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馮虛御風:遺世獨立:不絕如縷:正襟危坐:滄?!冢罕P狼籍:逝者如斯:旌旗蔽空:舳艫相接:凌空駕風而行。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別人往來。像細絲一樣連著,差點就要斷了。多用來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微弱。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的樣子。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時光像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旌旗遮蔽了太陽,形容軍容或隊伍壯盛。形容船與船相接,數(shù)量很多。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
濟水東流。
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學習提示《登泰山記》全文不到五百字,卻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別樣情趣。文章善于取舍,將小細節(jié)與大印象結合,描寫、敘事簡潔明快,閱讀時要注意體會這些特點。我國古代還有不少寫景、記游名篇,如王勃《滕王閣序》、王禹《黃岡竹樓記》、徐霞客《游天臺山日記》等,可以找來閱讀、比較。我們讀古代詩文,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包括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拿紀年來說,干支紀年和年號紀年是最常見的兩種方法,前者如“手成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紀日,除了常見的干支紀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子在古代還有特殊的名稱,如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稱“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從這兩篇文章或此前學過的課文中,整理一一些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關于泰山關于泰山泰山為什么被稱為“五岳之首”?①山東省沒有高山,所以孔子才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岳泰山,巍巍峨峨,猶如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雄距于齊魯大地。其實,泰山險不過華山,雄不過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僅排第三位。學者王克煜認為,它之所以被尊為五岳之首,與它的地理位置分不開。②泰山位于東部,朝陽升起,萬物萌發(fā),生機盎然。在神話傳說中泰山是青帝太昊的司職之一,青帝又名東帝、泰山神、東岳大帝,掌管一切生物出生大權,居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是萬物發(fā)祥之地,主生死。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記載:“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岳長?!雹厶┥接捎跉v代帝王不斷封禪,“泰山安,四海皆安”的政治色彩日益濃厚。司馬遷《史記》援引《管子·封禪篇》說,上古之時,封禪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后來,歷代帝王幾乎無不封禪泰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風光優(yōu)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長,風卷云舒,歷來就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為它長嘯短吟,為它潑墨揮毫,為它錦上添花。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東岳、泰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東岳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五岳簡介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①碑記: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②游記: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③雜記: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兜翘┥接洝穼儆谏剿斡??!疤┥健秉c明瀏覽地點,“登”表明側重于敘述、描寫游泰山經(jīng)過和所見所感。關于記1.姚鼐;2.寫作背景;3.桐城派;“義理、考據(jù)、辭章”
(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言之有文)4.文本感悟;第一段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①陰陽: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衡陽
江陰
淮陰
漢陽②判斷句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春秋時期齊國所筑的)長城的遺址。(衡山之南)
(淮河之南)(長江之南)(漢江之北)介紹汶水和濟水,是為了引出古長城,然后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以兩條河流襯托出泰山的高峻雄偉,以古長城襯托泰山的歷史悠久;為下文游覽泰山登臨日觀峰埋下伏筆。思考:第一段為什么從介紹汶水和濟水開始?有什么好處?第二段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1.歷:經(jīng)過;2.至于:到達,古今異義;3.麓:山腳;4.所謂:所說的;5.復:再,古今異義;6.遂:“而”,就,表順承;限:本義,阻隔、界限、分界線;門檻;崖限當?shù)勒呦薅?止境;說盡心中無限事限期;不可限以時月尋蹤何人何時
姚鼐與朱孝純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丁未
游蹤梳理游蹤梳理姚鼐來到泰安并登上泰山的路線是什么?泰安京師齊河長清南麓中谷中嶺西谷山巔本段中的幾個動詞“乘、歷、穿、越、至于”蟬聯(lián)而下,有何作用?交代作者登山的具體情形;突出旅途的艱辛,路途遙遠,頂風冒雪;渲染作者登山心情的急迫;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乘歷穿越至于此段中連用幾個動詞,是哪些?“風雪”言“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主動;城鎮(zhèn)言“歷”,山谷言“穿”,城墻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于變化,筆墨傳神。幾個短句,幾個動詞,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頂風冒雪、風塵仆仆、不遠萬里趕來登山的迫切神情。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第二段
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1.判斷句東邊的山谷,古人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地方。2.定語后置句;限當?shù)勒哐孪耖T檻一樣,名作狀。限:本義,阻隔、界限、分界線;門檻;崖限當?shù)勒呦薅?止境;說盡心中無限事限期;不可限以時月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東邊的山谷,古人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地方?,F(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有像門檻一樣阻擋道路的山崖,世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板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第二段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1.及:等到;2.既:已經(jīng);3.而:表順承;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明亮的雪光(雪反射)照亮了南邊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吧n山負雪,明燭天南”有何妙處?“負”,背負,蒼山似乎負重老人,傴僂前行,擬人手法,以動寫靜,顯出雪的厚度,又增添情味,更為生動傳神;“燭”字顯出雪光的亮度,寫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有人說,“半山居霧若帶然”這一句是神來之筆,你覺得“神妙”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居”以靜寫動,寫出了霧的輕盈,與山的靜相映成趣?!叭魩А币孕∮鞔?,寫出了云霧的具體形狀,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偉。描繪出一幅雪山晚晴圖,作者站在泰山之巔,俯瞰山下,雪光晶瑩明亮,半山腰云霧繚繞,高峻莊嚴中不乏明媚飄逸。自上而下,由遠及近畫面明凈色彩柔和景象恬靜“明麗之美”蒼山負雪圖第三段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戊申日月底這一天,五更時,我和朱孝純坐在日觀亭上,等著日出。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都云霧彌漫。逐漸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樗蒱擲具一樣立著的東西,是山峰。天邊(盡頭)的云彩上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
太陽升起來了,純正的紅色象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那就是東海?;厥子^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紫紅、淡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鼓五夜天色現(xiàn)代時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明19:00—21:0021:00—23:0023:00—1:001:00—3:003:00—5:00五更報夜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子丑寅卯辰巳23:00—1:001:00—3:003:00—5:005:00—7:007:00—9:00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7:0017:00—19:0019:00—21:0021:00—23:00午未申酉戌亥地支現(xiàn)代時間地支現(xiàn)代時間地支紀時以十二地支來表示晝夜十二個時辰的變化。天色紀時法:現(xiàn)代時間時辰特殊名稱23:00—1:00子時夜半1:00—3:00丑時雞鳴3:00—5:00寅時平旦5:00—7:00卯時日出7:00—9:00辰時食時9:00—11:00巳時隅中11:00—13:00午時日中13:00—15:00未時日昳15:00—17:00申時哺時17:00—19:00酉時日入19:00—21:00戌時黃昏21:00—23:00亥時人定本段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泰山日出勝景?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時間順序:日出——日出時——日出后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現(xiàn)了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圖畫由東到西,由高到低色彩熾烈氣勢雄闊生機勃勃“壯麗之美”泰山日出圖思考:第三段在描寫泰山日出有哪些特色?以時間為序。通過描繪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現(xiàn)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圖畫。著眼色彩變化。白—異色—五采——正赤—絳皓駁色,寫出了泰山日出的氣象萬千。使用比喻和比擬。分別用摴蒱、丹來形容泰山之形、朝日之色,生動形象?!岸匀魞E”以比擬手法烘托出日觀峰凌駕于群峰之上的雄偉氣勢。第四段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坌袑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p>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日觀亭西面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实鄣男袑m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天,(我們回去時)觀看了路上的石刻。從唐顯慶年間以來,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jīng)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在)路邊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方正,很少為圓形。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到處是冰雪,沒有瀑布溪水,也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到日觀峰幾里以內(nèi)沒有什么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第4段寫了哪些人文景觀?有什么作用?
既增加了游記的知識性,也有助于表現(xiàn)泰山的古老風貌和悠久的歷史。第五段講泰山的自然景觀有何特點?自然景觀三無:無瀑水;無鳥獸音跡;無樹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雜樹靜謐之美作用:以極平實簡練的語句,將景物進行對比,寫出泰山有別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語言簡練,準確生動,緊扣時令特點,體現(xiàn)了桐城派文章“雅潔”的特點思考:結句“雪與人膝齊”能否刪掉?不能。以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科技大學《學科整合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播電視前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大學《江南古鎮(zhèn)與水鄉(xiāng)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nóng)林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務基礎與專業(yè)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智能控制理論及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工業(yè)大學耿丹學院《木材商品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孜職業(yè)學院《口腔醫(yī)學美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運城職業(yè)技術大學《工程地質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室內(nèi)設計招標方案
- 2024年抗肝片吸蟲病藥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求職OMG-大學生就業(yè)指導與技能開發(fā)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中國海洋大學
- 【年加工500噸鮑魚的綜合加工生產(chǎn)工藝設計10000字(論文)】
- 2022年新高考全國I卷數(shù)學真題(解析版)
- 2018年年歷表(農(nóng)歷節(jié)日A4打印版)
- (四下)語文教學課件-第五單元-單元解讀-部編版
- MOOC 認識中國-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阿托品知識課件
- 衛(wèi)星通信與移動通信技術融合與應用
- 職工食堂外包項目服務方案
- 醫(yī)院死亡證明培訓課件
- 2024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