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式沖孔模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x_第1頁
懸臂式沖孔模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x_第2頁
懸臂式沖孔模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x_第3頁
懸臂式沖孔模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x_第4頁
懸臂式沖孔模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本文分析了壓冒沖孔模的結構、尺寸、精度和原材料性能,并具體指出了該產品的成型難點;擬定了沖孔模具沖壓工藝方案;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工藝計算,包括模具刃口尺寸、各種沖壓力、總的沖壓工藝力、壓力中心等;概述了模具概要設計方法,系統(tǒng)的闡述了模具主要零件的結構、尺寸設計及標準的選用。同時闡述了模具的工作過程、各成形動作的協(xié)調性并對設備選擇和核算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敘述。關鍵詞:模具;工藝分析;零件設計;模具設計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sure to take the composite structure,size,accuracy and performance materials,and specifically pointed out the difficulty of forming the product;prepared mold punching die stamping process plan;elaborated layout design methods and processes to determine the product require punching and nesting two-dimensional diagram;complete all the necessary process calculations,including the size of the die edge,each station rushed pressure,total stamping process force,pressure center;outlines the mold outline design methods,system describes the main parts of the mold structure,the size of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criteria.Also explain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ld,coordinatio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shaping the action of each accounting 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Keywords:bend product;progressive-die;technical;analysis;die design目錄摘要.Abstract.前言.1第1章 工藝設計.31.1 零件介紹.31.2零件的工藝性分析.31.3工藝方案的確定.31.3.1方案種類.31.3.2方案比較.4第2章 工藝計算.52.1 沖壓工藝力計算.52.1.1 沖裁力計算.52.1.2 卸料力.52.1.3 推件力.62.1.4 總沖壓力的確定.62.2 壓力中心計算.62.3 初選壓力機.62.4 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7第3章 模具各部分的設計.93.1 模具的概要設計.93.2 凹模的設計.93.2.1 材料及熱處理.93.2.2 凹模的結構與尺寸.93.3 凸模的設計.103.3.1 材料及熱處理.103.3.2 凸模的結構與尺寸.103.3.3 凸模高度計算.113.4 橡膠.123.5 凹模支架.123.6 固定塊.133.7 定位銷.133.8 底座.143.9 支座.153.10 其他零件.163.10.1 旋入式模柄.163.10.2 彈簧.173.10.3 六角螺母.173.10.4 螺釘.173.10.5 圓柱銷.173.10.6 固定板.17第4章 模具的裝配.184.1模具的總裝圖.184.2模具的工作過程.184.3模具的結構特點.18第5章 設備的選擇.195.1壓力機的選擇.195.2壓力機的校核.205.2.1.壓力行程.205.2.2.壓力機工作臺面尺寸.20結論.21參考文獻.22致謝.23附錄.24IV前言沖壓加工技術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國民經濟各工業(yè)部門中,幾乎都有沖壓加工或沖壓產品的生產。沖裁是沖壓工藝的最基本工序之一。沖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的一部分沿一定的輪廓形狀與另一部分產生分離以獲得制件的工序。如沖裁的目的在于獲得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內孔,封閉曲線以外部分為制件稱為沖孔;沖裁的目的在于獲得具有一定外形輪廓和尺寸的制件,封閉曲線以內的部分為制件稱為沖孔。顯著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如拉伸模是將板彎成一定形狀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是板料沖壓中加工工序之一。沖壓生產主要是利用沖壓設備和模具實現(xiàn)對金屬材料(板料)的加工過程。所以沖壓加工具有如下特點:1)生產效率高、操作簡單、內容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特別適合于成批大量生產;2)沖壓零件表面光滑、尺寸精度穩(wěn)定,互換性好,成本低廉;3)在材料消耗不多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強度高、剛度大、而重量小的零件;4)可得到其他加工方法難以加工或無法加工的復雜形狀零件。由于沖壓加工具有節(jié)材、節(jié)能和生產效率高等突出特點,決定了沖壓產品成本低廉,效益較好,因而沖壓生產在制造行業(yè)中占重要地位。這次設計主要以沖壓模具設計為主線,依據(jù)模具的基本組成部分,采取基礎和設計技巧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圖例與剖析相結合,模具設計與加工工藝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壓冒的沖壓工藝性,提出設計其模具的多種方案,通過比較分析設計出較合理的模具。同時,從模具的加工工藝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并提供便于加工的模具結構形式,使模具設計和加工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設計時廣泛吸收了國內外各個領域成熟的經驗和最新的參考資料,并在模具的成型零部件等關鍵部位采用了國內外的優(yōu)質模具鋼。為了順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使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來繪圖,像PRO/E、AUTOCAD等,達到優(yōu)化設計的目的。畢業(yè)設計是按檢閱資料、學習、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的思路進行的。本說明書是關于介紹我在畢業(yè)設計中做的一副沖孔模具的全部設計資料,文中包含了較詳細的工藝分析、模具結構設計及壓力機的選擇。整個設計是在老師的輔導下以及和同學的相互探討下完成,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的鍛煉,我增加了專業(yè)知識,豐富了視野,提高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第1章 工藝設計1.1零件介紹本次畢業(yè)設計就是完成3-8的沖孔模設計,零件圖見圖1.1所示,材料為08鋼,板厚1.5mm,批量為500件/年,該零件屬于典型的沖裁件。圖1.1 壓冒零件圖1.2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零件尺寸:從產品零件圖來看,尺寸精度均未標注,一般按IT14精度來制造。零件材料:08鋼。08鋼為極軟的碳素鋼,強度、硬度很低,而韌性和塑性極高,具有良好的深沖、拉延、彎曲和鐓粗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但存在時效敏感性、淬硬性和淬透性極低。大多軋制成高精度的薄板或冷軋鋼帶用以制造易加工成形,強度低的深沖壓或深拉延覆蓋零件或焊接構件。零件結構:該零件是在圓形體上沖三個8的小孔,小孔中心距離右邊端面55mm,并且3個小孔中心成120分布。零件的結構比較對稱,沖壓性能良好。所以該零件具有較好的可沖壓性。1.3 工藝方案的確定1.3.1 方案種類本設計要求就是如何沖出零件上的三個小孔,所以零件是典型的單工序沖裁模,沖孔就是它唯一的工序。但是該零件需要沖3個孔,并且三個孔成120分布,所以就出現(xiàn)了以下兩種方案。方案一:三個小孔同時沖,一次性沖完。方案二:三個小孔分開沖,三次才能沖完。1.3.2 方案比較采用第一種方案,三孔同時沖,能節(jié)省時間,但是模具結構復雜。此方案比較適合大批量生產。采用第二種方案,三孔分開沖,步驟多了一點,但是結構簡單,讓人一看便懂。此方案比較適合小批量生產。通過以上的比較再結合本次設計的零件批量為500件/年,是小批量生產,所以選擇方案二。第2章 工藝計算2.1 沖壓工藝力計算工藝計算是模具設計的基礎,只有正確的計算出各道工序的凹凸模尺寸、沖壓力、毛坯尺寸等,才能設計出正確的模具。而且是選用壓力機、模具設計以及強度校核的重要依據(jù)。為了充分發(fā)揮壓力機的潛力,避免因超載而損壞壓力機,所以計算是非常必要的。2.1.1 沖裁力計算沖壓力是沖裁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頂料力的總稱。沖裁力是凸模與凹模相對運動使工件與板料分離所需要的力,它與材料的厚度、工件的周長、材料的力學性能等參數(shù)有關。沖裁力是設計模具、選擇壓力機的重要參數(shù)。計算沖裁力的大小是為了合理的利用沖壓設備和設計模具。選用沖壓設備的標稱壓力必須大于所計算的沖裁力,所設計的模具必須能夠傳遞和承受所計算的沖裁力,以適應沖裁的要求。該模具采用彈性卸料和下方出料方式??倹_壓力F0由沖裁力F、卸料力F卸和推件力F推組成。由于是單工序沖裁模,其沖裁力只有沖孔沖裁力F沖孔。沖裁力是沖裁過程中凸模對材料的壓力,它是隨凸模行程而變化的。通常說的沖裁力是指沖裁力的最大值。沖裁力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查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可得F=KLt (式2.1)式中 F沖裁力(N) L沖裁件周邊長度(mm) t材料厚度(mm) 材料抗剪強度(MPa) K系數(shù),一般取K=1.3。已知零件材料是08鋼,從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附錄二中查到08鋼的抗剪強度為255353,取=300MPa。材料厚度t=1.5mm,L=d=8。沖孔沖裁力:F沖孔=KLt=1.381.5300=14702.7N (式2.2)2.1.2 卸料力。查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表318得卸料力系數(shù)K卸=0.05。F卸=K卸F沖孔=0.0514702.7=735.1N (式2.3)2.1.3 推件力。查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表318得推件力系數(shù)K推=0.05。F推=K卸F沖孔=0.0514702.7=735.1N (式2.4)2.1.4 總沖壓力F0的確定??倹_壓力F0=16172.9N (式2.5)2.2 壓力中心計算。沖壓力合力的作用點稱為沖模壓力中心。沖模壓力中心應盡可能和模柄的軸線以及和壓力機滑塊的中心線重合,以使沖模平穩(wěn)地工作,提高運動精度以及模具和壓力機的壽命。對稱形狀零件的壓力中心位于刃口輪廓圖形的幾何中心上,所以此零件的壓力中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圖2.1中O點就是此零件的壓力中心。)圖2.1壓力中心2.3 初選壓力機F總=16.17kN。查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附錄一,初選J23-16型開式壓力機,其技術參數(shù)如下:公稱壓力: 160(kN)滑塊行程: 55(mm)行程次數(shù): 120(次/min)最大裝模高度: 220(mm)連桿調整長度: 45(mm)工作臺尺寸: 前后300(mm),左右450(mm)模柄孔尺寸: 直徑30(mm),深度50(mm)電動機功率: 1.5(kW)2.4 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沖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原則。計算沖裁凸、凹模刃口的依據(jù)為:沖裁變形規(guī)律,即沖孔件尺寸與凹模刃口尺寸相等,沖孔尺寸與凸模刃口尺寸相同。零件的尺寸精度。合理的間隙值。磨損規(guī)律,如圓形凹模尺寸磨損后變大,凸模尺寸磨損后變小,間隙磨損后變大。沖模的加工制造方法。因而在計算刃口尺寸時應按下述原則進行。保證沖出合格的零件。根據(jù)沖裁變形規(guī)律,沖孔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落料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因而沖孔時,應以凸模為基準。落料時,以凹模為基準?;鶞始某叽鐟诹慵墓罘秶鷥?。沖孔間隙取在凹模上,落料間隙取在凸模上。保證模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新模具的間隙應是最小的間隙,磨損后到最大合理間隙。考慮到沖裁時凸、凹模的磨損,在設計凸、凹模刃口尺寸時,對基準刃口尺寸在磨損后增大的,其刃口的公稱尺寸應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圍內較小的數(shù)值。對基準件刃口尺寸在磨損后減小的,其人口的公稱尺寸應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圍內較大的數(shù)值。這樣,在凸凹模磨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仍能沖出合格的零件??紤]沖模制造修理方便,降低成本。為使新模具的間隙值不小于最小合理間隙,一般凹模公差標注成+,凸模公差標注成p。間隙能保證的條件下不要把制造公差定的太緊。一般模具制造精度比工件精度高2至4級。沖裁刃口尺寸計算方法。制造沖模的關鍵主要是控制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間隙合理。由于模具加工方法不同,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公式和公差標注也不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方法基本上可分為兩類:分別加工與配合加工。對于形狀復雜或薄料的沖裁件的沖裁,為了保證凸、凹模之間的間隙值,一般采用配合加工。此方法是先加工好其中一件(凸模或凹模)作為基準件,然后以此基準件來加工另一件,使他們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這種加工方法的特點是:1.模具間隙是在配制中保證的,因此不需要較核,所以加工基準時可以適當放寬公差,使其加工容易。2.尺寸標注簡單,只需在基準件上標注尺寸和公差,配制件僅標注基準尺寸并注明配做所留間隙值。 由于形狀復雜工件各部分尺寸性質不同,凸模與凹模磨損情況也不同,有變大的、有變小的、也有不變的,必須對有關尺寸進行具體分析后,按前述尺寸計算原則區(qū)別對待。查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表3-4得模具沖裁間隙值Zmin=0.132mm,Zmax=0.240mm。查公差表得凸、凹模制造公差:p=0.009,d=0.015。因為該工件未標注公差,按IT14制造,所以因數(shù)x=0.5。取0.2。校核:Zmax-Zmin=0.240-0.132=0.108mm,p+d=0.009+0.015=0.024。滿足校核條件 沖孔應以凸模為基準,然后配做凹模按計算尺寸和公差制造凸模后,再按凸模刃口實際尺寸并保證最小合理間隙配做凹模。dp=dmin+x -p0=8+0.50.2 -0.0090=8.01 -0.0090mm (式2.6)dd=dp+Zmin 0+d=8.01+0.132 0+0.015=8.142 0+0.015mm (式2.7)第3章 模具各部分的設計3.1 模具的概要設計模具是用多個零件按照一定關系裝配而成的有機整體,結構就是模具的“形”。模具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模具結構上。在此次模具的結構設計大體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根據(jù)工序排樣的結果確定模具的基本結構框架,確定組成沖孔模具的主要結構單元以及形式,對模具制造和使用提出要求。第二步確定各結構單元的組成零件及零件間的連接關系。結構設計的結果是模具裝配圖和零件明細表。在結構設計中概要設計是模具結構設計的開始,根據(jù)產品零件要求,確定沖孔模具的基本結構框架。結構概要設計包括:(1)模具基本結構:定位方式、卸料方式以及出件方式的確定。(2)模具基本尺寸:模具工作空間尺寸、各個板的厚度、閉合高度。(3)模架基本結構:模架的類型,模柄類型的選擇。(4)壓力機的選擇:壓力機的類型,壓力機的規(guī)格。3.2 凹模的設計3.2.1 材料及熱處理選擇Cr12Mov鋼,Cr12MoV模具鋼淬透性、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強度、韌性比CR12高,直徑為300400mm以下的工件可完全淬透,淬火變形小,但高溫塑性較差。Cr12MoV多用于制造截面較大、形狀復雜、工作負荷較重的合種模具和工具。如沖孔凹模、切邊模、滾邊模、鋼板等。凹模硬度 6065 HRC熱處理 淬火1020,200回火2h3.2.2 凹模的結構與尺寸圖3.1凹模3.3 凸模的設計3.3.1 材料及熱處理選擇Cr12Mov鋼,Cr12MoV模具鋼淬透性、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強度、韌性比CR12高,直徑為300400mm以下的工件可完全淬透,淬火變形小,但高溫塑性較差。Cr12MoV多用于制造截面較大、形狀復雜、工作負荷較重的合種模具和工具。如沖孔凹模、切邊模、滾邊模、鋼板等。凹模硬度 6065 HRC熱處理 淬火1020,200回火2h3.3.2 凸模的結構與尺寸圖3.2凸模3.3.3 凸模高度計算凸模的長度應根據(jù)模具的具體結構確定,同時要考慮凸模的修磨量以及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的安全距離等因素。本模具設計采用彈性卸料板,凸模的長度計算可按下式:查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可得 L=h1+h2+t+h (式3.1)式中h1凸模固定板的厚度mm; h2卸料板的厚度mm; t材料的厚度mm; h附加長度mm。包括凸模的修磨量,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的安全距離等。一般取h=15至20mm。凸模長度可以進行必要的加長或縮短。3.4 橡膠本模具采用了彈性卸料裝置,零件的厚度為1.5mm,考慮卸料力的問題在前面算過了,厚度為30mm的橡膠,具體計算如下(1)確定橡膠的自由高度 H自由=(3.54)S工作 (式3.2)式中:S工作=t+S修磨+1,t為材料厚度S修磨一般取46mmS工作=1.5+5+1=7.5mm 所以H自由=3.547.5=30mm (式3.3)(2)確定橡膠的橫截面積A A=F卸/P (式3.4)查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表3-29得橡膠壓縮量為25%時,P=1.06,所以A=693.5mm。(3)橡膠的安裝高度 H裝=0.850.9H自由=0.850.930=27mm (式3.5)3.5 凹模支架凹模支架主要起到固定凹模的作用,并且還有一個10的小孔當作卸料孔,一個M10的螺紋孔,起到固定凹模支架的作用。還有一個M8的螺紋通孔,起到一個定位工件的作用。把凹模支架兩側分別截掉一部分,是為了防止模具在工作時,凹模支架會轉動。具體結構和尺寸如下圖所示。圖3.3凹模支架3.6 固定塊兩個M12的螺紋通孔,一個普通的通孔,此零件起到固定定位銷的作用。具體結構和尺寸如下圖所示。圖3.4固定塊3.7 定位銷此零件一個比較重要的零件,它的作用就是確保沖出三個等分孔。具體結構如下圖所示。圖3.5定位銷3.8 底座底面有一個2601202的槽和三個18的螺母槽,上面還有三個螺紋孔,2個銷孔。具體結構和尺寸如下圖所示。圖3.6底座3.9 支座正中間有一個5mm的槽,是為了防止凹模支架的轉動。左邊的那個斜型槽,是安裝固定塊的地方。從上往下有3個螺紋通孔,2個銷孔。從前往后看有2個螺紋孔。具體結構和尺寸如下圖所示。圖3.7支座3.10 其他零件3.10.1 旋入式模柄旋入式模柄的優(yōu)點是,通過螺紋與上模座連接,并加螺絲防止松動,這樣模具拆裝方便。旋入式模柄可以給與一定的調整余地,使得壓力中心線重合,提高了模具生產精度,提高了模具的運動精度和使用壽命。圖3.8模柄3.10.2 彈簧彈簧型號為GB/T1973.3-1989,材料為65鋼,直徑為12mm,長度為50mm。3.10.3 六角螺母本設計選用了兩種六角螺母,一種型號為M810 GB/T41-2000,還有一種型號為M812 GB/T41-2000,每種數(shù)量都為1。3.10.4 螺釘本設計一共選用了五種不同的螺釘。它們分別是M1250 GB/T70.1-2000(2個),M510 GB/T70.1-2000(1個),M12100 GB/T70.1-2000(3個),M842 GB/T65-2000(1個),M1032 GB/T70.1-2000(1個)。3.10.5 圓柱銷圓柱銷型號為5100 GB/T119.1-2000,材料為Q235。3.10.6 固定板此固定板規(guī)格為701070。第4章 模具的裝配4.1模具的總裝圖1.模柄 2.凸模 3.橡膠 4.支座 5.凹模 6.凹模支架 7.定位銷 8.彈簧 9.固定塊 10.六角螺母 11.固定螺釘 12.底座 13.防轉螺釘 14.圓柱銷 15.內六角螺釘 16.固定板 17.固定螺釘 18.六角螺母 19定位螺釘4.1模具的總裝圖4.2模具的工作過程工作時將工件套在支架6上,凸模下行,橡膠3首先壓緊筒形壁部,繼續(xù)壓縮橡膠露出凸模,凸、凹模工作沖出第一個孔。而后將工件逆時針轉動,當定位銷7插入已沖的孔沖第二個孔,依次沖出三個等分孔。4.3模具的結構特點此種類型的凹模支架為懸臂結構,故孔的尺寸有一定限制。小孔沖裁力引起的材料局部變形不會影響沖孔精度。此模具結構分布簡單,適用于生產批量不大的拉深件的側面沖孔、沖槽、切口或其他異型孔等。第5章 設備的選擇5.1壓力機的選擇沖壓設備選用是沖壓工藝設計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必須根據(jù)沖壓工序的性質、沖壓力、模具結構型式、模具的閉合高度和輪廓尺寸以及生產批量、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等諸多因素,結合單位現(xiàn)有設備條件進行。設備規(guī)格的選擇應根據(jù)沖壓件的形狀大小、模具尺寸及工藝變形力來進行。從模具設備上安裝并能開始工作的順序來考慮,其設備規(guī)格的主要參數(shù)有以下幾個。1)行程 壓力機行程的大小,應該保證坯料的方便放進與零件的方便取出。例如,對于拉深工序所用的壓力機行程,至少應保證:壓力機的行程S2h(h為零件的高度)。2)裝配模具的相關尺寸 壓力機的工作臺面尺寸應大于模具的平面尺寸,還應有模具安裝與固定的余地,但過大的余地對工作臺受力不利;工作臺面中間孔的尺寸要保證漏料或順利的安裝模具頂出料裝置。3)閉合高度 沖床的閉合高度是指滑塊處于下死點時,滑塊下表面至工作臺上表面的距離。這個高度是沖壓操作的空間高度尺寸。顯然,沖床的最大閉合高度要大于模具的最大閉合高度,最小閉合高度要小于模具的最小閉合高度,一般取: Hmax-5mmHHmin+10mm (式5.1)如果沖模的閉合高度H大于壓力機的最大閉合高度,沖模將不能在該壓力機上工作。反之,H小于壓力機的最小閉合高度時,可加墊板。設備噸位 設備噸位的選擇,首先要以沖壓工藝的所需要的變形力為前提。要求設備的名義壓力要大于所需的變形力,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力量儲備。查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附錄1,選擇開式壓力機J23-25,其技術參數(shù)如下:公稱壓力: 250(kN)滑塊行程: 65(mm)行程次數(shù): 55/105(次/min)最大裝模高度: 270(mm)連桿調整長度: 55(mm)工作臺尺寸: 前后370(mm),左右360(mm)模柄孔尺寸: 直徑30(mm),深度70(mm)電動機功率: 2.2(kW)5.2壓力機的校核5.2.1.壓力行程該模具的開模高度大概有233mm,選擇的壓力機的滑塊行程為65mm,所以壓力機的行程滿足要求。5.2.2.壓力機工作臺面尺寸由于模具外形尺寸為:前后260mm,左右190mm,而壓力機工作臺面尺寸為:前后370mm、左右360mm,所以滿足條件。主要參數(shù)均符合條件,因此最終J23-25。結論歷經幾個月的畢業(yè)設計即將結束,敬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設計過程作最后檢查。在這次畢業(yè)設計中通過參考、查閱各種有關模具方面的資料,請教老師有關模具方面的問題,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和我專業(yè)模具設計的課題,通過它可以讓我更好的鍛煉和鞏固我在大學四年來所學的知識。特別是模具在實際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使我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對模具的認識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使我對沖壓模具設計的各種成型方法,成型零件的設計,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藝,主要工藝參數(shù)的計算,產品缺陷及其解決辦法,模具的總體結構設計及零部件的設計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模具在當今社會生活中運用得非常廣泛,掌握模具的設計方法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陌生到開始接觸,從了解到熟悉,這是每個人學習事物所必經的一般過程,因為是第一次設計模具,時間和我的工作經驗少的因素,從中也許有點不足和缺陷,還望老師和同學多多批評指導。我對模具的認識過程亦是如此。不過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我相信這次畢業(yè)設計一定能為四年的大學生涯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將來的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次設計過程中得到了賈老師以及許多同學的幫助,特別是賈老師的悉心指導,使我受益匪淺。在此,對關心和指導過我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參考文獻1 王樹勛.實用模具設計與制造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2 鄧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