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肌注-.ppt_第1頁
新生兒肌注-.ppt_第2頁
新生兒肌注-.ppt_第3頁
新生兒肌注-.ppt_第4頁
新生兒肌注-.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股外側肌肉注射 盧慧瑜 學習目標 1 新生兒肌肉注射的部位2 注射器和針頭的選擇3 注射時的體位及注意事項5 操作規(guī)程4 注射部位硬結的預防及處理 定位方法 一般選擇肌肉較為豐厚 且距離大血管 大神經較遠的部位 1 臀中肌臀小肌 常用 a 構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分別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緣處 在髂嵴 示指 中指之間構成一個三角區(qū)域 此區(qū)域為注射部位 b 三橫指法 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 病人手指寬度為標準 肌注部位的選擇 最理想的注射部位 股外側肌 適用于多次注射或2歲以下幼兒注射 其次 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 常用于新生兒 上臂三角肌 2 股外側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側 此處大血管 神經干很少通過 注射范圍廣 適用于多次注射或2歲以下幼兒注射 3 上臂三角肌自肩峰下2 3橫指處 小兒以自己手指為準 約肩峰下1 5cm處 即為上臂三角肌注射區(qū)域此處肌肉較薄 只可做小劑量注射 注射器與針頭的選擇 根據(jù)藥液粘稠度 刺激性強弱及藥量多少等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對于注射藥量不足1ml者可選擇1ml注射器 1ml注射器針柄長度為1 8cm左右 不致進針過深 針頭較細對組織的損傷較小 適合新生兒 合適的體位 新生兒肌注時采用屈體位 即四肢屈曲交叉于胸前 可能使其感覺安全 舒適 一般患兒均采取俯臥位 家長夾住患兒并固定好患兒的腰及上肢防止患兒手觸摸針頭污染注射區(qū) 避免劃破患兒的手及臀部的皮膚 操作規(guī)程 1 護士自身常規(guī)準備2 備齊用物 注射盤 注射卡 注射器 針頭 根據(jù)醫(yī)囑準備藥物3 評估新生兒 避開瘢痕 硬結 使肌肉完全放松 環(huán)境4 核對解釋 取得家長的配合5 選擇恰當?shù)捏w位 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 常規(guī)消毒6 再次核對 并抽吸藥液 排盡空氣7 操作方法 臀中肌 選擇新生兒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 新生兒手指 處常規(guī)消毒 左手拇指及食指捏起該處皮膚及肌肉層注射針頭應保持垂直角度 中指固定針栓 針頭與皮膚呈90 抽吸無回血后 宜快速注射 刺入針梗2 3 操作時注意三快一適中 進針快 注射快 拔針快 捏起皮膚及肌肉用力要適中 拔針后要局部按壓1 2分鐘8 整理用物 洗手 記錄 肌注后硬結的預防 原因分析1 未嚴格無菌操作 消毒不嚴格導致感染2 未掌握進針快推藥快拔針快的原則3 重復穿刺 局部產生瘢痕4 進針未達肌肉層 藥液進入脂肪層 因脂肪組織內沒有血管 無法吸收藥液 在局部產生瘢痕和鈣化結節(jié) 一般采用4號半針頭 新生兒肌注進針約1 5cm深 注意事項 護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七對工作 務必做到準確無誤 防止感染 肌注過程中 對嬰幼兒要固定好 不讓其掙扎亂動 以免弄斷針頭 肌內注射拔針后采用錯位按壓法 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 進針時針更切勿全部刺入 防止針梗從根部銜接處折斷 若針梗折斷 速取無菌血管鉗取出 若斷端全部埋入 速請外科醫(yī)生處理 需長期注射者 應交替更換注射部位 選用細長針頭 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時 也應選用長針頭深注射 多種藥物同時注射 注意配伍禁忌 預防1 抽取藥液后 注意更換針頭 避免因抽取藥液導致針頭不夠銳利 2 選擇針頭要銳利無鉤 不彎曲 型號合適 注射器與針頭要銜接緊密 3 操作過程中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查對制度 皮膚消毒要嚴格 避免針眼感染 4 光線充足 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用一人按住嬰兒膝部 5 注射時排盡空氣 新生兒肌肉較薄 進針前用手稍提起注射部位皮膚 針梗不宜全部刺入 發(fā)生硬結的處理 做好家屬宣教 告知其發(fā)現(xiàn)硬結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每日沐浴時檢查注射部位有無紅腫硬結下次穿刺時 盡量避開上次穿刺部位 避免重復穿刺出現(xiàn)紅腫硬結時可用50 硫酸鎂加熱至40 熱敷新鮮土豆片 濕熱敷對預防治療長期肌注形成的硬結有較好療效新生兒注射部位的選擇 無菌操作以及注射后的護理對預防新生兒肌注后硬腫形成有著重要關系 知識鏈接 錯位按壓法 肌內注射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護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護理操作 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 肌內注射拔針后采用錯位按壓法可避免注射處滲血 滲液 方法 肌內注射拔針后用干棉簽蓋住注射針眼向上或向下稍移位按壓 使皮膚上的針眼與被刺的皮下組織發(fā)生錯位 按壓所需時間與力量同常規(guī)垂直按壓法 優(yōu)點 操作方便 不增加患者的疼痛感 避免藥液 特別是油劑 流出 確保療效 避免針眼出血 減輕了患者的恐懼心理 減少因出血量多時醫(yī)用材料的浪費 Z型注射法 z track肌內注射法與常規(guī)肌內注射法的注射過程相比 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注射前以左手食指 中指和無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肌及皮下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