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二力專題06機械運動(解析版)目錄TOC\o"1-3"\h\u 2命題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2命題點二運動的描述 2命題點三速度的概念及計算 3命題點四運動圖像的分析 6命題點五速度的測量 10 15 20命題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2024·湖北十堰·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cm,木板的長度是cm。如圖所示,秒表所測量的時間是s。【答案】0.11.6632.0【詳解】[1][2]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木板的長度為1.66cm。[3]秒表的小表盤為分針盤,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0和1之間,更靠近1,大表盤為秒針盤,分度值為0.1s,指針指向32.0,因此秒表測量的時間為32.0s。2.(2024·四川樂山·二模)學習物理知識一定要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下列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7℃ B.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5sC.對人體來說,安全電壓是220V D.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70dm【答案】A【詳解】A.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約25℃,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故A符合題意。B.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75次,跳動1次的時間大約1s,故B不符合題意;C.對人體來說,不高于36V的電壓是安全電壓,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約17d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4·重慶長壽·模擬預測)12月的某個大課間,在重慶某校八年級學習的小江和同學們2min從教室跑到了操場,小江在操場400m的跑道上以2.5m/s的速度跑步,不一會兒感到渾身發(fā)熱,小江對小北說今天的氣溫好像有35℃。關于上面描述的物理量最不符合實際的是()A.2min B.400m C.2.5m/s D.35℃【答案】D【詳解】A.教室到操場距離比較近,差不多2min到,故A不符合題意;B.初中的標準跑道是一圈400m,故B不符合題意;C.初中生跑步的速度約為6m/s,當然也可以跑得特別慢,差不多2.5m/s,故C不符合題意;D.在12月,冬天,重慶的平均氣溫為12℃,不可以達到35℃,故D符合題意。故選D。4.(2024·湖南·二模)關于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B.課桌的高度約為C.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D.要較準確地測出的酒精,可以選擇量程是,分度值是的量筒【答案】A【詳解】A.在測量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測量工具的精度、測量者的讀數(shù)誤差等,都會使測量結(jié)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是誤差。為了減小這種誤差,可以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A正確;B.中學生的身高大約1.6m,課桌的高度約為中學生身高的一半,約為8dm=0.8m。故B錯誤;C.2.35cm中,最后一位5是估讀位,它前面的3是毫米位,也是刻度尺的精確位。因此,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C錯誤;D.在選擇量筒時,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因素:量程和分度值。量程要大于或等于被測液體的體積,以保證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性;分度值則決定了測量的精度。對于90cm3=90mL的酒精,需要選擇一個量程大于90mL的量筒。故D錯誤。故選A。命題點二運動的描述5.(2024·安徽蚌埠·二模)如圖所示,日晷是利用晷上的針的影子隨時間長短和位置變化來判斷時間的計時工具。從早晨到中午,陽光下日晷晷針的影子相對日晷的盤面某刻度線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答案】運動【詳解】以日晷的盤面某刻度線為參照物,陽光下日晷晷針的影子和日晷的盤面某刻度線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是運動的。6.(2024·貴州安順·一模)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句詞“花自飄零水自流”,意思是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八粤鳌笔且詾閰⒄瘴锏摹!敬鸢浮看蟮亍驹斀狻苛魉鄬τ诤影段恢冒l(fā)生變化,則以河岸(或大地)為參照物,水是運動的,因此“水自流”是以大地為參照物的。7.(2024·江蘇南京·一模)小明和媽媽泛舟湖上,以小明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要說明運動的相對性,還需要的依據(jù)是()A.以舟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B.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C.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媽媽是運動的D.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答案】C【詳解】運動的相對性是指選取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A.以舟為參照物,媽媽和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以舟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不能說明運動的相對性,故A不符合題意;B.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與媽媽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小明是靜止的,與小明媽媽是否運動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媽媽與亭子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媽媽是運動的,能說明運動的相對性,故C符合題意;D.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研究的是小明的運動狀態(tài),與小明媽媽是否運動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4·江蘇南通·模擬預測)甲、乙兩列高鐵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匯時,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南運動,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則下列判斷中可能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且乙車比甲車快B.甲、乙兩車都向南運動,且乙車比甲車快C.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且甲車比乙車快D.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答案】C【詳解】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南運動,說明甲車相對地面是向北運動的;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則乙車相對地面可能是靜止、可能是向南運動、也可能是向北運動,但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選C。9.(24-25八年級上·湖北襄陽·期中)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組成合體,如圖所示。對接前空間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周,對接成功后飛船與空間站共同遨游太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接前空間站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B.對接過程中“神舟十九號”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C.對接后“神舟十九號”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D.對接后“神舟十九號”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答案】C【詳解】A.對接前,空間站相對于地球有位置的變化,所以空間站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故A錯誤;B.對接過程中“神舟十九號”相對于空間站的位置發(fā)生改變,“神舟十九號”是運動的,故B錯誤;CD.對接后,飛船相對于空間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0.(24-25八年級上·湖北荊州·期中)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斗一號”(如圖),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達到10907米。“海斗一號”在完成了巖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遙控拋載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B.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運動的C.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運動的D.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答案】C【詳解】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有相對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A錯誤;B.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無相對位置變化,是靜止的,故B錯誤;C.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有相對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C正確;D.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有相對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C。命題點三速度的概念及計算11.(2024·湖北·一模)2024年湖北沙洋江漢運河半程馬拉松(21公里)成功舉辦,中國選手以1小時07分的成績獲得男子季軍,他的“配速”(配速定義:通過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時間)約為min/km(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他的配速值(選填“大于”或“小于”)冠軍的配速值;以他為參照物,路旁的油菜花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敬鸢浮?.2大于運動【詳解】[1]他的“配速”約為[2]他跑完馬拉松比冠軍用的時間長,則他通過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時間大于冠軍所用時間,即他的配速值大于冠軍的配速值。[3]以他為參照物,路旁的油菜花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12.(2024·江蘇常州·一模)如圖所示是物塊從A處沿水平直線運動到E處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1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塊從C處到E處共運動了cm的路程,此過程的平均速度為m/s?!敬鸢浮?.000.3【詳解】[1]由圖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塊從C處到E通過的路程s=8.00cm-2.00cm=6.00cm[2]由C到E所用時間t=0.2s,此過程的平均速度13.(2024·山東菏澤·二模)下列運動速度最大的是()A.飛機滑行的速度為50km/h B.火箭發(fā)射的速度是8km/sC.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2m/s D.旗魚最快的速度是112km/h【答案】B【詳解】比較速度,統(tǒng)一單位,羚羊奔跑的速度是火箭發(fā)射的速度進行比較,火箭的發(fā)射速度最快。故選B。14.(24-25八年級上·湖北武漢·期中)關于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路程與時間成正比B.物理學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C.物體運動速度越大,通過的路程越長D.以的平均速度運動的物體,每秒鐘一定前進【答案】A【詳解】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保持不變,根據(jù)可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故A正確;B.物理學中的速度是指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即相同時間比路程,故B錯誤;C.根據(jù)路程的求值公式可知,由時間和速度共同決定,因此物體運動速度越大,通過的路程不一定越長,故C錯誤;D.平均速度是物體運動的總路程和物體運動的總時間的比值,以6m/s的平均速度運動的物體,平均1s運動6m,但不一定每秒鐘一定運動6m,故D錯誤。故選A。15.(24-25八年級上·湖北·期中)船在靜水中行駛的速度為v1,河水的速度為v2(v1>v2),那么以河水為參照物,船()A.逆水行駛速度為v1-v2,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B.逆水行駛速度為v1+v2,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C.逆水行駛速度為v1,順水行駛速度為v1D.逆水行駛速度為v1,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答案】C【詳解】船速為v1,水流速度為v2,當船順流行駛時,船相對地的速度為v=v1+v2,水相對地的速度為v2,則船相對水的速度為v1;若逆流而行,船相對地的速度為v'=v1-v2,水相對地的速度為v2,以水為參照物,v2=0,則船相對水的速度v=v1。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6.(24-25八年級上·湖北宜昌·期中)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km/h B.4.8km/h C.5km/h D.6km/h【答案】B【詳解】設總路程為s,根據(jù)速度公式,則前一半路程的時間后一半路程的時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7.(24-25八年級上·湖北恩施·期中)手機導航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地方便,只要你手機開啟了定位,輸入你要去的目的地,它就能給你推薦不同的路線,然后根據(jù)你的需求引導你向目的地行進,期間還會通過語音不斷提醒路途中的紅綠燈、測速、擁堵等實時路況信息。如圖所示是某同學一家在去恩施大峽谷前搜索駕車路線,導航顯示的三條路線。(1)路線一:大眾常選,全程232公里,預計用時4小時13分。則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保留整數(shù))?(2)路線二:距離短,全程226公里,預計用時4小時33分。若汽車的平均速度為60km/h,則到達目的地實際耗時比導航顯示的所用時間縮短多少分鐘?(3)路線三:備選路線,全程236公里。若早上8︰00出發(fā),按40m/s的平均速度行駛了1小時,他們想要11︰00之前到達目的地,接下來的路段平均速度至少要km/h?【答案】(1)55km/h(2)47min(3)46km/h【詳解】(1)在路線一中,s1為232公里即232km,時間為汽車的平均速度(2)路線二的路程s2為226km,v2=60km/h,到達目的地所用的時間導航顯示時間節(jié)約時間(3)在路線三中,按40m/s的平均速度行駛1h所通過的路程路線三全程236km,則剩余的路程剩余路程需要的時間為,接下來行駛的最小平均速度命題點四運動圖像的分析18.(2024·山東德州·二模)如圖是某物體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體在動能最大(選填“0-t1”,“t1-t2”,或t2-t3”),0-t1時間內(nèi)該物體速度(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t2-t3不變【詳解】[1][2]由圖可知,0-t1時間內(nèi)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不變;t1-t2時,物體靜止不動;t2-t3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t2-t3時圖像傾斜程度較大,則t2-t3時間內(nèi)物體的速度較大,物體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物體在t2-t3時間內(nèi)動能最大。19.(2024·安徽安慶·二模)小明從家出發(fā)去看奶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他步行時的速度是m/s?!敬鸢浮?.2m/s【詳解】由圖象可得,在OA段,物體路程s1=1800m,所用時間t1=5min=300s在AB段路程是s2=3600m-1800m=1800m所用時間t2=30min-5min=25min=1500s由速度公式得OA段速度是AB段速度是小剛步行的速度小于騎車的速度,所以在AB段步行,他步行時的速度是1.2m/s。20.(2024·廣東汕尾·模擬預測)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此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為m/s,速度較小的是同學;在第8s末時,甲、乙兩同學運動的(選填“路程”、“速度”或“時間”)相等?!敬鸢浮?.25乙路程【詳解】[1]由圖可知,甲在第4~12s運動了10m,則此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為[2]乙在第0~8s運動了5m,則此過程中乙的平均速度為所以乙的速度較小。[3]在第8s末時,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同,均為5m。乙運動了8s,甲運動了4s,運動時間不同,由可知,速度不同。21.(2024·江蘇宿遷·二模)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從東向西運動。如圖所示,10s后甲、乙兩車相距m;丙小車的運動速度為km/h;以丙為參照物,是靜止的。【答案】3014.4甲【詳解】[1]由圖可知,甲車速度為乙車速度為10s后甲、乙兩車相距的距離為[2]由圖可知,丙小車的運動速度為[3]甲、丙同向運動,且速度相同,以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22.(2024·四川綿陽·模擬預測)M、N兩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時朝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M車運動的圖象如圖甲所示,N車運動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對甲乙兩車運動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A.0~2s,M車速度小于N車速度B.2~4s,M車速度等于N車速度C.N車在0~2s內(nèi)的速度小于在4~6s內(nèi)的速度D.0~6s,M車通過的路程大于N車通過的路程【答案】C【詳解】A.由甲圖可知,M車的速度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M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10m/s;從圖乙可知,N車在0~2s時的速度為故A錯誤;B.從圖乙可知,N車在2~4s時靜止,即它的速度為0,故B錯誤;C.從圖乙可知,N車在4~6s時的速度為故C正確;D.0~6s,M車通過的路程從圖乙可知,N車在0~6s通過的路程是60m,故D錯誤。故選C。23.(2024·江蘇淮安·模擬預測)小明爸爸開著汽車載著全家人在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做勻速進入十字路口。當發(fā)現(xiàn)前方路口信號燈變?yōu)榧t燈,小明爸爸經(jīng)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剎車,汽車速度v隨時間t變化關系如圖。從剎車開始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5m/s,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0.5s的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前進了10mB.開始剎車后1s,汽車的速度為5m/sC.以爸爸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D.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6.67m/s【答案】D【詳解】A.在0.5s的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前進的路程s=vt=10m/s×0.5s=5m故A錯誤;B.由圖可知,第0.5s開始剎車,開始剎車后1s,即第1.5s,此時速度為0,故B錯誤;C.以爸爸為參照物,小明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是靜止的,故C錯誤;D.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在0.5~1.5s內(nèi),汽車行駛的路程s'=v't'=5m/s×1s=5m汽車共前進了s總=s+s'=5m+5m=10m從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故D正確。故選D。24.(2024·江蘇·一模)(多選)甲,乙兩名中學生在操場上沿直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6~12s內(nèi),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0~10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少10mC.6~12s內(nèi),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0~12s內(nèi),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答案】BC【詳解】A.由圖知,乙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說明乙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為曲線,甲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由于乙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且乙在12s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60m。所以乙10s通過的路程為由圖知甲在10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0m,所以0~10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少10m,故B正確;C.6~12s時間段內(nèi),甲、乙起點和終點相同,即通過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時間也相同,由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確;D.0~12s內(nèi),甲前一半路程(30m)所用的時間為6s,后一半路程(30m)所用的時間為由可知,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BC。命題點五速度的測量25.(2024·湖南郴州·二模)如圖所示,小明為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運動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實驗中,除了如圖所示的器材以外,小明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測得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選填“大”、“小”);(3)測得小車從A點滑到B點的時間為1.6s,則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4)為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會使測出的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偏(選填“大”、“小”)?!敬鸢浮?1)秒表(2)大(3)0.25(4)小【詳解】(1)根據(jù)平均速度的求值公式可知分別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停表測量物體運動的時間。(2)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測得的時間偏小,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3)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sAB=80.0cm-40.0cm=40.0cm時間為tAB=1.6s,AB段的平均速度為(4)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所測的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這樣導致下半程BC段的時間增大,由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偏小。26.(2024·山東濟南·模擬預測)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1)物理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該實驗原理是。(2)小紅想測小車運動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于是將小車放在B點,按下秒表并同時讓小車從靜止開始下滑,當小車下滑到C點時停止計時。你認為這個方法(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3)實驗時,發(fā)現(xiàn)小車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測量時間,下列采取的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_。A.適當減小斜面的傾角B.熟練使用秒表后再計時C.選擇更加精密的秒表D.更換成質(zhì)量更大的小車(4)如圖乙所示,小組利用位置傳感器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圖像如圖丙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像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下滑時是(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的;小車在斜面上運動2s時的速度為m/s?!敬鸢浮?1)v=(2)不可行所測時間不是小車下半段所用的時間(3)ABC(4)加速0.4【詳解】(1)該實驗的原理是(2)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他的做法不可行。(3)小車下滑的速度與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小車的質(zhì)量大小無關,所以要使小車運動變慢,需要減小斜面高度或者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另外,熟練使用秒表后再計時、選擇更加精密的秒表都有利于時間的測量,所以ABC選項的措施是可行的,D選項的措施不可行。故選ABC。(4)從圖像中可看出,小車的速度隨時間增加而變大,故小車做加速運動;已知小車從A滑到坡底C處的時間t1=2s由圖像可知此時速度為0.4m/s。27.(24-25八年級上·北京·期中)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是。(2)除圖中的器材,本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3)圖中AB段的距離,,測得時間,則AB段的平均速度。(4)若小車運動過快,導致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實驗時應使斜面的坡度(選填“大”“小”)些。(5)實驗中應多次測量,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選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6)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時間,則B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7)科技館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線”的展品,如圖所示。將兩個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別放在甲、乙兩軌道的起點,同時由靜止釋放,發(fā)現(xiàn)在乙軌道上的小球B先到達終點。在小球沿軌道從起點到終點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A.若兩球同時釋放,A到達終點時B還未到達終點B.小球B沿軌道乙運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較長C.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D.小球A沿軌道甲做勻速運動,小球B沿軌道乙做變速運動【答案】(1)(2)秒表(3)40.025(4)小小(5)同一位置(6)大于(7)BC【詳解】(1)實驗中通過測量小車的路程與時間,再通過得到小車的平均速度,則實驗原理是。(2)除圖中的器材,本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測量時間的秒表。(3)[1]圖中AB段的距離[2]AB段的平均速度(4)[1]若小車運動過快,導致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運動時間偏長,而路程測量準確,由得,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小。[2]實驗時為了計時方便,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5)實驗中應多次測量,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使小車運動路程相同。(6)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時間BC段的時間為BC段的平均速度AC段的平均速度則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7)A.依題意得,乙軌道上的小球B先到達終點,則兩球同時釋放,A到達終點時B已經(jīng)到達終點,故A錯誤;B.由圖得,小球B沿軌道乙運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較長,故B正確;C.小球B運動的路程較長,時間較短,由得,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D.小球A沿軌道甲做勻加速運動,小球B沿軌道乙做變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BC。1.(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生物航煤是以動植物油脂、餐飲廢油等為原料生產(chǎn)的航空燃油。6月5日,國產(chǎn)大飛機C919加注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生物航煤,成功完成試飛任務。(1)若C919飛行用時,則C919的飛行速度為;(2)生物航煤燃燒時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但內(nèi)能不能自發(fā)地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說明能量的轉(zhuǎn)化具有;在能量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敬鸢浮?00方向性不變【詳解】(1)[1]C919的飛行速度為(2)[2]生物航煤燃燒時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但內(nèi)能不能自發(fā)地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說明能量的轉(zhuǎn)化具有方向性。[3]在能量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這是能量守恒定律。2.(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小宇參加百米比賽的成績是12.5s,以正在沖刺的小宇為參照物,坐在看臺上加油的同學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宇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是m/s?!敬鸢浮窟\動8【詳解】[1]以正在沖刺的小宇為參照物,坐在看臺上加油的同學相對位置改變,是運動的。[2]小宇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為3.(2024·云南·中考真題)學校組織同學們到5km外的農(nóng)場參加“農(nóng)耕研學”活動,同學們徒步1h到達農(nóng)場,全程平均速度為km/h;徒步過程中,同學們相對于路邊的樹是的?!敬鸢浮?運動【詳解】[1]同學們徒步1h到達農(nóng)場,全程平均速度為[2]徒步過程中,同學們相對于路邊的樹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同學們相對于路邊的樹是運動的。4.(201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小球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運動的參照物是,比較小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
【答案】地面路程大【詳解】在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要先選取一個標準作為參照物,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了,就是物體運動了,否則就是靜止的,通常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球的位置發(fā)生著變化,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球是運動的;通過圖片可知,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大.5.(2024·海南·中考真題)端午賽龍舟,請估測龍舟最接近的長度是(
)A.10mm B.10cm C.10m D.10km【答案】C【詳解】如圖,龍舟上有數(shù)人,根據(jù)人的身高可以估測出,龍舟的長度大約為10m,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6.(2024·山東威?!ぶ锌颊骖})三星堆祭祀?yún)^(qū)8號坑出土了一件迷你版縱目面具,工作人員按照考古挖掘的要求用比例尺作參照拍照,每一個小方格的寬度為1cm,如圖所示。請估測面具兩耳之間的距離更接近于(
)A.3cm B.6cm C.9cm D.12cm【答案】B【詳解】由圖可知,面具兩耳之間的距離大約等于6個小方格的寬度,面具兩耳之間的距離為6×1cm=6cm故選B。7.(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為給課桌裁剪一塊合適的課桌墊,小明用卷尺對課桌長度進行了三次測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66.8cm、67.0cm、67.5cm。則課桌長度的測量結(jié)果應為(
)A.66.8cm B.67.0cm C.67.1cm D.67.5cm【答案】C【詳解】根據(jù)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可知,課桌長度的測量結(jié)果應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以飛船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B.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慣性增大C.飛船變換角度入軌時,它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D.展開太陽能帆板的目的是保持飛船平衡【答案】A【詳解】A.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航天員相對飛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飛船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故A正確;B.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消耗燃料使質(zhì)量變小,則慣性變小,故B錯誤;C.飛船變換角度入軌時,它的運動方向改變,則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C錯誤;D.展開太陽能帆板的目的是利用太陽能發(fā)電,故D錯誤。故選A。9.(2024·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相對核心艙靜止的是(
)A.神舟十八號飛船 B.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C.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 D.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答案】A【詳解】A.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相對核心艙來說,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位置沒變,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BCD.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相對核心艙,它們的位置都發(fā)生變化,因此是運動的,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接后,我們說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A.空間站 B.月球 C.地球 D.發(fā)射塔【答案】A【詳解】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對接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與月球、地球、發(fā)射塔都有位置的變化,以月球、地球、發(fā)射塔為參照物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運動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以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2024年6月2日6時23分,嫦娥6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如圖所示。此時,相對于嫦娥6號靜止的是()A.月球南極 B.地球南極 C.太陽 D.中國空間站【答案】A【詳解】嫦娥6號相對于地球南極、太陽、中國空間站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以地球南極、太陽、中國空間站為參照物,嫦娥6號是運動的;嫦娥6號相對于月球南極沒有位置的變化,故以月球南極為參照物嫦娥6號是靜止的。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12.(2024·青?!ぶ锌颊骖})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fā)射升空,標志著我國踏上了現(xiàn)代航天事業(yè)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編鐘(如圖)首次公開奏響,開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東方紅》。月球繞地球的軌跡模型如圖所示,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月光的傳播速度約為,則月光從月球表面到達地面的時間約為()
A.0.79s B.1.27s C.7.90s D.12.70s【答案】B【詳解】根據(jù),月光從月球表面到達地面的時間約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2024·廣東深圳·中考真題)2024年6月10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劃龍舟是傳統(tǒng)的習俗,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月月同學踴躍參加了劃龍舟比賽,比賽中,月月同學判斷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A.龍頭 B.船槳 C.河岸 D.鼓槌【答案】A【詳解】A.以龍頭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龍頭的位置沒有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B.以船槳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船槳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C.以河岸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河岸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D.以鼓槌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鼓槌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4.(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寧揚城際鐵路將于2026年建成,全長約58km,快車全程用時約30min,則快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A.54km/h B.77km/h C.116km/h D.190km/h【答案】C【詳解】快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5.(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觀察如圖所示的圖像,請在坐標系中畫出對應的圖像?!敬鸢浮恳娊馕觥驹斀狻坑蓤D像可知,圖像為一直線,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為勻速直線運動時,在圖像中,速度是一直線,速度值對應為,如圖所示:16.(2024·江西·中考真題)圖甲是公園里兩個繩長不同的秋千。某同學蕩秋千時發(fā)現(xiàn)這兩個秋千往返一次的時間不同。該同學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時間是否與繩長有關?【證據(jù)】該同學用細線系上一個小球模擬秋千,如圖乙所示,懸點O到小球重心的距離簡稱擺長。每次讓小球由靜止釋放,且保持釋放時懸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變,改變擺長進行探究,記錄結(jié)果如表三:表三實驗次數(shù)擺長L/cm小球往返擺動十次的總時間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t/s160.015.81.58280.018.11.813100.020.02.00【解釋】同一小球由靜止釋放,且保持釋放時懸線和豎直方向的不變,擺長越長,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越。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時(如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時間與繩長有關。【交流】(1)該探究所需的測量工具有量角器、和。(2)該同學發(fā)現(xiàn)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不易測準,于是他測出小球往返擺動十次的總時間,再算出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①下列物理量的測量也可采用類似方法的是;A.物理書中一張紙的厚度
B.一支鉛筆的長度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
D.一杯水的溫度②采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減小測量的。(3)該同學聯(lián)想到雜技演員蕩秋千,有時站著,有時坐著。由此合理猜想,演員改變重心的位置相當于改變了擺長,該演員在秋千上從同一起點由靜止往下蕩時,坐著比站著往返一次的時間更。(溫馨提示:雜技動作,請勿模仿)【答案】夾角長刻度尺秒表A誤差長【詳解】[1]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實驗時需要控制小球的質(zhì)量和擺下時的角度相同,改變擺長,故用同一小球由靜止釋放,保持釋放時懸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變。[2]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擺長越長,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越長。(1)[3][4]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需要控制擺下時的角度不變,改變擺長,測量小球往返擺動的時間,故該探究所需的測量工具有量角器、刻度尺和秒表。(2)①[5]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不易測準,于是測出小球往返擺動十次的總時間,再算出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該方法為累計法。A.物理書中一張紙的厚度很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很難直接測量,故可以先測量一整本書的厚度,再除以紙張的數(shù)量,從而得到一張紙的厚度,采用了累計法,故A符合題意;B.一支鉛筆的長度較長,可以直接使用刻度尺測量,故B不符合題意;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較大,可以直接使用天平進行測量,故C不符合題意;D.一杯水的溫度通常在0℃~100℃之間,可以直接使用溫度計進行測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②[6]由于所測量的物體小于分度值,直接測量時會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故采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減小測量的誤差。(3)[7]演員改變重心的位置相當于改變了擺長,該演員在秋千上從同一起點由靜止往下蕩時,坐著的重心位置比站著的重心位置更低,即坐著時的擺長更長,擺長越長,往返一次的時間更長,故坐著時往返一次的時間更長。17.(2024·福建·中考真題)實踐小組查閱資料知道蠟柱在水中由靜止釋放,很快就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猜想蠟柱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可能與蠟柱的形狀有關,探究如下:(1)取底面積、高10cm的蠟柱,用天平測出蠟柱的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為g,計算出蠟柱的密度為。(2)如圖乙,在蠟柱上截取一段,將其頭部做成流線型,測量其質(zhì)量為3.6g。為得到等質(zhì)量的圓柱型蠟柱,需在余下蠟柱上再截取一段cm的蠟柱。(3)將做好的蠟柱分別放入裝滿水的透明管中,從底部由靜止釋放,蠟柱的底端經(jīng)過適當高度的A點時開始計時,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標記其位置。某次標記如圖丙所示,讀數(shù)為cm。(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圖像,如圖,由圖像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流線型蠟柱上升的速度圓柱型蠟柱上升的速度。(5)提出一個繼續(xù)探究的其他相關問題:?!敬鸢浮?0.9426.55大于蠟柱上升的速度還與什么因素有關?【詳解】(1)[1]由圖甲可知,蠟柱的質(zhì)量為m=5g+4g=9g[2]蠟柱的體積為V=Sh=1cm2×10cm=10cm3蠟柱的密度為(2)[3]設截取的蠟柱長度為l,體積為V1,質(zhì)量為m1,則(3)[4]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則讀數(shù)為26.55cm。(4)[5]由公式可知,圖線斜率為速度,則流線型圖線的斜率大于圓柱型圖線斜率,則流線型蠟柱上升的速度大于圓柱型蠟柱上升的速度。(5)[6]影響蠟塊上升的速度可能是多因素的,則可以繼續(xù)探究蠟柱上升的速度還與什么因素有關?1.(24-25八年級上·山東青島·期中)在物理學中,常用面積表示某些物理量,如圖1所示的圖像中,圖像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大小為vt,初中階段該面積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1)現(xiàn)在有甲、乙兩個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它們運動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在時刻,甲通過的路程(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過的路程。(2)周日做完作業(yè),小明和小紅在海邊騎自行車,他們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528-2024礦用無線隨鉆測量及裝置檢修技術規(guī)程
- 解除船舶租賃合同協(xié)議
- 訂餐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超市臨時員工合同協(xié)議
- 計件合同協(xié)議標準版
- 2025年口腔醫(yī)學專業(yè)考試試卷及答案
- 品牌顧問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檳榔園出租合同協(xié)議
- 員工聘用合同協(xié)議模板
- 母女關系互換協(xié)議書模板
- 醫(yī)保協(xié)議解讀培訓課件
- 電力系統(tǒng)設計-發(fā)電廠、變電站電氣一次系統(tǒng)設計
- 3DMAX培訓講課課件
- 一次顯著的性能優(yōu)化
- 泵站調(diào)度運行應急預案
- 委托書范本(下載版)
- 天然氣巡檢記錄表
- (完整版)離婚協(xié)議書
- 養(yǎng)老院工作人員保密協(xié)議書
- 數(shù)據(jù)網(wǎng)-IPRAN含IPRAN基礎組網(wǎng)和IPRAN高級知識
- 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