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一)
第一組:識、致、誠、非、及、負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封倫,字德彝,觀州福人。倫少時,其舅盧思道每言曰:“此子智
識過人,必能致位卿相?!伴_皇末,江南作亂,內(nèi)史令楊素往征之,署
為行軍記室。素將營仁壽宮,引為土木監(jiān)。隋文帝至宮所,見制度奢侈,
大怒曰:“楊素為不誠矣!理百姓之力,雕飾離宮,為吾結(jié)怨于天下?!?/p>
素惶恐,慮將獲譴。倫日:“公當弗憂,待皇后至,必有恩詔?!懊魅眨?/p>
果召素入對,獨孤后勞之曰:“公知吾夫妻年老,無以娛心,盛飾此宮,
豈非孝順?!彼赝藛杺惾眨?卿何以知之?“對曰:“至尊性儉,故初
見而怒,然雅聽后言。后,婦人也,惟麗是好,后心既悅,帝慮必移,
所以知耳?!彼貒@伏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八刎撠熓巡?,多所
凌傕,唯擊賞倫。驟稱薦于文帝,由是擢授內(nèi)史舍人。
1.與“此子智識過人"的“識”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
B.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C.相逢何必曾相識
D.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解析:選B文中的"識"意為"見識”,B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識別,覺察。C項,動詞,認識。D項,動詞,記住。
2.與“必能致位卿相"的“致〃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
B.書問致簡,益用增勞
C.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D.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解析:選A文中的"致"意為"達到“,A項與之相同。B項,
副詞,最,極。C項,動詞,招致,招來。D項,動詞,表達。
3.與“楊素為不誠矣"的"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B.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C.至誠高節(jié),理沒無聞
D.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解析:選C文中的“誠”為形容詞,有“真誠、忠誠”之意,C
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誠心。B項,連詞,表假設(shè)推論,果真,如
果。D項,副詞,表肯定,確實,的確。
4.與“盛飾此宮,豈非孝順”的“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B.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解析:選C文中的"非"意為"不是",C項與之相同。A項,
形容詞,不對,錯誤。B項,介詞,除了,除非。D項,形容詞的意動
用法,認為……不對,可譯為“譏評,責難”。
5.與“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的"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B.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C.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解析:選D文中的"及“意為"比得上”,D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追趕上。B項,動詞,涉及。C項,介詞,等到。
6,與“素負貴恃才"的"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C.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
解析:選B文中的〃負“意為“憑借,倚仗”,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擔負、承擔,此處為使動用法。C項,動詞,辜負,對不起。
D項,動詞,背棄,違背。
參考譯文,
封倫,字德彝,現(xiàn)州??h人。封倫年少的時候,他的弱舅盧思道常
常說:“這孩子聰明見識超過一般人,將來必定官至卿相?!伴_皇末年,
江南發(fā)生叛亂,內(nèi)史派楊素前去征伐叛軍,委任他擔任行軍書記官(記室)。
楊素將要(負責)營建仁壽宮,(被)召回擔任土木工程建筑監(jiān)督。隋文帝來
到仁壽宮住所,看到宮殿規(guī)模宏大,奢侈浪費,大為惱怒,說:“楊素
是不忠誠老實的!用盡百姓的財力,裝修宮殿,替我在天下百姓中結(jié)下
怨恨?!皸钏胤浅:ε?,擔心將(因此)遭到貶滴。封倫說:“你應當不
要擔心,等到皇后來到,對你必定有所恩賜。“第二天,楊素果然被召
入宮答對,獨孤皇后慰勞楊素說:“你知道我們夫妻年老,沒有什么可
以用來散心,隆重地裝修了這座宮殿,難道不是對我們的孝順嗎?“楊
素退朝下來問封倫道:“你憑什么知道皇后會恩賜我?“封倫說:"皇
上生性儉樸,因此當初一見宮殿的宏大華麗就發(fā)怒,但是皇上向來聽從
皇后的話?;屎笫且粋€婦人,只喜好華麗,皇后內(nèi)心如果高興,皇上的
心思也一定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我知道的原因?!皸钏貒@息佩服道:”忖
度、估量的才能,我是比不上的。”楊素依仗榮貴和有才能,對人大多
欺凌傕辱,只有對封倫十分賞識。(楊素)多次在皇上面前稱贊舉薦封倫,
因此封倫被破格提升為內(nèi)史舍人。
第二組:涉、素、若、道、歸、兵、勝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張欣泰,字義亨,競陵人也。欣泰少有志節(jié),不以武業(yè)自居,好隸
書,讀子史。辟州主簿,歷諸王府佐。世祖與欣泰早經(jīng)款遇,及即位,
以為直閣將軍,領(lǐng)禁旅V欣泰通涉雅俗,交結(jié)多是名素。建武二年,虜
圍鐘離城。欣泰為軍主,隨崔慧景救援。虜既為徐州軍所挫,更欲于邵
陽洲筑城。慧景慮為大患。欣泰日:“虜所以筑城者,外示夸大,實懼
我躡其后耳。今若說之以彼此各愿罷兵,則其患自息?!盎劬皬闹?,遣
欣泰至虜城下具述此意。及虜引退,而洲上余兵萬人,求輸五百匹馬假
道,慧景欲斷路攻之。欣泰說慧景日:“歸師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
兵,不可輕也;勝之既不足為武,敗則徒喪前功。不如許之?!ɑ劬澳?/p>
聽虜過。
7.與“欣泰通涉雅俗"的“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驅(qū)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B.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
C.早知涉世真成夢,不棄山田春雨犁
D.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解析:選C文中的〃涉“意為”接觸,經(jīng)歷“,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進入,到。B項,動詞,漫步,散步。D項,動詞,渡,過。
8.與“交結(jié)多是名素"的“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且相如素賤人
B.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C.吾心獨以他素為美
D.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解析:選A文中的"素"意為"本來,向來”,A項與之相同。
B項,形容詞,白色的。C項,形容詞,樸素的,不加修飾。D項,副
詞,白白地。
9.與"今若說之以彼此各愿罷兵"的“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B.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解析:選B文中的"若"意為"如果,假如“,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像。C項,代詞,你們。D項,動詞,及,比得上。
10.與“求輸五百匹馬假道"的“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有狼當?shù)溃肆⒍?/p>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D.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
解析:選A文中的〃道”是名詞,意為"道路”,A項與之相同。
B項,名詞,風尚。C項,動詞,取道。D項,動詞,走路,趕路。
11.與“歸師勿遏,古人畏之"的"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后五年,吾妻來歸
B.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C.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
D.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
解析:選C文中的"歸"意為"返回”,C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女子出嫁。B項,動詞,歸依、歸屬。D項,動詞,歸到一處,
匯聚。
12.與“死地之兵,不可輕也"的"兵”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D.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解析:選D文中的"兵"意為"士兵”,D項與之相同。A項,
名詞,兵器。B項,名詞,軍隊。C項,名詞,戰(zhàn)爭。
13.與“勝之既不足為武"的"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B.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C.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D.蘆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解析:選B文中的"勝"意為“戰(zhàn)勝,取勝”,B項與之相同。A
項,形容詞,盛大的。C項,動詞,禁得住,能承受。D項,副詞,盡,
完。
參考譯文:
張欣泰,字義亨,競陵人。張欣泰從小有志向氣節(jié),不想把武將職
業(yè)作為自己的身份,喜歡隸書,愛讀諸子著作和史書。張欣泰被征召為
州主簿,歷任各王府的佐官。齊世祖與張欣泰早年就已經(jīng)有誠摯的交往,
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讓張欣泰擔任直閣將軍,統(tǒng)領(lǐng)禁衛(wèi)軍。張欣泰與
雅俗之士都有接觸,交往的多是名士。建武二年,北魏的軍隊圍困鐘離
城。張欣泰拉任中軍主將,跟隨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軍隊已被徐州
駐軍所挫敗,又想在邵陽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擔心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張欣泰說:“北魏之所以修筑城堡,對外是想虛張聲勢,實際上是怕我
們跟隨在后面(襲擊他們)。現(xiàn)在如果用雙方都愿意停止對抗的(建議)來勸
說他們,那么這個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張
欣泰到北魏軍隊駐守的城下詳細說明這個意思。等到北魏士兵開始撤退,
而邵陽洲上面還剩下一萬士兵,北魏士兵請求送給(齊軍)五百匹馬(作為
條件)借道撤退,崔慧景想斷其歸路攻擊他們。張秋泰勸崔慧景說:“撤
退的軍隊不要阻攔,古人對此也很畏懼。陷于絕境的士兵,不可以輕視(他
們);戰(zhàn)勝他們已不值得稱作勇猛,敗給他們就白白地使前功盡棄。不如
答應他們的請求?!贝藁劬坝谑锹犎伪蔽菏勘吠硕?。
第三組:如、去、國、內(nèi)、即、微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
太祖為吳王,拜右相國。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嫻于辭令,太祖
有所招納,輒令為書。前后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
轉(zhuǎn)調(diào)兵餉無乏。嘗請榷兩淮鹽,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復
制錢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
善長外寬和,內(nèi)多技刻。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侵善長權(quán),即按
其罪奏黜之。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詬?;蛔园?,請告歸。貴富極,意稍
驕,帝始微厭之。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
14.與“裁決如流"的“如“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B.沛公默然,日:“固不如也?!?/p>
C.先生如其指,內(nèi)狼于囊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解析:選D文中的"如"意為"如同,好像“,D項與之相同。
A項,動詞,往,到…???去。B項,動詞,比得上,趕得上。C項,介
詞,按照。
15.與“去其弊政"的“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欲呼張良與俱去
B.為漢家除殘去穢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fā)火
解析:選B文中的“去"意為"除掉,去掉“,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離開。C項,形容詞,過去的。D項,動詞,距離。
16.與“國用益饒,而民不困"的"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
C.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D.等死,死國可乎
解析:選B文中的“國”意為〃國家“,B項與之相同。A項,
名詞,地區(qū),地域。C項,名詞,諸侯國。D項,名詞,國事。
17.與“善長外寬和,內(nèi)多性刻〃的“內(nèi)”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
B.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
C.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
D.亡走趙,趙不內(nèi)
解析:選C文中的"內(nèi)"意為"內(nèi)心”,C項與之相同。A項,
通"納",接納。B項,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內(nèi)。D項,通"納",
接納,收容。
18,與“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項伯即入見沛公
B.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C.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
D.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解析:選A文中的“即"表時間的相連,意為“立即,就",A
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靠近。C項,動詞,登上(帝?。?。D項,連
詞,如果、假設(shè)。
19.與“帝始微厭之"的“微”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B.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C.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選B文中的“微”表程度,意為“稍微,微微,略微”,B
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地位卑微。C項,副詞,暗暗地,陵約地。
D項,用來表示一種否定的假設(shè)或條件,(假如)沒有。
參考譯文: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從小讀書,有智謀,學習法家學說,預
料事情多能料中。太祖任吳王,拜任李善長為右相國。李善長了解熟悉
典章制度,裁定決斷各種事務都非常明快流暢。他又嫻于辭令,太祖要
招納什么人才,常常命李善長書寫文告書信。前前后后凡是親自帶兵出
去征討,太祖都命李善長留守后方,將吏信服他,服從調(diào)度,居民生活
安定,調(diào)運兵餉,使前方不至困乏。李善長曾經(jīng)請求國家統(tǒng)管兩淮鹽務,
實行專賣,立茶法,都是在元代鹽法茶法的基礎(chǔ)上斟酌改訂,剔除其弊
政。不久又恢復制錢法,開辦鐵冶,確定魚稅,使國家用度更加豐足,
而百姓又不困乏。
李善長外表寬和,而內(nèi)心褊狹刻薄。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微有些
越權(quán),侵犯了李善長的權(quán)力,李善長立即依照他們的罪責上奏爰黜他們。
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法以至于怒罵。劉基心中不安,于是請假回鄉(xiāng)。富
責達到了極點,內(nèi)心也漸漸驕橫,皇帝開始有些討厭他。洪武四年,李
善長因病退休,賜給他臨濠地若干頃。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二)
第一組:質(zhì)、請、徒、得、謝、朝、諸、本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人也。頒少俶儻,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
留頒質(zhì)于荊州,遇元帝為周師所陷,頒因入關(guān)。聞其父為陳武帝所殺,
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瘴骨立“及大舉伐陳,頒自請行,
率徒數(shù)百人,從韓擒先鋒夜?jié)?。力?zhàn)被傷,恐不堪復斗,悲感嗚咽。夜
中因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創(chuàng)不痛,時人以為孝感。
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余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或問頒
日:“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健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
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fā)其丘壟,斷棟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邦C頓
顛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其為帝王,墳瑩甚大,恐一宵發(fā)掘,不
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諸人請具鍬錨,一旦皆萃。
于是夜發(fā)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頒遂焚骨
取灰,投水而飲之。
1.與“留傾質(zhì)于荊州“的“質(zhì)”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B.乃令張儀佯去奉,厚幣委質(zhì)事楚
C.君不如肉袒伏背質(zhì)請罪
D.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解析:選D文中的"質(zhì)"意為"抵押、做人質(zhì)”,D項與之相同。
A項,名詞,質(zhì)地,底子。B項,通〃贄“,古時初次拜見尊長時所送
的禮物。C項,古代殺人用的砧板。
2.與“頒自請行”的“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B.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C.公子患之,數(shù)請魏王
D.請奉盆缶秦王
解析:選C文中的"請"意為"請求”,C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請示。B項,動詞,拜訪,問候。D項,副詞,請允許我做某事。
3.與“率徒數(shù)百人”的“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帥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
B.鄭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C.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D.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解析:選A文中的"徒"意為"士兵”,A項與之相同。B項,
名詞,同一類的人。C項,名詞,門徒,弟子。D項,副詞,徒然,白
白地。
4.與“得千余人"的“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B.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C.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D.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解析:選D文中的“得”意為〃找到、獲得“,D項與之相同。
A項,名詞,心得,體會。B項,動詞,能夠。C項,通"德",感激。
5.與“頒頓穎陳謝"的“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B.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C.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解析:選D文中的"謝"意為"感謝",D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道歉,請罪。B項,動詞,辭去,辭別。C項,動詞,告訴,勸
告。
6.與“更至明朝"的“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B.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C.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D.于是入朝見威王
解析:選C文中的"朝"意為"早晨”,C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朝見,朝拜。B項,名詞,朝代。D項,名詞,朝廷。
7?與“諸人請具鍬鐳"的“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穆公訪諸蹇叔B.諸將皆失色
C.投諸渤海之尾D.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解析:選B文中的"諸"意為"眾多”,B項與之相同。A項,
兼詞,相當于“之于"°C項,兼詞,相當于“之于"。D項,兼詞,
相當于“之乎”。
8,與“其本皆出自骨中"的"本”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C.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D.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解析:選B文中的"本"意為"根部”,B項與之相同。A項,
動詞,推究本源,考查。C項,名詞,根本,基礎(chǔ)。D項,副詞,本來。
參考譯文: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縣人。王頒年少時就卓異不凡,文武雙全才
能出眾。他的父親平定了侯景之亂后,留下王頒在荊州做人質(zhì)。后來遇
到梁元帝被北周軍隊俘獲殺害,王頒因此離開荊州進入關(guān)中。聽到他父
親被陳武帝所殺的消息,王頒號泣暈倒,一頓飯的工夫才蘇醒過來,一
直痛哭難止,整個人都消瘦不堪。等到朝廷大舉討伐陳國時,王頒親自
請求隨行,帶著數(shù)百士卒,跟隨韓擒擔任先鋒趁夜渡過長江。王頒奮勇
作戰(zhàn)受了傷,擔心不能繼續(xù)戰(zhàn)斗,悲傷哭泣。夜里睡著了,夢到有人給
他藥物療傷,等到醒來傷口就不疼了,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他的孝心感
動了神明。
等到陳國被消滅,王頒秘密召集父親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對著
他們哭泣。士卒中有壯士問他說:“郎君來攻破陳國,覆滅了他的江山,
已經(jīng)報仇雪恥了,卻還悲傷不已,難道是因為陳霸先早死,不能親手殺
了他嗎?那就請挖開他的墳墓,砍斷他的棺材,燒掉他的遺骨,也可以
表示你的孝心了?!蓖躅C聽后向說話的人磕頭拜謝,額頭上鮮血淋漓,
他回答道:“陳霸先身為帝王,他的墳墓很大,只怕一夜挖掘,挖不出
他的尸骨,等到了明天,事情就敗露了,這可怎么辦呢?“眾人就準備
鍬鏟等工具,很快就聚齊了。就這樣趁夜挖開了陳武帝的陵墓,打開了
棺槨,看到陳武帝須發(fā)都還沒有掉落,根部都長在骨頭中。王頒就燒了
他的尸骨,取了骨灰放在水中,喝了下去。
第二組,幸、陰、悉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褚無量,字弘度,杭州鹽官人。開元五年,聲將幸東都而太廟壞,
姚崇建言:“廟本苻堅故戚,不宜罷行?!盁o量鄙其言,以為不足聽,
乃上疏曰:“王者陰盛陽微,則先祖見變。今后宮非御幸者,宜悉出之,
以應變異。舉峻良,搏奢扉,輕賦,慎刑,納諫爭,察諂諛,繼絕世,
則天人和會,災異訖息?!钡凼浅缯Z,車駕遂東。
10.與"帝將幸東都而太廟懷”的"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B.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C.韁立遠視,而望幸焉
D.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解析:選C文中的"幸"意為"皇帝到某處“,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封建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這里指劉邦對婦女的寵愛。
B項,動詞,希望。D項,副詞,僥幸、幸虧、幸而。
11.與“王者陰盛陽微”的"陰〃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B.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C.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
D.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解析:選B文中的"陰"意為"古代哲學概念,與‘陽‘相對”,
B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陰暗,昏暗。C項,名詞,樹蔭,陰影。
D項,副詞,暗中,暗地里。
12.與“宜悉出之"的“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悉吾村精技擊者不過百人
B.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
C.古之治天下,至嫩至悉也
D.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
解析:選D文中的"悉"意為"全部,完全“,D項與之相同。
A項,動詞,盡其所有,總計。B項,動詞,詳盡地敘述。C項,形容
詞,詳盡,詳細。
參考譯文:
褚無量,字弘度,是杭州鹽官人。開元五年,皇帝將到東都去,可
是太廟毀壞,姚崇建議說:“太廟本來是苻堅的舊殿,不應因毀壞而停
止出行?!榜覠o量鄙視他的話,認為不值得一聽,于是上疏說:“做君
王的陰盛陽衰,那么先祖就會顯示變故。如今后宮中不御幸的,應該全
放出宮去,用以應付災異。舉薦俊良之才,抑制奢靡之風,減輕賦稅,
慎用刑罰,采納勸諫,明察諂諛小人,接續(xù)斷絕祿位的世家,那么天人
就會融洽,災異就消失了?!盎实圪澩Τ绲脑?,車駕于是東行。
第三組:率、數(shù)、從、遷、間、度、乘、復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千人?;兆跁r,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
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V從種師道進筑葬平巖,敵據(jù)塞水源,
以渴我?guī)?,浩率精騎數(shù)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流失中左肋,
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
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
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睍蛻?zhàn)異議,不能用。帝
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用警,慮夏人必來間盜邊,愿選將設(shè)備?!?/p>
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
(節(jié)選自《宋史?郭浩傳》)
13.與“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的“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六國互喪,率賂泰耶
B.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
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D.子路率爾而對日
解析:選B文中的“率”為動詞,意為〃率領(lǐng),帶領(lǐng)“,B項與
之相同。A項,副詞,表范圍,一概,全都。C項,動詞,順著,遵循。
D項,形容詞,輕率。
14.與“浩率精騎數(shù)百奪之〃的“數(shù)〃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范增數(shù)目項王
C.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D.數(shù)罟不入港池
解析:選C文中的“數(shù)”為數(shù)詞,表示約數(shù),C項與之相同。A
項,名詞,天數(shù),命運。B項,副詞,屢次,多次。D項,形容詞,細
密。
15.與“諸軍從之,敵遁去"的“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B.弟走從軍阿姨死
C.戰(zhàn)則請從D.樊噲從良坐
解析:選C文中的“從“意為"跟隨,隨從“,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聽從,順從。B項,動詞,從事,參加。D項,動詞,依傍,
緊挨著。
16.與“累遷中州刺史"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再遷為太史令
C.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D.遷其民于臨洸
解析:選B文中的"遷”為動詞,意為〃調(diào)動官職”,B項與之
相同。A項,與“滅"構(gòu)成復合詞,滅亡。C項,動詞,征發(fā)。D項,
動詞,遷移。
17.與“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的“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B.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侯生乃屏人間語曰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解析:選A文中的“間"表狀態(tài),意為"從小路”,A項與之相
同。B項,動詞,參與。C項,副詞,表情態(tài),秘密地,悄悄地。D項,
副詞,表時間,有時,偶爾。
18.與“時其半度,可擊也”的“度〃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絮大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C.一夜飛度鏡湖月
D.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
解析:選C文中的"度"意為"渡過,越過“,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衡量。B項,動詞,推測,估計。D項,名詞,制度,法度。
19.與"慮夏人必乘間盜邊”的“乘〃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B.自京師乘風雪
C.比至陳,車六七百乘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解析:選D文中的"乘"意為"趁著、憑借、乘機〃,D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駕,坐。B項,動詞,冒著。C項,量詞,古時一
車四馬為一乘。
20.與“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的"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師道之不復,可知矣B.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C.有北面復匈奴之志D.回朕車以復路兮
解析:選B文中的"復”為副詞,意為〃再,又“,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恢復。C項,動詞,報復。D項,動詞,返回,回來。
參考譯文:
郭浩,字充道,是健順軍隴干人。徽宗時,郭浩曾率領(lǐng)一百名騎兵
來到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城下,夏國用一千名騎兵來追趕他們,郭
浩親手斬殺兩名騎兵,提著首級返回。跟隨種師道進軍修筑葺平寨,敵
軍占據(jù)并堵塞水源,來斷絕宋軍的飲水,郭浩率領(lǐng)幾百名精銳騎兵奪取
了它。敵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著敵陣前進,被流箭射中左肋,發(fā)怒不
去拔箭,奮力大呼,活捉到賊人才停止;各軍跟著前進,敵軍逃走,郭
浩從此出名。積功升任中州剌史。欽宗即位,因種師道推薦,被皇上召
見應對,他上奏說:“金軍長期在外,一心想著回歸。請求派輕兵從小
路馳往滑臺,等他們渡到一半時,就可發(fā)動攻擊?!闭瓿⒋蟪甲h和
議戰(zhàn)意見不同,郭浩之策沒有被采納?;噬显儐栁鬟吺聞?,郭浩說:“臣
在任時已聽到警報,擔心夏國一定會乘機侵占邊地,希望朝廷選派將領(lǐng)
設(shè)置守備?!安痪梦飨能婈牴贿M攻涇原路,奪取了西安州、懷德軍(今
寧夏固原縣西北)。紹圣年間開拓的土地,又全部失去。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三)
第一組:當、故、舉、屬、易、除、察、善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
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
文四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日:“初
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秦博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
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
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昇之客
胡與可、都承旨王井之族叔柜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
罷之。
(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有刪改)
[注]主文:主持考試。
1.與“時秦檜當國"的“當“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B.北邀當國者相見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
D.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解析:選B文中的"當"意為"主持、執(zhí)掌“,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抵御,抵擋。C項,動詞,判決,判罪。D項,動詞,占據(jù),
把守。
2.與“燧詰其故"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
B.君安與項伯有故
C.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D.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解析:選A文中的“故”為名詞,原因,A項與之相同。B項,
名詞,交情。C項,副詞,故意,特意。D項,形容詞,衰老。
3.與“丞相有子就舉"的"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成卒叫,函谷舉
B.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C.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D.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解析:選B文中的"舉"意為”推薦、選拔考試”,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被)占領(lǐng),(被)攻破。C項,副詞,盡,全。D項,動
詞,施行,舉行。
4.與“欲以屬公"的“屬”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B.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D,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選D文中的"屬"意為"囑咐、囑托“,D項與之相同。
A項,動詞,勸,請;勸人飲酒。B項,動詞,撰寫。C項,名詞,等,
輩。
5,與“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的"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世易時移,變法官矣
C.是以古之易財,非仁者,財多也
D.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識耳
解析:選B文中的"易"意為"更換、改變“,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交換。C項,動詞,輕視,看不起。D項,形容詞,容易。
6.與“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的“除“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攘除奸兇,興復漢室B.趙王掃除自迎
C.尋蒙國恩,除臣洗馬D.爆竹聲中一歲除
解析:選C文中的"除“意為"拜官授職”,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清除,去掉。B項,名詞,(宮殿的)臺階。D項,動詞,逝
去,過去。
7.與"察官闕,朝論多屬燧"的“察”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B,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C.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
D.雖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選C文中的“察"意為"考察,審察”,(: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看清楚。B項,形容詞,精明。D項,動詞,明察,了解,
弄清楚。
8.與“無善狀,燧皆奏罷之"的"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素善留侯張良
C.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選A文中的"善"意為"好事,好的行為“,A項與之相
同。B項,交好,友善。C項,擅長,善于。D項,做好,處理好。
參考譯文:
蕭燧,字照鄰,是臨江軍人。蕭燧生來就特別聰明,很小就能寫文
章。紹興十八年,高中進士。被任命為平江府觀察推官。當時秦檜當權(quán),
他的親信偷偷告訴蕭燧,秋試時當調(diào)他為考試官,蕭燧詢問其中緣由,
那人說:“丞相有個兒子參加考試,想把他托付給您?!笆掛莅l(fā)怒說:
“我剛做官就敢昧著良心嗎!“秦檜懷恨他,過后蕭燧接到文書到秀州,
到達那里時名頷已經(jīng)滿了,從考官中換了一位前去主持考試,秦博果然
考中了前幾名。孝宗初年,擔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官員輪值上殿策對
時政利弊時,他說:“官職應該選合適的人做,不應該為了人而選擇官
職?!盎噬鲜指吲d,寫了《用人論》賜于重臣。淳熙二年,晉升起居
郎。這之前,審察官空缺,朝廷言論很多傾向蕭燧,因他沒做過縣官,
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諫。當時宦官甘異的門客胡與可、都承旨王井的族叔
王柜都在外做地方官,都有倚仗,沒有好的表現(xiàn),蕭燧都上奏罷免了他
們。
第二組:造、固、殆、被、莫、假、少、何、卻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執(zhí)業(yè)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給。固貧
甚,然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殆之,不
肯舍。杖踵疑門,告日:“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聞君義甚高,愿假
榻?!币稍S諾。延坐,汛室②,具床褥爐灶居之。征醫(yī)師視脈,躬為煮
糜煉藥,旦暮執(zhí)手問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渡矢污衾席,臭穢不
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植?/p>
復生,無以報厚德,囊有黃白金四十余兩,在故旅邸,愿自取之?!币?/p>
日:“患難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我死,
恐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志其數(shù)而
封識之。數(shù)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
寄其里人家,往書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發(fā)棺取囊,按箱而還之“
二子以半饋,卻弗受,反熙以貨,遣歸。
(節(jié)選自《文憲集?李疑傳》)
[注]①執(zhí)業(yè):捧書求教,猶言受業(yè)。②汛室:打掃房間。
9,與“閭巷子弟執(zhí)業(yè)造其家"的“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B.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C.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D.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
解析:選A文中的“造〃意為"到,往”,A項與之相同。B項,
動詞,制作。C項,動詞,制定。D項,動詞,修建,建造。
10.與〃固貧甚,然獨好周人急"的“固”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藺相如固止之
B.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C.秦孝公據(jù)靖函之固
D,秦數(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
解析:選B文中的“固”為副詞,意為“本來,原來“,B項與
之相同。A項,形容詞,堅決。C項,名詞,險要的地勢。D項,動詞,
堅守,安守。
11.與“人殆之,不肯舍"的“殆"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B.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C.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D.農(nóng)考胎則土地荒
解析:選D文中的"殆"通"怠",意為"對……懈怠”,文中
引申為“對……冷淡、冷漠”,D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危險。B
項,大概,恐怕。C項,幾乎,近乎。
12.與“我不幸被疾"的"被”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B.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C.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D.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
解析:選B文中的"被"為動詞,意為“遭受、遇到、蒙受“,B
項與之相同。A項,介詞,表示被動。C項,通"披”,穿在身上或披
在身上。D項,動詞,覆蓋。
13.與“人莫舍我"的"莫"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其事體莫須有
B.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C.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D.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解析:選B文中的“莫”為代詞,意為“沒有誰,沒有什么“,B
項與之相同。A項,表測度,或許。C項,表禁止,不要。D項,通"暮”,
日落的時候,傍晚。
14.與“聞君義甚高,愿假榻”的“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B.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C.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螃蟻何以異
D.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解析:選D文中的"假"為動詞,借,D項與之相同。A項,動
詞,憑借,借助。B項,形容詞,虛假,假裝。(:項,連詞,相當于“如
呆""假如",多與"使""令"連用。
15.與“疑日為刮摩浣濠,不少見顏面"的"少”意義相同的一項
是()
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鄰國之民不加少
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chǎn)何得不蹶
D,太后之色少解
解析:選D文中的“少”為副詞,表程度,稍微,略微,D項與
之相同。A項,名詞,年輕人。B項,動詞,削減,減少。C項,形容
詞,數(shù)量少,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尚潮流商場鞋帽區(qū)品牌聯(lián)合營銷協(xié)議
- 餐飲學員合同協(xié)議書
- 鐵路周圍安全協(xié)議書
- 車輛承包保管協(xié)議書
- 酒店銷售bd協(xié)議書
- 香煙飲料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
- 東營聯(lián)通5g協(xié)議書
- 首鋼礦業(yè)崗位協(xié)議書
- 閑置花卉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
- 農(nóng)業(yè)灌溉放水員協(xié)議書
- 課件:第七章 社會工作項目結(jié)項(《社會工作項目策劃與評估》課程)
- 李子栽培管理技術(shù)共課件
- 中債收益率曲線和中債估值的編制與應用課件
- 湯圓產(chǎn)品HACCP計劃
- 教材選題申報表
- 防汛物資臺賬參考模板范本
- 瀝青路面施工旁站監(jiān)理記錄表多篇
- DN900鋼管dn800PE管定向鉆穿越京杭大運河施工方案
- 養(yǎng)老地產(chǎn)項目區(qū)域綜合開發(fā)新模式_secret
- 員工手冊070509
- 羅斯公司理財Chap004全英文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