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全都是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2分)牛頓第一定律是()A.通過想象得出的結論 B.由斜面小車實驗直接得到的結論 C.在實驗基礎上,經過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的結論 D.由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2.(2分)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3.(2分)如圖所示的動物身體結構的特點中,以減小壓強來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是()A.蚊子有尖尖的口器 B.駱駝有寬大的腳 C.啄木鳥有尖的喙 D.鯊魚有鋒利的牙4.(2分)從百米到萬米,我國不斷突破載人深潛技術。以下潛水器所處深度受到海水壓強最大的是()A.“7103”救生艇下潛到300m B.“蛟龍?zhí)枴毕聺摰?062m C.“深海勇士號”下潛到4500m D.“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5.(2分)如圖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A.海上航行的福建艦 B.安逸地停在水面的天鵝 C.浸在水中的橋墩 D.空中飛行的飛艇6.(2分)汽車最基本的安全裝置是頭枕和安全帶,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有了頭枕,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B.有了頭枕,能減小因突然減速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C.系上安全帶,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D.系上安全帶,能減小慣性的作用7.(2分)如圖所示的情景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A.運行的衛(wèi)星 B.加速的運動員 C.下落的蘋果 D.勻速下落的傘兵8.(2分)“福州金魚”在國內外聲名遠揚,民間素有“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之說。如圖所示,小金魚吐出的小氣泡自深水處向上冒的過程,關于氣泡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A.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B.浮力變小,壓強變小 C.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D.浮力變大,壓強變小9.(2分)帶有橡膠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側面刻有棱狀條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使用時,應當將吸管a端插入橡膠塞 B.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對橡膠塞的壓力 C.棱狀條紋有利于大氣壓將口服液壓入口中 D.棱狀條紋可以增大吸管與橡膠塞間的摩擦10.(2分)上海舉辦了2018年Fl中國大獎賽。賽車的尾部安裝有尾翼,如圖所示。尾翼的主要作用是在賽車高速行駛時,增加對地面的壓力,提高車輪的抓地力。則尾翼橫截面的形狀可能是下圖中的()A. B. C. D.11.(2分)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位太極拳愛好者在打拳過程中出現(xiàn)甲、乙所示的兩種站姿,在保持這兩種姿態(tài)靜止時,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甲和F乙、p甲和p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12.(2分)如圖所示,小明用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制成簡易氣壓計。他將氣壓計從一樓移到十樓,觀察到玻璃管內的水柱升高。水柱升高是因為,隨海拔的增加()A.水的密度增大 B.大氣壓增大 C.大氣壓減小 D.水受到的重力增大13.(2分)將適量的橡皮泥粘在鉛筆的一端,使鉛筆能豎直浮在液體中,這就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密度計。現(xiàn)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靜止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14.(2分)小張看到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所示,他沿杯壁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可能是下列圖中的()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15.(2分)在如圖所示的情景中,一個大人能提起一桶水,兩個小孩同樣能提起這桶水。這表明,大人用一個力提桶的作用效果與兩小孩用兩個力共同提桶的作用效果是的(填“相同”或“不同”)。若大人用30N的力F提起水桶,小女孩用的力F2是10N,則小男孩用的力F1是N。16.(2分)地鐵站臺設有安全線,是根據(jù)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的原理;當列車勻速直線行駛時,它的動力阻力(選填“>”、“<”或“=”)。17.(2分)紫砂壺作為中國陶文化與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將中國陶瓷之美發(fā)展到了極致。如圖所示茶壺的壺身與壺嘴相通,構成一個。壺蓋上有個小孔是利用的作用,使茶水容易倒出。18.(2分)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滿載時排水量約8×104t,若它由長江進入海洋時,會(選填“沉下”或“浮起”)一些;在海面航行時受的浮力約為N。19.(2分)同一物塊被先后兩次投入同一水槽的水中,靜止時分別處于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位置狀態(tài),比較甲、乙兩物塊上、下兩表面所受到的壓強差Δp甲、Δp乙和壓力差ΔF甲、ΔF乙的大小關系,則Δp甲Δp乙;ΔF甲ΔF乙。(選填“>”、“<”或“=”)20.(2分)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玻璃缸裝滿了水,水中分別漂浮著大、小兩只玩具鴨,它們的質量比是5:2。則兩只玩具鴨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之比是;此時,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強之比是。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21.(2分)物體靜止在斜面上,畫出物體所受重力和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22.(2分)一個水果恰好懸浮在靜止于斜面上的杯內液體中,請在圖中畫出水果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兩個力的示意圖。四、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23.(4分)如圖是普通的盒裝牛奶,牛奶盒上配有吸管,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1)用吸管喝飲料的原理;(2)吸管其中一頭為何設計成尖的?五、實驗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30分)24.(5分)用礦泉水瓶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實驗。(1)如圖甲,將一瓶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置在同一塊海綿上,通過兩次海綿形變程度不同,驗證壓力的作用效果與的關系。(2)如圖乙,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在側壁扎了三個小孔,觀察從三孔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可以驗證在同種液體中,越處液體的壓強越大。(3)如圖丙,用小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小紙片不下落,可以驗證的存在。(4)如圖丁,向兩個空礦泉水瓶之間吹氣,看到兩瓶相互靠近,說明流速大的地方壓強。(5)如圖戊,將乒乓球放在礦泉水瓶內的瓶口處,向瓶內注水并淹沒乒乓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乒乓球不上浮,再將瓶口堵上瓶蓋后不久乒乓球上浮。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25.(5分)小濤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在圖甲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量相等的砝碼時,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將一個質量較小的砝碼輕輕放在右盤后,觀察到木塊A仍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小濤用圖乙中所示的小車B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他進一步嘗試用圖丙中所示的硬紙板C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1)實驗時,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光滑的實驗桌面,目的是為了減小力的影響。(2)實驗中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車運動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上。(3)在丙圖實驗中應使用硬紙板(選填“輕質”或“厚重”),兩端的小盤中加質量相等的砝碼時,硬紙片保持靜止,用剪刀將硬紙片從中間剪開,發(fā)現(xiàn)分開后的硬紙片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上。(4)通過評估甲、乙、丙三種實驗方案,你覺得實驗效果最好的應該是方案。26.(5分)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水平桌面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玻璃板,讓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在小車停下的位置分別做上標記。(1)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2)標記③是小車在(填“毛巾”、“棉布”、“玻璃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3)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填“大”、“小”),速度減小得越(填“快”、“慢”)。推理可知:如果沒有阻力,小車將。27.(5分)小翔在家用兩塊相同的板磚和一塊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綿,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所示:(1)對比兩圖實驗,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對比甲、丁兩圖,小翔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3)木塊放在如圖戊所示的木板桌面上,比較圖丁海綿受到的壓強p丁和圖戊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戊的大小關系為p丁p戊(選填“>”“<”或“=”)。(4)本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在下列(填序號,哪一個)實驗中也運用到了。A.水花四濺表明音叉在振動B.塑料片接觸發(fā)聲齒輪探究音調的因素C.測量細銅絲直徑D.抽氣過程,聲音逐漸消失,可得真空不能傳聲28.(5分)小林和小翁在物理實驗室分別做了兩個關于大氣壓的實驗。(1)小林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密閉的玻璃罩內放置:杯口用塑料薄片覆蓋并倒懸著的裝滿水的杯子和充了氣的氣球。在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杯子中的水和塑料片(選填“掉落”或“不動”);②氣球的體積會(選填“變大”或“縮小”)。(2)小翁利用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測量實驗室的大氣壓值,如圖2所示:①當玻璃管內水銀柱穩(wěn)定后,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75cm;則當?shù)卮髿鈮阂粋€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小于”)。②在實驗中,如果將玻璃管由豎直稍微傾斜,則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③如果小翁在操作時管中漏進了小氣泡,則所測得的氣壓值會(選填“偏大”或“偏小”)。29.(5分)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選用石塊、彈簧測力計、小燒杯和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等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圖所示:(1)此實驗操作的合理順序是;(2)如果關系式成立(用圖中F1、F2、F3……等符號表達),則可證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大?。唬?)利用圖中實驗可求出該石塊的密度,請選用F1、F2、F3、F4、ρ水表達它的密度:ρ石=。(4)如圖戊所示,還可以用量筒“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值分別為F5、F6和量筒中水面刻度值分別為V1、V2,若關系式成立(用圖中F5、F6、V1、V2和ρ水、g等符號表達),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六、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30.(9分)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圖所示,某餐廳的送餐機器人的質量為40kg,它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當它正常勻速直線送餐時,所受阻力是其自重的0.1倍,求:(1)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2)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勻速直線送餐時,該機器人受到電機的牽引力。31.(6分)2024年初,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完成高寒試飛任務。如圖所示是一架總重為4×104N的“鯤龍”AG600M兩棲飛機,靜止在水面上。求此時“鯤龍”AG600M兩棲飛機:(已知ρ水=1.0×103kg/m3)(1)在水面下1.5m深處,水對該處的壓強;(2)排開水的體積。32.(7分)小明家的高壓鍋鍋體直徑為24cm,排氣孔洞面積為12.5mm2,排氣孔蓋著限壓閥,當鍋內氣壓達到預定值時,限壓閥將被頂起,讓鍋內保持穩(wěn)定氣壓,防止鍋體破裂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小明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當他到商店購買時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高壓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鍋外大氣壓為1.0×105Pa,鍋內最高溫度與鍋內氣壓的關系如圖丙所示)(1)如果高壓鍋烹飪溫度為100℃,鍋內氣壓為多少?此時是否需要使用限壓閥?(2)為了使鍋內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20℃,請通過計算說明,小明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銅盤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教院二附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4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CBDCADDCCC題號121314答案CAD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全都是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2分)牛頓第一定律是()A.通過想象得出的結論 B.由斜面小車實驗直接得到的結論 C.在實驗基礎上,經過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的結論 D.由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分析】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經受了實踐的檢驗,是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解答】解: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也不是科學家憑空猜想出來的,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2.(2分)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分析】按照理論成立的先后順序解答?!窘獯稹拷猓簛喞锸慷嗟伦钤缣岢隽κ蔷S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錯誤觀點,后來伽利略提出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將保持不變即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再后來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礎上又總結出靜止的物體不受力的情況從而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②③①。故選:C?!军c評】在物理學發(fā)展史上,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也是考試內容,要注意記憶。3.(2分)如圖所示的動物身體結構的特點中,以減小壓強來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是()A.蚊子有尖尖的口器 B.駱駝有寬大的腳 C.啄木鳥有尖的喙 D.鯊魚有鋒利的牙【分析】壓強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窘獯稹拷猓篈、蚊子的口器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B、駱駝的腳掌很寬大,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符合題意。C、啄木鳥的喙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D、鯊魚的牙齒很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了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是一道基礎題。在生活中很多的動物植物都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識,所以我們平時要認真觀察。4.(2分)從百米到萬米,我國不斷突破載人深潛技術。以下潛水器所處深度受到海水壓強最大的是()A.“7103”救生艇下潛到300m B.“蛟龍?zhí)枴毕聺摰?062m C.“深海勇士號”下潛到4500m D.“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分析】同種液體,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答】解:海水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深度最大,受到的壓強最大,故D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液體壓強大小的有關因素,屬于基礎題。5.(2分)如圖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A.海上航行的福建艦 B.安逸地停在水面的天鵝 C.浸在水中的橋墩 D.空中飛行的飛艇【分析】根據(jù)浮力的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對各個選項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海上航行的福建艦,因為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力,故它受到浮力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安逸地停在水面的天鵝受到水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故B不符合題意;C.浸在水中的橋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沒有與水接觸,因此橋墩沒有受到水對其向上的壓力,根據(jù)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橋墩不受浮力作用,故C符合題意;D.空中飛行的飛艇,浸在空氣中,故它受到空氣的浮力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評】此題考查浮力產生的原因,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浮力的定義,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6.(2分)汽車最基本的安全裝置是頭枕和安全帶,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有了頭枕,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B.有了頭枕,能減小因突然減速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C.系上安全帶,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D.系上安全帶,能減小慣性的作用【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窘獯稹拷猓篈B.當后車撞擊前車時,車被突然撞擊往前運動,而座位上的人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上半身向后倒,是頭枕起保護作用,即有了頭枕,能減小因汽車突然加速或被后車撞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故A正確,B錯誤;C.系安全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人會向前沖,可能對人員造成傷害,故C錯誤;D.慣性是物體的性質,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用慣性知識解釋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能力,體現(xiàn)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是一道基礎題。7.(2分)如圖所示的情景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A.運行的衛(wèi)星 B.加速的運動員 C.下落的蘋果 D.勻速下落的傘兵【分析】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平衡狀態(tài),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改變,運動狀態(tài)改變,不是平衡狀態(tài)?!窘獯稹拷猓何矬w受到平衡力作用時保持平衡狀態(tài),即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A、繞地球勻速運行的衛(wèi)星,衛(wèi)星的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BC、加速的運動員,下落的蘋果,速度大小都在改變,即運動狀態(tài)改變,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BC錯誤;D、勻速下落的傘兵,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判斷方法: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都是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的力平衡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8.(2分)“福州金魚”在國內外聲名遠揚,民間素有“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之說。如圖所示,小金魚吐出的小氣泡自深水處向上冒的過程,關于氣泡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A.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B.浮力變小,壓強變小 C.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D.浮力變大,壓強變小【分析】在溫度不變時,質量一定的氣體,體積越大,則氣體壓強越小,據(jù)此分析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根據(jù)公式F?。溅阉甮V排可知氣泡受到水的浮力的變化情況?!窘獯稹拷猓簹馀菰谒猩仙倪^程中體積越來越大,根據(jù)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可知,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灰驗闅馀莸捏w積變大,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所以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了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和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難點是分析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9.(2分)帶有橡膠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側面刻有棱狀條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使用時,應當將吸管a端插入橡膠塞 B.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對橡膠塞的壓力 C.棱狀條紋有利于大氣壓將口服液壓入口中 D.棱狀條紋可以增大吸管與橡膠塞間的摩擦【分析】(1)從增大壓強角度分析吸管一端做成尖口與平口相比的好處;(2)從大氣壓的角度分析吸管表面棱狀條紋的作用;(3)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觸面面的粗糙程度時,增大壓力?!窘獯稹拷猓篈B、吸管一端做成尖口,插入時,膠塞的受力面積比平口小,根據(jù)p=FCD、棱狀條紋作用:空氣進入瓶內,使瓶內氣體與大氣相通,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吸入口服液,不是為了增大吸管與橡膠塞間的摩擦;故C正確,D錯誤。故選:C?!军c評】此題考查增大壓強的方法、大氣壓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現(xiàn)象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蘊含的物理原理卻完全不同,如何將其與理論聯(lián)系在一起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10.(2分)上海舉辦了2018年Fl中國大獎賽。賽車的尾部安裝有尾翼,如圖所示。尾翼的主要作用是在賽車高速行駛時,增加對地面的壓力,提高車輪的抓地力。則尾翼橫截面的形狀可能是下圖中的()A. B. C. D.【分析】要產生向下的壓力,導流板橫截面的形狀就應跟客機機翼的形狀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解答】解:要增加賽車對地面的壓力,提高車輪的抓地性能,就要使轎車高速行駛時,導流板上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下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即上方平直下方凸起,產生一個向下的壓強差。所以則導流板橫截面的形狀應是圖中的C。故選:C?!军c評】此題考查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增強了學生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提高了用綜合的視野去看待和分析身邊事物的意識。11.(2分)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位太極拳愛好者在打拳過程中出現(xiàn)甲、乙所示的兩種站姿,在保持這兩種姿態(tài)靜止時,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甲和F乙、p甲和p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分析】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據(jù)此分析兩圖中人對地面的壓力的大小關系;由圖可知,甲圖中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小于乙圖中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根據(jù)p=F【解答】解: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且同一個人的重力一定,所以兩圖中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相等,故AB錯誤;由圖可知,甲圖中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小于乙圖中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且壓力大小相等,根據(jù)p=F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壓力、壓強大小的比較,屬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12.(2分)如圖所示,小明用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制成簡易氣壓計。他將氣壓計從一樓移到十樓,觀察到玻璃管內的水柱升高。水柱升高是因為,隨海拔的增加()A.水的密度增大 B.大氣壓增大 C.大氣壓減小 D.水受到的重力增大【分析】知道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黄恐兴嫔戏绞强諝?,如果此處的氣壓等于瓶外的大氣壓,管內和瓶內的水面應該相平?,F(xiàn)在是管內的水面高,說明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解答】解:把自制氣壓計從一樓帶到十樓,由于高度增加,大氣壓減小,則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管內的水面變高;所以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增加,說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變小。故選:C?!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氣壓和高度的關系,屬于基礎題。13.(2分)將適量的橡皮泥粘在鉛筆的一端,使鉛筆能豎直浮在液體中,這就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密度計?,F(xiàn)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靜止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物體在不同液體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始終漂浮,所以浮力相等,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jù)公式F?。溅裧V排可以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解答】解:因為密度計漂浮,所以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鉛筆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因為在不同的液體中重力相同,所以即圖中鉛筆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因為F?。溅裧V排,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漂浮條件的掌握和運用,關鍵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還要知道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14.(2分)小張看到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所示,他沿杯壁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可能是下列圖中的()A. B. C. D.【分析】雞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鹽水的密度減小,當雞蛋密度與鹽水密度相同時,雞蛋懸浮,浮力還等于雞蛋的重力,隨著清水的逐漸加入,鹽水的密度逐漸減小,雞蛋逐漸下降,但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浮力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變化情況。【解答】解:∵雞蛋漂浮和懸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應該是開始浮力不變,∵雞蛋逐漸下降,當雞蛋浸沒水后,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隨著鹽水密度減小,根據(jù)公式F?。溅裧V排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減小,但不會減小到0,由此分析可知:選項ABC錯,D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浮力公式的應用和物體的沉浮條件,關鍵知道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會下沉,影響浮力的因素有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本題考查的是液體密度對物體所受浮力的影響。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15.(2分)在如圖所示的情景中,一個大人能提起一桶水,兩個小孩同樣能提起這桶水。這表明,大人用一個力提桶的作用效果與兩小孩用兩個力共同提桶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填“相同”或“不同”)。若大人用30N的力F提起水桶,小女孩用的力F2是10N,則小男孩用的力F1是20N。【分析】如果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做分力;在力的合成中,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當方向相同時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當方向相反時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兩個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而大人一個人就可以提起,就是說大人用的一個力與兩個小孩用的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大人施加的力是兩個小孩的力的合力。由題知合力F=50N,F(xiàn)2=10N,由F=F1+F2,得F1=F﹣F2=50N﹣30N=20N。故答案為:相同;20?!军c評】本題考查了力的合成的概念,研究力的合成時用到了等效替代法。16.(2分)地鐵站臺設有安全線,是根據(jù)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的原理;當列車勻速直線行駛時,它的動力=阻力(選填“>”、“<”或“=”)。【分析】(1)流體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2)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窘獯稹拷猓夯疖囃ㄟ^時,人體與車輛之間空氣流速比外側快,壓強小,人容易被外側空氣壓向火車(或被氣流“吸”向火車)發(fā)生危險,地鐵站臺設有安全線;當列車勻速直線行駛時,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答案為:小;=。【點評】本題考查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及二力平衡,屬于基礎題。17.(2分)紫砂壺作為中國陶文化與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將中國陶瓷之美發(fā)展到了極致。如圖所示茶壺的壺身與壺嘴相通,構成一個連通器。壺蓋上有個小孔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使茶水容易倒出。【分析】(1)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2)從茶壺內的水流出時,造成壺內壓強的變化,入手分析即可解決此題?!窘獯稹拷猓海?)正常使用時,茶壺的壺嘴與壺身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組成連通器;(2)當水由茶壺向外流出時,壺內的水面上方的空間增大,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若不及時增大壺內氣壓,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就不會流出來;因此在壺蓋上增加一個小孔,使壺內外壓強相等,便于將茶水倒入杯中。故答案為:連通器;大氣壓?!军c評】本題考查連通器以及大氣壓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18.(2分)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滿載時排水量約8×104t,若它由長江進入海洋時,會浮起(選填“沉下”或“浮起”)一些;在海面航行時受的浮力約為8×108N。【分析】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與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及其變化?!窘獯稹拷猓骸案=ㄅ灐睆拈L江進入海洋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則“福建艦”所受浮力不變,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福建艦”從長江進入海洋時,液體密度變大,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福建艦”排開海水的體積變小,則它會浮起一些;“福建艦”在海面航行時所受的浮力為:F?。紾排=m排g=8×104×103kg×10N/kg=8×108N。故答案為:浮起;8×108。【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及漂浮條件,難度不大。19.(2分)同一物塊被先后兩次投入同一水槽的水中,靜止時分別處于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位置狀態(tài),比較甲、乙兩物塊上、下兩表面所受到的壓強差Δp甲、Δp乙和壓力差ΔF甲、ΔF乙的大小關系,則Δp甲<Δp乙;ΔF甲=ΔF乙。(選填“>”、“<”或“=”)【分析】圖中兩種放置方式木塊都處于懸浮狀態(tài),根據(jù)F?。紾可知木塊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關系;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浮力實質),根據(jù)p=F【解答】解:圖中兩種放置方式木塊都處于懸浮狀態(tài),根據(jù)F浮=G可知木塊受到水的浮力相等,而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所以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不變,即ΔF甲=ΔF乙;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Δp=ΔFS,豎直放置比水平放置受力面積小,所以長方體物塊豎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大,即Δp甲<Δp故答案為:<;=?!军c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掌握和運用,本題關鍵知道浮力的實質(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20.(2分)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玻璃缸裝滿了水,水中分別漂浮著大、小兩只玩具鴨,它們的質量比是5:2。則兩只玩具鴨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2;此時,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強之比是1:1?!痉治觥浚?)玩具鴨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據(jù)F甲:F乙=G大:G?。絤大g:m小g=m大:m小算出兩只玩具鴨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之比;(2)甲、乙兩個玻璃缸完全相同裝滿了水時,水的質量相等,由F=G=mg可知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兩只玩具鴨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玩具鴨排開水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玩具鴨的重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即漂浮著玩具時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力仍然相等,根據(jù)p=F【解答】解:(1)玩具鴨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兩只玩具鴨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之比是:F甲:F乙=G大:G小=m大g:m小g=m大:m?。?:2;(2)甲、乙兩個玻璃缸完全相同裝滿了水時,水的質量相等,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兩個玻璃缸裝滿水時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又因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物=F浮=G排,即玩具鴨的重力與溢出水的重力相等,則漂浮著玩具時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力仍然相等,因玻璃缸完全相同(底面積相同),所以,由p=F故答案為:5:2;1:1?!军c評】本題考查了壓強和浮力大小的比較,涉及到物體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壓強定義式的應用,要注意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21.(2分)物體靜止在斜面上,畫出物體所受重力和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痉治觥肯让鞔_物體所受重力、對斜面壓力的方向和作用點,再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圖?!窘獯稹拷猓海?)物體受到重力G的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O;(2)物體對斜面的壓力F,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作用點在接觸面上,可畫在接觸面的中點P;如圖所示:【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明確物體受到的各個力的方向是關鍵。22.(2分)一個水果恰好懸浮在靜止于斜面上的杯內液體中,請在圖中畫出水果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兩個力的示意圖。【分析】物體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和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過重心表示出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小球懸浮在液體中,所以F浮=G,過小球的球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如圖所示:。故答案為:?!军c評】作力的示意圖,要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注意浮力和重力的線段長度相等。四、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23.(4分)如圖是普通的盒裝牛奶,牛奶盒上配有吸管,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1)用吸管喝飲料的原理;(2)吸管其中一頭為何設計成尖的?【分析】(1)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2)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窘獯稹看穑海?)用吸管吸牛奶時,先吸走了吸管內的空氣,吸管內的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牛奶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吸管中,所以輕松一吸就能吸到牛奶。(2)吸管的一端較尖,減小了吸管與牛奶盒的接觸面積,在壓力相同時,增大了吸管對飲料牛奶盒的壓強,吸管就能輕松地插入牛奶盒中?!军c評】此題考查大氣壓的綜合應用、增大壓強的方法,明白藥液是被大氣壓壓入針筒的,不是吸入針筒的。推下活塞、提起活塞的目的是為了達到針筒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五、實驗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30分)24.(5分)用礦泉水瓶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實驗。(1)如圖甲,將一瓶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置在同一塊海綿上,通過兩次海綿形變程度不同,驗證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2)如圖乙,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在側壁扎了三個小孔,觀察從三孔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可以驗證在同種液體中,越深處液體的壓強越大。(3)如圖丙,用小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小紙片不下落,可以驗證大氣壓的存在。(4)如圖丁,向兩個空礦泉水瓶之間吹氣,看到兩瓶相互靠近,說明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5)如圖戊,將乒乓球放在礦泉水瓶內的瓶口處,向瓶內注水并淹沒乒乓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乒乓球不上浮,再將瓶口堵上瓶蓋后不久乒乓球上浮。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分析】(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有關。利用控制變量法可做出分析;(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會看到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3)根據(jù)大氣壓強的知識分析判斷即可;(4)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5)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受到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存在壓力差產生了浮力?!窘獯稹拷猓海?)甲圖中,將一瓶裝有大部分水的礦泉水瓶先后正放、倒放在海綿上,并觀察海綿形變的情況,這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驗證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2)如圖乙,由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且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會觀察到水從三個小孔流出來,其中最下面的小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3)用小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小紙片不下落,可以驗證了大氣壓強的存在;(4)如圖丙,向兩個礦泉水瓶之間吹氣,會看到兩瓶相互靠近,說明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5)開始時乒乓球受到上面液體壓強和大氣壓的作用,下部沒有液體只受大氣壓的作用,向上的壓強小于向下的壓強,向上的壓力小于向下的壓力,乒乓球不能上?。斢檬侄伦∑靠冢古仪蛳旅嬗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體壓強和大氣壓的作用.向上的液體壓強大于向下的液體壓強,乒乓球上浮,由此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產生壓力差。故答案為:(1)受力面積;(2)深;(3)大氣壓;(4)小;(5)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军c評】本題考查了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液體內部壓強的規(guī)律、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涉及的知識較多,是一道綜合題,但難度不大,熟練應用相關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還要學會應用控制變量法解題。25.(5分)小濤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在圖甲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量相等的砝碼時,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將一個質量較小的砝碼輕輕放在右盤后,觀察到木塊A仍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小濤用圖乙中所示的小車B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他進一步嘗試用圖丙中所示的硬紙板C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1)實驗時,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光滑的實驗桌面,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力的影響。(2)實驗中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車運動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在丙圖實驗中應使用輕質硬紙板(選填“輕質”或“厚重”),兩端的小盤中加質量相等的砝碼時,硬紙片保持靜止,用剪刀將硬紙片從中間剪開,發(fā)現(xiàn)分開后的硬紙片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4)通過評估甲、乙、丙三種實驗方案,你覺得實驗效果最好的應該是丙方案?!痉治觥浚?)實驗時,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光滑的實驗桌面,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力的影響。(2)實驗中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車運動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在丙圖實驗中應使用輕質硬紙板。因為輕質硬紙板重力較小,可以忽略不計,能更好地只研究兩個拉力的作用效果。(4)通過評估甲、乙、丙三種實驗方案,實驗效果最好的應該是丙方案。因為丙方案使用輕質硬紙板,能忽略重力影響,且硬紙板只受兩個拉力作用,受力情況簡單清晰;而甲方案中木塊受摩擦力影響較大,乙方案中小車雖減小了摩擦,但仍存在一定摩擦力,且小車重力也可能對實驗有影響,相比之下,丙方案更能準確地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解答】解:(1)實驗時,把木塊換成小車,并選擇較光滑的實驗桌面,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力的影響。因為木塊與桌面間是滑動摩擦,摩擦力較大,而小車是滾動摩擦,摩擦力較小,且光滑桌面也能減小摩擦,這樣可以使實驗中物體受到的外力更接近所研究的兩個拉力,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實驗中將小車水平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車運動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當小車被扭轉一個角度后,兩個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線上,此時小車不能保持平衡,會轉動,從而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需在同一直線上。(3)在丙圖實驗中應使用輕質硬紙板。因為輕質硬紙板重力較小,可以忽略不計,能更好地只研究兩個拉力的作用效果。用剪刀將硬紙片從中間剪開,發(fā)現(xiàn)分開后的硬紙片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剪開后,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硬紙片上,不再滿足二力平衡條件,所以硬紙片會向相反方向運動。(4)通過評估甲、乙、丙三種實驗方案,實驗效果最好的應該是丙方案。因為丙方案使用輕質硬紙板,能忽略重力影響,且硬紙板只受兩個拉力作用,受力情況簡單清晰;而甲方案中木塊受摩擦力影響較大,乙方案中小車雖減小了摩擦,但仍存在一定摩擦力,且小車重力也可能對實驗有影響,相比之下,丙方案更能準確地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故答案為:(1)摩擦;(2)直線;(3)輕質;物體(4)丙?!军c評】此題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條件,注意從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進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學中的難點,也是一個重點,需要掌握。26.(5分)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水平桌面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玻璃板,讓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在小車停下的位置分別做上標記。(1)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2)標記③是小車在玻璃板(填“毛巾”、“棉布”、“玻璃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3)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ㄌ睢按蟆薄ⅰ靶 保?,速度減小得越慢(填“快”、“慢”)。推理可知:如果沒有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痉治觥浚?)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下滑,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獲得的速度相等;(2)實驗中,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下滑,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獲得的速度相等;(3)水平面越光滑,小車所受阻力越小,運動距離越遠,如果小車不受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窘獯稹拷猓海?)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2)圖中標記③的距離最遠,說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故應該是玻璃板表面停下的位置;(3)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推理可知:運動小車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1)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2)玻璃板;(3)??;慢;做勻速直線運動?!军c評】本題考查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要明確其實驗的過程、現(xiàn)象以及對結果進行的科學推理。27.(5分)小翔在家用兩塊相同的板磚和一塊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綿,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所示:(1)對比甲、丙兩圖實驗,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對比甲、丁兩圖,小翔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不正確(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3)木塊放在如圖戊所示的木板桌面上,比較圖丁海綿受到的壓強p丁和圖戊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戊的大小關系為p丁=p戊(選填“>”“<”或“=”)。(4)本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在下列AB(填序號,哪一個)實驗中也運用到了。A.水花四濺表明音叉在振動B.塑料片接觸發(fā)聲齒輪探究音調的因素C.測量細銅絲直徑D.抽氣過程,聲音逐漸消失,可得真空不能傳聲【分析】(1)(2)根據(jù)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用到的科學實驗方法是轉換法;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據(jù)此分析回答;(3)根據(jù)壓強的定義分析解答;(4)本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有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據(jù)此分析?!窘獯稹拷猓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受力面積的大小不變,比較甲、丙兩圖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對比甲、丁兩圖,得出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是不正確的,因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即同時改變了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存在兩個變量;(3)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將木塊分別放在木板和海綿上,壓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積相等,所以產生的壓強相等,故p?。絧戊;(4)本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有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A用到了轉換法,B用到了控制變量法,C用到平均值法,D用到實驗推理法,故選:AB。故答案為:(1)甲、丙;(2)不正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3)=;(4)AB。【點評】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要熟悉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的運用,知道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是解答的關鍵。28.(5分)小林和小翁在物理實驗室分別做了兩個關于大氣壓的實驗。(1)小林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密閉的玻璃罩內放置:杯口用塑料薄片覆蓋并倒懸著的裝滿水的杯子和充了氣的氣球。在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杯子中的水和塑料片掉落(選填“掉落”或“不動”);②氣球的體積會變大(選填“變大”或“縮小”)。(2)小翁利用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測量實驗室的大氣壓值,如圖2所示:①當玻璃管內水銀柱穩(wěn)定后,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75cm;則當?shù)卮髿鈮盒∮谝粋€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小于”)。②在實驗中,如果將玻璃管由豎直稍微傾斜,則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將不變(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③如果小翁在操作時管中漏進了小氣泡,則所測得的氣壓值會偏小(選填“偏大”或“偏小”)?!痉治觥浚?)小林的實驗:①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罩內氣壓逐漸減小。②充了氣的氣球內部氣壓大于初始時罩內的氣壓,當用抽氣機抽去罩內空氣時,罩內氣壓降低,氣球外部氣壓減小,而氣球內部氣壓不變,所以氣球會在內部氣壓的作用下體積變大。(2)小翁的實驗:①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約76cm高的水銀柱。②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反映的是大氣壓的大小,只要大氣壓不變,高度差就不變。③如果管中漏進了小氣泡,這些氣泡會產生一定的壓強,從而使得水銀柱上方不再是真空?!窘獯稹拷猓海?)小林的實驗:①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罩內氣壓逐漸減小。一開始杯子中的水和塑料片不下落是因為外界大氣壓強大于杯內水產生的壓強,對塑料片有向上的壓力。當罩內氣壓減小到小于杯內水產生的壓強時,水和塑料片就會因重力作用而掉落。②充了氣的氣球內部氣壓大于初始時罩內的氣壓,當用抽氣機抽去罩內空氣時,罩內氣壓降低,氣球外部氣壓減小,而氣球內部氣壓不變,所以氣球會在內部氣壓的作用下體積變大。(2)小翁的實驗:①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約76cm高的水銀柱,而此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75cm,說明當?shù)卮髿鈮盒∮谝粋€標準大氣壓。②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反映的是大氣壓的大小,只要大氣壓不變,高度差就不變。將玻璃管由豎直稍微傾斜,管內水銀柱的長度會變長,但高度差不變。③如果管中漏進了小氣泡,這些氣泡會產生一定的壓強,從而使得水銀柱上方不再是真空,水銀柱受到向下的氣壓作用,高度會下降,所以所測得的氣壓值會偏小。故答案為:(1)①掉落;②變大;(2)①小于;②不變;③偏小。【點評】本題考查托里拆利實驗的分析,屬于中檔題。29.(5分)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選用石塊、彈簧測力計、小燒杯和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等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圖所示:(1)此實驗操作的合理順序是丁、甲、乙、丙;(2)如果關系式F1﹣F2=F3﹣F4成立(用圖中F1、F2、F3……等符號表達),則可證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大??;(3)利用圖中實驗可求出該石塊的密度,請選用F1、F2、F3、F4、ρ水表達它的密度:ρ石=F1F1-(4)如圖戊所示,還可以用量筒“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值分別為F5、F6和量筒中水面刻度值分別為V1、V2,若關系式F5﹣F6=ρ水(V2﹣V1)g成立(用圖中F5、F6、V1、V2和ρ水、g等符號表達),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痉治觥浚?)從減小測量誤差及操作的方便確定最合理的實驗順序是;(2)由稱重法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根據(jù)操作得出排開液體的重力;比較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大小,據(jù)此分析;(3)由稱重法得出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F?。溅阉甮V排公式變形可得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得出該石塊的密度;(4)得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公式重力得出排開水的重力;由稱重法得到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比較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解答】解:(1)最合理的實驗順序是:丁、測出空桶的重力;甲、測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乙、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