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導論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類社會從工業(yè)社會向知識社會,由現(xiàn)代社會向全球社會發(fā)生轉型的時期,人們用“全球化”來概括新時代人類群體與文化之間發(fā)生的交流和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思考:我是誰,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們用什么來區(qū)分同在一個地球的人們?用血緣?用皮膚?用人種?用地理?
我們用種族、民族來區(qū)分世界上的不同人群。我們是中華民族。一、中華民族從何而來?二、民族、人口:
1.民族:
中國境內56個民族中,絕大部分是在中國境內形成的,或在中國生活了很長時間。除漢族而外,匈奴、鮮卑、羯、氐(dī)、羌、沙陀(突厥的一支)、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建立過統(tǒng)治中原的政權,其中蒙古和滿族還統(tǒng)治過整個中國。
早在春秋時代,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就已成為黃河流域的主體民族,以后融合了大量少數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和核心。
費孝通的雪球理論1、遠古時期——原始部族的分布這是根據古史上記載的情況所繪制的原始部族分布圖。事實上是這樣的么?有的學者把中國遠古的部落居民,劃為三大集團,即(1)西北的華夏集團,包括黃帝、炎帝、顓頊(高陽)、舜(有虞氏)、祝融等族;(2)東方的東夷集團,包括太昊(皡)、少昊(皡)、蚩尤等族;(3)南方的苗蠻集團,包括三苗、伏羲、女媧、驩兜等族。以上三大族團經過長期的交往和斗爭,最終融合而成華夏,這便是漢族的前身。2、上古三代——華夏與四夷的對立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fā)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fā)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司馬遷建構的“一點四方”模式戎蠻夷狄中何為中華?“中”,意謂居四方之中?!叭A”。本義為光輝、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蘊含文化發(fā)達之意。元人王元亮說:“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保ā短坡墒枳h釋文》)”中國這個詞,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形成過程中,意義多次變化。中國最早的含義,是指中原地區(qū)。后來,中國就成了與四夷對舉的概念,分別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中國這個詞盡管各個朝代都沒有用為國名,但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國家的通稱。明清兩代,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都把中國稱為中華帝國。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條約上正式使用中國和中國人的稱謂。
3、秦漢之后——民族的融合發(fā)展回顧一下你學過的歷史,回答下面幾個問題:1、什么是五胡?2、什么是五胡亂華?3、五胡亂華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好的么?東漢末年至魏晉,中原軍閥割據,戰(zhàn)爭連綿。周邊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乘機入主中原建立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大量非漢族人口涌入中原區(qū)域,在中原農耕文化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的影響下,很自然地產生了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巨大、意義深遠的民族大融合運動。十六國之后,鮮卑人在中國北方創(chuàng)建了與東晉南朝并峙的、空前盛大的統(tǒng)一多民族北方帝國——北魏王朝。以中原傳統(tǒng)禮制作為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基礎,大力推行的一系列成效顯著的漢化政策,最終把這個時代的民族大融合運動推向了高潮,從而為隋唐盛世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中國文化從何而來?1、什么是文化?文化作為一個概念,學術界定義很多,據統(tǒng)計,1871年至今,關于文化的定義有260多條。culture1.文化;2.教養(yǎng)、陶冶、修養(yǎng);3.栽培,養(yǎng)殖;4.(微生物等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菌?!拔幕蛭拿?,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上講,是一個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關于科學的文化”]“文”的本義,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同后來的“紋”。《易·系辭下》載:“物相雜,故曰文?!薄抖Y記·樂記》稱:“五色成文而不亂?!薄墩f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薄蹲髠鳌ふ压迥辍?“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黼。”刻畫在甲骨上的紋天然花紋文“錯畫也”(《說文》)刻畫在陶器上的紋刻畫在青銅器上的紋刻畫在巖石上的紋關嶺紅崖天書化化:古字為“匕”,《說文·匕部》:“變也?!睍庾?。本義是變化,改變?!盎保玖x為改易、生成、造化。如《莊子·逍遙游》:“化而為鳥,其名曰鵬?!薄兑住は缔o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薄抖Y記·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睔w納以上諸說,“化”指事物形態(tài)或性質的改變,引申為教行遷善之義。“文”與“化”并列使用,較早見之于戰(zhàn)國末年儒生編輯的《易·賁bēn卦·彖tuàn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里的“天文”指關于季節(jié)、時令變化的學問,目的是為了使人們能夠適時地進行農耕活動;“人文”則是人類文明的另一種表述,主要指人倫社會規(guī)律。這段話說,治國者須觀察天文,以明了時序之變化,又須觀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從文明禮儀,行為止其所當止。在這里,“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lián)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確?!拔摹迸c“化”合為一詞是西漢時期的事情?!墩f苑·指武篇》: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拔幕?,即教化、非野蠻等意思。以后又引伸出知識水平、受教育程度、精神財富等等。梁啟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中稱,“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yè)也”
文化是人類在自身的長期發(fā)展中,在和自然界的斗爭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所創(chuàng)造的成果,它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思想、交往等一切活動之中,對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2、中國文化的地理環(huán)境中國地理有以下幾點獨特之處:(1)一是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形復雜,客觀上存在著縱橫交織、特征各異的自然地理區(qū)域。(2)二是中國疆域雖然地理復雜,但大部分處于中緯度,氣候溫和,又位于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不遠,季風氣候發(fā)達。(3)三是一面臨海、三面環(huán)山的地理環(huán)境,使中國成為一個相對獨立封閉的地理單元。明代地圖思考歷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過較大的影響?舉例說明。3、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農業(yè)民族的基本特征是:(1)重土難遷,定居封閉,因循守舊,缺乏開拓精神。(2)居安求穩(wěn),和諧有序,防守心態(tài),不尚武力,熱愛和平。(3)勤勞務實,自給自足,無求于人,安于現(xiàn)狀。游牧民族的基本特征是:(1)流動外向,開拓進取。(2)強悍好勇,崇尚武力。(3)擴張進攻,掠奪性強。(4)地域轉換頻繁,文化缺乏穩(wěn)定。當農耕經濟較為繁榮,政治較為清平之世,商品經濟也隨之繁榮;而當農耕經濟走入低谷,政治腐敗混亂之際,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受到嚴重的破壞。商品經濟對于農耕經濟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業(yè)者的普遍歸宿,是最終回到經營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體的結合。這種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經濟對于農耕自然經濟的腐蝕瓦解作用。
中國傳統(tǒng)自然經濟對文化發(fā)展有何影響?三、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這是魏源和他編著的《海國圖志》書影。在這部介紹世界歷史地理的著作中,他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命題。它表明當時中國人已經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存在的不足。發(fā)現(xiàn)不足的中國人該怎么辦?1、現(xiàn)代對傳統(tǒng)的批判、繼承傳統(tǒng)文化作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傳承的載體,既是歷史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寶貴資源,批判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最終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現(xiàn)代的新文化?,F(xiàn)代中國對待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一個基本原則:即以科學的辯證的方法審視和篩選文化遺產,批判揚棄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內在局限,繼承改造其合理內核,才能重新熔鑄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新文化。2、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
1.有助于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面戰(zhàn)略合作框架3篇
- 城市雕塑招標激發(fā)創(chuàng)意力量3篇
- 外教教學成果品牌合作故事3篇
- 光纜建設協(xié)議參考3篇
- 維綸纖維在增強型復合材料中的角色考核試卷
- 紙藝工藝品的藝術商業(yè)價值考核試卷
- 單體聚合物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石材加工行業(yè)標準化建設與推廣考核試卷
- 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能力培養(yǎng)與職業(yè)發(fā)展考核試卷
- 契丹人的制度創(chuàng)新二元帝國治理的現(xiàn)代啟示
- 2024年5月廣東省公務員考試公安聯(lián)考結構化面試真題試題試卷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國醫(yī)療領域的射頻識別設備(RFID)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車載OLED屏市場未來前景展望及運行態(tài)勢剖析報告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二)(統(tǒng)編版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國生物醫(yī)藥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貿易公司員工管理制度
- 專利代理師高頻題庫新版2025
- 肝硬化護理新進展
- 武安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筆試真題2024
- T-GXAS 421-2022 成人急性中毒洗胃操作技術規(guī)范
- 陡嶺河四級水電站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管理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