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陸交通的變遷一、選擇題1.[2023·湖南省百所名校期中]《馬可·波羅行紀》記載:“(蒙古)每個驛站都有一個高大、美觀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這里。這種宅院的房間里陳設著華麗的臥榻,上面鋪著絲綢質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已經預備齊了。即便是一個國王到了這里,看見這樣的住宿環(huán)境也會覺得很舒適、滿意。”該記載體現(xiàn)出蒙古驛站的重要功能是()A.軍事駐防B.基層治理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宮2.[2023·吉林省白山市期末]從19世紀中葉近代交通工具在上海出現(xiàn)開始,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近代交通工具才開始在上海地區(qū)的運輸業(yè)中占據主流。在長達80年的交通近代化進程中,不乏洋人私建——政府拆毀再重建的工程案例。這一進程折射出()A.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化的中心B.列強侵略顯著的地域性差異C.社會生活方面的半封建特征D.傳統(tǒng)生產生活方式根深蒂固3.如圖紀念郵票中的“伊敦號”是輪船招商局初創(chuàng)時向英國購置的。1873年首航日本神戶、長崎,開創(chuàng)了中國商輪駛入國際航線的歷史。此舉標志著中國()A.自然經濟開始解體B.近代造船工業(yè)誕生C.近代海軍初具規(guī)模D.航運業(yè)進入新階段4.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等城市在唐代便“當南北大沖”而“百貨所集,城市繁榮異常”,宋時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東,南至五嶺蜀漢,十一路百州之遷徙貿易之人……舟車南北,日夜灌輸京師者,居天下之七”。這表明()A.揚州成為南方經濟中心B.交通改善推動城市經濟發(fā)展C.京師地區(qū)完全依賴南方D.大運河取代了傳統(tǒng)交通要道5.1821年,第一艘全鐵殼制造的汽船“阿倫曼比”號建成并下水,它以蒸汽為動力,穿越英吉利海峽,抵達塞納河。之后英國的船廠為世界各國建造船只,并壟斷了國際航運業(yè)。這反映了()A.交通工具變革提高了英國的地位B.英國是世界汽船的發(fā)明國C.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D.海上貿易是英國主要收入6.1830年,英國正式啟用第一條商業(yè)鐵路,十年后公布火車時刻表。因為火車比馬車快太多,所以各地時間的微小差異就造成了巨大困擾。1880年,英國首次立法規(guī)定全國的時刻表都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這就要求人們依據人工的時鐘而非依據當地日升日落周期來過生活。這段材料重在說明()A.工業(yè)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變化B.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C.時間的精確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D.統(tǒng)一的時間有利于國家管理7.19世紀上半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我看到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進科技()A.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B.改變了傳統(tǒng)的社會性質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沖擊了原有的社會關系8.1848年,大約有20%的波士頓人乘火車上下班。208列火車中有118列出入于該城的7個終點站,這些線路呈放射狀由市中心區(qū)向外伸展,服務于波士頓方圓15英里的地區(qū)。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城市職能的變化B.城市交通設施的完善C.第三產業(yè)的興起發(fā)展D.經濟結構革命性變化9.(2023·全國乙卷·11)1879年,德國杜伊斯堡成為世界最大內河港口,輸入礦砂和糧食,輸出煤和鋼鐵制品。1900年,德國船隊總噸位由1870年不足百萬噸發(fā)展至近200萬噸,成為蒸汽時代以來第一個能與大英帝國一爭高低的船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德國()A.已經確立“世界工廠”的地位B.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助長其海外擴張C.海上實力飛躍源于蒸汽機的改進D.共和政體確立推動經濟飛速發(fā)展10.公元前三千紀末期,伴隨著烏爾第三王朝的建立,蘇美爾人興建了為因公出行人員旅途中提供食宿補給的場所即驛站。驛站內有明確的分工以及完善的運營流程,大部分的驛站旁常年??恐呑右约败囕v,以應對一些快速旅行及重要官員出行的需要。驛站的建立()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擴大了蘇美爾人統(tǒng)治范圍C.加強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D.促進了西亞商品經濟發(fā)展11.下表是英國修建運河的情況,最能說明()1720年蘭開夏至利物浦的聯(lián)結運河1761年布里奇沃特運河,連接沃爾斯利煤田與曼徹斯特1762年曼徹斯特至利物浦的運河1777年大特朗克運河,連接利物浦、赫爾、布里斯托爾三個港口城市1793年大聯(lián)盟運河,連接倫敦、伯明翰,并與大特朗克運河聯(lián)通A.運河航運量的提升促進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形成B.英國政府立足國情發(fā)展運河航運C.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推動D.運河交通有力促進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銜接12.元朝會通河開通后,山東的臨清、濟寧等運河城市經濟實力迅速提升。清中期以后,京杭大運河逐漸衰微,交通方式由河運轉向海運,煙臺港和青島港相繼興起。據此可知,交通方式的變遷()A.決定了城市興衰B.影響了區(qū)域經濟格局C.便利了商貿往來D.改變了大眾出行方式二、綜合題13.(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漢武帝派使臣聯(lián)合西域的大宛、烏孫、大月氏等國,成立了一個松散的合作聯(lián)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勢力。之后是民生路、商業(yè)路、世貿路,再之后發(fā)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質交流的同時,中國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間交集共生。絲綢之路是漢朝探索出來的,讓中國融入世界,并漸而有發(fā)言權和影響力的一條大國之道。——穆濤《漢代的政治豐碑和國家隱痛》材料二絕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而幾乎每一塊陸地上的人都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摘編自《大國崛起》解說詞(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特點。(6分)(2)比較絲綢之路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引發(fā)的經濟文化交流的不同及主要原因。(12分)水陸交通的變遷一、選擇題1.[2023·湖南省百所名校期中]《馬可·波羅行紀》記載:“(蒙古)每個驛站都有一個高大、美觀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這里。這種宅院的房間里陳設著華麗的臥榻,上面鋪著絲綢質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已經預備齊了。即便是一個國王到了這里,看見這樣的住宿環(huán)境也會覺得很舒適、滿意。”該記載體現(xiàn)出蒙古驛站的重要功能是()A.軍事駐防B.基層治理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宮解析:根據材料“使臣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已經預備齊了”可知,蒙古驛站的重要功能是提供駐外使臣的使用,體現(xiàn)了中外交流的客觀需要,故選C項;軍隊駐防的主體是士兵,而非使臣,排除A項;基層治理的主體是基層群眾,而非使臣,排除B項;皇帝行宮的主體是皇帝和貴族,而非使臣,排除D項。2.[2023·吉林省白山市期末]從19世紀中葉近代交通工具在上海出現(xiàn)開始,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近代交通工具才開始在上海地區(qū)的運輸業(yè)中占據主流。在長達80年的交通近代化進程中,不乏洋人私建——政府拆毀再重建的工程案例。這一進程折射出()A.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化的中心B.列強侵略顯著的地域性差異C.社會生活方面的半封建特征D.傳統(tǒng)生產生活方式根深蒂固解析:據材料“不乏洋人私建—政府拆毀再重建的工程案例”可知,這折射出晚清封建政府統(tǒng)治下的上海近代交通推行的艱難,即社會生活方面的半封建特征,故選C項;沒有比較,不能得出“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化的中心”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上海一地交通近代化進程,不能體現(xiàn)列強侵略的地域性差異,排除B項;晚清封建政府統(tǒng)治下的上海交通近代化進程曲折,是由于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與傳統(tǒng)生產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無關,排除D項。3.如圖紀念郵票中的“伊敦號”是輪船招商局初創(chuàng)時向英國購置的。1873年首航日本神戶、長崎,開創(chuàng)了中國商輪駛入國際航線的歷史。此舉標志著中國()A.自然經濟開始解體B.近代造船工業(yè)誕生C.近代海軍初具規(guī)模D.航運業(yè)進入新階段解析:根據材料“1873年首航日本神戶、長崎,開創(chuàng)了中國商輪駛入國際航線的歷史”可知,它標志著中國近代航運業(yè)誕生,故選D項;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與材料所述時間1873年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伊敦號’是輪船招商局初創(chuàng)時從英國購置的”可知,當時中國沒有近代造船工業(yè),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時期的民用工業(yè),屬于經濟近代化,排除C項。4.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等城市在唐代便“當南北大沖”而“百貨所集,城市繁榮異常”,宋時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東,南至五嶺蜀漢,十一路百州之遷徙貿易之人……舟車南北,日夜灌輸京師者,居天下之七”。這表明()A.揚州成為南方經濟中心B.交通改善推動城市經濟發(fā)展C.京師地區(qū)完全依賴南方D.大運河取代了傳統(tǒng)交通要道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等城市獲得了發(fā)展,由此體現(xiàn)出交通改善推動城市經濟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揚州是南方的經濟中心,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京師地區(qū)完全依賴南方,C項錯誤;大運河并沒有取代傳統(tǒng)的交通要道,D項錯誤。5.1821年,第一艘全鐵殼制造的汽船“阿倫曼比”號建成并下水,它以蒸汽為動力,穿越英吉利海峽,抵達塞納河。之后英國的船廠為世界各國建造船只,并壟斷了國際航運業(yè)。這反映了()A.交通工具變革提高了英國的地位B.英國是世界汽船的發(fā)明國C.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D.海上貿易是英國主要收入解析:根據材料“英國的船廠為世界各國建造船只,并壟斷了國際航運業(yè)”可知,英國交通工具的發(fā)展提高了英國的地位,故A項正確;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汽船,B項錯誤;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材料沒有反映英國主要收入來源是海上貿易,排除D項。6.1830年,英國正式啟用第一條商業(yè)鐵路,十年后公布火車時刻表。因為火車比馬車快太多,所以各地時間的微小差異就造成了巨大困擾。1880年,英國首次立法規(guī)定全國的時刻表都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這就要求人們依據人工的時鐘而非依據當地日升日落周期來過生活。這段材料重在說明()A.工業(yè)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變化B.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C.時間的精確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D.統(tǒng)一的時間有利于國家管理解析:據材料可知是火車的出現(xiàn)使得英國立法決定全國的時間標準,所以人們生活就不再根據自然條件而是根據人為條件來進行,從而受制于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格林尼治時間,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7.19世紀上半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我看到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辈牧现饕从沉讼冗M科技()A.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B.改變了傳統(tǒng)的社會性質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沖擊了原有的社會關系解析:火車的出現(xiàn)沖擊了原有的封建等級制度,封建貴族特權出現(xiàn)動搖,社會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故選D項。8.1848年,大約有20%的波士頓人乘火車上下班。208列火車中有118列出入于該城的7個終點站,這些線路呈放射狀由市中心區(qū)向外伸展,服務于波士頓方圓15英里的地區(qū)。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城市職能的變化B.城市交通設施的完善C.第三產業(yè)的興起發(fā)展D.經濟結構革命性變化解析:根據題干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工廠大規(guī)模聚集,工廠布局及工業(yè)化對勞動力的需求使交通向城中心匯集,波士頓的交通布局反映了工業(yè)革命后的城市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狀況,故D項正確;A項為美國工業(yè)革命對城市發(fā)展的影響,而非原因,排除;城市交通設施的完善有利于火車運輸,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項錯誤;題干現(xiàn)象是工業(yè)化的結果,并非第三產業(yè)興起的影響,C項錯誤。9.(2023·全國乙卷·11)1879年,德國杜伊斯堡成為世界最大內河港口,輸入礦砂和糧食,輸出煤和鋼鐵制品。1900年,德國船隊總噸位由1870年不足百萬噸發(fā)展至近200萬噸,成為蒸汽時代以來第一個能與大英帝國一爭高低的船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德國()A.已經確立“世界工廠”的地位B.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助長其海外擴張C.海上實力飛躍源于蒸汽機的改進D.共和政體確立推動經濟飛速發(fā)展解析:依據材料“1900年,德國船隊總噸位由1870年不足百萬噸發(fā)展至近200萬噸,成為蒸汽時代以來第一個能與大英帝國一爭高低的船隊”可以看出,此時德國的航運業(yè)發(fā)展速度非常迅猛,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實力的增強,促使其海外擴張,試圖與英國爭奪“陽光下的地盤”,B項正確;“世界工廠”是對英國的稱呼,排除A項;材料不能看出航運飛速發(fā)展的原因,排除C項;德國是君主立憲制,排除D項。10.公元前三千紀末期,伴隨著烏爾第三王朝的建立,蘇美爾人興建了為因公出行人員旅途中提供食宿補給的場所即驛站。驛站內有明確的分工以及完善的運營流程,大部分的驛站旁常年??恐呑右约败囕v,以應對一些快速旅行及重要官員出行的需要。驛站的建立()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擴大了蘇美爾人統(tǒng)治范圍C.加強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D.促進了西亞商品經濟發(fā)展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蘇美爾人興建驛站并制定了管理規(guī)則,服務于政府人員使用。結合所學可知,驛站是古代政府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設立驛站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A項正確;驛站不能擴大統(tǒng)治范圍,排除B項;驛站的建立與君權的加強無關,排除C項;驛站是為政府傳遞信息,與商品經濟無關,排除D項。11.下表是英國修建運河的情況,最能說明()1720年蘭開夏至利物浦的聯(lián)結運河1761年布里奇沃特運河,連接沃爾斯利煤田與曼徹斯特1762年曼徹斯特至利物浦的運河1777年大特朗克運河,連接利物浦、赫爾、布里斯托爾三個港口城市1793年大聯(lián)盟運河,連接倫敦、伯明翰,并與大特朗克運河聯(lián)通A.運河航運量的提升促進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形成B.英國政府立足國情發(fā)展運河航運C.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推動D.運河交通有力促進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銜接解析:注意材料中時間信息“1720—1793年”,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工業(yè)革命的推動,英國修建了大量運河,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中的表格主要介紹了在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修建運河的情況,與工業(yè)資產階級無關,排除A項;“立足國情”的表述在表格中無法反映,排除B項;“國際市場的銜接”的表述不合題意,排除D項。12.元朝會通河開通后,山東的臨清、濟寧等運河城市經濟實力迅速提升。清中期以后,京杭大運河逐漸衰微,交通方式由河運轉向海運,煙臺港和青島港相繼興起。據此可知,交通方式的變遷()A.決定了城市興衰B.影響了區(qū)域經濟格局C.便利了商貿往來D.改變了大眾出行方式解析:材料“元朝會通河開通后,山東的臨清、濟寧等運河城市經濟實力迅速提升”“交通方式由河運轉向海運,煙臺港和青島港相繼興起”體現(xiàn)的是交通運輸方式對區(qū)域經濟格局的影響,B項正確;A項錯在夸大交通方式變遷的作用,排除;材料與便利商貿往來及改變大眾出行方式的說法無關,排除C、D兩項。二、綜合題13.(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漢武帝派使臣聯(lián)合西域的大宛、烏孫、大月氏等國,成立了一個松散的合作聯(lián)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勢力。之后是民生路、商業(yè)路、世貿路,再之后發(fā)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質交流的同時,中國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間交集共生。絲綢之路是漢朝探索出來的,讓中國融入世界,并漸而有發(fā)言權和影響力的一條大國之道?!聺稘h代的政治豐碑和國家隱痛》材料二絕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與生活關聯(lián)的數學題目及答案
- 文化與娛樂:2025年KOL內容營銷策略與效果評估報告
- 2025南航招聘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婦幼護士筆試題目及答案
- 虛擬現(xiàn)實教育產品在物理力學實驗課中的應用效果與教學策略分析
- 露營經濟背景下的戶外運動裝備行業(yè)市場細分研究報告
- 深化小學教師反思與教育實踐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與管理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商用車輛在石材加工廠運輸中的應用場景分析報告
- 廣東初三一模試題及答案
- 單位反恐專項經費保障制度
- 羽毛球比賽對陣表模板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 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導讀課教學設計
- 2024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校園招聘考試試題參考答案
- 地籍測量成果報告
- 2024年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客車防雨密封性要求及試驗方法
-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方案
- 新生兒胸腔穿刺術
- 液氣胸病人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