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1頁
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2頁
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3頁
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4頁
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廣西高等職業(yè)教育考試(語文)第21套模擬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4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狡黠(xié)粗獷(guǎng)戛然而止(jiá)鍥而不舍(qiè)B.驀然(mù)熾熱(chì)拈輕怕重(niān)義憤填膺(yīng)C.迸濺(bèng)佇立(zhù)鮮為人知(xiǎn)風雪載途(zài)D.字帖(tiě)殷紅(yān)叱咤風云(zhà)渾身解數(shù)(xiè)答案:C解析:A項“狡黠”的“黠”應讀“xiá”;B項“驀然”的“驀”應讀“mò”;D項“字帖”的“帖”應讀“tiè”。本題考查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詞的讀音,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遷徙銷聲匿跡眼花瞭亂粗制濫造B.瑣屑迫不急待婦孺皆知根深蒂固C.煩躁重蹈覆轍物競天擇撲朔迷離D.褻瀆一代天嬌無與倫比頂禮膜拜答案:C解析:A項“眼花瞭亂”應為“眼花繚亂”;B項“迫不急待”應為“迫不及待”;D項“一代天嬌”應為“一代天驕”。本題考查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詞的字形,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廣西的龍脊梯田,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十分壯觀。B.他在學習上總是(),不肯下功夫,成績一直不理想。C.這場比賽競爭激烈,雙方(),最終以平局收場。D.他說起話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答案:A解析:A項“氣勢磅礴”形容氣勢雄偉壯大,用于形容龍脊梯田的宏大壯觀恰當;B項“敷衍了事”指對一件事情不認真,草草了事,符合學習不認真的語境;C項“旗鼓相當”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可用于形容比賽雙方實力;D項“語無倫次”指話講得亂七八糟,毫無次序,符合說話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語境。本題考查成語在語境中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V西的劉三姐文化,是壯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劉三姐的故事在八桂大地,她的歌聲仿佛有一種,能讓人們的心靈得到慰藉。每年的三月三,人們都會以的方式來紀念她,傳承這一文化。A.源遠流長家喻戶曉魔力豐富多彩B.博大精深路人皆知魅力五花八門C.源遠流長婦孺皆知魅力豐富多彩D.博大精深家喻戶曉魔力五花八門答案:C解析:“源遠流長”意思是河流的源頭很遠,水流很長,常比喻歷史悠久,根底深厚,“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學術(shù)廣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論、學識、思想等,劉三姐文化歷史悠久,用“源遠流長”更合適;“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都表示大家都知道,“路人皆知”含貶義,不符合語境;“魅力”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魔力”更強調(diào)神奇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吸引力,歌聲用“魅力”形容更恰當;“豐富多彩”形容內(nèi)容豐富,花色繁多,“五花八門”比喻事物繁多,變化莫測,“豐富多彩”更能體現(xiàn)紀念活動的多樣。本題考查詞語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開展“每月少開一天車”的活動,使桂林的空氣更加清新。B.能否熟練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漢字書寫的基本要求。C.5月的廣西,處處繁花似錦,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D.為了防止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交通事故,交通部門加大了執(zhí)法力度。答案:C解析:A項缺少主語,“通過”和“使”刪去其一;B項兩面對一面,應刪去“能否”;D項否定不當,“防止”和“不再”刪去其一。本題考查語句表達的規(guī)范性,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廣西的特色美食有螺螄粉、老友粉、桂林米粉……等。B.“你去過廣西嗎?”他問:“那里的風景很美?!盋.我喜歡的廣西景點有桂林的漓江、陽朔的西街,還有北海的銀灘。D.三月三歌圩節(jié),人們唱著“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的歌曲,熱鬧非凡。答案:D解析:A項省略號和“等”重復,刪去其一;B項“問”后的冒號應為逗號;C項“漓江”“西街”“銀灘”是并列關(guān)系,“西街”后的逗號應改為頓號。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1)。難度: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A.那漓江的水,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比喻)B.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擬人)C.他的心眼比針尖還小。(夸張)D.你難道不喜歡廣西的美景嗎?(設(shè)問)答案:D解析:D項句子使用的是反問的修辭手法,不是設(shè)問。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設(shè)問是自問自答。A項把“漓江的水”比作“無瑕的翡翠”;B項“歡快地歌唱”把小鳥當作人;C項“心眼比針尖還小”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本題考查常用修辭手法的判斷,對應大綱1.1(2)。難度:易(二)文學和文化常識(6分)下列關(guān)于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曹雪芹,清代作家,其代表作《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C.莫泊桑,法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D.魯迅的《故鄉(xiāng)》《孔乙己》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答案:D解析:魯迅的《故鄉(xiāng)》《孔乙己》都出自他的小說集《吶喊》,不是散文集《朝花夕拾》。A、B、C選項表述正確。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易下列詩句與作者及朝代對應正確的一項是()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李白——唐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東晉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王昌齡——唐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李清照——宋答案:B解析:A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作者是杜甫;C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者是岑參;D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者是蘇軾。B選項詩句、作者及朝代對應正確。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易下列關(guān)于廣西文化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銅鼓是廣西少數(shù)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B.繡球是廣西壯族傳統(tǒng)的定情信物,制作工藝精湛。C.廣西的客家圍屋是一種獨特的民居建筑,體現(xiàn)了客家人的團結(jié)精神。D.桂林的靖江王城是明朝藩王的府邸,與廣西的歷史文化毫無關(guān)聯(lián)。答案:D解析:桂林的靖江王城是明朝藩王的府邸,承載著豐富的廣西歷史文化,與廣西歷史文化緊密相關(guān)。A、B、C選項關(guān)于廣西文化常識表述正確。本題考查廣西特色文化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中二、填空題(共8題,任選5題作答,每題2分,共10分)(),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答案:采菊東籬下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答案:大漠孤煙直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案:沉舟側(cè)畔千帆過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答案:長風破浪會有時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答案:忽如一夜春風來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答案:枯藤老樹昏鴉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答案:落紅不是無情物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答案:山重水復疑無路解析:考查對經(jīng)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三、閱讀題(3題)(一)古詩詞鑒賞(6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洞和范鸥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描寫了國都淪陷后,城池破敗,亂草叢生的景象,營造出荒涼凄慘的氛圍。B.頷聯(lián)以花鳥為主體,運用了擬人、互文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感情。C.頸聯(lián)中“烽火連三月”寫出了戰(zhàn)爭時間之長,“家書抵萬金”則寫出了家書的珍貴,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D.尾聯(lián)通過描寫詩人的外貌,表現(xiàn)了詩人因憂愁而日益衰老的狀態(tài),“渾欲不勝簪”意思是頭發(fā)少得簡直插不上簪子,體現(xiàn)了詩人的樂觀精神。答案:D解析:尾聯(lián)“渾欲不勝簪”體現(xiàn)的是詩人憂國憂民、思念家人的愁苦之情,并非樂觀精神。A選項,首聯(lián)描繪的景象準確地展現(xiàn)了國家破敗后的荒涼;B選項對頷聯(lián)修辭手法及情感的分析正確;C選項對頸聯(lián)的理解符合詩意,突出了戰(zhàn)爭的持久和家書的珍貴。本題考查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1)。難度:中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濺”和“驚”字的妙處。答案:“濺”字用得精妙,賦予了花以人的情感,仿佛花也因感時傷世而落淚;“驚”字則讓鳥也具有了人的驚恐之感,好像鳥也因痛恨離別而驚心。這兩個字運用擬人手法,將詩人的情感融入花鳥之中,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在國家淪陷、親人離散時的極度傷感和悲痛之情。解析:考查對古詩詞中關(guān)鍵字詞的賞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2)。難度:中(二)文言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恶R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同“祗(只)”,只、僅)B.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C.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飼”,喂養(yǎng))D.策之不以其道(馬鞭)答案:D解析:“策之不以其道”中“策”是動詞,意為“用馬鞭驅(qū)趕”,不是“馬鞭”。A選項“祗”的解釋正確;B選項“或”解釋為“有時”符合文意;C選項“食”同“飼”,解釋正確。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語境中的含義,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易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馬之千里者B.策之不以其道C.食之不能盡其材D.執(zhí)策而臨之答案:A解析:A選項“馬之千里者”的“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無實義;B選項“策之不以其道”的“之”是代詞,代指千里馬;C選項“食之不能盡其材”的“之”是代詞,代指千里馬;D選項“執(zhí)策而臨之”的“之”是代詞,代指千里馬。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中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解析:“且”意為“猶,尚且”;“等”意思是“等同,一樣”;“安”是“怎么”的意思。翻譯時需準確譯出這些詞語,使句子通順。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答案: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解析:第一個“其”表反問,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其實。翻譯時要準確體現(xiàn)出反問和推測的語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文章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文章借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憤慨,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解析:考查對文言文主旨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3)。難度:中(三)現(xiàn)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廣西壯錦:民族文化的絢麗瑰寶》廣西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是廣西壯族人民在長期生產(chǎn)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極具特色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它以棉線或絲線為經(jīng)、以五彩絲線為緯,采用“通經(jīng)斷緯”的方法編織而成,工藝復雜,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壯錦的圖案豐富多樣,蘊含著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美好向往。常見的圖案有動物紋,如龍鳳紋,龍象征著權(quán)威和力量,鳳寓意著吉祥如意,龍鳳紋組合在一起,表達了壯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還有植物紋,如蓮花紋,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著純潔和高尚,體現(xiàn)了壯族人民對美好品德的崇尚;幾何紋也是壯錦中常見的圖案,如回形紋,線條簡潔流暢,富有韻律感,代表著生生不息、福壽延綿。這些圖案或單獨出現(xiàn),或相互組合,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壯錦畫面。在過去,壯錦不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壯族人民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姑娘們會精心織就壯錦送給心儀的小伙子,作為定情信物;在重要的節(jié)日和慶典上,人們會穿上用壯錦制作的服飾,增添喜慶氛圍;家中有新人結(jié)婚時,壯錦被面更是必不可少,寓意著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滿。然而,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壯錦的傳承和發(fā)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手工編織工藝復雜,學習難度大,耗時久,導致愿意學習壯錦編織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同時,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機器生產(chǎn)的仿冒壯錦,這些產(chǎn)品質(zhì)量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壯錦的聲譽和市場競爭力。為了保護和傳承壯錦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廣西政府和社會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大對壯錦編織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培養(yǎng)壯錦編織人才;另一方面,鼓勵創(chuàng)新設(shè)計,將壯錦元素與現(xiàn)代時尚相結(jié)合,開發(fā)出更多符合現(xiàn)代審美和市場需求的壯錦產(chǎn)品,如壯錦飾品、壯錦家居用品等,拓寬壯錦的市場空間。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壯錦這一絢麗的民族文化瑰寶將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廣西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采用“通經(jīng)斷緯”的方法編織,工藝復雜,圖案精美。B.壯錦的圖案豐富多樣,有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等,都蘊含著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C.壯錦在過去只是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現(xiàn)代社會才成為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D.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和外來文化沖擊使壯錦傳承面臨挑戰(zhàn),如年輕人學習意愿低、仿冒產(chǎn)品多等。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在過去,壯錦不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壯族人民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并非在現(xiàn)代社會才成為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A選項對壯錦的地位和編織工藝描述準確;B選項對壯錦圖案及其寓意的闡述正確;D選項對壯錦傳承面臨挑戰(zhàn)的總結(jié)符合文意。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與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文章第2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文章第2段主要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通過列舉龍鳳紋、蓮花紋、回形紋等壯錦中常見的圖案,具體形象地說明了壯錦圖案豐富多樣且蘊含著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美好向往,使說明更具說服力。解析: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1)。難度:中請簡要概括壯錦傳承和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答案:壯錦傳承和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有:傳統(tǒng)手工編織工藝復雜,學習難度大、耗時久,年輕人學習意愿低;市場上機器生產(chǎn)的仿冒壯錦眾多,質(zhì)量參差不齊,影響壯錦聲譽和市場競爭力。解析:從文中提取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概括,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如何讓壯錦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與活力。答案:為讓壯錦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與活力,政府和社會各界可從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加大對壯錦編織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為壯錦編織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傳承的種子;二是鼓勵創(chuàng)新設(shè)計,將壯錦元素與現(xiàn)代時尚巧妙融合,開發(fā)出壯錦飾品、家居用品等符合現(xiàn)代審美和市場需求的產(chǎn)品,拓寬壯錦的市場空間,讓壯錦走進更多人的生活。(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實際情況,從傳承和創(chuàng)新角度思考壯錦發(fā)展方向,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拓展探究,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4)。難度:難四、材料寫作題(2題)(一)應用文寫作(10分)假設(shè)你是廣西某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小李,學校將舉辦一場“廣西特色文化展示周”活動,你負責邀請一位廣西文化研究專家來校舉辦講座。請你以小李的名義,給專家張教授寫一封邀請函。要求:格式正確,內(nèi)容完整,語言表達得體,不少于150字。答案:邀請函尊敬的張教授:您好!我是[學校名稱]的學生小李。我校即將舉辦“廣西特色文化展示周”活動,全校師生都對廣西文化滿懷熱忱,渴望深入了解。您作為廣西文化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在相關(guān)研究上成果豐碩,見解獨到。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校舉辦一場關(guān)于廣西特色文化的講座。講座擬定于[具體日期][具體時間],在學校[具體地點]舉行。期待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