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每日一題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趨勢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每日一題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趨勢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每日一題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趨勢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趨勢(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湖濱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說之舉,嘉慶皇帝曾曉諭內閣:“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轉相慕效,糾伙結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書詞所致?!钡拦饣实垡苍赋觯骸靶淘A之日繁,奸盜之日熾,未必不由于此?!边@側面說明A.通俗小說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日增B.清代小說沖擊了理學的正統(tǒng)地位C.小說是導致社會混亂的主要緣由D.文化專制阻礙了清代小說的發(fā)展【參考答案】A【解題必備】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趨勢1.表現(1)繪畫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圖》特地描繪市井生活;明清時期,木刻版畫作為插圖使小說、話本更加好玩;出現了百姓喜聞樂見的好用的年畫、布貼畫、剪紙畫等。(2)書法方面宋代書法追求特性,忽視法度,提倡“有意無法”;明代書法更加強調特性化創(chuàng)作。(4)戲曲方面宋代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出現了特地的消遣場所——瓦舍;兩宋之際產生了南戲;元代出現了元雜??;清代產生了滿意廣闊市民文化消遣需求的京劇。2.緣由手工業(yè)、商業(yè)不斷發(fā)展;城市經濟旺盛;市民階層興起;印刷術不斷提高;社會識字率提高,文化漸漸普及;傳統(tǒng)輕商意識漸漸淡化等。魯迅說:“明之中葉,即嘉靖前后,小說出現得許多,其中有兩大主流:一、講神魔之爭的;二、講世情的?!斏衲≌f盛行的時候,講世情的小說,也就起來了?!睂е逻@一時期“講世情的小說”流行的主要緣由是A.君主專制統(tǒng)治有所放松B.程朱理學促進思想解放C.學問分子群體起先出現D.商品經濟獲得新的發(fā)展下圖是南宋杭州靈隱寺的一幅畫,描繪了濟公頭戴破帽、手持破扇、腳穿破鞋,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瘋癲的形象。這反映了當時濟公像A.儒家正統(tǒng)觀念被畫家拋棄B.心學重建了儒家精神信仰C.市民階層率性直爽的心態(tài)D.道家“順其自然”的思想有學者指出,昆曲在獲得它的崇高地位時,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卻沒有在市場上得到充分認可,它是千百年來雅文化傳統(tǒng)在表演藝術領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結晶,而在演出市場上,民眾比起文人士大夫群體來,卻是更具有發(fā)言權的群體。由此可見,京劇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為主流戲曲形式,主要是因為京劇A.藝術審美價值更高 B.民眾群體更為廣泛C.迎合民眾文化需求 D.內容貼近民眾生活1.【答案】D【解析】依據“明之中葉,即嘉靖前后,小說出現得許多”,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隊伍壯大,為了滿意市民文化生活須要,小說興起,故D正確;明清之際,君主專制空前加強,A錯誤;程朱理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B錯誤;學問分子群體早在明朝以前已經出現,C項中“起先出現”表述錯誤,解除。2.【答案】C3.【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劇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為它是市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