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練習題(解析版)_第1頁
考點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練習題(解析版)_第2頁
考點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練習題(解析版)_第3頁
考點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練習題(解析版)_第4頁
考點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練習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現象專項訓練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物理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15分)一、單選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1、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屬于防治噪聲產生的是()A.教室安裝隔音玻璃B.工廠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C.會場內把手機調到無聲狀態(tài)D.機場跑道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2、月球上的航天員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直接面對面交談,而需要借助無線電通信設備,其原因是月球上()A.只能傳遞超聲波 B.是真空環(huán)境,聲音不能傳播C.聲音傳播速度快 D.航天員聲帶無法振動發(fā)聲3、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B.圖乙中,超聲波清洗機正在清洗眼鏡,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C.圖丙中,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圖丁中,蝙蝠靠次聲波發(fā)現昆蟲4、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種音頻生命探測儀(如圖),它的多個探頭接觸廢墟,收集廢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聲,呼吸聲,心跳聲等,探測儀將音頻信號放大,就可發(fā)現幸存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探測儀收集聲音信號時利用了固體可以傳聲B.幸存者發(fā)出的聲音與外界噪聲的音色不同C.探測儀可以發(fā)現幸存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D.幸存者能聽見探測儀發(fā)出的超聲波,從而作出反應5、老師鼓勵同學們上課要大聲回答問題,這是提高聲音的()A.音調 B.頻率 C.響度 D.音色第Ⅱ卷(非選擇題85分)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在公共場所打電話,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從聲音的特性分析,“輕聲”是指聲音的_____;從控制噪聲的角度分析,這是在_____減弱噪聲;我們僅憑從手機中聽到的聲音就能判斷出對方是誰,是依據聲音的_____進行判斷的。2、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輕輕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幅度。不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聲音的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聲音的________與________的關系。3、廣場舞成了中老年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他們常常用音箱來放伴奏樂。但巨大的聲響讓廣場舞變成了讓人頭疼的“擾民舞”,這主要是因為它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____大,影響附近居民學習和休息,附近的居民常關緊門窗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減弱噪聲;巨大的聲音是音箱的紙盆___________發(fā)出的。4、“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是由于空氣柱______產生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選填“能量”或“信息”);在醫(yī)院做B超時,B超儀利用了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成像。5、小明同學因支氣管發(fā)炎到醫(yī)院做霧化治療,打開超聲霧化機、超聲波能將藥液打散而形成霧,這是因為超聲波具有______;人耳聽不見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的頻率大于______Hz。三、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25分)1、用超聲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6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聲音的平均傳播速度為1500m/s,此處海水約有多深?2、為了測定某處海底深度,船上工作人員從海面處向海底發(fā)出聲波4s后,接收儀上收到反射回來的聲波。已知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求:該處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3、當陸地上的資源被人類大量開采,變得越來越匱乏時,人們又把眼光投向了海洋。海洋勘探船在探測海底的深度時,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過4s收到回波信號,(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1500m/s)求:

(1)該處海底的深度?

(2)能否利用這種方法測量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什么?4、小明在空心管一端敲擊一下,小濤在另一端聽到兩聲,間隔3秒,根據所給信息求出此管的長度為多少米?(已知聲音在空氣中1秒鐘傳播340m,在管中1秒鐘傳播1020m)5、某海洋科學考察船利用聲吶測量海底深度,從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到反射信號歷時4s,已知海水中聲速為1530m/s。求此處海底深度為多少米?四、實驗探究(5小題,每小題8分,共計40分)1、在探究聲音有關實驗時,小李和小張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也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____;(2)如圖②所示,小李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的一端,小張把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能聽到傳過來的聲音,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3)如圖③所示,用抽氣機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在抽氣過程中你會聽到鈴聲逐漸變小,如果把玻璃罩內的空氣完全抽出來,你將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鈴聲,這個實驗說明________;(4)如圖④所示,為探究音調與物體振動頻率的關系,把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既能聽到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又能看到尺子在不斷振動;下一步的操作應該是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做幾次實驗,探究本實驗中,要用大小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撥動尺子,這種物理實驗方法我們稱為___________選填“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利用音叉做如下幾個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此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2)如圖乙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小錘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fā)聲。此實驗說明______可以傳聲,且聲音能傳遞______;(3)如圖丙是用不同力度敲擊同一個音叉,分別截取相同時間內示波器顯示的兩列聲波圖,可以說明,這兩列聲波的______不同;(4)小明和小華讀出a、b、c三個拼音字母,利用測聲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表,分析數據可知______更高。字母小明小華a109.2Hz261.2Hzb115.4Hz279.0Hzc120.5Hz282.8Hz3、在溫度恒定、均勻的水中測量聲速實驗,如圖所示,在水中位置A放置聲音發(fā)生器M,在位置B放置聲音接收裝置N,專業(yè)的儀器能記錄下M發(fā)出聲音到N接收到聲音的時間t,不改變聲音發(fā)生裝置M和接收裝置N的位置,不同頻率的聲從A傳播到B所需要的時間如表所示:聲音頻率f/Hz傳播時間t/s1000.5233500.5237000.52323000.523350000.523(1)從表中的數據初步可以得出在溫度恒定、均勻的水中,聲速與頻率的關系,請寫出你的結論:______;(2)從表中的數據,是否可以研究“在均勻的水中,溫度不同時,聲速與頻率的關系”?______(選填“是”或“否”)4、某研究小組利用一些長短、粗細和材料不同的琴弦,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關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緊程度一致。(1)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該控制琴弦的粗細、_________、松緊程度相同,改變_________;應選擇琴弦_________(選填符號a、b、c或d);(2)若選擇琴弦a和b,則是為了研究琴弦音調的高低與琴弦_________的關系;(3)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_________的問題。(4)他們還可以選擇琴弦_________(選填符號a、b、c或d)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5、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實驗時,小明同學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泡沫小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泡沫小球被______,這說明了______,此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為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乙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將_______,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此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理想實驗法”);(3)如圖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發(fā)出聲音,并逐漸縮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發(fā)現鋼尺振動得越來越快,聽到的聲音越來越高,這說明了聲音的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與聲源振動的_______有關。-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解析】【詳解】A.教室安裝隔音玻璃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B.噪聲監(jiān)測裝置是用來顯示噪聲的等級,不能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C.會場內把手機調到無聲狀態(tài),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D.機場跑道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B【解析】【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沒有空氣,是真空環(huán)境,聲音不能傳播,所以月球上的航天員需要借助無線電通信設備來交流。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D【解析】【分析】【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是利用聲來傳遞能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蝙蝠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向前傳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蝙蝠根據反射回來的時間和方位判斷昆蟲的位置,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D【解析】【分析】【詳解】A.探測儀通過探頭將聲音傳到人耳,利用了固體可以傳聲的原理。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人耳根據音色能分辨出發(fā)聲體的不同,音色是區(qū)別聲音的重要標志,幸存者發(fā)出的聲音與外界噪聲的音色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探測儀可以發(fā)現幸存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超聲波是指頻率高于人的聽覺上限的聲波,人耳不能聽到,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C【解析】【詳解】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老師鼓勵同學們要大聲回答問題,這是提高聲音的響度。故選C。二、填空題1、

響度小

聲源處

音色【詳解】[1]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輕聲”說話指的是小聲說話,是指聲音的響度小。[2]控制噪聲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傳播過程中減弱,人耳處減弱。輕聲說話是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3]不同的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打電話時,我們僅憑聲音就可判斷對方是誰,這是通過聲音的音色進行判斷的。2、

響度

振幅【詳解】[1][2]不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鋼尺的振幅變大,響度變大,這個實驗用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3、

響度

阻斷噪聲的傳播

振動【分析】【詳解】[1]因為音箱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大,所以巨大的噪聲使得廣場舞變成了讓人頭疼的“擾民舞”。[2]住在附近的居民為了避免廣場舞音箱發(fā)出的聲音影響學習和休息,為了減弱噪聲,通常關緊門窗來阻斷噪聲的傳播。[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巨大的聲音是音箱的紙盆振動產生的。4、

振動

信息

超聲波【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笛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產生的。[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聽到狗的叫聲,就知道有人歸來,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3]超聲波的頻率超過20000Hz,穿透能力強,在醫(yī)院做B超時,B超儀利用了超聲波成像。5、

能量

20000【詳解】[1]聲音具有能量,超聲波是聲音的一種。超聲波能將藥液打散形成霧,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2]人耳聽覺頻率范圍是20~20000Hz。其中頻率大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三、計算題1、4500m【詳解】解: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由得該處海水的深度為s=vt=1500m/s×3s=4500m答:此處海水約有4500m深。2、3000m【分析】【詳解】解:工作人員從海面處向海底發(fā)出聲波,4s后接收儀上收到反射回來的聲波,則聲波從水面到海底的傳播時間為2s。則海底的深度是s=vt=1500m/s×2s=3000m答:海底的深度是3000m。3、(1)3000m;(2)不能;真空不能傳聲【詳解】解:(1)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t=t總=×4s=2s由知道,該處海洋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2)不能。月球周圍沒有空氣,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超聲波不能到達月亮,更不能利用聲波的反射測出地球與月球的距離

答:(1)該處海洋的深度為3000m;(2)不能;真空不能傳聲。4、1530m【詳解】解:設空心管的長度是s,由可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是t1=聲音在空心管中的傳播時間是t2=因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比聲音在空心管中傳播的時間多3s,所以=3s解得,管的長度s=1530m答:此管的長度為1530m。5、3060m【詳解】解:從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到反射信號的時間t=4s,海水中的速度v=1530m/s,則超聲波傳播的路程s=vt=1530m/s×4s=6120m海底的深度答:此處海底深度為3060m。四、實驗探究1、

能量

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相同

控制變量法【詳解】(1)[1]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fā)生了振動,而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音叉的,并且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2)[2]為了明顯地看到桌子的振動,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把桌子的振動轉化為紙屑振動,即把桌子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3)[3][4]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鈴聲會逐漸減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瓶外的介質,所以我們不能聽到鈴聲,這說明真空不能傳聲。(4)[5][6]探究音調與物體振動頻率的關系,保持振幅不變,即要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撥動尺子,用到控制變量法。2、

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空氣

能量

響度

小華的音調【詳解】(1)[1]如圖甲所示,音叉發(fā)聲時振動,但是音叉的振動幅度較小,不容易觀察,把音叉的振動轉換成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2)[2][3]如圖乙所示,左右兩個音叉之間是空氣,敲擊右邊音叉,左邊音叉發(fā)聲,并且把乒乓球彈起,說明空氣可以傳聲,且聲音能傳遞能量。(3)[4]由圖丙可知,兩列聲波的振幅不同,所以響度不同。(4)[5]由表中數據知,小華發(fā)聲的頻率高于小明,所以小華聲音的音調高于小明。3、

溫度恒定、均勻的水中,聲速的大小與頻率的高低無關

否【詳解】(1)[1]由表中的數據可以知道,不管聲音的頻率為多少赫茲時,聲音從A點傳播到B點所用的時間均是0.523s,由此可以得出:溫度恒定、均勻的水中,聲速的大小與頻率的高低無關。(2)[2]從表中的數據,不可以研究“在均勻的水中,溫度不同時,聲速與頻率的關系”,因為表中的數據是在溫度恒定、均勻的水中進行的測量聲速實驗,要想研究“在均勻的水中,溫度不同時,聲速與頻率的關系”,需要改變水溫,重新進行實驗,測量數據。4、

材料

琴弦的長度

a、d

粗細

沒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a、c【詳解】(1)[1][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