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5:文言主觀簡答試題考點專訓(xùn)(03)(教師版)
時間:40分鐘分值:40分得分:
(2024屆河北唐山高三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謂左右日:“今時韓、魏與始(起初的階段)孰強(qiáng)?”對目:“不如始強(qiáng)?!蓖?/p>
日:“今時如耳、魏齊與(昔時)孟嘗、芒卯孰賢?”對曰:“不如。"王曰:“以孟嘗、芒卯之賢,率強(qiáng)韓、
魏以攻秦,猶無奈寡人何(奈…何,把…怎么樣)也。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而率弱韓、魏以伐秦,其無奈寡人何
亦明(明顯)矣?!弊笥医栽唬骸吧跞??!鄙掀谏郑ㄒ兄┣俣鴮冢骸巴踔咸煜逻^(錯誤,有誤)矣。當(dāng)晉六卿
①之時,知氏最強(qiáng),滅范、中行,又率韓、魏之兵以圍趙襄子于晉陽,決(挖開)晉水以灌晉陽之城。知伯行
(巡察)水,魏桓子御(駕車),韓康子為爹壽。知伯日:,乏始丕知小之可必亡人之國也及仝匆之汾左無必灌
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袤鬼,桓子肘'(名詞作動詞,用臂時碰一碰)韓康子,韓康子履(名詞作動詞,用腳踩)袤鬼,桓子,肘足
接(用時和腳暗中碰撞來交流)于車上,而知氏地分(表被動,被瓜分),身死國亡,為天下笑。今秦兵雖強(qiáng),不能過知
氏;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時也,愿王之勿易(看得太簡單,輕視他們)也!”
(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
材料二:
凡明主之治國也,住苦夢(憑借他的權(quán)勢)。勢不可害(侵害),則雖強(qiáng)天下無奈何也,而況孟常、芒卯、韓、
魏能奈我何!其勢可害也,則不肖(無才,無能)如如耳、魏齊,及韓、魏猶能害之。然則害與不侵,在自恃
而已矣,奚問乎?申子(申不害)目:“失之?dāng)?shù)(法術(shù))而求之信則疑(糊涂)矣?!逼湔淹踔^也(這說的就是…吧)。
知伯無度(沒有節(jié)制),從(帶領(lǐng),使跟…從)韓康、魏宣而圖(企圖)以水灌滅其國,此知伯之所以國亡而身死、頭
為飲杯〈頭蓋骨被做成飲杯)之故也。今昭王問孰與始強(qiáng),其畏有水人(被人引水灌城而自取滅亡)之患乎?雖有左右,
非韓、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日“勿易",此虛言(空話)也。且中期之所官(掌管),琴瑟也,
弦不調(diào),弄不明,中期之任也。中期為所不知,豈不妄哉!左右對之日“弱于始”與“不及”則可矣,其
目“甚然”則諛(奉和也。申子日:“治不逾(逾越,越過)官,雖(即使)知不言?!苯裰衅诓恢醒灾?。故
日昭王之間有失,左右中期之對(回答)皆有過(過錯)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三》)
【注】①晉六卿:指春秋末期晉國的知氏、范氏、中行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大家族。后文的知伯
即知氏家主,當(dāng)時勢力最大。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分別是趙氏、魏氏、韓氏家主,晉陽、安邑、平陽
分別是三家的封邑。
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3分)
吾始[A]不知[B]水之可以亡[C]人之國也[D]乃今知之[E]汾水[F]可以灌安邑[G]絳水[H]可以灌平陽。
【答案】DEG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水之可以亡人之國也”是“不知”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可在后面的D處斷開;“也”是
句末語氣詞,其后斷開。
第二處:“乃今知之”與前面的“不知”相對,作謂語,“之”作賓語,是獨立的分句,可在后面的E
處斷開。
第三處:“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結(jié)構(gòu)一致,可在中間的G處斷開。
譯文:我起初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如今才知道了。汾水也可以淹灌安邑,絳水也可以淹
灌平陽。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馮,同“憑”,文中指倚靠,與《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中的“馮”意思相同。
B.參乘,在車右陪乘的人,與《鴻門宴》“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中的“參乘”意思相同。
C.任其勢,文中指憑借他的權(quán)勢,其中“任”與成語“放任自流”中的“任”意思不同。
D.所以,文中表示原因,與《師說》中“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的“所以”用法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掌握文言文一詞多義謝謝的能力。
A.錯誤。同“憑”,倚靠,其賓語為“琴”/通“憑”,乘,其賓語為“風(fēng)”“空”。句意:中期倚著琴回
答說。/浩浩淼淼好像乘風(fēng)凌空而行。
B.正確。句意:韓康子做參乘。/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C.正確。憑借/由著,聽?wèi){。句意:憑借他的權(quán)勢。/聽?wèi){自然的發(fā)展,不加領(lǐng)導(dǎo)或過問。
D.正確?!脑?用來……的。句意:這就是知伯國亡身死、頭蓋骨被做成飲杯的緣故。/是用來
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現(xiàn)在的韓國、魏國實力不如以前,如耳、魏齊也不如孟嘗、芒卯賢能,秦昭王認(rèn)為,如今韓國、魏
國要攻打秦國,并不能把秦國怎么樣。
B.對于秦昭王的說法,侍臣都表示認(rèn)同,中期則提出不同見解,他借晉國強(qiáng)大的知伯身死國滅的史事,
勸說秦昭王不要把形勢看得太簡單。
C.聽了知伯的話后,魏桓子和韓康子都產(chǎn)生了憂慮,所以魏桓子用臂肘碰韓康子,韓康子也用腳碰魏
桓子,兩人在車上用肘和腳暗中交流。
D.申子認(rèn)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別人忠信是糊涂的,韓非子對此表示認(rèn)同;對于左右侍臣,韓非子
認(rèn)為他們回答秦昭王的話是阿諛逢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申子認(rèn)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別人忠信是糊涂的"錯誤,曲解文意(張冠李戴)。申子的話并不是
針對秦昭王的,韓非子引用申不害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是韓非子“認(rèn)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
別人忠信是糊涂的”。“韓非子認(rèn)為他們回答秦昭王的話是阿諛逢迎”以偏概全,原文只說“其曰‘甚然'
則諛也”,也就是說,左右近臣回答“不如”“不如始強(qiáng)”的時候,不是阿諛奉承,但是回答“甚然”的時
候就是阿諛奉承。
A項正確。材料一原文,王日:“以孟嘗、芒卯之賢,率強(qiáng)韓、魏以攻秦,猶無奈寡人何(奈…何,把…怎
么樣)也。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而率弱韓、魏以伐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明顯)矣?!?/p>
B項正確。材料一原文,左右皆曰:“甚然。”而史典芍(倚著)琴而對日:“王之料天下過(錯誤,有誤)
矣。....此方其用肘足之時也,愿王之勿易(看得太簡單,輕視他們)也!”
C項正確。材料一原文,知伯日:'音始不如水之可以亡人之圄也及今知之汾水既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
魏桓子肘(名詞作動詞,用臂肘碰一碰)韓康子,韓康子履(名詞作動詞,用腳踩)魏桓子,肘足接(用肘和腳暗中碰
撞來交流)于車上,而知氏地分(表被動,被瓜分),身死國亡,為天下笑。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秦兵雖強(qiáng),不能過知氏;韓、魏雖弱,尚賢(于)其在晉陽之下也。(4分)
【答案】如今秦兵雖然強(qiáng)大,但不會超過知氏;韓國、魏國雖然弱小,但還是要勝過當(dāng)初在晉陽城下
的時候。
【解析】“過”,超過;“尚”,還是;“賢”,勝過;省略句:介詞“于”省略,在“賢”之后。
(2)然則害與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問乎?(4分)
【答案】既然這樣,那么受侵害和不受侵害,在于是否依靠自己罷了,有什么可問的呢?
【解析】“然則”,既然這樣,那么;“自恃”,賓語前置句,依靠自己;“奚”,什么?!稗蓡枴辟e語前置
句,問什么。
5.韓非子認(rèn)為中期回答秦昭王有過錯,理由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①秦昭王問侍臣與知伯圖謀魏桓子、韓康子封地情況并不一樣,中期說“勿易”不切合實際,
是空話。②中期的職任是掌管琴瑟,他回答的是他不了解的事,這是荒謬的。
■:第二點可以分為兩點:②中期的職任是掌管琴瑟,越過自己的職責(zé)去管理政事,不當(dāng);③中期
不懂政事,卻還要談?wù)拢闹嚒?/p>
原文,申子日:"治不逾(逾越,越過)官,雖(即使)知不言?!?/p>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
對于中期做法的評價在材料二“雖有左右,非韓、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中期為所不知,豈
不妄哉!”。此部分共三句話,最后一句是結(jié)論性的觀點,前兩句是分析原因。
把前兩句翻譯一下:雖然有侍臣在身邊,可他們并不是韓康子、魏宣子,哪有碰肘踩腳的勾當(dāng)呢?而
中期卻說不要輕視,這是不切實際的話。況且中期掌管的,是琴瑟。弦沒有調(diào)好,曲調(diào)不清楚,屬于中期
的責(zé)任。中期去做他不懂的事,豈不是荒謬嗎?
概括一下就是:情況不同,中期所言不合實際情況;不是自己職責(zé),又不懂得其中道理,中期所言自
然荒謬。
【參考譯文】
材料一: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對侍臣說:“現(xiàn)在韓、魏和他們初起時比,哪個階段強(qiáng)?”侍臣回答說:“不
如初起時強(qiáng)。”秦昭王說:“現(xiàn)在如耳、魏齊和從前孟嘗君、芒卯相比,誰更賢能?”侍臣回答說:“如耳、
魏齊不如孟嘗君和芒卯?!鼻卣淹跽f:“憑借孟嘗君和芒卯的賢能,率領(lǐng)強(qiáng)大的韓、魏來進(jìn)攻秦國,還不
能把寡人怎么樣。如今靠無能的如耳、魏齊率領(lǐng)疲弱的韓國、魏國來攻打秦國,他們不可能把寡人怎么樣
也是很明顯了?!弊笥沂坛级颊f:“太對了?!敝衅趨s倚著琴回答說:“大王對天下形勢估計錯了。當(dāng)初
晉國六卿掌權(quán)的時候,知氏最強(qiáng),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領(lǐng)韓、魏的軍隊在晉陽圍攻趙襄子,挖開晉
水淹灌晉陽城。知伯巡察水勢,魏桓子駕車,韓康子在車右陪侍。知伯說:'我起初丕匆道去也可以滅亡
別人的國家,一妲令才—知道了。…汾主也無以淹灌安邑,…絳水也可以淹灌平陽。'于是魏桓子用臂肘碰一碰韓
康子,韓康子也用腳踩了一下魏桓子,兩人在車上用肘和腳暗中碰撞來交流,結(jié)果知氏領(lǐng)土被瓜分,知伯
身死國亡,被天下人嘲笑。如今秦兵雖然強(qiáng)大,但不會超過知氏;韓國、魏國雖然弱小,但還是要勝過當(dāng)
初在晉陽城下的時候。現(xiàn)在正是他們用肘和腳暗中互相聯(lián)合的時候,希望大王不要把形勢看得太簡單(輕
視他們)??!”
(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
材料二:
大凡明君治理國家,憑借他的權(quán)勢。權(quán)勢不可侵害,那么即使天下最強(qiáng)大的國家也不能把我怎么樣,
何況是孟嘗君、芒卯以及韓、魏,能把我怎么樣呢?君主的權(quán)勢可以侵害的話,那么像如耳、魏齊這樣的
無能之輩以及弱國韓、魏也能加以侵害。既然這樣,那么受侵害和不受侵害,在于是否依靠自己罷了,有
什么可問的呢?申不害說:“丟掉法術(shù)而要別人忠實,就糊涂了?!笨峙抡f的就是昭王吧。知伯為人沒有
節(jié)制,帶領(lǐng)韓康子、魏宣子作戰(zhàn)而企圖用水灌城滅掉他們的國家,這就是知伯國亡身死、頭蓋骨被做成飲
杯的緣故?,F(xiàn)在昭王問起目前的韓、魏與當(dāng)初的韓、魏哪個強(qiáng)大,難道是害怕有被人引水灌城而自取滅亡
的禍患嗎?雖然有侍臣在身邊,可他們并不是韓康子、魏宣子,哪有碰肘踩腳的勾當(dāng)呢?而中期卻說不要
輕視,這是空話一句(不切實際的話)。況且中期掌管的,是琴瑟。弦沒有調(diào)好,曲調(diào)不清楚,屬于中期的
責(zé)任。中期去做他不懂的事,豈不是荒謬嗎?左右近侍回答說“比初期衰弱”和“不如過去”還可以,說
“太對了”就是奉承了。申不害說:“辦事不要越過自己的職責(zé),分外的事即便知道也不要講?!比缃裰?/p>
期不知道卻還要議論。所以說,昭王的提問有過失,近侍和中期的回答都有過錯。
(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三》)
(2024年安徽皖北協(xié)作區(qū)高三3月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事多似倒(悖理)而順(合理),多似順而侄1。有知順之為倒、倒之為順者(的人),則可與(之)言化(事物發(fā)展
變化)矣。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自然規(guī)律)也。
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日:“何故?”對日:“城幫高,溝湎(X。護(hù)城
河)深,蓄積(蓄積的糧食財物)多也?!睂巼偃眨骸瓣惪煞ヒ病7蜿?,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
矣。城郭高,溝油深,則民力罷(疲敝)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üト。╆愌?。
田成子之所以得有國至今者,有兄日完子,仁且有勇。越人興師誅田成子,目:“奚故殺君而取國?”
田成子患之。完子請率士大夫以逆(迎擊,迎戰(zhàn))越師,請(請求準(zhǔn)許)必(一定)戰(zhàn),戰(zhàn)請必敗,敗請必死。田成
子日:“夫必與越戰(zhàn)可也。戰(zhàn)必敗,敗必死,寡人疑(疑惑,不明白)焉。"完子曰:“君之有國也,百姓怨上,
賢良又有死之臣(敢死之臣)蒙恥(認(rèn)為蒙受了恥辱)。以完觀之也,國已懼(令人憂懼)矣。今越人起師,臣與之戰(zhàn),
戰(zhàn)而敗,賢良盡死,不死者(即使不死的賢良)不敢入于國。君與諸孤處于國,以臣觀之,國必安矣?!巴曜有?,
田成子泣而遣之。夫死敗,人之所惡也,而反以為安,豈一道哉(做事情哪能只有一種方法呢)?故人主之聽者與
士之學(xué)者,不可不博(廣博)。
尹鐸為(治理)晉陽,下之(到)絳,有請于趙簡子。簡子曰:"往而夷(把中行氏和范氏那些營全拆平)夫壘。我
將往,往而見壘,是見中行寅與范吉射也②?!变h往而增之(營全)。簡子上之晉陽,望見壘而怒曰:“嘻!鐸
也欺我!”于是乃舍(住)于郊,將使人誅鐸也。孫明進(jìn)諫目:“以臣私之,鐸可賞也。鐸之言固日:見樂則
淫侈,見憂則甘治,此人之道也。今君見壘念憂患,而況群臣與民乎?夫便國而利于主,雖(即使)兼(加倍)
于罪,鐸為(愿意做)之。夫順令以取容者,眾能之,而況鋒歟?君其用之!"簡子曰:“微(如果沒有)子之言,
寡人幾過(犯錯誤)?!庇谑悄艘悦怆y(免于患難)之賞賞尹鐸。人主,太上(德行最高的君主)喜怒必循理,其次不循
理,必數(shù)更(改正),雖未至大賢,猶足以蓋濁世(超過亂世的君主)矣。簡子當(dāng)此(跟這類人相當(dāng))。世主之激勝不如
靈殮自見俎1及面遙近速必至±2魚必?恥無大乎危者(恥辱當(dāng)中沒有比使自己陷入危險再大的了)。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似順》)
【注】①寧國:楚國大臣。②中行寅與范吉射專晉君權(quán),曾率兵伐趙簡子,圍晉陽。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每涂對一處
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世主時之患同恥目不知回而矜自用同好愎過目而惡聽諫目以至于危。
【答案】BEG
【解析】
第一處B?!笆乐髦肌笔侵髡Z,后文是闡述主語內(nèi)容的,由于謂語較長,所以主語后B處斷開;
第二處E。連詞“而”連接“恥不知”“矜自用",所以E處斷開;
第三處Go連詞“而”連接“好愎過”“惡聽諫”,所以G處斷開;“以至”是表示結(jié)果的連詞,其前G
處斷開。
譯文:當(dāng)今君主的弊病,在于把不知當(dāng)作巍恥而把剛愎自用當(dāng)作榮耀,喜歡堅持錯誤而厭惡聽取規(guī)諫
之言,以至于陷入危險的境地。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與《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兩句的句式相同,其中“道”
的詞義也相同。
B.“城郭”,城指內(nèi)城的墻,郭指外城的墻,《木蘭詩》中“出郭相扶將”意思是父母到外城迎接木蘭。
C.“完子請率士大夫以逆越師”中的“逆”意為“迎擊”,與《孔雀東南飛》“逆以煎我懷”的“逆”
詞義不同。
D.“君其圖之”中的“圖”是“考慮”的意思,與《陳情表》“本圖宦達(dá)”的“圖”詞義相同。
【答案】D
【解析】
D項錯誤??紤]/希圖。句意:希望您好好考慮一下/本來希圖宦達(dá)。
A項正確。都是規(guī)律的意思。句意:到了最長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變短,到了最短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變長,
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規(guī)律。
B項正確。城指內(nèi)城的墻,郭指外城的墻?!背龉喾鰧ⅰ钡摹肮币彩峭獬堑囊馑?。
C項正確。迎擊/預(yù)料,想到將來。句意:完子請求率領(lǐng)士大夫迎擊越軍/預(yù)料兄長違背我的心意讓我心
中煎熬。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事物的真實存在與現(xiàn)象呈現(xiàn)之間可能并不一致,只有真正理解了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才能明白“至
長反短,至短反長”這句話。
B.寧國贊成楚莊王伐陳,正是由于他看清了陳國雖然城墻高、護(hù)城河深、蓄積糧財多,但仍然是個小
國這一問題實質(zhì)。
C.完子具有“仁愛、勇敢”的品格,然而敗兵越師這件事中他“戰(zhàn)請必敗,敗請必死”的理念在今天
看來不值得稱道。
D.與那些停留在抽象的理論表述層面不同的是,本文能將辯證法思想與具體事例和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
很有現(xiàn)實意義。
【答案】B
【解析】
“但仍然是個小國這一問題實質(zhì)"理解錯誤。寧國透過現(xiàn)象認(rèn)識到了陳國內(nèi)部矛盾腐敗的本質(zhì),贊成
楚莊王伐陳。寧國①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湎深,
則民力罷(疲敝)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鼻f王聽之,遂?。üト。╆愌?。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越人興師誅田成子,曰:“奚故殺君而取國?”田成子患之。(4分)
【答案】越國起兵討伐田成子,說:“為什么殺死國君而奪取他的國家?”田成子對此很憂慮。
【解析】“興師”,起兵;“誅”,討伐;“奚故”,為什么;“患”,憂慮。
(2)鐸之言固曰:見樂則淫侈,見憂則錚治,此人之道也。(4分)
【答案】尹鐸的意思本來是說:遇見享樂之事就會過度放縱,遇見憂患之事就會爭相圖治,這是人之
常理。
【解析】“固”,本來;“樂”,名詞,享樂之事;“淫侈”,過度放縱;“憂”,名詞,憂患之事;“浮治”,
爭相圖治;”此人之道也”判斷句。
10.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尹鐸能受到賞賜的眼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尹鐸所作所為便國利主。②孫明能夠為尹鐸直言進(jìn)諫。③趙簡子能夠虛心納諫。(每點1分,
意思對即可)
【解析】
原因:客觀和主觀。
答題范圍在最后一段孫明與簡子的對話。
孫明進(jìn)諫目:“以臣私之,鐸可賞也。鐸之言固目:見樂則淫侈,見憂則猙治,此人之道也。今君見壘
念憂患,而況群臣與民乎?夫便國而利于主,雖(即使)兼(加倍)于罪,鋒為(愿意做)之。夫順令以
取容者,眾能之,而況鋒歟?君其用之!"簡子曰:“微(如果沒有)子之言,寡人幾過(犯錯誤)?!庇谑?/p>
乃以免難(免于患難)之賞賞尹鐸。
主觀:尹鐸的角度,夫便國而利于主,雖(即使)兼(加倍)于罪,鐸為(愿意做)之。即尹鐸所為
是為了便國利主。
客觀:孫明的角度,以臣私之,鋒可賞也。即孫明敢于向簡子進(jìn)諫,賞賜尹鐸;
簡子的角度,簡子曰:“微(如果沒有)子之言,寡人幾過(犯錯誤)」于是乃以免難(免于患
難)之賞賞尹鐸。趙簡子能夠虛心納諫。
參考譯文:
事物有很多似乎悖理其實是合理的,有很多似乎合理其實是悖理的。如果有人知道看似合理其實悖理、
看似悖理其實合理的道理,就可以跟他談?wù)撌挛锇l(fā)展變化的趨勢了。白晝到了最長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變短,
到了最短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變長,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宿遷一中考試卷子及答案
- 腦出血康復(fù)治療方案
- 腦膜炎治療與護(hù)理
- 政治面試歷年真題及答案
- 2021-2022學(xué)年山東省棗莊滕州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解析版)(不含聽力音頻)
- 2025年山東省濟(jì)寧市部分學(xué)校中考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藝術(shù)在城市更新中的價值-全面剖析
- 量子計算加密通訊-全面剖析
- 角孫制造工藝改進(jìn)-全面剖析
- 2024年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真題
- 《跨境電子商務(wù)》教案
- 阿里腿部力量三板斧完整課件
- 廢品入庫單模板
- 2023年版-腫瘤內(nèi)科臨床路徑
- 婚育情況登記表
- word精美小升初簡歷歐式模板
- 復(fù)旦大學(xué)附屬眼耳鼻喉醫(yī)院耳鼻喉進(jìn)修匯報
- 巖芯鑒定手冊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試講PPT
- 甘肅歷史與甘肅文化
- 2022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證件租賃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