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_第1頁
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_第2頁
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_第3頁
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_第4頁
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權簽字人培訓教材一、培訓內容:(一)檢測管理程序及記錄、報告的審核程序;(二)檢測項目限制范圍;(三)檢測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狀態(tài);(四)檢測結果分析與判斷;(五)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資格許可技術條件等相關文件。二、授權簽字人的定義:是指檢驗檢測機構提名,經過評審機構考核合格,能在檢驗檢測機構被認可范圍內的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上獲準簽字的人。三、如何成為授權簽字人:1、經過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的培訓,并取得授權簽字人上崗證書2、經過評審機構在現場評審時逐一考核合格后上報給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批準,方可進行簽字四、現場考核內容:1.具備相應的工作經歷;2.具備相應的職責權利;3.熟悉或掌握檢測技術及檢驗檢測機構體系管理程序;4.熟悉或掌握所承擔簽字領域的相應技術標準方法;5.熟悉檢測報告審核簽發(fā)程序;6.對檢測結果做出相應評價的判斷能力;7.熟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及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文件的要求。8.熟悉安檢機構資格許可技術條件五、要求:1、授權簽字人若由一個檢測機構變更到另一個機構,需重新考核確認;2、授權簽字人生效日期以發(fā)證機構批準的日期為準;3、授權簽字人在簽字領域內對檢測報告的結果承擔技術和法律責任。六、資格要求:1、應具有工程師以上(含工程師)技術職稱;2、熟悉機動車的理論與結構,熟悉各檢驗工位業(yè)務流程及相關知識;3、熟悉安檢業(yè)務,有3年以上機動車檢驗工作經歷;4、熟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及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文件的要求;5、熟悉安檢機構資格許可技術條件。七、安檢業(yè)務檢驗流程:(一)業(yè)務流程:1、待檢車駛入檢測區(qū)由工作人員引導到指定外檢區(qū)或待檢區(qū)(外檢區(qū)和待檢區(qū)可設在同一場所);2、業(yè)務大廳→交費→聯網查詢→登錄(行駛證)→外檢區(qū)辦理交車手續(xù)(填寫委托檢驗單等相關手續(xù))→休息區(qū)(可設在業(yè)務大廳或服務大廳)→在已檢區(qū)接車→服務窗口(業(yè)務大廳或服務大廳)領取報告單→打印條章3、辦完相關手續(xù)后從已檢區(qū)將車駛離檢測站。(二)引車員檢驗流程:在待檢區(qū)辦理接車手續(xù)(委托單)→配合外檢員工作→直接進入動態(tài)底盤檢驗區(qū)進行車輛底盤動態(tài)檢驗(檢驗區(qū)至少30米)→線內檢驗→將車按次序停入已檢區(qū)→工作人員(可由業(yè)務員)通知車主接車,引車員繼續(xù)辦理下一輛車檢測程序(三)檢測信息資料流轉程序:調度人員(可由業(yè)務員做)安排外檢人員接車→車主填寫委托單等手續(xù)→外檢人員檢車→引車員做底盤動態(tài)檢驗→上線檢驗→將車駛入已檢區(qū)→與車主辦理接車手續(xù)→再將相關資料流轉到報告單發(fā)放處→服務窗口清點車輛相關手續(xù)后將報告單一并發(fā)給車主。建議:服務窗口設在休息區(qū),配有聲訊設備。八、簽字領域:資質認定的全部領域陜西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承檢車型:建議批準×××1、軸荷不大于13000kg的機動車計量認證的項目及限制范圍2、B1、C1、C2、C3類車型【1號線:汽車平板檢測線(3000kg),2號線:汽車滾筒反力式檢測線(13000kg)】3、A1、A2、A3、B2類車型中后驅動軸不超過2個的機動車乘用車:9座以下的載客汽車九、檢測報告審核程序:1、檢查人工檢驗記錄單結果判定及檢驗人員簽字是否齊全;2、檢查檢驗報告單檢測項目是否齊全,檢測數據有無異常,結果判定有無錯誤等;3、簽署檢測結論,并加蓋單位檢測報告專用章,左上角加蓋計量認證章;4、留存檢測報告單副本。注意:若發(fā)現數據異常,先進行復檢,再核查是否人為、設備、軟件問題。十、檢測項目:1、設備檢驗部分:制動性能B、前照燈H、排放X、車速表S、轉向輪側滑量A、2、人工檢驗部分:外觀檢查1、底盤動態(tài)檢驗2、車輛底盤檢查3、路試R注意:表中所有判定結果均不得空白,未檢驗項目的判定結果用“–”表示。十一、汽車安檢機構技術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GB21861-2016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車用壓燃式發(fā)動機和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3847-2005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GB18285-2005十二、檢測報告單填寫說明:線號:字母+1位數字(采用站內自編號)字母G滾筒線P平板線H汽摩混合線B制動*一軸973572537550431二軸620891008599三軸﹣﹣﹣﹣﹣四軸﹣﹣﹣﹣﹣駐車1593171150整車15931298動態(tài)軸荷(左/右)(10N)1軸628/6142軸212/232一軸制動率=(572+537)÷(628+614)=89.3%(≥60%)(注:此處使用動態(tài)軸荷)一軸不平衡率=(550-431)÷572=20.8%(>20%)二軸制動率=(89+100)÷(212+232)=42.6%(<60%)(注:此處使用動態(tài)軸荷)二軸不平衡率=(99-85)÷620=2.3%(<8%)整車制動率=(572+537+89+100)÷1593=81.5%(≥60%)駐車制動率=(171+150)÷1593=20.2%(>20%)注意:平板線駐車、整車制動率用靜態(tài)軸荷計算公式:一/二軸制動率=一/二軸最大制動力(左+右)÷輪重×100%一/二軸不平衡率=一/二軸過程差最大差值點(大者-小者)÷一/二軸最大制動力中大者×100%駐車制動率=駐車最大制動力(左+右)÷整車重(輪何(左+右))×100%整車制動率=一/二軸最大制動力(左+右)之和÷整車重(輪何(左+右))×100%十五、路試檢驗:范圍:只針對無法上線車輛和線內檢驗結果有質疑的車輛。(軸荷超過檢驗設備允許承載能力及多軸無法上線的車輛)路試檢驗車速:僅對全時四驅車等線內設備無法檢測車速表誤差的車輛試驗車道要求:①有交通標志、標線,平坦、硬實、清潔的水泥地或瀝青路,路面附著系數不小于0.7②大車線:長120m,寬3.0m小車線:長100m,寬2.5m中心線為虛線,以其為中心,向外各1.25米為小車線(實線);向外各1.5米為小車線(實線);標出起始點;有“正在路試,注意安全”的標識。③應具有15%和20%駐車坡道,長度應比承檢車型最大軸距長1米,寬度比承檢車型最大寬度寬1米,路面附著系數不小于0.7路試結果錄入參數:①行車制動參數:速度、制動距離(m)、制動穩(wěn)定性或速度、MFDD(m/s2)、協(xié)調時間(s)、制動穩(wěn)定性(兩種格式參數任選一種)駐車制動②駐車制動參數:15%坡道,20%坡道正反兩個方向×××min合格限值:①制動距離和制動穩(wěn)定性:車輛類型制動初速度km/h滿載檢驗制動距離要求m空載檢驗制動距離要求m制動穩(wěn)定性要求車輛任何部位不得超出的試車道寬度m座位數≤9人載客汽車50≤20≤192.5其他總質量≤4.5t的汽車50≤22≤212.5☆其他汽車、汽車列車及無軌電車30≤10≤93.0注:☆對質量>3.5t并≤4.5t的汽車試車道寬度為3m②制動減速度和制動穩(wěn)定性:車輛類型制動初速度km/h滿載檢驗MFDD(m/s2)空載檢驗MFDD(m/s2)制動穩(wěn)定性要求車輛任何部位不得超出的試車道寬度m座位數≤9人載客汽車50≥5.9≥6.22.5其他總質量≤4.5t的汽車50≥5.4≥5.82.5☆其他汽車、汽車列車及無軌電車30≥5.0≥5.43.0注:☆對質量>3.5t并≤4.5t的汽車試車道寬度為3m十六、轉向輪橫向側滑量:僅僅適用于前軸采用非獨立懸架的汽車,前軸采用獨立懸架的汽車側滑量測試值不做判定依據。小數點:側滑量保留1位小數合格范圍:±5m/km十七、車速表指示誤差檢驗:僅對最高時速設計超過40km/h的車輛要求;在滾筒檢驗臺,對于全時四輪驅動汽車,具有驅動防滑裝置且不能接觸該功能的汽車,應做路試。小數點:保留2位小數合格限值:32.8km/h計算公式:0≤里程表車速V1-檢測表車速V2(實際車速)≤檢測表車速V2÷10+4對于摩托車可取30km/h作為測試點,合格范圍:23.6km/十八、排放(廢氣和煙度)錄入參數:汽油車:”電噴及三元催化”、“電噴”、“化油器”柴油車:“自然吸氣式”、“渦輪增壓式”Λ僅對閉環(huán)電噴和有三元催化器技術的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2001年9月2日后全國停止銷售化油器車;2002年7月后全國無化油器車銷售及生產對于天然氣車,暫時報“汽油/電噴”,對于雙燃料車,按國家標準要求兩種燃料分別進行排放檢測,且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要求方可判定合格。(排放資料請參考《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技術》及相應國家標準)(1)汽油車:■新生產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體積分數)車型類別怠速高怠速CO(%)HC(×10–6)CO(%)HC(×10–6)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一類輕型汽車0.51000.3100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二類輕型汽車0.81500.5150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重型汽車1.02000.7200■在用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體積分數)車型類別怠速高怠速CO(%)HC(×10–6)CO(%)HC(×10–6)1995年7月1日前生產的輕型汽車4.512003.0900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輕型汽車4.59003.09002000年7月1日起生產的第一類輕型汽車a0.81500.31002000年10月1日起生產的第二類輕型汽車1.02000.51501995年7月1日前生產的重型汽車5.020003.51200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重型汽車4.512003.09002004年9月1日起生產的重型汽車1.52500.7200注:a對于2001年5月31日以前生產的5座以下(含5座)的微型面包車,執(zhí)行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輕型汽車的排放限值。λ值的要求:應在1.00±0.03或制造廠規(guī)定的范圍內。(2)柴油車:根據車輛的生產日期確定使用濾紙式煙度或不透光度的檢測方法。對于2001年10月1日起生產的在用車使用不透光度計;2001年10月1日前生產的在用車使用濾紙式煙度計。自2001年10月1日起生產的在用汽車,采用自由加速排氣試驗,所測得的排氣光吸收系數應不大于以下數值:……自然吸氣式:2.5mˉ1……渦輪增壓式:3.0mˉ1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按本校準規(guī)定經型式核準批準車型生產在用的汽車,采用自由加速排氣試驗,所測得的排氣光吸收系數不應大于車型核準批準的自由加速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再加0.5mˉ1對于2001年10月1自1995年7月1日起至2001年9月30日期間生產的在用汽車,采用自由加速排氣試驗,所測得的煙度值應不大于4.5Rb。自1995年6月30日以前生產的在用汽車,采用自由加速排氣試驗要求,所測得的煙度值應不大于5.0Rb。十九、《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內容包括兩個要求:1、管理要求2、技術要求共涉及19個要素管理要求:組織質量體系文件控制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