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計說明《時間的腳印》運用準確、嚴密的說明語言,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及怎樣記錄時間,引起人們探索自然奧秘的會三個層次的順序來讀懂內容。1.明確說明對象,厘清文章思路。2.掌握說明順序中的邏輯順序。3.品味和賞析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4.認識巖石記錄時間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學習目標1.幫助學生厘2.帶領學生品味和賞析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3.幫助學生掌握說明順序。教學重難點
時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郭沫若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蹦敲?,時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龍的《時間的腳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情境導入預習檢查腐蝕山麓渾濁粗糙龜裂刨刮楔形消逝溝壑沙礫孔隙shízhuólùcāo覆蓋琥珀犀牛傾斜帷幕jūnbàoxiēshìhèlìxìqīngfùpòxīwéi預習檢查掛在較大的屋子里或舞臺上的遮擋用的幕。山腳。直到海水干涸,石頭粉碎。形容經(jīng)歷久遠的時間。多用于誓言,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竞?菔癄€】【山麓】【帷幕】【龜裂】【懸崖絕壁】形容山勢險峻。陶世龍,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縣,1949年開始寫作普及地質礦物知識的文章,之后,陸續(xù)發(fā)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數(shù)百,代表作《揭開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畫像》和《時間的腳印》等。知識鏈接——作者介紹學習任務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在說明文中,單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著這個句子起著總結性作用,把握這些句子,能讓我們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內容。自由朗讀課文;請你給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這些單句成段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學習任務一
第7段:“真的有‘??菔癄€’的時候?!边@是一句提示語,后文則圍繞巖石如何被破壞展開。
第11段與第13段:“水和空氣還能夠進入巖石內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壞。”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贝藘啥问菍Φ?段的進一步闡述。學習任務一
第18段:“經(jīng)過長期的重壓和膠結,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巖石?!?/p>
回應第5段內容,同時引起后文巖石形成的具體過程。第22段:“巖石保存了遠比上面所說的多得多的歷史痕跡?!边^渡句,承上,受束有關巖石自身解體與新生的內容;啟下,引出下文解讀巖石上的“歷史痕跡”。學習任務一2.《時間伯伯》這首小詩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緊扣題目。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的說明層次。學習任務一全文共31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4)引出話題:概括說明巖石可以記錄時間。第二部分(5—29)具體說明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第一層(5—21)巖石的厚度和順序可以記錄時間。第二層(22—29)巖石保存了歷史的痕跡。第三部分(30—31)讀懂巖石記錄的意義。學習任務一3.課文主要介紹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為什么不直接進入正題,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話?高士其的詩歌把時間擬人化,與主題照應;由生活時間引入地質時間,更切合讀者的實際生活,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學習任務一4.通讀全文,說說標題“時間的腳印”的含義。標題便很新奇,把“巖石”比作是“時間的腳印”。時間在不斷流逝、不斷前進,但卻看不見摸不著,把時間比作腳印,形象地說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巖石中都潛藏著時間的蹤影,以引起讀者的探究欲望和閱讀興趣。學習任務二析讀課文
合作探究1.課文的第一部分告訴我們,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開始并未說巖石是怎么記錄時間的,而是描述巖石有生滅過程,這是為什么?點明巖石的生滅過程,也是為了說明物質時刻都在運動著這一普遍規(guī)律。作者并不是以靜止的觀點去看待巖石的變化,而是將巖石的變化納入辯證唯物主義的宏觀視野中,這是一種辯證的科學主義精神。學習任務二2.巖石的運動規(guī)律是什么?被搬運、被堆積重新生成巖石被破壞總起學習任務二3.巖石這樣頑強的東西竟然也被破壞,請同學們說說,導致巖石被破壞的因素有哪些?巖石從被破壞到生成新的巖石,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破壞因素:陽光烘烤,霜雪冷凍,空氣與水中的酸類腐蝕,風的吹拂,水流的沖刷,冰河的移動,生物破壞,人為破壞。形成過程:小石子沙礫、泥土沉積重壓膠結新巖石巖石→→→→→→學習任務二4.請以沉積巖為例,說說為什么根據(jù)巖石的形成過程,我們能知曉過去的年月?!皫r石在最初生成的時候,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層地疊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备鶕?jù)層與層的順序,我們就可以知道過去的年月。學習任務二5.我們研究巖石的形成過程是為了說明什么?巖石的厚度及生成順序記下了時間的蹤跡。這是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一種方式。學習任務二6.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二種方式是它保存了許多的歷史痕跡。請大家分組討論并閱讀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問題:巖石保存了哪些歷史的痕跡?學習任務二①巖石記錄了地殼的活動②巖石記錄了氣候的變化(插入說明方法:舉例子)③巖石記錄了古代生物狀況④巖石記錄了地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⑤巖石記錄了自然界轉瞬即逝的活動
小結:普普通通的巖石上,竟有著如此豐富的歷史記錄??梢哉f,巖石是一部無字的史書。學習任務二7.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巖石有了新的認識,了解這些內容對現(xiàn)實生活有什么意義?(朗讀最后一段)大家邊聽邊找出答案。明確:增加知識、尋找寶藏,造福人類總結:文章從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寫到巖石怎樣記錄時間,最后寫了讀懂巖石記錄的重大意義,這種依據(jù)事物內在聯(lián)系、逐層進行說明的順序,就是邏輯順序。學習任務三品讀課文
品味語言1.下面語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學習任務三打比方,把刮風沙的狀態(tài)比作砂輪的轉動,生動形象地說明風沙對巖石的破壞作用。(1)空氣和水中的酸類,腐蝕了巖石中的一部分物質。水流和風還不斷地沖刷、吹拂著它。特別是刮風沙的時候,就像砂輪在有力地轉動,巖石被磨損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學習任務三舉例子,列舉蘭新鐵路建筑時幾分鐘就炸掉一個山頭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說明人對巖石的破壞作用。(2)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幾分鐘內就被炸掉了,這相對地質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學習任務三列數(shù)字。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有力地說明了形成1米厚的巖石所需要的大致時間。(3)“據(jù)計算,大約3000到100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1米厚的巖石”。學習任務三2.為了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文的語言也力求生動、形象。本文就多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請找出文中描寫生動的句子,做好批注,回答問題。學習任務三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笨重的石塊想跑也跑不動,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礫卻能隨心所欲的走向很遠的地方,生動、形象的語言,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1)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學習任務三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將“炎熱的陽光”“嚴寒的霜雪”以及風雨等對巖石的破壞說成是“攻擊”,仿佛是有意識的行為。這樣就強化了它們與巖石的敵對性。形象地說明了巖石“無時無刻不經(jīng)受著磨難”。(2)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jīng)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學習任務三三個并列短語構成排比句,生動地描繪了“狂風”“洪水”“冰河”等幾種自然力的氣勢。“沖來了”“爬來了”也是一種擬人化的表述,增強了“狂風”“洪水”“冰河”的動感和目的性,表現(xiàn)了它們勢不可擋的威力。(3)狂風吹來了,洪水沖來了,冰河爬來了,碎石、沙礫、泥土被它們帶著,開始了旅行。學習任務三用“躺”字形容巖層的生成狀態(tài),化動為靜。準確而又形象地說明了巖石新生的過程。(4)巖石在最初生成的時候,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層地疊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學習任務三——拓展遷移這篇科普文以記錄時間的方式為切入點,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巖石的豐富而有趣的科學知識,由此你對科普類文章有了怎樣的認識呢?請大家踴躍交流討論。學習任務三——拓展遷移①科普文是傳播科學知識、啟迪青少年智慧的優(yōu)秀讀物,理趣、情趣兼?zhèn)?。②科普文章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是探索知識的鑰匙。③多讀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和成就。④讀科普作品,增強求知欲,激發(fā)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巖石是如何記錄時間的,把握了本文的邏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質生產(chǎn)力領航
- 2025家庭裝修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短期圍擋建設合同
- 上海食品模擬考核b類試卷及答案
- 山東省初中統(tǒng)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電容式傳感器》課件
- 化纖織造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考核試卷
- 油炸食品制造的工藝流程考核試卷
- 浙江國企招聘2025中移鐵通嘉興海鹽分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鋁鍛壓五金制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老年康體指導職業(yè)教育課件
- 微訓練 一文多考 備考高效之詩歌《臨安春雨初霽》陸游 - 教師版
-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課件:《科學社會主義概論(第二版)》第一章
- 國際關系理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學院
-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單元(教學設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步備課系列(湘教版2024)
- 中考物理復習歐姆定律復習講解學習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TMT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MOOC】道路交通安全-河海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