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測量與機械運動專項精練
本節(jié)要點對應題號
專項精練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5,13-16
專項精練2機械運動的相對性6-7,17-19
專項精練3不同參照物下描述運動8-9,20-24
專項精練4速度、平均速度(含實驗)10-11,25-27,31-39
專項精練5s-t圖像與v-t圖像12,28-30
專題06測量與機械運動專項精練
本節(jié)要點對應題號
專項精練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5,13-16
專項精練2機械運動的相對性6-7,17-19
專項精練3不同參照物下描述運動8-9,20-24
專項精練4速度、平均速度(含實驗)10-11,25-27,31-39
專項精練5s-t圖像與v-t圖像12,28-30
一、單選題
1.(2024?江蘇南京?二模)根據(jù)所學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的是()
A.操場籃球架上的籃圈距地面的高度約為5m
B.一盞小臺燈的功率約為1000W
C.中學生游泳時受到浮力大約500N
D.在學校體育館進行體育鍛煉時舒適的溫度約為37℃
【答案】C
【詳解】A.籃球架上的籃圈距地面的高度約3.3m,故A不符合實際;
B.一盞小臺燈的功率約為10W,故B不符合實際;
C.一位普通中學生游泳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大約是500N,故C
符合實際;
D.在學校體育館進行體育鍛煉時舒適的溫度約為25。(2,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2.(2024?江蘇常州?一模)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請為小明的估測數(shù)據(jù)加上合
適的單位:小明發(fā)現(xiàn),他的同桌在九年級這一年明顯長高了不少,大約有10()
A.nmB.mmC.cmD.dm
【答案】C
【詳解】由于人的身高變化通常是以厘米為單位的,且“10”這個數(shù)值與厘米單位相匹配(表
示長高了約10厘米),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這個單位應該是cm。
故選C。
3.(2024?江蘇南京?一模)下列有關物理量的估計符合實際的是()
A.教室里柜式空調(diào)的額定功率約為100WB.中學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約為1.5m/s
C.體育中考使用的跳繩長度約為0.4mD.體育中考使用的實心球的重力約200N
【答案】B
【詳解】A.家用柜式空調(diào)的功率約1000W,故A不符合題意;
B.中學生正常行走一步的距離約為1m,時間約為Is,則速度約為1.5m/s,故B符合題意;
C.中考體育使用的單人跳繩,長度約為2m,故C不符合題意;
D.體育中考使用的實心球的質(zhì)量約為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
G=mg=2kgxlON/kg=20N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4?江蘇南京?一模)某同學對身邊一些常見的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符合實際的是
()
A.洗澡水的溫度約6(TC
B.42寸彩電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約2W
C.正常人的心率約70次/分鐘
D.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大約為20g
【答案】C
【詳解】A.洗澡水的溫度約40??诠蔄不符合題意;
B.42寸彩電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約200W,故B不符合題意;
C.正常人的心率約60?80次/分鐘,故C符合題意;
D.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大約為200g,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2024?江蘇宿遷?三模)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要進行估測。在觀摩一場馬拉松比賽時,
小明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估測,其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運動員跑步時的步幅約為0.6m
B.路邊記者的攝像機工作時的電流約為10A
C.運動員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
D.運動員跑步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40Pa
【答案】A
【詳解】A.運動員正常步行的步幅在60cm=0.6m左右,其跑步的步幅較大,在0.8m左右,
故A符合題意;
B.攝像機工作時的電流較小約為1A,故B不符合題意;
C.馬拉松運動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20km/h即5.6m/s,故C不符合題意;
D.運動員的質(zhì)量大約是75kg,對地面的壓力約為
F=G=mg=75kgx10N/kg=750N
單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約0.025m2,運動員跑步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
/?=f=3^=3xl°4pa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6.(2024?江蘇南通?模擬預測)甲、乙兩列高鐵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匯時,
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南運動,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則下列判斷中
可能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且乙車比甲車快
B.甲、乙兩車都向南運動,且乙車比甲車快
C.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且甲車比乙車快
D.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
【答案】C
【詳解】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南運動,說明甲車相對地面是向北運
動的;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則乙車相對地面可能是靜止、可能是向南運動、也可能是向北運
動,但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故選C。
7.(2024?江蘇南京?模擬預測)以下詩句和歌詞,能說明“運動的相對性”的是()
A.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B.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
C.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D.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
【答案】B
【詳解】A.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說明以竹排為參照物,兩岸的山是運動的,
未體現(xiàn)運動的相對性,故A不符合題意;
B.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說明以自己為參照物,山是運動的,以河岸為參照
物,山是靜止的,體現(xiàn)了運動的相對性,故B符合題意;
C.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說明以牛為參照物,橋是運動的,河水是靜止的,未體現(xiàn)運
動的相對性,故C不符合題意;
D.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說明以向西運動的云為參照物,月亮向東運動,未體現(xiàn)運動
的相對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8.(2024?江蘇鹽城?三模)小明同學坐在行駛的汽車中,看到路邊的房屋向后運動,他選擇
的參照物是()
A.路邊的樹木B.沿途的路燈
C.路旁的房屋D.乘坐的汽車
【答案】D
【詳解】小明同學坐在行駛的汽車中,相對于乘坐的汽車,樹木、房屋、路燈的位置都發(fā)生
了變化,因此以乘坐的汽車為參照物,看到路邊的樹木、房屋、路燈都向后運動。故A符
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9.(2024?江蘇南京?模擬預測)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
征二號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宇航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和太空行走時,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
B.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內(nèi)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
C.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D.空間站繞地球飛行過程中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
【答案】B
【詳解】A.宇航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和太空行走時,他們的位置相對于空間站發(fā)生了改
變,因此,宇航員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故A錯誤;
B.彈簧拉力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彈簧的形變來產(chǎn)生彈力,從而鍛煉肌肉,在空間站內(nèi),雖
然處于失重狀態(tài),但彈簧的形變和彈力產(chǎn)生并不受重力影響,因此,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內(nèi)
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故B正確;
C.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而不是內(nèi)能,故C錯誤;
D.空間站繞地球飛行時,其運動軌跡是一個橢圓(或近似為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不
斷變化,因此,空間站受到的合力并不為零,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Bo
10.(2024?江蘇南京?三模)下列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4km/h
B.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約為250mg
C.人們感到舒適的氣溫約為37T
D.家用熒光燈的發(fā)光時的電流約為0.15A
【答案】D
【詳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l.lm/sn4km/h,故A不符合題意;
B.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約為250g,故B不符合題意;
C.人們感到舒適的氣溫約為23。(2,故C不符合題意;
D.一般情況下,家用熒光燈的發(fā)光時的電流約為0.15A,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1.(2024?江蘇淮安?模擬預測)小明爸爸開著汽車載著全家人在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做
勻速進入十字路口。當發(fā)現(xiàn)前方路口信號燈變?yōu)榧t燈,小明爸爸經(jīng)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
剎車,汽車速度v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從剎車開始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5m/s,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v/(ms')
燈變紅色
I。//開始踩剎車
5……
----!-----!-、--------十
0.51L5t/s
A.在0.5s的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前進了10m
B.開始剎車后1s,汽車的速度為5m/s
C.以爸爸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D.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6.67m/s
【答案】D
【詳解】A.在0.5s的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前進的路程
5=v/=10m/sx0.5s=5m
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第0.5s開始剎車,開始剎車后1s,即第1.5s,此時速度為0,故B錯誤;
C.以爸爸為參照物,小明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是靜止的,故C錯誤;
D.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在0.5?1.5s內(nèi),汽車行駛的路程
5-v7—5m/sx1s=5m
汽車共前進了
s,尸+s'=5m+5m=10m
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
%10mri
v總=二^=---=6.67m/s
tm1.5s
故D正確。
故選D。
12.(2024?江蘇南京?模擬預測)甲,乙兩名中學生在操場上沿直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
程和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s/m
—
024681012r/s
A.6?12s內(nèi),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0?10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多10m
C.6?12s內(nèi),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0?12s內(nèi),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C
【詳解】A.由圖知,乙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說明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甲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為曲線,甲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0?10s內(nèi),乙通過的路程
5乙=v乙t=5m/sx1Os=50m
由圖知,甲0?1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
40m<50m
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少10m,故B錯誤;
C.6?12s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為
s申60m-30m=.
VH=—=-------=5m/s
而12s-6s
而乙做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為
乙的速度為
s.60m「.
v=—=------=5m/s
乙7八12s
故6~12s內(nèi),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確;
D.0?12s內(nèi),甲前一半路程(30m)所用的時間為6s,后一半路程(30m)所用的時間為
12s-6s=6s
根據(jù)V=-得,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t
故選C。
二、填空題
13.(2024?江蘇常州?一模)下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用頻閃攝影技術拍攝的一張照片,每隔
0.05秒照一次像,黑點表示物體的像。由圖可知,物體從/位置運動到3位置通過的路程
為cm,該過程平均速度是m/s=
1....?
口川小川|川仙叫|川]1帥||||川|||“甲|巾川|川甲||甲”|川而叩川[1川|川甲川||
bcmI234567891。1
【答案】7.500.3
【詳解】[1]由圖可知,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
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刻度尺讀數(shù)需要估讀,故物體在段的路程為
7.50cm。
[2]由題意可知,每隔0.05秒照一次像,物體從/位置運動到8位置所用時間為
t=5x0.05s=0.25s該過程平均速度是
s7.50cm_0.075m
v=—=0.3m/s
t0.25s0.25s
14.(2024?江蘇南京,二模)分子的直徑約10-10m,合nm?
【答案】01
【詳解】由換算關系可知
lm=109nm分子的直徑約10-10m,合
1010m=1010x109n/n=0.\nm
15.(2024?江蘇無錫?三模)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創(chuàng)小組用頻閃拍攝
的方法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他們用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攝了小
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頻閃照片,則照片中/。間路程為cm;實際小車的車長為15cm,其
【詳解】口]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所以照片中間路程
$AD=8.00cm-0.50cm=7.50cm
⑵照片中力。間路程
$AC=8.00cm-4.00cm=4.00cm
照片中小車的長度為1cm,實際車長為15cm,則實際長度為照片中長度的15倍,則/C間
實際路程為
“c實=15sAe=15x4.00cm=60.00cm
小車在4C間運動的時間為
ZAC=2x0.5s=ls
s
由曠=-可知,小車在/C段的平均速度
t
,AC實60.00cmAr/
vAC=—―=-----------=60cm/s=0.6m/s
,ACIs
16.(2024?江蘇淮安?模擬預測)如圖甲所示體溫計,它的測溫原理是,其分度值
是℃;圖乙中紐扣的直徑是cm;如圖丙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是
【答案】液體的熱脹冷縮011.25337.5
【詳解】口][2]體溫計是液體溫度計,其的測溫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由圖可知,體溫計
的分度值為0.1℃?
[3]由圖可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則紐扣的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2.00cm,紐扣的右
端對應的刻度值為3.25cm,則紐扣的直徑為
Z)=3.25cm-2.00cm=l.25cm
[4]如圖所示,先讀小刻度盤即分針盤,分度值為0.5min,其示數(shù)在5和6之間,且指針偏
向“6”,再讀大刻度盤即秒針盤,分度值為0.1s,則其示數(shù)為37.5s,故停表的讀數(shù)是5min37.5s
即337.5so
17.(2024?江蘇無錫?一模)如圖所示,“運油一20”給“殲―20”空中加油的情景,“運油一20”
飛機上鮮艷的國旗紅光(選填“吸收”或“反射”,下同);“殲―20”飛機表面特殊的油
漆能敵方雷達發(fā)射的電磁波,從而躲避偵查;以“運油一20”為參照物,“殲一20”是一
的,以“殲―20”為研究對象,要說明“運動的相對性”,還需要補充的依據(jù)是0
【答案】反射吸收靜止見解析
【詳解】[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運油-20”飛機上鮮艷的國
旗反射紅光。
[2]為了躲避偵查,飛機表面特殊的油漆能吸收敵方雷達發(fā)射的電磁波,這樣敵方雷達接收
不到電磁波。
[3][4]以“運油一20”為參照物,“殲一20”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殲一20”是靜止的;以“殲一
20”為研究對象,分析“殲-20”與加油機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說明“運動的相對性”。
18.(2024?江蘇揚州?模擬預測)2024年1月28日上午,“行走大運河”——中國輝煌足跡大
運河龍舟系列活動暨江蘇省龍舟精英將開尊,圖示是比賽的一個場景。
(1)敲鼓越用力,鼓聲越響,這是通過改變聲源的來改變聲音的響度,運動員聽到的
鼓聲是通過傳入人耳的。
(2)以運動員為參照物,龍舟是的。
(3)某參賽隊在500m直道比賽中共用時lmin40s,則該龍舟的平均速度是m/s。
(4)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龍舟具有。
【答案】⑴振幅空氣
⑵靜止
(3)5
(4)慣性
【詳解】(1)[1]聲音的響度與幅度有關。敲鼓越用力,鼓面振動幅度越大,鼓聲越響,這
是通過改變聲源的振幅來改變聲音的響度。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運動員聽到的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2)以運動員為參照物,龍舟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是運動的。
(3)某參賽隊在500m直道比賽中共用時lmin40s,則該龍舟的平均速度是
s500m500m__/
v=—=-----------=--------=50m/s
tlmin40s100s
(4)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19.(2024?江蘇蘇州?一模)如圖“押加”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體育項目。比賽中,甲、乙雙方拖動
布帶互拉,以決勝負。在僵持狀態(tài)下甲方對布帶的拉力_____乙方對布帶的拉力;以甲方為
參照物,乙方是的;此時甲方鞋底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
【答案】等于靜止前
【詳解】[1]僵持狀態(tài)下,布帶處于靜止狀態(tài),甲方對布帶的拉力與乙方對布帶的拉力是一
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反向、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兩者大小相等。
[2]以甲方為參照物,乙方的位置不變,故乙方是靜止的。
[3]此時甲方向后蹬地,鞋底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20.(2024?江蘇南通?三模)4月26日,神舟十八號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在脫離火
箭之前,相對于火箭是(選填“靜止”或“運動”)的;空間站通過波與地面通信;
返回艙返回與大氣層劇烈摩擦,將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為避免飛船因高溫而損壞,其表
面燒蝕材料在升溫后(填物態(tài)變化)成氣體,并—熱。
【答案】靜止電磁機械熔化并汽化或升華吸
【詳解】[1]飛船在脫離火箭之前,相對于火箭位置不變,則飛船相對于火箭是靜止的。
[2]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空間站通過發(fā)射和接收電磁波與地面通信的。
[3]返回艙返回與大氣層劇烈摩擦,返回艙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4]其表面燒蝕材料為固態(tài),在升溫后,由固態(tài)熔化為液態(tài),再汽化為氣態(tài),或者直接由固
態(tài)升華為氣態(tài)。
⑶熔化、汽化、升華過程中都要吸收熱量。
21.(2024?江蘇淮安?二模)2023年12月10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飛機C919,從上
海虹橋國際機場飛到了450公里外的江蘇淮安漣水國際機場進行了測試,飛行過程中,以
駕駛員為參照物,飛機是的;在飛機抵達漣水機場后滑行過程中飛機做(選
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答案】靜止變速
【解析】【小題1】口]若以駕駛員為參照物,飛機相對于駕駛員的位置不變,所以是靜止的。
[2]在飛機抵達漣水機場后滑行過程中,飛機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越來越慢最終會停
下來,此過程中飛機做變速運動。
22.(2024?江蘇南通?模擬預測)小明在站臺等候公共汽車,突然聽到背后同班同學小軍在
叫他。小明聽到的音是小軍聲帶產(chǎn)生的,根據(jù)來判斷是小軍的聲音,此時他
看到一輛轎車由東疾馳而來,若以轎車為參照物,站臺在向運動;到站臺剎車,剎
車時剎車片會發(fā)熱,這是通過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答案】振動音色東做功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小明聽到的音是小軍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2]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據(jù)音色來判斷是小軍的
聲音。
[3]轎車由東疾馳而來,若以轎車為參照物,站臺不斷向轎車靠近,因此站臺在向東運動。
[4]到站臺剎車,剎車時剎車片克服摩擦做功,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
變物體的內(nèi)能。
23.(2024?江蘇揚州?三模)在今年3月31日舉行的揚州鑒真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全長約
21km),某選手成績?yōu)?小時12分,他的平均速度為km/h?,F(xiàn)場觀眾的呼喊聲是通過
傳入人耳的。比賽過程中,李想同學感覺和他并排跑著的爸爸是“靜止”的,他是以為
參照物。
【答案】17.5空氣自己
【詳解】[1]這位選手的平均速度為
S21km
v=—==17.5km/h
72?
-h
60
[2]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觀眾聽的呼喊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3]李想跟他并排跑著的爸爸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爸爸是“靜止”的,是以自己為參照物。
24.(2024?江蘇揚州?二模)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又一次重要突破:4月25日晚,搭載神舟十
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鸺ㄟ^燃燒燃
料,噴出高壓燃氣從而使火箭獲得推力。高壓燃氣把火箭推向太空的過程中,其內(nèi)能會—
(增大/減小/不變),其原理與熱機的沖程相同。飛船于4月26日凌晨順利完成與空
間站的自主對接。此時,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是(運動/靜止)的。
【答案】減小做功靜止
【詳解】高壓燃氣把火箭推向太空的過程,是燃氣對火箭做功,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所以內(nèi)能會減小。這個原理與熱機的做功沖程相同,做功沖程也是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為
熱機提供動力。
[3]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
25.(2024?江蘇無錫?模擬預測)周日,小明的爸爸開著汽車載著全家人在公路上以10m/s
的速度勻速進入十字路口。當發(fā)現(xiàn)前方路口信號燈變?yōu)榧t燈,小明的爸爸經(jīng)過0.5s反應時
間后開始剎車,行駛的路程為m;汽車剎車后再行駛了0.5s時,汽車的速度為_
m/s;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的物理量是。
【詳解】[1]由圖像知,汽車從小明爸爸發(fā)現(xiàn)信號燈變紅色到腳踩剎車時,汽車做勻速直線
運動,速度v/=10m/s,根據(jù)速度公式得,行駛的路程
S/=V2/=10m/sx0.5s=5m⑵由圖像知,汽車剎車后再行駛了0.5s時,汽車速度為5m/s。
[3]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等于速度和時間的乘積,即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26.(2024?江蘇徐州?一模)同學們乘坐大客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小華上車后,汽車啟動,
這個過程汽車動能(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大客車以8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
30分鐘,通過的路程是km;汽車行駛時,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樹是的。
【答案】變大40運動
【詳解】[1]小華上車后,汽車啟動,汽車總質(zhì)量變大,速度也逐漸變大,因此汽車動能增
大。
⑵大客車以8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30分鐘,通過的路程是
30
s=vt=80km/hx—h=40km
60
[3]汽車行駛時,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路邊的樹是運動的。
27.(2024?江蘇無錫?二模)如圖為“行星傳動示意圖”,中心“太陽輪”的轉(zhuǎn)動軸固定,其半徑
為國,周圍四個“行星輪”的轉(zhuǎn)動軸固定,其半徑均為心,“齒圈”的半徑為舄,其中
R!=1.5R2,/、B、C分別是“太陽輪”、“行星輪”和“齒圈”邊緣上的點,齒輪可繞所在轉(zhuǎn)動軸
轉(zhuǎn)動,齒輪轉(zhuǎn)動過程不打滑,轉(zhuǎn)動過程中/點與C點的速度之比為,當C點所在
齒輪旋轉(zhuǎn)2周,8點所在齒輪旋轉(zhuǎn)o
【答案】1:17周
【詳解】[1]⑵由圖可知,/與B為齒輪傳動,所以線速度大小相等,8與C也是齒輪傳動,
線速度也相等,所以/與C的線速度是相等的,/點與C點的線速度之比為1:1;由圖可知
R3=2R2+Ri=2R2+i.5RI=3.5R2B與C的線速度相同,由7=◎也可得
V
?=[=4==:即當C點所在齒輪旋轉(zhuǎn)2周,8點所在齒輪旋轉(zhuǎn)7周。
28.(2024?江蘇蘇州?一模)汽車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直線前進,司機發(fā)現(xiàn)前方路
口信號燈變?yōu)榧t燈,經(jīng)過0.5s的反應時間后開始剎車,汽車速度v隨時間f變化關系如圖所
示,則開始剎車后第0.5s時,汽車速度為m/so從信號燈變紅到汽車完全停止,這個過
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m/so
【詳解】[1]由圖象知,開始剎車后第0.5s時,汽車速度為5m/s。
⑵由vT圖象中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路程可知,從燈變紅開始到汽車完全靜止時
車子前進的距離為
s總=^-x(0.5+1.5)xl0m=10m
從信號燈變紅到汽車完全停止,這段時間內(nèi)車的平均速度為
=-----x6.67m/s
1.5s
29.(2024?江蘇宿遷?一模)(1)將A、B兩小球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圖甲是在它們運動的
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則圖甲中小球的平均速度較大,用
圖乙中SY圖像可以描述小球的運動;
(2)小雨同學騎著電動自行車沿直線行駛,如圖丙所示是電動自行車行駛90m的vT圖像,
則電動自行車行駛過程的平均速度為m/s;在第5s至第10s內(nèi),電動自行車做
(選填“勻速”、“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
【答案】AB6勻速
【詳解】(1)由題意可知,兩小球運動的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
片,觀察圖甲可知,兩小球所走的路程相同,但A球所用的時間較小,則A球的平均速度
大;而圖乙中的S-/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圖
甲可知,A球的速度是變化的,B球的速度保持不變,則圖乙中sY圖像描述B小球的運動。
(2)[3]從圖丙可以看到,自行車行駛90m所用的時間為15s,根據(jù)v=?可知,自行車行駛
90m的平均速度為
s90m,,
v=—=------=6m/s
t15s
[4]從圖丙可以看到,在第5s至第10s內(nèi),自行車的速度保持不變,為15m/s,即自行車做
勻速直線運動。
30.(2024?江蘇宿遷?一模)(1)將A、B兩小球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圖甲是在它們運動的
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則圖甲中(選填"A”或"B”,下同)小
球的平均速度大,可以用圖乙中s-f圖像描述小球的運動;
(2)小芳同學騎著自行車沿直線行駛,如圖丙所示,這是自行車行駛150m的*/圖像,則
自行車行駛150m的平均速度為m/s;在第5s至第10s內(nèi),自行車做(選填“勻
速”、“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
【答案】AB10勻速
【詳解】(1)由題意可知,兩小球運動的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
片,觀察圖甲可知,兩小球所走的路程相同,但A球所用的時間較小,則A球的平均速度
大;而圖乙中的s“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圖
甲可知,A球的速度是變化的,B球的速度保持不變,則圖乙中sY圖像描述B小球的運動。
(2)[3]從圖丙可以看到,自行車行駛150m所用的時間為15s,根據(jù)速度公式v=:可知,
自行車行駛150m的平均速度為
s_150m
=10m/s
t15s
[4]從圖丙可以看到,在第5s至第10s內(nèi),自行車的速度保持不變,為15m/s,即自行車做
勻速直線運動。
三、實驗題
31.(2024?江蘇無錫?二模)小明和小紅配合做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實驗時,將兩個等大的
圓紙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如圖所示。
(1)實際實驗發(fā)現(xiàn),紙錐下落的時間比較難測量,為了方便實驗測量,應該選用錐角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紙錐;
(2)兩位同學猜想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與紙錐的錐角、紙錐的質(zhì)量有關,并打
算繼續(xù)用圖中的這兩個紙錐研究紙錐下落快慢與錐角的關系,小麗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
的,請你提出一種改進的方法:
【答案】較大見解析
【詳解】(1)[1]紙錐的錐角越大,下落的越慢,所以需要選用錐角較大的紙錐進行實驗。
(2)[2]保持紙錐的質(zhì)量相同,制作多個錐角不同的紙錐,分別測量它們從同一高度下落的
時間,比較下落時間的差異。
32.(2024?江蘇鎮(zhèn)江?一模)小明做研究蠟塊運動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A將玻璃管翻轉(zhuǎn)后豎直放置,記錄蠟塊的運動情況,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二
區(qū)間s7cm0-2020-4040?6060?80
通過各區(qū)間的時間r/s5.1a5.25.1
通過各區(qū)間的速度v/(cm/s)3.9b3.83.9
⑴將表2中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處為s,b處為cm/s;
(2)根據(jù)蠟塊通過各區(qū)間的速度,可將蠟塊的運動近似看作運動;
(3)蠟塊從最低點運動到0點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經(jīng)過0點的速
度。
(4)小華也進行了實驗,根據(jù)自己正確測定的數(shù)據(jù)在圖2中作出蠟塊運動的s-f圖像,請指出
小華作圖中兩處不合理之處。
①;(D。
【答案】⑴5.04.0
(2)勻速直線
⑶小于
(4)用折線連接各個數(shù)據(jù)點橫坐標取值不合理
【詳解】(1)由表1可知,路程由20cm到40cm,所用時間為
Z=10.1s-5.1s=5s
則平均速度為
S40cm-20cm
V=—=4.0cm/s
5s
(2)由蠟塊通過各區(qū)間的速度可知,速度幾乎不變,因此可將蠟塊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
線運動。
(3)由于0點的速度為0,因此蠟塊從最低點運動到0點有一段做加速運動,因此平均速
度小于經(jīng)過0點的速度。
(4)[1]⑵由圖2可知,在做路程-時間圖像時,時間的取值分布不合理,然后應用用折線
連接各個數(shù)據(jù)點,從而作出圖像。
33.(2024?江蘇泰州?一模)用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清水、紅墨水等
器材探究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請完成實踐評價。
(1)步驟:
①在玻璃管內(nèi)注清水近滿,上端留一小段空氣柱,并滴幾滴紅墨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
將玻璃管翻轉(zhuǎn)數(shù)次,熟悉氣泡的運動情況,再使玻璃管保持豎直狀態(tài);
②利用刻度尺和橡皮筋在玻璃管上標記起點。和距離o點20cm、40cm、60cm、80cm的位
置,準備進行實驗測量;
③迅速翻轉(zhuǎn)玻璃管處于豎直狀態(tài),當氣泡運動到0點時用秒表開始計時,分別測量氣泡從0
點動到20cm、40cm>60cm和80cm處所用的時間;
④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列表格中,并總結(jié)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
從0點開始的路程s/cm020406080
從0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5.010.015.019.9
①在清水中滴幾滴紅墨水,目的是;
②標記的起點。離管底稍遠些,這樣做的兩點好處:、;
③請在坐標系中描點并作出氣泡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以看出,氣泡近似做一
直線運動;
④實驗時發(fā)現(xiàn)氣泡運動較快,請寫出一個改進措施:,
氣泡的運動趨于穩(wěn)定便于計時的方便
用菜籽油代替水
【詳解】(2)①[1]在清水中滴幾滴紅墨水,目的是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
②⑵[3]起點(。點)最好離管底稍遠一些,這樣氣泡運動一段路程后才開始計時,氣泡的
運動趨于穩(wěn)定、便于計時的方便。
③[4]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描點畫圖,如下:
[5]圖像s-f成正比例函數(shù)圖像,所以氣泡近似為勻速直線運動。
④⑹氣泡運動較快,可以用菜籽油代替水,菜籽油的黏性比水大,可以讓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
得較慢,這樣便于測量。
34.(2024?江蘇淮安?二模)小明和同學協(xié)作用米尺和秒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將等大的圓
紙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多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如圖所示。
(1)下列是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幾種方案,最合理的是;
A.先選定一段時間,測量紙錐在這段時間下落的距離:
B.先選定一段距離,再測量紙錐通過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C.預先不選定時間或距離,直接測定紙錐通過某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2)在實際操作中,小明發(fā)現(xiàn)紙錐下落的(選填“路程”或“時間”)比較難測量,為了解
決此問題,最好選用圖中(選填“甲”、“乙”或“丙”)紙片圍成的紙錐進行實驗;
(3)小麗用頻閃相機每隔0.1s時間曝光一次,拍攝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丁是小麗用刻
度尺測量照片中紙錐從/運動到3距離的情景,測量結(jié)果是cm。若測得所使用的紙錐
實際直徑與照片紙錐直徑比為5:1,那么紙錐從4到B位置的實際平均速度為m/so
【答案】⑴B
⑵時間甲
(3)10.101.2625
【詳解】(1)因為紙片在空中下落時距離不好測量,固定距離后通過測量時間就可以求速度,
所以方案B比較好。
(2)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可以換用錐角較大的紙錐,增大空氣阻力。故選甲。
(3)[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則4到8的距離是
10.60cm-0.50cm=10.10cm
⑵圖中4到5所用的時間為
0.1sx4=0.4sZ到B實際距離為
sAB_5.00cm
10.10cm1.00cm
^=50.50cm=0.505nh4到B實際平均速度
0.505m
_SAB_=1.2625m/s
^AB0.4s
35.(2024?江蘇泰州?三模)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科技小組的同學探究紙錐下落的運動情況。
jm?
15
皆
?
<4
一
5
1
》
s
W
萼
£
一
一
宣
圖?m2
(1)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紙錐下落的時間,我們可采用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或換用錐角較一
的紙錐進行測量:
(2)調(diào)整好裝置后,小李進行了實驗,如圖1所示,他們用秒表測得紙錐通過。8這兩
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分別為Is、1.5s,他們所測量的04段的平均速度為m/s,N5段的平
均速度為m/s,紙錐做的(選填“是”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
(3)為了測量紙錐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張讓紙錐從/點由靜止釋放,測出紙錐
到達8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紙錐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這樣測出的速度(選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紙錐從。點釋放時段的平均速度;
(4)接著小明利用相機頻閃拍照,探究紙錐下落的情況,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攝的圖
片如圖2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是(選填“變大”、"先變
大后不變”或“不變”),在此過程中,紙錐經(jīng)過圖中。點的速度為m/s;
(5)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測得不同紙錐從同一高度(足夠高)由靜止下落的最終速
度不同,由此你認為紙錐下落的最終速度可能與紙錐的(寫出一條即可)有關。
【答案】⑴大
(2)0.51是
(3)小于
(4)先變大后不變1.25
(5)紙錐的形狀
【詳解】(1)實驗時,其它條件相同時,錐角較大的紙錐下降速度慢,為了便于測量紙錐下
落的時間,采用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或換用錐角較大的紙錐進行測量。
(2)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則。4段的路程s.=50.0cm,05段的路
程s°B=100.0cm,則紙錐通過OA段的平均速度
vOA=-==50cm/s=0.5m/s
GIs
紙錐通過段的平均速度
S?R100.0cm””,?”r,
vOB==-----------x66.7cm/s=0.667m/s
t()B1.5s
紙錐通過48段的平均速度
100.0cm-50.0cm,_....
1=3-----------------------=100cm/s=lm/s
1.5s-ls
因為所以紙錐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
(3)紙錐從。到2的過程中通過/點時的速度不為0;通過段的時間與CM段的時間
之差才是下半程段的時間,讓紙錐從/點由靜止釋放,測出紙錐到達8點的時間,這樣
測量的時間較大,這樣測出的速度會小于從。點釋放時N8段的平均速度。
(4)從圖2中可以看出,同樣在間隔時間為0.2s時,紙錐下落的距離先小后大,最后
保持不變,因此,其速度的變化應該是先變大后不變;從圖中C位置到E位置,照相機共
曝光2次,距離為
50.0cm=0.5m
紙錐經(jīng)過圖中。點的速度為
s0.5m
P——―.....1.25m/s
t2x0.2s
(5)紙錐的形狀不同,下落時受到的空氣阻力不同,下落時的速度可能不同,故紙錐下落
的最終速度可能與紙錐的形狀有關。
36.(2024?江蘇鹽城?三模)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頻閃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
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
4號
與
后
5》
守
守
C后
(1)小華所在的小組拍下了紙錐從N點下落過程的照片,如圖所示,可知紙錐在段做一
運動,判斷的依據(jù)是o當紙錐下落到2點時速度最大,接著開始做勻速運動,我
們把這個最大速度叫收尾速度。測得紙錐在8c兩位置間的距離為69.0cm,則紙錐的收尾速
度為m/s;
(2)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的紙錐下落的收尾速度不同。就紙錐下落的收尾速度大小與
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小組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紙錐的錐角有關;猜想二:跟紙錐的質(zhì)量有關;
猜想三:跟紙錐的底面積有關。
他們用相同的復印紙制成了多個不同的紙錐。每次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分別測量出每個
紙錐下落的收尾速度,并記錄在下表中。
紙錐錐角收尾速度
紙錐編號紙錐質(zhì)量m/g紙錐的底面積5/cm2
0/0v/m?s'
114.42071.11.5
225.62081.91.6
314.42081.91.2
414.41081.91.7
①比較編號為紙錐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猜想一是正確的;
②分析表格,發(fā)現(xiàn)2號紙錐比1號紙錐的收尾速度大,小明得出質(zhì)量大的紙錐收尾速度大,
對此你認為小明所得的結(jié)論(選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斷的理由是;
③由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jié)論可知,為了減小紙錐豎直下落時的收尾速度,應該選擇錐角
較大、、的紙錐。
【答案】加速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在增大1.151、3不可靠
沒有控制錐角大小相同質(zhì)量較小底面積較大
【詳解】(1)由圖得,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在增大,則說明紙錐在N2段做加速運動。
[3]當紙錐下落到8點時速度最大,接著開始做勻速運動,我們把這個最大速度叫收尾速度
測得紙錐在BC兩位置間的距離為69.0cm,則紙錐的收尾速度為
(2)[4]①比較編號為1、3紙錐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配電箱組裝培訓
- 《啟迪-課件素材》課件
- 車輛開運輸發(fā)票合同協(xié)議
- 遠程醫(yī)療服務合同協(xié)議
- 河道入股協(xié)議書
- 郵送廣告制作合同協(xié)議
- 跪求個人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送菜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運輸砂石料合同協(xié)議
- 退伙協(xié)議書退款協(xié)議
- 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面臨的挑戰(zhàn)研究
- 《北京二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期中試卷全攻略》
- 供應鏈安全培訓教材課件
- 2024年醫(yī)院考勤的管理制度
- 進貨押金合同模板
- 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2024年度北京市安全員之B證(項目負責人)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 第四章 整式的加減 章末復習
- 老母親贍養(yǎng)協(xié)議書范本
- 卸車工合同協(xié)議書
- 字節(jié)跳動會議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