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學年高中政治專題4第1節(jié)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學業(yè)分層測評1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政治專題4第1節(jié)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學業(yè)分層測評1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政治專題4第1節(jié)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學業(yè)分層測評1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政治專題4第1節(jié)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學業(yè)分層測評1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yè)達標1在近代歷史上,為了救亡圖存,許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為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提出了種種主張,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涤袨?、梁啟超、鄒容、孫中山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他們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這些事實證明()A資產階級沒有能力領導人民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B近代歷史上的革命斗爭雖然實現(xiàn)了人民民主,但沒有實現(xiàn)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C資產階級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D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進步沒有作出什么貢獻【解析】近代中國的資產階級,由于階級軟弱性以及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聯(lián)合阻撓,根本不可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故選A。B、C、D說法錯誤。【答案】A2今天仍有人認為,如果效法歐美國家采用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近代中國就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這一觀點()A是正確的,歐美國家通過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成了發(fā)達國家B是錯誤的,因為只有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tǒng)治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C是正確的,因為至今仍有很多人支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D是錯誤的,資本主義的一切制度都是與社會主義相對立的【解析】中國近代革命的實踐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題中觀點是錯誤的,B項符合題意?!敬鸢浮緽3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開始,中國共產黨為實現(xiàn)人民民主進行了不斷地探索和創(chuàng)造。綜觀中國近代政治發(fā)展的歷程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實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新中國的政體必須是人民民主專政B新中國的政體只能是民主集中制C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的政體只能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新中國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的政權【解析】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B兩項表述錯誤;新中國的政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政權,D項錯誤。【答案】C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經走過了60余年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這一制度不斷豐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的組織基礎是()A1953年全國范圍內的第一次普選基礎上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B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C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D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xié)會【解析】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選,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為全國人大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敬鸢浮緼5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尋求適合的政權組織形式進行了長期探索。從我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歷程和實踐中能得到什么啟示?【解析】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和確立?!盀榻⑿滦腿嗣衩裰髡唷で筮m合的政權組織形式”說明國體決定政體,故該題從國體決定政體的角度,強調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敬鸢浮烤C觀中國近代政治發(fā)展的歷程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實踐,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體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采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必然。62018年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審議并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等。(1)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我國的什么政治制度?(2)這一政治制度的確立經過了怎樣的過程?【解析】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各種報告、決議和計劃等,說明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過程,可以依據教材知識回答?!敬鸢浮?1)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1953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第一次普選及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能力提升7辛亥革命后,中國開始效仿西方的議會民主。1923年,北洋軍閥曹錕以5 000銀元一票的價格收買國會議員590人,史稱“賄選總統(tǒng)”。上述事實證明()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在中國行不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具有歷史必然性西方的議會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中國不具備建立民主制度的歷史條件ABC D【解析】材料中的做法表明在中國效仿西方民主制度是行不通的,因而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這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確;錯誤,議會民主是一種民主制度,但不是人民民主;錯誤,中國具備了建立民主制度的歷史條件,關鍵是建立什么樣的民主制度。【答案】A8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一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地位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是黨領導人民建立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嘗試是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A BC D【解析】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A項符合題意。第一次嘗試是中共領導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xié)會,錯誤;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1954年憲法,錯誤?!敬鸢浮緼9我國對民主政體的探索經歷了長期的艱難的選擇過程。材料一孫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奮斗,但他建立共和國政體的嘗試,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勢力的壓迫下,終歸失敗。孫中山沉痛地說:“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材料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xiàn)人民民主而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xié)會,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參議會,到解放戰(zhàn)爭后期和建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這些探索和創(chuàng)造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近代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嘗試以失敗而告終說明了什么道理?(2)綜觀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而進行的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解析】本題考查我國人民民主政權建立的客觀必然性及其建立發(fā)展的歷程。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這也是第(1)問的問題指向。解答第(2)問,應結合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形成和確立的必然性,說明其是適合我國國體和國情的政權組織形式?!敬鸢浮?1)說明了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2)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0材料一我國憲法第一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材料二我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1)國體和政體的關系是怎樣的?(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內在聯(lián)系?【答案】(1)國體決定政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