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城隅yu百舸ge柔美yl揮斥方遒qiu

B.憎恨zeng訕訕shan楔入xi@羽扇綸巾gudn

C.著惱zhao間關(guān)jian句讀dou鈿頭銀篦bin

D.吐哺tU守拙zhud紅綃shao嘔啞嘲口折zhao

2.下列選項中所有詞語的字形全都有錯誤的一項是()

A.張皇翻鳥雕欄玉器灰飛湮滅B.吹堇罅隙輕攏慢捻金戈鐵馬

C.墻櫓憔瘁催眉折腰不勘回首D.分桀崢噪雄資英發(fā)舞榭歌臺

3.下列選項中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1)你不忍心跟這樣的小姑娘?;^,在她面前,再愛計較的人也會變得0

(2)在理論和事實發(fā)生矛盾時,袁隆平的態(tài)度是尊重權(quán)威但不崇拜權(quán)威,不能跟在權(quán)威后面

不敢越雷池一步。

(3)生命誕生以來,簡單與復(fù)雜并存,繁盛與滅絕交替,奏響了一篇篇的演化樂章。

(4)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也有、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

A.慷慨大度亦步亦趨跌宕起伏技進乎道

B.寬宏大量東施效顰跌宕起伏精益求精

C.寬宏大量亦步亦趨一波三折精益求精

D.慷慨大度東施效顰一波三折技進乎道

二、文言小題

4.下面選項中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詩》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到漢代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对姟妨x是風、雅、頌、賦、比、興。

其中風、雅、頌是對內(nèi)容的分類,而賦、比、興則是對表現(xiàn)方法的歸納。

B.漢武帝時專門成立了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gòu)——樂府。樂府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稱之為“樂府

詩”。樂府詩在東漢時期達到了成熟的階段,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C.《古詩十九首》見于梁代蕭統(tǒng)編選的《文選》,是漢末佚名詩人所作十九首古詩的合稱。這些詩歌多

出于中下層文人,再現(xiàn)了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思想大轉(zhuǎn)變的真實狀況。

D.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內(nèi)容一般分為上下兩闋。宋詞基本分為婉約和豪放兩大類。柳永、李

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則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5.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艱難苦恨繁霜鬢(極,表程度)栗深林兮驚層巔(認為……戰(zhàn)栗)

B.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損傷)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狀況)

C.去來江口守空船(回來)贏得倉皇北顧(落得)

D.天姥連天向天橫(遮蔽)暮去朝來顏色故(容貌)

三、小閱讀

6.下列選項中對典故內(nèi)容和使用典故的目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周公吐哺:相傳周公曾在吃飯時屢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迫不及待地接見賢才。曹操在《短歌行》里運

用該典故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求賢心切,愿意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招待賢才。

B.杜鵑啼血:傳說古蜀國的望帝禪讓后化為杜鵑,晝夜啼叫,直到啼出血來才停止。常用于形容哀痛到

了極點。白居易在《琵琶行》里運用該典故是為了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艱苦和內(nèi)心的痛苦。

C.封狼居胥:漢代霍去病曾遠征匈奴,封狼居胥山而還?!队烙鰳贰吩谶@里運用該典故,是為了表現(xiàn)劉

義隆向霍去病學習的壯志,暗示南宋朝廷也應(yīng)該像劉義隆一樣堅定地北伐。

D.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戰(zhàn)國時期趙王想重新啟用年老的廉頗,于是派人去查看他的身體狀況。廉頗在

使者面前吃下飯一斗,表示自己尚可大用。辛棄疾在《永遇樂》中運用該典故,是為了表達自己還想為

國征戰(zhàn)、以身報國的豪情。

四、文言小題

7.下面對加點的“師”字意義和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吾從而師之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④則恥師焉

⑤孔子師知子⑥吾師道也

⑦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⑧不恥相師

⑨或師焉,或不焉

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不拘于時,學于余

C.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

D.則群聚而笑之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9.下列選項中文言句式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省略句)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判斷句)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被動句)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

五、語言文字運用

10.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然而從本質(zhì)上說,辛棄疾又是一個絕對合格的文人。他和投奔到金國的黨懷英同時師事亳州的劉巖老,

二人都在文學史上留有大名。

②這就是辛棄疾在歷史上威武雄壯的出場,可謂氣勢不凡。

③和其他詞人都不同,辛棄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詞壇的。

④二十一歲起兵抗金,并曾率領(lǐng)五十多人于萬軍之中生擒叛徒張安國,然后率部千里歸宋。

⑤當時的南宋朝廷,對他也是極為贊賞的,“儒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

⑥這樣傳奇般的經(jīng)歷,不但在文人中絕無僅有,即使在那些戎馬一生的將軍之中,也不算多見。

A.①③④⑥⑤②B.③④⑤⑥①②

C.④⑥③⑤②①D.③④⑥⑤②①

六、名篇名句默寫

11.完成默寫。

(1)《沁園春?長沙》表現(xiàn)同學少年寫出激濁揚清文章,蔑視大軍閥大官僚的句子:,(毛

澤東《沁園春?長沙》)

(2),雨從頭上濕到胛。,低頭折腰只不答。(楊萬里《插秧歌》)

(3)曹操借用《詩經(jīng)?鄭風》中的詩句,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來比喻渴望得到賢才的句

子:,o(曹操《短歌行》)

(4),桃李羅堂前。,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5)《歸園田居》中“,”兩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的性格,點明詩人辭官歸田的根因。(陶

淵明《歸園田居》)

2

(6)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寫出了詩人夢游天姥山登

上半山腰時的所見所聞,充滿了奇幻色彩。(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7),云之君兮紛紛而下來。,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渚清沙白鳥飛回。,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9),凝絕不通聲暫歇。,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10)一曲終了,詩人用“,”兩句景物描寫側(cè)面寫出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感染力之強。

(白居易《琵琶行》)

(1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兩句,描寫了駭浪搏擊江岸的壯麗景色。(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1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贊美英雄豪杰戰(zhàn)斗過的地方風景壯麗,更贊美叱咤風云的豪杰,向

下闋過渡的句子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贊嘆劉裕北伐氣勢如虹戰(zhàn)功赫赫的兩句是:,。(辛

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4),冷冷清清,o(李清照:《聲聲慢》)

(15)愛而不見,。靜女其孌,0(《詩經(jīng)?鄴風》)

(16),蘭澤多芳草。,所思在遠道。(《古詩十九首》)

(17)《虞美人》中“,”,將抽象的“愁思”形象化、具體化。(李煜《虞美人》)

(18)秦觀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的“七夕”相會,勝過人間凡俗之愛的句子是:,。(秦

觀《鵲橋仙》)

(19)《師說》中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丑態(tài):“士大夫之族,,。"(韓

愈《師說》)

(20)韓愈在《師說》中,用“,”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原因。(韓

愈《師說》)

七、現(xiàn)代文閱讀

八、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詩歌,完成小題。

飲酒(其二十)

陶淵明

羲農(nóng)去我久,舉世少復(fù)真。

汲汲魯中叟巴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⑵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fù)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qū)區(qū)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叵,六籍⑷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同。

若復(fù)不快飲,空負頭上巾1七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注:【1】魯中叟:指孔子?!?】洙泗:二水名,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絕世下:指漢代滅亡以

后?!?】六籍:即六經(jīng)?!?】問津:詢問渡口。出自《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

使子路問津焉"?!?】頭上巾:《陶潛傳》載。陶淵明曾“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fù)著之”。

1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

A.開頭兩句間接抒發(fā)詩人的慨嘆,既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又統(tǒng)攝全篇。

B.“洙泗”兩句,寫孔子的弟子放棄了儒家的學說,漂泊到了狂暴的秦朝。

C.“區(qū)區(qū)”兩句,寫漢代飽學詩書的長者忠誠勤懇地傳授儒家的文化典籍。

D.“終日”兩句,寫當今社會上人們終日地奔忙,卻沒有一個人向我請教。

18.宋代葉夢得《石林詩話》中指出,陶淵明的詩“言飲酒,未必意真在酒”。請結(jié)合全詩,談?wù)勀銓@

句話的理解。

九、文言文閱讀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

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作《九議》

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

方定,議不行。

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又以湖南控帶二廣,與溪響蠻糠?接連,草竊間作。乃度營壘故基,起蓋智柵②,

招步軍二千人,馬軍五百人,以緡錢?五萬于廣西買馬五百匹。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阻撓之,棄疾行愈

力,卒不能奪。經(jīng)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

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棚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棄疾開陳本末,繪圖繳進,上

逐釋然。時秋霖幾月,所司言造瓦不易,問:“須瓦幾何?”目:“二十萬?!睏壖踩眨骸拔饝n?!绷?/p>

廂官自官舍、神祠外,應(yīng)居民家取溝檐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屬嘆伏。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

冠。

時江右大饑,詔任責荒政。始至,榜通衢④目:“閉汆⑤者配,強汆者斬。”次令盡出公家官錢、銀器,

召官吏、儒生、商賈、市民各舉有干實者,量借錢物,責領(lǐng)運汆,不取子錢,期終月至城下發(fā)祟,于是

連橘而至,其直⑥自減,民賴以濟。時信守謝源明乞米救助,幕屬不從,棄疾日:“均為赤子,皆王民也?!?/p>

即以米舟十之三于信。帝嘉之,進一秩⑦。后以言者落職。

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熹書“克

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熹歿,偽學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日: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咸

淳間,史館??敝x防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榜得

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佑初,防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jié)選自《宋史?辛棄疾傳》)

注:①溪恫:舊時對我國西南地區(qū)某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的統(tǒng)稱。蠻糠:舊時對西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

②著柵:為防御而設(shè)的竹木柵欄等障礙物。③緡錢:用繩穿連成串的錢,每串一千文,后來泛指稅金。

④通衢:大路。⑤汆:買進糧食。粢:賣出糧食。⑥直:通“值”,價錢。⑦秩:俸祿。

19.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地之要害,甚備備:詳細

B.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卒:終于

C.棄疾雅善長短句雅:文雅

D.文成而聲始息始:才

2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美芹十論》獻于朝于是連橘而至

B.言逆順之理時樞府有不樂之者

C.以講和方定又以湖南控帶二廣

D.其值自減若鳴其不平

21.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4

A.辛棄疾建言的《九議》《應(yīng)問》三篇和《美芹十論》等文章,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非常有見地,因此

促成了和議的施行。

B.樞密院中有人不喜歡辛棄疾,多次阻撓他的行動,并試圖強搶他買來的馬匹,辛棄疾據(jù)理力爭,最終

馬匹才沒有被奪去。

C.當時江西一帶發(fā)生嚴重饑荒,信州太守謝源明部屬發(fā)生叛亂,乞求撥米救助。辛棄疾立即將米舟的十

分之三撥給了信州。

D.朱熹死時,他的學說被定為偽學,遭到朝廷禁止,以致門生故舊沒有人敢為他送葬,而辛棄疾卻為其

撰寫祭文并前往哭悼。

22.請翻譯下面的句子。

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23.謚號是古代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人物死了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價的文字。辛棄疾被朝廷

給予的謚號為“忠敏”。請聯(lián)系文章具體內(nèi)容,簡要說說他得到這個謚號的依據(jù)。

十、整本書閱讀

閱讀下面的《論語》選章,回答問題。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2)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鄰久”(《論語?里仁》)

(3)孔子謂季氏:“八僧④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價》)

(4)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5)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朽⑥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

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6)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保ā墩撜Z?學

而》)

注:①里:居住。②德:有德之人。③鄰:鄰居,此處指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④八倍(yi):古

代奏樂舞蹈,每行八人。稱為一僧。天子可用八僧,即六十四人:諸侯六僧,四十八人;大夫四僧,三

十二人。季氏應(yīng)該用四僧。⑤造次:急促、倉猝。⑥朽(wu):同“污”,指涂飾,粉刷。

24.根據(jù)上面的第(1)(2)兩章,下列對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環(huán)境對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重要影響,要謹慎選擇。理想的居處應(yīng)當是仁德之所。

B.選擇與仁德為鄰,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智慧,如不這樣,別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C.近朱者赤,擇“仁”而處,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對自己仁德的養(yǎng)成很有助益。

D.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親近他。

25.閱讀上面的第(3)(4)(5)三章,以下違背仁的有害表現(xiàn)和這三章無關(guān)的是()

A.違背禮制、違背規(guī)矩B.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礁毁F、發(fā)不義之財

C.言行不一、只說不做D.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

26.閱讀上面的第(6)章,其中,“無友不如己者”的“如”字有兩種解釋,一是“相像”,另一說是“比得

上"。你同意哪一種,并結(jié)合上面有關(guān)“擇處”的第(1)(2)兩章闡述原因。

閱讀下面的《紅樓夢》選段,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后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云:①)才自精

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后面又畫幾縷飛云,一灣逝水。其詞目:②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27.材料一中,①處畫線句所指的是誰?()

5

A.賈元春B.賈迎春C.賈探春D.賈惜春

28.材料一中,②處畫線句所指的是誰?()

A.妙玉B.賈巧姐C.秦可卿D.史湘云

29.寶玉在太虛幻境中,聽得一曲,其中唱到:“[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

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v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其中“金玉良姻”與“木石前盟”分別指的是賈寶玉與誰?()

A.史湘云;林黛玉B.薛寶釵;林黛玉

C.林黛玉;妙玉D.薛寶釵:史湘云

材料二

一面走,一面說,倏爾青山斜阻。轉(zhuǎn)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用稻莖掩護。有幾

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shù)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

就兩溜青籬?;h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椽轆涉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賈政笑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nóng)之意。我們且進去歇

息歇息。”說畢,方欲進籬門去,忽見路旁有一石碣,亦為留題之備。眾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

若懸匾待題,則田舍家風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生色許多,非范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p>

賈政氣的喝命:“叉出去!”剛出去,又喝命:“回來!”命:“再題一聯(lián),若不通,一并打嘴!”寶

玉只得念道:新漲綠添浣葛?處,好云香護采芹②人。賈政聽了,搖頭說:“更不好。”

——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材料三

杏簾在望

林黛玉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若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

“稻香村”。

——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注:①浣葛:是寫新婦浣凈葛衣才回娘家。“浣葛”典出《詩經(jīng)?葛覃》“官告師氏,官告言歸,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浣害浣否?歸寧父母?!雹诓汕郏骸安汕邸币喑鲎浴对娊?jīng)?魯頌?泮水》的“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泮水指泮宮之水,而泮宮指學宮。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學為生員,叫做“入泮”或“采芹”。

30.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內(nèi)容,你認為“浣葛山莊”和“稻香村”這兩個名字哪個好?為什么?

H^一、作文

31.完成作文。

“妥協(xié)”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對立的甚至敵對的雙方用彼此讓步的方法解決沖突、謀求融洽的行為。有

人說妥協(xié)是一種智慧,也有人說妥協(xié)是一種軟弱,甚至是投降,底線失守……

對此你怎么看?請以“說妥協(xié)”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論證合理;書寫規(guī)范,不少于700字。

32.完成作文。

請以“共贏”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合理、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書寫規(guī)范,不少于700字。

6

參考答案:

1.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城隅”的“隅”應(yīng)讀yii,“柔英”的噗”應(yīng)讀正

C“間關(guān)”的“間”應(yīng)讀jiM,“鈿頭銀篦”的“篦”應(yīng)讀bi;

D.“守拙”的“拙”應(yīng)讀zhu6,“紅綃”的“綃”應(yīng)讀xiOo,“嘔啞嘲口折”的“嘲”應(yīng)讀力向)。

故選Bo

2.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

A.“踴鳥”的嘴”應(yīng)寫作“羈”,“雕欄玉器”的“器”應(yīng)寫作“砌”,“灰飛湮滅”的“湮”應(yīng)寫作“煙”;

B.“吹堇”的“堇”應(yīng)寫作“笙”;

C“墻櫓”的“墻”應(yīng)寫作嘴”,“憔瘁”的“瘁”應(yīng)寫作“悴”,“催眉折腰”的“催”應(yīng)寫作“摧”,“不勘回首”的“勘”

應(yīng)寫作“堪”;

D.“分集”的噪”應(yīng)寫作“曾,“雄資英發(fā)”的“資”應(yīng)寫作“姿”。

故選Co

3.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1)慷慨大度:充滿正氣,情緒激昂;不吝嗇,毫不吝嗇地捐獻財物幫助人。寬宏大量:形容人的度量

很大,待人寬厚,能容人容事。語境說的是面對單純的香雪,“?;^”“愛計較的人”也會變化,不再計

較價錢,可用“慷慨大度”。

(2)亦步亦趨:比喻沒有主見,處處追隨模仿。東施效顰:比喻盲目地胡亂模仿,效果適得其反。此處

是說“跟在權(quán)威后面”,應(yīng)使用“亦步亦趨”。

(3)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變,不穩(wěn)定,也比喻音樂聲忽大忽小或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一波三折:比喻文

章結(jié)構(gòu)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進行中的變化很多。語境“簡單與復(fù)雜并存,繁盛與滅絕交替”“演化樂章”,

應(yīng)用“跌宕起伏”。

(4)技近乎道:當某項技藝,達到巔峰后,再進一步前進便接觸到了“道”,即天地規(guī)律。精益求精:比

喻已經(jīng)很好還求更好。語境與“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并列,應(yīng)用“技近乎道”。

故選Ao

4.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的能力。

B.“樂府詩在東漢時期達到了成熟的階段,被稱之為,五言之冠冕錯,文人五言詩日趨成熟,其標志是

東漢末年出現(xiàn)的《古詩十九首》,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故選B。

5.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栗:使……戰(zhàn)栗。句意: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

B.損:極,表程度很深。句意:枯萎,凋零殆盡,如今還有誰來采摘?

C.來:語氣助詞。句意:(商人)離開,(留下我)在江口,獨守這空蕩蕩的船倉。

故選Do

6.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C.“暗示南宋朝廷也應(yīng)該像劉義隆一樣堅定地北伐”錯,《永遇樂》運用該典故,是借宋文帝是劉義隆不

做充分準備,倉促北伐招致失敗的事實,提醒南宋統(tǒng)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張。

故選Co

7

7.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實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①“師”,名詞,老師;

②“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把……當作老師;

③“師”,名詞,老師;

④“師”,名詞做動詞,拜師學習;

⑤“師”,名詞意思意動用法,以……為師,把……當作老師;

⑥“師”,名詞做動詞,學習;

⑦“師”,名詞做動詞,拜師學習;

⑧“師”,名詞做動詞,學習;

⑨“師”,名詞做動詞,拜師學習。

故此題答案應(yīng)為B項。

8.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均為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那管他出生年月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從師學習

的風尚不再流傳很久了!

B.介詞,對于。句意:對于自身卻以從師學習為恥辱。/介詞,表被動。句意:(子蟠)沒有被世俗局限,

跟從我學習。

C.介詞,相當于“于”,表比較。句意:他們懂得道理自然比我早。/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語氣。句意:

大概都出自這個原因吧。

D.連詞,表修飾。句意:(士大夫)就聚集起來嘲笑他。/連詞,表承接。句意:把書交給他并教習句讀。

故選Ao

9.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省略句。應(yīng)為“吾從(之)而師之”。句意: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領(lǐng)會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隨他把他

當作老師。

B.判斷句,“……者,……也”判斷。句意:老師,是依靠他來傳授道、教授學業(yè)、解除疑惑的人。

C.錯誤。應(yīng)為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而恥于師學。句意: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

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D.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句意:不通曉句讀,不能解決疑惑。

故選Co

10.D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做排序題的基本思路是:

通讀一一試排一一連讀一一微調(diào)。其中“試排”環(huán)節(jié)的解題思路有:確保話題一致性,把同一話題語句排

起來。確定句子間的合理順序性,或按時間,或按空間,或按邏輯推理;確證句子代詞指代的內(nèi)容,或兩

句有重復(fù)的詞語。確切抓總領(lǐng)句、起始句、總結(jié)句、結(jié)尾句等,注意關(guān)聯(lián)詞語和總括性的詞語。確定內(nèi)

容上的前后照應(yīng)。這段文字講的是辛棄疾傳奇的英雄經(jīng)理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本題為客觀題,可先觀察

選項,采用首句確定法排序。比較①③④哪個應(yīng)該作為首句,③中說辛棄疾“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詞壇”,

有開啟話題的作用,應(yīng)作為首句,可排除A項、C項。再看B、D兩項,⑤中有“也是”一詞,應(yīng)放在第

⑥句后,排除B項。故選D。

【點睛】排序類試題要求考生在注意語言表達的整體性、連貫性原則以外,還要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

的切入口。對語句排序試題一般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揣摩語段的整體意義,理清選項內(nèi)容所提供的

信息和表達內(nèi)容的主旨。2、分析選項內(nèi)容與整體語段的語境聯(lián)系。3、進行對比分析,排除干擾項。該

8

類試題幾個選項在語句的數(shù)量或內(nèi)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順序不同,或者語句的語調(diào)點不同,選擇時,找

準選項的相異點,以此為突破口,選出最恰當?shù)囊豁棥?/p>

4、通讀語段,看看整個語段銜接是否緊湊合理。

11.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笠是兜簽蓑是甲喚渠朝餐歇半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榆柳蔭后檐曖曖遠人村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霓為衣兮風為馬

虎鼓瑟兮鸞回車風急天高猿嘯哀無邊落木蕭蕭下冰泉冷澀弦凝絕別有幽愁暗恨生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搔首跳胭貽我彤管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遺誰

問君能有幾多愁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日師曰弟

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激揚、侯、笠、兜鎏、蓑、渠、霎、衿、蔭、曖曖、壁、霓、鸞、嘯、澀、幽、唯、戈。

17.C18.這句話是說陶淵明的詩寫飲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此別有寄托。本詩中“若復(fù)不

快飲,空負頭上巾”表面上是說,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用來漉酒的頭巾,實則感嘆整個社會

的人都喪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無人再讀六經(jīng),像孔子一樣探尋救世之道。結(jié)尾說起飲酒,實乃對世

道失望的憤懣無奈之語,暗含詩人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和憂慮。

【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A.“間接抒發(fā)”錯,開頭兩句直抒感嘆之情。

B.“寫孔子的弟子放棄了儒家的學說,漂泊到了狂暴的秦朝”錯,“洙泗”兩句,寫孔子之后禮樂教化中斷,

世風日下,直到暴秦時代。

D.“卻沒有一個人向我請教”錯誤,“終日”兩句指世人奔走為名利,治世之道無問津,寫出當世士人終日

馳車奔走、競相爭逐名利之丑態(tài)。

故選Co

1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言飲酒,未必意真在酒”的意思,指的是陶淵明的詩寫飲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別

有寄托。

“若復(fù)不快飲,空負頭上巾”,是說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用來漉酒的頭巾,當時社會上“終日

馳車走”,人們汲汲于功名而“六籍無~親”,這種無恥之世風讓詩人感嘆整個社會無人再讀六經(jīng),像孔子

一樣探尋救世之道,將學術(shù)文化與世道人心密切連系;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我亦自恨謬誤甚多,不過,世人亦當恕我醉人,寫出詩人對當時政治社會

之黑暗的失望和無奈,抒發(fā)了他對現(xiàn)實社會敗壞的憤懣。

19.C20.C21.A22.辛棄疾接到金字牌后把它藏了起來,出去責令監(jiān)管工程的人,限期一個月

建成飛虎軍營柵,違背期限就要按軍法治罪。23.“忠敏”即“忠誠奮勉”。他為恢復(fù)中原嬋精竭慮,

寫了許多文章論及敵我形勢,足見其忠誠;辛棄疾創(chuàng)建飛虎營,遭遇重重困難,卻依然不斷克服困難,

奮勇向前,最終建設(shè)好了軍隊,足見辦事奮勉。

【解析】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C.雅:一向,向來。句意: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

故選Co

2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介詞,給;介詞,在。句意:美芹十論》獻給朝廷。/在這時運糧的船只接連來到。

B.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代這件事。句意:論述(敵我)不利和有利的條件。/當時樞府有不愿做這件事

的。

C.都是連詞,因為。句意:因為講和剛剛成定局。/又因為湖南連著兩廣。

D.代詞,它,指糧食;代詞,他,代辛棄疾。句意:糧價自行降低。/好像鳴發(fā)他心中的不平。

9

故選Co

2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因此促成了和議的施行”有誤,原文為“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

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方定,議不行”。辛棄疾建言的《九議》《應(yīng)問》

三篇和《美芹十論》等文章,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非常有見地,但是因為朝廷和金主講和剛成定局,(所

以他的)建議不能實行。

故選Ao

2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責”,責令;“期”,限期;“坐”,治罪。

2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忠敏”,即“忠誠奮勉”。

文中說到“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

要害,甚備”。他為恢復(fù)中原彈精竭慮,寫了許多文章論及敵我形勢,足見其忠誠。

從“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阻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經(jīng)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

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如期落成”“令廂官自官舍、神祠外,應(yīng)居民家取溝檐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屬嘆伏。軍成,雄鎮(zhèn)一方,

為江上諸軍之冠”可知,辛棄疾克服重重阻礙,終于成功創(chuàng)建了飛虎營,并最終建設(shè)好了軍隊,足見其辦

事奮勉。

參考譯文:

辛棄疾字幼安,山東歷城人。

當時虞允文主持國政,皇上下決心要恢復(fù)失地,辛棄疾趁機論述南北形勢以及三國、晉、漢的人才,所

持觀點強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納。(辛棄疾)寫了《九議》和《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

給朝廷,論述(敵我)不利和有利的條件,形勢的變化發(fā)展,戰(zhàn)術(shù)的長處短處,地形的有利有害,極為

詳細。因為講和剛剛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

不久,擔任漳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撫使。又因為湖南連著兩廣,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亂之

事時有發(fā)生。辛棄疾就丈量原先馬殷營壘的房基,修建新的營壘,準備招步兵兩千人,馬軍五百人。先

拿銅錢五萬在廣西買了五百匹馬。當時樞府有不愿做這件事的,便屢次阻撓他,辛棄疾干得反而更加賣

力,最終也沒有改變他的想法。(雖然)各種費用上萬計,(但)辛棄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馬上解決。

進諫的人把辛棄疾聚斂財富的事上奏給了朝廷,朝廷就下發(fā)了御前金字牌,讓他日落的時候停止工作。

辛棄疾接到金字牌后把它藏了起來,出去責令監(jiān)管工程的人,限期一個月建成飛虎軍營柵,違背期限就

要按軍法治罪。飛虎營柵如期落成,辛棄疾上書陳述事情的經(jīng)過,畫好圖紙呈給皇上,皇上于是消了氣。

當時連續(xù)下了幾個月的秋雨,有關(guān)部門說造瓦很困難,辛棄疾問:“需要用多少瓦?”回答說:“二十

萬?!毙翖壖舱f:“不用擔憂。”命令廂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動員居民每家獻出溝敢瓦兩塊,兩天不

到就備齊了,僚屬都嘆服。軍隊建成,雄鎮(zhèn)一方,是江上各部隊中最好的一支。

當時江西一帶發(fā)生嚴重饑荒,皇帝命令辛棄疾督辦賑災(zāi)事務(wù)。剛到災(zāi)區(qū),辛棄疾就在大路邊張榜說:“囤

積糧食的流配,強買糧食的殺頭?!苯又铝钅贸龉胰康墓馘X、銀器,號召吏民分別推舉有實際才

能的人,根據(jù)情況借貸錢物給他們,等到他們領(lǐng)命運回買來的糧食,不取利息,約定月底到城下銷售。

在這時運糧的船只接連來到,糧價自行降低,百姓因此得以熬過饑荒。當時信州太守謝源明乞求拔運米

糧救助,部屬都不答應(yīng),辛棄疾說:“都是一樣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本湍贸雒字鄣氖?/p>

之三給了信州?;实奂为劻怂?,給辛棄疾漲了一級俸祿。后來他又因為諫官彈劾丟掉了職務(wù)。

辛棄疾為人豪爽崇尚氣節(jié),能識別和提拔有才能的人,結(jié)交的人大多是天下名士。辛棄疾曾和朱熹游歷

武夷山,做賦《九曲棹歌》。朱熹寫下“克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寫在他的兩個書齋。朱熹死時,

偽學正造禁止,門生故舊甚至沒有為他送葬的。辛棄疾寫祭文去哭他說:“垂名萬世是不朽的。誰說公

死,你凜然猶生!”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他寫的詞風格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咸淳年間,

10

史館??敝x楊得路過辛棄疾墓旁廟宇,聽到有急促的聲音大呼于堂上,好像鳴發(fā)他心中的不平,自傍晚

至半夜不絕聲,楊得拿著蠟燭寫作文章,準備天亮將祭祀他,文章寫成而聲音才停下。德祐初年,村得

向朝廷請示,朝廷加贈他為少師,謚號忠敏。

24.B25.D26.第一種觀點:“如”應(yīng)解釋為“相像”,強調(diào)的是要選品德優(yōu)良的和自己一樣,志同道

合的人為友。

第二種觀點:“如”應(yīng)解釋為“比得上”,不要選那些品德比不上自己的人為友,要選擇具有仁德、道德的

人為朋友,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解析】2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選擇與仁德為鄰”與“別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錯。第一個句子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跟有仁德的

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說明的

道理是,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有關(guān)。重視居住的環(huán)境,重視

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起,耳濡目染,

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yǎng)成仁的情操?!爸睘椤爸恰钡耐僮?,明智。據(jù)此,可知B

項錯。

故選Bo

2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名著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A.季氏“八僧舞于庭”的行為違背規(guī)矩和禮制,是違背仁的有害表現(xiàn)。

B.此則材料談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是“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向

往的,但是,以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剿鼈?,君子不享受”。談的是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礁毁F、發(fā)不義之財,

這是背離了仁的準則,屬于違背仁的有害表現(xiàn)。

C.孔子說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要言行一致,不能只說不

做,這是違背仁的有害表現(xiàn)。

D.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