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河北省縣級優(yōu)課)-化學教案_第1頁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河北省縣級優(yōu)課)-化學教案_第2頁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河北省縣級優(yōu)課)-化學教案_第3頁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河北省縣級優(yōu)課)-化學教案_第4頁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河北省縣級優(yōu)課)-化學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化學導學案課題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主備人于亞利審核人尚桂霞、楊金寶班級姓名編號時間【課程學習目標】:(學習自主化,目標明確化)(1).通過碳酸鈉的組成,實驗探究其化學性質,并理解復分解反應的本質。(2).通過碳酸鈉的性質,了解碳酸鈉的用途(3).培養(yǎng)實驗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合作能力?!窘虒W重點】:掌握純堿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利用實驗探究碳酸鈉的化學性質探究準備:實驗儀器試管、膠頭滴管、藥匙、氣球、玻璃棒實驗藥品:碳酸鈉溶液、CaCl2溶液、濃鹽酸、澄清石灰水、酚酞試液、碳酸鈉固體、PH計(試紙)【教學過程】:引入:1.屠呦呦利用化學方法從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中國化學工業(yè)史上杰出的科學家,侯德榜,他所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打破了國外資本家對中國70多年的壟斷,中國生產(chǎn)的“紅三角”牌純堿,暢銷全世界。閱讀教材P50第一段文字?!咎岢鰡栴}1】:物質的分類中,碳酸鈉屬于哪一類?為什么稱為純堿?探究實驗一:碳酸鈉水溶液的酸堿性設計方案:1、無色酚酞測試碳酸鈉溶液的酸堿性2、P51實驗三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實驗過程: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1、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上,觀察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2、向試管中加入2mL的碳酸鈉溶液,滴加2~3滴無色酚酞,觀察現(xiàn)象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查閱資料:油漬難溶于水,但溶于堿性溶液)生活小測驗:將有油污的銅片放在熱的純堿溶液中,觀察油污的變化測試結論:碳酸鈉的組成:碳酸鈉化學式為,是電解質,溶于水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提出問題2】:1:Na+的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鈉的焰色反應是2:CO32-的化學性質有哪些?探究實驗二:CO32-的化學性質【知識回顧】:1、鹽和某些發(fā)生置換反應鹽的通性:2、鹽和某些發(fā)生復分解反應3、鹽和某些發(fā)生復分解反應4、鹽和某些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提問】:什么是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

反應物是生成物必須有、或?!驹俅巫穯枴浚和瑢W們,現(xiàn)在想一想碳酸鈉能和哪些物質發(fā)生反應呢?【設計方案】:參考教材P51:【改進實驗】碳酸鈉與酸的反應實驗裝置: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實驗2】碳酸鈉和堿、鹽的反應實驗步驟: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2~3mLCaCl2溶液,再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2~3mLCa(OH)2溶液,再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小結】:酸:、、、等生成。1、通性:碳酸鈉可與堿:、等生成。鹽:、等生成。2、碳酸鈉的特性: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氫鈉化學方程式為:化學式俗稱顏色狀態(tài)溶解性水溶液酸堿性與HCl反應與Ca(OH)2反應與CaCl2溶液反應與CO2+H2O反應Na2CO3的性質Na2CO3的用途(P52)工業(yè)制純堿——侯式制減法(P53資料卡)學習化學物質的思路與方法: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制備【達標檢測】:當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溶液時,選用下列哪些試劑,不能除去Na2CO3雜質()A.稀鹽酸B.CaCl2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2、生活中常用來除油污的物質是()A、Na2CO3B、NaHCO3C、NaOHD、NaCl現(xiàn)有一塊金屬鈉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為檢驗該固體是否部分變質為碳酸鈉,先將固體樣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實現(xiàn)實驗目的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