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30題)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題專項_第1頁
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30題)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題專項_第2頁
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30題)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題專項_第3頁
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30題)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題專項_第4頁
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30題)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題專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專項06質量守恒定律及微觀粒子圖像一、選擇題1.我國科學家用新型催化劑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醇,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醇相對分子質量為32gB.該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C.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質量比為22:3D.反應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種氧化物2.科學家設計了“人造樹葉”模擬獲取氧氣等物質的過程,裝置和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B.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C.反應前后只有兩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O2+CO+H23.航天員呼吸產生的進行轉化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的種類均發(fā)生改變C.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D.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氧化物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設計構筑了黑磷負載的金單原子催化劑(Au1/BP),實現了甲烷催化法制甲醇。如圖為利用甲烷制甲醇的微觀反應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從圖中可看出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H B.甲醇中含有氧元素,屬于氧化物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目均不發(fā)生改變 D.參與反應的甲烷和氧氣分子個數比為2:15.中國空間站已常年駐留航天員,為調整空間站內的氣體成分,科學家利用物質轉化反應消耗航天員呼出的。該轉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減少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6.我國科學家實現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關鍵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C.乙物質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D.物質甲、乙、丙均屬于氧化物7.汽車尾氣中含有和有毒氣體,在排氣管中安裝“催化轉化器”,可將和轉化為無毒氣體,減少空氣污染。如圖所示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D.物質丁屬于空氣污染物8.如圖所示是將汽車尾氣中某些有害氣體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氣的微觀過程(其中“”“”和“”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是一氧化碳B.反應前后分子總數發(fā)生了改變C.該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改變D.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質量比為1:29.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載人航天器中利用“薩巴蒂爾反應”和“氧氣生成系統(tǒng)”可回收CO2再生O2,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共涉及4種物質B.過程②中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4C.過程③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過程①中原子的種類不變10.“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關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的本質。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B.丙是由兩個氮原子構成C.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均未發(fā)生改變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我國計劃于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載人航天器中處理CO2的另一種方法是將CO2與氫氣反應,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和丙都屬于氧化物B.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C.反應前后氧原子個數不相等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4:112.科學家利用“N—摻雜石墨烯量子點”作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醇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高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該反應前后碳、氫和氧原子個數均發(fā)生改變D.該反應前后“N—摻雜石墨烯量子點”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也發(fā)生改變13.2023年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燃料,實現了循環(huán)內的零排放,科學家利用某納米纖維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綠色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物丙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B.該反應有助于實現“碳中和”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D.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114.中國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彰顯了大國擔當。資源化利用CO2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下圖是CO2轉化為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體系中共有3種化合物B.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C.參加反應的CO2、H2分子個數比為1:4D.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保持不變15.中國科學院首創(chuàng)室溫制氫方案,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為 B.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C.反應前后共有2種氧化物 D.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改變16.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載人航天器中處理CO2的方法之一是將CO2與氫氣反應,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則說法錯誤的是A.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B.反應前后氫原子個數不相等C.該反應涉及到兩種氧化物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4:117.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附加值更高的產物是實現“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二氧化碳在Cu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實現以下轉化。(Zr表示鋯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該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3:22 該反應的示意圖中涉及了六種不同的分子該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數目均不變 該反應前后Cu和的質量發(fā)生了變化18.甲烷、硫化氫催化重整新路線可高效制氫,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D.反應過程中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19.第19屆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主火炬全球首創(chuàng)采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燃料。如圖是甲醇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空氣中氣體的體積分數:乙>丙B.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C.反應生成丙、丁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分子種類均不變20.利用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可使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與氧氣反應生成兩種無毒的氧化物,如圖所示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納米二氧化鈦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 B.保持乙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O2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D.X的化學式是CO21.人工光合固碳裝置通過電化學手段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甲酸(HCO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起A.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B.該反應可成少CO2的排放C.該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D.參加反應的CO2和生成的O2質量比為11:422.條形碼中膠黏劑成分之一是丙烯酸(C3H4O2)。下圖是工業(yè)上一種制備丙烯酸方法的反應微觀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化學式為CH2 B.甲、丙在O2中燃燒產物一定相同C.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 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保持不變23.2023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歷史性地采用了廢碳再生的“零碳甲醇(CH3OH)”作為燃料。“零碳甲醇”是利用工業(yè)尾氣中排放的廢棄二氧化碳以及焦爐氣中的氫氣來合成零碳甲醇,從而實現工業(yè)尾氣中二氧化碳循環(huán)利用,其微觀示意圖如圖(圖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5%B.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1C.該反應有助于實現“碳中和”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24.“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如圖所示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涉及3種氧化物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反應后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D.該反應中甲和乙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5.N2具有廣泛的用途,N2和H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N2可用于磁懸浮列車B.參加反應的和的質量比為1:3C.中N、H元素的質量比為14:3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目發(fā)生變化26.為調解載人航天器內的CO2含量,科研人員利用催化劑觀化作用使CO2與氫氣反應,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丁物質具有可燃性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C.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發(fā)生改變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127.一氧化氨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工業(yè)上利用氫氣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減少 B.反應前后原子數目保持不變C.生成物中氮氣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2:1 D.參加反應的氫氣和一氧化氮的質量比為1:1528.天然氣因含有少量H2S等氣體開采應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實現天然氣的催化脫硫,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脫硫過程需要不斷添加Fe2(SO4)3溶液B.脫硫過程中,理論上每生成32g硫,需要消耗32g氧氣C.反應過程i,屬于置換反應D.整個過程中有三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29.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如圖是以CO2和H2為原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