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綜合檢測(一)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3 000多年前,中國人開始在甲骨上一筆一畫鄭重地刻下字跡。它未被時光磨蝕,反在世界記憶中安放。10月30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文明中共同的記憶。雖然“上下五千年”對我們來說是常識,但在百年前世界并未對中國投以同樣的敬意,因為缺乏文字史料,外國史學家在歷數(shù)人類文明時,將中國當作了古文明中的小字輩,認為中國文明從周朝起算,而為封神演義提供不朽靈感的商朝,在外國人看來,不過是神話傳說一類,不足為信。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因病購藥,發(fā)現(xiàn)一味中藥“龍骨”上,有刻畫的痕跡,似乎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文字。經(jīng)過研究,他認為這種文字來自商朝。因這種文字記載于龜甲與獸骨之上,便命名為“甲骨文”,中華一時為之震動。通過對“龍骨”來源的追索,中國考古學家認定,在河南安陽附近必定有殷商遺址留存。1928年,中國開始對殷墟開展發(fā)掘,除甲骨之外還出土了銅器、陶器、骨器。在歷次的挖掘研究中,逐漸得出土了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結(jié)論。從此以后,商朝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傳說,而是不容置疑的真實歷史。通過甲骨文,世界對中華文明的承認向前延伸了50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王懿榮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后僅一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城,王懿榮先服毒后投井以身殉國。一百多年前,甲骨文讓世界重新認識中華文明,卻沒有使中華文明逃脫幾乎被摧毀的厄運。一百多年后,現(xiàn)在的中華文明已經(jīng)不是堅船利炮能摧毀的了。文明的起源,承載于一片片甲骨之上。在甲骨文中,我們能看到祖先們的思維方式,從甲骨上的記載能了解醫(yī)學、祭祀、科技、生產(chǎn)生活、社會制度。這些事關文明起源、傳統(tǒng)由來、文化特質(zhì)的細節(jié),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中華文明傳承與發(fā)展,哪些東西被摒棄,從而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文明的品格,發(fā)現(xiàn)文明何以從中原腹地向四周擴散,發(fā)現(xiàn)為何在五千年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中華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巔。看起來有些笨拙的甲骨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開端,像一個小火苗,在歷史中搖曳,同時又在薪火相傳。無論字形如何變化,火種沒有改變,文字的根基沒有變。因為,祖祖輩輩傳遞的不只是文字,更是文字上承載著的經(jīng)驗、智慧、歷史和責任。以文字為代表的文化,是一個文明最值得珍視的財產(chǎn)。有了不曾斷絕的文字與文化,每個中國人不但跨越地域,彼此相連,更與五千年中的一切相連。而賦予甲骨文連綿不絕生機的,正是中國人民,是他們推動著歷史發(fā)展,帶動著不曾中斷的文明吐故納新,讓中華文明的根系蔓延。有了來自五千年歷史的得失經(jīng)驗,中國就有底氣在不確定中搏出一個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不會是僵硬的文化,而是向全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保持開放的文化,中國文化沒有門戶之見,就如同生機連綿的甲骨文一樣,隨時準備為了自己的發(fā)展借鑒他山之石,常用常新。相信自己民族的文化,既有吐故納新的活力,又有堅持本色的韌性精神,這就是中國的文化自信。(選自唯一被解密的世界最古老文字在中國!“龍的傳人”怎么寫?,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為世界遠古文明的重要代表,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發(fā)現(xiàn)讓世界認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說法。B在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之前,雖然我國學者都認為商朝是存在的,但由于沒有相應的歷史文獻,我們很難向世界證實。C金石學家王懿榮偶然發(fā)現(xiàn)甲骨文,考古學家由此發(fā)現(xiàn)了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最終使得商朝由神話傳說變成了歷史現(xiàn)實。D甲骨文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開始,甲骨上詳細記載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從中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能傳承不絕的原因。解析:選CA項,“讓世界認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說法”表述有誤,第二段中說“通過甲骨文,世界對中華文明的承認向前延伸了500多年”。B項,“我國學者都認為商朝是存在的”錯誤,原文只說了“雖然上下五千年對我們來說是常識”,并沒有對我國學者的看法做說明。D項,“甲骨上詳細記載了中華文明的起源”錯誤,從文中來看,甲骨文記載的是商代的“醫(yī)學、祭祀、科技、生產(chǎn)生活、社會制度”,“這些事關文明起源、傳統(tǒng)由來”,不能說“詳細記載了中華文明的起源”。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的開頭承接文章的標題,以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重大事件切入,引出議論。B文章第二段首先介紹了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意義,然后概述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以及發(fā)現(xiàn)者和民族的命運。C文章第三段主要從民族自身發(fā)展的角度來分析甲骨文對于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意義。D文章第四段論述了甲骨文與中國人民之間緊密的關系,總結(jié)了中國文化的特點,最后提出全文中心論點。解析:選B梳理文章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第二段的開頭介紹的是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之前,中外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看法差異,這是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背景。而接下來介紹的是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和意義,最后說了發(fā)現(xiàn)者和民族的命運。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懿榮的殉國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文明的品格,這種品格是中華文明曾經(jīng)幾乎被摧毀,但最終沒有被摧毀,反而走向復興的原因。B漢字從甲骨文演化到今天的楷書、草書、行書,雖然字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文字上承載著的經(jīng)驗、智慧、歷史和責任沒變。C以文字為代表的文化是一個文明最值得珍視的財產(chǎn),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足以證明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D我們只要有了綿延“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就能夠在當今復雜動蕩的環(huán)境中拼搏出一個民族復興的新時代。解析:選D“只要就”表述絕對,從文中來看,五千年歷史的得失經(jīng)驗是搏出一個民族復興的新時代的底氣,并非有了五千年的文明就能拼搏出一個新時代。(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桐花滿地雪小禪起初,我是不喜歡桐花的。桐花命賤,粉不粉艷不艷的,大朵大朵地開著,形狀也散,因為大,覺得沒了形似的。更有那顏色,有灰敗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見桐花,便覺得不是我的花。只因為它沒有靈性,好像一個呆滯的鄉(xiāng)下女子。后來喜歡了看電影,發(fā)現(xiàn)電影院里有幾棵泡桐,高大健碩,足有幾十年了吧?三、四月間,一樹一樹的花開,粉灰色的桐花開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歲的年齡,一下子驚艷。那是故鄉(xiāng)的老電影院,院子里因為有幾棵泡桐,顯得鬼魅而虛幻。我常常和同學跑去看電影,當然是要逃課的。電影票兩毛錢一張,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藍的,細細的長條,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號,后面是日期。我們偶爾也逃票,如果當天恰好是藍色的票,而我們前幾天恰好用過藍色的票,于是混進去,感覺占了極大便宜。無限的快樂,賊的快樂。那時玲是我的密友,她總是與我一起跳過一中的墻去看電影,有時去得早,就撿幾朵桐花放到書里。玲說,這花要是不敗該多好啊。這句話多傻??!我笑話她總是說傻話,她又說,花無百日紅。后來她轉(zhuǎn)學走了,我一個人再去看電影時總是會想起她。我把桐花夾在信里寄給她。我問她,你那里有桐花嗎?問她的時候,她就哭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信紙上有淚痕。每天上學都要路過電影院,我總是不經(jīng)意地扭頭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我離開了故鄉(xiāng),從此再也沒有回去。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記憶的河岸上,桐花穿過兩岸光陰,只是無比的凄美。慘綠的少年就那樣一揮而去。再回故鄉(xiāng),卻不見了桐花。電影院早就黃了,于是拆掉,蓋了商城,里面無限的熱鬧。電影院不復存在,當然也沒有桐花了。正是人間四月天,我卻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無限地惆悵。后來同學聚會,說起那時偷著去看電影。有個男生說,我那時暗戀一個女生,送了票給她,站在梧桐樹下等著她,說好了七點見的,她一直沒有來,真是叫我立盡了梧桐影。然后他轉(zhuǎn)臉問我:你記得那里有幾棵泡桐嗎?我差點兒淚濕眼眶。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所在的城市里,教育局院里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樹,樹冠大到快要占半個院子,就一棵,在門口,枝繁葉茂。四月天里,我每天刻意去看它,今天還是花骨朵,明天就開了一朵,過不了幾天,滿樹的花全開了,一片片的花在風中擺動著。那么一樹桐花,近乎招搖。可惜花期是這樣短,沒有幾天,就紛紛地落了,落了一地,到處是大朵的花,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滿地是讓人驚艷的。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聯(lián)系上。她沒有考上大學,一個人在異鄉(xiāng)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下崗失業(yè),做生意賠本,失戀離婚,玲的命運一波三折,但她卻沒有抱怨過。我想起桐花,那樣努力地開著,不好看,可是,為了春天的到來,一直努力著。我問玲還記得我寄給她的桐花嗎?她在電話中說,已經(jīng)干掉了,沒了顏色??墒牵恢绷糁?。因為,上面有光陰的痕跡。還有一次去開會,我覺得悶,出來透氣,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一枝枝伸展著,在三樓的窗前,那些桐花幾乎伸手可及。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萬里路。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軟又綿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兒,顫抖著,微張著,這是一朵還沒有完全開的花,還有著青澀的美。我捧著它,想起與桐花的初見,我并不喜歡它。如今,與君再相見,我心中,俱是歡喜的花兒,一朵、兩朵地開著,桐花滿地。我記得故鄉(xiāng)的桐花,也更喜這眼前的一朵。我給玲發(fā)了一條短信,玲,有空回來看桐花吧,它們又開了呢。玲很快回了短信。她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們還當去跳墻偷看電影的少年吧。因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萬里路。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敘述事件主要采用順敘的方式,中間有所插敘,這樣使文章脈絡清晰,將過去、現(xiàn)在的事情結(jié)合在一起,顯現(xiàn)出“形散”但“神不散”的特點。B文章中“玲”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與桐花形象互相襯托,本文就是通過對桐花、朋友“玲”的回憶,寫出對往日時光的懷念,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悟之情。C畫橫線句對桐花的稱呼從“它”到“君”的轉(zhuǎn)換,是因為對桐花的描寫已經(jīng)豐富、飽滿,“它”的形象已轉(zhuǎn)變?yōu)椤耙恢迸χ钡男蜗?,作者對其喜愛之情溢于言表。D作者當初不喜歡桐花的原因是命賤、形狀也散、顏色灰敗的暗和沒有靈性,運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解析:選DD項,“運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錯,應是“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5雪小禪散文的語言具有自然清新的特點,請結(jié)合本文舉例簡析。(5分)答:_答案:清新是清爽而新鮮,特點是語言新穎、不落俗套;自然是自然而然,特點是樸素明快。具體表現(xiàn)是精煉、準確,句式上散中見整。例如:“一樹一樹的花開,粉灰色的桐花開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歲的年齡,一下子驚艷”,表達上樸素、大方、自然;句式上長短句交錯;整個句子讀起來讓人感覺明快、清爽。不刻意雕飾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韻。例如:“于是混進去,感覺占了極大便宜。無限的快樂,賊的快樂”,鋪張了無比的快樂,一個“賊的快樂”的真實表達,沒有“刻意”為之,卻整體上文采斐然,情感上意韻濃厚。語言有很強的抒情味和感染力。例如:“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滿地是讓人驚艷的”,抒發(fā)了對桐花因生命短暫,加之外界環(huán)境的因素致凋零的傷感之情。6作者對桐花的感情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概括。(6分)答:_答案:初見桐花“不喜歡”;青春年華時見到桐花感到“驚艷”;后來不見桐花“惶惶然”;重見桐花的“歡喜”;感悟“桐花萬里路”(期待并相信“桐花萬里路”)。(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王陽明的人生與學問吳光明憲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陽明誕生于余姚一個官宦之家。幼名為“云”,五歲時改名“守仁”,蓋取論語“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之意。陽明十二歲時,開始拜師讀書。他經(jīng)常捧書沉思,思考人生真諦。有一天,他突然問書塾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老師回答說:“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疑惑地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圣賢耳!”這個“讀書學圣賢”的心愿,表達了少年王陽明要做圣賢的遠大志向。弘治十二年春,陽明二十八歲,第三次參加會試,終于舉進士出身。明武宗正德元年,陽明三十五歲。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劉瑾專權(quán)跋扈,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御史薄彥徽等會同南京給事中戴銑,上疏請誅劉瑾等“八虎”。劉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詔獄,各杖三十。戴銑竟被杖死獄中。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劉瑾遂逮陽明下詔獄,廷杖四十,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在貶謫龍場期間,王陽明經(jīng)歷了身體與心靈的“百死千難”,但他并未被種種天災人禍所擊垮,而是自強不息,從容應對。面對種種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處此,更有何道”的問題。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徹大悟大學“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歡呼雀躍,“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這便是所謂“龍場悟道”,其關鍵在于領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邏輯的結(jié)論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這標志著王陽明主體意識的覺醒,也為他日后在講學中形成良知心學奠定了心靈覺悟的基礎。正德五年三月,王陽明經(jīng)歷了兩年貶謫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為廬陵知縣。他以民為本,推行了多項德政,特別是冒著被罷官處分的風險蠲免了困擾境內(nèi)百姓的苛捐雜稅,深得民眾擁護。同時,他敦勵風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眾,使民風歸于淳厚。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對朝廷。當時,陽明正奉命前往福建,行至途中,倉促聞變,立即回軍吉安,調(diào)兵“勤王”。在王陽明的精心調(diào)度與策劃之下,竟能“以萬余烏合之兵,而破強寇(寧王)十萬之眾”,這在軍事史上創(chuàng)下了以少勝多的奇跡,也成就了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雙全的歷史聲名。從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陽明大多時間在江西贛州和南昌。這段時期,他經(jīng)歷了自貶謫龍場以來人生最艱難險惡的時期,但種種苦難的磨礪,使王陽明的思想升華到一個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從而完成了陽明學的哲學建構(gòu)。正如陽明自己總結(jié)的:“某于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圣圣相傳一點滴骨血也”。陽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僅使其精神境界升華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復雜險惡的政治斗爭中氣定神閑、寵辱不驚,自立于不敗之地。嘉靖六年五月,廣西田州土司叛亂,數(shù)剿無效,朝廷遂命王陽明進剿“亂賊”。王陽明率師抵達廣西以后,對思恩、田州地區(qū)土司的武裝反叛采取了安撫為主、罷兵息戰(zhàn)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領盧蘇、王受率數(shù)萬之眾竭誠投降,使得遷延數(shù)年、屢剿無效的思田之亂宣告平息。廣西平亂的戰(zhàn)事,前后經(jīng)歷一年多;這一年多來,王陽明以衰病之軀,奔走于炎熱潮濕、瘴癘遍布的崇山峻嶺,可謂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王陽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說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腫毒、喘嗽嘔吐”的嚴重病況,請求朝廷允許他回鄉(xiāng)養(yǎng)病,其辭悲切。眼見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復了,于是班師北歸。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達南安府(今大余縣),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龍鋪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處于彌留之際,其弟子周積請問有何遺言,陽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八個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歲。(有刪改)相關鏈接:“先生(王陽明)之學,始泛濫于詞章,繼而遍讀考亭(朱熹)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選自黃宗羲明儒學案姚江學案,有刪改)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陽明先被貶龍場,后困居江西,經(jīng)受種種苦難的磨礪,始終堅持潛心苦思,終成就了陽明之學。B王陽明為戴銑挺身而出,仗義執(zhí)言,與專權(quán)跋扈的劉瑾抗爭,表現(xiàn)了他堅持正義、無所畏懼的道德勇氣。C王陽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強調(diào)雖圣人之道遙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體心靈的覺悟。D王陽明臨終時留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遺言,寥寥八字,可視為對王陽明人生與學問的概括。解析:選CC項,“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說的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遙不可及。8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A王陽明年少時便立下圣賢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卻歷經(jīng)三次科舉而投身官場,奔走四方,頗立功業(yè)。B政治斗爭的復雜險惡,促使王陽明思想的升華;而思想的升華,更使他氣定神閑地面對人生的艱難險惡。C陽明之學雖為王陽明首創(chuàng),卻是吸納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學朱熹、佛、老,歷經(jīng)艱難,方悟得良知之教。D本文史論結(jié)合,選取王陽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這位著名哲學家的人生軌跡和思想行為。E本文直接引用論語大學的話語,是為了揭示王陽明思想的淵源和發(fā)展過程,豐富了傳主形象。解析:選CDA項,王陽明并未“不愿走入仕途”;B項,將陳述對象弄混了,應是“人生的艱難險惡,促使面對政治斗爭的復雜險惡”;E項,對所引用的話語的作用的分析錯誤,引用論語是為解釋其名字的淵源;而引用大學只能說明其領悟了“格物致知”的要旨,并不能揭示其思想的發(fā)展過程。9王陽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請結(jié)合文本分類概括。(4分)答:_解析:題干要求分類概括王陽明一生的主要成就,縱觀全文可知,其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學術、治政、軍事三個方面,如第五段、第八段寫其治學,寫陽明學的創(chuàng)建、“致良知”哲學命題的提出;第六段寫王陽明在治政上以民為本,實行德政,推行孝道以教化百姓;第七段、第九段寫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思田之亂,軍功卓著。擬寫答案時可以依據(jù)這三點。答案:學術方面:創(chuàng)建陽明學,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學命題;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與孝道;軍事方面:平叛得力,并創(chuàng)下了以少勝多的奇跡。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進,保定曲陽人。幼隸軍籍,初從萬戶張柔屯杞之三叉口,時荊山之西九十里曰龍岡者,宋境也。歲庚戌春,張柔引兵筑堡岡上。會淮水泛漲,宋以舟師卒至,主帥察罕率軍逆戰(zhàn),進以兵十五人載一舟,轉(zhuǎn)斗十余里,奪一巨艦,遂以功升百戶。戊午,憲宗西征,丞相史天澤時為河南經(jīng)略大使,選諸道兵之驍勇者從,遂命進為總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陳倉入興元,度米倉關,其地荒塞不通,進伐木開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遠七十關,其關上下皆筑連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環(huán)堡東流。天澤命進往關下說降之,不從。進潛視間道,歸白天澤曰:“彼可取也?!笔且苟模鞚汕策M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備,攻之,脫門樞而入者二十人。守門者覺,拔刀拒之,進被傷,不以為病。夜將旦,進遂得其堡,守之,關路始通,諸軍盡度。進以功受上賞。己未春二月,天澤兵至行在所,圍合州釣魚山寨。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師來援,始大戰(zhàn)三槽山西。帝立馬東山,擁兵二萬,夾江而陣,天澤乃號令于眾曰:“聽吾鼓,視吾旗,無少怠也?!表曋劰穆曇暺淦鞏|指諸軍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鋒潰走戰(zhàn)艦繼亂順流縱擊死者不可勝計。帝指顧謂諸將曰:“白旗下服紅半臂突而前者,誰也?”天澤以進對,賞錦衣、名馬。八月,又戰(zhàn)浮圖關,前后凡五戰(zhàn),皆以功受上賞。世祖即位,入為侍衛(wèi)親軍。中統(tǒng)二年,宣授總把,賜銀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篤娃等領軍至洪水山,進與力戰(zhàn),眾寡不敵,軍潰,進被擒。從至摻八里,遁還。二十五年,授蒙古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明年,改授左翼屯田萬戶。元貞元年春,卒。(選自元史李進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頃之/聞鼓聲/視其旗/東指諸軍/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鋒潰走/戰(zhàn)艦繼亂/順流縱擊/死者不可勝計B頃之/聞鼓聲/視其旗東指/諸軍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鋒潰走/戰(zhàn)艦繼亂/順流縱擊/死者不可勝計C頃之/聞鼓聲/視其旗東指/諸軍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鋒潰走/戰(zhàn)艦繼亂/順流縱擊/死者不可勝計D頃之/聞鼓聲/視其旗/東指諸軍/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鋒潰走/戰(zhàn)艦繼亂/順流縱擊/死者不可勝計解析:選B閱讀畫波浪線部分的句子,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部分是在描述戰(zhàn)場上的情形。“鼓聲”“旗”對應前文,將士根據(jù)鼓聲和旗的指向作戰(zhàn)。所以,“視”的是“其旗東指”,“鼓噪而入”的是“諸軍”,應是“視其旗東指/諸軍遂鼓噪而入”,排除A、D兩項?!氨唤弧币馑际莾绍娨唤粦?zhàn),“兵一交宋”講不通,排除C項。故選擇B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庚戌,系干支紀年,在古代還有用年號紀年的,如文中的“中統(tǒng)”與“元貞”。B百戶,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設百戶為百夫之長,隸屬于千戶。C二鼓,即二更天,我國古代有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的,二更相當于凌晨兩點。D行在所,又叫“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專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解析:選C“二更相當于凌晨兩點”錯誤。我國古代的巡夜制度,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二更相當于現(xiàn)在的晚上九點多到十一點多。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進跟隨張柔,初建軍功。張柔引兵與察罕率領的水軍在淮河交戰(zhàn),李進率兵周旋,奪取宋軍大艦,因戰(zhàn)功升為百戶。B李進擔任總把,有智有勇。李進被史天澤封為總把,跟從作戰(zhàn),在七十關趁夜襲擊宋營,受傷也不在意,最終取勝。C李進作戰(zhàn)勇猛,屢次受賞?;实塾H臨前線,李進因交戰(zhàn)時表現(xiàn)突出,被賜錦衣、名馬;在浮圖關作戰(zhàn),李進被賞賜五次。D李進被俘逃回,仍受信任。李進在洪水山與敵人作戰(zhàn),寡不敵眾,兵敗被擒,行至摻八里伺機逃回,仍接連被授官職。解析:選A“張柔引兵與察罕率領的水軍在淮河交戰(zhàn)”錯誤,原文中說“宋以舟師卒至,主帥察罕率軍逆戰(zhàn)”,可見察罕是張柔一方的主帥。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天澤命進往關下說降之,不從。進潛視間道,歸白天澤曰:“彼可取也?!弊g文:_(2)帝指顧謂諸將曰:“白旗下服紅半臂突而前者,誰也?”譯文:_答案:(1)史天澤命令李進前往關下勸說、招降他們,守關的士兵不接受勸降。李進悄悄察看小路,回來后稟告史天澤說:“敵軍的堡壘能夠攻下?!?2)皇帝指著(李進)回頭對眾將領說:“那個在白色軍旗下面穿著紅色短袖衫沖在前面的人,是誰?”參考譯文:李進,保定曲陽人。年幼時隸屬軍籍,起初跟隨萬戶張柔駐扎在杞地的三叉口,當時荊山的西面九十里有一個叫龍岡的地方,屬于南宋的轄地。庚戌年春天,張柔率兵在龍岡上修筑堡壘。正遇上淮河漲水,南宋水軍突然來戰(zhàn),主帥察罕率軍隊迎擊,李進領兵十五人乘坐一條小船,與敵軍輾轉(zhuǎn)作戰(zhàn)十余里,奪下了敵軍一條大戰(zhàn)船,李進于是因為戰(zhàn)功升任百戶。戊午年,元憲宗西征,丞相史天澤當時擔任河南經(jīng)略大使,要從各道軍隊中挑選驍勇的士兵跟隨自己,于是任命李進為總把。這一年秋天九月,軍隊經(jīng)由陳倉進入興元,經(jīng)過米倉關,那地方荒涼閉塞、道路不通,李進砍伐樹木開辟了七百余里路。冬天十一月,到達定遠七十關,這個關上下皆修筑了相互通連的堡壘,宋軍派五百士兵守衛(wèi)這個關隘,巴渠江水環(huán)繞著堡壘向東流去。史天澤命令李進前往關下勸說、招降他們,守關的士兵不接受勸降。李進悄悄察看小路,回來后稟告史天澤說:“敵軍的堡壘能夠攻下。”當天夜里二更時分,史天澤派遣李進率領七十名勇士,趁守關的士兵沒有防備,進攻七十關,有二十名勇士卸掉門樞而潛入。守門的人發(fā)現(xiàn)了,便拔出刀來抵抗,李進因此受傷,卻不把它當回事。天將亮的時候,李進等人終于攻下了那個堡壘,并堅守堡壘,入關的道路這才暢通,各路軍隊全部通過了關口。李進因為這個功勞獲得上等獎賞。己未春天二月,史天澤率軍來到皇帝駐扎的地方,圍困了合州的釣魚山寨。夏天五月,宋軍從嘉陵江派水師來救援,雙方開始在三槽山西部大戰(zhàn)?;实哿ⅠR東山,擁兵二萬,夾江擺開陣勢,史天澤就對全軍將士發(fā)布號令說:“聽從我的鼓聲,看我的旗子,不要有絲毫的懈怠?!辈痪茫牭焦穆?,看到旗子指向東面,各路軍隊于是大喊著沖入敵陣。雙方士兵剛一交戰(zhàn),宋軍的前鋒部隊就潰散逃跑,戰(zhàn)艦繼而混亂,史天澤的部隊便順著水流縱深攻擊敵軍,宋軍死亡的人數(shù)也數(shù)不清?;实壑钢?李進)回頭對眾將領說:“那個在白色軍旗下面穿著紅色短袖衫沖在前面的人,是誰?”史天澤回答是李進,皇上就賞賜李進錦衣與名馬。八月,又在浮圖關作戰(zhàn),前后共五場戰(zhàn)斗,李進都因為立功而受到上等獎賞。元世祖即位,李進進入宮中擔任皇帝的侍衛(wèi)親軍。中統(tǒng)二年,朝廷宣布授予李進總把一職,并賜予銀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篤娃等率領軍隊到達洪水山,李進與敵軍竭力作戰(zhàn),敵我力量懸殊無法取勝,軍隊潰敗,李進被俘。李進跟隨敵軍行至摻八里,逃了回來。二十五年,李進被授予蒙古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第二年,改任左翼屯田萬戶。元貞元年春去世。(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蘇軾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注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余杭:杭州。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是當時較繁華的地方。墮淚羊公:晉書羊祜傳記載,西晉名將羊祜鎮(zhèn)守襄陽有德政,他死后,襄陽百姓在峴山為之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東武望余杭”一句,寫詞人要從杭州到密州任職,與友人分別之后只能兩地相望。B“云海天涯兩渺?!币钥臻g的遼遠和阻隔,表達了與友人相見無期的惆悵。C“功成名遂”表明詞人是有志于濟蒼生、安社稷的,“何日”表明這是詞人的一種期望。D“醉笑陪公三萬場”運用虛實結(jié)合、夸張的手法,寫日后詞人與友人相聚宴飲的歡快。E“不用訴離觴”一句,寫不必像世俗之人一樣用酒來訴說離情別緒,表現(xiàn)出對世俗的諷刺。解析:選DED項,“虛實結(jié)合”錯誤,“醉笑陪公三萬場”只是虛寫,這是詞人想象的他日功成名就還鄉(xiāng)后的場景;E項,“表現(xiàn)出對世俗的諷刺”錯誤,表現(xiàn)的是詞人的一種豁達之情。15請從藝術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角度賞析“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6分)答:_答案:借景抒情,通過寫燈火稀疏、河塘寥落,烘托詞人內(nèi)心的凄涼,表現(xiàn)詞人的留戀之情;(3分)用典,運用“墮淚碑”的典故,將友人楊元素比作羊祜,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贊賞之情,表現(xiàn)了詞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3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古人寫景多佳句,王維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了塞外雄渾壯觀的景象的詩句是:_,_。(2)蜀道難中,李白在文末又一次感慨蜀道艱險,只能坐望空嘆的詩句是:_,_,_!答案:(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從隋大業(yè)三年實行開科取士起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取消科舉制度止,在1 000多年的科舉史上,這個地方的很多學子筆掃千軍,金榜題名。某研究者以相同內(nèi)容在不同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不僅暴露了學術界的浮躁,更讓人看到了某些學術期刊為了刊物效益的不為已甚。描繪江南四月遍地梨花、櫻花的畫作江南春,構(gòu)圖獨具匠心,色彩沁人心脾,能讓人在簡潔和單純中感受到春天大地的暖意。東站鐵路樞紐是近期國家鐵路部門的重點工程,如果能順利投入使用,將會緩解春運期間列車擁擠的壓力,讓我們拭目以待。近年來,肥城桃木、泰山玉、青島海洋食品等琳瑯滿目且極具山東各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wǎng)絡與順豐不可開交地爭吵起來:菜鳥指責順豐斷開數(shù)據(jù)系統(tǒng),順豐認為菜鳥索取了過多數(shù)據(jù),危及用戶信息安全。ABC D解析:選D筆掃千軍:形容文章寫得好,沒有可與之相比的。使用正確。不為已甚:不做太過分的事,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不合語意。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鮮空氣或喝了清涼飲料使人感到舒適?,F(xiàn)也用來形容欣賞了美好的詩文、樂曲等給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覺。使用對象錯誤。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著,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動向及結(jié)果。使用正確。琳瑯滿目:比喻充滿了美好珍貴的事物。使用正確。不可開交:指無法擺脫或結(jié)束(只做“得”后面的補語)。使用不當。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為了讓寶貴的移民精神和移民經(jīng)驗得以傳承和發(fā)揚,我們組織相關人員編寫了這本書,以期對廣大讀者有所教益。B當前反腐反貪勢如破竹,深得民心,但這一政治舉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那樣,為中國建設法治社會奠定基礎,關鍵還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這一行動中的態(tài)度和做法。C該省圖書館新館實行無門檻服務,只要有閱讀需求,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為證明,讀者就可以享受到“資料隨手可得,咨詢無處不在”的人性化服務。D政府為了減輕流通企業(yè)的稅收負擔,蔬菜流通環(huán)節(jié)增值稅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類產(chǎn)品,從而調(diào)動流通企業(yè)的積極性。解析:選BA項,搭配不當,“發(fā)揚”和“經(jīng)驗”不搭配,可將“發(fā)揚”改為“推廣”。C項,成分贅余,可去掉“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為證明”中的“為證明”。D項,中途易轍,可在“蔬菜”前加上“將”。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主持人得知受邀嘉賓的父親剛剛因病去世,便安慰嘉賓道:“家父去世,深表哀悼,望節(jié)哀順變?!盉張校長對在全國大賽中獲得金獎的雕塑家說:“誠邀您到我校美術系任教,不知閣下肯否屈就?”C一次慈善活動結(jié)束后,舉辦方對媒體說:“感謝大家能來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們會妥善使用善款?!盌某新銳作家將自己的新書贈給一位老作家,并謙虛地寫下:“晚輩才疏學淺,奉上拙作,敬請海涵?!苯馕觯哼xBA項,“家父”用于向?qū)Ψ椒Q自己的父親,使用不當,可改為“令尊”。B項,“屈就”指降低身份任職,后用為請人擔任職務的客套話。使用得體。C項,“綿薄之力”是謙辭,常用于“自己”,不能用來表述“對方”。D項,“海涵”用于請人原諒,句中沒有這個意思,可使用“雅正”等詞。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一個人如果真有價值,便不會被忽視。一張百元紙幣,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樣子,人們還是希望得到它,_。當然,有些東西的價值并不在于這件東西本身,也許它本身并沒有多大價值,但它有辦法讓人覺得它有價值。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_。就像同樣是塊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因此,_,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價值。解析:文段的主旨是“人生價值”,因而在答題時應圍繞“人生價值”進行思考。第處,由橫線前面的句子可知,人們之所以希望得到百元大鈔,是因為它本身具有價值,由此處應填寫“因為它自身還有價值”之類的句子。第處,根據(jù)下文“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和“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7358-2025船舶電氣設備系統(tǒng)設計總則
- GB/T 45513-2025紡織品織物掉毛程度的測定洗滌法
- 行政法學對策研究與試題及答案
- 廠區(qū)保安火災應急預案(3篇)
- 醫(yī)院氧氣泄漏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維持經(jīng)濟增長的政策措施試題及答案
- 高考數(shù)學有趣題型與答案探討
- 行政法學高效復習策略與試題
- 電梯停電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軟件可維護性的重要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第3章-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趨向課件
- 員工手冊070509
- 羅斯公司理財Chap004全英文題庫及答案
-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永遠不能忘卻的事故(課堂PPT)
- 安裝調(diào)試培訓及驗收方案
- 勞動合同法培訓ppt課件
- 公制螺紋公差速查表
- 交通運輸水運工程造價定額中心
- 鵲橋仙(公開課課件)(蒼柏書屋)
- 大班繪本《變色龍卡羅》
- 軍人申請結(jié)婚報告表函調(diào)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