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doc_第1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doc_第2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doc_第3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doc_第4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16(上)高一九月考試歷 史 試 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寶座 c青銅兵器 d鐵制農(nóng)具2中國古代有這樣一類官員,他們充當皇帝私人顧問,其權力來自與皇帝的私人關系。屬于這類官員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漢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書 d明朝內閣大學士3唐末五代,中央集權大為削弱。為扭轉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設三司使 c設樞密院 d施行將兵法4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 a皇權逐漸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 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5自秦漢至明清,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經(jīng)歷了由郡縣兩級制到州郡縣三級制再到省道府縣四級制的演變。這體現(xiàn)了 a中樞權力體系日趨完備 b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加強c各地經(jīng)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 d經(jīng)濟發(fā)展區(qū)域化程度提高6公元前202年, 劉邦擊敗項羽一統(tǒng)“天下”, 稱帝建立漢朝, 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則, 他應立下面哪個孩子為太子, 作為帝位的法定繼承人 選項姓名性別年齡生母姓名及身份在諸子中的特點a劉肥男20歲曹氏,劉邦反秦前在家鄉(xiāng)的情婦最年長且最賢能b劉元女12歲呂雉, 劉邦結發(fā)之妻, 現(xiàn)封為皇后人緣最好c劉盈男10歲也是呂雉, 同上行柔弱善良d劉如意男3歲戚懿, 劉邦最受寵的妃子最受父親寵愛7秦朝在戰(zhàn)國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三公九卿制,下列關于三公九卿制說法有誤的是a丞相為百官之首,對百官進行監(jiān)察,對皇帝負責b御史大夫是副相,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c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國務d一定程度上減少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8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史料的記載的這個史實 a. 有利于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b. 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據(jù)隱患c. 擴大了地方豪強地主的勢力 d. 改善了農(nóng)民的生活境遇9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解讀歷史資料,觀察下面兩幅圖,結合你所學的歷知識,下列說法最正確的是 圖1 唐朝河西節(jié)度使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 圖2 北宋文官出行圖a兩幅圖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官員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b圖一到圖二的變化說明宋代中央集權的嚴重弱化c圖一到圖二的變化反映趨于安定統(tǒng)一,沒有戰(zhàn)爭了d圖一到圖二的變化反映了治國方略的改變10魏征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享有崇高的聲譽,曾任侍中等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征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依據(jù)你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當時魏征應供職于 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樞密院11水經(jīng)注載:“秦滅楚,立長沙郡,即青陽之地也?!遍L沙郡下設湘、羅、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9縣。從此,長沙開始納入全國統(tǒng)一的政治體制,并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qū)域載入史冊。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郡守是長沙郡最高的行政長官 b.長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匯報工作c.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d.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12.“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追根溯源,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的情結源于宗法制。下列對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最大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變的c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團結 d等級森嚴,大宗對小宗有統(tǒng)轄權13.“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保献痈孀樱┥鲜霾牧喜荒芊从车氖莂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況 b天子與諸侯都是宗族、姻親關系c諸侯有保護天子的義務 d當時常有諸侯“不朝”的現(xiàn)象14.黃仁宇在其著作中國大歷史中說:“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帝國跨地過廣-于是采用一種“斑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區(qū)秦朝所設置郡縣原封不動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區(qū)則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為業(yè)?!薄N闹械摹鞍唏R式”管理應該對應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國并行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15.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這表明a封建統(tǒng)治出現(xiàn)民主化的演變趨勢b宰相位尊權重的地位進一步加強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權力被分割d漢代宰相掌握實權,唐代宰相形同虛設16.下圖是秦與隋唐時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圖,比較兩圖最能說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漸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權而保障君權c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d太尉與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別下放到兵部與吏部17.宋太祖去世前立遺囑說:你們子孫相傳,絕對不能殺一個讀書人。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a宋代吸取前朝教訓,重文輕武 b宋太祖重視教育 c文人受理學熏陶,忠君思想濃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18. 史學家把元朝的行省稱之為“流動的中央政府”,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機構c行省長官具有很大的獨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19.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到站再到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a等級制度越加嚴格 b君臣關系越加緊張 c皇權不斷加強 d對地方控制越加規(guī)范20.我國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項目旅游景點時寫道:“接折(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fā)(下發(fā)旨意)”,該景點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 b.唐尚書省 c.元中書省 d.清軍機處2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jīng)歷了“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演變過程。下列 描述與“九品中正制”相關的是a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b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龍生龍,鳳生鳳d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22.中國古代專制皇權不斷加強,中樞權力體系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漢武帝時建立“中朝”決策機構,廢除了秦以來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書省起草詔令,直接傳遞給尚書省具體執(zhí)行c.宋朝時設樞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軍權和財政權d.明太祖時廢除丞相,設立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23.鼎是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內容。依據(jù)西周的禮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諸侯七個,在春秋時期諸侯墓中出現(xiàn)九個鼎的現(xiàn)象,這說明()a貴族生活更加腐化 b當時人們更迷信c等級秩序遭到破壞 d當時青銅鑄造業(yè)更發(fā)達24.上圖是陜西省長安縣普渡村出土的編鐘,它是周朝貴族在舉行祭祀、宴享等活動時使用的主要禮樂器。周朝制定各種禮樂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作為各級貴族的生活準則 b作為維護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為懲罰違禮貴族的依據(jù) d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娛樂享受25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绷谠@段話實際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縣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統(tǒng)一貨幣的制度 d肯定了秦統(tǒng)一文字的政策26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兩個“制”分別是()a分封制和郡縣制 b宗法制和郡縣制c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d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27從漢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書省、樞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國并行到州縣兩級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創(chuàng)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b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民主化的趨勢c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的趨勢 d中央與地方權力日益增大的趨勢28清代設軍機處弊端多多,稍可稱贊的是()a軍機大臣無法弄權 b軍機處對軍國大事直接裁決c軍機處工作效率相對提高 d減輕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負擔29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a戰(zhàn)國時期秦國以王為首,統(tǒng)一后秦王稱皇帝b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zhí)掌決策權,隋代實行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制c唐代決策、審議、執(zhí)行權分離,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力牽制體系d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30.對下列有關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變化表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朝代曹魏西晉東晉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魏晉的選官制度不利于寒門子弟入仕b.魏晉的選官制度造成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權c.寒門子弟入仕比例上升與科舉制有關d.寒門子弟入仕比例大小與封建統(tǒng)治基礎無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1、32兩個小題,20分題,共計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經(jīng)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蛴形串?,則門下繳駁,又還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鎮(zhèn)“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語類材料二:本朝鑒五代藩鎮(zhèn)之弊,逐盡奪藩鎮(zhèn)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敗。朱熹朱子語類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qū)稱“腹里”,由 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傤I各行省,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闭埢卮穑海?)根據(jù)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準備在長安城內興建一大型工程,該工程在中央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基本程序如何?(8分)(2)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zhèn)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有哪些?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上措施有何影響?(8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4分)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其創(chuàng)始的用意在謹慎選才但末流所及,仍為權門所把持權貴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經(jīng)濟勢力及社會關系,本易獲取聲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權責,徇私舞弊這制度演變到最后,終于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鄒紀萬魏晉南北朝之材料二 貞觀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門,見進士于榜下緩行而出,喜謂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王定保唐摭言進士科始盛于高宗時,至玄宗開元以后,益為社會所尊崇。由于參加的士人,不拘資格,因此成為平民的進身之階,開元以前,朝中名士,雜出他途者尚多。開元以后,進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時,進士考試始尚詩賦。摘編自傅東成隋唐五代史村料三 假設你是清政府的一名決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是否廢除科舉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決策時參考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義禮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科舉以“四書五經(jīng)”為主要考查范圍,以八股文為樣式全國有幾百萬人自兒童時代就開始學習科舉技能,以此為人生目標近千年來,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新政”開始推行各地紛紛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但招生困難(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內容,依據(jù)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6分)(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進士科的設立對唐代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選官制度演變的規(guī)律是什么?(8分)(3)依據(jù)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廢除科舉制的問題上你會做出怎樣的決策?理由是什么?(6分)漯河五高高一第一次月考歷史答案01-05adabb 06-10cabdb 11-15bbbbc 16-20baacd 21-25accba 26-30accdd31(1)程序:中書省草擬;皇帝審核;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將審議通過的興建計劃提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 (2)措施:在軍事上收回將領的兵權,充實中央禁軍;在行政上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并設通判監(jiān)督;在財政上設轉運使轉運地方錢糧。影響:阻止了地方割據(jù),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官僚機構膨脹,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局面,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造成靖康之變,北宋被金滅亡。(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握決策權,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詔令;元朝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領導六部,行使宰相職權。32(1)內容:在地方行政部門設置“中正”;按九等對當?shù)厝宋锏牡虏胚M行評定;“中正”所評定的品級成為授官的依據(jù)。原因:權貴子弟在評定中占據(jù)優(yōu)勢,一些中正徇私舞弊,最終被權門所把持,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2)影響:選拔了很多人才;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鞏固了統(tǒng)治,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文學的發(fā)展等。規(guī)律:選官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