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專項訓練:賞析手法-表達方式(描寫)原卷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專項訓練:賞析手法-表達方式(描寫)原卷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專項訓練:賞析手法-表達方式(描寫)原卷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專項訓練:賞析手法-表達方式(描寫)原卷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專項訓練:賞析手法-表達方式(描寫)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詩歌題型細化專項訓練

考點15賞析手法一表達方式(描寫)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楚南樓①

柳開②

洗盡蠻煙幾案空,登臨直見楚山雄。

坐當鴻鵠高飛處,身在乾坤潮氣中。

木落有情瞻北闕,霜輕無夢入西風。

憑闌自是蓬瀛③客,獨對瀟湘興未窮。

【注】①楚南樓:古樓名。②柳開:北宋文學家,官至如京使,世稱柳如京,為宋代古文運動

的先驅(qū)。此詩作于詩人知全州時。③蓬瀛:蓬萊和瀛洲。

L請簡要賞析詩歌頸聯(lián)的寫景手法。

2.請簡要賞析詩歌尾聯(lián)的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訪益上人①蘭若

嚴羽

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

一徑入松雪,數(shù)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

吟罷拂衣去,鐘聲云外殘。

【注】①上人:對僧人的尊稱。②蘭若:寺廟。首句的“青蓮宇”也是這個意思。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獨”字寫出了詩人的超然灑脫,“尋”暗示了益上人的住處地處幽僻。

B.頷聯(lián)用一“人”字說明路的窄小,把雪松和小路的比例關(guān)系處理得恰到好處。

C.頸聯(lián)寫詩人到后,山僧欣然與詩人出游吟賞冬景,將寺中山林樓閣交給專人看管。

D.尾聯(lián)寫詩人游興已盡,心無掛礙,辭行以后,心地一片空凈澄明,唯余鐘聲回響。

4.詩評家認為嚴羽寫詩“專宗王孟”。頷聯(lián)是如何表達王、孟詩那種清雅的格調(diào),靜謐的意境

的?請從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結(jié)合詞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勞歌

[宋]張耒

暑天三月元無雨,云頭不合惟飛土。

深堂無人午睡余,欲動兒先汗如雨。

忽憐長街負重民,筋骸長轂①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飽兒女。

人家牛馬系高木,惟恐牛軀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艱,誰知不如牛馬福!

【注】①段(gdu):張滿弓弩。

5.這首詩中,最能表現(xiàn)詩人情感的一個字是。

6.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勞工的艱難勞苦的?請作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和侯大夫秋原山觀征人回①

楊巨源

兩河②戰(zhàn)罷萬方清:原上軍回識舊營。

立馬望云秋塞靜,射雕臨水晚天晴。

戌閑部伍分歧路,地遠家鄉(xiāng)寄旅旌。

圣代止戈資廟略③,諸侯不復更長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愈演愈烈,嚴重威脅到大唐帝國的穩(wěn)定。公元

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憲宗任用為宰相,三年內(nèi)平定了藩鎮(zhèn)割據(jù),唐朝再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

一。這首詩是觀看平叛軍隊回來時的唱和之作。②兩河:唐安史之亂后,稱河南、河北二道為

兩河。③廟略:皇室宗廟的功績。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了“征人回”的背景,從“萬方清”三字可見溢于言表的喜悅之情。

B.頸聯(lián)說戰(zhàn)爭結(jié)束了,部隊回原駐地;旅旌寄回了家鄉(xiāng),和平已到來。

C.尾聯(lián)詩人以喜悅的心情歌頌平藩戰(zhàn)爭的豐功偉績,總括全詩,深化主題。

D.整首詩激越豪邁、雄渾悲涼,展現(xiàn)了征人的風采,給人雄健昂揚的感受。

8.頷聯(lián)是怎樣刻畫征人形象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魯望以輪鉤①相示,緬懷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

角柄孤輪細膩輕,翠篷十載伴君行。

②時解轉(zhuǎn)蟾蛛魄,拋處能啼絡(luò)緯聲。

七里灘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靜三更。

牛衣笫足和蓑睡,誰信人間有利名。

【注】①輪鉤:一種在釣竿上裝有小輪用以收卷釣絲的釣具。②擲:同“捻”,揉搓。

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從輪鉤聯(lián)想到友人魯望垂釣的情形,表現(xiàn)其“高致”,抒發(fā)詩人的欣賞之情。

B.首聯(lián)直接寫釣具細膩輕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關(guān)系密切,十余年一直與他相伴相隨。

C.頷聯(lián)視聽結(jié)合,“蟾蛛魄”指輪鉤映出的月光,“絡(luò)緯聲”指絲線拋出時發(fā)出的聲音。

D.頸聯(lián)上下旬一動一靜,喧響的波濤和靜謐的溪月互相襯托,描繪出友人夜釣時的畫面。

10.本詩后兩聯(lián)是怎樣表現(xiàn)友人“高致”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11.這首詩在運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手法寫出了春天的美景?營造出怎樣的一種氛圍?請簡要分

析。

12.“花落家童未歸,鶯啼山客猶眠”寫出了山客什么樣的心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各題。

題西溪無相院

宋?張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化用孟浩然詩句“涵虛混太清”,同樣寫出了西溪水面遼闊,浩蕩不凡的氣象。

B.“塵里去,,”鑒中行,,寫出了僧人入城,禪院愈清,物我兩忘,人行鏡中的禪境。

C.尾聯(lián)作者擔心蘆葦長得太高,遮住空中的月亮,使人領(lǐng)略不到深潭月影,余味悠然。

D.全詩通過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景物的描寫,人景融合,明凈清麗,意境清雅,充滿雅趣。

14.本詩的頷聯(lián)寫景極具特色,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西北有高樓

(東漢)佚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①結(jié)綺窗,阿閣②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久

清商④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⑤,奮翅起高飛。

(選自漢樂府《古詩十九首》)

【注】①交疏:縱橫交錯的窗格子。②阿閣:宮殿式建筑。③杞梁妻:齊國人杞梁戰(zhàn)死,其妻

孤苦無依,枕尸痛哭以至哭倒長城。④清商:悲傷的音樂。⑤鴻鵠(hu):天鵝。

15.詩中“再三嘆”呼應(yīng)上文的“"三個字,“雙鴻鵠”比喻詩中的和兩個人。

16.全詩是怎樣描寫音樂的?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夜尋僧不遇

于武陵

數(shù)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guān)。

不知雙樹客,何處與云閑。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題目即點明了時間、事件及其結(jié)果,寫作者夜里到寺院中尋訪僧人卻尋而不得。

B.首聯(lián)寫去尋僧的路上多次歇息,走過煙霧迷蒙的溪河后,周遭的景色漸漸不同尋常。

C.頸聯(lián)表明作者來回幾趟尋訪寺僧;卻都只見其居所房門緊閉,唯門前石徑雪落無聲。

D.本詩最后作者因未遇而生發(fā)感嘆,與賈島《尋隱者不遇》“云深不知處”異曲同工。

18.本詩頷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從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賞析該聯(lián)。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小重山

陳亮①

碧幕霞綃一縷紅?;敝μ渌搌B,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云風。

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②。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注】①陳亮,字同甫,多次向宋孝宗上書陳述抗金方略。②據(jù)《麗情集》記載,唐朝御史裴

質(zhì)和成都歌女灼灼有情,裴質(zhì)被召還朝后,灼灼以軟綃聚紅淚為寄。

1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寫景,營造了凄涼、哀婉的氣氛,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

B.“冷煙濃”中的“冷”,既指秋天薄暮時天氣微冷,也暗示著詞人的冷寂心境。

C.下闋用典,體現(xiàn)出詞人的滿腔忠誠,同時有忠心無處可訴的悲苦,用語含蓄。

D.“江南闊”中的“闊”,指地之遼闊,使全詞在哀婉之上添了一絲悲壯與豪放。

20.簡要賞析這首詞上闋的寫景藝術(shù)。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①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③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②

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多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

峽:位于宜昌之西。韓十四去江東探親要經(jīng)過此地。

2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詩人感嘆古代老萊子彩衣娛親這樣的美談,在干戈遍地的今天,已經(jīng)很難找到,

從正面扣住題意“覲省”,并點出背景。

B.三、四句緊承“萬事非”,進一步點明題意,從自己的“無家尋弟妹”,引出對方的“何處

訪庭圍”,賓主分明,寄慨遙深,有一氣流貫之妙。

C.尾聯(lián)“猶恐”二字,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與“嘆息人間萬事非”前后呼應(yīng),倍覺意味

深長。

D.本詩不落專寫凄凄戚戚之情的窠臼,在深沉的別情中流露出蒿目時艱、憂心國難的浩

茫心事。

22.本詩頸聯(lián)是如何描寫景物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鵡塢天①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诩毤毾?。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①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②紅蕖,紅荷花的別名。

23.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寫景,意象開闊,層次分明。兩句中竟然寫

出了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景物。容量之大,堪為妙筆。

B.“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兩句,描寫細膩,意境清新淡雅,頗具詩情畫意。

這樣的環(huán)境,是修身養(yǎng)性的樂土。詩人流連這里的景致,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寫作者太陽西落時手拄藜杖緩步慢行。這是詞人

自我形象的寫照。這三句人物素描畫,通過外部形象顯示其內(nèi)心世界,是高明的手法。

D.“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是點睛之筆。“殷勤”猶言“多承”,運用擬人手法,

使雨有了人的情意。這兩個字里還含有某些意外之意,隱藏著詞人的無限感慨。

24.簡要分析“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一句在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入朝曲

[南齊]謝眺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薨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輸。

獻納云臺①表,功名良可收。

[注]①云臺,漢官高臺名。漢光武帝曾以南宮云臺作為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遂用以借指朝廷。

2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一二兩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敘寫金陵的地理形勢和歷史變遷。

B.第五句中,“馳”字寫出了金陵城里高樓鱗次櫛比、薨宇齊飛的雄偉景象。

C.詩歌三至八句緊承“帝王州”來寫,具體描繪了都城金陵的繁華壯麗。

D.詩歌最后兩句表達詩人建功立業(yè)的決心,反映了他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26.詩歌三至八句,寫景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韓十四江東覲?、?/p>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③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

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2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筆力蒼勁,伸縮自如,將國難家恨、與友人難分難舍之情共融

一爐,是唐代送別詩中的上乘之作。

B.首聯(lián)引用老萊子彩衣娛雙親的典故后發(fā)出感嘆,既揭示了戰(zhàn)爭中天倫孝道難見的現(xiàn)實,

又暗扣詩題中的“覲省”之意。

C.頷聯(lián)寫自己與朋友的經(jīng)歷,前后兩句結(jié)構(gòu)對仗、意義相承。用一個問句,表示出對韓

十四此行的關(guān)切,感情十分真摯。

D.尾聯(lián)“此別”總括前面離別的情景,“猶恐”二字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與“嘆息人

間萬事非”前后呼應(yīng),意味深長。

28.這首詩的頸聯(lián)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請簡要賞析。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注)西湖:指穎州(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河與泉河交匯處的天然湖泊。

29.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上闋主要寫堤岸風景,筆調(diào)輕松而優(yōu)雅。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西

湖好”總領(lǐng)全詞,點明題意,直抒贊美之情。

B.“短棹”二字已將休閑的意思委婉寫出,因為是短棹,所以輕舟緩慢而悠閑地飄蕩在湖

面上,游人有足夠的時間來觀賞兩岸春色。

C.結(jié)句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表現(xiàn)出詩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惱之情。

D.全詞以輕舟的行進為線索,漸次寫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將游人之悠閑意趣融

入其中。

30.詞的下闋主要運用了哪種手法來寫景?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

答.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喜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

風亂萬疇①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

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②更無瓶。

[注]①疇:田地。②甑:煮酒之器。

3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愜”字寫雨后萬物生機勃勃的情態(tài),溪流響聲之大說明雨水充足豐沛。

B.一陣大風刮起,廣闊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錦褥的禾苗隨風起伏,生機勃勃。

C.雨后水漲使兩岸距離變得更遠了,人們只能隔著河大聲對話,有些掃興。

D.詩歌先寫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結(jié)尾轉(zhuǎn)寫愁情來反襯喜雨,詩意跌宕起伏。

32.請簡要賞析中間兩聯(lián)寫景的藝術(shù)手法。

閱讀下面的宋詩和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游山西樹

【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雙調(diào)】折桂令?田家

【元】盧摯

沙三伴哥來嚓①,兩腿青泥,只為撈蝦。太公莊上②,楊柳陰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涎刺塔

③,碌軸上澹著個琵琶久看養(yǎng)麥開花,綠豆生芽,無是無非,快活煞莊家。

【注】①沙三伴哥:元曲多用作村農(nóng)名字。噪:語尾助詞。②太公:復姓。③涎刺塔:垂涎饞

嘴的樣子。④碌軸:又作“碌磕”;石滾碾??赡攵?、麥之類的農(nóng)具。

33.《游山西村》中的“社”意思是o這兩首詩(曲)都寫到_____生活場景。

34.這兩首詩(曲)在描寫上有什么相同點?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下面小題。

歲暮登黃鶴樓

陳恭尹

郊原草樹正凋零,歷歷高樓見杳冥。

鄂渚地形浮浪動,漢陽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粵客歸心向洞庭。

莫怨鶴飛終不返,世間無處托仙翎。

[注]公元1659年,南明朝廷宣告覆亡。此時,為抗清而奔走于河南等地的陳恭尹見大局已定,

只得懷著無家無國的深痛巨創(chuàng),頹然南歸。他年末途經(jīng)武昌,在黃鶴樓頭登臨送目,寫下了這

首寄慨遙深的詩章。

3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詩題,描寫了歲暮時節(jié)草木凋零的郊原景象,展現(xiàn)出曠遠迷茫的境界。

B.頷聯(lián)承首二句,寫登樓眺望之景,進一步通過山光水色的描寫表現(xiàn)詩人的心境。

C.頸聯(lián)化用崔穎《黃鶴樓》的詩意,昔人已去,白云千載,暗喻家國巨變的深切感慨。

D.尾聯(lián)寫世間沒有黃鶴容身之地,實則抒發(fā)詩人渴望超脫塵俗,歸隱黃鶴樓之情。

36.有評者說,本詩頷聯(lián)景物描寫氣韻生動,你是否同意?請作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