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GJ 08-103-2003 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_第1頁
(高清版)DGJ 08-103-2003 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_第2頁
(高清版)DGJ 08-103-2003 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_第3頁
(高清版)DGJ 08-103-2003 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_第4頁
(高清版)DGJ 08-103-2003 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編單位:上海市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上海現(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施行日期:2003年9月1日本標準系根據(jù)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滬建建[2003]87號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會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等單位編制而成。助殘扶弱、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市建委、市民政局、市殘聯(lián)、市老齡委等部門的精心組織下,本市新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長足發(fā)展,既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施的增建、改建工作穩(wěn)步推進,全社會關愛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氛圍進一步形成。2003年4月3日,韓正市長簽署發(fā)布了自同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號),首次從政府規(guī)章的層面,明確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施建設實踐和管理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大《管理辦法》貫徹執(zhí)行的力度,加快本市創(chuàng)建國家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的步伐,奠定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又同現(xiàn)階段本市實際狀況相適應的無障礙環(huán)境基礎,本標準以倡導先進性、兼顧階段性、強化可操作性為指導思想,在參照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50-2001)的基礎上,經(jīng)深入調(diào)研和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就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無障礙設計工作,提出了若干既體現(xiàn)先進設計理念、設計思路、設計方法,又易于理解和把便于操作的基本規(guī)定、基本尺度和基本指標,為實現(xiàn)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較好統(tǒng)一作了新的探索。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nèi)容為:1總則;2術語;3城市道路和城市廣場;4城市橋隧;5城市交通站;6城市公共醫(yī)療建筑;13學校建筑;14居住建筑;15居住區(qū);16養(yǎng)老設施建筑;17公共停車庫(場);18設備;19無障礙設施。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各有關單位和人員執(zhí)行本標準時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告知市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地址:宛平南路75號建科大廈2305室;郵政編碼:主編單位:上海市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王勤芬彭圣欽黃彬陶圣潔吳云芝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盛昭俊陳華寧高承勇張俊杰沈育祥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03年7月 3城市道路和城市廣場 3.1城市道路 3.2城市廣場 5城市交通站 5.1公交車站 5.2軌道交通車站 5.4空港航站樓 5.5省際長途汽車站 7辦公建筑 7.2商務辦公建筑 7.3社區(qū)服務辦公建筑 8商業(yè)服務建筑 9.1建筑分類 9.2大型建筑 9.3中型建筑 9.4小型建筑 10觀演建筑 10.1劇場 10.3音樂廳 11.1體育場 11.2體育館 11.4其他體育建筑 12.1一般規(guī)定 12.2各功能區(qū)域設計要求 14居住建筑 (47) 14.5無障礙住房 14.6無障礙寢室 15.3公共服務設施 16養(yǎng)老設施建筑 17公共停車庫(場) 19.4無障礙入口 19.7門 19.16無障礙廁所 (87)19.17無障礙浴室 (88)19.18盲文標志 (89)19.19無障礙標志 (90)附錄本標準用詞說明 (94)11.0.1為貫徹執(zhí)行《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號),加快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步伐,營造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又同現(xiàn)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無障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可參照執(zhí)行。1.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以為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盡可能完善1.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并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1.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1.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本市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2.0.1殘疾人(personswithhandicaps)指在心理上、生理上、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無法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殘2.0.2無障礙(barrier-free)指殘疾人在具體的建筑環(huán)境中,出入、使用各項設施,沒有阻2.0.3無障礙設施(barrier-freefacilities)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中,為方便殘疾人或行動不便者設計的使之能參與正?;顒拥脑O施。2.0.4無障礙入口(barrier-freeentrance)不設臺階的建筑入口。2.0.5無障礙通道(barrier-freepath)不設臺階的室內(nèi)外通道。2.0.6無障礙電梯(barrier-freeelevator)乘輪椅者、視力殘疾者或擔架床可進入和使用的電梯。2.0.7無障礙廁位(barrier-freetoiletstall)公共廁所內(nèi)設置的乘輪椅者可進入和使用的帶坐便器及安全抓桿的隔間。2.0.8無障礙廁所(barrier-freelavatory)供殘疾人、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使用的設備齊全的男女通用廁所。2.0.9無障礙浴室(barrier-freebathroom)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使用的浴室,包括無障礙盆浴間和無障礙淋浴間。2.0.10無障礙客房(barrier-freeguestroom)方便乘輪椅者通行和使用的房間。2.0.11無障礙住房(barrier-freelivingspace)指住宅及公寓建筑中,乘輪椅者可進入和使用的居住套間。2.0.12盲道(sidewalkfortheblind)在地面上鋪設一種固定形狀的地面磚(板),協(xié)助視力殘疾者通過盲杖和腳底的觸感,方便安全地辨別方向和向前行走,以到達目的地的通道。2.0.13行進盲道(blindwalkway)表面呈條狀形,使視力殘疾者通過腳感和盲杖的觸感,指引其直接向正前方繼續(xù)行走的盲道。2.0.14提示盲道(alertblindwalkway)表面呈圓點形狀,用在行進盲道的拐彎處、終點處和無障礙設施等的位置前,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2.0.15盲文標志(braillesign)采用盲文標識,使視力殘疾者通過手的觸摸,了解所處位置和指示方向的標志,包括盲文地圖、盲文銘牌和盲文站牌。2.0.16緣石坡道(curb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橫道兩端,使乘輪椅者避免人行道路緣石帶來的通行障礙,方便其進出人行道的一種坡道。2.0.17輪椅坡道(wheelchairramp)在坡度和寬度,以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輪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2.0.18橋下三角區(qū)(transitionslopeway)人行天橋和橋梁的人行梯道與人行道形成夾角的范圍。2.0.19人行通道(pedestrianpath)3一4城市廣場、公園、景點和建筑基地范圍內(nèi)供人行走的道路。2.0.20入口平臺(entranceplatform)臺階或坡道與建筑入口之間的水平地面。2.0.21中間平臺(midlanding)坡道或梯道之間的水平地面。2.0.22緩沖地帶(bufferarea)坡道起點與終點處的水平地面。2.0.23輪椅通道(wheelchairpath)交通建筑檢票口或超市購物結算口專為乘輪椅者設置的通2.0.24輪椅席位(wheelchairseat)2.0.25安全抓桿(grabbar)設在無障礙廁位、廁所、浴間內(nèi),協(xié)助行動不便者安全平移和起立的設施。2.0.26低位小便器(handicapurinal)方便乘輪椅的男性殘疾人使用的小便器。2.0.27安全擋臺(safetyguard)控制輪椅小輪和拐杖滑出坡道、踏步或平臺邊界的設施。2.0.28升降平臺(liftplatform)運送殘疾人進行垂直或斜向通行的設施。2.0.29轉彎陽角(innerangleatturningpoint)走道轉彎處凸出的墻角。56政府辦公建筑和為殘疾人服務機構的周邊道路。橫道宜設視力殘疾者過街音響裝置;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區(qū)域63新城和中心鎮(zhèn)的中心廣場;3.2.2城市廣場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城市廣場的人行道應設盲道;3城市廣場的停車場應設無障礙停車位;4城市廣場入口宜設盲文地圖;5城市廣場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3.3.1向公眾開放的城市公共綠地應實行無障礙設計。3.3.3公共綠地內(nèi),每個男、女廁所至少應各分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nèi)還宜設1個低位小便器。3.3.4公共綠地的休息座椅旁應按不小于10%的比例,分設輪3.3.5公共綠地的停車場應按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設置供殘疾人使用的停車位。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提示盲道。圖內(nèi)容宜包括無障礙設施的位置。7置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應進行無障礙設計。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無障礙電梯宜結合公共建筑的建設設1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3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0mm時,應設深度不小于2000mm4坡道的坡面應平整且防滑。1梯道寬度不應小于2000mm,中間平臺深度不應小于2踏步的高度不應大于150mm,寬度不應小于300mm;于100mm的安全擋臺。4人行天橋宜設頂棚。1距坡道與梯道250~5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長度應與坡道、梯道的寬度相對應,提示盲道的寬度應為300~2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臺階和坡道的起點與終點(含中間84.1.6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扶手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4.1.7人行地道的坡道和梯道入口兩側的護墻低于900mm時,4.1.9人行天橋的橋下三角區(qū),在2000mm高度4.2.4立體交叉橋孔的人行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一的首末站和市、區(qū)商業(yè)街的公共電車、公共汽車的中途站應設盲5.1.3沿人行道公交車站提示盲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人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公交車站的提示盲道相連視力殘疾者使用。5.2.2軌道交通車站乘客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設有臺階時,應設置輪椅坡道。降平臺。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宜設于付費區(qū)內(nèi)。5.2.4設于站臺層的無障礙電梯門不宜正對軌道,如正對軌道5.2.5檢票口應設置無障礙通道。5.2.7站臺內(nèi)乘客行走的區(qū)域應設置行進盲道。出入口、檢票5.2.8站內(nèi)公用電話處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并設有盲文銘5.3.1港口、鐵路客運站宜根據(jù)旅客聚集量分為4級,并應分別符合表5.3.1-1、5.3.1-2的規(guī)定。設計旅客聚集量(H)大型中型小型表5.3.1-2鐵路旅客車站建筑規(guī)模劃分(人)最高聚集人數(shù)(H)大型中型小型5.32站前廣場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市道路無障礙設計有關緣石坡道的規(guī)定;升降平臺,并應設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當未設無障礙電梯或升3人行地道、天橋的梯道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4章的有關規(guī)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緣應設提示盲道;上述區(qū)域的垂直聯(lián)系宜設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5.3.5大型、特大型客運站的售票廳應設1個無障礙售票窗口,中型客運站宜設1個無障礙售票窗口。無障礙售票窗口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應按設計旅客聚集量的1%考慮,侯船(車)室人均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50m2,其位置宜方便旅客檢票、登船(車),并應設置無障礙室應設輪椅席位,旅客用廁所應設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小便器。便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并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道或升降平臺。宜設無障礙托取窗口,其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5.3.10如配建停車庫(場),其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5.4.1空港航站樓宜按旅客年吞吐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大型中型小型旅客年吞吐量(H)1站前廣場停車庫(場)應在旅客主要入口附近設置無障礙停車位,車位數(shù)應符合表5.4.2的規(guī)定;表5.4.2無障礙停車位數(shù)(輛)4321一面有高差時應以斜坡過渡,當高差大于300mm時,應設置相應的4站前廣場道路上方的突出物不應低于2500mm,并應在航5.4.3旅客出發(fā)廳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旅客出發(fā)廳應設置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5.4.4聯(lián)檢通道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有1個聯(lián)檢通道可供乘輪椅者通行;2特大型航站樓宜設1個供乘輪椅者使用的邊檢及安檢的5.4.5旅客候機區(qū)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航站樓應設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4旅客候機區(qū)的飲水處、詢問處、商品部等服務設施均應方便殘疾人的使用;5旅客候機區(qū)內(nèi)登機口處,宜設置閃爍燈光,提醒聾啞旅客開始登機或停止登機。5.4.6旅客到達行李提取區(qū)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大型及以上航站樓的行李提取處應設無障礙廁所,中小型航站樓應設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2行李提取區(qū)內(nèi)應設輪椅席位。5.4.7旅客到達廳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旅客到達廳內(nèi)應設輪椅席位;2大型及以上航站樓的旅客到達廳應設無障礙廁所,中小型航站樓應設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3旅客到達廳內(nèi)公用電話處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并設置盲文銘牌,電話安裝高度應方便乘輪椅者使用;4旅客到達廳內(nèi)的飲水處、詢問處、班車售票處等服務設施均應方便殘疾人使用。5.4.8中轉過境旅客候機區(qū)內(nèi)為殘疾人旅客服務的設施設備,應與出發(fā)旅客候機區(qū)的設置要求相同。5.4.9航站樓內(nèi)地面、通路、走道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5.4.10航站樓內(nèi)的自動步道寬度和坡度應方便乘輪椅者的使用,速度不宜大于500mm/s。5.4.11航站樓內(nèi)垂直方向的高程轉換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旅客可以到達的任何樓層,如有高程轉換,均應設置無障礙電梯;2高程轉換小于等于1200mm時,宜設置輪椅坡道;高度大于1200mm、小于一個樓層時,宜設置升降平臺。5.4.12航站樓內(nèi)的商店、銀行、郵政和餐廳等服務設施,均應考5.4.13客機站坪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旅客登機橋,坡度不應大于1:12,地面應防滑,并應設置2旅客擺渡車內(nèi)應在靠近車門處設置1個輪椅席位,并應設能固定輪椅的設施。車門入口處應設有供乘輪椅者上、下車的活3小型航站樓應配置1臺,中型航站樓及以上應配置2臺供殘疾者注意。5.4.16無障礙廁所宜配置緊急呼叫按鈕。5.5省際長途汽車站5.5.1站前廣場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面、走道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上述區(qū)域的垂直聯(lián)系5.5.4日均旅客發(fā)送量1000人次及以上的長途客運站,應至少設置1個無障礙售票窗口。旅客用廁所應設無障礙廁位和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5.5.5行包托取處(含小件寄存處)應設輪椅坡道,宜設無障礙托取窗口。6.0.1城市公共廁所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入口為臺階式時,應設輪椅坡道。1男女廁所蹲(坐)位數(shù)分別在3個及以上的,宜合并設置12男女廁所蹲(坐)位數(shù)分別在5個及以上的,宜分別設置不少于1個的無障礙廁位,也可合并設置1~2個坐位的無障礙廁3設置3個及以上小便器的公共廁所,均應設不少于1個的女廁所內(nèi)的無障礙廁位宜設在距入口最近處。無障礙廁所。度應符合表6.0.6的規(guī)定。表6.0.6蹲(坐)位走道最小寬度(mm)單排(內(nèi)開門)單排(外開門)雙排(內(nèi)開門)雙排(外開門)最小寬度應符合表6.0.7的規(guī)定。表6.0.7小便器立位后的走道最小寬度(mm)走道長度>3000長度不應小于2000mm;普通級寬度不應小于1000mm,長度不應小于1800mm。應小于2000mm×2000mm。6.0.10無障礙廁位、低位小便器及無障礙廁所安全抓桿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1.1建筑物至少應有1個人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并與室外7.1.2對公眾開放的公共區(qū)域至少應設1個無障礙廁所。7.1.3不設無障礙廁所樓層的男、女公共廁所應各設1個無障礙7.1.4建筑物內(nèi)設有電梯時,應至少設1部無障礙電梯。形式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數(shù)不應少于總停車數(shù)的2%,且不少于1個。19章的有關規(guī)定。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提示盲道。7.1.9法庭和審判廳應設輪椅席位和無障礙通道,200座以下宜設1~2個輪椅席位,200~500座宜設2~4個輪椅席位。7.1.10政府會議廳應設輪椅席位和無障礙通道,200~500座宜設1~2個輪椅席位。7.1.11服務臺、信訪接待窗口等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2.1商務辦公建筑按類型宜分為甲級智能化標準辦公建筑及7.2.2建筑物至少應有1個入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7.2.3甲級智能化標準辦公建筑對公眾開放的區(qū)域,應至少設1障礙廁位,男廁所宜設低位小便器。甲級智能化標準以下辦公建7.2.5建筑物內(nèi)設有電梯時,宜設1部形式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數(shù)不應少于總停車數(shù)的2%,且不少于1個。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3社區(qū)服務辦公建筑7.3.1為社區(qū)殘疾人提供服務的建筑物應按相關要求設置無障公共廁所中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宜設低位小便器。7.3.3建筑物內(nèi)設有電梯時,宜設1部無障礙電梯。形式宜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3.5距建筑物入口最近的停車位置宜設1~2個殘疾人停車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3.7服務臺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7.4.1建筑物應有1個人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筑應設1個無障礙廁所。不設無障礙廁所樓層的男、女公共廁所在適當位置宜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宜設低位小便器。7.4.3建筑物內(nèi)設有電梯時,宜設1部無障礙電梯。形式宜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近的停車位置應列為殘疾人停車位,停車數(shù)不應少于總停車數(shù)的2%,且不少于1個。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表8.1.1的規(guī)定。中小型建筑面積(A)注:建筑面積包括百貨商店、綜合商場地上及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積總和(僅計算該功能范圍的建筑面積)。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8.1.8中小型百貨商店、綜合商場的主要人口宜為無障礙入口,8.1.9中小型百貨商店、綜合商場宜在公共廁所內(nèi)設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小超市及便利店建筑面積(A)19章的有關規(guī)定。入口,當有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礙通道及無障礙服務臺。8.1.17大型綜合超市及倉儲商店中設有餐飲、娛樂設施時,其設計應按餐飲、娛樂建筑的無障礙設計要求進行。階時,宜設輪椅坡道。8.1.20餐館主要入口的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8.1.21餐館停車庫(場)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8.1.22餐館的主要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有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8.1.23一級餐館應設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8.1.24二級餐館宜設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8.1.25有樓層的一級餐館應設無障礙電梯。8.1.26飲食店建筑應分為一級飲食店及二級飲食店。8.1.27一級飲食店的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8.1.28一級飲食店的主要入口有臺階時,宜設輪椅坡道。8.1.29一級飲食店宜設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8.1.30一級飲食店的座椅應設有20%的活動座椅。8.2服務建筑8.2.1金融、郵政建筑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建筑和郵政建筑的營業(yè)廳主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有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2當設有對外公共廁所時,應設1個無障礙廁所,或在男、女公共廁所中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nèi)另設1個低位小便器。8.2.2賓館(含公寓式酒店)、飯店、招待所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公共部位1)主入口平臺應設連接室外地坪的輪椅坡道;2)主入口擋風室有雙道門時,兩門之間的距離,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主入口設有轉門時,應在門旁設置平開門或推拉門,并宜為自動推拉門;4)入口門廳通往總服務臺和電梯廳的地面不應有高差,當情況特殊時,應設輪椅坡道;等公共服務區(qū)域,應方便乘輪椅者使用;6)設餐飲、娛樂、康健等配套公共活動的樓層地面,應符合無障礙地面的要求,活動空間的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7)首層和有公共活動的樓層應設1個無障礙廁所,或在男、女公共廁所中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nèi)另設1個低位小便器;8)當設有兩臺及以上客梯時,其中1臺應為無障礙電梯。2客房部位1)應設無障礙客房,宜設在最低的客房樓層并靠近電梯。從電梯到客房的走道不應有高差;2)無障礙客房(標準間)的數(shù)量按三星級及以上標準建造的賓館(含公寓式酒店)、飯店:100間以下應設1~2間;100~400間應設2~3間;400間以上應設3間以上。按二星級及以下標準建造的賓館(含公寓式酒店)、飯店、招待所:100間以下宜設1~2間;100~400間宜設2~3間;400間以上宜設3間以上。1500mm,床的凈距不應小于1200mm。客房門的凈寬不應小于850mm;5)衛(wèi)生間內(nèi)輪椅的回轉半徑不應小于1500mm。浴盆、坐便器、洗面盆及安全抓桿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停車位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1入口平臺應設連接室外地坪的輪椅坡3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洗浴設施,其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應有輪椅的停留位置和照顧者的操作空間。地4男、女廁所內(nèi)應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內(nèi)另設1個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殯儀區(qū)內(nèi)悼念廳的人口平臺應有輪椅坡道連接室外地坪;4骨灰寄存區(qū)內(nèi)寄存大廳的人口平臺應設連接室外地坪的5殯儀館內(nèi)應設1個無障礙廁所,或在男、女廁所中各設1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應符合表9.1.1的規(guī)定。圖書館3000以下10000以下500以下500以下9.2.1建筑基地內(nèi)應設無障礙停車位,車位數(shù)按總停車數(shù)的2%設置,且不少于1個。人行通路應設盲道,道路入口應設緣石坡9.2.2建筑入口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9.2.3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2.4水平與垂直交通中,當設客用電梯時,應有1臺為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聽)眾席位時,應設1~2個輪椅席位。9.2.6應設無障礙廁所。器等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3.1建筑基地內(nèi)應設無障礙停車位,車位數(shù)按總停車數(shù)的1%~2%設置,且不少于1個。人行通路應設盲道,道路入口應設緣9.3.2建筑入口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9.3.3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3.4水平與垂直交通中,當設客用電梯時,宜有1臺為無障礙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聽)眾席位時,應設1個輪椅席位。9.3.6應設無障礙廁所或在男、女廁中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中應設低位小便器。器等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4.1基地內(nèi)宜設無障礙停車位,車位數(shù)按總停車數(shù)的1%設9.4.2建筑入口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9.4.3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4.4水平與垂直交通中,當設客用電梯時,宜有1臺為無障礙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9.4.5宜在男、女廁所中各設1個無障礙廁位,男廁所中應設低位小便器。10.1.1劇場宜按觀眾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0.1.1的規(guī)表10.1.1劇場規(guī)模分類(座)觀眾容量(H)2.適用于兼有電影放映的影劇院。10.1.3附設有劇場的綜合性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可綜合利用,但應滿足劇場的合理使用。10.1.5劇場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1應在停車庫(場)距建筑主入口最近處設置殘疾人停車位,并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2特大型、大型劇場集散廣場的通路、地面、走道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建筑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有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或升降平臺;4觀眾使用的前廳、休息廳應能直接到達觀眾廳內(nèi)輪椅席位以及相關區(qū)域的其他無障礙范圍和無障礙設施;5特大型、大型劇場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專用售票口,中型、小型劇場可設專用售票口;6特大型、大型劇場休息廳宜設置殘疾人專用區(qū)域;7觀眾活動區(qū)域應設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特大型、大型劇場的觀眾、貴賓休息室應設無障礙廁所;8應在觀眾廳內(nèi)適當部位設置輪椅席位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每400個觀眾席位應設置1個輪椅席位,且總數(shù)不應少2)輪椅席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輪椅席位可集中設置,也可分區(qū)域設置,但均應設無障礙標志;4)疏散門應具備供殘疾人自行使用的條件。9演職員區(qū)域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演員化妝間宜設有供殘疾人使用的位置;2)應設無障礙廁位和無障礙浴室;3)劇場舞臺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特大型、大型劇場宜在后臺、側臺區(qū)域附近設置供殘疾人使用的升降平臺;4)通路、走道、地面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0特大型、大型劇場應在觀眾活動區(qū)域的適當部位設置殘10.2.1電影院(單廳和多廳)宜按觀眾總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0.2.1的規(guī)定。表10.2.1電影院規(guī)模分類(座)觀眾容量(H)注:電影院設多廳時,觀眾總容量應為各廳固定觀眾席位。10.2.3附設有電影院的綜合性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可綜合利用,但應滿足電影院的合理使用。10.2.5電影院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設置殘疾人停車位,并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以及相關區(qū)域的其他無障礙范圍和無障礙設施;5特大型、大型電影院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專用售票口,中型、小型電影院可設專用售票口;6觀眾活動區(qū)域應設置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廁位,并在男廁所內(nèi)設低位小便器。特大型、大型電影院的觀眾、貴賓休息室內(nèi)應設無障礙廁所;7應在觀眾廳內(nèi)適當部位設置輪椅席位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每400個座席應設置1個輪椅席位,且總數(shù)不應少于22)輪椅席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3)輪椅席位應集中設置,特大型、大型電影院也可分區(qū)域設置,但均應設無障礙標志。4)疏散門應具備供殘疾人自行使用的條件。10.3.1音樂廳宜按觀眾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0.3.1的規(guī)定。表10.3.1音樂廳規(guī)模分類(座)觀眾容量(H)注:觀眾廳內(nèi)設固定觀眾席位的觀眾總容量。10.3.2獨立建設或附建于其他類型建筑的音樂廳,應設置無障礙設施。10.3.3音樂廳無障礙設施的設計范圍應符合本標準第10.1.4條的規(guī)定。10.3.4音樂廳無障礙設施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0.1.5條的規(guī)合表10.4.1的規(guī)定。觀眾容量(H)注:觀眾廳內(nèi)設固定觀眾席位的觀眾總容量。準第10.1.4條的規(guī)定。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0.1.5條的規(guī)定。10.5.1雜技場、馬戲場宜按觀眾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0.5.1的規(guī)定。觀眾容量(H)10.5.3雜技場、馬戲場無障礙設施的設計范圍應符合本標準第區(qū)域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0.1.5條的規(guī)定。11.1.1體育場建筑宜按觀眾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11.1.1的規(guī)定。表11.1.1體育場規(guī)模分類(人)觀眾容量(H)疾人使用的休息廳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1.1.4體育場的輪椅席位數(shù)應符合表11.1.4的規(guī)定。表11.1.4輪椅席位設置數(shù)(個)注:其中主席臺輪椅席位宜為1~3個。11.1.5中型及以上體育場應設無障礙廁所,小型體育場應設無11.1.6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且不少于輪椅席位數(shù)的50%。11.2.1體育館建筑宜按觀眾容量劃分為4類,并應符合表表11.2.1體育館規(guī)模分類(人)觀眾容量(H)疾人使用的休息廳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1.2.4體育館輪椅席位數(shù)應符合表11.2.4的規(guī)定。表11.2.4輪椅席位設置數(shù)(個)注:其中主席臺輪椅席位宜為1~2個。11.2.6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且不少于輪椅席位數(shù)的50%。11.3.1游泳館建筑宜按觀眾容量劃分4類,并應符合表11.3.1表11.3.1游泳館規(guī)模分類(人)觀眾容量(H)疾人使用的休息廳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1.3.4游泳館輪椅席位數(shù)應符合表11.3.4的規(guī)定。表11.3.4輪椅席位設置數(shù)(個)注:其中主席臺輪椅席位宜為1~2個。11.3.5中型及以上游泳館應設無障礙廁所,小型游泳館應設無11.3.6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的有關規(guī)定,且不少于輪椅席位數(shù)的50%。的休息廳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1.4.2體育活動場地在室外或半室外的,應根據(jù)觀眾人數(shù)確定相應規(guī)模,并按本標準第11.1節(jié)的規(guī)定執(zhí)行。并按本標準第11.2節(jié)的規(guī)定執(zhí)行。提示盲道。12.1.3停車庫(場)無障礙停車位的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12.1.4院區(qū)公共綠地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休息座椅旁應設輪椅停留位置;12.1.5院區(qū)主要入口處宜設盲文地圖或供視力殘疾者使用的語音導醫(yī)系統(tǒng),主要建筑入口處宜設盲文銘牌或供視力殘疾者使用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2.1.7建筑入口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12.1.8有病人到達的走道兩側應設置扶手,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800mm,轉角處應便于輪椅通行,長度大于30000mm的走道中間宜設不影響通行的休息場地。12.1.9病人使用的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2.1.11病人使用的樓層達二層及以上的建筑應設無障礙電梯或輪椅坡道,并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各設不少于1個的無障礙廁位,男廁所應另設低位小便器。12.1.13病人使用的單廁位廁所應按無障礙廁所要1預診處應設殘疾人專用服務臺,日門診量1000人次以上的宜設殘疾人專用預診空間或用房,專用預診空間或用房的面積宜大于12m2;凈寬度不應小于3000mm。2病人更衣處宜設面積不小于1500mm×1500mm的輪椅音廣播裝置。2病人活動室墻面應設扶手;護理單元應至少設有1間無障礙病房。無障礙病房的設計應與本標準無障礙客房的要求相同。12.2.4理療用房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第7章的有關規(guī)定。12.2.6后勤用房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置,可由建設及使用單位參照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2設有告別室的太平間的對外設施,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3.1.1校內(nèi)交通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1校內(nèi)主要人行道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2000mm;2人行道在交叉路口應設緣石坡道;3校內(nèi)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宜設盲道;4室內(nèi)走道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1500mm;5每幢教學樓中,應有1座樓梯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當兩幢及以上教學樓有廊連為一體時,可只設1座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的樓梯。有無障礙電梯的可不設;6學校主要建筑物如通過連廊形成一體,且層數(shù)超過四層13.1.2校內(nèi)停車場應按總停車位的2%設置無障礙停車位,且不少于1個。礙設計要求。如以上建筑物有廊連為一體時,可只設1個符合無13.1.4教室、實驗室宜根據(jù)學校專業(yè)設置情況,按學生總數(shù)的1/500~1/2000設置輪椅席位。輪椅席位數(shù)不應少于1個,且宜13.1.5報告廳應設1~2個輪椅席位。便器。以上建筑物如有廊連為一體時,可只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13.1.7圖書館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9章的有關規(guī)定。13.1.8體育場、體育館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1章的有13.1.9食堂宜根據(jù)學校專業(yè)設置情況,設1~2個輪椅席位。13.1.10學生宿舍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4章的有關規(guī)13.2.236班及以上中學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3.1節(jié)13.2.318~35班的中學和18班及以上的小學教學樓、報告廳應各有1個入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以上建筑物如有廊連為一13.2.418~35班的中學和18班及以上的小學教學樓,應設置113.2.5其他中小學教學樓、報告廳應有1個入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以上建筑物如有廊連為一體時,可只設1個符合無障礙13.2.6幼稚園建筑應有一個入口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13.3.1盲人學校建筑設計應符合視力殘疾者使用要求的有關規(guī)13.3.2聾啞學校建筑設計應符合聽力、言語殘疾者使用要求的一有關規(guī)定。14.1.2有電梯的居住建筑的入口應進行無障礙設計,建筑內(nèi)的公共走道有高差時,應設置不大于1:12的坡道。14.1.3設有無障礙住房或無障礙寢室的居住建筑,其入口應進設置不大于1:12的坡道。14.1.5無障礙住房應設在底層。當無障礙住房設在二層及以上住宅除外)的入口及平臺,應有10%以上進行無障礙設計。14.2.2低層、多層住宅及公寓宜設占總套數(shù)2%~4%的適合乘14.3.2中高層、高層住宅及公寓宜設占總套數(shù)4%的適合乘輪14.3.4高層住宅中的無障礙電梯,宜有1臺能使急救擔架進入,其轎廂尺寸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無障礙電梯(中型)的規(guī)定。14.4.1宿舍建筑宜設占總套數(shù)2%的適合乘輪椅者居住的無障洗室均應設無障礙廁位和浴位。14.5.1無障礙住房應適合乘輪椅者和老年人居住。14.5.3無障礙住房的臥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單人臥室不應小于7.00m2;2雙人臥室不應小于12.00m2;3主臥室不應小于14.00m2;4櫥柜掛衣桿高度不宜大于1400mm,深度不應大于5應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風。14.5.4無障礙住房的起居室(廳)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起居室(廳)不應小于14.00m2;3櫥柜高度不宜大于1200mm,深度不應大于400mm。14.5.5無障礙住房的廚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面積不應小于6.00m2,凈寬不應小于2000mm;3操作臺高度宜為750~800mm,深度宜為500~550mm。操作臺面下部應留有700mm×600mm的空間;4吊柜柜底高度不應大于1200mm,深度不應大于250mm。14.5.6衛(wèi)生間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面積不應小于4.50m2;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4.5.7門扇開啟后的最小凈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公用外門不應小于1000mm;14.5.8過道與陽臺的無障礙設計應1戶內(nèi)門廳輪椅通行寬度不宜小于1500mm;不宜小于1200mm,墻體陽角部位宜設計為圓角或切角;4陽臺深度不應小于1500mm,向外開啟的平開門應設關門5陽臺與居室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且以斜面過渡;6陽臺應設可升降的曬晾衣物設施。乘輪椅者通行。14.6.3無障礙寢室宜設衛(wèi)生間。14.6.5無障礙寢室衛(wèi)生間的設計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第8章無障礙客房的規(guī)定。14.6.6無障礙寢室門的凈寬不應小于850mm。間距離不應小于1200mm,床前過道寬度不應小于1500mm,床高不應大于450mm。1居住區(qū)路的人行道(居住區(qū));2小區(qū)路的人行道(小區(qū)級);3組團路的人行道(組團級);4其他道路的人行道(包括設有人行道的宅間小路)。15.1.2居住區(qū)各級道路人行道的縱坡度不宜大于2.5%。人行15.1.3居住區(qū)主要人口的人行道應設緣石坡道。15.1.4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的區(qū)域應設盲道和盲文地圖。15.1.6設有紅綠燈的路口,宜設供視力殘疾者使用的過街音響15.1.7居住區(qū)道路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牌。15.2.1居住區(qū)綠地的無障礙設計應包括以下1居住區(qū)公園(居住區(qū)級);2小游園(小區(qū)級);3組團綠地(組團級);15.2.4居住區(qū)公園和小游園入口地段應設盲道。綠地內(nèi)臺階、有關條款的規(guī)定。15.3.3居住區(qū)停車庫(場)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7章15.3.5居住區(qū)內(nèi)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6章16.0.1養(yǎng)老設施建筑主要入口內(nèi)外,應留有不小于1500mm×16.0.3養(yǎng)老設施建筑公共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800mm。老年人2床位數(shù)小于100床、大于等于50床的,不少于2間;3床位數(shù)大于100床的,不少于3間。1臥室床端及床位長邊的一側與墻面的距離不應小于2臥室入口通道不得小于1500mm;3床間距離不應小于1200mm。16.0.6無障礙臥室應附有衛(wèi)生間。一級設施應配置3件套潔桿應符合本標準第18章和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6.0.7老年人公寓應按2%~5%的比例設無障礙套型,每套應應小于6.00m2,衛(wèi)生間不應小于4.50m2。臥室應按無障礙臥室的尺度要求設計。16.0.8老年人公寓無障礙套型的廚房通道不應小于1500mm,操作臺高度不應大于800mm,深度宜為500mm。操作臺面下部應留有700mm×600mm的空間。16.0.9老年人公寓無障礙套型廁所的設施與尺度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停車數(shù)(n)1小型停車庫(場)不應少于2個泊位,停車位輪椅通道和停車庫(場)入口連接。17.0.7無障礙停車位應在泊位后輪處設置車擋器。17.0.8無障礙停車位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19章的有關規(guī)定。1衛(wèi)生間應靠近臥室,但給水排水立管不應靠近臥室的內(nèi)1)坐便器(1)宜采用掛墻式或落地式坐便器;(2)坐便器的高度宜為450mm;(3)清洗控制可采用手動式或自動式。清洗閥的安裝高度宜離地800mm;2)洗面盆宜小于600mm;采取保護措施。3)浴缸(1)宜采用平底防滑式淺浴缸。浴缸離地高度宜為-(3)與噴淋頭相連的金屬軟管長度不宜小于1500mm,并設固定噴淋頭和手持噴淋頭。1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采用掛墻式或落地式坐便器,其離地高度宜為2)宜采用低位小便器(落地式小便器);3)宜采用光電控制沖洗閥;5)污水排水立管管徑宜放大1檔。水平橫管的流速應滿2公共浴室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龍頭和其他控制器應安裝在坐位對面的墻上。冷、熱水龍頭宜采用紅外感應恒溫龍頭,控制閥高度宜為800~1000mm;2)與噴淋頭連接的金屬軟管長度不宜小于1500mm;3)浴缸:與本標準18.1.2條的要求相同。3公共盥洗室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采用掛式洗面盆。如采用臺式或盥洗槽時,其凈空高度不宜小于600mm;2)洗面盆水龍頭宜采用光電控制感應式自動水龍頭或杠桿3)洗面盆或盥洗槽下面的冷、熱水管和排水管宜暗敷。明4)洗面盆排水立管宜放大1檔,水平橫管的流速應滿足自2飲水器裝置高度應滿足乘輪椅者的正常使用要求。18.1.5無障礙住房廚房中洗滌盆的水龍頭宜采用杠桿式冷、熱混合水龍頭。洗滌盆口離地高度宜為800mm,水龍頭離地高度宜為1000mm。18.2.1無障礙客房、住房宜設置供暖空調(diào)設施。冬季室內(nèi)溫度應為18~20℃,夏季室內(nèi)溫度應為26~27℃。18.2.2無障礙客房、住房和寢室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窗18.2.3設有空調(diào)設施的無障礙客房或住房,應避免空調(diào)出風口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窗戶或開口,其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當無條件時,應設機械排風設施,其換氣次數(shù)不應小于6次/h。18.3.1無障礙住房的廚房,應設燃氣泄漏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18.3.2每套無障礙住房應設燃氣表,并用導線引出室外集中計量。天然氣應采用不小于2.50m3/h的表具;城市管道煤氣應采用不小于4.00m3/h的表具。18.3.3燃氣灶具應有自動熄火保護裝置,控制開關應設置在前18.3.4燃氣管道宜明敷。如暗敷,應符合燃氣管道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18.4.1具有無障礙設施的下列場所,其照明設計標準不應低于表18.4.1的規(guī)定。表18.4.1無障礙設施的照明設計標準(lx)100(應急照明為10)比周圍環(huán)境高5018.4.2無障礙住房的電氣設計應符合下列1每戶住宅的用電指標應符合《住宅設計標準》(DGJ08-度:臥室和起居室應為400mm,廚房和衛(wèi)生間宜為800mm;4照明開關應選用撥把式或寬型翹板式,安裝高度宜為5訪客對講系統(tǒng)的大樓門口機和室內(nèi)機安裝高度宜為18.4.3無障礙客房內(nèi)電器設備的安裝高度應符合本標準18.4.218.4.4無障礙客房衛(wèi)生間、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廁所和無障礙廁位,應在坐便器旁墻面高400~500mm處設置求助按鈕。無障礙客房內(nèi)的衛(wèi)生間,其求助信號應引至樓層服務臺或其他有服務人員的值班處。其他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廁所和無障礙廁位,其求助18.4.5以下公共場所應設置方便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其安裝高度宜為800mm,并宜設置盲文銘牌。4智能化辦公建筑的門廳;18.4.6以上公共場所宜設供聽力殘疾者使用的可視電話或文本圖19.1.1-1單面坡緣石坡道人道圖19.1.1-4全寬式緣石坡道圖19.1.1-5平行式緣石坡道圖19.1.1-6組合式緣石坡道圖19.1.1-7轉角處三面坡緣石坡道8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見圖19.1.1-8;圖19.1.1-8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2三面坡緣石坡道(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主要道路交叉4轉角處三面坡緣石坡道(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19.1.3緣石坡道的坡度應符合下列1三面坡緣石坡道正面及側面的坡度不應大于1:12;2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坡度均不應大于1:20。1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寬度不應小于1200mm;2扇面式緣石坡道的下口寬度不應小于1500mm;3轉角處緣石坡道的上口寬度不宜小于2000mm;4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200mm;提示盲道。見圖19.2.2-1。圖19.2.2-1行進盲道(300×300)圖19.2.2-2提示盲道(300×300)2盲道按材料可分成3類:1)預制混凝土盲道磚;2)橡膠塑料類盲道板;3)其他材料(不銹鋼、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19.2.3盲道設施的尺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盲道的寬度;盲道的寬度宜隨人行道的寬度而定,但應符合表19.2.3-1的規(guī)定。表19.2.3-1盲道的寬度(mm)中心城公交車站居住區(qū)室內(nèi)2盲道磚(板)按幾何尺寸可分為3種類型,見表19.2.3-2和圖19.2.2-1、19.2.2-2、19.2.3-1、19.2.3-2、19.2.3-3、表19.2.3-2盲道磚(板)的幾何尺寸(mm)型號寬度寬度I型圖19.2.2-1、2IⅡ型圖19.2.3-1、2III型圖19.2.3-3、4圖19.2.3-2提示盲道(250×250)圖19.2.3-3行進盲道(200×100)圖19.2.3-4提示盲道(200×100)3盲道的厚度應符合表19.2.3-3的規(guī)定。表19.2.3-3盲道的厚度(mm)室內(nèi)厚度(5+H)室外厚度(5+H)一一聚氯乙烯盲道板不銹鋼一周邊景觀相協(xié)調(diào),宜采用中黃色。19.2.5盲道的設計要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盲道鋪設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力殘疾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具體布置形式見圖19.2.5。圖19.2.5提示盲道改變走向時的幾種布置形式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占用盲道;3行進盲道宜設在人行道外側距圍墻、花臺、綠地帶250~4行進盲道可設在距人行道內(nèi)側樹穴250~600mm處;道上如無樹穴,行進盲道距立緣石不應小于500mm;5行進盲道在轉彎處應設提示盲道,其長度應大于行進盲道的寬度;6沿人行道和分隔帶的公交車站應設提示盲道,其寬度應為300~600mm,距路緣石邊宜為250~500mm;7應在距人行道上臺階、坡道和障礙物等的250~600mm處10進入人行橫道線處的盲道宜距側石300mm左右,宜鋪設橫向1排提示盲道,以表明進入人行橫道范圍。行進盲道應與提11人行道的轉角路口宜采用全寬式無障礙坡道形式。宜在兩側坡道起點處鋪設左右各1排的提示盲道,以示進入坡道范圍,提示盲道鋪設寬度宜為600mm。路口形成街角的無障礙坡道,宜盲道,其鋪設寬度宜取400~600mm。中間休息平臺也應在兩端各鋪設1條提示盲道,寬度不宜小于300mm;13道路人行道有盲道時,與其相接的橋梁人行道處應鋪設盲道。盲道寬度與道路盲道一致;14橋梁宜在距欄桿400mm處設置盲道。19.3.1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應符合表19.3.1的規(guī)定。表19.3.1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mm)有臺階的建筑入口只設坡道的建筑入口通路。1輪椅坡道應設計成直線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應設計成圓形或弧形;5當輪椅坡道的水平投影長度超過9000mm時,應設中間休息平臺;6輪椅坡道起點、終點和中間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19.4無障礙入口19.4.3無障礙入口應設雨罩。19.5建筑入口19.5.1建筑入口設臺階時,必須設輪椅坡道和扶手。建筑類別中高層、高層建筑住宅及公寓建筑類別中高層、高層住宅及公寓圖19.7.4門扇關門拉手19.7.5門扇應在單手操縱下易于開啟,門檻高度及門內(nèi)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應以斜面過渡。19.8.1乘輪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19.8.1的規(guī)定。建筑類別中、小型公共建筑走道不得大于15mm×15mm。7門扇向走道內(nèi)開啟時應設凹室,凹室面積不應小于8從墻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不應大于100mm,距地面高度應小于600mm。1應采用直線形梯段,見圖19.9.1-1;不應采用弧形梯段7明步踏面?zhèn)让鎽O不小于100mm的安全擋臺,見圖8距踏步起、終點250~3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見圖圖19.9.1-2弧形梯段及無休息平臺的L型梯段圖19.9.1-4踏步安全擋臺圖19.9.1-5樓梯提示盲道位置3幼稚園、小學校樓梯最小寬度為260mm,最大高度為2按鈕高度宜為900~1100mm;圖19.10.1候梯廳1轎廂門(電梯門)開啟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門開閉的時間間隔不應小于15s,門扇關閉時應有光幕感應安全措施;2轎廂側壁上應設高900~1100mm且?guī)の牡倪x層按鈕,見圖19.10.2;5轎廂正面壁上距地900mm至頂部應安裝鏡子;6轎廂的規(guī)格,應根據(jù)建筑性質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選用。最小規(guī)格為1400mm×1100mm(輪椅可直進直出),中型規(guī)格為1600mm×1400mm(輪椅在轎廂內(nèi)可旋轉180°,并正面駛出電梯),醫(yī)療建筑與養(yǎng)老設施建筑應選用深度不小于2000mm的電梯度為900mm;設在有輪椅通行的非水平位置的扶手應設上、下兩層,上層高度為900mm,下層高度為650mm;2扶手應保持連貫,起點和終點處應延伸300mm;3扶手末端應向內(nèi)拐到墻面,也可向下延伸100mm,或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5扶手形狀應易于抓握,截面直徑尺寸宜為35~45mm,扶手托架的高度為70~80mm,扶手內(nèi)側與墻面的距離宜為40~6扶手起點水平段應安裝盲文銘牌;7走道兩側墻面應設高350mm的護墻板。公共通道內(nèi)。19.12.2每個輪椅席位占地面積不應小于800mm×1100mm;欄桿或欄板。19.12.4輪椅席位旁宜設置不小于1席供陪同者使用的座位。不應大于1:50。19.13.3無障礙停車位一側,應設寬度不小于1200mm的通道,供乘輪椅者從輪椅通道直接進入人行道和到達建筑入口,見圖人行通道輪椅通道時,應設輪椅坡道,見圖19.13.4。19.14.2服務臺臺面離地高度宜為700~800mm,寬度不宜小于1000mm,服務臺下方凈高不應小于650mm,凈深不宜小于19.14.3服務臺前應有輪椅回轉空間。19.14.4電話臺前應設置盲文銘牌,掛式電話離地不應高于19.15.1無障礙廁位的門宜外開,門扇寬度不應小于800mm。門扇內(nèi)側距地面900mm處應設長度不小于400mm的水平安全抓19.15.2無障礙廁位門外開時,長度不應小于2000mm,寬度不應小于1500mm。19.15.3廁位應采用坐式便器,高度宜為450mm。廁位兩側距地面700mm處應設長度不小于700mm的水平安全抓桿,其中一側的水平抓桿端頭應向上垂直延伸700mm,見圖19.15.3。圖19.15.3坐便器兩側固定式安全抓桿19.15.4安全抓桿直徑宜為30~40mm,內(nèi)側距墻面不應小于19.16.1無障礙廁所的面積不得小于2000mm×2000mm,見圖圖19.16.1無障礙廁所的最小面積19.16.3坐便器高度應為450mm,兩側應按無障礙廁位的相關要求設置安全抓桿。19.16.4洗手盆宜采用懸挑式,兩側離地面700mm處應設水平拉桿。19.16.5放物臺長度不宜小于700mm,寬度不宜小于300mm,高度宜為700mm。19.16.6門的凈寬不應小于800mm,安全抓桿的設計應符合本19.16.7低位小便器下口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500mm。小便器兩側應在離墻面550mm處,設高度為1200mm的垂直安全抓桿,并在頂端離墻面250mm處設水平安全拉桿,與垂直安全抓桿連接。見圖19.16.7。圖19.16.7低位小便器安全抓桿19.17.1無障礙浴室可分為淋浴間和盆浴間兩種型式。19.17.2淋浴間最小面積應為3.50m2,盆浴間最小面積應為19.17.3地面應防滑和不積水。外開啟,開啟后的凈寬不應小于800mm。門扇內(nèi)側應設門拉手。1更衣臺:高度宜為450mm,深度不應小于450mm;2座椅:高度宜為450mm,深度不應小于450mm;900mm,水平長度為600~800mm的安全抓桿,并在淋浴座椅一4呼叫按鈕:距地面高400~500mm處設置。1更衣臺:高度宜為450mm深度不應小于450mm;1)浴盆內(nèi)側應設高600mm和900mm的兩層安全抓桿,水平長為1200mm;2)洗浴坐臺一側的墻上設高900mm、水平長度為600mm6浴盆高度宜為450mm。1)無障礙電梯梯門旁;2)無障礙住房門旁;3)無障礙廁位或無障礙廁所門旁;4)人行天橋;5)人行地道;6)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入口;7)盲人學校內(nèi);8)公共建筑的服務設施處。2以下場所應設盲文地圖1)主要商業(yè)街;2)城市廣場入口處;3)城市公共綠地和旅游景點入口處。3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區(qū)的公交車站應設盲文站牌。19.19無障礙標志19.19.1無障礙標志可分為下列幾種:1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見圖19.19.1-1;2無障礙設施標志牌,見圖19.19.1-2;3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設施標志牌,見圖19.19.1-3。圖19.19.1-1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圖19.19.1-2無障礙設施標志牌555電話指示方向標志CC圖19.19.1-3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設施標志牌19.19.2無障礙標志應設置在有無障礙設施的下列范圍:1政府辦公建筑與主要公共建筑的無障礙通路、停車位、建室、輪椅席位、無障礙客房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及走向,應設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和無障礙設施標志牌;2市區(qū)主干道、次干道、廣場、城市公共綠地和旅游景點、停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設施標志牌;3上述場所、部位之外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于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要求)”或“應按……執(zhí)行”。非必須按指定的標準和其他規(guī)定執(zhí)行的寫法為:“可參照……的規(guī)定(或要求)”。條文說明 3城市道路和城市廣場 3.1城市道路 3.2城市廣場 3.3城市公共綠地 5城市交通站 5.1公交車站 5.2軌道交通車站 5.4空港航站樓 5.5省際長途汽車站 6城市公共廁所 7辦公建筑 7.2商務辦公建筑 7.3社區(qū)服務辦公建筑 8商業(yè)服務建筑 8.1商業(yè)建筑 8.2服務建筑 (19) 9.1建筑分類 9.2大型建筑 9.4小型建筑 10觀演建筑 10.1劇場 11.1體育場 11.3游泳館 11.4其他體育建筑 12.1一般規(guī)定 13.1高等院校建筑 13.2中小學及幼稚園建筑 14.1一般規(guī)定 15居住區(qū) 15.3公共服務設施 (33)16養(yǎng)老設施建筑 17公共停車庫(場) (37) (40)11.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是針對殘疾人、老年人等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要,對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有關部位提出的便于這類弱勢群體行動和使用的一種系統(tǒng)設計。隨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殘疾人康復事業(yè)得到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將殘疾人與社會隔離的觀念正得到糾正。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正是使殘疾人盡可能建立正常生活、參與社會活動、獲得與正常人相等權利的重要途徑。上海是建設中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殘疾人有52萬,占總人口的4%,加上上海是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有230萬,占總人口的17.8%,兩者相加,約占總人口的22%。因此,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對上海這個城市尤其重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對城市的無障礙設計極為重視,1992年,市建委、市殘聯(lián)等共同發(fā)布了《關于在本市執(zhí)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guī)范〉的通知》,1998年在《住宅建筑設計標準》(局部修訂)中作出了”設有電梯的住宅應設置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坡道”的規(guī)定。2003年4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第1號令發(fā)布《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要求無障礙設施的建設須與建設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為貫徹執(zhí)行《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使本市的無障礙環(huán)境得到全面的改觀,故制訂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建筑物主要指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城市的無障礙設計應尊重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具備的潛力和心理狀況,重點應放在與弱勢群體生活密切相關的那些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道路交通等設施方面。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同樣應進行無障礙設計,但由于受原有條件的限制,無法像新建工程那樣全部按本標準執(zhí)行,故”可參照2執(zhí)行”。對原有項目的無障礙設施改造,市府已制訂分批納入年度實事項目的規(guī)劃。1.0.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都指出公民在年老、殘疾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是我們制訂標準和建設工程無障礙設計的基本依據(jù)。為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盡可能完善的服務,既是本標準制訂的指導思想,也是建設工程無障礙設計的指導思想。本標準在條文中作出的規(guī)定,使喪失行走能力者、行走能力低弱者、視力聽力殘疾或低弱者能依靠自身力量及無障礙設施的幫助,進入活動場所。但畢竟本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實踐較少,難免有不周全之處,但只要具備上述以人為本的思想,就能在單項建設工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設計出安全、適用、經(jīng)濟和美觀的無障礙環(huán)境。1.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應納入城市總體規(guī)劃,另一方面,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也應符合城市規(guī)劃要求,考慮城市的整體形象,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好。1.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很廣,設計的內(nèi)容很多,弱勢群體希望到達的地方,通過無障礙設施都能到達和使用,尺度、功能上轉變設計觀念,按照弱勢群體意識予以設計。無障礙設施建設目前剛剛起步,規(guī)定要做的設施,也是最基本的設施,設施的技術含量也不高,適合弱勢群體使用的建筑產(chǎn)品也還不多。因此,在建設工程中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提高無障礙設施的技術含量,改進垂直和水平交通工具,形成相關產(chǎn)品的國產(chǎn)化、標準化、系列化、多樣化,真正使弱勢群體回歸社會,和健全人一樣參與生活。1.0.6在設計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時,除執(zhí)行本標準3外,尚應執(zhí)行國家、行業(yè)和本市對城市交通和建筑物的相關規(guī)定。本標準是根據(jù)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訂的,是行業(yè)標準的深化、量化和具體化。在執(zhí)行過程中,凡本標準有明確規(guī)定的,應按本標準執(zhí)行;本標準無明確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具體時,應按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43.1城市道路3.1.1本條規(guī)定的應進行無障礙設計的城市道路,是考慮方便殘3.1.2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行道與車行道如有高差,就會給乘輪椅者的通行帶來困難,因此,各種路口的人行道應設可供輪椅通行的緣石坡道。視力殘疾者通常依靠觸覺、聽覺等來幫助其行動。在城市道路、市、區(qū)商業(yè)街、步行街和主要公共建筑周邊道路的人行道上設置盲道,可方便視力殘疾者正常行走。在市區(qū)主干路、次干路的主要路口和市、區(qū)商業(yè)街、步行街的人行橫道處,以及在視力殘疾者居住較集中的區(qū)域附近的道路和盲人學校周圍道路的人行橫道處設過街音響裝置,可使視力殘疾者安全地通過人行橫道。要求將安全島與人行橫道對應處設計成坡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