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學選修6 實驗化學第一單元 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_第1頁
人教版化學選修6 實驗化學第一單元 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_第2頁
人教版化學選修6 實驗化學第一單元 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_第3頁
人教版化學選修6 實驗化學第一單元 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_第4頁
人教版化學選修6 實驗化學第一單元 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化學選修6實驗化學第一單元從實驗走進化學練習題

>第1題【單選題】

LiFeP04電池具有穩(wěn)定性高、安全、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可用于電動汽車。電池反應為FeP04+

Li=LiFeP04,電池的正極材料是LiFeP04,負極材料是石墨,含3+導電固體為電解質。下列有關

LiFeP04電池說法正確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電解液的導電性

B、放電時電池內部向負極移動

c、充電過程中,電池正極材料的質量增加

D、放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為FePO4+LiA++eA-=LiFePO4

【答案】:

D

【解析】:

【解答】A.金屬鋰可以和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加入硫酸以提高電癬質的導電性,故符合題意;

B.放電時,該裝置是原電池,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故B不符合題意;

C.充電時,正極LiFePC)4=FePO4+Li++e-,正極材料LiFePC)4被消耗,質量減少,故壞符合題意;

D.放電時,該裝置是原電池>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FePO4+Li++e-=LiFePO4,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硫酸可以踐鋰反應;

B、陽離子朝正極移動;

C、充電過程正極做陽極,分解出鋰離子,質量減少;

D、根據總反應-負極反應式可以求出.

>第2題【單選題】

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硫酸銅溶液顯藍色與SO有誤無關,進行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A、加水稀釋硫酸銅溶液,溶液藍色變淺

B、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適量的氯化鋼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藍色未消失

C、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藍色消失

D、觀察硫酸鈉溶液沒有顏色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水無色,水由水分子構成,故加水稀釋硫酸銅溶液藍色變淺不能證明

硫酸銅溶液顯藍色與硫酸根離子無關,故A錯誤;B.硫酸銅和氯化物反應生成硫酸欽沉淀和氯化銅,氯化銅的溶液仍然呈藍

色,原硫酸銅中的硫酸根離子被沉淀,銅離子存在于氯化銅溶液中,氯化銀溶液無色說明氯離子和銀離子都無色,故說明銅離

子液誕色與離子無關,故B正確;

C.硫酸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震蕩后溶液藍色消失,說明硫酸鈉中的離子都與藍色無關,硫酸鈉中含

有硫酸根離子和鈉離子,故能證明硫酸銅顯藍色與硫酸根離子無關,故C正確;

D.硫酸鈉溶液由鈉離子和硫穌根離子構成,硫酸鈉溶液沒有顏色說明硫酸鈉含有的三種微觀離子都沒有顏色,故D錯誤;故選

A.

[分析】A.運用硫酸銅和水的微觀構成解答;

B.運用硫酸銅能與氯化銀產生硫酸物沉淀解答;

C.運用硫酸麗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和相關物質構成知識解答;

D.運用硫酸鈉溶液的微觀構成解答;

第3題【單選題】

下列關于物質應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容器可長期盛放各種酸

B、純堿可用于清洗油污

C、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漏氣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A2Z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玻璃中的二氧化由口氫露酸反應,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氫氟酸,故A錯誤;

B、純堿為碳酸鈉,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先堿性,油脂在堿溶液中水解生螭于水的物質,純堿可用于清洗油污,故B正確;

C、濃氨水揮發(fā)出的氨書口氯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易口氧化技,3CI2+8NH3=N2+6NH4CI,反應過程中現象是冒白煙,

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漏氣,故C正確;

D、銅離子和磕離子交換生成蝸于酸的硫化銅,Cu2++S2-=CuSI,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故D正確;

[分析]A、玻璃中的二?化硅氫氟酸反應;

B、純堿為碳酸鈉,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先堿性,油脂在堿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質;

C、濃氨水揮發(fā)出的氨F口氯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F口氯化鐵,反砌0象冒白煙;

D、銅離子和磕離子交換生成難溶于酸的硫化銅;

第4題【單選題】

為了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實驗操作者都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開啟易揮發(fā)液體試劑前,應反復搖動后再開啟

B、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完成實驗室制取氯氣后的廢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

D、在實驗室中分離某些物質進行蒸儲操作時,溫度應插入液面下

【答案】:

B

【解析】:

【解答】A.開啟易揮發(fā)液體試劑前,先將試劑瓶放在自來水流中冷卻幾分鐘,開啟時瓶口不要對人;'不符合題意;

B.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為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將容量瓶倒轉過來看瓶口處是否有水滲出,若沒有,將

瓶塞旋轉180度,重復上述操作,如果瓶口處仍無水滲出,則容量瓶不漏水;B符合題意;

C.實驗后的廢液都應倒入廢液桶中收集,集中處理,C不符合題意;

D.蒸宣操作時,溫度計水銀球應在蒸儲燒瓶的支管口處,測量的蒸汽溫度,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考查實驗操作.

>第5題【單選題】

下列氣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02

B、NH3

C、CO

D、H2

【答案】:

B

【解析】:

【薛答】A.氧氣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錯誤;

B.氨氣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因此氨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確;

C.CO難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錯誤;

D.H2難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錯誤.

會B.

【分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選擇的依據為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氣體本身的密度、溶解性

等物理性質.

第6題【單選題】

海洋中有豐富的食品、礦產、能源、藥物和水產資源等(如圖所示).

1*粗一?氯堿工業(yè)

畫」②

國-*Mg(()ll)2一*\磔12,可卜)一無水\1虱12

一明我—

?,-

什水溶液吸收二

L*NHBI-12TS()2BI2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能量轉換角度來看,框圖中的氯堿工業(yè)是一個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

B、過程②中結晶出的MgCI2?6H2O要在HCI氛圍中加熱脫水制得無水MgCI2

C、過程①中除去粗鹽中的S04八2八-、CaA2+,Mg^2+、Fe"+等雜質,加入化學藥品的順序為:

Na2CO3溶液玲NaOH溶液0BaCI2溶液-過濾后加鹽酸

D、在過程③⑤中溪元素均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A,氯堿工業(yè)是電解飽和食鹽水生成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的化學制備反應;通電條件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電肯雒

化為化學能,故A正確;B、氯化鎂晶體脫水過程中鎂離子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在氯化氫氣體中脫水可以抑制鎂離子水

解;MgCl2?6H2。要在HQ氛圍中加熱脫水制得無水MgCb,故B正確;

C,試劑添加順序中,銀離子最后無法除去,則加入的藥品順序為:BaCb溶液-NaOH溶液一Na2c。3溶液一過速后加鹽酸,

故C錯誤;

D、據轉化關系的流程中,③步反應為:2NaBr+Cl2=Br2+2NaQ;@^Br2+SO2+2H2O=H2SO4+2HBr,⑤步的反應為:

2HBr+CI2=Br2+HCI;所以在過程③?中浪元素均被氧化,故D正確;

【分析】海水通過蒸發(fā)濃縮得到粗鹽和母液,粗鹽精制除去雜質得到精鹽,電解飽和食鹽水得到氫氧化鈉、氯氣和氧氣,母液

中含有鎂離子和濱離子,加入石灰乳沉淀鎂離子過濾得到氫氧化鎂沉淀和濾液,氫氧化鎂溶解后濃縮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洗

滌,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失一晶水得到無水氯化鎂,灌液中加入氧化劑氫水氧化溪離子為漠單質,再通入二氧化硫吸收后,

加入酸重新生成漠單質,

A、氯堿工業(yè)是電解飽和食鹽水生成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的化學制備反應;

B.氯你晶呈中鎂離子易幡沉淀,在氯(tM氣體中BfcK可網制鎂離子;WS;

C、選項中的試劑添加順序中,欽離子最后無法除去;

D、依據轉化關系的觸中物質反應分析判斷,元素化合價升高失電子被氧化.

第7題【單選題】

為達到下列實驗目的,有關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C爸%rq§?ae制壬片(^

De0Ha0?ae0l3e,'ae",,a%/,CO2

【答案】:

B

【解析】:

【解答】A.倒置漏斗插入溶液中,氣體能被充分吸收,但露出水面的是玻璃管部分,沒有緩沖作用能產生倒吸,故A錯誤;

B.用自來水制備少量蒸濯水,用蒸儲燒瓶,溫度計位置,冷卻水的流向均正確,故B正確;

C.向容量瓶里轉移溶液時應該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流到容量瓶外面,故C錯誤;

D.圖示的除去雜質氣體C02裝置中,進氣導管連接錯誤,無法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去除,應長聯出,故D錯誤;

【分析】A.氯化氫極易溶于水,倒置漏斗插入溶液中,氯化氫溶于水導致氣體壓強急劇降低而I起倒吸現象;

B.用自來水制備少量蒸憎水的裝置正確;

C.轉移溶液時應該用玻璃棒引流;

D.除去雜質氣體CO2,應長調出.

第8題【單選題】

進行化學實驗時必須要有安全意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加熱裝有碳酸氫鈉固體的試管時,試管口向上傾斜

B、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C、做蒸儲實驗時,如果加熱液體時發(fā)現忘記加沸石,應立即補加沸石

D、溫度計摔壞導致水銀散落到地面上,應立即用水沖洗水銀

【答案】:

B

【解析】:

【解答】A.對固體加熱時,為防止冷凝水倒流入熱的試管底部,應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2F符合題意;

B.滴瓶與滴管是配套使用的,故滴瓶中的滴管使用完后不需清洗,B符合題意;

C.蒸懦過程中,若發(fā)現未加涕石,應立即停止加熱,待液體冷卻至室溫后,再力睡石,壞符合題意;

D.溫度計中的水銀散落地面時,應撒上硫粉,水銀不溶于水,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暗向下加;

B.滴瓶與滴管是配套使用的;

C.根據蒸儂作進行分析;

D水銀不溶于水;

第9題【單選題】

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水開發(fā)利用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一粗鹽工―精鹽-----*氯堿工業(yè)

pMg(OH)2―?MgCl:?6H2O無水MgCb

海水TNW更里吸收液2Bn

A、粗鹽可采用除雜和重結晶等過程提純

B、工業(yè)生產中常選用石灰乳作為MgM+的沉淀劑

C、第②步的反應條件是:在空氣中直接加熱

D、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為了富集澳元素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A.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精制時通常在溶液中依次中加入過量的BaCI2溶液、過量的NaOH

溶液和過量的NazCCb溶液,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鹽酸至溶液呈中性,再進行重結晶進行提純,故A正確;B.T業(yè)牛成處于生

石灰或石灰水作沉湎PJ,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故B正確;

C.氯化鎂晶體失去結晶水關鍵是需要防止其水解,應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失去結晶水,故C錯誤;

D.第③步將溟離子被氧化為漠單質,第④步中澳單質被還原為漠離子,第⑤步中漠離子被氧化為漠單質,過程的目的是濃縮

富集浪元森,故D正確.

蠅C.

【分析】海水蒸發(fā)溶劑得到粗鹽和母液,粗鹽通過精制得到精鹽,電解飽和食鹽水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母液加氫氧化

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氫氧化鎂和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制得氯化鎂,母液通入氯氣氧化溟離子為溟單質,被二氧化硫吸收

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漠化氫,富集澳元春,通入氯氣氧化溟化氫為漠單質得到高濃度的澳,以此解答該題.

第10題【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類成溶液、膠體和濁液

B、25℃,0.1moI?L"-1CH3co0H溶液力口水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

C、化學反應的反應熱不僅與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還與反應途徑有關

D、二次電池放電時作負極的電極在充電時與外電源負極相連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A、根據分散系微粒直徑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不是根據否具有丁達爾現象,故A錯誤;B、

CH3co0H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0+H+,加水稀釋,促進電癬質電離,n(CH3COOH)減小,

n(CH3COO-)、n(H+)增大,由日于電,貝!lc(CH3COOH)、c(CH3co0一)、c(H+)都減

小,ISiSKw=c(H+)?c(OH-),可知c(OH-)融型,故B喻;

C、化學反應的反應熱不僅與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與反應途徑無關,故C錯誤,

D、二次電池放電時作負極的電極,失去電子,在充電時與外電源負極相連,得到電子,故D正確;

幡D.

【分析】A、根據分散系微粒直徑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B、根據醋酸的電離平衡以及水的離子積常數來分析;

C、蓋斯定律指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

D、放電時是負極,在反應過程中是失去電子,其充電過程應該是逆反應,得到電子.

第11題【單選題】

如圖是常用的危險化學品標志之一,它表示的類型是()

A、腐蝕品

B、氧化劑

C、易燃品

D、放射性物品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圖為手被腐蝕,應為腐蝕品,故選A.

【分析】圖為手被腐蝕,據此解題.

>第12題【單選題】

下列有關海水綜合利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海水曬鹽后的母液中,直接加入CCI4可萃取Br2單質

B、從海水制海鹽主要是通過化學變化完成

C、電解氯化鈉溶液可以制得鈉單質和氯氣

D、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可制備鎂單質和氯氣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A.海水曬鹽后的母液中,溟以離子形式存在,應選氧化劑氧化后、萃取、蒸餡,故A錯誤;B.海水制海鹽為蒸

發(fā)原理,為物理變化,故B錯誤;

C.電解氯化鈉溶液生成NaOH、氧氣、氯氣,應選惰性電極電解熔融NaCI制得鈉單質和氯氣,故C錯誤;

D.氯化鎂為離子化合物,電解熔融氯化鎂可;合煉Mg,同時生成氯氣,故D正確;

[分析]A.海水曬鹽后的母液中,浪以離子形式存在;

B.海水制海鹽為蒸發(fā)原理;

C.電解氯化鈉溶液生成NaOH、氧氣、氯氣;

D.氯峰為離TftM,電解熔融氯瞇可土Mg.

第13題【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答案】:

C

【解析】:

[解答]A.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號I燃另一酒精燈,易引起火災,A不符合題意;

B.蒸儲時,溫度計應在蒸儲燒瓶支管口附近,且冷卻水的方向錯誤,B不符合題意;

C.過濾時要注意"T占"、"二低"、"三靠",本實驗操作符合操作要求,C符合題意;

D.稀釋濃礴時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加入,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以防酸液飛濺,D不符合題意.

故答室為:C

[硼]丁百我;

B.溫度計測的是蒸汽的溫度,應置于支管口處,冷卻水流向應與蒸汽流方向相反,增大冷凝效果;

C.過濾操作應道循"一貼、二低.三靠";

D.稀釋濃礴,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懶匕

第14題【單選題】

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下列關于各實驗裝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裝置③可用于收集H2、82、CI2、NH3等氣體

B、裝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I氣體,并防止倒吸

C、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D、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氫,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氫

【答案】:

A

【解析】:

【解答】、等氣體和氧氣不反應,所以可以采用排空氣法收集,符合題怠;

A,H2C02,Cl2,NH3A

B.奉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手和水不互溶,水在下方,氯化氫極易溶于水,直接將導氣管插入水中會產生倒吸現象,B不符

合題意;

C、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互溶的液體根據其沸點不同采用蒸儲的方法分離,C不符合題怠;

D、堿石灰具有堿性,只能干燥堿性或中性氣體,不能干燥酸性氣體,氯化氫是酸性氣體,所以不能用堿石灰干燥,D不符合題

意;

故答案為:A

【分析】①為蒸餡裝置,用于互溶液體的分離;②為尾氣吸收裝置,若要起到防倒吸作用,導管末端不能深入水中;③為氣體

收集裝置,若氣體專度小于空氣,則從短管進,若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則從長管進;④為氣體收集裝置,具有干燥和尾氣吸收

作用.

第15題【單選題】

運輸汽油的車上,貼有的危險化學品標志是(

【答案】:

B

【解析】:

【解答】A.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故A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易燃液體標志,故B正確;

C.圖中所示標志是劇毒品標志,故C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氧化劑標志,故D錯誤.

【分析】汽油具有可燃性,屬于易燃液體,故應貼上易燃液體的危險化學品標志,結合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即

可.

>第16題【實驗探究題】

亞硝酰氯(QNO)常用作催化劑和合成洗滌劑,其沸點為55℃,遇水反應生成一種氫化物和兩種氧化物。

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用CI2和NO制備CINO并測定其純度,進行如下實驗(夾持裝置略去)。請回答:

I.CI2的制備

CI2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填大寫字母),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第1空】As£B

+2++2+

【第2空】MnO2+4H+2C|-A_Mn+Cl2t+2H20a£B:2MnO4-+16H+10CI-=2Mn+5CI2t+8H2O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氣,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a有誤(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用氣處理

【第1空】f-*g-c-^b-*d-e—J-h

H.亞硝酰氯(CINO)的制備。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制備亞硝酰氯(CINO);

實驗室也可用B裝置制備NO,與之相比X裝置的優(yōu)點為.

【第1空】H滁裝置內空氣的干擾;可以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在檢查完裝置氣密性,并裝入藥品后,打開k2,然后再打開(填"kl""或"3"),通入一段時間氣體,其目

的為。接下來,兩種氣體在Z中反應,當有一定量液體生成時,停止實驗。

【第1空】K3

【第2空】排盡三頸燧£中的空氣,防止NOfflCINO變質

HI.亞硝酰氯(CINO)純度的測定

取Z中所得液體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為指示劑,用cmol/LAgNO3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2.50mL。(已知:Ag2CrO4為磚紅色固體)

亞硝酰氯(CIN。)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第1空】2CINO+H20=2HCI+NOT+NO2T

亞硝酰氯(CINO)的質量分數為(用代數式表示即可)。

【第1空】龕xI。。%(螃成0.0225cmoklO65.5g/mol.)

?WffjxxvU/o

【答案】:

【解析】:

【薛答】(1)實驗室制取氯氣可以利用二氧化鎰與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鎰、氯氣和水,則發(fā)生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A;

2+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_Mn+CI2t+2H2O;也可以利用高鎰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氯化

2

鎰、氯氣和水,則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16H++10CI-=2Mn*+5CI2t+8H2O;(2)

制得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及水蒸氣,所以需要利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后再用濃硫酸進行干燥,然后再根1S氯氣的密度比空

氣大的性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是大氣污染物,要進行尾氣處理,可利用堿石灰作吸收劑進行尾氣處理,故裝置的連

接順序為af-g-c1b-d-e-j-h;(3)實驗室也可用B裝置制備N。,與之相比X裝置的優(yōu)點為排除裝置內空氣的干

擾;可以隨開隨用,隨關隨停;(4)在檢查完裝置氣密性并裝入藥品后,打開kz然后再打開k3,通入一段時間氣體(其目的為排

盡三頸燒瓶中的空氣,防止NO和CINO變質;(5)亞硝酰氯(QNO)與水反應生成鹽酸、一氧化氨和二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2CINO+H20=2HCI+NOT+NO2t;(6)取Z中所得液體mg溶于水25.00mL溶液中n(CINO)=n(Cr)=n(Ag+)=c

mol/Lx22.50mLx10-3L/mL=0.0225cmol,亞硝酰氯(CINO)的質量分數為

0.0225cmolx1865.5g,'mol_14.737父v,nno,.

JJJ*1Uv/0—x1UvzO

【分析】本實驗的目的為用。2和NO制備QNO并測定其純度.首先進行。2的實驗室制取.利用二氧化鎰與濃鹽酸加熱反應制

取或者高鎰酸鉀與濃鹽酸反應制取,制得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及水蒸氣,所以需要利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后再用濃硫酸進

行干燥,氯氣是大氣污染物,要進行尾氣處理,可利用堿石灰作吸收劑進行尾氣處理;然后進行N。的制備.最后檢查裝置的氣

擊性后,通入兩種氣體發(fā)生反應.

>第17題【實驗探究題】

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I4、12、等)中回收碘,其實驗過程如圖1

圖1圖2

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將廢液中的12還原為I"-,其離子方程式為該操

作將12還原為I"-的目的是

ASO3<Vsub>A2<Vsup>A\ufe63<Vsup>+l2<Vsub>+H2<Vsub>O=2lA\ufe63<\/sup>+2HA+<\/sup>+SO4<Vsub

>A2<\/sup>A\ufe63<Vsup>

B\u4f7f\u56db\u6c2f\u5316\1178b3\u4e2d\u7684\u7898\u8fdb\u5165\116c34\u5c42

2+2

【第1空】SO3?+I2+H2O=2r+2H+SO4-

【第2空】使四氯化碳中的碘進入水層

操作X的名稱為.

A\u5206\116db2

【第1空】笳5

氧化時,在三頸燒瓶中將含的水溶液用鹽酸調至pH約為2,緩慢通入CI2,在40℃左右反應(實

驗裝置如圖2所示).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錐形瓶里盛放的溶液為.

A\u4f7f\u6c2f\u6cl4\u5728\u6eb6\u6db2\u4e2d\u6709\u8f83\u5927\u7684\u6eb6\u89e3\u5ea6\uff08\u

6216\u9632\u6b62\u7898\u5347\u534e\u6216\u9632\u6b62\u7898\u8fdb\u4e00\u6b65\u88ab\u6c27\u5316\

uff09

BNaOH\u6eb6\u6db2

【第1空】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華或防止碘進一步被氧化)

【第2空】NaOH溶液

已知:5SO3A2A-+2IO3A-+2HA+=I2+5SO4A2A-+H20,某含碘廢水(pH約為8)中一定存在12,可

A

能存在i-、103A.中的一種或兩種.請補充完整檢驗含碘廢水中是否含有|A-、|03-的實驗方案:取適

量含碘廢水用CCI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層用淀粉溶液檢驗不出有碘單質存在;

.實驗中可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淀粉溶液、FeCI3溶液、Na2SO3溶液.

A\u4ece\u6c34\u5c42\u53d6\u5cll\u91cf\u6eb6\u6db2\uff0c\u52a0\u51651\ufe632mL\u6dc0\u7c89\u6

eb6\u6db2\uff0c\u52a0\u5165\u76d0\u9178\u9178\u5316\uff0c\u6ef4\u52a0FeCI3<Vsub>\u6eb6\u6db2\uff0

C\u82e5\u6eb6\116db2\u53d8\u84dd\u8272\uff0c\u8bf4\u660e\u5e9f\u6c34\u4e2d\u542b\u6709lA\ufe63<Vsu

p>\uff0c\u5426\u5219\u4e0d\u542blA\ufe63<\/sup>

B\u53e6\u4ece\u6c34\u5c42\u53d6\u5cll\u91cf\u6eb6\u6db2\uff0c\u52a0\u51651\ufe632mL\u6dc0\u7c

89\u8bd5\u6db2\uff0c\u52a0\u76d0\u9178\u9178\u5316\uff0c\u6ef4\u52a0Na2<Vsub>SO3<Vsub>\u6eb6\u6

db2\uffOc\u82e5\u6eb6\u6db2\1153d8\u84dd\u8272\uff0c\u8bf4\u660e\u5e9f\u6c34\u4e2d\u542b\u6709IO3<

Vsub>A\ufe63<Vsup>\uff0c\u5426\u5219\u4e0d\u542blO3<Vsub>A\ufe63<\/sup>

【第1空】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力叭1-2mL淀粉溶液,加入鹽酸藪化,滴加FeCb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廠,

否則不含I.

【第2空】另從水層取少量溶液,ijQAl-2mL融泄液,加鹽酸酸化,滴加Na2s。3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1。3

?,否則不含1。3一

【答案】:

【解析】:

【癬答】解:(1)碘具有氧化性,含絹化亞硫酸鈉生成硫酸鈉,自身被還原生成碘,離子反應點式為SO32-+I2+H2O=2I

+2

■+2H+SO4';碘不容易溶于水,但碘離子易溶于水,為了使更多的I元素進入水溶液應將碘還原為碘離子,故答案為:

2+2

SO3?+I2+H2O=2I*+2H+SO4';使四氯化碳中的碘進入水層;(2)四氯化碳屬于有機物、水屬于無機物,二者不互

溶,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所以分離出四氯化碳采用分液的方法,故答案為:分液;(3)碘易升華,且氯

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溫度越高,氯氣的溶解度越小,反應越不充分,所以應該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反應;氯氣、

碘蒸氣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目都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無毒物質,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氣和碘蒸氣,故答案為:

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華或防止碘進一步被氧化);NaOH溶液;(4)碘離子具有還原性,能被氧化劑

氧化生成碘,碘穌根離子具有氧化性,能被還原劑還原生成碘,碘遇淀粉試液變藍色,所以其檢驗方法為:從水層取少量溶

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入鹽酸酸化,滴加FeCb溶液,2「+2Fe3+=2Fe2++b,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I一,

否則不含「;

+2

另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0價式液,加鹽酸酸化,滴加Na2s5溶液,5so32一+2103-+2H=I2+5SO4一+助0,

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1。3',否則不含1。3-,故答案為: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力叭1-2mL淀粉溶液,加入鹽酸酸

化,滴加FeCb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否則不含「;

另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試液,加鹽酸酸化,滴加Na2s。3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1。3-,否則

不含1。3-?

【分析】(1)碘具有氧化性,自建化亞硫酸鈉生成硫酸鈉,目身被還原生成碘;碘不容易溶于水,但碘離子易溶于水;(2)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3)碘易升華,且氯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氯氣、碘蒸氣都能和氫氧

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無毒物質;(4)碘離子具有還原性,有緘氧化劑氧化生成碘,碘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能被還原劑還原生成

碘,碘遇淀粉試液變藍色.

>第18題【實驗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將濃硫酸與銅片反應制備S02并進行相關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如

下圖所示:

6-濃硫酸

滴有品紅的

NaOH溶液

請回答下列問題:

裝置B的作用是.

【第1空】防倒吸(或安全瓶)

設計裝置C的目的是驗證S02的性,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裝置D中NaOH

全部轉化為NaHSO3的標志是。

【第1空】砌

2

【第2空】S02+Br2+2H2。=4H++SO4'+2Br'

【第3空】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IO溶液時,反應有三種可能的情況:

I.HSO3A-與Cl0A-恰好反應

H.NaCI。不足

III.NaCI。過量

序號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①加入幾小塊CM6冏體有氣泡產生I或11

②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蕩III

③滴加少最溟水,振蕩11

④滴加少屈酸性KMnOi溶液、振蕩溶液呈紫色

甲同學分別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試管中,通過下列實驗確定該反應屬于哪一種情況,請完成下表:(己

知酸性:H2SO3>H2CO3>HCIO)

溶液變?yōu)樗{色I濱水褪色11或m

請設計簡單實驗證明:室溫下HS03八-的電離平衡常數Ka與水解平衡常數Kb的相對大?。?。

【第1空】常溫下,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NaHSC>3溶液的pH,若pH<7,則%>Kb;若pH>7,則&<Kb(其它合理

答案也可給分)

【答案】:

【解析】:

【解答】由圖可知,A中發(fā)生Cu與濃礴的反應生成二氧化成,B作安全瓶,可防止倒吸,C中發(fā)生

SO2+Br2+2H2O=H2SO4+2HBr,D中NaOH溶液吸收尾氣,

(1)裝置B的作用是防倒吸(或安全瓶),故答案為:防倒吸(或安全瓶);

(2)C中發(fā)生的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設計裝置C的目的是驗證SO2的還原性,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

SO2+Br2+2H2O=4H+SO4-+2Br-.裝置D中NaOH全雌化為NaHSO?時堿性降低,裝置D中NaOH全5強化為NaHSC)3

+2

的標志是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故答案為:還原;SO2+Br2+2H2O=4H+SO4+2Br;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3)②NaCI??裳趸疜I,貝!1觀察到溶液變?yōu)樗{色;③濱水可氧化HSO3-,則觀察到濱水褪色,④HSO3-與高宸酸鉀可發(fā)生氧

化還原反應,由溶液為紫色可知,不存在HSO3-,則隴川成立,故答案為:

序號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①加幾小塊CaCC>3固體有氣泡產生I或n

②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蕩溶液變?yōu)樗{色m

③滴加少量混水,振蕩漠水褪色n

④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蕩溶液為紫色i或m

(4)電離顯酸性,水解顯堿性,則測定pH即可,則設計實驗為常溫下,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NaHS03溶液的PH,若pH

<7,則Ka>Kb,若pH>7,則Ka<Kb,故答案為:常溫下,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NaHSO?溶液的pH,若pHv7,貝11

Ka>Kb,若pH>7,則Ka<Kb.

【分析】(2)SC>2具有還原性,Br2具有氧化性,兩者混到T時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的化合價升高,Br的化合價降低,

以此來推斷產物.

(3)若NaCIO過量,CO遇到H+時表現強氧化性可以將溶液中的卜氧化成h,遇淀粉變藍;Br2具有氧化性,HSO4-具有還

原性,若00-不足,HSC)4-可以將BQ還原成Br-,使溟水褪色.若加入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呈紫色,說明高鎰酸鉀不反應,溶液

中不存在CIO-和HSOr,即它們恰好完全反應.

(4)HSC)4-水解呈堿性,電離呈酸性,比較水解和電離程度的大小關系,測pH值是較簡單的方法.

>第19題【實驗探究題】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

棉花

品紅格活

【第1空】2H2s。4(濃)+Cu加熱CuSO4+2H2O+SO2r

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其作用是

A\u6c22\u6c27\u5316\u94a0\u6eb6\u6db2\u6216\u78b3\u9178\u94a0\u6eb6\u6db2\u7b49\u78bl\u602

7\u6eb6\u6db2

B\u5438\u6536\u591a\u4f59\u7684\u4e8c\u6c27\u5316\u786b\uff0c\u9632\u6b62\u6c61\u67d3\u7a7a\

u6cl4

【第1空】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性溶液

【第2空】吸收冬余的二氧化磕,防止污染空氣

裝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當D處有明顯的現象后,關閉旋塞K并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

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生,此時B中現象是.B中應放置的液體是(填字母).

a.水b.酸性KMnO4溶液c.濃濱水d.飽和NaHS03溶液

A\u74f6\u4e2d\u6db2\u9762\u4e0b\u964d\uff0c\u957f\u9888\u6f0f\u6597\u4e2d\u6db2\u9762\u4e0a\u

5347

B、d

【第1空】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第2空]d

實驗中,取一定質量的銅片和一定體積18mo1?1-八1的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

發(fā)現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②下列藥品中能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a.鐵粉b.BaCI2溶液c.銀粉d.NaHC03溶液.

A\u968f\u53cd\u5e94\u8fdb\u884c\uff0c\u786b\u9178\u6d53\u5ea6\u53d8\u7a00\uff0cCu\u4e0d\u4e0e

\u7a00H2<\/sub>SO4<\/sub>\u53cd\u5e94

B、ad

【第1空】行,礴稀,Cu桂稀H2SC)4M^

【第2空】ad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在加熱時可以氧化單質銅,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為:2H2SO4(濃)

+Cu加熱CUSO4+2H2O+SO2T,故答案為:2H2s。4(濃)+Cu加熱CuSO4+2H2O+SO2T;(2)M化硫氣體排放到

大氣中污染環(huán)境,所以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木液體能與二<化硫反應,可以浸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

性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疏氣體,防止污染空氣,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或?徵鈉溶液等堿性溶液;吸收多余的二

氧化疏,防止污染空氣;(3)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

生,在密閉容器中隨著氣體的生成,廣口瓶內壓強增大,會使瓶內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終達到內外大氣壓相

同,二氧化硫氣體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B中的試劑不能和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不能溶解二氧化破,

a.水能溶解二氧化硫不能儲存氣體,故a錯誤;

b.酸性KMnC)4溶液能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不能儲存氣體,故b錯誤;

c.濃溟水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儲存氣體,故謠誤;

d.二氧化硫通入飽和NaHSC>3溶液中,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溶解度,不反應,可以用來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