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_第1頁
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_第2頁
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_第3頁
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_第4頁
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22兔眼白內障的遺傳與外科治療第一部分兔眼白內障的遺傳模式 2第二部分白內障形成的分子機制 4第三部分兔眼白內障的外科治療方法 6第四部分手術適應證和時機選擇 10第五部分手術術式選擇及操作要點 11第六部分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 14第七部分術后護理和隨訪 17第八部分預后評估和基因篩查建議 19

第一部分兔眼白內障的遺傳模式關鍵詞關鍵要點兔眼白內障的遺傳方式

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最常見的兔眼白內障遺傳方式,表現(xiàn)為父母均為攜帶者,子女有1/4的概率患病。

2.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較罕見,表現(xiàn)為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的概率患病。

3.X染色體連鎖顯性遺傳:罕見,僅見于雄性個體,表現(xiàn)為母親攜帶致病基因,兒子有50%的概率患病。

兔眼白內障的致病基因

1.目前已鑒定出多種與兔眼白內障相關的致病基因,包括:CRYBB1、CRYBB2、CRYBA4、CRYGC等。

2.不同基因突變導致的白內障表型存在差異,如發(fā)病年齡、嚴重程度和進展速度。

3.基因檢測對于兔眼白內障的診斷和遺傳咨詢具有重要意義。

兔眼白內障的分子機制

1.白內障形成與晶狀體蛋白異常折疊和聚集有關。

2.致病基因突變導致晶狀體蛋白結構或功能異常,影響其透明性。

3.異常蛋白聚集形成不溶性團塊,阻擋光線通過晶狀體,導致白內障形成。兔眼白內障的遺傳模式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這種模式是最常見的,大約占兔眼白內障的50-75%。

*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白內障,則每個孩子患有白內障的風險為50%。

*白內障通常在2-6歲期間出現(xiàn)。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這是一種較少見的遺傳模式,約占兔眼白內障的10-20%。

*白內障只有在父母雙方都攜帶致病基因的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

*攜帶者沒有白內障,但可以將基因傳遞給后代。

*白內障通常在出生時或嬰兒期出現(xiàn)。

X-連鎖遺傳

*這種模式罕見,約占兔眼白內障的1-5%。

*只有雄性兔才會受到影響。

*如果母親攜帶致病基因,則每個兒子都有50%的可能性患有白內障。

*白內障通常在3-6歲期間出現(xiàn)。

其他遺傳模式

*多基因遺傳:兔眼白內障可能是由多個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每種基因都對疾病的發(fā)生和嚴重程度做出少量貢獻。

*線粒體遺傳:線粒體是細胞內產生能量的細胞器。線粒體內DNA突變可能導致白內障,這可以通過母親傳遞。

分子遺傳學

已確定了一些與兔眼白內障相關的基因,包括:

*CRYAA:編碼αA-晶狀體蛋白,晶狀體的主要組成成分

*CRYAB:編碼αB-晶狀體蛋白,晶狀體的主要組成成分

*CRYGC:編碼γC-晶狀體蛋白,晶狀體的一部分

*EPHA2:編碼受體酪氨酸激酶,在晶狀體發(fā)育中起作用

*PITX3:編碼轉錄因子,在眼睛發(fā)育中起作用

這些基因的突變可以導致晶狀體蛋白聚集、晶狀體結構異常和白內障的形成。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用于確定兔眼白內障的遺傳模式,并確定致病基因。這對于確定遺傳風險、預測疾病進展和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至關重要。第二部分白內障形成的分子機制關鍵詞關鍵要點【晶狀體氧化損傷】

1.紫外線和氧化自由基等環(huán)境因素可誘導晶狀體蛋白氧化,導致蛋白變性、聚集形成晶狀體混濁。

2.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氧化應激防御能力下降,加劇氧化損傷,促進白內障形成。

3.抗氧化劑和紫外線防護措施有助于減緩晶狀體氧化,延緩白內障進展。

【蛋白質變性和聚集】

兔眼白內障形成的分子機制

簡介

白內障是晶狀體混濁,導致視力下降的一種常見眼疾。兔眼白內障的分子機制涉及多種途徑,主要與晶狀體蛋白質結構異常和氧化應激有關。

晶狀體蛋白質結構異常

*α-晶狀體蛋白:晶狀體的主要蛋白質成分,負責維持其透明性和屈光率。白內障的形成可能與α-晶狀體蛋白的突變、聚集和異常翻譯后修飾有關。

*β-晶狀體蛋白:在晶狀體發(fā)育中起重要作用,維持晶狀體結構完整性。β-晶狀體蛋白突變可導致晶狀體纖維排列異常,導致白內障形成。

*γ-晶狀體蛋白:參與晶狀體水合作用和透明性的調節(jié)。γ-晶狀體蛋白異常可破壞晶狀體滲透壓平衡,導致水腫和混濁。

氧化應激

*自由基:高反應性的分子,可損傷晶狀體蛋白質和脂質。白內障的形成與氧化應激有關,其中自由基攻擊導致晶狀體成分氧化。

*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晶狀體具有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包括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白內障的形成與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減弱或失效有關。

*線粒體功能障礙:線粒體是晶狀體能量代謝的主要來源。線粒體功能障礙可導致自由基產生增加和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減弱,從而促進白內障形成。

其他因素

*紫外線輻射:長時間暴露于紫外線輻射可損傷晶狀體蛋白質,導致白內障形成。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代謝減慢,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減弱,導致白內障形成風險增加。

*系統(tǒng)性疾?。耗承┫到y(tǒng)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可通過影響晶狀體代謝和氧化應激,增加白內障形成的風險。

兔眼白內障的動物模型和研究

*兔眼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用于觀察晶狀體混濁程度,評估白內障進展。

*晶狀體組織學檢查:可評估晶狀體結構異常,如蛋白質聚集和纖維排列紊亂。

*分子分析:可用于研究晶狀體蛋白質表達、氧化應激水平和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活性。

*轉基因兔模型:已建立攜帶突變晶狀體蛋白基因的轉基因兔模型,用于研究白內障形成的分子機制。

結論

兔眼白內障的形成涉及復雜的分子機制,主要包括晶狀體蛋白質結構異常和氧化應激。了解這些機制對于開發(fā)針對兔眼白內障的新治療策略至關重要。進一步的研究將有助于闡明白內障形成的更復雜機制,從而為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見解。第三部分兔眼白內障的外科治療方法關鍵詞關鍵要點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

1.使用超聲波技術將白內障分解成碎片,再用吸管將其吸出。

2.術中植入一枚人工晶體,以恢復視力。

3.手術時間較短,通??稍?小時內完成,且術后恢復較快。

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

1.利用飛秒激光在角膜上創(chuàng)建微切口和透鏡囊切口,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2.手術過程更加微創(chuàng),對眼睛組織的損傷更小。

3.術后散光較小,視力恢復更快。

小切口白內障手術

1.在角膜上?????小于2.8毫米的小切口進行手術。

2.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疼痛感低。

3.術后傷口愈合速度快,美觀度好。

多焦人工晶體植入

1.植入多焦人工晶體,患者可以獲得遠、中、近距離的清晰視力,減少對眼鏡的依賴。

2.術后視力質量高,患者可以享受更清晰、更自然的視覺。

3.目前有多種多焦人工晶體可供選擇,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需求。

無縫線白內障手術

1.通過自愈合的角膜切口進行白內障手術,無需縫線。

2.減少術后感染的風險,縮短恢復時間。

3.提高手術的整體美觀度,術后疤痕更小。

機器人輔助白內障手術

1.由機器人輔助進行白內障手術,提高手術的精度和一致性。

2.機器人手臂具有更好的操作靈活性,減少術中誤差。

3.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機器人輔助白內障手術有望成為未來主流。兔眼白內障的外科治療方法

兔眼白內障的外科治療方法包括:

1.囊外摘除術

*囊外摘除術是一種傳統(tǒng)的白內障摘除手術,涉及去除整個白內障囊,包括晶狀體和囊膜。

*該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通過角膜緣做一個小切口。

*術中,使用手術器械將白內障囊從晶狀體囊中剝離出來,然后將其取出。

*術后,將人工晶狀體植入眼睛內。

2.超聲乳化摘除術

*超聲乳化摘除術是一種更現(xiàn)代的白內障摘除手術,它使用超聲波能量將白內障分解成小碎片。

*該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通過角膜緣做幾個小切口。

*術中,將超聲乳化探頭插入眼睛內,并使用超聲波能量將白內障分解成小碎片。

*隨后,使用吸入灌注系統(tǒng)將碎片從眼睛內吸出。

*術后,將人工晶狀體植入眼睛內。

3.兔眼內白內障手術(ILE)

*兔眼內白內障手術(ILE)是一種專門針對兔眼白內障開發(fā)的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

*該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通過角膜緣做一個小切口。

*術中,使用特殊手術器械將白內障從晶狀體囊中取出,而無需取出晶狀體囊本身。

*術后,無需植入人工晶狀體。

4.后囊切開術

*后囊切開術是一種用于治療后囊白內障的手術,這是一種繼發(fā)性白內障,發(fā)生在白內障摘除術后。

*該手術通常在門診中進行,無需麻醉。

*術中,使用激光在后囊上創(chuàng)建一個開口,改善光線通過。

*該手術可以恢復患者的視力,無需進一步的手術。

外科治療的選擇

最佳的外科治療方法的選擇取決于白內障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囊外摘除術仍然是兔眼白內障最常用的外科治療方法,但超聲乳化摘除術和ILE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后囊切開術是治療后囊白內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手術并發(fā)癥

所有外科手術都有一定的并發(fā)癥風險。兔眼白內障手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

*感染

*炎癥

*出血

*視網(wǎng)膜脫離

*青光眼

*角膜水腫

然而,這些并發(fā)癥的風險很低,大多數(shù)患者在手術后都能恢復良好的視力。

術后護理

兔眼白內障手術后,患者需要遵循以下術后護理說明:

*術后數(shù)天避免劇烈活動。

*使用眼藥水和眼藥膏,以防止感染和炎癥。

*定期復診,以監(jiān)測術后恢復情況。

*佩戴眼罩或太陽鏡,以保護眼睛免受陽光和其他刺激物的傷害。

大多數(shù)患者在術后4-6周內可以恢復正常的活動。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治療,以解決術后并發(fā)癥。第四部分手術適應證和時機選擇關鍵詞關鍵要點手術適應證

1.視力嚴重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且保守治療無效。

2.白內障明顯進展,形成成熟期白內障或近成熟期白內障。

3.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黃斑變性、青光眼,白內障手術可改善眼部整體健康。

4.白內障導致眼睛發(fā)炎或疼痛,保守治療無法緩解。

時機選擇

手術適應證和時機選擇

適應證:

*視力嚴重下降(最佳矯正視力低于0.3)

*影響日常生活和職業(yè)活動

*繼發(fā)于眼壓升高的青光眼

時機選擇:

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取決于個體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視力下降的程度、白內障進展的速度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一般而言,以下因素會影響手術時機的選擇:

*視力下降:當最佳矯正視力低于0.3時,通常建議進行手術。

*白內障進展:白內障進展速度快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早進行手術,以避免進一步的視力喪失。

*患者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內障的進展通常會加速。年齡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早進行手術。

*全身健康狀況:患有嚴重全身疾病的患者可能不適合手術,或者需要在手術前進行特殊評估和準備。

*白內障類型:不同的白內障類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手術時機。例如,皮質狀白內障通常進展較慢,可以延遲手術,而核性白內障進展較快,通常需要更早手術。

*患者偏好:患者的個人偏好和生活方式也會影響手術時機的選擇。

手術前評估:

在決定手術時機之前,患者需要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包括:

*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

*眼部檢查,包括視力、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壓測量和眼底檢查

*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和超聲生物顯微鏡(UBM)

個體化時機選擇:

手術時機的選擇是一個個體化的決策,必須根據(jù)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根據(jù)上述因素,術前評估結果和患者的偏好,眼科醫(yī)生將與患者討論手術時機的選擇并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劃。第五部分手術術式選擇及操作要點手術術式選擇及操作要點

術式選擇

選擇術式時應全盤考慮患者的年齡、眼部解剖、白內障成熟度、晶體囊完整性及手術醫(yī)師的經(jīng)驗等因素。

*小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術(SICS):是目前治療兔眼白內障的首選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點。適用于晶體囊完整、成熟度較低的中老年兔眼。

*囊外取晶術(ECCE):適用于晶體囊破裂或高度軟化、成熟度較高的兔眼白內障。

*小切口白內障囊內摘除術(ICCE):適用于晶體囊完整、成熟度低的老年兔眼。

術前準備

*術前囑患者禁食12小時。

*術前1小時給予阿托品滴眼液散瞳。

*術前15分鐘給予環(huán)己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手術操作要點

SICS

*角膜緣切口3.2mm,偏上。

*注液體動力切割術(MICS)或超聲乳化破碎晶體核。

*注射黏彈劑保護內皮細胞。

*用灌注液沖洗晶體皮質。

*植入折疊式人工晶體。

*持續(xù)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ECCE

*角膜緣切口5-6mm。

*結膜瓣翻轉。

*虹膜切開術,擴張瞳孔。

*用摘除匙取出晶體核。

*用吸引器吸出晶體皮質。

*持續(xù)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ICCE

*角膜緣切口2-3mm。

*用撕囊器撕開晶體囊。

*用灌注液沖洗晶體皮質。

*摘出完整晶體囊。

*植入折疊式人工晶體。

*持續(xù)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術后處理

*術后1-2天換藥,拆除結膜縫線。

*術后1周更換人工晶體切口處的縫線。

*術后1個月復查,根據(jù)眼部情況酌情更換人工晶體。

*術后1-2個月滴用抗生素和激素類滴眼液,以預防感染和炎癥。

并發(fā)癥及處理

*眼前房積血:術中出血或術后前房穿刺可導致眼前房積血??尚星胺看┐虥_洗或縫合切口止血。

*后囊破裂:術中操作不當會導致后囊破裂。可行玻璃體切除術清除玻璃體殘留。

*人工晶體脫位:術中放置不當或眼部外傷可導致人工晶體脫位。可行人工晶體復位或更換手術。

*感染:術后感染可由細菌或真菌引起??山o予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必要時行前房沖洗或玻璃體切除術。第六部分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關鍵詞關鍵要點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

主題名稱:術后炎癥

1.術后炎癥是兔眼白內障摘除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2.炎癥反應包括角膜水腫、前房積膿、虹膜后粘連等。

3.及時使用抗炎藥物(如激素滴眼液、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有效控制炎癥。

主題名稱:術后感染

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

兔眼白內障手術與任何外科手術一樣,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可以分為術中和術后并發(fā)癥,并根據(jù)嚴重程度和潛在后果進行分類。

術中并發(fā)癥

術中并發(fā)癥是指手術期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包括:

*晶狀體脫位:晶狀體在手術過程中從囊袋中脫位,可能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傷。晶狀體脫位發(fā)生率約為0.5%-3%。

*虹膜損傷:手術過程中虹膜受損,可能導致虹膜缺損、瞳孔畸形或發(fā)炎。虹膜損傷發(fā)生率約為0.2%-1%。

*角膜內皮損傷:手術過程中角膜內皮細胞受損,可能導致角膜水腫、視力下降。角膜內皮損傷發(fā)生率約為0.1%-0.5%。

*后囊破裂:手術過程中后囊破裂,可能導致玻璃體脫出或晶狀體殘留物進入玻璃體腔,增加視力損傷的風險。后囊破裂發(fā)生率約為0.1%-0.3%。

*出血:手術過程中血管損傷,可能導致前房或玻璃體積血,影響術后視力恢復。出血發(fā)生率約為0.1%-0.2%。

術后早期并發(fā)癥

術后早期并發(fā)癥是指手術后早期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包括:

*術后炎癥:手術后眼內組織發(fā)炎,表現(xiàn)為前房積膿、虹膜睫狀體炎或葡萄膜炎。術后炎癥發(fā)生率約為5%-10%。

*后囊混濁:手術后后囊出現(xiàn)混濁,可能影響術后視力。后囊混濁發(fā)生率約為10%-20%。

*囊袋水腫:手術后晶狀體囊袋出現(xiàn)水腫,可能影響人工晶狀體的穩(wěn)定性。囊袋水腫發(fā)生率約為5%-10%。

*虹膜睫狀體炎:手術后虹膜睫狀體發(fā)炎,表現(xiàn)為前房積膿、瞳孔縮小和虹膜后粘連。虹膜睫狀體炎發(fā)生率約為2%-5%。

*繼發(fā)性青光眼:手術后眼壓升高,可能導致視神經(jīng)損傷。繼發(fā)性青光眼發(fā)生率約為1%-3%。

術后晚期并發(fā)癥

術后晚期并發(fā)癥是指手術后較長時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包括:

*后發(fā)性囊袋混濁:手術后較長時間后,后囊出現(xiàn)混濁,可能影響術后視力。后發(fā)性囊袋混濁發(fā)生率約為20%-30%。

*人工晶狀體脫位:手術后,人工晶狀體從囊袋中脫位,可能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傷。人工晶狀體脫位發(fā)生率約為0.5%-1%。

*視網(wǎng)膜脫離:手術后,視網(wǎng)膜從脈絡膜脫離,可能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傷。視網(wǎng)膜脫離發(fā)生率約為0.1%-0.5%。

*黃斑水腫:手術后,黃斑出現(xiàn)水腫,可能影響中央視力。黃斑水腫發(fā)生率約為5%-10%。

并發(fā)癥的處理

兔眼白內障手術并發(fā)癥的處理根據(jù)并發(fā)癥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而異。常見的處理措施包括:

*藥物治療: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抗炎藥或激素,以控制炎癥和感染。

*手術治療: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能需要手術干預,例如玻璃體切除術或虹膜粘連松解術。

*激光治療:激光治療可用于治療后囊混濁,以恢復清晰的視力。

*輔助器械植入:人工晶狀體脫位時,可能需要植入輔助器械以穩(wěn)定人工晶狀體。

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至關重要,包括:

*仔細的手術技巧:熟練的外科醫(yī)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合適的患者選擇:并非所有白內障患者都適合手術。對于高風險患者,應仔細權衡手術的潛在收益和風險。

*周全的術后護理:術后護理至關重要,包括規(guī)律的復查和藥物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嚴重程度。第七部分術后護理和隨訪關鍵詞關鍵要點【術后護理】

1.術后立即佩戴眼罩或眼罩,保護傷口免受感染和損傷。

2.遵循醫(yī)囑使用眼藥水和抗生素眼膏,以預防感染和炎癥。

3.避免過度的眼部活動,包括揉眼睛和劇烈運動。

【傷口愈合】

術后護理和隨訪

兔眼白內障手術后護理和隨訪至關重要,以確保最佳愈合和術后結果。

術后第一天

*患者術后通常需要留院觀察。

*護士會監(jiān)測患者的疼痛、不適和視力變化。

*患者可能會接受止痛藥和抗生素滴眼液。

*通常會在眼睛上放置眼罩或眼罩,以保護眼睛免受光線刺激。

術后隨訪

*術后第1-3天:患者需要每天復診,以檢查手術部位、視力變化和任何潛在并發(fā)癥。

*術后第1-2周:患者通常每周復診一次,以監(jiān)測進展并確保手術區(qū)域沒有感染或其他并發(fā)癥。

*術后1-2個月:需要對患者進行最終隨訪,以評估手術結果,并確保視力穩(wěn)定。

術后護理

*止痛劑:術后前幾天,患者可能會開具口服止痛藥以控制疼痛。

*眼藥水:通常會開具抗生素和類固醇滴眼液,以預防感染和炎癥?;颊咝枰獓栏癜凑仗幏绞褂眠@些滴眼液。

*護目鏡:術后需要佩戴護目鏡,以保護眼睛免受灰塵、碎片和其他刺激物的侵害。

*避免劇烈活動:手術后幾天內,患者應避免劇烈活動,以減少對眼睛的壓力。

*避免游泳:手術后至少4-6周內,患者應避免游泳,以防止眼睛感染。

*定期復查:患者應嚴格遵守術后隨訪,以確保手術區(qū)域正常愈合并及時發(fā)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

并發(fā)癥

雖然兔眼白內障手術通常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潛在并發(fā)癥,包括:

*感染:這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可以通過抗生素滴眼液治療。

*出血:手術過程中或術后可能發(fā)生出血。

*炎癥:手術后眼睛可能會發(fā)炎,可以通過類固醇滴眼液治療。

*虹膜炎:這是虹膜(眼睛有色部分)的炎癥,可以通過類固醇滴眼液治療。

*青光眼:這是眼壓升高,會導致視力喪失,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

*視網(wǎng)膜脫離:這是視網(wǎng)膜與眼球壁分離,會導致視力喪失,可以通過手術治療。

術后恢復

大多數(shù)患者在兔眼白內障手術后都會經(jīng)歷以下恢復階段:

*術后1-2周:眼睛可能會發(fā)紅、腫脹和疼痛。患者的視力可能會模糊或遮擋。

*術后2-4周:炎癥和不適通常會消退?;颊叩囊暳﹂_始改善。

*術后4-6周:手術區(qū)域通常會完全愈合?;颊叩囊暳摶謴驼;蚪咏?。

對于彌漫性白內障或復雜白內障,完全恢復的時間可能需要更長。重要的是要遵循醫(yī)生的指示,定期進行隨訪,以確保手術成功并早期發(fā)現(xiàn)任何潛在并發(fā)癥。第八部分預后評估和基因篩查建議術后預后評估

兔眼白內障術后的隨訪非常重要,以監(jiān)測手術效果并發(fā)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隨訪通常包括以下檢查:

*視覺敏銳度檢查:評估手術后患者的視覺改善情況。

*眼壓檢查:確保眼壓穩(wěn)定,沒有術后并發(fā)癥,如房水積聚。

*散瞳眼底檢查:檢查視網(wǎng)膜和黃斑的健康狀況,并排除任何潛在的并發(fā)癥。

基因篩查建議

遺傳性白內障的基因篩查對于受影響家庭的管理非常重要。建議對以下人群進行基因篩查: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