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音樂課時支配表

周次教學內(nèi)容課時數(shù)

1制定支配

2大海啊家鄉(xiāng)觀賞歌曲《我的中國心》2

3歌曲《七子之歌―澳門》觀賞歌曲《七子之歌一澳門》2

4音樂觀賞《東方之珠》音樂觀賞《東方之珠》2

5《雪絨花》觀賞《天路》2

6國慶放假

《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簡介

72

觀賞《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8學習《我的祖國》沃爾塔瓦河2

9期中考試復習

10期中考試

11黃鶴的故事(節(jié)選)黃鶴的故事2

12觀賞《黃鶴的故事》《彩云追月》2

13《小放驢》《春江花月夜》2

14《快樂頌》廣東音樂2

15江南絲竹一教學設計絳州鼓樂2

16五聲調(diào)式圖解六聲調(diào)式圖解2

七聲調(diào)式圖解

172

歐洲經(jīng)典音樂主要流派與其風格特點簡述

歐洲經(jīng)典音樂主要流派與其風格特點簡述

182

中國民族管弦樂與西洋管弦樂比較

19期末考試復習

20期末考試

第1課時大海啊家鄉(xiāng)

一、教學目標:

1學問技能:

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能運用恰當?shù)乃囆g處理手段(力度演

唱心情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親切柔軟、充溢激情的聲音精確

演唱歌曲《大海啊,家鄉(xiāng)》,體會并表現(xiàn)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2情感看法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感受海的音樂形象,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謝發(fā)

他們酷愛大海,酷愛家鄉(xiāng),酷愛祖國,酷愛生活的奇妙情感。

二、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人民音樂出版社八年級16冊《大海啊,家鄉(xiāng)》。

三、教學重點:

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家鄉(xiāng)》。

四、教學難點:

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xiàn)音樂作品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1:老師做一個海鷗式的舞蹈動作,讓學生聯(lián)想其動物形

象然后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提示,我們會聯(lián)想到海鷗,那海鷗一般生活在那里呢?

(大海)

提問2:提起大海,大家都特別興奮,剛才大家溝通的都很好,

現(xiàn)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xiàn)大海寬敞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

表現(xiàn)大海安靜的:一帆風順、鷗水相依;

表現(xiàn)大海氣概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

老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溝通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

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家鄉(xiāng)》。在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索兩

個問題:《大海啊家鄉(xiāng)》這首歌曲的音樂心情是怎樣變更的、力

度又是怎么變更的?

(二)歌曲觀賞:

作品介紹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相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聞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

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diào)

清爽,表現(xiàn)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2、創(chuàng)建背景:

溝通探討剛才的問題

1、音樂心情是怎樣變更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更的?

溝通探討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心情:由深情到激烈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美麗的畫面、好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三)教學活動

學唱歌曲分析音樂要素

1、聽老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力度弱表

達心情深情舒緩

片段分析二:后半部分(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力度強表達心情激烈有力

利用教具讓學生集體參加

1讓學傾聽音樂力度變更的感受做出相應的(……)動作!

提示:提示隨音樂的快慢、強弱,感受音樂速度和力度的變更。

2得出結論:力度變更在音樂中的作用?

表達音樂情感

塑造音樂形象

六.課外拓展

1希望同學們能在課后能自己搜集一些關于大海的詩歌樂曲與

同學們共享。

第2課時觀賞歌曲《我的中國心》

在1984年中心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張明敏為幾億中國

電視觀眾演唱了《我的中國心》,歌聲一下子打動了多數(shù)炎黃子

孫的心,引起了祖國同胞的劇烈共鳴。寫愛國歌曲很簡潔流于概

念化和喊口號,但曲作者很聰慧地運用了“長江長城,黃山黃

河”這樣具有象征性的中華名勝來傳達愛國之情,整首歌是以海

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語氣切入,把一個壯闊的題材寫得自然而然,

從而折服了全部人。

4我的中國心黃蘇詞

王福齡由

(張明敏演唱)

6.323176-036532J3--3J

??》??■?一I丁?

河山只在我歲需祖國巳多年未親近,可是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

6.76J3J£123-2.37656——0'

-"--??斗

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祖同早巳把我的一切.烙上中R

印。江,長城,黃山,黃禮在我心中?千

6--0

6?.3_2----3----1--7r6--0-36-5---3---2----1---2

親.流在心里的■,1%;*湃*中華的聲

?fr》黑.

3--356.765321123-2.3765

?I?????,^―■―

?1、,

音,就算生在信多也改變不T.我的中國

n-----------

6..0

心。

第3課時歌曲《七子之歌一澳門》

教學目標:

1、知道澳門的地理位置及相關歷史,能夠用歌聲表現(xiàn)期盼祖

國統(tǒng)一、酷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對《七子之歌―澳門》旋律等進行整體分析。

3、理解歌曲的深厚感情,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激發(fā)

學生的愛國激情。

教學重點:

啟發(fā)學生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及情感內(nèi)涵。

教學難點:

演唱跳動較大的旋律時,音準和聲音的限制。

對作品旋律、節(jié)奏的把握以及感情上的處理。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一澳門》是CCTV專題片《澳門歲月》主題歌,它

反映了人民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和迫切盼望回來的愛國之心。歌

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在1925年創(chuàng)作的《七子之歌》組詩之一,

《澳門》是組詩中為首的一章。全曲分為三部分:

1、童聲獨唱,傾訴“不忘生母”的無限深情。

2、中間的合唱聲部重復演唱“三百年來.......”達到全

曲高潮。

3,最終反復吟唱“我要回來”反映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迫

切思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導入:

引:自我介紹,立規(guī)則。

一、通過地理、歷史學問的協(xié)同教學,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1、師:有沒有同學去過澳門,能簡潔的告知大家澳門的地理位

置,并介紹一下澳門的基本狀況么?

生:澳門位于麥江口西岸,毗鄰廣東省珠海市,東隔珠江口,

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門半島和旁邊的兩個小島組成,面積約為十

六萬平方米。澳門原來是漁港,在明代,海上運輸時期,是南方

對外貿(mào)易的港口之一?,F(xiàn)代,成為了賭場收入維持其經(jīng)濟的旅游

城市。

2、師:澳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地,但是由于舊中國統(tǒng)治者的腐

敗無能,它曾經(jīng)有過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歷史,你們知道嗎?誰

能說說?

生:因為清朝在鴉片斗爭中失敗,1887年簽訂了中葡北京條

約,清政府承認“葡萄永駐管理澳門”,澳門從祖國懷抱中被分

別出去。但這一切都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的

提高而宣告結束,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國懷抱。

第4課時觀賞歌曲《七子之歌一澳門》

師:同學們相互溝通一下聽后的感受(可以就速度、風格特

點、思想感情等各方面講)。歌曲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生:這首歌速度不快,適合用中速來演唱,演唱時要富有感

情,后段的音調(diào)比前段高。抒發(fā)澳門人民對祖國母親的赤子之心,

回來之情。這便是詞曲作者共同表達的一種心聲,我們演唱時要

把握好這種感情基調(diào)。下面我們來學唱這首曲子。請同學們把書

打開。

一、學唱歌曲:

要求:輕聲,但有主動的狀態(tài),,氣息支持,聲音集中。

留意:音準,休止符,速度、力度的變更。

二、介紹詞曲作家及作品相關學問

師:為了我們更好的了解《七子之歌一澳門》這首作品,我

請一位同學讀下第四頁右下角的一段文字。

生:歌詞選自我國愛國詩人聞一多在1925年創(chuàng)作的《七子

之歌》組詩?!捌咦印笔侵笟v史上曾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而丟失

領土主權的一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大連

旅順。原詩共7首《每首詩最終都有“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一句,以抒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師:這首詩是聞一多先生于1925年從美國歸來后創(chuàng)作的,

當時,他看到祖國滿目瘡痍,無比哀思,寫下組詩《七子之歌》,

這是其中的一首。在1999年舉國上下慶祝澳門回來的時候,李

海鷹先生把它譜寫成《澳門歲月》的主題曲,這便是我們剛才學

唱的一《七子之歌一澳門》,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首作品。

五、探討、處理作品(結合本單元的實踐與創(chuàng)建)

1、思索:歌曲按旋律走向分幾個部分,探討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作

口□口O

(1)要將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樂段(1-9小節(jié))以真誠的傾訴為基調(diào),在中音

區(qū)迂回回旋,對祖國母親傾訴著纏綿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其次段(11小節(jié)以后)以急迫的呼喊為基調(diào),向高

音區(qū)發(fā)展,劇烈而堅決地表達了迫切回來的心情。

結構音區(qū)情感

中音區(qū)纏綿的思念之情

二段體

高音區(qū)迫切的回來之意

2、針對《七子之歆一一澳門》內(nèi)涵的思想感情,請學生思索用

哪些演唱處理方法(力度、速度、音色變更),能更好體現(xiàn)游子渴

望回來祖國母親懷抱的迫切心情。(實踐與創(chuàng)建)

依據(jù)學生設想,進行演唱處理方案的溝通與最佳演唱處理方案的

選擇、應用。

第5課時:音樂觀賞《東方之珠》

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通過各種有效的

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加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寵

愛音樂,駕馭音樂基本學問和初步技能,逐步養(yǎng)成鑒賞音樂的良

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音樂教學必需營造寬松

愉悅的氛圍,老師要擅長為學生營造寬松、開心的成長環(huán)境,這

一點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稏|方之珠》一課的教學設

計,以圍繞“祖國統(tǒng)一”為主題教化思想,以“回來”、

“盼歸”為情感主線,以“離愁”、“思鄉(xiāng)”、

“同根”等情感謝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愛國激情。本單元的教化主

題為: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期盼祖國早日實現(xiàn)統(tǒng)一。本

課時包含“回來”和“盼歸”這兩部分內(nèi)容。因而本課

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聽、唱歌曲《東

方之珠》,深刻體驗歌曲中“依戀祖國、渴盼回來”的思想

內(nèi)涵;在師生同等互動的學習氛圍里,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對唱曲的

再表現(xiàn)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自查資料使學生主動獲得與

香港、臺灣相關的各種學問…

教學目標:

1、通過觀賞《東方之珠》,體驗歌曲的內(nèi)在情感,感受音樂所

表現(xiàn)的意境,并在聽辨、學唱、思索、溝通、探討的過程

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

2、主動了解香港的相關歷史學問,能夠用歌聲體驗期盼祖國

統(tǒng)一,酷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通過實踐初步學會分析歌曲結構,主動去參加學習,進而

獲得學問。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祖國統(tǒng)一”為主題,以“回來”和

“盼歸”為主線?!稏|方之珠》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詩意的

語言描繪了香港的地理位置、歷史滄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擬人化

地表現(xiàn)了人們對香港的無限眷戀。歌曲的第一部分為復樂段結

構。兩個樂段的旋律基本相同。兩個樂段中的第一樂句,相對地

說,都比較平穩(wěn)。然而,其其次樂句,起先時是連續(xù)的同音重復,

緊接著便以八度大跳轉(zhuǎn)入低音區(qū)。它似乎從親切、溫順的呼喊起

先,以耐人尋味的深情加以持續(xù)。歌曲的其次部分有轉(zhuǎn)向下屬調(diào)

的明顯傾向,使歌曲的色調(diào)產(chǎn)生顯明的變更。在這個樂段中,其

次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更重復。“01|4.6i”幾個音連續(xù)上行

至全曲的最高音,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包含三連音在內(nèi)的緊密節(jié)

奏,從而掀起這首歌曲的高潮。特殊是“讓海潮伴我天保佑

你”的真摯話語,表達了炎皇子孫對東方之珠---香港的無

比愛戀之情。補充部分是歌曲其次部分的完全重復。它將全曲的

高潮進一步延展。其畫龍點睛之句--一請別遺忘我恒久不變黃

色的臉---則得以多次強調(diào),從而將一顆炙熱的赤子之心奉獻

給敬愛的祖國。

《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在本單元所要表達的思想是“盼

歸”,歌曲為單二部曲式,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描棕“我”

生在臺灣,卻遠離故土。站在與臺灣基隆港遙遙相對的鼓浪嶼,

面對大海,思念家鄉(xiāng)與親人,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盼望親人早日

團聚的一片真情,不行遏制地迸發(fā)出來。

第6課時音樂觀賞《東方之珠》

教學過程:

伴隨《七子之歌》美麗的旋律,學生走進教室,做好上課打算。

導入新課:

1、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前面我們所學習的《七子之歌》,同

學們還知道“七子”除了澳門以外,還有哪些嗎?(學

生紛紛舉手回答)

師:聞一多先生在這部組詩的每一首末尾都有“母親,我

要回來,母親”一句話,以抒發(fā)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通

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大家也深深體會到了詞曲作者心向祖國、

酷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則在上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這節(jié)課我們

將接著來觀賞一首同類主題的歌曲---《東方之珠》。

3、老師播放多媒體課件:香港有特點的景點、建筑圖片。

師:我們先來觀賞一下香港美麗的景色、風光。

(師生互動,共同觀賞香港的典型建筑、景點等圖片,同時

在潛移默化中初聽歌曲《東方之珠》)

4、展示學生自己搜尋的相關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及相

關的歷史學問。

師歸納小結:香港地區(qū)位于珠江口東側,包括香港島、九龍

半島、新界以及四周島嶼。因盛產(chǎn)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

江、香海。是我們祖國美麗的“東方之珠”。

5、觀賞錄音《東方之珠》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觀賞這首東方之珠,留意邊觀賞邊體會,

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和意境?

(觀賞過后,學生探討回答問題,表述自己觀賞后的感受。)

6、演唱“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

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遺忘我恒久不變黃色

的臉?!?/p>

7、老師小結: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詩意的語言描繪了香港的地

理位置、歷史滄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擬人化地表現(xiàn)了人們

對香港的無限眷戀之情。

第7課時:《雪絨花》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通過觀賞《音樂之聲》插曲,激發(fā)學生愛國

熱忱,增進學生對音樂的愛好,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教學活動。

2、學問目標:了解電影音樂及電影音樂的特點、作用。

3、實力目標:培育學生音樂審美實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

實力,語言表達實力和概括實力。

教學重點

了解和駕馭歌曲《雪絨花》的演唱心情的變更及合唱的美麗

和諧的旋律。再了解電影音樂藝術中的作用并能聲情并茂地演唱

電影音樂。

教學難點

歌曲的演唱心情的變更及合唱的和諧。

教學用具

手風琴、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教學課件、簡潔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課:(5分鐘)

師生:觀賞歌曲

老師:播放歌曲《多來咪》。提出問題:誰聽過這首歌曲?

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部電影?

學生:《多來味》選自《音樂之聲》電影。

播放課件背景音樂《雪絨花》襯托下課題名稱。

二、簡介電影

1、簡介電影《音樂之聲》的獲獎狀況

老師:音樂劇《音樂之聲》是作曲家理查德羅杰斯與劇作家

奧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1965年變更成同名影片,

同年該影片獲奧斯卡金像獎。

2、簡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通過播放電影片段講解并描述電影故事,讓學生了解這部影

片及音樂。

老師:老師講解并描述《音樂之聲》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20

世紀30年頭奧地利薩爾茨堡,在薩爾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

一名叫瑪利亞的年輕女子,她生性活潑、酷愛生活、善彈吉他、

寵愛唱歌。后來,瑪利亞到特拉普上校家擔當家庭老師,瑪利亞

用愛心與音樂和幾個失去母愛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上校

離家期間瑪利亞和孩子排練了合唱。孩子們用甜蜜、和諧的歌聲

迎接上?;丶?,歌聲深深打動了上校,激發(fā)了他歌頌的興致。上

校輕拂六弦琴,唱了《雪絨花》,歌曲表達了他對祖國的酷愛之

情。

三、新課

老師:播放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雪絨花》

展示課件

老師:這樣的畫面你們感受如何?此時的音樂讓你們有何感

想?

學生:學生說音樂甜蜜、人物美麗、家庭華蜜、聲音和諧。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增進學生對音樂的愛好。

老師:演唱《雪絨花》(中文版、英文版)

4、學生學唱其次聲部,老師唱第一聲部,合作練習。

5、師生共同演唱,同時把兩種不同風格演唱《雪絨花》的

感情表現(xiàn)出來,唱出對祖國的愛意。

三、結束部分

老師提問與學生之間探討相互學習

1、音樂對電影電影藝術本身有什么作用,音樂的魅力在哪?

用你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什么是電影音樂?(引導學生探討)

老師小結

.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xiàn)的一種音樂體裁,是指為電影創(chuàng)

作、編配的音樂,它是綜合藝術一一電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音樂的功能主要有:突出主題,抒發(fā)感情、背景氣氛,推動

劇情發(fā)展結構統(tǒng)一的作用。

第8課時觀賞《天路》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天路》的歌詞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藏族民歌

的音樂風格;

2、學生能運用恰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p>

3、在理解和駕馭歌曲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其它藝術形式對唱

曲進行詮釋和表現(xiàn),提高創(chuàng)建力。

教學重點:能運用哈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p>

教學難點:學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音樂風

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一)播放歌曲《走進西藏》;

(二)學生隨音樂進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樂風格(目的:

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

氛圍,為下一步學唱新歌作好情感鋪墊。);

(三)師生問好!

二、導入:

(一)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著五十五個能歌善舞的

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一樣,民歌也是各少數(shù)民族音樂中最基本的音

樂形式。它們流傳最廣,數(shù)量最多,始終伴隨著各民族群眾的生

活,表達他們喜怒哀樂的情感以及對奇妙生活的憧憬和志向。少

數(shù)民族民歌具有顯明的民族特色。今E,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撞?/p>

族歌曲一一《天路》(多媒體顯示)

(二)請學生措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老師補充。

(青藏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稱為“世界屋脊”,“遠

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tài)的真實寫照。

(三)多媒體顯示青藏高原風光畫面。

三、新課教學:

(一)教唱歌曲。

1、播放韓紅演唱的《天路》視頻,整體把握藏族民歌的音

樂風格特點、感情氣質(zhì);

2、分兩部分跟錄音哼唱;

3、在分段練習的基礎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該歌曲的

曲式結構(二段體);

4、觀賞合唱曲《天路》(右手揮拍),讓學生分析比較,

更寵愛哪種形式的演唱,為什么?(韓紅的演唱能將個人風格、

歌頌技巧剛好代特點完備地融為一體,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特殊強。

而巴桑的演唱聲音純凈,藏族風格比較顯明。)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樂特點形成的因素:

(1)分布區(qū)域及地理環(huán)境。

(2)生活特點及風俗習慣。

6、提問:“除了用歌頌,我們還能用什么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天路》?”

7、依據(jù)學生的建議,采納朗誦、舞蹈、器樂、歌頌相結合

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二)歌曲觀賞。

1、藏族民歌《翻身農(nóng)奴把歌頌》。(歌頌家才旦卓瑪超群

的演唱技巧及獨特的音色,撥動同學們的心弦,一幕幕感人的畫

面使學生聯(lián)想到藏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及藏胞在奴隸制下牛馬不如凄

慘歷史,入情、入境地體會和感受歌曲的心情,理解歌曲的主題

思想。)

2、觀賞歌曲《公仆贊》,并講解并描述人民的好公仆孔繁

森的感人故事。

四、拓展學習:

五聲調(diào)式:我國古代將1(do)、2(re)、3(mi).5(sol)、

6(la)叫做“宮、商、角(jue)、徵(zhi)、羽?!狈謩e以這五個

音為主音構成的五種調(diào)式。(詳見P55)

五、老師總結:

太陽和月亮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漢族同有一個母

親,那就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

是一家。最終,學生在歌曲《愛我中華》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第9課時

《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簡介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

了解我國西藏的風土人情,以及西藏音樂風格特點和西藏舞

蹈特點;

2、實力目標:

能夠辨別出《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兩種不同的

題材,說出這兩首的不同之處;西藏舞蹈的特點。

3、情感目標:

感受西藏音樂的風格,體會西藏新面貌和西藏人民愛戴和敬

重孔繁森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音樂視頻、圖片更深化的了解西藏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西

藏音樂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叫學生唱一遍《走進西藏》;假如學生

不會唱,先帶他們唱一遍譜,再叫他們唱詞。

2、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收集西藏歌曲

老師問:西藏還有那些歌曲

學生答:略

老師補充:《青藏高原》、《圣地拉薩》、《格桑拉》、《青海湖》

《坐上火車去拉薩》、《青海人》、《桑吉卓瑪》、《天路》、《乃寧桑

珠廟會》等

第10課時

觀賞《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傾聽歌曲《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1、傾聽《阿瑪勒火》時,應引導學生留意其三個明顯的藝

術特征。即:樂段的開頭都用“阿瑪勒火”這個襯詞啟始;樂段

的結尾都用的旋律收束;樂段與樂段間都用間奏予以過渡;理解

歌曲含義;說明囊瑪。

2、傾聽《正月十五那一天》時,先讓學生哼哼旋律,說明

推謝是什么意思,理解歌詞;再引導學生在音樂心情上、音樂風

格上(特殊是與其相關的音樂要素和音樂表現(xiàn)手段上)與《阿瑪勒

火》進行對比,進而對“堆謝”“囊瑪”這兩種音樂體裁有較為

深化的相識。與此同時,應當引導學生了解、懂得有關“堆謝”

及它的發(fā)展簡況、藝術特征等學問。

3、觀賞完兩首歌曲;

老師問:《阿馬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兩首歌曲有什

么不

同?

學生答:略

二、觀賞西藏舞蹈:

1、放西藏舞蹈視頻;

老師問:西藏的舞蹈有什么特點

學生答:略

老師補充:舞步、彎腰、服裝等

2、讓學生簡潔地學學西藏的舞步。

三、總結:

我們通過歌舞親身體驗了藏族人民的熱忱奔放也從它的旋

律中感受到西藏音樂的獨特風格。(主要通過《正月十五那一天》

與《阿瑪勒火》的對比,和舞蹈觀賞,來了解西藏的歌舞。)

第11課時學習《我的祖國》

..,42我的祖國喬羽詞

44一電影《上甘嶺》插曲劉熾曲

(領唱混聲合唱)

優(yōu)美、親切地精懵

(55653-5231612-12|36132356|7227675-)||12655-6

一條大河一

Io01265

K1—r

一條大

35165-565323|53612-006-156316

波黑寬,一風吹稻花香而岸,噢--.-.—.

1?236123-176|3-5756253165626563-2

河/雨寬,風皮力M無春南鹿,或豪薪走—岸上住,

66|56321-|10|12655-6

112355165|56124------1~r

而慣了稍公布號子,若‘慣,船白帆.一條大河

姑娘好像

———.好山好水

555111312|3?51212776561-I10II

許砥了腦公函號子,噢君神亍麗壬的百力帆.

((

2565626562

bb

?一

35165-6532353612-3-缶

?31就

o岸

波浪寬,開

O

花一樣,路

條r

好地方,0

於R

副力宏閭壯麗推

24.一.

-o554

12235516556124-6615二6321一411

2-麗

聽慣了艄公十號子.看?慣了船訪丁帆。這美

喚醒了沉睡的高變了模樣.法的

讓那河流改是

ill.大

法的

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2o55435

4f4一5--

2o555一7-7

4----

5-?

-2O5555

4.._.?

1

<

*

?.

.

?

1

2

1

2

-

3-

5612

31

<

T

生上

祖是d我長

<

土地

闊的

片遼

在這

祖是二我生長地上

土地

老的

片古

在這

是??我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