的形狀;(3)A、B間中點處的水頭值。8. 在二維流的各向異性含水層中,已知滲透速度的分量Vx=0.01m/d,Vy=0.005m/d,水力坡度的分量Jx=0.001,Jy=0.002,試求:(1)當x、y是主滲透方向時,求主滲透系數;(2)確定滲流方向上的滲透系數Kv;(3)確定水力梯度方向上的滲透系數Kj;(4)確定與x軸方向成30夾角方向上的滲透系數。9. 試根據圖12所示的降落漏斗曲線形狀,判斷各圖中的滲透系數K0與K的大小關系。圖1210. 試畫出圖13所示各圖中的流線,并在圖(c)中根據R點的水流方向標出A、B兩點的水流方向。11. 有三層均質、各向同性、水平分布的含水層,已知滲透系數K1=2K2,K3=3K1,水流由K1巖層以45的入射角進入K2巖層,試求水流在K3巖層中的折射角3。 圖1312. 如圖14所示,設由n層具有相同結構的層狀巖層組成的含水層,其中每個分層的上一半厚度為M1,滲透系數為K1,下一半厚度為M2,滲透系數為K2,試求:(1)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Kp和Kv;(2)證明KpKv。圖1413. 圖15為設有兩個觀測孔(A、B)的等厚的承壓含水層剖面圖。已知HA=8.6m,HB=4.6m,含水層厚度M=50m,沿水流方向三段的滲透系數依次為K1=40m/d,K2=10m/d,K3=20m/d,l1=300m,l2=800m,l3=200m。試求:(1)含水層的單寬流量q;(2)畫出其測壓水頭線;(3)當中間一層K2=50m/d時,重復計算(1)、(2)的要求;(4)試討論以上計算結果。圖1514. 在淮北平原某地區(qū),為防止土壤鹽漬化,采用平行排水渠來降低地下水位,如圖16所示,已知上部入滲補給強度為W ,試寫出L滲流區(qū)的數學模型,并指出不符合裘布依假定的部位。(水流為非穩(wěn)定二維流)圖1615. 一口井位于無限分布的均質、各向同性潛水含水層中,初始時刻潛水水位在水平不透水底版以上高度為H0(x,y),試寫出下列兩種情況下地下水流向井的非穩(wěn)定流數學模型。已知水流為二維非穩(wěn)定流。(1)井的抽水量Qw保持不變;(2)井中水位Hw保持不變。16. 圖17為均質、各向同性的土壩,水流在土壩中為剖面非穩(wěn)定二維流,試寫出滲流區(qū)的數學模型。圖1717. 圖18為黑龍江某省市供水水源地的平面圖和水文地質剖面圖,已知其開采強度為,試根據圖示寫出開采過程中地下水非穩(wěn)定流的數學模型。圖1818. 如圖為無降雨入滲的潛水穩(wěn)定井流,試畫出流網,并標明流線和等水頭線,標出A、B兩點水頭的位置,指出哪一點的水頭高?19. 如圖為均質、各向同性含水層,其中河水位保持不變,河流右測區(qū)域上部有均勻入滲補給,試匯出該含水層的流網圖(已知水流為穩(wěn)定流)。20. 某地潛水含水層面積約為50km2,給水度為0.1,當潛水位平均下降1.0m時,自含水層釋放出的水量是多少m3。21. 某地區(qū)承壓含水層厚20m,滲透系數為10m/d,地下水為一維流,沿地下水流向距離100m的兩觀測孔地下水位分別是80m和75m,試求單寬流量。22. 某地承壓水含水層面積約為100km2,貯水系數為0.0002,當承壓水位平均下降5m時,自含水層釋放出的水量是多少m3。23. 某地區(qū)地下水的滲透流速為1m/d,沿地下水流向距離100m的兩觀測孔地下水位分別是80m和75m,試求該地區(qū)含水層的滲透系數。五、問答題1. 滲流是假想水流,這種假想水流應有哪些特點?2. 流函數的特征?3. 流網的特性?第二章 地下水向河渠的運動一、填空題1. 將_上的入滲補給量稱為入滲強度.2. 在有垂直入滲補給的河渠間潛水含水層中,通過任一斷面的流量_。3. 有入滲補給的河渠間含水層中,只要存在分水嶺,且兩河水位不相等時,則分水嶺總是偏向_一側。如果入滲補給強度W0時,則侵潤曲線的形狀為_;當WH1H2。倘若入滲強度W不變。試求不致污染地下水的左河最高水位。(2)如含水層兩側河水水位不變,而含水層的滲透系數K已知,試求左河河水不致污染地下水時的最低入滲強度W。 圖223. 為降低某均質、各向同性潛水含水層中的地下水位,現采用平行渠道進行穩(wěn)定排水,如圖23所示。已知含水層平均厚度H0=12m,滲透系數為16m/d,入滲強度為0.01m/d。當含水層中水位至少下降2m時,兩側排水渠水位都為H=6m。試求:(1)排水渠的間距L;(2)排水渠一側單位長度上的流量Q。 圖234. 如圖22所示的均質細沙含水層,已知左河水位H1=10m,右河水位H2=5m,兩河間距l(xiāng)=500m,含水層的穩(wěn)定單寬流量為1.2m2/d。在無入滲補給量的條件下,試求含水層的滲透系數。5. 在砂礫石潛水含水層中,沿流向打兩個鉆孔(A和B),孔間距l(xiāng)=577m,已知其水位標高HA=118.16m,HB=115.16m,含水層底版標高為106.57m。整個含水層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細砂,A、B兩處的含水層厚度分別為hA=5.19m、hB=2.19m,滲透系數為3.6m/d。下層為粗砂,平均厚度M=6.4m,滲透系數為30m/d。試求含水層的單寬流量。6. 一河間地塊,已知左河水位標高為40m,右河水位標高為39m,底板標高為20m,含水層滲透系數為10m/d,觀測孔距左河為100m,兩河相距2000m,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入滲系數為0.3,地下水為穩(wěn)定流。試求:(1)觀測孔的水位;(2)求分水嶺的位置及分水嶺處的水位;(3)求流入左、右河的流量分別是多少。7. 一河間地塊,已知左右兩河相距1000m,左、右兩河水位分別為10m、9m,在距左河100m處設有觀測孔,該含水層的滲透系數為10m/d,年平均降水量為400mm,入滲系數為0.3,地下水為穩(wěn)定流。試求:(1)觀測孔的水位;(2)求分水嶺的位置及分水嶺處的水位;(3)求流入左、右河的流量分別是多少。第三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穩(wěn)定運動一、解釋術語1. 完整井2. 似穩(wěn)定3. 井損4. 有效井半徑5. 水躍二、填空題1. 根據揭露含水層的厚度和進水條件,抽水井可分為_和_兩類。2. 承壓水井和潛水井是根據_來劃分的。3. 對于潛水井,抽出的水量主要等于_。而對于承壓水井,抽出的水量則等于_。4. 對潛水井來說,測壓管進水口處的水頭_測壓管所在地的潛水位。5. 填礫的承壓完整抽水井,其井管外面的測壓水頭要_井管里面的測壓水頭。6. 地下水向承壓水井穩(wěn)定運動的特點是:流線為指向_;等水頭面為_;各斷面流量_。7. 在承壓含水層中進行穩(wěn)定流抽水時,通過距井軸不同距離的過水斷面上流量_,且都等于_。8. 在應用QSw的經驗公式時,必須有足夠的數據,至少要有_次不同降深的抽水試驗。9. 常見的QSw曲線類型有_、_、_和_四種。10. 確定QS關系式中待定系數的常用方法是_和_。11. 對均勻流中的完整抽水井來說,當抽水穩(wěn)定后,水井的抽水量等于_。12. 駐點是指_。13. 在均勻流中單井抽水時,駐點位于_,而注水時,駐點位于_。三、判斷題1. 在下有過濾器的承壓含水層中抽水時,井壁內外水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井損的緣故。( )2. 凡是存在井損的抽水井也就必定存在水躍。( )3. 在無限含水層中,當含水層的導水系數相同時,開采同樣多的水在承壓含水層中形成的降落漏斗體積要比潛水含水層大。( )4. 抽水井附近滲透性的增大會導致井中及其附近的水位降深也隨之增大。( )5. 在過濾器周圍填礫的抽水井,其水位降深要小于相同條件下未填礫抽水井的水位降深。( )6. 在無限含水層中,隨著抽水時間的持續(xù),降落漏斗不斷向外擴展,引用影響半徑是隨時間而改變的變數。( )7. 無論是潛水井還是承壓水井都可以產生水躍。( )8. 在無補給的無限含水層中抽水時,水位永遠達不到穩(wěn)定。( )9. 按裘布依公式計算出來的浸潤曲線,在抽水井附近往往高于實際的浸潤曲線。( )10. 對越流含水層中的穩(wěn)定井流來說,抽水量完全來自井附近的越流補給量。( )11. 可以利用降深很小時的抽水試驗資料所建立的QSw關系式來預測大降深時的流量。( )12. 井損隨井抽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四、分析題1. 蒂姆(Thiem)公式的主要缺陷是什么?2. 在同一含水層中,由于抽水而產生的井內水位降深與以相同流量注水而產生的水位抬升是否相等?為什么?3. 疊加原理的適用條件是什么?4. 承壓井群計算時,為什么對降深進行疊加,而不是對水頭直接疊加?五、計算題1. 某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口直徑為0.20m的抽水井,在距抽水井527m遠處設有一個觀測孔。含水層厚52.20m,滲透系數為11.12m/d。試求井內水位降深為6.61m,觀測孔水位降深為0.78m時的抽水井流量。2. 在厚度為27.50m的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口抽水井和兩個觀測孔。已知滲透系數為34m/d,抽水時,距抽水井50m處觀測孔的水位降深為0.30m,110m處觀測孔的水位降深為0.16m。試求抽水井的流量。3. 某潛水含水層中的抽水井,直徑為200mm,引用影響半徑為100m,含水層厚度為20m,當抽水量為273m3/d時,穩(wěn)定水位降深為2m。試求當水位降深為5m時,未來直徑為400mm的生產井的涌水量。4. 設在某潛水含水層中有一口抽水井,含水層厚度44m,滲透系數為0.265m/h,兩觀測孔距抽水井的距離為r1=50m,r2=100m,抽水時相應水位降深為s1=4m,s2=1m。試求抽水井的流量。5. 在某潛水含水層有一口抽水井和一個觀測孔。設抽水量Q=600m3/d.,含水層厚度H0=12.50m,井內水位hw=10m,觀測孔水位h=12.26m,觀測孔距抽水井r=60m,抽水井半徑rw=0.076m和引用影響半徑R0=130m。試求:(1)含水層的滲透系數K;(2)sw=4m時的抽水井流量Q;(3)sw=4m時,距抽水井10m,20m,30m,50m,60m和100m處的水位h。6. 設承壓含水層厚13.50m,初始水位為20m,有一口半徑為0.06m的抽水井分布在含水層中。當以1080m3/d流量抽水時,抽水井的穩(wěn)定水位為17.35m,影響半徑為175m。試求含水層的滲透系數。7. 在某承壓含水層中抽水,同時對臨近的兩個觀測孔進行觀測,觀測記錄見表31。試根據所給資料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表31含水層厚度(m)抽水井觀測孔半徑(m)水位(m)流量(m3/d)至抽水井距離(m)水位(m)r1r2H1H218.500.101520.6567.2022521.1222.058. 在潛水含水層中有一口抽水井和兩個觀測孔.請根據表32給出的抽水試驗資料確定含水層的滲透系數。表32類別井的性質至抽水井中心距離(m)水位(m)抽水井流量(m3/d)抽水井0.10156.4066.48觀測孔12.108.68觀測孔26.109.219. 在河漫灘階地的沖積砂層中打了一口抽水井和一個觀測孔。已知初始潛水位為14.69m,水位觀測資料列于表33,請據此計算含水層的滲透系數平均值。表33類別井的性質至抽水井中心距 離(m)第一次降深第二次降深第三次降深水位(m)流量(m3/d)水位(m)流量(m3/d)水位(m)流量(m3/d)抽水井0.1513.32320.4012.90456.8012.39506.00觀測孔12.0013.7713.5713.1610. 試利用某河谷潛水含水層的抽水試驗資料(見表34)計算抽水井的引用影響半徑。表34含水層厚度(m)抽水井觀測孔半徑(m)水位降深(m)流量(m3/d)至抽水井距離(m)水位降深(m)r1r2s1s212.000.103.121512.0044.0074.000.120.065第四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穩(wěn)定運動一、填空題1. 泰斯公式的適用條件中含水層為_的承壓含水層;天然水力坡度近為_ _;抽水井為_,井流量為_;水流為_。2. 在非穩(wěn)定井流中,通過任一斷面的流量_,而沿著地下水流向流量是_。3. 潛水非穩(wěn)定井流與承壓井流比較,主要不同點有三點:導水系數是_;當降深較大時_不可忽略;從含水層中抽出的水量主要來自_。4. 博爾頓第一模型主要是考慮了_;第二模型主要考慮了_。二、判斷題1. 在泰斯井流中,無論是抽水初期還是后期各處的水頭降速都不相等。( )2. 根據泰斯井流條件可知,抽取的地下水完全是消耗含水層的彈性貯量。( )3. 在非穩(wěn)定井流中,沿流向斷面流量逐漸增大,因為沿途不斷得到彈性釋放量的補給 ( )4. 泰斯井流的后期任一點的滲透速度時時都相等。( )5. 泰斯井流后期的似穩(wěn)定流,實際上是指水位仍在下降,但水位降速在一定范圍內處處相等的井流。( )6. 泰斯井流的影響范圍隨出水時間的延長而不斷擴大。( )7. 在進行非穩(wěn)定流抽水時,無論井流量如何變化,都可將其概化成階梯形流量后,再使用定流量的泰斯公式計算。( )8. 水位恢復公式實際上是具有兩個階梯的階梯流量公式。( )9. 配線法求參數的隨意性在距抽水井越近的觀測孔中表現越大。( )10. 在抽水試驗時,往往主孔中的動水位不易觀測,如果能觀測到的話,則求參數時用主孔或觀測孔資料都一樣。( )11. 越流補給的完整井流與泰斯井流比較,二者的區(qū)別只是前者存在垂直方向的水流。( )12. 越流系統的完整井流在抽水的早期,完全可用泰斯井流公式計算。( )13. 越流系數越小,則越流量進入抽水層的時間就越早。( )14. 抽水的中、后期,越流系統井流的水位降落曲線偏離泰斯井流的水位降落曲線,因為前者的抽水量完全是由越流量供給。( )15. 在相同條件下越流系統井流的水位下降速度小于泰斯井流的水位下降速度。( )16. 凡是具有越流系統的井流,抽水后期都能達到穩(wěn)定流。( )17. 在越流系統的井流中,當降落漏斗出現穩(wěn)定時,則通過任一斷面的流量都相等。( )三、分析題:1. 地下水流向井的穩(wěn)定運動和非穩(wěn)定運動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2. 利用抽水孔資料求參數T值時,通常求得的值比實際小,為什么?3. 泰斯公式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4. 圖48示出三個承壓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剖面(a)、(b)、(c)。已知各承壓含水層的厚度M、滲透系數及貯水系數都相同,各弱透水層的滲透系數及貯水系數也相同,且M1M2,M2=M3,抽水后相鄰含水層的水頭變化可忽略,試比較各井水位降深相同時,、三點(三點距井都為r,距抽水層頂板都為Z)在抽水過程中的水頭值。5. 在具有越流補給的半承壓含水層中做定流量抽水試驗,為什么抽水到一定時間后地下水向井中的運動由初期的非穩(wěn)定運動逐漸過渡到穩(wěn)定運動?由非穩(wěn)定運動向穩(wěn)定運動過渡的速度與什么有關?圖48四、問答題1. 利用Theis公式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配線法的步驟?2. 潛水完整井流與承壓水完整井流的區(qū)別?五、計算題1. 在某均質、各向同性的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抽水井,其抽水量為1256 m3/d,已知含水層的導水系數為100 m2/d,導壓系數為100 m2/min。試求:(1)抽水后10min、100min、1000min時,距抽水井10m處的水位降,以及所反映水位降深的分布規(guī)律。2. 某承壓含水層中有一抽水井,抽水2h后,在距抽水井50m處的觀測孔中水位降深為0.5m。試求何時在距抽水井150m處的觀測孔中也出現同樣的降深?3. 某半承壓含水層的下部與隔水層相鄰,而上部與2m厚的砂質粘土相聯,砂質粘土的上部是一潛水層。已知砂質粘土層有弱透水的性質,其滲透系數為0.002m/d,抽水層的導水系數為40m2/d,貯水系數為0.004,現打一鉆孔,以502.4m3/d的涌水量進行抽水。試求:(1)抽水后10、100、1000min距抽水井10m處的水位降深,并分析地下水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2)抽水2d后距抽水井10m、100、500m處的水位降深,并分析水位變化的分布規(guī)律。第五章 地下水向邊界附近井的運動一、填空題1. 應用映射法時,對虛井有如下要求:虛井與實井的位置對于邊界是_的;虛井與實井的工作強度應_,即_相等;虛井的性質取決于_的性質;虛井與實井的工作時間_。2. 應用映射法時,若實井為抽水井,那么對于定水頭補給邊界進行映射時,虛井為_;如果對于隔水邊界進行映射,虛井為_。3. 對于有界含水層的求解,一般把邊界的影響用_的影響來代替。4. 直線補給邊界附近的抽水井,當抽水降落漏斗還沒有擴展到邊界時,水流為_流;當降落漏斗擴展到了邊界時,水流趨于_流。5. 對扇形含水層(包括象限含水層)映射時,對某一邊界而言,不僅映出_的像,也要映出_的像,且映射后邊界的性質_。連續(xù)映射的結果,使得實井與虛井的位置軌跡在平面上呈一個_形,且圓心位于_,半徑等于_。6. 在兩條隔水邊界組成的象限含水層中,抽水后期,任一點的Slgt直線段的斜率為條件相同的無限含水層情況下的Slgt直線段斜率的_倍。二、判斷題1. 映射法的基本原則是要求映射后,所得的無限含水層中的滲流問題,應保持映射前的邊界條件和水流狀態(tài)。( )2. 用映射法解決有界含水層問題時,需要將抽水井與觀測孔的像同時映出,然后再進行疊加計算。( )3. 在應用映射法后所繪制的流網中,直線補給邊界是一條等勢線,而隔水邊界則是一條流線。( )4. 在半無限含水層中抽水時,抽水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