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斷句要求:在下列句子中,正確斷句并翻譯。1.然后子路欲去,子曰:“二三子者,皆吾與也,吾誰與為哉?”2.竊負而逃,夜則密席而坐,晝則階而睡。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4.祝融氏死,化為鳥,名鴟鸮,其鳴自呼。5.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與?”6.王孫賈問曰:“將若之何?”孟子曰:“殺人以安人,何如?”7.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8.齊景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其知之矣乎?”9.老子曰:“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0.晏子曰:“君所謂可,雖曰不可,吾敢有違?君所謂否,雖曰可,吾敢有從乎?”二、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2.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8.難者亦易矣,易者亦難矣。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1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四、文言文實詞解釋要求:解釋下列文言文中加點的實詞。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論語》)2.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與?”(《論語》)3.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戰(zhàn)國策》)4.滿招損,謙受益。(《尚書》)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論語》)6.諫而不入,則加責焉。(《孟子》)7.然后子路欲去,子曰:“二三子者,皆吾與也,吾誰與為哉?”(《論語》)8.比而不見外,亦未可取也。(《孟子》)9.江水方至,舟必覆。(《左傳》)1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五、文言文虛詞用法要求:說明下列文言文中加點的虛詞的用法。1.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2.隨君王不得意,歸故鄉(xiāng)當如歸。(《史記》)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夜泊牛渚懷古》)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5.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6.道可致而不可求,事可成而不可強。(《莊子》)7.夫妻反目,反目則離。(《左傳》)8.朝三暮四,老少咸宜。(《莊子》)9.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閱讀材料:孔子游于匡,弟子有憂色??鬃釉唬骸昂螢??”弟子曰:“有鄙夫問之,‘吾聞夫子圣人也,何為莫知也?’夫子曰:‘有是言也,于道則高矣,于德則下矣?!?.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孔子游于匡,弟子有憂色。(2)有鄙夫問之。2.翻譯下列句子。(1)吾聞夫子圣人也,何為莫知也?(2)夫子曰:“有是言也,于道則高矣,于德則下矣?!北敬卧嚲泶鸢溉缦拢阂弧⑽难晕臄嗑?.然后子路欲去,子曰:“二三子者,皆吾與也,吾誰與為哉?”解析思路:首先識別句子中的主語和謂語,然后根據文言文的語法規(guī)則進行斷句。此句中,“子路欲去”是主謂結構,“子曰”是主謂結構,“二三子者,皆吾與也”是主謂賓結構,“吾誰與為哉”是疑問句。斷句為:然后子路欲去,子曰:“二三子者,皆吾與也,吾誰與為哉?”2.竊負而逃,夜則密席而坐,晝則階而睡。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動詞和連詞進行斷句。此句中,“竊負而逃”是并列謂語,“夜則密席而坐,晝則階而睡”是并列謂語。斷句為:竊負而逃,夜則密席而坐,晝則階而睡。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解析思路:識別句子中的主語和謂語,以及并列關系。斷句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4.祝融氏死,化為鳥,名鴟鸮,其鳴自呼。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并列關系進行斷句。斷句為:祝融氏死,化為鳥,名鴟鸮,其鳴自呼。5.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與?”解析思路:識別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疑問句。斷句為: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與?”6.王孫賈問曰:“將若之何?”孟子曰:“殺人以安人,何如?”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對話的上下文進行斷句。斷句為:王孫賈問曰:“將若之何?”孟子曰:“殺人以安人,何如?”7.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解析思路:識別句子中的并列謂語和主語。斷句為: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8.齊景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其知之矣乎?”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對話的上下文進行斷句。斷句為:齊景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其知之矣乎?”9.老子曰:“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解析思路:識別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并列關系。斷句為:老子曰:“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0.晏子曰:“君所謂可,雖曰不可,吾敢有違?君所謂否,雖曰可,吾敢有從乎?”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和疑問句進行斷句。斷句為:晏子曰:“君所謂可,雖曰不可,吾敢有違?君所謂否,雖曰可,吾敢有從乎?”二、文言文翻譯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解析思路:將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2.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惡的人之上,能使邪惡的人變得正直。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嗎?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尊敬自己的老人,也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也愛護別人的孩子。7.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就會為他們考慮長遠。8.難者亦易矣,易者亦難矣。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困難的事情也可以變得容易,容易的事情也可以變得困難。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君子心胸開闊,小人經常憂愁。1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解析思路:翻譯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保持原句的意思。翻譯為:道路漫長而遙遠,我將努力尋求答案。三、文言文實詞解釋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論語》)解析思路:解釋“嘗”、“終日”、“思”、“須臾”、“學”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我曾經整天思考,卻不如片刻學習來得有用。2.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與?”(《論語》)解析思路:解釋“闕黨”、“童子”、“命”、“益者”、“與”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闕黨的童子來傳達命令,有人問他:“是好事嗎?是好事嗎?”3.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戰(zhàn)國策》)解析思路:解釋“楚王”、“細腰”、“宮中”、“餓死”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楚王喜歡細腰,宮中因此有很多餓死的人。4.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解析思路:解釋“滿”、“招損”、“謙”、“受益”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會得到益處。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論語》)解析思路:解釋“君子”、“交”、“淡若水”、“小人”、“甘若醴”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甜如蜜。6.諫而不入,則加責焉。(《孟子》)解析思路:解釋“諫”、“不”、“入”、“加責”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勸諫而不被采納,就增加責備。7.然后子路欲去,子曰:“二三子者,皆吾與也,吾誰與為哉?”(《論語》)解析思路:解釋“子路”、“欲去”、“二三子”、“與”、“誰與為哉”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然后子路想要離開,孔子說:“這些弟子們,都是我的朋友,我和誰一起呢?”8.比而不見外,亦未可取也。(《孟子》)解析思路:解釋“比”、“不見外”、“亦”、“未可取”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比較而不顯露在外,也不可取。9.江水方至,舟必覆。(《左傳》)解析思路:解釋“江水”、“方至”、“舟”、“覆”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江水剛剛到來,船一定會翻。1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解析思路:解釋“夫”、“君子”、“行”、“靜”、“修身”、“儉”、“養(yǎng)德”等實詞的含義。翻譯為:君子的行為,以靜心修身,以儉樸養(yǎng)德。四、文言文虛詞用法1.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解析思路:解釋“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楚國人放了一把火,可憐的焦土。2.隨君王不得意,歸故鄉(xiāng)當如歸。(《史記》)解析思路:解釋“隨”、“君王”、“不得意”、“歸”、“故鄉(xiāng)”、“當”、“如”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跟隨君王不得志,回到故鄉(xiāng)就像回到家一樣。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夜泊牛渚懷古》)解析思路:解釋“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哪家的玉笛悄悄地飛出聲音,散入春風中充滿了洛城。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解析思路:解釋“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道路漫長而遙遠啊,我將努力尋求答案。5.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解析思路:解釋“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愛慕卻看不見,焦急地抓耳撓腮。6.道可致而不可求,事可成而不可強。(《莊子》)解析思路:解釋“道”、“可致”、“而”、“不可求”、“事”、“可成”、“而”、“不可強”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道可以到達卻不能強求,事情可以成功卻不能勉強。7.夫妻反目,反目則離。(《左傳》)解析思路:解釋“夫妻”、“反目”、“則”、“離”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夫妻反目成仇,一旦反目就會分離。8.朝三暮四,老少咸宜。(《莊子》)解析思路:解釋“朝三暮四”、“老少”、“咸宜”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朝三暮四,老少都適宜。9.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解析思路:解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江山如此美麗,吸引了無數英雄競相低頭。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解析思路:解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虛詞的用法。翻譯為:君子成就別人的美德,不成就別人的惡行。五、文言文閱讀理解閱讀材料:孔子游于匡,弟子有憂色??鬃釉唬骸昂螢椋俊钡茏釉唬骸坝斜煞騿栔?,‘吾聞夫子圣人也,何為莫知也?’夫子曰:‘有是言也,于道則高矣,于德則下矣?!?.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解析思路: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