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檢常識體檢知識體檢常識一、總膽紅素體檢常識正常情況:5.1-17.1umol/L體檢常識血清中的膽紅素大部分來源于衰老紅細胞被破壞后產生出來血紅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內經過葡萄糖醛酸化叫做直接膽紅素,未在肝內經過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間接膽紅素,二者和就是總膽紅素。與其它膽紅素的關系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的原因體檢常識一、生理性原因:1、新生兒生理性黃疸2、長期飲酒3、劇烈運動等4、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偏高,一般都會在調節(jié)后自行恢復。體檢常識二、病理性原因:某些膽囊炎、膽囊息肉、膽道阻塞、膽汁淤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性黃疸、慢性肝炎、溶血性黃疸、膽結石、胰頭癌等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偏高。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的危害體檢常識一、總膽紅素偏高、間接膽紅素偏高,其它正常,說明體內有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體檢常識二、總膽紅素偏高、直接膽紅素偏高,其它正常,說明阻塞性黃疸,膽道受阻,攜帶直接膽紅素的膽汁不能排到體外。同時可能伴有胰頭癌,膽石癥等。體檢常識三、總膽紅素偏高、間接膽紅素偏高,直接膽紅素偏高,說明肝細胞性黃疸,肝細胞受到損害,肝功能減退肝臟不能完全將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同時肝內膽管受壓引起了排泄障礙,直接膽紅也不能完全排到膽道,同時有可能伴有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的飲食建議1、堅持清淡的飲食原則。2、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3、避免高脂肪、高糖類的攝入。4、多吃一些菌菇類的食物。5、不要喝酒。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吃什么好第一、蔬菜、瓜果、芋類、菌菇類、海帶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第二、魚、豆制品等食物,這類食物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復。第三、牛奶、奶制品、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的食物體檢常識第四、多吃一些燕麥、玉米、紅薯、魔芋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類食物能夠促進消化,從而減輕肝臟的代謝負擔。第五、多吃一些菌類食物,如木耳、蘑菇、平菇、雞腿菇等。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日常注意點體檢常識一、飲食調理:1、飲食宜清淡,且富有營養(yǎng)。如豆類制品,魚類、蔬菜、水果等。體檢常識2、忌飲酒,酒精中的乙醇對肝臟的傷害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研究表明,重度飲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至30%可發(fā)展為酒精性肝炎,10%至20%將發(fā)展為肝硬化。體檢常識3、平時應多飲水,喝水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能夠促進腺體,特別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這樣利于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可以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造成的的損害。體檢常識二、適量的運動
1、適量的運動可以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huán)增強,幫助肝腎代謝的廢物,比較快地排泄出去---流汗,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2、可以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平時要多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
3、注意:肝不好的人切忌劇烈運動。體檢常識二、間接膽紅素體檢常識間接膽紅素(英文縮寫I-BIL)主要是由紅細胞破壞而來,未在肝內經過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間接膽紅素。一般情況下間接膽紅素偏高往往預示著肝臟的病變。體檢常識正常情況:(1.7-13.7)umol/L體檢常識間接膽紅素偏高的三大危害體檢常識一、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肝臟來不及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fā)生溶血性黃疸。體檢常識二、膽紅素是血液中紅血球的猩紅素代謝后的燒毀物。血清中膽紅素的數值的高低代表著異樣的嚴重程度。體檢常識三、當肝細胞發(fā)害病變時,或因膽紅素來不及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分泌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fā)生了肝細胞性黃疸;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腫瘤或呈現結核,將膽道阻塞,膽汁來不及順利分泌,將發(fā)生阻塞性黃疸。體檢常識1、膽紅素總量增高、間接膽紅素增高: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惡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膽紅素偏高的幾種情況體檢常識2、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均增高: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體檢常識3、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膽紅素增高: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征等。體檢常識膽紅素偏高的一般原因體檢常識1、肝臟疾患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體檢常識2、溶血性貧血溶血性黃疸,患者通常會有皮膚發(fā)黃、鞏膜發(fā)黃、尿色發(fā)黃癥狀。體檢常識3、血型不合輸血當輸入血型不合的血液,會導致溶血,使體內紅細胞大量破壞,從而導致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偏高。體檢常識4、肝細胞性黃疸當肝細胞發(fā)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5、新生兒黃疸體檢常識三、直接膽紅素體檢常識
直接膽紅素(英文縮寫DBIL)又稱結合膽紅素。未結合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化,與葡糖醛酸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用凡登伯定性試驗呈直接反應,故將這種膽紅素稱為直接膽紅素。測定直接膽紅素主要用于鑒別黃疸的類型。血清結合膽紅素的升高,說明經肝細胞處理和處理后膽紅素從膽道的排泄發(fā)生障礙。體檢常識正常情況:(0-3.4)umol/L0-7μmol/L(1-4mg/L),體檢常識直接膽紅素偏高的原因體檢常識1、肝細胞受損后,或膽道有問題時,直接膽紅素就不能排入腸道,使直接膽紅素偏高。體檢常識2、當直接膽紅素偏高而間接膽紅素不升高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形成了梗阻性黃疸(也稱阻塞性黃疸),在直接、間接膽紅素都偏高的情況下,會造成肝細胞性黃疸,因而造成直接膽紅素偏高。體檢常識3、直接膽紅素偏高的原因有部分是先天性體內缺乏某些酶,影響膽紅素代謝導致的。體檢常識直接膽紅素偏高的危害體檢常識1、肝炎性黃疸,此時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都偏高。多見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體檢常識2、直接膽紅素偏高,梗阻性黃疸,多見于肝癌、胰頭癌、膽石癥等。體檢常識3、直接膽紅素升高,常見于原發(fā)性膽汁型肝硬化,膽道梗阻等。體檢常識4、肝炎與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膽紅素都可以升高。體檢常識直接膽紅素偏高日常注意點體檢常識1、建議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方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注意觀察,定期B超,肝功能等復查。體檢常識2、飲食忌油膩。少吃油膩膽固醇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內臟、豬蹄等。體檢常識3、飲食宜清淡。宜吃豆類制品、魚類、蔬菜、水果等,因為這些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C、E,有較好的抗氧化功用且易消化吸收。體檢常識4、忌飲酒,忌過多甜食。體檢常識5、飯后宜臥床休息1-2小時,保證肝臟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有利于肝細胞修復。體檢常識6、多喝小分子的礦泉水,一天要1000毫升左右。體檢常識四、谷丙轉氨酶體檢常識谷丙轉氨酶(又名谷氨酸轉氨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GPT、ALT)升高在臨床是很常見的現象。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該臟器是不是正常,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GPT升高是肝臟功能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指標。體檢常識谷丙轉氨酶偏高癥狀體檢常識1、膽道疾病時,癥狀為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黃疸,臨床上檢查還可能伴隨血膽紅素升高。體檢常識2、心臟疾病時,癥狀為胸悶、氣短、浮腫、心悸,臨床上檢查伴有谷草轉氨酶升高。體檢常識3、肝臟疾病時,癥狀為低熱、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失眠多夢、腹痛腹瀉、肝區(qū)不適等。體檢常識谷丙轉氨酶偏高的病理原因體檢常識1、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炎,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都能使谷丙轉氨酶高。體檢常識2、治療肝炎的各種藥物可使谷丙轉氨酶升高,但不吃藥后,轉氨酶就可恢復正常。體檢常識3、酒精性肝炎也可使谷丙轉氨酶升高,另外大量或長期飲酒者谷丙轉氨酶也會升高。體檢常識4、肝炎病變發(fā)展成為肝硬化與肝癌,并處于活動期時,谷丙轉氨酶都是高于正常水平,應該去醫(yī)院進行積極治療。體檢常識5、膽道疾病急性發(fā)作時,通常也會使谷丙轉氨酶升高。體檢常識6、心臟疾病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時,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氣短、浮腫。心臟檢查有心電圖異常。體檢常識7、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傷寒、結核病等也能使谷丙轉氨酶升高。體檢常識谷丙轉氨酶偏高的注意事項體檢常識一、在食物選擇上應注意1、選擇清淡且易消化飲食。2、遠離酒、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3、不宜吃高脂、高糖及高膽固醇的食物。體檢常識二、在飲食結構上應注意1、均衡營養(yǎng)、合理膳食應遵循個性化的飲食原則。體檢常識2、飲食應多樣化、均衡化注意適量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補充,如豆制品、奶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真菌類食品等。體檢常識
由于轉氨酶高可造成肝膽氣機失調、代謝功能減弱等,因此對肝臟刺激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僅可加重肝臟的負擔,而且不利于病情的恢復且加重其的發(fā)展,因此說谷丙轉氨酶高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有所注意。體檢常識五、谷草轉氨酶體檢常識谷草轉氨酶,又名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是轉氨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它是醫(yī)學臨床上肝功能檢查的指標,用來判斷肝臟是否受到損害。體檢常識正常參考值為(單位每升)體檢常識谷草轉氨酶偏高的危害體檢常識1、谷草轉氨酶高可以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體檢常識2、谷草轉氨酶高可以反映肝細胞損傷嚴重,甚至已經到了肝硬化的程度。體檢常識谷草轉氨酶高更能反映肝細胞受損傷的嚴重程度。體檢常識由于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中,當其明顯升高時常提示有肝損傷。如肝臟外傷、各種肝臟的急慢性炎癥、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等。體檢常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檢常識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者,會表現谷草轉氨酶偏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均在1.0以下。谷草轉氨酶高的臨床癥狀,也是肝炎的常見癥狀,一般有低燒、厭油、惡心、嘔吐、乏力、食欲差、肝臟腫痛等。體檢常識引起谷草轉氨酶高的原因體檢常識1、病毒性肝炎這是引起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最常見的,各類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明顯使得谷草轉氨酶升高,但其上升幅度與肝臟病變嚴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同時,膽紅素、鋅濁度和谷氨酰轉肽酶亦可是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體檢常識2、肝硬化與肝癌肝硬化活動時,膽紅素和谷草轉氨酶升高,對于膽紅素和谷草轉氨酶升高應該積極治療。原發(fā)性或轉移性肝癌患者轉氨酶大多正?;蜉p度谷草轉氨酶升高。但堿性磷酸酶和甲胎蛋白水平增高,B型超聲波或CT檢查有助于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的診斷。體檢常識3、心臟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升高,也是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颊叱S行赝?、心悸、氣短、浮腫。心臟檢查有陽性體征及心電圖異常。體檢常識4、中毒性肝炎多種藥物和化學制劑,如紅霉素、四環(huán)素、異煙肼、保泰松、避孕藥等都是引起膽紅素及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但慢性指標變化較少,并常伴有其他過敏反應。停藥后,谷草轉氨酶升高可恢復正常。體檢常識5、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發(fā)病率逐步上升。大量或長期飲酒者可發(fā)生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颊吖缺D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升高,臨床表現與肝炎相似。患脂肪肝時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多增高。這也是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體檢常識6、膽道疾病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fā)作時,常有發(fā)熱、腹痛、惡心、嘔吐、黃疸、血膽紅素及谷草轉氨酶升高。炎癥控制后,這種谷草轉氨酶升高的原因解除,谷草轉氨酶升現象消失,可做B超或X線檢查。體檢常識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傷寒、結核病等。體檢常識8、其他情況如急性軟組織挫傷、劇烈運動、妊娠期,亦可出現一過性谷草轉氨酶升高。體檢常識谷草轉氨酶偏高飲食注意事項體檢常識1、可以吃一些菌類的食物,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例如木耳、香菇、蘑菇等等。體檢常識2、吃一些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加強肝細胞的修復,例如:可以吃一些瘦牛肉、瘦豬肉、雞肉、兔肉、泥鰍、蝦等等。體檢常識3、吃一些有利于降低谷草轉氨酶的水果,如獼猴桃、李子、杏、鮮棗、蘋果、橘子等等。體檢常識4、吃一些好一些的蔬菜,如小白菜、金針菇、大豆、海帶、西瓜、西紅柿、菠菜等等。體檢常識5、盡量選擇用一些粗糧和清淡類食物為主。體檢常識6、吃一些提高免疫能力的食物,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肝臟解毒功能。如花椰菜(西蘭花)、豌豆、白蘿卜等,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誘導人體產生干擾素抗乙肝病毒。體檢常識六、總膽固醇體檢常識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人群總膽固醇水平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和生活方式??偰懝檀及ㄓ坞x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肝臟是合成和貯存膽固醇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體檢常識成人理想膽固醇值為<5.2mmol/L。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總膽固醇超過5.72mmol/L,甘油三酯超過1.70mmol/L,可診斷為高脂血癥,而總膽固醇在5.2--5.7mmol/L者稱為邊緣性升高。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高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高
見于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膽總管阻塞、高血壓(部分),以及攝入維生素A、維生素D、口服避孕藥等藥物。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高的原因體檢常識引起總膽固醇偏高的原因很多,多是由于肝細胞受損以后,肝功能發(fā)生異常,膽汁等的排泄受阻,導致總膽固醇升高。總膽固醇升高,通常見肝炎患者,在肝硬化或是重癥肝炎等肝細胞受到嚴重損傷時,都會導致血中總膽固醇的升高。體檢常識膽固醇偏高的危害體檢常識1、肝膽疾病脂肪肝、肝臟腫瘤、膽道梗阻、膽道結石、胰頭癌等致膽汁排出障礙而使肝臟合成膽固醇能力增強,血中總膽固醇濃度升高,其中以游離膽固醇升高為主。由膽道腫瘤引起者,膽固醇水平往往高于膽總管結石病例。并發(fā)肝細胞損害者,則膽固醇酯的絕對含量也降低。體檢常識2、高脂血癥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如家族型高膽固醇血癥,I-V型高脂血癥,散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等。體檢常識3、其他疾病如急性失血,多發(fā)性骨髓瘤。另外還見于牛皮癬、以及粘液性水腫、黃色瘤病等。體檢常識膽固醇偏高日常注意事項體檢常識
日常飲食中其實有許多不含膽固醇的食物,包括硬殼果類,如杏仁、核桃。五谷類,蛋白水果類,果醬類。此外還有蔬菜類,花生、花生醬、植物性油脂及面筋、豆類與豆?jié){、豆腐等豆制品,尤其多吃水果,水果含果膠,也能降低膽固醇。另外,要注意鍛煉身體。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低體檢常識
見于低脂蛋白血癥、貧血、敗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肝病、嚴重感染、營養(yǎng)不良、肺結核和晚期癌癥,以及攝入對氨基水楊酸、卡那霉素、肝素鈉、維生素C等藥物。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低的原因體檢常識1、肝功能受損、肝臟有了疾病后,肝臟對總膽固醇的合成能力減弱,導致總膽固醇偏低;體檢常識2、非肝臟疾病的其他疾病,例如低脂蛋白血癥、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敗血癥等;體檢常識3、一些非病理因素,例如營養(yǎng)不良、貧血、攝入含有維生素C、肝素鈉、卡那霉素的藥物等;體檢常識4、長期高脂飲食、高熱量飲食以及遺傳因素,缺少運動、腦力勞動、精神緊張等也能引起總膽固醇值的變化。
體檢常識膽固醇偏低日常注意事項體檢常識
當總膽固醇低了可以吃一些高膽固醇食物,膽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黃、魚子、動物腦、動物肝腎、墨魚(烏賊)、蟹黃、蟹膏等。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豬肝中膽固醇的含量較高,據分析每100克豬肝中,含膽固醇約368毫克。所以,我們在選擇這些食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吃一些,但是千萬要有節(jié)制,否則,就會引起總膽固醇偏高。體檢常識膽固醇與食物體檢常識
膽固醇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沒有膽固醇,但存在結構上與膽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質——植物固醇。植物固醇無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在腸粘膜,植物固醇(特別是谷固醇)可以競爭性抑制膽固醇的吸收。體檢常識膽固醇雖然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動物以及動物的不同部位,膽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獸肉的膽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貝殼類和軟體類高于一般魚類,而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則最高。體檢常識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分類體檢常識一、低膽固醇食物通常,我們將每100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稱為低膽固醇食物,如海鰻魚、鯧魚、鯉魚、豬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鴨肉等;體檢常識二、中度膽固醇食物將每100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為100~200毫克的食物稱為中度膽固醇食物,如草魚、鯽魚、鰱魚、黃鱔、河鰻、甲魚、蟹肉、豬排、雞肉等;體檢常識三、高膽固醇食物將每100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為200~300毫克的食物稱高膽固醇食物,如豬腎、豬肝、豬肚、蚌肉、蛋黃、蟹黃等。高膽固醇者盡量不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體檢常識總膽固醇偏高飲食注意事項體檢常識1、總膽固醇偏高者應攝入足量的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馬鈴薯、花椰菜(西蘭花)、草莓、番木瓜和深綠色多葉蔬菜等,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保證血管暢通。體檢常識2、總膽固醇偏高的患者還應多吃一些含有纖維的食物。比如蘑菇、木耳、海帶、裙帶菜、洋蔥、南瓜、地瓜等。體檢常識3、大豆制品也較為適合總膽固醇偏高的患者。例如大豆、紅豆、綠豆、豌豆、蠶豆等
。體檢常識特別提醒體檢常識一、膽固醇偏高者,避免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腎、豬肝、雞肝、蝦皮、鮮蟹黃、鵪鶉蛋、羊頭肉、松花鴨蛋、咸鴨蛋、鴨蛋黃、雞蛋黃、豬腦,這些動物類食物,每100克中膽固醇含量都在300mg以上。特別是鴨蛋黃、雞蛋黃、豬腦,三者每100克中膽固醇含量均超過1500mg。體檢常識二、對于同時高甘油三脂者,應少食動物性脂肪,另外要少食甜食,因為進食大量糖類,能增強與脂肪合成相關的各種酶的活性,從而使脂肪合成增加,加重高脂血癥。體檢常識膽固醇偏高飲食建議體檢常識1、橄欖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作用??稍谌粘o嬍持信c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體檢常識2、魚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降低甘油三酯,也可輔助降膽固醇。體檢常識3、多吃魚一項針對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槍魚、鯖魚、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中)對hdl-c的影響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吃上述魚類的次數達到每周1次甚至3次時,能有效減少飽和脂肪的吸收量。體檢常識4、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營養(yǎng)學家指出,為了達到影響膽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纖維必須達到每天15~30克。體檢常識5、多吃大豆制品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種天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叫作異黃酮。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有助于把危害動脈的LDL從人體中清除出去。體檢常識6、攝入足量的維生素C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與人體內hdl-c含量成正比。專家建議,每天吃3~4份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從而提高體內hdl-c的數量,保證血管暢通。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雖然并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但有助于減輕膽固醇對血管的危害。體檢常識七、低密度脂蛋白體檢常識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轉變而來。主要功能是把膽固醇運輸到全身各處細胞。每種脂蛋白都攜帶有一定的膽固醇,攜帶膽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LDL。體內2/3的LDL是通過受體介導途徑吸收入肝和肝外組織,經代謝而清除的。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通過一條“清掃者”通路而被清除的,在這一非受體通路中,巨噬細胞與LDL結合,吸收LDL中的膽固醇,這樣膽固醇就留在細胞內,變成“泡沫”細胞。體檢常識因此,LDL能夠進人動脈壁細胞,并帶入膽固醇。LDL水平過高能致動脈粥硬化,使個體處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險。體檢常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體檢常識一、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它將沉積于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體檢常識二、引發(fā)多種疾病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體檢常識三、危及心臟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圍時就會使心臟的危險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稱為是“壞”膽固醇,降低LDL-C水平,則預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險
。體檢常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體檢常識研究表明: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與日常生活飲食及習慣有很大的關系。體檢常識一、飲食不合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而動物產品,如牛肉,豬肉,全脂牛奶和蛋黃都是飽和脂肪酸豐富的來源,而加工和油炸食品含有高濃度的反式脂肪酸。如果吃這類食品,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并導致其指數偏高。體檢常識二、運動少,肥胖
因為人體經常不運動,或者作為肥胖者,體內常常會有很多熱量,而身體得到高于實際需要的熱量,就會將多余熱量儲存為脂肪,引起甘油三酯偏高。體檢常識三、精神壓力過大,心情郁悶
很多人傾向于吃大量脂肪類食物,飲酒和吸煙,以幫助緩解緊張情緒。所有這些都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體檢常識四、遺傳因素
因為基因對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生產和處理速度發(fā)揮了關鍵作用。體檢常識提醒:食用含有乳酸菌的食品有助于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體檢常識八、高密度脂蛋白體檢常識高密度脂蛋白為血清蛋白之一??s寫為HDL。由于可輸出膽固醇促進膽固醇的代謝,所以現在作為動脈硬化預防因子而受到重視。高密度脂蛋白運載周圍組織中的膽固醇,再轉化為膽汁酸或直接通過膽汁從腸道排出,動脈造影證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管腔狹窄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漿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俗稱“血管清道夫”。體檢常識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著將肝外組織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的運載工具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游離膽固醇在肝外組織細胞上的沉積。高密度脂蛋白對冠心病的判斷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它是冠心病保護因子之一,并能防止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預示著冠心病的出現。一般常同時測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總膽固醇,并根據它們的比值作為冠心病的信息指標。體檢常識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向作用體檢常識一、HDL—血管內的“脂質清道夫”研究證明:血液中多余的血脂是靠高密度脂蛋白來代謝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血液中的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或稱“逆轉運途徑”。因此,HDL能增強血脂代謝能力,保持血管暢通,使血管更清潔,且對血管沒有任何損傷,安全、穩(wěn)定,是國際醫(yī)學界唯一公認的、真正的血管內脂質“清道夫”。體檢常識二、HDL—“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1、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護冠心病危險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為只有經過氧化的LDL才具有較強的形成血垢、致動脈血管發(fā)生粥樣硬化的作用),減輕或阻止LDL對血管內皮細胞的破壞;體檢常識2、由于HDL體積小,能穿透動脈內膜,將沉積在里面的膽固醇等脂質斑快破碎并攜帶出血管壁,并修復血管內膜破損,恢復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從而消退動脈硬化斑快,使血管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和保護,所以被稱為“抗動脈硬化因子”。體檢常識三、HDL—“長壽因子”
美國的醫(yī)學專家研究發(fā)現,具有遺傳性HDL高的家族幾乎可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更沒有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長壽成了普遍現象,因而被稱為“長壽因子”。體檢常識四、
HDL—“好的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或稱“好膽固醇”,它就象是清掃廢物的垃圾車。負責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等脂質垃圾運送到肝臟,經分解處理后排除體外,高水平的HDL膽固醇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危險。體檢常識五、
HDL—“冠心病的保護因子”
研究表明,HDL能加強血管內已存在脂質斑塊的穩(wěn)定性,抑制斑塊破裂或脫落阻塞血管,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生幾率。體檢常識流行病學調查表明
HDL<0.907mmol/L時,冠心病發(fā)病危險性為HDL>1.68時的8倍;HDL每升高0.5,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下降50%。體檢常識當血液中HDL含量高時,血脂及血垢的清運速度大于沉積速度,不但不會有新的血脂沉積,連早已沉積的脂質斑塊也會被逐漸清除,血管越來越干凈,血流暢通無阻,大量的HDL進入血管內膜及內皮細胞,修復內膜破損,恢復血管彈性,心腦血管病變幾率就比較低;當HDL含量低時,血脂及血垢的清運速度小于沉積速度,血脂增高,沉積加快,硬化逐漸加重,病變必然發(fā)生。體檢常識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證實:每100毫升血液中的HDL升高1毫克,可使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降低3-4%,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專家組宣稱:對于心腦血管病,廣為接受而又最少爭議最重要的保護因素,是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越高越好!體檢常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體檢常識原因: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多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因此要從調整生活習慣入手。體檢常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改善1、健康合理飲食;2、堅持運動;3、戒煙、限酒。體檢常識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體檢常識總膽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對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總膽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偰懝檀寂c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對成年男性來說,高密度脂蛋白應在1.2毫摩爾/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爾/升(55毫克/分升)以上。體檢常識因此: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腦血管系統就越健康。體檢常識九、白蛋白體檢常識白蛋白,是由肝實質細胞合成,在血漿中的半壽期約為15-19天,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占血漿總蛋白的40%-60%。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組織中被細胞內吞而攝取,其氨基酸可被用為組織修補。體檢常識白蛋白增高:常見于由于血液濃縮而致相對性增高。體檢常識白蛋白偏高原因體檢常識
白蛋白偏高原因一:白蛋白偏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大量出血、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等。體檢常識
白蛋白偏高原因二: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個體營養(yǎng)狀態(tài)的評價指標。有時血液濃縮時可導致蛋白濃度相對增高,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也可導致血清中白蛋白濃度增高,從而引起白蛋白偏高。體檢常識白蛋白偏低的常見原因體檢常識見于肝硬變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嚴重損害(如急性肝壞死、中毒性肝炎等)營養(yǎng)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嚴重出血、腎病綜合征等。當降低至25g/L以下易產生腹水。體檢常識原因一:白蛋白偏低通常是營養(yǎng)狀態(tài)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劑等,但還要看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等。體檢常識原因二:白蛋白低與肝功能異常有關還與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下降有關,飲食上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而易消化的食物為宜,但不要過量,因為會加重肝臟負擔。體檢常識原因三: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見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或吸收不良。體檢常識原因四:營養(yǎng)不良性低蛋白血癥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腸癌,肝癌。體檢常識原因五:腎源性低蛋白血癥:由于腎臟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損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且丟失的蛋白總量大大超過人正常飲食攝入的蛋白的量,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體檢常識原因六:肝臟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場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幾乎全由肝臟合成,各種肝臟、蛋白補償機能受損,則造成制造的不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體檢常識十、球蛋白體檢常識什么是球蛋白?體檢常識
球蛋白是一種存在于人體中的血清蛋白,是一種常見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動植物體中。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稱球蛋白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統遇到外來的入侵物時會根據入侵物的不同產生不同數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較難以消滅,免疫系統刺激淋巴以后就會產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滅為止。體檢常識球蛋白偏低一般不是很常見,球蛋白偏高一般比較常見,球蛋白偏低一般是生理性原因,例如營養(yǎng)不良,蛋白質攝入不足,又或者是人體對外來蛋白的吸收能力不好,貧血也會造成球蛋白偏低。體檢常識球蛋白偏高則常用于的確認
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都會引起球蛋白偏高,其他的非肝臟疾病也可以引起球蛋白偏高,例如各種腫瘤,巨細胞血癥等。體檢常識血清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球蛋白正常值為20-35g/L。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細胞外生成,與人體的免疫力有關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檢測值超過正常值說明體內存在免疫系統的亢進,球蛋白檢測值低于正常值說明免疫力不足。當體內存在病毒等抗原時,機體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來消滅入侵者,因此,球蛋白產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體檢常識球蛋白偏高的原因1、當肝臟發(fā)生炎癥時,α1球蛋白會增加,此時表示病情較輕;體檢常識2、α2球蛋白可以反映肝炎病變的嚴重程度,在病毒性肝炎的早期,α2球蛋白多數保持正常,隨著病情的發(fā)展,以后會逐漸增加。當肝癌、膽汁郁積、血脂增加時,α2都會隨之升高;體檢常識3、β球蛋白在膽汁郁積性肝病變時,多半會增加;體檢常識4、γ球蛋白幾乎在所有的肝膽類疾病時都會增加,若γ球蛋白持續(xù)升高而沒有其他原因解釋時,往往意味著病情惡化,已經轉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重型肝炎時,γ球蛋白有可能會明顯升高。體檢常識球蛋白偏低的原因球蛋白偏低的原因一: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體檢常識球蛋白偏低的原因二:服用了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引起的。體檢常識????肝臟發(fā)生病變引起的。具體可見:1.鼻炎、咽炎、盆腔炎可能會引起球蛋白增高,會影響到身體健康。2.球蛋白偏高也有可能是慢性肝炎引起的,若病程較長,則說明病情較重,病變活動頻繁,從而球蛋白的值就會越來越高。球蛋白的值長期居高不下,說明肝臟受到了受到了嚴重的損害,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使肝炎惡化,并有可能發(fā)展為肝癌。體檢常識白球比體檢常識白球比=白蛋白/球蛋白參考值(1.3--2.5/1)體檢常識白球比偏高可能是由白蛋白增多、球蛋白減少或者是兩者都有變化、只是其中一者的變化幅度較大引起的。白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對球蛋白有膠體保護作用,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般情況下白蛋白越多,表明人體越健康。球蛋白是由機體的免疫器官產生的,球蛋白偏高說明免疫系統亢進,偏低說明免疫能力不足。體檢常識1、正常情況下,白蛋白和球蛋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會波動的。人體正常白蛋白與球蛋白正常比值為1.3-2.5/1。2、球蛋白需要保持一定的量,當球蛋白檢測值超過正常值,說明體內存在免疫系統的亢進,球蛋白檢測值低于正常值說明免疫力不足。3、當體內存在病毒等抗原時,機體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來消滅入侵者。因此,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倒置,出現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偏小的情況。體檢常識白球比倒置常見于嚴重肝臟損害、多發(fā)性骨髓瘤、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杜氏利什曼原蟲感染等,當比值小于1時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慢性乙肝、肝硬化時常出現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增加,使白球比倒置。體檢常識白球比降低的原因體檢常識1、白蛋白降低、球蛋白不變。常見的引起白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有營養(yǎng)不良、白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假如有肝病的話,就會使白蛋白的合成減少,另外還有可能就是有腎源性低蛋白血癥,也會使白球比例偏低。體檢常識2、白蛋白不變、球蛋白的值升高。當患有腎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時,會使球蛋白升高,從而使白球比例偏低。體檢常識3、白蛋白合成減少、球蛋白合成增多。這一個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原因,假如有病毒性肝炎一方面會導致肝臟合成白蛋白減少,另一方面病毒的存在也會使機體產生過多的球蛋白,最使白球比例偏低。體檢常識4、正常人很少出現白球比偏低,血液中的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不應低于1.3:1,如果低于這個值,常見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腎?。ǖ鞍啄颍┑葧斐砂椎鞍灼偷募膊』颊摺sw檢常識白球比例倒置體檢常識白球比值(A/G)即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白蛋白(ALB)的正常值為35-50g/L,球蛋白正常值為20-30g/L,白球比值的正常值范圍為(1.3-2.5):1。當白球比A/G小于1.3時(也有很多以小于1位標準),這時被稱為白球比倒置或白球比值偏低。體檢常識1.白蛋白合成減少:白蛋白是在肝臟制造的,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時,在白球比值中作分子的白蛋白產生就會減少,導致白球比倒置。白球比倒置的原因體檢常識2.球蛋白合成增多:主要由于γ-球蛋白合成增加,多見于骨髓瘤,淋巴瘤和自身免疫病。體檢常識3.白蛋白合成減少伴球蛋白合成增加:利什曼原蟲感染時,肝臟損傷與病人身體機能的下降導致白蛋白合成減少,病原體的感染導致球蛋白合成增加。體檢常識白球比倒置常常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在此建議乙肝病毒引起的白球比倒置要進行抗病毒治療。而目前抗病毒治療效果最好的就是肝細胞透析法,此法可以快速凈化人體血液,調節(jié)人體肝臟機能,平衡異常免疫機制。修復受損壞死的肝細胞。促使肝臟細胞再生,使肝臟恢復紅潤柔軟,可以徹底清除乙肝病毒。白球比倒置怎么辦體檢常識十一、甘油三酯體檢常識甘油三酯(TG),是3分子長鏈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大部分組織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產物供給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還可以進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組織中貯存。體檢常識甘油三酯在人類進化中的作用體檢常識甘油三酯是被儲藏起來的熱量源,是人體的脂肪成分,也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積而成的。被分解后的脂肪酸會被作為我們生命活動的熱量源來加以利用。從甘油三酯中脫離的脂肪酸便是游離脂肪酸,是一種能夠迅速用于生命活動的高效熱量源。體檢常識皮下脂肪還有保持體溫、保護身體免受寒冷襲擊的類似隔熱材料的功能,以及保護身體免受外來襲擊的緩沖材料的功能。體檢常識甘油三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為適應嚴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來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擁有舒適的環(huán)境與豐富食用材料的現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卻面臨著愈加過剩蓄積的危險。體檢常識甘油三酯的組成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均為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TG處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運輸。除TG外,外周血中還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兩者總和不足TG的3%)和游離甘油(FG)。體檢常識甘油三酯的合成人體可利用甘油、糖、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為原料,經過磷脂酸途徑和甘油一酯途徑合成甘油三酯。體檢常識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體檢常識第一方面、原發(fā)性原因
原發(fā)性甘油三酯高常見于遺傳。體檢常識第二方面、繼發(fā)性原因一、繼發(fā)于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透析、膽道阻塞等;體檢常識二、繼發(fā)于不良生活習慣1、進食大量脂肪類、尤其是動物脂肪食品后,可測得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2、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細的糧食進入體內后,則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3、抽煙、飲酒。體檢常識甘油三酯作為血液中的一種脂肪類物質,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一般情況下高血脂者在初期時并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癥狀,很多人錯過了最佳的調理時機。體檢常識甘油三酯偏高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較為常見的現象,而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控制甘油三酯是減少缺血性心臟病發(fā)作的重要措施。體檢常識甘油三酯高低標準體檢常識2007年,衛(wèi)生部制定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標明,甘油三酯含量高低有三個指標。體檢常識一、理想的標準甘油三酯水平低于1.70mmol/L體檢常識二、亞健康標準超過1.70mmol/L,但低于
2.26mmol/L,則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體檢常識三、危險標準高甘油三酯血癥是一種異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和降解障礙。1、
2.26-5.65mmol/L則表示甘油三酯偏高,意味已經進入心血管事件多發(fā)狀態(tài)。體檢常識2、
高于5.65mmol/L,則表示甘油三酯嚴重偏高,特別是已明確有冠心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人來說,高于5.65mmol/L,則意味已經進入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高危狀態(tài),需要加大運動量,嚴格控制飲食來調控。體檢常識甘油三酯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甘油三酯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密切相關。在他汀治療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后,甘油三酯增高成為“心血管病剩留風險”的重要組分。有效管理甘油三酯,對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系統風險,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具有重要意義。體檢常識甘油三酯每增高1mmol/L,男性和女性冠心病事件風險分別升高12%和37%。甘油三酯增高不僅和心血管風險相關,還與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病風險密切相關。體檢常識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癥也可促進白蛋白尿進展及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極高水平的甘油三酯血癥,還可能誘發(fā)急性胰腺炎。體檢常識高甘油三酯的危害體檢常識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體現在動脈粥樣硬化上。1、“血稠”,即血液中脂質含量過高導致的血液粘稠體檢常識2、動脈粥樣硬化,在血管壁上沉積,漸漸形成小斑塊,即我們平時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體檢常識3、血流中斷,血管壁上的這些塊狀沉積會逐漸擴大面積和厚度,使血管內徑變小、血流變慢,血流變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進程,嚴重時血流甚至被中斷。體檢常識4、血栓,阻塞物脫落可能造成血栓。體檢常識高甘油三酯發(fā)生在不同部位的
嚴重后果體檢常識1、發(fā)生在心臟可引起冠心病、心梗;體檢常識2、在大腦可引發(fā)腦卒中、中風;體檢常識3、發(fā)生在眼底會導致視力下降、失明體檢常識4、在腎臟可引起腎衰。體檢常識5、發(fā)生在下肢則出現肢體血流不暢導致壞死。體檢常識甘油三酯高還可引發(fā)高血壓、膽結石、胰腺炎;還能夠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礙、導致老年癡呆等。體檢常識甘油三酯高還可能導致癌癥的發(fā)生。體檢常識高甘油三酯血癥的調理體檢常識1、應改變飲食結構,保持理想體重,限制總熱能攝入體重超重或肥胖者,應通過限制主食攝入的辦法來達到減肥目的,一般應吃七分飽,減肥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減重,切不可操之過急。體檢常識2、碳水化合物在總熱能中以占45~60%為宜盡量避免食用白糖,水果糖和含糖較多的糕點等食品,不可食用各種罐頭。攝入的脂肪應控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酸控制在7%以下。體檢常識3、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食物選擇控制上可比照高膽固醇血癥者。體檢常識4、控制總熱能攝入量,確保脂肪的熱能比脂肪的熱能比不必限制得過低,可占熱能的25~30%,但應注意勿過多攝入動物性脂肪,每天油脂用量大約50克,植物油應占食用油的大部分。體檢常識5、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飽腹感。體檢常識6、還要戒煙,限制飲酒。體檢常識有利于降低甘油三酯的飲食建議體檢常識一、主食之中應搭配部分粗糧,副食品以魚類、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為主。體檢常識二、多吃有助于降甘油三酯的食物,如:沙丁魚、大馬哈魚、甜杏仁、馬齒莧,還有豆類,大蒜等。體檢常識三、多吃利于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硬化的食物:海帶、紫菜、木耳、金針菇、香菇、洋蔥等。體檢常識四、少飲牛奶,如飲牛奶宜去奶油,不加糖。蛋類原則上每日不超過1個,烹調食物用素油,不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因其中含油甚多,但可以食用核桃肉、瓜子仁、果仁等。體檢常識五、一個中藥驗方:堅持用生山楂泡水喝。體檢常識十二、白細胞體檢常識白細胞(WBC),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血細胞中體積比較大、數量比較少。具有細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細菌、防御疾病。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wèi)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體檢常識人體內白細胞總數和種類白細胞的百分比是相對穩(wěn)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時白細胞為止5000~10000個。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為: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1~4%;嗜堿性粒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為1~7%。機體發(fā)生炎癥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fā)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體檢常識正常值范圍:(單位為10個/L)1、成人為(4.0-10.0)×10^9個/L2、新生兒為(15-20)×10^9個/L3、6個月到2歲為(11-12)×10^9個/L4、4到14歲為8×10^9個/L5、兒童(5.0-12.0)×10^9/L體檢常識白細胞種類劃分體檢常識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血細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據形態(tài)差異可分為顆粒(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和無顆粒(無顆粒白細胞無細胞質顆粒,但有圓形細胞核,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大類。體檢常識白細胞的功能作用體檢常識白細胞能吞噬異物,漿細胞產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對疾病的免疫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機體發(fā)生炎癥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fā)生變化。體檢常識白細胞是機體防御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吞噬和產生抗體等方式來抵御和消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體檢常識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體檢常識第一、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粟粒性結核、嚴重的敗血癥等。體檢常識第二、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體檢常識第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體檢常識第四、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等。體檢常識第五、另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肝炎引起的肝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的話就會使凝血能力不足,凝血因子減少,同時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使血清的白細胞及血小板都減少,這也是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之一。體檢常識第六、鎮(zhèn)痛藥、磺胺類藥的服用;免疫系統衰弱;放化療的影響。體檢常識第七、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fā)生反復,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體檢常識常見于急性細菌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白細胞增多體檢常識白細胞減少者忌食食物1、柿子:大涼之果,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凡白細胞減少者,慎勿服之。2、荸薺:性寒,破積耗氣之品,體弱之人白細胞減少者,忌食之。白細胞減少的虛勞之人,切勿多食。3、檳榔:為破氣傷正之果。體質虛弱的白細胞減少者,切勿服食。4、薄荷:辛涼之品,疏風散熱,只瀉不補。故凡虛弱之病,包括白細胞減少癥者,皆當忌食。體檢常識5、芥菜:又稱雪里蕻,民間多視之為發(fā)物,有耗氣傷正之弊故體弱者白細胞減少之人,不宜多食。此外,白細胞減少癥者還應忌食生蘿卜、蘿卜纓、地骷髏、苦瓜、金橘等耗氣傷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吳茱萸、草豆蔻、蓽澄茄等辛辣溫燥傷陰的刺激性食物;還忌食生瓜、茼蒿(蓬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涼損陽、生冷傷脾食品。體檢常識白細胞減少者有益食物1、常用預防和治療白細胞減少的中草藥有:人參、黃芪、黨參、女貞子、雞血藤、枸杞子、地黃、川芎、苦參、刺五加、茜草、靈芝、三顆針、淫羊藿等。2、能升高白細胞中藥主要為多糖類(枸杞、銀耳、云芝、淫羊藿、人參多糖等)、生物堿類(小檗胺、去甲斑蝥素、苦參總堿、千金藤素等)、皂苷類(人參皂苷、絞股藍總皂苷、黃芪苷等)、揮發(fā)油類(莪術油、茴香烯等)。體檢常識3、中醫(yī)常用升白復方制劑有十全大補口服液、六味地黃口服液、升白丸、烏雞白鳳丸、健脾益腎沖劑、參芪片、養(yǎng)血升白膠囊、大花羅布麻膠囊等。體檢常識十三、紅細胞體檢常識紅細胞也稱紅血球(RBC),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還具有免疫功能。運輸二氧化碳時呈暗紫色,運輸氧氣時呈鮮紅色。體檢常識[正常參考值]男:4.0~5.5×10^12/L(400萬-550萬個/mm3)。女:3.5~5.0×10^12/L(350萬-500萬個/mm3)。新生兒:6.0~7.0×10^12/L(600萬-700萬個/mm3)。體檢常識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中有鐵元素,所以貧血的人宜多吃鐵含量豐富的食物和蛋白質來補血。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運到肺部通過肺泡同體外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體檢常識血紅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和力比氧的大210倍,且血紅蛋白一旦與一氧化碳結合后就不易分離。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時且持續(xù)時間較長時,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合,因而喪失運輸氧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稱為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氣中毒)。體檢常識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體檢常識紅細胞的作用體檢常識1、緩沖作用紅細胞含有血紅素,其具有緩沖的作用。血紅素十分活躍,它既能和氧結合在一起,也能和二氧化碳結合。此外還在酸堿平衡中起一定的緩沖作用。體檢常識2、運輸作用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二氧化碳,電解質,葡萄糖以及氨基酸這些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須的物質。體檢常識3、轉化作用血紅蛋白是一種紅細胞相關的化合物肌紅蛋白,在肌肉細胞中存儲氧氣。在氧分低時,又與氧解離,在身體的組織中釋放出氧氣。體檢常識要生成紅細胞,需要一些重要的物質,其中包括了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鐵和生長因子:葉酸與維生素B12。紅細胞的生成物質體檢常識鐵在紅細胞生成中的重要作用鐵是使氧氣連結在血紅素上的重要元素。如果鐵原子不足,就會出現鐵缺乏的現象,血紅素的制造量會不足,降低氧氣運輸的效率,導致紅細胞形狀會變小,顏色較白,數目也會減少,臉色會呈現蒼白,舌頭會腫大、疼痛、手指甲易碎、出現隆起線條,都顯示缺鐵的征兆。若鐵原子太多,則會引起嚴重的中毒。體檢常識鐵原子的主要來源
人體必需的鐵原子,主要來源于含鐵食物中(如肉類、蛋黃、肝臟、豆類、谷物、貝類等),不過當我們排出尿液、汗水、糞便,或是有表皮細胞的脫落時,都會造成少量鐵份的喪失,性成熟的女性更會因為月經而使鐵份流失。為了要保持鐵的平衡,必需食用含鐵的食物,例如肉類、肝臟、甲魚、蛋黃、豆類、堅果以及帶殼的五谷類。體檢常識紅細胞的生成體檢常識人體每小時要制造5億新的紅細胞。紅細胞主要在人體的骨髓內生成(特別是紅骨髓)。它靠紅細胞生成素與鐵離子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是一種荷爾蒙,一般稱為EPO,紅細胞的生成就是由它負責控制。它產生于腎臟的毛細血管上皮中(肝臟也有此功能,只是其分泌量相對少很多),然后再進入血液中,其會作用在骨髓上,促使紅細胞前質物的生成及分化,以增加紅細胞的數量。體檢常識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生成激素的數量并不需要太多就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紅細胞。當不斷監(jiān)測血液的腎臟含氧量下降而以化學方式發(fā)出警告時,就會制造出較多量的紅細胞生成激素,使骨髓制造紅細胞的數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便命令骨髓制造一批新的紅細胞。通過這樣的機制,攜氧量就會增加。體檢常識紅細胞不斷進行新生和破壞,根據同位素的實驗證明其壽命為100—120天,比要白血球長。所以定期獻血有利于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更新。紅細胞的更新體檢常識十四、血小板體檢常識概述血小板(bloodplatele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體積小,無細胞核,呈雙面微凹的圓盤狀,(100~300)×10^9個/L,直徑為2-3微米。血小板是血液中體積最小的細胞。體檢常識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恒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動物血液中。體檢常識血小板的生成體檢常識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組織中的巨核細胞產生。1、多功能造血干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經過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細胞,又進一步成為成熟的巨核細胞。2、成熟的巨核細胞膜表面形成許多凹陷,伸入胞質之中,相鄰的凹陷細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細胞部分胞質與母體分開。3、這些被細胞膜包圍的與巨核細胞胞質分離開的成分~脫離巨核細胞,經過骨髓造血組織中的血竇進入血液循環(huán)成為血小板。體檢常識血小板的儲存與轉化體檢常識1、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過脾臟,約有1/3在此貯存。2、貯存的血小板可與進入循環(huán)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換,以維持血中的正常量。3、一般認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調節(jié),但其詳細過程和機制尚不清楚。4、血小板壽命約7~14天,每天約更新總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臟中被清除。體檢常識血小板的功能體檢常識一、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二、修補破損的血管三、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四、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五、促進血液循環(huán)體檢常識血小板異常分析體檢常識1.血小板增多當血小板計數>400×10^9/L時即為血小板增多A、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常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等;B、急慢性炎癥,缺鐵性貧血及癌癥等,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后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C、脾切除術后血小板會有明顯升高,常高于600×10^9/L,隨后會緩慢下降到正常范圍。體檢常識2.血小板減少當血小板計數<100×10^9/L即為血小板減少A、血小板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B、血小板破壞增多:如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消耗過度如彌漫性血管內凝血,C、家族性血小板減少:如巨大血小板綜合征等。體檢常識血小板減少的危害體檢常識1、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減退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2、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A、多發(fā)性瘀斑,最常見于小腿;B、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C、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D、手術后大量出血;E、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此時可危及生命。3、也可能因遺傳導致,男性發(fā)病,女性攜帶。體檢常識血小板減少的飲食建議體檢常識一、原則血小板減少者在飲食上要保證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供給,宜多食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鐵較多的蛋類、牛奶、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海產品等。以補氣養(yǎng)血,滋陰涼血、止血為主,二、能提升血小板的食材人參、旱蓮草、紅棗、糯米、鮮白茅根、鮮藕節(jié)、花生米、紅棗、蜂乳體檢常識十五、尿酸體檢常識尿酸是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主要代謝產物,微溶于水,易形成晶體。正常人體尿液中產物主要為尿素,含少量尿酸。體檢常識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尿酸大約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約600毫克,同時排泄掉600毫克,處于平衡的狀態(tài)。體檢常識如果體內產生過多來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機制退化,則體內尿酸滯留過多,當血液尿酸濃度大于7毫克/分升,導致人體體液變酸,影響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長期得不到注意將會引發(fā)痛風。另外過于疲勞或是休息不足亦可導致代謝相對遲緩導致痛風發(fā)病。體檢常識血中尿酸全部從腎小球濾過,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腎小球腔內,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腎小管腔內,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正常人體內尿酸的生成與排泄速度較恒定。體液中尿酸含量變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體內代謝、免疫等機能的狀況。體檢常識那些疾患會引起血尿酸增高體檢常識1、血尿酸增高主要見于痛風,但少數痛風患者在痛風發(fā)作時血尿酸測定正常。血尿酸增高無痛風發(fā)作者為高尿酸血癥。體檢常識2、在細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謝增加時,如白血病及其他惡性腫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血清尿酸值常見增高。腫瘤化療后血尿酸升高更明顯。體檢常識3、在腎功能減退時,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梢娪谀I臟疾病如急慢性腎炎,其他腎臟疾病的晚期如腎結核,腎盂腎炎,腎盂積水等。體檢常識4、在四氯化碳中毒及鉛中毒、妊娠反應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體檢常識血尿酸降低惡性貧血等疾患可引起血尿酸降低。體檢常識尿酸偏高形成原因體檢常識1、嘌呤攝入過多:尿酸高含量與食物內嘌呤含量成正比。攝入的食物內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嚴格限制嘌呤攝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umol/L(1.0mg/dL),而尿內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體檢常識
2、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內源性嘌呤代謝紊亂較外源性因素更為重要。嘌呤由非環(huán)狀到環(huán)狀的從頭合成過程要經過11步反應,其中酶的異常多會導致嘌呤合成過多。已經發(fā)現的有: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換酶(HGPRT)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缺乏。體檢常識3、嘌呤代謝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癥、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時會產生尿酸高。過度運動、癲癇狀態(tài),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煙、急性呼吸衰竭也與ATP加速降解有關。體檢常識尿酸的形成過程體檢常識第一步體內的老舊細胞,還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在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產物就有嘌呤(這種內源性的嘌呤占總嘌呤的80%)。核酸氧化分解后的產物之一就是嘌呤。體檢常識第二步體內產生嘌呤后,會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2,6,8--三氧嘌呤)又稱為尿酸。嘌呤是細胞的組成成分。體檢常識第三步2/3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1/3通過糞便和汗液排出。體檢常識注意:嘌呤是核酸的氧化分解的代謝產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謝最終產物。體檢常識尿酸偏高的不同階段的表現體檢常識1、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抽血化驗可發(fā)現血尿酸濃度增高,但未出現關節(jié)炎、高尿酸石或腎結石等臨床癥狀。這時期除非做化驗,一般不易察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可持續(xù)10~20年,有的可終身不出現高尿酸。一般說來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現高尿酸的危險性越大。體檢常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建筑工程考生復習分享試題及答案
- 建筑工程考試的答題時間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專科復習經驗分享與探討試題及答案
- 鄉(xiāng)村道路承包維修合同范例
- 冰淇淋進貨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建筑用工合同范例
- 2025年市政學重要知識試題及答案
- 理論與公眾需求結合的公文處理試題及答案
- 一線工人勞務派遣合同范例
- 建筑工程中的多元化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鐵路安檢員理論題庫
- 2024年美容師技能競賽考試題庫備賽500題(含答案)
- 在2024年銀行系統基層減負工作推進會上的匯報發(fā)言范文
- 電機檢修(第二版)高級工題庫
- DB34T 4095-2022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電子源文件同步歸檔指南
- 《無人機藝術攝影》課件-項目7 全景影像航拍
- 《李煜詩詞鑒賞:以〈虞美人〉為例》名師課件1
- 廣鐵招聘機考題庫
- 牛羊肉采購合同范本
- DLT 5434-2021 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表格
- 建材環(huán)保承諾綠色建筑承諾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