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95p_第1頁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95p_第2頁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95p_第3頁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95p_第4頁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95p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標準除4.11、5.1.8、5.2.2.3、5.2.7.2、5.3.1.4、5.3.1.6、6.3.5.3、6.5.1.6、6.5.2.9、66.6.3.13、6.7.2.1條之外,其余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均為強制性的?!黾恿司氯芙傻V的規(guī)定(見6.2.2.12,6.2.2.13);杰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GB5013.1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第1部分:一般要求GB5013.2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第2部分:試驗方法GB14161礦山安全標志基本洪水頻率probabilityofflood設計防洪頻率designprobabilityoffloodprevention3.7防跑車裝置bull排土場dump4.2礦山企業(yè)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5露天部分5.1基本規(guī)定5.2露天開采礦巖性質采掘作業(yè)方式臺階高度松軟的巖土不爆破不大于機械的最大挖掘高度堅硬穩(wěn)固的礦巖機械鏟裝爆破不大于機械的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砂狀的礦巖不大于1.8m松軟的礦巖人工開采不大于3.0m堅硬穩(wěn)固的礦巖不大于6.Om操作半徑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m。5.2.6聯合開采5.3運輸5.3.1鐵路運輸表2最小曲線半徑線路名稱準軌鐵路窄軌鐵路機車、車輛類型固定軸距,m一類1二類三類1.4~2.1~最小曲線半徑,m距<11m,礦車固定軸距≤1.8m、全軸距<11m;二類為機車固定軸距≤2.6m、全軸距<16m,礦車固定軸距≤1.8m、全軸距<11m;三類為機車固定軸距1.2×2m,全軸距<13m。改建礦山利用舊有機車固定軸距大于2.6m,小于3m時,可參照二類的標準。5.3.1.6繁忙道口、有人看守的較大的隧建構筑物和可能危及行車安全的塌方、落對有滾動軸承的車輛,坡度應不大于1.5%。特殊情況下,機車不摘鉤作業(yè)時,其裝卸線坡度:準軌,應不大于10%;窄軌,應不大于15‰。5.3.1.8列車運行速度,由礦山具體確定,但應1.5%,窄軌大于3‰)的坡道上進行甩車作業(yè)時,應采取防溜措施?!€路坡度5%以下時,前后兩車的間距應不小于10m;坡度大于5%時,間距應不小于30m;坡度大于10%時,不應人力推車:——在能夠自溜的線路上運行時,行車速度應不超過3m/s,并應有可靠的制動車輛間距應不小于20m行速度超過1.5m/s時,車輛間距應不小于30m?!€路坡度范圍不應超過50%;列車運行速度應不低于15km/h,不高于40km緩和曲線連接;緩和曲線的長度應不小于30m,超高順坡率應不大于3%;圓曲線或夾直線最小長度應不小于30m(小于列車長度時設置護輪軌);豎曲線半徑應不小于 (2)——每25m應鋪設2組防爬樁,應雙向安裝8對防爬器,應安裝14對軌撐;5.3.2道路運輸于12°。300m時,5m/s;斜坡道長度大于31.2倍。——磨損達30%;——有斷股或直徑縮小達10%。段串動1/4繩圈的位置。5.4.1水力開采5.5.5鋸石機作業(yè)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5.6.1鹽湖開采5.6.1.7采用鐵路和道路運輸鹵鹽,應執(zhí)行本標準5.3.1和5.3.2條的有關規(guī)定。分層排放不宜超過2個分層,并留有20m寬的5.7排土場——依山而建的排土場,坡度大于1:5且山坡有植被或第四系軟弱層時,最終任何人均不應在排土場作業(yè)區(qū)或排土場危險區(qū)內從事撿礦石、撿石材和其他活——線路盡頭前的一個列車長度內,有不小于2.5%~5%的上升坡度;表3線路平曲線半徑規(guī)定卸車方向準軌鐵路窄軌鐵路機車車輛固定軌距2.0m~3.0m,表4軌頂外側至臺階坡項線的距離單位為毫米準軌窄軌路基穩(wěn)固軌距軌距軌距坡頂線方向有2%~5%的反坡;—排土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guī)定、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端時不超過5km/h;5.8電氣安全5.8.1一般規(guī)定5.8.2線路5.8.3變電所5.8.4照明5.8.5保護接地5.8.6露天礦供配電安全應小于全部負荷的70%。當采用三回路供電線路時,每回路的供電能力不應小于全部負荷的50%。設備名稱架線方式橫跨線縱架線挖掘機移動變電站低壓設備注:連續(xù)開采工藝的移動式電力設備拖曳電纜長度和有專用收、放電纜裝置的移動式電力設備拖曳電纜長度,均不包括在表5.9.1防排水6.地下部分6.1礦山井巷6.1.1一般規(guī)定于30m?!本露葹?0°~15°時,設人行踏步;15°~35°時,設踏步及扶手;大于6.1.2豎井掘進6.1.4天井、溜井掘進鋼絲總數的5%,磨損不超過原直徑的10%;——天井中心孔偏斜率應不大于0.5%;6.1.5井巷支護6.1.7防墜6.2地下開采6.2.1一般規(guī)定6.2.2采礦方法 pH值達到7~8;6.2.3采礦機械6.3運輸和提升——同方向行駛的車輛,軌道坡度不大于5%的,車輛間距不小于10m,坡度大6.3.1.8軌道的曲線半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斜坡道長度每隔300~400m,應設坡度不大于3%、長度不小于20m并能滿大于300m時,5m/s;——用箕斗運輸物料,斜井長度不大于300m時,5m/s;斜井長度大于300m時,6.3.3豎井提升損超過50%;導向器磨損超過8mm;表6規(guī)定。罐道和井梁布置容器與容器之間容器與井壁之間|容器與|井梁之間罐道布置在容器一側罐道與導向槽之間為20罐道布置在容器兩側木罐道有卸載滑輪的容器,滑輪和灌道梁間隙增加25鋼罐道罐道布置在容器正門木罐道鋼絲繩灌道設防撞繩時,容器之間最小間隙為200波時間差超過10%,應進行調繩?!嵘俣雀哂?m/s、低于或等于10m/s時,不小于最高提升速度下運行為1%,其長度(包括較寬部分的直線段)應不小于過卷高度的2/3,楔形罐道頂部需 ——作道或防撞繩用的,不小于6。%,不應用于升降人員;達到10%,不應用于升降物料;以合格鋼絲拉斷力總和為——提升鋼絲繩,5%;——罐道鋼絲繩,15%;——罐道鋼絲繩,15%;——受到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長度伸長0.5%以上。直的一側穿人,用不少于5個繩卡(其間距為200~300m)與首繩卡緊,然后再卡一提升容器應用帶拉桿的耳環(huán)和保險鏈(或其他類型的連接裝置)分別連接在桃形6.3.4.14井口懸掛吊盤應平穩(wěn)牢固,吊盤周邊至少應均勻布置4個懸掛點。井筒深6.3.5提升裝置 ——經常檢查鋼絲繩由下層轉至上層的臨界段部分(相當于1/4繩圈長),并統(tǒng) (3)載下放時應不小于1.5m/S2,滿載提升時應不大于5m/s2。不小于0.75m/s2,滿載提升時的制動減速度應不大于按式(5)計算的自然減速度超過6.3.5.17所規(guī)定的眼值時,可將安6.3.5.19盤式制動器的閘瓦與制動盤的6.4通風防塵6.4.1井下空氣6.4.1.1井下采掘工作面進風流中的空氣氧化碳應不高于0.5%。6.4.1.7進風巷冬季的空氣溫度,應干球溫度℃相對濕度%風速m/s不規(guī)定上限不規(guī)定至適不規(guī)定增加工作服保暖量6.4.2通風系統(tǒng)井巷名稱最高風速m/s專用風井,專用總進、回風道專用物料提升井風橋斜坡道運輸巷道,采區(qū)進風道采場8646.4.3主扇6.4.4局部通風人風筒的出口5m以上。6.4.5防塵措施6.5電氣設施6.5.1供電接地故障后仍帶電繼續(xù)運行的工作方式,而應迅速切斷故障回路?!?、低壓電力電纜之間的凈距應不小于100mm;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6.5.3電氣及保護6.5.4變(配)電所硐室6.5.5.3從采區(qū)變電所到照明用變壓器的380V/220V供電線路,應為專用線,不應礦井井筒通訊電纜線路一般分設兩條通訊電纜,從不同的井筒進入井下配線設6.5.6保護接地于12m的圓鋼。6.5.7檢查和維修表9電氣設備主要檢查制度檢查項目檢查時間井下自動保護裝置檢查每季一次主要電氣設備絕緣電阻測定每季一次井下全部接地網和總接地網電阻測定每季一次高壓電纜耐壓試驗、橡套電纜檢查每季一次新安裝和長期沒運行的電氣設備,合閘前應測量絕緣和接地電阻投入運行前6.6防排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