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_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docx_第1頁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_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docx_第2頁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_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docx_第3頁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_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docx_第4頁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_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卷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3大題,31小題,總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將自己的姓名、學校名稱、考試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相對應的位置上. 3.答選擇題時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qū)域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 4.考生答題必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1.下列工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羊角錘 B.筷子 C.瓶蓋起子 D.天平2.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 水4.2103鋁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銅0.39103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不同的物質,比熱容不可能相同B.在陽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濕泥土升溫慢C.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多D.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沿海地區(qū)比內陸地區(qū)晝夜溫差大3.墨經(jīng)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如圖中“標”“本”表示力臂,“權”“重”表示力,以下說法符合杠桿平衡原理的是 A.“權”小于“重”時,A端一定上揚 B.“權”小于“重”時,“標”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時,應更換更小的“權” D.增大“重”時,應把“權”向A端移4.關于溫度、內能、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B.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D.熱脹冷縮中的“熱”“冷”是指內能5.今年2月,我國臺灣省發(fā)生地震,一個結構堅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軟而傾斜,為阻止水塔繼續(xù)傾斜,救援隊借助山石用鋼纜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鋼纜對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A B C D6.媽媽與小明進行爬山比賽,他們選擇的起點、路徑和終點都相同,全程設為勻速運動,媽媽的體重是小明的2倍,媽媽所用的時間是小明的3倍,若媽媽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功率為,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功率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7.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質量、密度、比熱容和熱值的變化情況是 A.質量、密度、比熱容和熱值都不變 B.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密度、比熱容和熱值不?C.質量和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比熱容和熱值不?D.質量和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芏群捅葻崛莶蛔?.如圖所示是兩個工人分別用滑輪按甲、乙兩種方式把質量相同的兩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兩種方式所做的總功為、,機械效率為、,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B.乙較省力, C. , D.乙較省力,第8題圖 第9題圖9.如圖所示,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入大氣層,絕大部分器件在進入大氣層一過程中燒蝕銷毀,一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區(qū)域。天宮一號飛行器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 B.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加 C.機械能保持不變 D.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成內能10.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下端固定,豎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從靜止開始下落,在B位置接觸彈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減小到零.關于小球下降階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動能最大 B.在C位置彈簧彈性勢能最大 C.從AD位置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 D.從AC位置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小球動能的增加量11.在排球比賽中,小明把排球豎直向上拋出,排球在運動中動能E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最接近的是12.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提升一個重為G的物塊,不計繩重和摩擦,其機械效率為60%.要使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達到90%,則一次需要提升重力為G的物塊的個數(shù)為A. 6個 B. 5個C. 4個 D. 3個二、填空題(本題共11小題,每空1分,共26分)13.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滑輪中,屬于動滑輪的是 ;若滑輪的自重和摩擦不計,當分別用、勻速提起同一物體時,則、的大小關系是: (選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來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0. ( 6分)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質量都是10g,燒杯內的液體質量和初溫也相同.(1)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能的多少,是通過 來反映的;(2)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特點: 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 不同物質吸熱的多少是通過 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 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 .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 B.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不同液體 C.使用相同的燒杯 如果質量和初始溫度均相同的A、B兩種液體,采用相同燃料供熱,吸熱后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所示,由圖可以看出, 液體的比熱容較大.31. ( 6分)某同學在探究彈性勢能大小與形變量的關系時,猜測彈性勢能可能與形變量成正比,也可能與形變量的平方成正比.用如圖甲裝置進行探究,將彈簧套在光滑豎直桿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與桿平行,進行了如下操作: 彈簧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讀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 將中間有孔的小鐵塊套在光滑桿上放于彈簧上端,豎直向下按壓鐵塊,讀出此時彈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釋放小鐵塊,當鐵塊上升到最大高度時,讀出鐵塊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改變彈簧的壓縮長度,重復步驟,將測出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并計算出彈簧的形變量、形變量的平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