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1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2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3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4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第1卷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共50題)1.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指的是______A.泰山B.黃山C.鐘山D.華山2.結(jié)合作品,分析《蒹葭》中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情感活動的作用。3.“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的修辭手法是______A.排比B.比喻C.反復(fù)D.反問4.下列作品中,屬于今存首開文學批評風氣的重要文章是______A.陸機《文賦》B.曹丕《典論·論文》C.鐘嶸《詩品序》D.蕭統(tǒng)《文選序》5.“苦恨年年壓金線”中“壓”的意思是______A.鎮(zhèn)壓B.堆積C.刺繡的一種方法D.收藏6.《齊桓晉文之事》中與孟子對話的是______A.齊閔王B.齊宣王C.齊景公D.齊桓公7.下列與蕭穎士齊名的唐代古文運動先驅(qū)是______A.李白B.李益C.李華D.李賀8.《勸學》選自______A.《老子》B.《莊子》C.《孟子》D.《荀子》9.下列語句中,運用《楚辭》典故的是______A.送君南浦,傷如之何B.桑中衛(wèi)女,上宮陳娥C.芍藥之詩,佳人之歌D.帳飲東都,送客金谷10.下列著作中,被魯迅稱為“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______A.《墨子》B.《莊子》C.《谷梁傳》D.《韓非子》11.下列《項羽本紀》文句中,描寫垓下之圍的是______A.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B.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C.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D.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12.《逢入京使》的作者是______A.高適B.岑參C.李白D.杜甫13.下列人物中,致力于七言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促使七言歌行逐步成熟的是______A.曹丕B.鮑照C.岑參D.高適14.下列作家中,世稱陳思王的______A.曹操B.曹丕C.曹植D.曹彪15.下列《項羽本紀》文句中,描寫鉅鹿之戰(zhàn)的是______A.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guān),項羽遂入,至于戲西B.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C.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D.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16.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記述其辭官的季節(jié)是______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7.漢樂府的基本藝術(shù)特色是擅長______A.抒情B.寫景C.敘事D.諷刺18.“雙袖龍鐘淚不干”中“龍鐘”的意思是______A.衰老的樣子B.沾濕C.艱難行進D.竹子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選自《論語》______A.《學而》B.《為政》C.《先進》D.《里仁》20.簡述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的藝術(shù)特色。21.為什么說《諫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22.“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的“玉箸”實際指______A.玉佩B.玉做的筷子C.竹子D.眼淚23.以《孔雀東南飛》“蘭芝辭別”一段為例,簡述劉蘭芝的性格特征。24.王粲《七哀詩》“豺虎方遘患”,“豺虎”指的是______A.董卓的部下B.曹操的部下C.劉備的部下D.周瑜的部下25.李商隱詩“分曹射覆蠟燈紅”中“射覆”指的是______A.射箭B.猜燈謎C.宴席間一種游戲D.下棋26.下列《蘇武傳》人物語言中,蘇武斥責衛(wèi)律的有______A.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B.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C.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驪,效死于前D.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E.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27.詩句“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出自______A.曹丕《燕歌行》B.王粲《七哀詩》C.左思《詠史》D.陶淵明《詠荊軻》28.下列先秦散文作家,屬于戰(zhàn)國時代的有__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莊子E.墨子29.結(jié)合作品,分析《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并在與女主人公的對比中把握“氓”的性格特征。30.說明《荀子勸學篇》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31.下列詩人與李商隱并稱的有______A.杜牧B.溫庭筠C.韓愈D.白居易E.元稹32.下列《蘇武傳》人物語言中,蘇武斥責衛(wèi)律的是______A.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B.臣事君,猶子重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C.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D.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33.簡述曹丕《燕歌行》的藝術(shù)手法。34.請分析《兵車行》的思想內(nèi)容與敘事特色。35.下列著作中,屬于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的代表是______A.《博物志》B.《搜神記》C.《世說新語》D.《列仙傳》36.《鄭伯克段于鄢》中的“鄭伯”指的是______A.鄭武公B.鄭莊公C.鄭穆公D.鄭文公37.杜荀鶴“旋斫生柴帶葉燒”中“斫”的意思是______A.拔B.砍C.切割D.剪38.下列人物中,屬于元嘉三大家的是______A.鮑照B.江淹C.沈約D.謝朓39.《魯仲連義不帝秦》中魯仲連批駁的對象是______A.蘇秦B.張儀C.辛垣衍D.馮諼40.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的寫法有何特點?41.《采薇》出自《詩經(jīng)》中的______A.《大雅》B.《王風》C.《商頌》D.《小雅》42.下列稱呼屬于杜甫的有______A.杜牧之B.詩圣C.杜子美D.杜工部E.詩豪43.“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中“培塿”指______A.河堤B.小土堆C.臺階D.山峰44.“賈生年少虛垂涕”的“賈生”指的是______A.賈島B.賈誼C.賈似道D.賈公彥45.“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作者是______A.白居易B.杜甫C.李商隱D.王勃46.孟子,名軻,字______A.子輿B.子路C.子瞻D.子由47.“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中“象教”指______A.道教B.佛教C.儒教D.基督教48.名句“小山重疊金明滅”的作者是______A.李商隱B.溫庭筠C.杜牧D.李煜49.被胡應(yīng)麟《詩藪》評為開元以后第一的邊塞詩人是______A.高適B.李益C.岑參D.王之渙50.先信任、后疏遠賈誼的漢代帝王是______A.漢高祖B.漢文帝C.漢景帝D.漢武帝第1卷參考答案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1.參考答案:C[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孔稚珪→北山移文

[解析]“北山”即鐘山,今名紫金山,在健康(在江蘇南京)城北,故名北山。移文:一種古代官府文書,用以宣示旨意,曉諭對方。故本題選C。2.參考答案:(1)蒹葭從“蒼蒼”到“萋萋”到“采采”,聲情轉(zhuǎn)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2)白露從“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時間推移,說明主人公始終在徘徊追索。

(3)“道阻且長”到“且躋”到“且右”表示路途遙遠,崎嶇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艱險,深情求之。

(4)伊人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俟”,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址”,似乎愈來愈清晰,卻可望而不可即。[考點]先秦部分-《詩經(jīng)》→蒹葭3.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李白→古風

[解析]《古風》中“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豺狼指的是跟隨安祿山叛亂以及唐朝投降的官員。這是一首游仙題材的五言古體詩,約作于安祿山攻破洛陽以后。作者對時事政治給予極大關(guān)注,反映出洛陽一帶安史之亂以后人民的苦難生活,表現(xiàn)了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此詩的創(chuàng)作給魏晉以來宣揚高蹈遺世的游仙詩賦予了現(xiàn)實的生命。故本題選B。4.參考答案:B[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曹丕

[解析]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曾為五官中郎將,公元217年被立為魏太子。公元220年曹操死,繼任丞相及魏王,同年廢漢獻帝自立,國號魏,建都洛陽。曹丕自幼喜好文學,以著述為務(wù),在詩歌、散文和文學批評方面都有成就,《典論·論文》是今存一篇首開文學批評風氣的重要論文。有《魏文帝集》。故本題選B。5.參考答案:C[考點]唐五代部分-秦韜玉→貧女

[解析]“苦恨年年壓金線”出自秦韜玉的《貧女》,其中“壓”的意思是刺繡的一種方法。本詩刻畫貧女形象,既不用景物烘托,也不對容貌舉止作出具體描摹,而是把她放到與社會環(huán)境的矛盾沖突中,通過口語化的獨白,讓她傾訴心底的衷曲。貧女從家常衣著談到自己的親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既有華年虛度、佳偶難覓的感傷,又有曲高和寡、不從流俗的矜持。最后兩句慨嘆噴薄而出,展示了貧女被一針針刺痛的傷痕累累的心靈。故本題選C。6.參考答案:B[考點]先秦部分-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解析]《齊桓晉文之事》記載了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以推行王道為中心,全文依次論述了實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據(jù)是“仁術(shù)”;從“不為”和“不能”的區(qū)別,說明實行仁政的途徑是推己及人;不實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險性;詳盡闡明仁政的內(nèi)容,提出富民與教民的具體方案。在整個對話中,孟子根據(jù)對方心理因勢利導(dǎo),始終掌握主動權(quán),采用多種論辯技巧,十分具有說服力。故本題選B。7.參考答案:C[考點]唐五代部分→李華

[解析]李華(715-774),字遐叔,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右補闕。安祿山攻陷長安,李華曾受偽職。亂平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代宗廣德二年(764)入李峴幕,擢檢校吏部員外郎。次年因病去官,隱居楚州。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者之一,與蕭穎士齊名。主張宗經(jīng),強調(diào)文章的教化作用。著有《李遐叔文集》。故本題選C。8.參考答案:D[考點]先秦部分-荀子→勸學

[解析]《勸學》選自《荀子》?!秳駥W》是一篇完善的議論文,主張人人應(yīng)當自我勉勵,努力學習。荀子主張“人性惡”,所以特別重視后天的教育與教化,改惡為善,有賴勉學。全文圍繞“勸學”的主旨,分別闡明學習的重要性、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以及學無止境,要以“全”、“粹”為最終目標,由君子而“成人”。故本題選D。9.參考答案:A[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江淹→別賦

[解析]“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出自江淹的《別賦》,運用了《楚辭》的典故,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故本題選A。10.參考答案:B[考點]先秦部分→莊子

[解析]莊子(前360-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為漆園吏,相傳楚威王曾重金聘他為相,被他拒絕。他是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哲學思想以“道”為本,主張精神的絕對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觀性與事物的穩(wěn)定性,主張擯棄知識,回到愚昧無知的原始狀態(tài)中去。他身處社會劇變的動亂時期,既不愿為求高官厚祿而與他人同流合污,又不愿積極抗爭、匡時濟世,只能化為憤世嫉俗之情,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現(xiàn)象。后人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散文思想活躍,想象豐富,言辭瑰奇,在先秦散文中別具一格,魯迅稱之為“注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現(xiàn)存三十三篇,其中《內(nèi)篇》七篇,一般認為是莊周本人所作,《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則是莊子后學所依托。故本題選B。11.參考答案:D[考點]秦漢部分-司馬遷→項羽本紀

[解析]《項羽本紀》中,描寫垓下之圍的是“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俄椨鸨炯o》通過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宏闊歷史場面,生動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項羽一生。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yōu)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計謀的匹夫。所向無敵與性格暴戾,英勇善戰(zhàn)與不善權(quán)變,愛人禮士與妒賢嫉能……作者將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有機地集于項羽一身,雖然不乏深刻的撻伐,但更多的卻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故本題選D。12.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岑參→逢入京使

[解析]天寶八年(749)冬,岑參在自長安遠赴安西途中遇赴京述職的友人,寫下了《逢入京使》。詩中真實地表達了遠離故園后憶家思鄉(xiāng)的深摯感情,此詩用的都是家常話,但發(fā)自內(nèi)心,不假雕飾,寫得情景真切,故成為千古絕唱。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即寫實景。從長安到安西,路途漫長,自西回望東面的長安,遠行的人不免心潮起伏。第二句承上,因心潮起伏以致潸然淚下。第三句點題,并進一步交代是“馬上相逢”,特定的場景,發(fā)人遐想,它與“路漫漫”相呼應(yīng),而“無紙筆”,不經(jīng)意地帶出了最后一句,表示與家人的情感牽掛。此詩句意一脈相連,一氣呵成,易處見工,親切有味。故本題選B。13.參考答案:B[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鮑照

[解析]鮑照(412—466),字明遠,東海(治今山東蒼山南)人。家世貧賤,少有文才。做過秣陵令、永嘉令,最后任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在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證中為亂軍所殺。鮑照與當時著名詩人謝靈運、顏延之齊名,合稱“元嘉三大家”。其樂府、擬古詩繼承發(fā)揚漢樂府精神,常常揭示民生疾苦,表現(xiàn)在門閥制度下的抑郁不平之氣。致力于七言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促使七言歌行逐步成熟。有《鮑參軍集》。故本題選B。14.參考答案:C[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曹植

[解析]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謚思,世稱陳思王。曹植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以曹丕繼位(220)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志得意滿,作品多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情調(diào)比較昂揚。后期生活境遇顯著變化,作品多抒發(fā)抱負不得施展的憤激心情。他是建安時期的代表作家,詩歌、辭賦、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詩歌語言精煉,辭采華麗,富于音樂性,對五言詩的發(fā)展很有影響。作有《曹子建集》。故本題選C。15.參考答案:D[考點]秦漢部分-司馬遷→項羽本紀

[解析]“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描寫的是鉅鹿之戰(zhàn)?!俄椨鸨炯o》通過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宏闊歷史場面,生動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項羽一生。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yōu)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計謀的匹夫。所向無敵與性格暴戾,英勇善戰(zhàn)與不善權(quán)變,愛人禮士與妒賢嫉能……作者將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有機地集于項羽一身,雖然不乏深刻的撻伐,但更多的卻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故本題選D。16.參考答案:D[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解析]《歸去來兮辭》中記述其辭官的季節(jié)是冬季?!稓w去來兮辭》是一篇抒情小賦?!稗o”前有序,辭重在抒情,序用來敘事,交代作者出任彭澤令到歸田的經(jīng)過。序與辭一氣呵成,而辭中所言均為想象。寫此文時陶淵明尚在彭澤,而后才真正歸去?!稓w去來兮辭》抒寫了歸田的決心回歸途中輕快的心情,到家后的天倫之樂和自由自在的農(nóng)家生活,顯示了悠閑恬靜的心情。最后表述人生哲理,不求“富貴”,不期“神仙”,樂天知命,與自然同在。陶淵明的歸隱,是與腐敗的官場決裂,宣告絕不同流合污。歸隱后躬耕隴畝,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是對抗世俗潮流的行為,難能可貴。故本題選D。17.參考答案:C[考點]秦漢部分→漢樂府

[解析]樂府原意是指音樂機關(guān),主要任務(wù)是采集民間歌辭配上樂曲,及將文人歌功頌德之詩制譜,供祭祀和朝會宴飲時演奏。后代將樂府所唱的詩歌稱作“樂府”,樂府的含義便變?yōu)橐环N合樂的詩體。“漢樂府”即是漢代的樂府詩。其基本藝術(shù)特色是擅長敘事,多采用雜言和五言,語言比較口語化,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有深遠影響。根據(jù)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的分類,漢樂府詩多保存于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之中。漢樂府詩以民歌為精華,繼承了《詩經(jīng)》以來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作品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故本題選C。18.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岑參→逢入京使

[解析]“雙袖龍鐘淚不干”出自岑參的《逢入京使》,意思是兩袖因拭淚已被沾濕,但淚水仍不能止。“龍鐘”的意思是沾濕。天寶八年(749)冬,岑參在自長安遠赴安西途中遇赴京述職的友人,寫了這首詩。詩中真實地表達了遠離故園后憶家思鄉(xiāng)的深摯感情,此詩用的都是家常話,但發(fā)自內(nèi)心,不假雕飾,寫得情景真切,故成為千古絕唱。故本題選B。19.參考答案:C[考點]先秦部分-《論語》→侍坐

[解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選自《論語》中的《先進》?!妒套肥恰墩撜Z》中自成段落的最長一章,記錄了孔子與四位弟子有關(guān)志向抱負問題的討論。先是孔子提出問題,接著是學生們暢所欲言,最后由老師總結(jié),對學生的發(fā)言作簡短的評價。這也是孔子有教無類、循循善誘地教育學生的一次完整記載。故本題選C。20.參考答案:(1)此詩望人援引,巧用比興手法、暗蘊旨意;

(2)前四句詠洞庭湖蒸騰激蕩的景象,意在言外,是詩人政治懷抱和進取心態(tài)的寫照;

(3)后四句就眼前洞庭湖水順勢作比喻,翻用典故,不露干乞之痕。[考點]唐五代部分-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21.參考答案:(1)緊扣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利益著眼,使秦王容易接受。

(2)順著秦王心理,引到統(tǒng)一六國的關(guān)鍵問題,把秦國的霸業(yè)作為諫書的靈魂,反復(fù)論述根本利害關(guān)系,使秦王收回成命,達到上書的目的。[考點]秦漢部分-李斯→諫逐客書22.參考答案:D[考點]唐五代部分-高適→燕歌行

[解析]“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出自高適的《燕歌行》,“玉箸”的意思是玉做的筷子,在詩中比喻思婦的眼淚。高適的《燕歌行》高度概括了唐開元年間唐軍將士戍邊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對唐軍以身許國、慷慨殺敵的愛國熱情的歌頌,對軍中苦樂不均、將帥腐敗無能的指責,對廣大戰(zhàn)士離家萬里、艱苦征戰(zhàn)的同情,其中也融入了詩人從軍邊塞的經(jīng)歷和體驗。故本題選D。23.參考答案:(1)堅強、持重、自尊,所以自請進歸;

(2)不卑不亢、有教養(yǎng),辭別時還牽掛婆婆和小姑;

(3)與仲卿話別,表現(xiàn)了深厚的戀情。[考點]秦漢部分-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24.參考答案:A[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王粲→七哀詩(西京亂無象)

[解析]“豺虎方遘患”中“豺虎”指的是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镀甙г姟纷饔跐h獻帝初平三年,當時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在長安作亂,大肆燒殺搶掠,王粲只好到荊州避難,寫下這篇紀實之作。詩人以白描手法,描繪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百姓遭殃的慘象,表達了對百姓所受苦難的同情,以及思得明君以治亂世的強烈愿望。故本題選A。25.參考答案:C[考點]唐五代部分→李商隱

[解析]李商隱詩“分曹射覆蠟燈紅”中“射覆”指的是宴席間的一種游戲,將物品放在巾盂之類下面讓人猜,猜不中者罰酒。此詩是追懷一次難忘的宴會,戀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沉淪的嗟嘆交匯,使此詩在綺麗流動的風調(diào)之外增添了沉郁悲慨的感傷色彩。故本題選C。26.參考答案:ADE[考點]秦漢部分-班固→蘇武傳

[解析]《蘇武傳》人物語言中,蘇武斥責衛(wèi)律的有“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短K武傳》通過生動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地再現(xiàn)了蘇武作為漢使被扣匈奴后,十九年間始終不為威服、不被利誘、艱苦卓絕、視死如歸的感人事跡,熱情謳歌了其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匈奴對蘇武等人的勸降實際上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對峙,關(guān)乎國家尊嚴、民族氣節(jié)。在局勢變化的情況下,蘇武采取的反抗方式由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后的求生,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其前提依然是漢朝使者的身份。故本題選ADE。27.參考答案:C[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

[解析]“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出自左思的《詠史》。左思的《詠史》詩,名為詠史,實為詠懷,“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正之,或先述史事而己意繼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坝粲魸镜姿伞币皇捉衣堕T閥制度下平庸的世家子弟竊據(jù)高位,英俊的寒門士子屈居下僚的不合理現(xiàn)象,是受壓抑者的不平之鳴。全詩分三層:開頭四句以反常的自然現(xiàn)象為喻,對照鮮明強烈;中間四句從自然現(xiàn)象轉(zhuǎn)向社會現(xiàn)實,點明了前四句的寓意;最后四句用具體的史事作證,說明不合理現(xiàn)象的根源就是門閥制度。故本題選C。28.參考答案:CDE[考點]先秦部分

[解析]先秦散文作家,屬于戰(zhàn)國時代的有孟子、莊子、墨子。孟子,名軻,字子輿(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chuàng)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魯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故本題選CDE。29.參考答案:(1)女主人公婚前純潔天真、熱情洋溢,對男方一往情深。

(2)婚后辛勤操勞,毫無怨言,看到男方變心后堅決與他決裂,表現(xiàn)出堅強剛毅的一面。

(3)“氓”的欺騙與虛偽、以怨報德,則在與女主人公的對比中得到顯現(xiàn)。[考點]先秦部分-《詩經(jīng)》→氓30.參考答案:(1)或借自然現(xiàn)象為喻,如水與冰、青與藍、蓬生麻中,草木棚、禽悟眾;

(2)或借勢動創(chuàng)作為喻,如木作輪、用舟排;

(3)或以人們經(jīng)驗為喻,如登高面招、面臨深谷、火就燥、水就濕。

(4)豐富多彩的比喻,形象生動,便于理解,增強了說服力。[考點]先秦部分-荀子→勸學31.參考答案:AB[考點]唐五代部分→李商隱

[解析]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李商隱有政治抱負,所作多抒發(fā)時代亂離、人生失意的感慨,還有大量借古諷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深摯的愛情詩。藝術(shù)上兼長各體,七律成就尤高。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旨趣幽深,耐人尋味。部分作品隱晦迷離,令人難以索解。與杜牧并稱“小李杜”,又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有《李義山詩集》。故本題選AB。32.參考答案:D[考點]秦漢部分-班固→蘇武傳

[解析]《蘇武傳》人物語言中,蘇武斥責衛(wèi)律的是“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短K武傳》通過生動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地再現(xiàn)了蘇武作為漢使被扣匈奴后,十九年間始終不為威服、不被利誘、艱苦卓絕、視死如歸的感人事跡,熱情謳歌了其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匈奴對蘇武等人的勸降實際上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對峙,關(guān)乎國家尊嚴、民族氣節(jié)。在局勢變化的情況下,蘇武采取的反抗方式由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后的求生,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其前提依然是漢朝使者的身份。故本題選D。33.參考答案:(1)詩中有女子的外貌和行為的描寫,如淚下沾襟的悲切,百無聊賴的彈琴低唱;

(2)有秋風霜露、草木搖落等秋季景物的烘托;

(3)還有牽??椗裨拏髡f的寄托。[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34.參考答案:(1)全詩分為三部分。自起句至“哭聲直上千云霄”為第一部分,寫征人出發(fā)、親友送別的場面,揭示擴邊戰(zhàn)爭的罪惡;第二部分自“道旁過者問行人”至“被驅(qū)不異犬與雞”,以征夫之口寫戰(zhàn)爭之苦和農(nóng)村的凋敝,反映戰(zhàn)爭帶來的災(zāi)難;第三部分自“長者雖有問”至篇末,寫官吏催租逼稅,雪上加霜,并把筆觸伸向?qū)幙缮簧械纳鐣睦?,最后以鬼哭與開頭的人哭相呼應(yīng),譴責戰(zhàn)爭的罪惡。

(2)詩人十分注意敘事的參差變化和開合呼應(yīng),如把親人送別征夫的場面置于篇首,從情感上入筆渲染悲劇氣氛,在篇末又突出白骨遍野、鬼哭啾啾的凄涼畫面與開頭呼應(yīng)。

(3)中間用對話方式寫役夫伸恨。通篇時合時開,造成結(jié)構(gòu)上的波折跌宕。[考點]唐五代部分-杜甫→兵車行35.參考答案:C[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劉義慶

[解析]本題考查魏晉南北朝部分-《世說新語》?!妒勒f新語》是我國古代著名筆記小說,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記載漢末以來至東晉士族文人的言談和逸事,表現(xiàn)了這一時期文人名士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以及當時道德、思想與習尚。語言精煉,辭意雋永,魯迅指出“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端焉裼洝肥菨h魏六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故本題選C。36.參考答案:B[考點]先秦部分-《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解析]《鄭伯克段于鄢》中的“鄭伯”指的是鄭莊公?!洞呵铩酚涊d:“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薄蹲髠鳌穼@件事的前后過程作了詳細的記敘。點明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弟弟共叔段之間矛盾的由來,敘述了互相間爭奪權(quán)位、明爭暗斗,直至兵戈相見、一決勝負的經(jīng)過,還描寫了鄭莊公與母親解決矛盾的余波。故事曲折生動,刻畫細致入微,客觀上展示了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趨勢,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不可調(diào)和的沖突。故本題選B。37.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杜荀鶴→山中寡婦

[解析]“旋斫生柴帶葉燒”中“斫”的意思是砍。唐末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計艱難,而統(tǒng)治階級仍然橫征暴斂,使百姓苦不堪言。杜荀鶴此詩通過山中寡婦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的悲慘命運,揭露苛捐雜稅給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感情極其沉郁悲憤。故本題選B。38.參考答案:A[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鮑照

[解析]鮑照(412—466),字明遠,東海(治今山東蒼山南)人。家世貧賤,少有文才。做過秣陵令、永嘉令,最后任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在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證中為亂軍所殺。鮑照與當時著名詩人謝靈運、顏延之齊名,合稱“元嘉三大家”。其樂府、擬古詩繼承發(fā)揚漢樂府精神,常常揭示民生疾苦,表現(xiàn)在門閥制度下的抑郁不平之氣。致力于七言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促使七言歌行逐步成熟。有《鮑參軍集》。故本題選A。39.參考答案:C[考點]先秦部分-《戰(zhàn)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

[解析]在秦圍邯鄲、趙國求救于魏時,魯仲連挺身而出,批駁辛垣衍尊秦為帝、向秦屈膝的投降主義主張,使辛垣衍慚愧而退。魯仲連批駁辛垣衍,分析矛盾,指陳利害,有理有據(jù),義正詞嚴。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襯強秦為帝的可怕,然后用紂王烹鬼侯、鄂侯反襯秦帝的殘暴,可見尊秦為帝將反受其害。其次用鄒、魯尚知對抗來激發(fā)辛垣衍的正義感。最后歸結(jié)到如果投降秦國,將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擊破了“尊秦為帝”以保持自身榮華富貴的迷夢。故本題選C。40.參考答案:(1)該詩的顯著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

(2)第一層是“澗底松”和“山上苗”富含比興的對比;

(3)二三層對比由自然轉(zhuǎn)入社會,通過金張與馮公仕途的對比,表達強烈的憤懣與不平。[考點]魏晉南北朝部分-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41.參考答案:D[考點]先秦部分-《詩經(jīng)》→采薇

[解析]《采薇》出自《詩經(jīng)》中的《小雅》?!恫赊薄肥鞘剡吘?、抵抗猶侵擾的戰(zhàn)士回家鄉(xiāng)時的歌唱,大概產(chǎn)生于西周末年周宣王時代。詩中完整地反映了邊防戰(zhàn)士艱辛的生活、緊張的戰(zhàn)斗和思家念歸的真實情況。故本題選D。42.參考答案:BCD[考點]唐五代部分→杜甫

[解析]杜甫的稱呼有詩圣、杜子美、杜工部。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鞏縣(今河南鞏義)。廣德二年(764)入成都尹兼劍南東西川節(jié)度使嚴武幕府,以檢校工部員外郎銜充任節(jié)度使參謀,故后人稱杜工部。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全盛轉(zhuǎn)向衰落時期,他的詩歌全面、深刻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憂國憂民思想感情,因而被后人譽為“詩史”。他的詩沉郁頓挫、律切精深,融合眾長,兼?zhèn)渲T體,五古、七律的成就尤高,被后人評為“集大成者”,被譽為“詩圣”,對后世詩歌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有《杜工部集》。故本題選BCD。43.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解析]“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出自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培塿”的意思是小土堆。本文記敘了作者游覽西山的經(jīng)過,突出了作者在游覽中獲得的精神感悟,體現(xiàn)出作者在革新失敗、身受貶謫后依然堅持特立獨行的思想品格。作者以山水之美與人格之美相映襯,使這篇山水游記的立意深化而具有了深刻的內(nèi)涵,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故本題選B。44.參考答案:B[考點]唐五代部分-李商隱→安定城樓

[解析]《安定城樓》中“賈生年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