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潛江2007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_第1頁
湖北潛江2007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_第2頁
湖北潛江2007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_第3頁
湖北潛江2007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北潛江2007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風箏中的科學竇光宇①古老的風箏,已經(jīng)不僅僅是娛樂玩具,在科學技術(shù)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風箏同樣在為人類作貢獻?、陲L箏又名紙鳶(yuān一種兇猛的鳥)、紙鷂(yào雀鷹),最早發(fā)源于中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jù)說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應當說這是風箏的前身。五代時期的李鄴,曾在宮中以線放紙鳶為游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笛,風入竹哨,發(fā)出像古箏一樣的響聲,因此得名“風箏”。最近,科學家提出了利用風箏發(fā)電的新方法。據(jù)估計,風箏風力發(fā)電機獲得每千度電的成本僅有1.5歐元。而歐洲國家每千度電的發(fā)電成本平均為43歐元,風箏風力發(fā)電機的成本僅是后者的三十分之一。⑤據(jù)報道,俄羅斯物理學家在這方面作過探索。他們將50個巨大的風箏,放到空中從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個風箏伸展開來足有足球場那么大。而牽扯這些風箏的繩索約有6000米長,路燈桿那么粗。假如風箏所在高度的風力不足的話,人們還可以放松繩索使風箏升高。意大利科研人員計劃建造發(fā)電能力在幾兆千瓦范圍的大型設備,并在計算機上成功地進行了模擬計算。設想的風箏發(fā)電裝置,在風力作用下能夠帶動固定在地面的旋轉(zhuǎn)木馬式的轉(zhuǎn)盤,轉(zhuǎn)盤在磁場中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電能。這種風箏重量輕,抵抗力超強,可升至2000米的高空。一個直徑1000米的巨輪便可以提供250兆瓦的發(fā)電能力。這將是第一臺發(fā)電能力和常規(guī)電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設備。此外,科學家還設計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風力發(fā)電設備。房主可以把這樣的設備安裝在自家房頂上,或許還可以替代太陽能電池。這些小型風箏梯子只需100米或者200米高,就可以足夠為一戶人家提供幾千瓦的電力。⑦當今,風箏在科學試驗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更為廣泛。利用風箏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風箏牽引船只;利用風箏傳遞信件;在風箏上安裝無線控制照相機,進行空中攝影;在風箏上安裝噴水器,噴灑懸崖上的植物……這些應用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12分)(選自《百科知識》2007年第1期,有刪改)14.品讀。第⑤段除了使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外,還使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就其中的一種說明方法試舉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4分)15.拓展。風箏最早發(fā)源于中國,風箏的發(fā)明成為中國人的一大驕傲。請發(fā)揮你的想像,進行一次創(chuàng)新之舉,設想出將風箏運用于生產(chǎn)、生活、科研等實踐活動中的一種方法(本文中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簡潔)。(4分)【參考答案】12.介紹如何利用風箏來發(fā)電(或:介紹利用風箏發(fā)電的一些新方法)。(2分。意近即可。)13.①發(fā)電成本低;②能源可再生。(2分。意近即可。)14.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2分。少答一種扣1分,扣完2分為止。)打比方如“他們將50個巨大的風箏,放到空中從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形象而準確地說明了風箏在空中排列的情形,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作比較如“每個風箏伸展開來足有足球場那么大?!本唧w地說明了風箏伸展后的大小。(或答“牽扯這些風箏的繩索約有6000米長,路燈桿那么粗?!本唧w地說明了牽扯風箏的繩索之粗。)舉例子如以俄羅斯和意大利的研究為例,具體說明了科學家最近提出的利用風箏發(fā)電的新方法是怎樣的。(2分。任選其中一種方法舉一例來分析即可。舉出例子1分,答出效果1分。)15.答案示例:利用風箏架設深谷、大河之間的電線;利用風箏進行商業(yè)廣告宣傳或商業(yè)炒作等。(4分。從是否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方面來酌情評分。)(07湖北潛江)生命的聲音余飛魚那是發(fā)生在一次煤礦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礦井下,四周一片漆黑。臥在一個幾十米高的工作臺上,兩天兩夜了,他的精神已經(jīng)臨近崩潰。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一個人孤零零地身處千米以下的礦井中,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更沒有一點聲音,不說餓死,憋也會把人憋死。他聽老礦工說過,以往煤礦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餓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潰,在救援隊伍還未到來之前,先絕望死去。一般人是肉體死了,而后精神隨之消失;而精神絕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體也隨之死去。他就屬于后者。他放棄了,與其這樣孤孤單單地熬下去,這樣在孤獨中無望地等待,還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脫。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沒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緊緊地跟隨著他,咬噬著他的肉體、咀嚼著他的靈魂之外,什么也沒有。這時,若有一點兒聲音,哪怕是對他最惡毒的詛咒,不,即使是一雙手打在他臉上發(fā)出的聲音,也會讓他欣喜若狂,從而從恍恍惚惚中醒來,重新振作起來。但沒有,一點兒也沒有,連一塊坷垃滾動的聲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著的膀子上有點癢,下意識的用手去撓。同時,有一個聲音響起,聲音很小,若有若無,但在他耳中聽來,卻如巨雷一樣驚天動地。嗡——分明是蚊子的聲音。他悚然一驚,忙坐起來,聽著這天外之音,細細的,一波三折,時斷時續(xù)。一會兒離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會兒又遠了,像夢的影子,讓他努力側(cè)著耳朵去尋。這大概也是一只餓極了的蚊子,已臨近死亡的邊緣。他暗暗地嘆了一口氣。當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時,他一動不動。他清晰地感覺到這只蚊子幾只長長的腳在皮膚上爬動。接著,是一只管子扎了進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不動。蚊子吸飽了,飛起來了,嗡嗡地唱著。真好聽。它飛向哪兒,他的頭就轉(zhuǎn)向哪兒。一直到它飛累了,停了下來,他也停止了尋找。他想打開礦燈去看看,可又怕驚嚇了它。這一刻,他的心寧靜極了。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間是相互關(guān)心的,尤其在患難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們一定在千方百計地設法營救自己,他們絕不會坐視不管。。此后的五天,他就以聽蚊子叫和吃煤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傾瀉而下。他得救了。當他被救出時,耳邊依然聽到嗡嗡的唱歌聲。他的眼睛被包著,看不見,但分明感覺到了蚊子飛走的姿勢,矯健,優(yōu)美,絕不拖泥帶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撐相互扶持中,才顯得豐富多彩而毫不孤單。(16分)(選自《小小說選刊》2007年第10期)【注釋】①[透水]指地下礦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滲透過多而被淹,有時還導致礦井、。16.整體把握。本文標題“生命的聲音”有哪幾層含義?(2分)17.層次梳理。從落難到被救,礦工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zhí)钛a下面的變化過程(每空限2~4字),并簡要說說引起整個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變化原因:18.內(nèi)容探究。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推斷“相濡以沫”這個成語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礦工與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4分)19.語言品析。簡析文中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分)20.情感體驗。本文向我們傳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當身處順境,過得平平安安的時候,我們又該持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4分)【參考答案】16.兩層含義,一是指蚊子發(fā)出的聲音;二是指在死亡臨近時,礦工從蚊子的聲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喚。(2分。意近即可。)17.寧靜極了(或:寧靜)充滿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原因:因聽到了蚊子的聲音(或:因蚊子的出現(xiàn))(4分。前兩空各1分,后一空原因2分。意近即可。)18.“相濡以沫”的意思: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或:指在患難中相互關(guān)心,相互支撐,相互扶持。)具體表現(xiàn):文中蚊子吸礦工血以活命(物質(zhì)上的),礦工聽著蚊子的聲音重拾生命信念(精神上的),以此來相互救助。(4分。意思2分,具體表現(xiàn)2分。意對即可。)19.答案示例:①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