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2024年高中生物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遼寧省2024年高中生物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遼寧省2024年高中生物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遼寧省2024年高中生物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遼寧省2024年高中生物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2024年中學生物1月一般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試題

(含解析)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線粒體中,線粒體DNA能通過轉錄和翻譯限制某些蛋白質合成。下列物質或結構中,

線粒體不含有的是()

A.信使RNAB.轉運RNAC.核糖體D.染色質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由題目信息可知,線粒體是半自主細胞器,其中的DNA能通過轉錄和翻譯限制某些蛋白質

的合成。

2、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稱為轉錄。

3、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肯定氨基酸依次的蛋白質的過程

叫做翻譯。

【詳解】A、翻譯的過程須要信使RNA作為模板,線粒體含有信使RNA,A錯誤;

B、線粒體翻譯的過程須要轉運RNA攜帶氨基酸,線粒體含有轉運RNA,B錯誤;

C、線粒體中蛋白質的合成離不開核糖體,線粒體含有核糖體,C錯誤;

D、染色質是細胞核中DNA的載體,線粒體中不存在染色質,I)正確。

故選Do

2.下列有關人體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激素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激素不參加組成靶細胞的結構

C.神經系統(tǒng)的某些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索

D.某些激素會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調整特點::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卻能產生顯著生理效應,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

逐級放大的結果。

2、通過體液運輸:內分泌腺沒有導管,所以激素擴散到體液中,由血液來運輸。

3、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異性,它有選擇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體或

靶細胞,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火活,因此體內須要源源不斷的產生激素,以

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tài)平衡。激素種類多、含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也不供應能量,只

起到調整生命活動的作用。

【詳解】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激素的作用是調整細胞代謝,A錯誤;

B、激素不參加組成靶細胞的結構,只能調整靶細胞的生命活動,B正確;

C、神經系統(tǒng)的某些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如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C正確;

D、某些激素會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如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提高

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D正確。

故詵A。

3.下列有關多細胞生物體的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增殖過程中會發(fā)生DNA復制

B.成熟的生?物體內不存在細胞分化現(xiàn)象

C.蒼老的細胞中細胞核與細胞質體積比變小

D.正在發(fā)育的生物體內不會發(fā)生細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細胞凋亡是由基因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

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愛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

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2、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原核生物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

3、細胞分化:在個體發(fā)育中,相同細胞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

的過程。細胞分化過程遺傳物質不變,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4、細胞癌變的根本緣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其中原癌基因負責調整細胞周

期,限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擋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詳解】A、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細胞分裂時會發(fā)生DNA復制,A正確;

B、細胞分化發(fā)生在整個生命進程中,故成熟的生物體內也存在細胞分化現(xiàn)象,B錯誤;

c、蒼老的細胞的細胞體積減小,細胞核體積增大,故細胞核與細胞質體積比變大,c錯誤;

D、正在發(fā)育的生物體內也會發(fā)生細胞凋亡,如胎兒手的發(fā)育過程中存在細胞凋亡,D錯誤。

故選Ao

4.目前發(fā)覺的人體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共有14種,主要負責值萄糖和果糖的跨膜轉運。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種類GLUTs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結構相同

B.GLUTS的肽鏈合成時相鄰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

C.GLUTs經沸水浴處理,狹鏈充分伸展并徹底水解

D.GLUTs轉運葡萄糖和果糖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葡萄糖轉運蛋白是一類鑲嵌在細胞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質,它廣泛分布「體內的各種

組織。依據轉運葡萄糖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以主動運輸方式逆濃度梯度轉運葡萄糖;另

一類為易化擴散的葡萄糖轉運,以易化擴散的方式順濃度梯度轉運葡萄糖,其轉運過程不消

耗能量。

【詳解】A、不同種類GLUTs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氨基酸無空間結構,A錯誤:

B、GLUTs的肽鏈合成時相鄰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通過肽鍵連接,B正確:

C、GLUTs經沸水浴處理,其空間結構遭到破壞,肽鏈伸展,但并沒有水解,C錯誤;

D、GLUTs轉運葡萄糖和果糖的方式可能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易化擴散,D錯誤。

故選Bo

5.圖曲線為某人講行1分鐘全速跑后血漿中乳酸濃度的變更。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

(

S

O

E

E

)

a

A.AB段增加的乳酸是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

B.細胞產生的乳酸可經組織液進入血漿

C.BC段乳酸濃度下降的緣由是乳酸在血漿中被氧化分解

D.AC過程中血漿pH可維持相對穩(wěn)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無氧呼吸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方程式:晨八0±2(:凡0式丙酮酸)+4[H]+能量(少)

其次階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方程式:2c:N。(丙酮酸)+4[H]e2aHs0H+2cO2或

2c3乩。3(丙酮酸)+4[H]±2以乩03(乳酸)。

2、當機體猛烈運動時,肌肉中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碳酸氫鈉發(fā)

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

多的二氧化碳會刺激限制呼吸運動的神經中樞,促使其增加呼吸運動,增加通氣量,從而將

二氧化碳排出體外,所以對血液的pH值影響不大。

【詳解】A、分析題圖可知,AB段乳酸增加,緣由是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釋放到血漿中,

A正確;

B、細胞產生的乳酸為代謝產:物,可經組織液進入血漿,B正確;

C、BC段乳酸濃度下降的緣由是,乳酸在血漿中勺緩沖物質碳酸氫鈉發(fā)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

碳酸,c錯誤;

D、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以維持pH的相對穩(wěn)定,故AC過程中血漿pH可維持相對穩(wěn)定,D正確。

故選C。

6.杜洛克大紅豬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R、r和T、t)限制。基因R

或T單獨存在的個體,能將無色色素原轉化為沙色色素;基因r、t不能轉化無色色素原;基

因R和T同時存在的個體,沙色色素累加形成紅色色素。若將基因型為RrTt的雌雄個體雜交,

所得子代表現(xiàn)型中紅色:沙色:白色的比例為()

A.1:2:1B,9:6:1C.9:4:3I).12: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撅意可知:杜洛克大紅豬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兩市獨立遺傳的某因(R、r和T、t)限

制,可知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騌和T同時存在的個體,沙色色素累加形成

紅色色素,即紅色個體基因型為R-T-;基因R或T單獨存在的個體,能將無色色素原轉化為

沙色色素,故沙色個體的基因型為R-tt或rrT-;基因r、t不能轉化無色色素原,故無色個

體基因型為rrtt。

【詳解】若將基因型為RrTt的雌雄個體雜交,所得子代基因型有9種,3種表現(xiàn)型,其中紅

色的基因型為:1RRTT、2RRTt、2RrTT.4RrTt;沙色基因型為IRRtt、2Rrtt、IrrTT.2rrTt;

白色的基因型為:Irrtto綜上可知,所得子代表現(xiàn)型中紅色:沙色:白色的比例為

(1+2+2+4):(1+2+1+2):1=9:6:1,B正確。

故選Bo

7.PCR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與人體細胞內DNA分子復制相

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DNA聚合能作用的最適溫度不同

C.都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I).復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復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開DNA雙鏈,每條DN4單鏈作為母鏈,以4種游離脫氧核

甘酸為原料,合成子鏈,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從引物3'端起先延長DNA鏈,即DNA的

合成方向是從子鏈的5'端自3'端延長的。事實上就是在體外模擬細胞內DNA的復制過程。DNA

的復制須要引物,其主要緣由是DNA聚合酶只能從3'端延長DNA鏈。

2、PCR反應過程是:變性一復性一延長。變性:當溫度上升到90℃以上時,雙鏈DNA解聚為

單鏈,復性:溫度下降到50C左右,兩種引物通過堿基互補配對與兩條單鏈DNA結合,延長:

72℃左右時,Taq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可使DNA新鏈日5'端向3'端延長。

【詳解】A、DNA分子的體外復制和體內復制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正確;

H、PCR技術是在較富溫度條件下進行的,因此PCR與細胞內DNA復制相比所須要酶的最適溫

度較高,B正確;

C、PCR技術是在較高溫度條件下打開雙鏈后進行擴增的,不是邊解旋邊復制的,C錯誤;

D、DNA復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嵬制,D正確。

故選C。

【點睛】

8.I邛嚏橙是一種誘變劑,能夠使DNA分子的某一位置上增加或削減一對或幾對堿基。若運用

口丫咤橙誘變基因,不行能產生的結果是()

A.突變基因表達的肽鏈延長

B.突變基因表達的肽鏈縮短

C.突變基因轉錄產生的mRNA堿基序列發(fā)生變更

D.突變基因所在染色體上增加或削減了一個染色體片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了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加、缺失和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變更。當

發(fā)生基因突變時候,堿基對的增加、缺失和替換都有可能導致終止密碼提前或者滯后巳現(xiàn),

從而導致肽鏈縮短或延長。

2、基因突變會產生新基因,但不會變更染色體上基因的位置和數量。

3、轉錄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詳解】AB、基因突變時,堿基對的增加、缺失和替換都有可能導致終止密碼提前或者滯后

出現(xiàn),從而導致肽鏈縮短或延長,AB正確;

C、轉錄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突變基因堿基序列的變更會導致!nRNA

堿基序列發(fā)生變更,C正確;

D、基因突變會會產生新基因,但不會變更染色體上基因的位置和數量,染色體上不會增加或

削減染色體片段,D錯誤。

故選Do

9.下列試驗中,有關留意事項錯誤的是()

試驗名稱留意事項

A視察薛類葉片細胞的葉綠體裝片中的葉片隨時保持有水狀態(tài)

B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運用簇新肝臟的研磨液

C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別研磨應充分而快速

D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更從靜置試管的中部吸取培育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視察葉綠體、線粒體和原生質的流淌須要保持細胞活性。

2、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別試驗過程中,為了使研磨的更加充分,可加入二氧化硅。

【詳解】A、用高倍鏡視察薛類葉片的葉綠體時,臨時裝片要隨時保持有水狀態(tài),以保持細胞

活性,A正確;

B、簇新的肝臟中過氧化氫物的數量較多,故應運用簇新肝臟的研磨液,B正確;

C、在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須要用到無水乙醵,無水乙醇具.有揮發(fā)性,故研磨的要快速:充

分研磨可以增加提取液中的色素含屋,使試驗結果更明顯,C正確;

D、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更試驗中,不能干脆從靜置試管的中部吸取培育液,而應

振蕩試管,使酵母菌分布勻稱后再吸取,D錯誤。

故選Do

10.圖是哼I跺乙酸(IAA)誘導豌豆莖切段伸長生長的典型劑量反應曲線,圖中將比照組(不

加IAA)的伸長生長設為“0”。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IAA濃度(mol/L)

A.在M點對應的IAA濃度下,切段不發(fā)生伸長生長

B.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與IAA的濃度呈正相關

C.IAA濃度高于ICTmoi/L后,隨著濃度上升,其抑制伸長牛長的作用越來越弱

D.不同濃度的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可能相同

【答案】1)

【解析】

【分析】

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主要表現(xiàn)為:既能促進生長,

也能抑制生長;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生

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不同器宜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

其次、最終是莖。

【詳解】A、M點對應的IAA濃度下,切段的伸長生長與比照組相同,并不是切段不發(fā)生伸長

生長,A錯誤;

B、據圖分析,IAA濃度在10%iol/L至10%oi/L之間,隨I據濃度的增加,促進伸長生長的

作用增加,IAA濃度在105mul/L至10:,inol/L之間,隨IAA濃度的增加,促進仲長生長的作用

減弱,IAA濃度大于10%ol/L時,抑制伸長生長,B錯誤;

C、IAA濃度高于103moi4后,才是抑制伸長生長,C錯誤;

D、在最適濃度(10%ol/L)左右,不同濃度的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可能相同,D正確。

故選Do

11.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種多年生優(yōu)勢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為開墾的影響,羊草數量顯

著下降。開展退耕還草,程之后,退耕區(qū)域的羊草數量明顯增加。下列的關敘述正確的是

A.羊草種群復原過程中,其年齡結構屬于穩(wěn)定型

B.羊草種群復原過程中,退耕區(qū)域發(fā)生了群落演替

C.開展退耕還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不發(fā)生變更

D.開展退耕還草后,羊草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不變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弋替的過程。

初生演替:是指?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殲滅

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次牛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某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梢物

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2、人類可以砍伐樹木,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III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

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依據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3、群落演替的緣由: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內部因素(包括種內關系、種間關系等)與外界

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詳解】A、羊草種群史原過程中,退耕區(qū)域的羊.草數量明顯增加,說明其年齡結構屬于增長

型,A錯誤;

B、羊草種群復原過程中,退耕區(qū)域發(fā)生了次生演替,B正確;

C、開展退耕還草后,生物種類增多,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也發(fā)生變更,C錯誤;

D、開展退耕還草后,環(huán)境條件改善,故羊草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增大,D錯誤。

故選Bo

12.為預防某水庫藍藻大量繁殖形成水華,管理人員每年在休漁期投放適量的喜食藍藻的濾

食性魚苗,而在捕魚期適量捕撈所投放的魚類成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改為投放肉食性魚類,能獲得更大的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

B.限制投放量和捕撈量,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C.人為投放和捕撈魚類調整了水庫的能量流淌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

D.投放濾食性魚類限制藍藻數量屬于利用種間關系進行的生物防治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1)含義: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或第原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實力。

(2)緣由: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肯定的自我調整實力。

(3)調整基礎:負反饋調整

【詳解】A、若改為投放肉食性魚類,無法預防水華,且食物鏈延長,不能獲得更大的生態(tài)和

經濟效益,A錯誤;

B、限制投放量和捕撈量,可以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整實力,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B正確;

C、人為投放和捕撈魚類調整了水庫的能量流淌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C正確;

D、投放濾食性魚類限制藍藻數量屬于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與生物的種間關系,D止確。

故選A。

13.某課外活動小組獲得了一株性狀優(yōu)良的結球生菜,并利用植物組織培育技術對其進行快

速繁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運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對外植體進行消毒

B.為保持結球生菜的優(yōu)良遺傳性狀,應選用花粉進行培育

C.在誘導生根時,培育基中應提高細胞分裂素的比例和用量

D.經再分化產生的不定芽可經人工薄膜包裝制成人工種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組織培育是將離體的植物組織在含有養(yǎng)分物質和植物激素等的培育基中無菌培育,使其

形成芽、根,并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技術。植株組織培育的對象是用于培育的植物器官和組織。

培育的目的可以是得到完整植株,也可以是愈傷組織或器官等。去分化階段不須要光照,而

在愈傷組織分化成芽和根的過程中須要光照,植株通過無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單倍體育種中

利用花藥的離體培育,就是利用了組織培育技術。

【詳解】A、運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對外植體進行消毒,A錯誤;

B、由于產生花粉過程中發(fā)生基因分別,故為保持結球生菜的優(yōu)良遺傳性狀,應選用體細胞進

行培育,B錯誤;

C、在誘導生根時,培育基中應提高生長素的比例和用量,C錯誤;

D、用人工薄膜將胚狀體、不定芽等分別包裝可制成人工種子,故經再分化產生的不定芽可經

人工薄膜包裝制成人工種子,D正確。

故選Do

14.下列有關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干細胞是具有分裂和分化實力的細胞

B.造血干細胞可定向誘導分化成機體全部種類的細胞

C.胚胎干細胞在飼養(yǎng)層細胞上培育能夠維持不分化的狀態(tài)

D.移植胚胎干細胞可使退化的組織得以修復并復原正常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干細胞(StemCell)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

的潛在功能,醫(yī)學界稱之為“萬用細胞”。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

它包括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

2、胚胎干細胞簡稱ES或EK細胞,來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內細胞團)。其

特點是:具有胚胎細胞的特性,體積較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在功能上,具有發(fā)育的仝

能性,可分化為成年動物任何一種組織細胞;另一方面,在體外培育條件下,ES細胞可不斷

增殖而不發(fā)生分化,可進行冷凍保存,也可以進行某些遺傳改造。

【詳解】A、干細胞具有分裂和分化實力,A正確;

B、造血干細胞可分化形成血細胞,胚胎干細胞在肯定條件下可定向誘導分化成機體全部種類

的細胞,B錯誤;

C、胚胎干細胞在飼養(yǎng)層細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了的培育液中培育,能夠維持不分化的狀態(tài),

C正確;

D、當身體某一類細胞功能退化時,可以通過誘導胚胎干細胞定向分化來剛好修補,并復原正

常功能,D正確。

故選Bo

【點睛】本題考查干細胞的相關學問,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實力和推斷實力,運用所學學問

綜合分析問題的實力。

15.為了初步檢測藥物X和Y的抗癌活性,在細胞培育板的每個孔中加入相同數量的肝癌細

胞,使其貼壁生長,試驗組加入等體積相同濃度的溶于二甲基亞磯(溶劑)的藥物X或Y,培

育過程及結果如圖3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實驗結果

細胞個數(個/孔)

細胞培養(yǎng)

72小時「對照7.8x106

細胞計數,并計算

平均值藥物X6.7X104

藥物Y5.3x105

A.細胞培育液中通常須要加入血清

B.可用胰蛋白酶處理使肝癌細胞脫落下來并進行計數

C.比照組中應加入等體積的無菌蒸偏水

I).依據試驗結果,可以初步推斷藥物X的抗癌效果較好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題意可知:該試驗目的是檢測藥物X和Y的抗癌活性,自變量是藥物X或Y,因變量

的檢測指標是細胞數量。

2、動物細胞培育的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肯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育液,以清

除代謝廢物。

(2)養(yǎng)分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自

然物質。

(3)溫度和P度

(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CO2的作用是維持培育液的PH)。

【詳解】A、培育動物細胞時,細胞培育液中通常須要加入血清,A正確;

B、對于已經貼壁生長的動物細胞,可用胰蛋白酶處理,使肝癌細胞脫落下來并進行計數,B

正確;

C、試驗組加入等體積相同濃度的溶于二甲基亞磯(溶劑)的藥物X或Y,故比照組中應加入

等體積的二甲基亞磯(溶劑),C錯誤;

D、分析試驗結果可知,添加藥物X的那組肝癌細胞數目最少,可以初步推斷藥物X的抗癌效

果較好,D正確。

故選C

二、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6.探討發(fā)覺,細胞能夠將完整的囊泡干脆分泌至細胞外,這種囊泡稱為細胞外囊泡(EV),

如圖所示。EV能夠與靶細胞發(fā)生融合,將其中的蛋白質、mRNA等生物大分子釋放到靶細胞內。

下列有關EV的敘述正確的是()

細胞質/蛋白質等

A.EV的內部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

B.EV膜上的脂質可摻入至靶細胞膜的脂質中

C.細胞間可通過EV進行信息溝通

D.突觸小泡屬于一種EV

【笞案】ABC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細胞能夠將完整的囊泡干脆分泌至細胞外,這種囊泡稱為細胞外囊泡(EV)。

EV能夠與靶細胞發(fā)生融合,將其中的蛋白質、mRNA等生物大分子釋放到靶細胞內。”可知,

此過程中涉及到膜的融合,須借助膜的流淌性來完成,該過程也涉及到細胞間的信息溝通。

【詳解】A、EV具有膜結柢,生物膜可維持膜內部環(huán)境相對稔定,A正確;

B、EV能夠與靶細胞發(fā)生融合,故EV膜上的脂質可摻入至靶細胞膜的脂質中,B正確;

C、細胞能夠將完整的囊泡干脆分泌至細胞外,EV能夠與靶細胞發(fā)牛.融合,將其中的蛋白質、

mRNA等生物大分子釋放到靶細胞內細胞間,可知細胞間可通過EV進行信息溝通,C正確;

D、突觸小泡在細胞內,不能被突觸前膜干脆分泌到細胞外,故不屬于一種EV,D錯誤。

故選ABCo

17.一個特別大的、有性生殖的自然種群,要使群體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從一代到下一代維持

不變,下列選項中屬于必要條件的是()

A.種群中個體應當是雌雄異體的

B.種群中個體間都能隨機交配并產生后代

C.種群中個體沒有遷入和遷出

D.自然選擇對生物的性狀不起作用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要使群體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從一代到下一代維持不變,即維持遺傳平衡狀態(tài)須要以下條件:

種群是極大的;種群個體間的交配是隨機的,也就是說種群中每一個個體與種群中其他個體的

交配機會是相等的:沒有突變產生:種群之間不存在個體的遷移或基因溝通;沒有自然選擇。

【詳解】A、種群中個體是否為雌雄異體與上下代基因型的比例不變無關,A錯誤;

B、種群中個體間都能隨機交配并產生后代才能維持各基因型的比例從一代到下一代維持不

變,B正確;

C、種群中個體沒有遷入和遷出才能維持各基因型的比例從一代到下一代維持不變,C正確;

D、自然選擇對生物的性狀不起作用才能維持各基因型的比例從一代到下一代維持不變,D正

確。

故選BCDo

18.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大面積農田普遍采納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在收割的同時可以將秸

粉碎翻壓還田。這種做法的好處有()

A.促進了物質循環(huán)再生

B.實現(xiàn)了能量的多級利用

C.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1).改良土壤結構,促進作物根系的生長

【答案】ACI)

【解析】

【分析】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大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淌和信息傳遞。物質循環(huán)指組成生物體的C、H、

0、N、P等化學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來回的運動。能量流淌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

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過程。

2、作物秸稈中富含有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能將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無機

鹽,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詳解】A、將秸粉碎翻壓還田,秸稈中的有機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無機

鹽,加快了物質循環(huán),促進了物質循環(huán)再生,A正確;

B、秸稈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其中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并沒有實現(xiàn)能量的多級利用,

B錯誤:

C、將秸粉碎翻壓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秸稈中的有機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產生

二氧化碳和無機鹽,提高了土壤肥力,C正確;

D、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增加,有利于土壤動物的生存,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土壤中無機鹽含量

增加,促進作物根系的生長,D正確。

故選ACDo

19.圖中甲表示醉母丙家酸t(yī)RNA的結構示意圖°乙和丙是甲相應部分的放大圖,其中[表示

次黃口票吟,能夠與A、U或C配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0H

反密碼子

A.圖中tRNA的p端是結合氨基酸的部位

B.丙氨酸的密碼子與反密碼子是一一對應的

C.單鏈tRNA分子內部存在堿基互補配對

I).轉錄丙所示序列的雙鏈DNA片段含有3個腺噪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轉運RNA是指具有攜帶并轉運氨基酸功能的一類小分子核糖核酸。大多數tRNA由七十幾至九

十幾個核甘酸折置形成的三葉草形短鏈組成,主要作用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在mRNA指

導下合成蛋白質,即以mRNA為模板,將其中具有密碼意義的核甘酸依次翻譯成蛋白質中的氨

基酸依次。tRNA與mRNA是通過反密碼子與密碼子相互作用而發(fā)生關系的。

【詳解】A、圖中tRNA的3'-0H端是結合氨基酸的部位,A錯誤;

B、據題意,丙氨酸的反密碼子是IGC,則丙氨酸的密碼子可能是ACG、UCG、CCG,B錯誤;

C、tRNA分子的雙鏈部位存在堿基互補配對,單鏈部位不存在堿基互補配對,C錯誤:

D、轉錄時遵循堿某互補而配對原則,轉錄丙的雙鏈DNA片段為TGGACGAG/ACCTGCTC,D正確。

故選D。

20.菊花是一種雙子葉植物,易感桃螃。桃蠟不但干脆影響植物生長,還是多種植物病毒的

傳播媒介。雪花蓮凝集素基因。惻的表達產物能有效抑制桃場生長。某科研團隊運用農桿菌

轉化法獲得了轉6物基因菊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受體細胞可以選擇菊花」I?片細胞或桃蜥細胞

B.將目的基因GNA插入到Ti質粒的T-DNA上構建表達載體

C.菊花外植體產生的酚類化合物能吸引農桿菌移向受體細胞

D.應用抗蟲接種試驗,檢測轉基因菊花對桃蛛的抗性及抗性的程度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菊花是種雙子葉植物,桃場是害蟲。科學家用農桿菌卷化法獲得了轉GNA基因菊花,可知

雪花蓮凝集素基因GNA是目的基因,受體細胞為菊花細胞。

【詳解】A、分析題意可知,科學家將目的基因導入了菊花細胞,故受體細胞可以選擇菊花葉

片細胞,但不能選擇桃蠅細胞,A錯誤;

B、基因工程中構建表達載體時,由于TDNA可以轉移到受體細胞內,可以將目的基因外火插

入到Ti質粒的T-DNA上,3正確;

C、菊化外植體產生的酚類化合物能吸引農桿菌移向受體細胞,的利于目的基因勝利導入,C

正確;

D、已知雪花蓮凝集素基因GNA的表達產物能有效抑制桃財生長,故應用抗蟲接種試驗,檢測

轉基因菊花對桃招的抗性及抗性的程度,D正確。

故選BCDo

三、非選擇題

21.在植物體內,制造或輸出有機物的組織器宜被稱為“源”,接納有機物用于生長或貯藏

的組織器官被稱為“庫”。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植株最終長出的、位于最上部的葉片

稱為旗葉(如圖所示),旅葉對籽粒產量有重要貢獻?;卮鹨韵聠栴}:

(1)旗葉是小麥最重要的“源”。與其他葉片相比,旗葉光合作用更有優(yōu)勢的環(huán)境因素是

o在旗葉的葉肉細胞中,葉綠體內有更多的類囊體堆疊,這為階

段供應了更多的場所。

(2)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與暗反應相互依存,依據是o“源”光合作用

所制造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于“源”自身的和,另一部分輸送至

“庫”。

(3)籽粒是小麥開花后最重.要的“庫”。為指導田間管理和育種,,科研人員對多個品種的

小麥旗葉在不同時期的光合特性指標與籽粒產量的相關性進行了探討,結果如表1所示。表

中數值代表相關性,數值越大,表明該指標對籽粒產量的影響越大。

表1不同時期旗葉光合特性指標與籽粒產量的相關性

時期

相關性抽穗期開花期灌漿前期濯漿中期灌漿后期灌漿末期

光合特性指標

氣孔導度*0.300.370.700.630.350.11

胞間C02濃度0.330.330.600.570.300.22

葉綠素含量0.220.270.330.340.480.45

*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

①氣孔導度主要影響光合作用中的供應。以上探討結果表明,在___________期

旗葉氣孔導度對籽粒產量的影響最大。若在此時期因干旱導致氣孔開放程度下降,籽粒產量

會明顯降低,有效的增產措施是。

②依據以上探討結果,在小麥的品種選育中,針對灌漿后期和末期,應優(yōu)先選擇旗葉

的品種進行進一步培育。

(4)若探討小麥旗葉與籽粒的“源”“庫”關系,以下探討思路合理的是(多

A.阻斷旗葉有機物的輸出,檢測籽粒產量的變更

B.阻斷籽粒有機物的輸入,檢測旗葉光合作用速率的變更

C.運用HJO澆灌小麥,檢測籽粒中含”的有機物的比例

D.運用“C&飼喂旗葉,檢測籽粒中含“C的有機物的比例

【答案】(1).光照強度(2).光反應(3).光反應為暗反應供應[川和ATP,暗反

應為光反應供應ADP、Pi(4).呼吸作用(5).生K發(fā)育(G).二氧化碳(7).

灌漿前(8).合理澆灌(9).葉綠素含量高(10).AB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有色素含量、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依據反應過程可以分為光反

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

【詳解】(1)據圖可知:旗葉靠近麥穗最上端,能接受較多的光照,故與其他葉片相比,旗

葉光合作用更有優(yōu)勢的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類囊體上附著有與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和色素,

為光反應階段供應了場所。

(2)光反應可為暗反應階段供應[H]和ATP,同時暗反應可為光反應供應ADP、Pi,故在光合

作用過程中,光反應與暗反應相互依存;制造或輸出有機物的組織器官被稱為“源”,故源”

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于“源”自身的呼吸作用,一部分用于生長發(fā)育,其余部

分運輸至“庫”。

(3)①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則氣孔導度越大,植物汲取的二氧化碳越多,暗反應

越有利;據表格數據可知:灌漿前期氣孔導度最大,即此時對籽粒產量的影響最大;因“干

旱導致氣孔開放程度下降”,故為避開產量下降,應保證水分供應,即應合理澆灌。

②據表格可知:灌漿后期和末期,葉綠素含量指數最高,對于光合速率影響較大,故應優(yōu)先

選擇旗葉葉綠索含曷高的品種進行進一步培育。

(4)據題干信息可知:本試驗為“探討小麥旅葉與籽粒的“源”“庫”關系”,且據以上分

析可知,源物質可轉移至庫,也可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等,故可從阻斷向庫的運輸及檢測自身

物質方面入手:

AB、阻斷旗葉有機物的輸HL檢測籽粒產量的變更、阻斷籽粒有機物的輸入,檢測旗葉光合

作用速率的變更均為阻斷向“庫”的運輸后檢測的效果,AB正確:

CD、運用"CO,飼喂旗葉,檢測籽粒中含“C的有機物的比冽為檢測自身的有機物變更,而檢測

有機物的變更一般不用?進行,C錯誤、D正確。

故選ABD.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并能結合圖表信息分析作答。

22.微生物合成的油脂是制備生物柴油的新型原料。圖為產油脂芽胞桿菌篩選的流程,其中B

平板上的5個菌落是初篩得到的芽抱桿菌,C為B平板上菌落的原位影印,利用蘇丹黑B可使

脂類物質呈黑色的特性,對C進行染色,得到結果兒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對土壤菌液進行系列梯度稀釋的目的是一。

(2)若要使菌落能在A平板上生長,下列培育基組分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

“甲”“乙”“丙”),緣由是___________。

表2培育基組分:

甲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脈、NaCl、瓊脂、水

乙葡萄糖、蔗糖、NaCK瓊脂、水

丙葡萄糖、牛肉膏、NaCl、蔗糖、水

(3)培育基配制完成后須要馬上進行滅的,常用的滅菌方法為o

(4)依據D的染色結果,可推斷B平板中的(填圖中數字)是產油脂芽預桿菌

的菌落。

(5)將B平板中的產油脂芽泡桿菌的單菌落進一步純化培育得到E。將E中的菌落接種到試

管F的固體斜面培育基上,經培育后放入4C冰箱中臨時保藏,以后每3-6個月須要轉接一次。

這種方法不適合長期保藏函種的緣由是。如需長期保存可采納的方

法.

【答案】(1).土壤菌數量較多,菌液濃度較大,如干脆接種,菌落密集,在固體培育基

表面無法形成單個菌落(2).甲(3).培育基甲含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這幾類

養(yǎng)分物質,且加入了瓊脂作為凝固劑,可以達到試驗效果(4).高壓蒸汽滅菌法(5).

3(6).菌種簡單污染或產生變異(7).甘油管藏

【解析】

【分析】

1、滅菌是指在猛烈的理化因素條件下,殺死物體內外全部微生物,包括芽胞和狗子。

2、滅菌的常用方法

(1)灼燒滅菌法,例如:接種工具

(2)干熱滅菌法,例如:玻璃器皿、金屬用具

(3)高壓蒸汽滅菌法,例如:培育基及容器

【詳解】(1)因土壤菌數量較多,菌液濃度較大,如干脆接種,菌落密集,布固體培育基表

面無法形成單個菌落,所以要對土壤菌液進行系列梯度稀樣。

(2)蛋白陳供應的主要養(yǎng)分是氮源和維生素。培育基甲含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這幾類

養(yǎng)分物質,且加入了瓊脂作為凝固劑,可以達到試驗效果;培育基乙不含蛋白陳(氮源),不

合理;培育基丙不含凝固劑(瓊脂),無法形成固體培育基,無法在培育基表面形成菌落。

(3)培育基配制完成后須要馬上進行滅菌,常用的滅菌方法為高壓蒸汽滅菌法。

(4)蘇丹黑B將脂類染成黑色,而C乂是B平板上菌落的原位影印,比照試驗結果可知,平

板B中的3是產油脂芽胞桿菌的菌落。

(5)該種低溫臨時保藏菌種的方法,簡單污染或產生變異,如需長期保存,可在溫度為-20C

下采納甘油管藏的方法。

【點睛】本題考查無菌操作技術、培育基、菌落的培育及篩選的相關學問。關鍵要求考生駕

馭試驗的原理及基本試驗操作技能。

23.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fā)生C1內流、

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變更,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

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發(fā)生膝跳反射時,伸?、谑湛s,屈?、呤?/p>

張?;卮鹣铝袉栴}:

M⑧

'⑦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填圖1中序號)是傳出神經。在膝跳反射過程中,

興奮在該反射弧中(填“單向”或“雙向”)傳遞。

(2)圖2表示膜電位變更曲線。在膝跳反射過程中,A點的膜電位變更曲線為甲曲線,其中

EF段形成的緣由是,F點時膜電位表現(xiàn)為

A

T』

>

>

>

E

E

E

)

0

)

)

b

歸歸0I-歸

鐘出出---

舞——用墨垂丙

ms)

時間(

ms)

時間(

ms)

時間(

圖2

的膜

位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