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4_第1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4_第2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4_第3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4_第4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空氣

一、空氣的性質(zhì)

一、填空題:

1.空氣是氣體,具有占據(jù)空間、有質(zhì)量、有流動性、可以被壓縮等性質(zhì)。

2.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

3.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4、比較空氣和水的異同:空氣和水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一定的形狀、都是透明的,都會流

動,都要占據(jù)空間;但是空氣容易被壓縮,水難以被壓縮,空氣比水輕等。

二、實驗回答:

1.把一團紙緊塞在杯低,將杯子倒立豎直壓入水中,紙團會濕嗎?為什么會這樣?

答:紙團不會濕。因為空氣占據(jù)了杯子的空間,水進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氣球,氣球吹得大嗎?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氣球?

答:氣球吹不大。因為空氣占據(jù)瓶子的空間。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氣球。

3.將兩只充滿氣的氣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們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實驗結(jié)果說明

了什么?

答:刺破氣球的這邊翹了起來。說明空氣有質(zhì)量。

4.解開氣球的繩子,讓氣球的口對著自己的臉,你有什么感覺?實驗說明了什么?

答:臉上覺得有風吹過來,涼涼的,還聽到“嘀-嘶”的聲音。說明空氣會流動。

5.用手壓袋子里的空氣,有什么感覺?在用力壓,感覺又怎樣?松開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樣解釋這些感

覺和現(xiàn)象?

答:用手壓,手感覺到袋子里有東西往上頂。再用力壓,發(fā)現(xiàn)袋子被壓下去了一點,松開手后,袋子有回到原來的

樣子。這是因為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日|噴氣氣球充氣量的多少與它跑的距離是否有關(guān)?

常生活

中,哪

些地方

利用了

壓縮空

氣?

答:①

給自行

車輪胎

充氣②

籃球、排

球、皮球

充氣③

玩空氣

槍④氣

墊船等。

三、設(shè)計

實驗:

探究壓

縮空氣

的力量。

問題

假設(shè)噴氣氣球充氣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

步驟1.用繩子穿過吸管,把繩子繃直。

2、用氣筒分別給兩個氣球打氣,一個的打得多點,一個少點,擰緊口。

3.用膠帶把打過氣的氣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語跑得遠。

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誰跑得遠。

_______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旌跑得遠。

結(jié)論|噴氣氣球充氣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

二、熱空氣和冷空氣

一、填空:

1.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

2.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氣總是在循環(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4.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上升

后留下的空間里。

5、三國時,我們中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發(fā)明了“孔明燈”。1783年,法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成功

制造出載人的熱氣球。

二、實驗回答:

1.空氣是無色的氣體,看不見,摸不著。在課堂上,我們想到觀察空氣流動的辦法有哪些?

答:①點燃蠟燭,把手放在蠟燭的.上方。(手感覺到蠟燭火焰上方有股熱氣往上

沖,說明熱空氣在流動)②將紙蛇放在點燃蠟燭的上方。(紙蛇轉(zhuǎn)動起來。蠟燭上方的空氣受熱上升,引起紙蛇轉(zhuǎn)

動,說明熱空氣在流動。)

2.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用實驗證明。

答:①在木棍的兩端各掛一個紙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燒的火柴烤熱另一端紙杯內(nèi)的空氣。③移開燃燒

的火柴,同時松開扶住木棍的手。發(fā)現(xiàn)被烤熱的紙杯這端上升,冷的那端下降。說明: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

輕.會上升。

3.做冷熱空氣對流的實驗中,將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板,煙會怎樣流動?

答:熱瓶中的煙會上升流動到冷瓶里,朝各個方向流動,然后下沉流向熱瓶,接著上升,這樣不斷循環(huán),使冷熱瓶

里都充滿了煙霧。

4.制冷空調(diào)、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適?為什么?

答:制冷空調(diào)安放在室內(nèi)的上方,這樣可以利用冷熱空氣的對流使冷空氣自然向下流動,較快降低室內(nèi)氣溫。取

暖器安在室內(nèi)的下方,讓熱空氣自然上升,較快提高室內(nèi)氣溫。

5、大自然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答: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

上刀后留下的空間里??諝饪偸窃谘h(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三、空氣中有什么

一、填空:

1.空氣中支持燃燒的氣體叫做氧氣。

2、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括氧氣、氮氣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

3.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

4.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占據(jù)空氣體積78%的氮氣。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燭: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二、實驗回答:

I.把蜻燭固定在玻璃片上,放進有水的水槽中,點燃蠟燭;再用去掠底的飲料瓶罩上,然后立即蓋上瓶蓋,擰緊。

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答:蠟燭燃燒一會兒熄滅了,瓶內(nèi)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說明:燃燒用去一部分空氣,但瓶內(nèi)還有空氣。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與瓶內(nèi)水面一樣高,再擰開飲料瓶的蓋子,把熬燒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內(nèi),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

生?這說明了什么?

答:火柴立即熄滅了。說明剩F的氣體不支持燃燒。

3.根據(jù)以上研究,我們可以初步確定空氣中至少有幾種氣體?它們各有什么性質(zhì)?

答: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能支持燃燒,一種不支持燃燒。

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

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蘇打;再倒進一些醋,瓶里出現(xiàn)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把帶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緊瓶口,

并通過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搖晃幾F,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答: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

6.按下圖中的方法,沿著杯壁慢慢傾倒二氧化碳,仔細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答:杯底的蠟燭先滅,上面的蠟燭后滅。說明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7、以上實驗說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zhì)?

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二氧化碳比空氣重。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8、怎樣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答:1、把碎冰倒進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蓋住杯子,等幾分鐘;3、小水珠出現(xiàn)在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一、填空:

1.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zhì),空氣就被(污染)了。

2.(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3、污染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zhì)),空氣污染嚴重時,會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

4.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有:(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等。

5.森林有(氧氣制造廠)、(天然空調(diào)器)、(綠色蓄水庫)、(空氣凈化器)等美譽。

二、判斷題(正確的說法畫“,錯誤的說法話“義”)

1.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空氣,所以空氣沒有質(zhì)量。。..................(X)

2、我們周圍空著的空間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滿著空氣。........(J)

3.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X)

4.燃燒用去的是空氣中的氧氣。..................................(J)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J)

6.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J)

7、在大自然中,空氣總是循環(huán)運動著的。...........................(J)

三、問答題:

1.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為什么?

答:不能(開始會滴入幾滴)。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

就流不進去。

2.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yīng)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么?

答:應(yīng)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方。因為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冷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

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

3.你能舉出一些生命離不開空氣的例子嗎?

答:①宇航員上天要帶氧氣;②潛水員潛水要帶氧氣瓶;③人憋氣時很難受;④登山運動員要攜帶氧氣瓶;⑤給

金魚缸裝上增氧泵等。

4.通過你的調(diào)查,哪里灰塵最多?

答:車流量大,植被少,氣候干燥、建筑工地等這些地方灰塵最多,

5、我們能為凈化空氣做些什么?

答:①植樹造林(森林有“氧氣制造廠”、“天然空調(diào)器”、“綠色蓄水庫”、“空氣凈化器”等美譽。)②減少交通

工具尾氣的排放。(汽車尾氣會麻痹人的神經(jīng),造成體內(nèi)缺氧,損傷大腦,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造成鉛中毒。)③

不焚燒垃圾(焚燒垃圾會產(chǎn)生大量的黑煙和有害物質(zhì),尤其焚燒塑料所產(chǎn)生的有毒物質(zhì),會嚴重扳害人和動物的

肝臟和腦。)

第二單元冷和熱

一、冷熱與溫度

一、填空題: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

3.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溫度是(37C),水燒開時的溫度是(100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4.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5、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側(cè)壁)。

6、要等溫度計內(nèi)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

7、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

二、回答:

1.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答:①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②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

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側(cè)壁。③要等溫度計內(nèi)的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注的頂

端保持水平。

2.一杯熱水會逐漸變涼,你認為熱水變涼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溫度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的,下降的規(guī)律都是先快后慢。

3.如果繼續(xù)觀測下去,溫度會怎樣變化?

答: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下降了。

4、溫度為什么會這樣變化?

答:熱水剛倒入杯中,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相差很大,熱最散發(fā)得很快,當逐漸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變小時,熱的散發(fā)

速度就慢了。

5.找出圖中讀溫度計時不正確的地方?!淳毩晝?3頁〉

二、熱的傳遞

一、填空:

1.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2.(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3.熱在(固體)中,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傳導)。

4.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對流)。

5.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

6、在固體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是(傳導)。在氣體和液體中,熱主要是靠(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7、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1)先觀察,確定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量不超過瓶體的(三分之二)。打開瓶帽,將瓶帽

(豎放)在燈旁。(2)用點著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燈芯。(3)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

的(外焰)部分加熱。(4)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火焰。

8、熱在空氣中的傳遞是通過(冷熱空氣的對流)來實現(xiàn)的。

二、設(shè)計實驗:熱在固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答:①在一根鐵絲上分別粘3根火柴。②用酒精燈烤熱其中的一端。③觀察。

實驗說明:熱從加熱點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2、熱在液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熱,觀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液體受熱上升,冷水下降,是通過“府流”方式傳遞的。

3.分析圖中熱的方式?!凑n本P20頁〉

三、加熱和冷卻

一、填空:

I.糖受熱會熔化成(液體),冷卻后乂會凝結(jié)成(固體)。

2、(二氧化碳氣體)在溫度很低時,會變成一種叫做(干冰)的固體。(干冰)在達到室溫時又能恢復到(氣體)

狀態(tài)。

3、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做(熱脹冷縮)。

4.溫度計是利用(物質(zhì)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

5.加熱和冷卻可以改變物體的(形態(tài))、(體積)。

二、實驗回答:

1.銅球加熱和冷卻后有什么變化?

答:銅球加熱后,不能通過鐵環(huán);冷卻后,又能通過去了。說明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2、酒精或水在加熱和冷卻后有類似銅球這樣的變化嗎?用實驗證明。

答:酒精或水也有這樣的變化。實驗設(shè)計如下:

①找一個小瓶子,里面灌滿染了顏色的水。

②用插有洗管的膠塞塞緊瓶口,記下細管里水面的位置。

③把瓶子放進熱水中,發(fā)現(xiàn)細管里的水面上升了。

④把瓶子放進冷水中,發(fā)現(xiàn)細管里的水面下降了。

說明液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3.你能設(shè)計空氣加熱和冷卻后體枳變化的實驗嗎?

答:把氣球套在飲料瓶上,先放進熱水中,發(fā)現(xiàn)氣球鼓起來了;再放進冷水中,氣球又癟下去了。說明空氣也有

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4、在生產(chǎn)、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加熱和冷卻做哪些事情?

答:使癟了的乒乓球變圓、彎曲玻璃管、煉鋼、預(yù)留鐵軌縫隙、冬天架線要緊、夏天架線要松等,

四、吸熱和散熱

一、填空:

1.不同物質(zhì)具有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不同。

2.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熱和散熱的速度快。

3、同一種物質(zhì),表面顏色深的比表面顏色淺的吸熱(快),散熱也(快)。

二、實驗回答:

1.在做水和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答:油的吸熱性和散熱性都比水強。

2.在雜深色和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的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答:深色物體吸熱快,散熱也快;淺色物體吸熱慢,散熱也慢。

3.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熱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因為深色物體散熱性好。

4.為什么沙漠地區(qū)的人喜歡穿白色而寬大的衣服?

答:因為白色衣服吸熱性差,寬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氣體對流,感到?jīng)隹臁?/p>

5、為什么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不一樣?

答:海水和沙灘的吸熱性能不同,沙吸熱性好,升溫快,散熱也快;海水吸熱性差,升溫慢,散熱也慢,所以海水

中涼快;海灘溫度高。

五、水在加熱和冷卻后

一、填空:

1.云、霧、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霧、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的。

3、(液體形態(tài))的水受熱后會變成[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蒸發(fā))。

4.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凝結(jié))。

5.水的蒸發(fā)快慢與(蒸發(fā)面積)、(空氣流動)和(周圍溫度)有關(guān)。

二、實驗回答:

1.你能造出雨、霧、霜嗎?

答:造雨:加熱燒杯里的水至沸騰。用?塊冷玻璃蓋在燒杯匕觀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燒杯上有水珠。這是

因為加熱水,使水快速蒸發(fā),產(chǎn)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玻璃凝結(jié)成小水點,小水點增大后,由于重力回降落

下來,形成雨。))

造霧:準備半杯不冒熱氣的溫水,把一支冰棒放在杯口,觀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杯中出現(xiàn)了白氣。這是因為水蒸氣

遇冷在空氣中凝結(jié)成的細小水滴,低空是霧,高空是云。)

造霜:把裝了水的試管、冰塊、鹽放進杯中,放在濕毛巾上,把溫度計插進杯中。(在杯子的外面會出現(xiàn)霜。這是

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而成的。)

2.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總降不完?(水在自然界是怎樣循環(huán)的?)

答:海洋與地面的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蒸發(fā)到天空中變成云和霧,天空中的云遇冷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

地面變成雨或雪,從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

3、水有哪幾種形態(tài)?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會相互轉(zhuǎn)化?

答;水有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它們轉(zhuǎn)化的條件是:

水蒸氣(氣態(tài))

水(液態(tài))冰(固態(tài))

三、判斷并改錯。

1.所有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X)

應(yīng)改為“絕大多數(shù)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p>

2.夏天,自行車胎的氣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熱脹爆胎(

3、夏天架電線不要繃得太緊,以免冬天冷縮繃斷。(V)

4.不同物質(zhì)吸熱、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J)

5.云和霧就是水蒸氣。(X)

應(yīng)改為“云和霧是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的聚在一起的極小水滴。”

6.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吸熱都一樣。(X)

應(yīng)改為“顏色深的物體比顏色淺的物體吸熱快”

7、物體加熱以后體積會膨脹。(x)

應(yīng)改為“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

8、鐵墊圈受熱體積會變大。(4)

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

一、聲音的產(chǎn)生

一、填空:

1.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我們可以通過(吹)、(撓〉、(拍)、(抖)、(擠)等方法使保鮮袋發(fā)出聲音。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體,只利用自己的身體發(fā)出聲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腳)、(說話)、(敲腿)等。

二、實驗: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

1.一手壓住尺子,另一手彈撥。(發(fā)現(xiàn)尺子在顫動,并發(fā)出聲音。)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擊鼓面。(發(fā)現(xiàn)豆子在跳動,鼓發(fā)出聲音。)

3.空瓶里放些鹽,吹瓶口。(發(fā)現(xiàn)鹽粒在跳動,瓶子里的空氣發(fā)出聲音。)

4、用手摸喉嚨,發(fā)出“啊……”的聲音,終止發(fā)音后,你感覺有什么變化?

(發(fā)聲時,手感覺到麻,停止發(fā)聲后,手不麻了。)

5.敲擊音錢,然后輕輕按住,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答:音錢振動時,手有點麻,按住后,不麻了;音錢也不發(fā)出聲音了。因為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6、通過以上實驗,你能找出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了嗎?

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二、聲音的傳播

一、填空:

1.聲音可以在液體、氣體、固體或其他物質(zhì)中傳播。

2.聲音是以聲波的方式向四周傳播的。

3.“伏罌而聽”的意思是:“伏罌而聽”的科學道理是:

二、實驗回答:

1.當把燒瓶中的空氣抽走后,再搖燒瓶:里的小鈴,還能聽到鈴聲嗎?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答:不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2.隔著沙子、水和空氣,聽一聽鉛筆輕輕敲擊桌面的聲音,按照聲音的效果從好到差進行排序。

答:沙子傳聲最好、其次是水、最差是空氣。

3.做?個“土電話”,拉直棉線輕輕說話,研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答:聲音由空氣一一棉線一一空氣一一人耳。

4、怎樣可以使礦泉水瓶中的豆粒聲音變小或消失?

答:辦法有:裝滿豆子、裝滿水、輕輕搖、瓶子外面包厚毛巾等。

三、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一、填空:

1.人是這樣聽到聲音的:聲波:(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耳蝸)一(聽神經(jīng))一大

2.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紡織機器的轟鳴聲、輪船的汽笛聲等,都可能讓人聽著不舒服;

有些人愛聽的搖滾樂,對一些喜歡安靜的人來說,就是噪聲。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

3、噪聲和廢氣、廢水一樣,已被列為主要的環(huán)境污染之一。

二、回答:

1.填出耳朵各部分的名稱及作用。

2.你聽過哪些不舒服的聲音?

答:電鋸聲、挖掘機的聲音、電焊聲等。

3.身處嘈雜的環(huán)境中,我們應(yīng)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

答:帶上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等。

4.我們能為減少噪聲做些什么?

答:①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叫嚷②在市區(qū)不鳴喇叭③積極向家人宣傳要減少噪音④搬桌子時要輕等,

5、我們應(yīng)當怎樣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

答:同情、關(guān)心、理解、幫助。

四、不同的聲音

一、填空:聲音的強弱叫音量;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

二、實驗回答:

I.聲音的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答:聲音的強弱和物體振動的幅度、和聲源的距離有關(guān)。即:振動幅度大,聲音強;振動幅度小,聲音弱。

2.聲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答:聲音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guān)。振動快,聲音高;震動慢,聲音低。

3.用同樣大的力分別敲擊同材料,但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你聽的聲音有什么差別?

答:大的、粗的、長的聲音低,小的、細的、短的聲音高。

三、實驗回答:

1.彈拉緊的橡皮筋

①讓橡皮筋保持自然狀態(tài),撥動橡皮筋“弦”,聽一聽發(fā)出的聲音。

將橡反筋拉K?點,再撥動“弦”,音調(diào)有什么變化?

答:聲音高點了。

②將橡皮筋再拉長一點,撥動“弦”,音調(diào)會變高還是變低?

答:聲音更高了。

2.彈變短的橡皮筋

①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長度不變,用左手捏住其中的一段,右手撥“弦”,聽聽音調(diào)。

②當提取的“弦”的長度越來越短時,音調(diào)會變高還是變低?

答:音調(diào)會變低。

3.彈粗細不同的橡皮筋

取粗細不同、長度相同的3根橡皮筋裝在盒子上,同樣拉緊這3根橡皮筋,分別彈一彈,比較3根橡皮筋發(fā)出的

音調(diào)的高低。

答:細的聲音而,粗的聲音低。

四、你能用學過的知識做一件樂器嗎?

答:①做“水琴”:在幾個瓶子里分別裝不同量的水,用小棒敲打。(水多聲音低,水少聲音高)

②做“橡皮筋吉他”:把粗細不同的橡皮筋繃在盒子上。(細的聲音高,粗的聲音低。)

③做"排簫":把長短不同的管子排列整齊,用嘴吹。(短的聲音高,長的聲音低。)

第四單元

一、我們吃什么

一、填空

1.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

2、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偏食、挑食。

3.沒有一種食物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二、填寫下表

食物種類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作用

糧食類碳水化合物供給我們能量、支持我們的活

動。

水果、蔬菜類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魚、肉、蛋、奶、豆類蛋白質(zhì)我們長身體的營養(yǎng)

油脂類脂肪供給我們能量,保持體溫。

三、實驗回答:檢測食物中的方法現(xiàn)象

營養(yǎng)成分

要檢驗的營養(yǎng)

淀粉滴碘酒會變藍

脂肪在紙二壓紙上會留下油跡

2.怎樣搭配食物

一、填空

為了健康成長,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攝入量。

二、設(shè)計一份一天的食譜。

早餐我的配餐原則:

午餐我的配餐原則:

晚餐我的配餐原則:

3.食物的消化

一、填寫人體消化器官的名稱,并寫出食物的“旅行”路線。(課本79頁)

二、寫出人體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

胃擠后、磨碎、攪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zhì),使食物變成糊狀,

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轉(zhuǎn)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養(yǎng)料,并被吸收進入血液。

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

三、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進的?倒立吃東西時,食物會不會進到胃里?

答:蠕動。會。

四、你知道哪些好的飲食習慣?

答:I、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

2.有葷有素,有粗有細。

3、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

4、飯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4.我們的食物安全嗎?

一、填空

1.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分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兩大類。

2.加工食品是指經(jīng)過機器或化學藥品處理過的食品,在處理過程中,往往會添加某些物質(zhì),食物也會損失一些營

養(yǎng)成分。

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經(jīng)過初級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數(shù)的營養(yǎng)成分。

4、食用色素是一種添加劑,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變食品的外觀和II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

會損害健康。

5.綠色食品是指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zhì)、營養(yǎng)類的食品。

二、舉例

加工食品:火腿腸、飲料、果凍、餅T、葡萄T、魚、蝦。

天然食品:蘋果、葡萄、純果汁、梨、桔子等。

三、怎樣注重食品安全

答:I.注意看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

2、多清洗,多浸泡。

3.少吃腌臘食品。

4.多吃綠色食品。

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

一、填空

1.在E常生產(chǎn)、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根據(jù)物體的同一種特征(如物體的輕重、軟硬、厚薄、運動快慢等)來排列

它們,這種活動就是排序。

2.排序是一種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3.分類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樣,它也是整理各種信息的常用方法。分類的方

法有多種。

4.按二分法分類。把事物一分為二,再一分為二,繼續(xù)一分為二……直到不能再分,這種方法叫做多極二分法。

5.1750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設(shè)計了“雙名法”給生物分類。首先是屬名,其次是種名。

二、給班里的同學進行分類,最少使用三種方法。

答:1、按性別分。

2.按個子高低分八

3.按體重分。

三、這里有許多果實:豌豆、西瓜、桃子、四季豆、黃瓜、草莓、葡萄、蘋果、山楂、櫻桃、梨、芒果、源猴桃。

按蔬菜、水果分:是一類,是一類。

按形狀分:是一類,是一類。

按顏色分:是一類,是一類。

四、指紋可以分成幾類?

答:三類:一種斗形,一種箕形,一種方形。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期末試卷

一、填空:30%

1、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

2.“孔明燈”是利用-的原理上天的。

3.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是:。

4.聲音是由產(chǎn)生的,聲音的叫做音量,聲音的高低和發(fā)聲物體的長短、等因素有關(guān)。

5.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占據(jù)空氣體積78%的能幫助燃燒的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

水O

6.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的方式叫,空氣傳熱重要是以的方式進行的。

7、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溫度是水燒開時的溫度是.冰水混合物的

溫度是。

8、水和沙子相比,吸熱和散熱的速度快。

二、判斷:18%

1.任何?種食物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2.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吸熱都一樣。........................()

3.云霧雨露霜雪冰直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4.蠟加熱以后會體積會膨脹。.........................()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會損害身體健康。...............()

6.鐵墊圈受熱體積會變大。................................()

三、填圖、看圖、畫圖:22%

2、從下面的氣溫記錄表中可以看出什么?6%

一天中的氣溫

7:008:009:001():(X)11:0012:0014:0015:0()16:0017:0018:00

2℃3℃7℃9℃11℃12℃13℃14℃10℃9℃4℃2℃

一天中氣溫在()較高,()和()時候氣溫較低。

3、空氣有質(zhì)量嗎?怎樣證明?請你畫一個簡單的圖表示。10%

四、問題30%

1.在下面寫出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旅程”。

2.廚房里的鍋、鏟子大多是金屬制造的,為什么都有一個木頭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如何證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4、你能把自己身邊常見的動物分類嗎?并簡要說明你分類的依據(jù)。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期末基礎(chǔ)知識試卷

一、填空:30%

1.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

2.“潔凈的空氣有利于我們的。

3.森林有:、、、等美譽。

4.焚燒垃圾會產(chǎn)生大量的黑煙,會嚴重損害人和動物的和o

5.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叫。

6、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

7、絕大多數(shù)物體在受熱時,體枳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o

8、聲音是由物體的產(chǎn)生的。

9、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

10、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

二、判斷:45%

1.任何一種食物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2.云霧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3.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吸熱都一樣。.....................()

4.物體加熱以后體積會膨脹。.........................()

5.所有的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6.鐵型圈受熱體積會變大。.................................()

7、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飯。...............................()

10、太空是一個靜悄悄的世界。...........................().

1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12.不同物質(zhì)吸熱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13.云和霧都是水蒸氣。...................................()

14.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1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會損害身體健康。...........()

三、在下面寫出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旅程”。25%

胃口腔食道小腸肛門大腸

食物一(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T(肛門)

第一單元檢測題

一、填空題

1.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

2.空氣受熱時會(向上)流動,受冷時會(向下)流動。

3.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

4.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所以地面上各個地方受到太陽照射的情況就(不同),各地的G令熱程度)乜就不一樣,(冷

熱)的差異造成了空氣的流動就形成風。

5.空氣主要是由(氧氣)、(氮氣)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混合而成。

6、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zhì),空氣就被(污染)了。

二、判斷題

1.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空氣,所以空氣沒有質(zhì)量。(X)

2、我們周圍空著的空間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滿著空氣。(J)

3.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X)

4.燃燒用去的是空氣中的氧氣。(V)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J)

6.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J)

7、在大自然中,空氣總是循環(huán)運動著的。(V)

三、問答題

1.把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為什么?

答:不能(JT始會滴入幾滴兀因為瓶了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山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

就流不進去。

2、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yīng)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么?

答:應(yīng)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方。因為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

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

第二單元檢測題

一、填空題

I.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由快到慢)。

3.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4.在固體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是(傳導)。在氣體和液體中,熱主要是靠(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5.糖受熱會熔化成(液體),冷卻后又會凝結(jié)成(固體)。

6.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枳會(收縮),這種性質(zhì)叫做(熱脹冷縮)。

7、同一種物質(zhì),表面顏色深的比表面顏色澆的吸熱(快),散熱也(快)。

8、液態(tài)的水受熱后會變成(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蒸發(fā))。

9、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體變成液體,這種現(xiàn)象叫(凝結(jié))。

二、判斷并改錯

1.所以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X)

改:大部分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2.夏天,自行車胎的氣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熱脹爆胎。(V)

3、夏天架電線不要繃得太緊,以免冬天冷縮繃斷。(J)

4.不同物質(zhì)吸熱、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J)

5.云和霧就是水蒸氣。(X)

改:云和霧是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的聚在一起的極小水滴。

三、問答題

1.溫度的變化會對物體產(chǎn)生哪些影響?

2.在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加熱和冷卻物體做哪些事情?請舉例說明。

3.為什么鍋把用塑料制作,而鍋身用金屬制作?

4.為什么冬天時人們喜歡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歡穿淺色衣服?

5.空氣會熱脹冷縮嗎?清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

第三單元檢測題

一、選擇題

1.說話聲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現(xiàn),男高音和男低音是(B)不同的表現(xiàn),演奏吉他時,琴弦細、緊、短時比粗、松、

K的聲音來得(C)。

A音量B單調(diào)C高D強

2.“伏罌而聽”的故事中,聲音主要是借助于(A.C)傳入偵察兵的耳朵。

A土地B空氣C壇子

二、判斷題

1.在一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內(nèi)裝上不等審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順序依次排列好。用嘴使勁向瓶口

水平方向吹氣,可以發(fā)現(xiàn)水裝得越多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越低;水裝得越少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越高;不裝

水的空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最高。(X)

2.太空是一個靜悄悄的世界。(V)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物體振動消失后聲音不會消失。(X)

4、噪聲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當代社會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是噪音。(J)

三、連線題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稱與它們的功能用線連接,然后標出人耳各部分聽到聲音的先后次序。

(6)聽神經(jīng)收集聲波

(5)耳蝸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

(2)外耳道把振動變成大腦能接收的信號

(1)耳廓傳遞振動

(3)鼓膜傳送聲波

(4)聽小骨產(chǎn)生振動

第四單元檢測題

一、填空題

1.人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水)。

2.為了營養(yǎng)全面合理,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應(yīng)包括:(糧食類),(蔬菜),(水果類),(魚、蝦、肉、蛋類),(豆、奶類),

(油、鹽、糖)這五大類。其中,應(yīng)該吃得最多的是(糧食類),應(yīng)該吃得最少的是(油鹽糖)。

3.食物在人體內(nèi)經(jīng)過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4.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顏色是(色素)。

5、為了安全飲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綠色)食品,少吃(腌臘)食品等。

6.購買加工食品時要注意看(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

二、用線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連接起來

芹菜牛肉蘋果米飯豆?jié){玉米

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維生素碳水化合物

三、判斷題(正確的說法畫“J”,錯誤的說法畫“X”)

1.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供給維生素。(X)

2.蔬菜中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熱量。(X)

3.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V)

4、要做到合理搭配每天的食物,必須考慮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

5.水果可以代替蔬菜。(X)

6.加工食品能K期保存,所以我們應(yīng)該多吃它。(X)

7、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們可以放心地吃。(X)

8、多清洗、多浸泡,對除去蔬菜、水果上殘留的農(nóng)藥有一定的作用。(J)

9、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N)

第五單元檢測題

一、填空題

1.排序和分類是(整理資料)的常用方法。

2.(亞里士多德)根據(jù)動物的外形和行為把動物分成了三類。

3、(林奈)設(shè)計了“雙名法”給生物分類,還制造出了“花鐘”。

二、排序題

根據(jù)給出的資料,給下列花排序,寫出你是按什么標準來排序的

⑴馬為覓:中午11點開放⑵萬壽菊:下午3點開放

⑶薔微花:凌晨4點開放⑷荷花:清晨6點開放

⑸曇花:晚上9點開放⑹剪秋羅:晚上7點開放

⑺蛇慶花:凌晨3點開放⑻鵝烏菜:中午12點開放

⑼牽牛花:凌晨4點開放⑩茉莉花:下午5點開放

⑴)煙草花:傍晚6點開放(必半枝蓮:上午10點開放

(⑶夜來香:晚上7點開放(1。芍藥花:清晨7點開放

排序的標準是一天中開花時間的先后。

排序的結(jié)果是:⑺⑶⑼⑷(M)?⑴⑻⑵⑩(11)⑹?(5)

三、問答題

1.分類的方法有多種,請舉例說明。

答:找相同點分類,如分指紋。

多極二分法,如分動物。........

2.說出三個需要排序的理由。

答:如:資料混亂、不便交流、查閱困難、挑選或取舍困難、不便安排等等。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吳彬整理僅供參考

第一單元空氣

一、空氣的性質(zhì)

一、填空題:

1.空氣是氣體,具有占據(jù)空間、有質(zhì)量、有流動性、可以被壓縮等性質(zhì)。

2.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

3.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4、比較空氣和水的異同:空氣和水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一定的形狀、都是透明的,都會流

動,都要占據(jù)空間;但是空氣容易被壓縮,水難以被壓縮,空氣比水輕等。

二、實驗回答:

1.把一團紙緊塞在杯低,將杯子倒立豎直壓入水中,紙團會濕嗎?為什么會這樣?

答:紙團不會濕。因為空氣占據(jù)了杯子的空間,水進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氣球,氣球吹得大嗎?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氣球?

答:氣球吹不大。因為空氣占據(jù)瓶子的空間。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氣球。

3.將兩只充滿氣的氣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們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實驗結(jié)果說明

了什么?

答:刺破氣球的這邊翹了起來。說明空氣有質(zhì)量。

4.解開氣球的繩子,讓氣球的口對著自己的臉,你有什么感覺?實驗說明了什么?

答:臉上覺得有風吹過來,涼涼的,還聽到“嘶-嘶”的聲音。說明空氣會流動。

5.用手壓袋子里的空氣,有什么感覺?在用力壓,感覺又怎樣?松開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樣解釋這些感

覺和現(xiàn)象?

答:用手壓,手感覺到袋子里有東西往上頂。再用力壓,發(fā)現(xiàn)袋子被壓下去了一點,松開手后,袋子有回到原來的

樣子。這是因為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

6.在日噴氣氣球充氣量的多少與它跑的距離是否有關(guān)?

常生活

中,哪

些地方

利用了

壓縮空

氣?

答:①

給自行

車輪胎

充氣②

籃球、排

球、皮球

充氣③

玩空氣

槍④氣

墊船等。

三、設(shè)計

實驗:

探究壓

縮空氣

的力量。

問題

假設(shè)噴氣氣球充氣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

步驟1.用繩子穿過吸管,把繩子繃直。

2、用氣筒分別給兩個氣球打氣,一個的打得多點,一個少點,擰緊口。

3.用膠帶把打過氣的氣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悵跑得遠。

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誰跑得遠。

4、同時放開兩個氣球,比逐跑得遠。

結(jié)論噴氣氣球充氣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

二、熱空氣和冷空氣

一、填空:

1.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

2.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氣總是在循環(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4.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上升

后留下的空間甲。

5、三國時,我們中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發(fā)明了“孔明燈”。1783年,法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成功

制造出載人的熱氣球。

二、實驗回答:

1.空氣是無色的氣體,看不見,摸不著。在課堂上,我們想到觀察空氣流動的辦法有?

答:①點燃蠟燭,把手放在蠟燭的上方。(手感覺到蠟燭火焰上方有股熱氣往上

沖)②將紙蛇放在點燃蠟燭的上方。(紙蛇轉(zhuǎn)動起來。蠟燭上方的空氣受熱上升,

引起紙蛇轉(zhuǎn)動。)

2.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用實驗證明。

答:①在木棍的兩端各拄個紙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端,用燃燒的火柴烤熱另端紙杯內(nèi)的空氣。③移開燃燒

的火柴,同時松開扶住木棍的手。發(fā)現(xiàn)被烤熱的紙杯這端行聲,冷的那端下降。說明: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

輕,會上升。

3.做冷熱空氣對流的實驗中,將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板,煙會怎樣流動?

答:熱瓶中的煙會上升流動到冷瓶里,朝各個方向流動,然后下沉流向熱瓶,接著.上升,這樣不斷循環(huán),使冷熱瓶

里都充滿了煙駕。

4.制冷空調(diào)、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適?為什么?

答:制冷空調(diào)安放在室內(nèi)墻壁的I:方,這樣使冷空氣自然向下流動,較快降低室內(nèi)氣溫。取暖器安在窗戶下面,可

以讓空氣自然上升,提高室內(nèi)氣溫。

5、大自然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答: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

上升后留下的空間里??諝饪偸窃谘h(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三、空氣中有什么

一、填空:

1.空氣中支持燃燒的氣體叫做氧氣。

2、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括氧氣、氮氣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

3.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

4.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占據(jù)空氣體積78%的氮氣。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二、實驗回答:

1.把蠟燭固定在玻璃片上,放進有水的水槽中,點燃蠟燭;再用去掉底的飲料瓶罩上,然后立即蓋上瓶蓋,擰緊。

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答:蠟燭燃燒一會兒熄滅了,瓶內(nèi)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說明:燃燒用去一部分空氣,但瓶內(nèi)還有空氣。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與瓶內(nèi)水面一樣高,再擰開飲料瓶的蓋了,把熟燒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內(nèi),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

生?這說明了什么?

答:火柴立即熄滅了。說明剩下的氣體不支持燃燒。

3.根據(jù)以上研究,我們可以初步確定空氣中至少有幾種氣體?它們各有什么性質(zhì)?

答: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能支持燃燒,一種不支持燃燒。

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

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蘇打,再倒進一些醋,瓶里出現(xiàn)的泡炮就是二氧化碳。把帶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緊瓶口,

并通過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搖晃幾下,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答: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

6.按下圖中的方法,沿著杯壁慢慢傾倒二氧化碳,仔細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答:杯底的蠟燭先滅,上面的蠟燭后滅。說明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7、以上實驗說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zhì)?

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二氧化碳比空氣重。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8、怎樣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答:I、把碎冰倒進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蓋住杯子,等幾分鐘;3、小水珠出現(xiàn)在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一、填空:

I.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zhì),空氣就被(污染)了。

2.(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3、污染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zhì)),空氣污染嚴重時,會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

4.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有:(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等。

5.森林有(氧氣制造廠)、(天然空調(diào)器)、(綠色蓄水庫)、(空氣凈化器)等美譽。

二、判斷題(正確的說法畫“,錯誤的說法話“X”)

I.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空氣,所以空氣沒有質(zhì)量。。....................(X)

2、我們周圍空著的空間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滿著空氣。........(J)

3.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X)

4.燃燒用去的是空氣中的氧氣。..................................(J)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J)

6.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J)

7、在大自然中,空氣總是循環(huán)運動著的。...........................(/)

三、問答題:

1.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為什么?

答:不能(開始會滴入幾滴)。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

就流不進去。

2.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yīng)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么?

答:應(yīng)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方。因為次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冷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

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

3.你能舉出一些生命離不開空氣的例子嗎?

答:①宇航員上天要帶氧氣;②潛水員潛水要帶氧氣瓶;③人憋氣時很難受;④登山運動員要攜帶氧氣瓶:⑤給

金魚缸裝上增氧泵等。

4.通過你的調(diào)查,哪里灰塵最多?

答:車流量大,植被少,氣候干燥、建筑工地等這些地方灰塵最多,

5、我們居室的空氣質(zhì)量怎樣?

6.我們能為凈化空氣做些什么?

答:①植樹造林(森林有“氧氣制造廠”、“天然空調(diào)器”、“綠色蓄水庫”、“空氣凈化冊”等美譽。)②減少交通

工具尾氣的排放。(汽車尾氣會麻痹人的神經(jīng),造成體內(nèi)缺氧,損傷大腦,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造成鉛中毒。)③

不焚燒垃圾(焚燒垃圾會產(chǎn)生大最的黑煙和有害物質(zhì),尤其焚燒塑料所產(chǎn)生的有毒物質(zhì),會嚴重損害人和動物的

肝臟和腦。)

第二單元冷和熱

一、冷熱與溫度

一、填空題:

I.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

3.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溫度是(37C),水燒開時的溫度是(10()℃),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4.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5、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側(cè)壁)。

6、要等溫度計內(nèi)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

7、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

二、回答:

1.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答:①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②在測量液體的溫度的,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

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側(cè)壁。③要等溫度計內(nèi)的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注的頂

端保持水平。

2.一杯熱水會逐漸變涼,你認為熱水變涼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溫度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的,下降的規(guī)律都是先快后慢。

3.如果繼續(xù)觀測卜.去,溫度會怎樣變化?

答:溫度降到定程度就下降了。

4、溫度為什么會這樣變化?

答:熱水剛倒入杯中,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相差很大,熱最散發(fā)得很快,當逐漸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變小時,熱的散發(fā)

速度就慢了。

5.找出圖中讀溫度計時不正確的地方?!淳毩晝?3頁〉

二、熱的傳遞

一、填空:

1.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2.(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3.熱在(固體)中,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傳導)。

4.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對流)。

5.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

6、在固體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是(傳導)。在氣體和液體中,熱主要是靠(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7、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1)先觀察,確定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量不超過瓶體的(三分之二)。打開瓶帽,將瓶帽

(豎放)在燈旁。(2)用點著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燈芯。(3)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

的(外焰)部分加熱。(4)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火焰。

8、熱在空氣中的傳遞是通過(冷熱空氣的對流)來實現(xiàn)的。

二、設(shè)計實驗:熱在固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答:①在一根鐵絲上分別粘3根火柴。②用酒精燈烤熱其中的一端。③觀察。

實驗說明:熱從加熱點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2、熱在液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熱,觀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液體受熱上升,冷水下降,是通過“對流”方式傳遞的。

3.分析圖中熱的方式?!凑n本P20頁〉

三、加熱和冷卻

一、填空:

1.糖受熱會熔化成(液體),冷卻后又會凝結(jié)成(固體)。

2、(二氧化碳氣體)在溫度很低時,會變成一種叫做(干冰)的固體。(干冰)在達到室溫時又能恢復到(氣體)

狀態(tài)。

3、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