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3講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 綱1.維新思想。2.新文化運動。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 標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3.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意義。一、地主階級向西方的學習1“開眼看世界”(1)背景:當英國鴉片走私船開始頻繁出沒于中國東南海域時,清朝君臣對英國情況一無所知。(2)概況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面臨_的形勢。(2)概況史論要旨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fā)是近代中國人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起點,啟迪人們去探索救國之路。但這只是起步,對西方的學習僅停留在器物層面,尤其是軍事技術,新思潮的倡導者大多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其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二、資產階級維新變法思想1早期維新思想(1)產生背景: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2)代表人物:王韜、鄭觀應等。(3)主要內容(4)思想局限:早期維新派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也未付諸行動。2維新變法思想(1)代表人物及主張(2)實踐:發(fā)動_,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3)意義:起到了_的作用,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易混易錯維新思想與洋務派思想不同階級屬性思想的質變;早期維新思想與維新變法思想同階級屬性思想的演進。三、新文化運動1背景(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進一步傳播。(2)一戰(zhàn)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fā)展。(3)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_制度。(4)袁世凱夢想復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2興起(1)標志:_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2)代表人物3內容(1)提倡_和_,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4影響(1)沖擊了_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易混易錯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思想;而新文化運動中激進民主主義者把矛頭直指孔教。兩次運動中的尊孔和倒孔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服務于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fā)展資本主義之宗旨。四、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1傳入: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_等文章,在中國率先舉起了社會主義旗幟。2傳播(1)1919年,_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_為新青年主編馬克思研究專號,刊登了一批介紹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的文章。(3)一批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團出現。3實踐(1)_、毛澤東等人建立了一些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2)1921年,_誕生。“師夷長技”與中體西用主題1圖解主題2“開眼看世界”思想的影響(1)積極影響: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績在于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開始關注世界形勢,探索救國之路,形成了社會思潮,成為中國近代思想的主流。(2)消極影響: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學習西方的主張,體現了階級局限性,不敢觸及封建制度,其活動的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不可能使中國真正強盛起來。主題3“中體西用”思想的反響史料時任駐英法公使的郭嵩燾多年出使外國,通過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考察和學習曾尖銳批評“中體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窮委而昧其源?!睆垬渎晞t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明確提出:“采西人之體,以行其用。”他還詰責洋務派:“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足恃歟?” 這則史料充分反映了“中體西用”思想在當時即遭到了一批有識之士的嚴厲批評。它實在不是一條富國強兵之路。主題4“中體西用”思想對“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繼承和發(fā)展(1)目的上,都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抵御外國的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維護清朝專制統治和綱常禮教。(2)方法和步驟上,都主張從西方引進先進軍事技術,不同之處是林則徐等人的主張沒有完全實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層面上,而“中體西用”思想則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實踐。(3)結果上,都沖擊了傳統的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但最終都失敗了。維新思想主題1早期維新思想的主張史料“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此其體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熬窆仓髡邫嗟闷淦接ㄏ虑椋谠O議院。”鄭觀應盛世危言 此史料反映了早期維新派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主題2康有為的政治主張及其理論根據史料“泰西近政論,皆言三權:有議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后事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 史料表明康有為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其理論根據是三權分立學說。主題3康有為宣傳變法的特點史料“天哀大地生人之多艱,乃降圣人而極民患,為神明,為圣王,為萬民作師,為萬民作保,為大地教示??鬃幼鞔呵锒鴣y臣懼,作六經而大義明,傳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綱,家知仁恕忠愛之道,不然則民如標枝,人如野鹿,賊心亂性,悍鷙狠愚。春秋,詩皆言君主,惟堯典特發(fā)民主義,自欽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師錫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門以開議院,故堯典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過于此。” 康有為 史料反映了康有為宣傳維新變法的突出特點是托古喻今,借助經學外衣否定君主專制、傳播西學,宣傳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主題4康梁維新思想與早期維新思想的區(qū)別與聯系類別早期維新思想康梁維新思想區(qū)別(1)只是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張(1)提出了具體改革方案,為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歷史根據,使變法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2)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沒有付諸行動(2)與挽救民族危亡結合起來,迅速將其發(fā)展為救亡圖存的政治運動聯系(1)早期維新思想是康梁維新思想的基礎,即康梁維新思想是對早期維新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2)都主張變法:經濟上主張振興工商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政治上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文化上主張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辦新式學校(3)都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4)都是愛國和進步的前期新文化運動主題1圖解主題2新文化運動前期各項內容之間的關系前期新文化運動的三項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學。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對中國的封建專制思想,提倡科學以反對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學同封建主義進行斗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就是反對封建專制,而封建專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學舊道德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反對封建禮教、反對舊道德就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就是摧毀封建專制制度的根基,讓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主題3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所向史論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史料一“中國數千年來立國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國家政治、家庭倫理、社會風俗,無一非先圣學說發(fā)展流衍?!薄氨敬罂偨y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為政體雖革取新,而禮俗要當保守。” 1914年袁世凱祭孔會 此史料說明袁世凱的核心觀點是尊孔復古,目的是為他復辟帝制制造輿論。史料二“愚之非難孔子之動機,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適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強欲以不適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會國家,將為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陳獨秀復辟與尊孔 此史料說明陳獨秀認為孔教已不適于當時的社會。近代前期中國近代化的全面啟動1全面啟動和地位:(1)第一階段:學習西方的經濟技術。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生產方式,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是中國大規(guī)模近代化運動的起步。(2)第二階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維新運動以建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制度為目標,從此中國近代化歷程由經濟技術階段進入政治制度階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嘗試。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民主共和國的建立,是中國的近代化歷程中取得的偉大成果。(3)第三階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運動,運動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成為中國邁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標志。2未能真正實現的根源:中國身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再加上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使中國近代化屢遭挫折而沒有真正實現。例1 (2011北京高考)“九州縮地憑揮翰,四海披圖當泛槎(木筏)”。這是近代詩人張維屏對一部著述的稱贊。這部著述是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c變法通議 d孔子改制考答案a審題突破審題關鍵是材料中“九州”“四?!钡母拍罘从沉俗髌返闹饕獙傩浴牟牧峡梢钥闯龃酥鬓饤壛司胖莅嘶?、天圓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觀念,樹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識,拓寬了國人的視野,這與海國圖志的特點一致。例2 (2011安徽高考)對中西學的態(tài)度是區(qū)分近代中國不同政治派別的依據之一。下列言論屬于維新派的是 ()a“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b“吾國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濟西洋文明之窮者”c“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并立,合之則兩亡”d“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也”答案c審題突破審題關鍵在于提煉各則材料的含義。a項體現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b項體現新文化運動的“以中濟西”論;d 項體現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的主張。c 項認為學習西方文化必須破除“中體西用”論設置的樊籬,以全方位的姿態(tài)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因素。符合維新派學習西方技術的同時學習西方制度的觀點,符合題意。例3 (2011天津高考)新青年創(chuàng)刊即大力提倡民主與科學,但其后十余年間所發(fā)表的專門論述民主與科學的文章并不多。盡管如此,“民主”與“科學”仍然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基本口號。這主要因為民主與科學是 ()a改造中國的迫切要求 b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潮流c西方興起的歷史經驗 d倡導文學革命的需要答案a審題突破審題關鍵是把握新青年創(chuàng)刊后的十余年中國的社會現實是怎樣的。例4 (2011江蘇高考)某思想家在20世紀初大聲疾呼:“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削滅也。其不能善變而與之俱進者,將見其不適環(huán)境之爭存,而退歸天然淘汰已耳!”從中可見,該思想家主張 ()a打破保守觀念,為新文化營造空間b剔除傳統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揚改革理念,為康梁變法造聲勢d遵循進化理論,任憑自然選擇答案a審題突破審題首先理解材料關鍵句“不能善變而與之俱進者,將見其不適環(huán)境之爭存”的主旨是倡導變革社會現實,反對保守觀念;其次明確言論者的身份是思想家,呼聲的時間是20世紀初。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順應時代潮流,進行變革,否則就會被歷史淘汰。命題感悟本講命題的知識切入點主要有“開眼看世界”、中學與西學、新文化運動的民主與科學口號及其作用。能力立意上注重文言語句的閱讀、基本歷史結論的理解和概念的辨識。命題思想一隱含社會熱點題點思想解放和與時俱進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內部出現了“體用之爭”,它的焦點是 ()a是否要采用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b是否要維護清政府c是否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d是否要抵抗列強入侵命題思想二緊扣主干知識和核心概念題點主干知識近代前期學習西方的層面2以下是某同學整理的“晚清時期翻譯西學書籍簡表”。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學習“西學”的趨勢是 ()類別18601899年19021904年數量比重數量比重哲學、社會科學123種22%327種61%自然科學162種29%112種21%應用科學225種41%56種11%a.從側重科技到側重人文b從持續(xù)高漲到趨于停滯c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追求d從全盤西化到中西結合題點核心概念資產階級的民權3“西人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提出這一主張的是中國近代 ()a地主階級改革派 b地主階級洋務派c資產階級維新派 d資產階級革命派命題思想三凸顯新史觀、新價值觀題點運用近代化史觀理解不同派別的思想4下列表格中的言論客觀反映了當時不同政治派別的思想傾向,其共同訴求是 ()1865年李鴻章說:“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894年鄭觀應說:“西人以商為戰(zhàn),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1903年章太炎說:“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913年梁啟超說:“共和政治,非國民繼續(xù)的覺悟努力,萬萬不會維持?!盿.實現中國工業(yè)化 b實行民主政治c推動中國近代化 d啟蒙與救亡并重題點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5林則徐、魏源的思想盡管還是傳統變革思想的延續(xù),但卻成為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開端,他們的主張在當時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來侵略b使清政府開始學習西方c啟迪了知識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學習d使人們意識到了清政府的落后命題思想四運用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題點運用近代前期的思想潮流解讀新材料6歷史學家蕭功秦在危機中的變革一書中指出:“中國近代歷史巨變的基本分界線,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zhàn)爭”。下列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b近代民族工業(yè)開始產生c開啟了制度變革的探索歷程d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課時規(guī)范訓練(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早期維新思想同鴉片戰(zhàn)爭后萌發(fā)的“新思想”相比,主要的不同點是 ()a學習外國先進的生產技術b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技術c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d借鑒外國經驗探索救國之路2在近代中國,將向西方學習的內容由器物層面擴展到制度層面的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張之洞c王韜 d梁啟超3五四:知識分子的自治運動:“政治體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統治者對于死亡異常敏感。在大獨裁者、長期垂簾聽政的慈禧看來,政改如同玩火,其結局只能加速以個人為中心的權勢集團的崩潰,于是及時地把光緒帝及其政改計劃給扼殺了。”這段話是對下列哪一事件的描述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4右圖是一枚珍貴的清末民初火花,圖中四個人物手捧圖書,衣服上從右至左分別畫著梅、蘭、菊、竹。這枚火花反映的主題最可能是 ()a鴉片戰(zhàn)爭后的新思潮b維新變法的思潮c民主與科學思潮d民主共和思潮5從鴉片戰(zhàn)爭前后到19世紀9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歷程是 ()a中體西用開眼看世界維新變法b開眼看世界維新變法中體西用c開眼看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維新變法d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維新變法6從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一階段是中國現代化的整體發(fā)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三次思想解放運動,這三次運動不包括 ()a洋務運動中,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戰(zhàn)b戊戌變法中,維新派與頑固勢力、洋務派的論戰(zhàn)c辛亥革命中,革命派與?;逝傻恼搼?zhàn)d新文化運動后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7袁偉時教授指出:“在西方,是它的文化傳統、社會條件結合,促成文藝復興以來的思想啟蒙運動,推動了現代社會制度的建立。中國新文化運動是文藝復興以來逐步形成的世界現代文化的延伸,是推動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型的先導。”由此可以看到,在西方,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但在中國卻相反,所以有人稱新文化運動給辛亥革命補上了一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共和b新文化運動繼續(xù)倡導學習西方c新文化運動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d新文化運動堅持反封建的任務,徹底批判封建思想81920年,陳獨秀在談政治一文中指出:“我雖然承認不必從根本上廢棄國家、政治、法律這個工具,卻不承認現存的資產階級(即掠奪階級)的國家、政治、法律有掃除社會罪惡的可能性?!边@一認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b國民革命運動的推動c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9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指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其中“兩位先生”是指 ()a達爾文赫胥黎 b魯迅胡適c馬克思恩格斯 d民主科學10有學者指出:“新文化運動不管一些人的意見是對還是不對,它是多元的,進行的方式是自由討論,沒有政府權力或社會暴力夾雜在里面。它的主張對還是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開拓了學術文化和言論自由的制度環(huán)境,拓展了自由空間。”下列最能體現該觀點的是 ()a對西方文化絕對肯定的思想傾向b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c文學革命中提倡使用白話文d對儒家傳統道德的徹底批判11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對促進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現在 ()a對東西方文化的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b動搖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極大地推動了思想解放c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d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2新青年發(fā)文指出:“他們所非難本社的,無非破壞孔教破壞貞節(jié),破壞舊倫理這幾條罪案。”這表明 ()a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b新文化運動完全破壞了傳統文化的精髓c新文化運動遭到了守舊人士的敵視d新文化運動未能沖決傳統思想的樊籬二、非選擇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國圖志這樣記述:“六十卷,何所據?一據前兩廣總督林尚書所譯西夷之四洲志,再據歷代史志,及明以來島志,及近日夷圖、夷語”材料二曾國藩說:“師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遠之利。”材料三“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此其體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薄熬窆仓髡邫嗟闷淦接ㄏ虑椋谠O議院?!?鄭觀應盛世危言材料四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廢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梁啟超變法通議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林尚書”指誰?列舉一件大事說明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貢獻。(4分) (2)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主張分別是什么?(6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務運動的哪一致命弱點?材料三在學習外國問題上比材料二有什么進步?(6分) (4)材料四所說的“變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4分)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吾人果欲政治上采用共和立憲制,復欲于倫理上保守綱常階級制(等級制),以收新舊調和之效,自家沖撞,此絕對不可能之事。蓋共和立憲制,以獨立平等自由為原則,與綱常階級制為絕對不可相融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倘于政治否決專制,于家庭社會仍保守舊有之特權,則法律上權利平等、經濟上獨立生產之原則,破壞無余,焉有并行之余地?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此而不能覺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疏水表面的耐久性研究進展及其應用領域探討
- 農業(yè)面源污染控制-第5篇-洞察及研究
- 機房參觀管理辦法細則
- 農戶生計決策管理辦法
- 工業(yè)自動化系統設計優(yōu)化研究
- 華為應用限制管理辦法
- 協會業(yè)余球員管理辦法
-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主體責任規(guī)定
- 導電水凝膠對神經肌肉組織修復的研究進展
- 內部職務異動管理辦法
- 東北大學分析化學期末試卷
- 老年健康照護課件
- 2024屆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第三方醫(yī)療消毒供應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貨架安裝施工方案
- 異口同音公開課
-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實務試題及參考答案
- 運用信息技術助力勞動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 論文
- GB/T 602-2002化學試劑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 GB/T 4074.8-2009繞組線試驗方法第8部分:測定漆包繞組線溫度指數的試驗方法快速法
- 2023年涉縣水庫投資管理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