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記敘文閱讀課件_第1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記敘文閱讀課件_第2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記敘文閱讀課件_第3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記敘文閱讀課件_第4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記敘文閱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伎键c分類講練第1節(jié)整體感知考點1

情節(jié)梳理與概括(12年16考)考向1:情節(jié)梳理(12年8考)(1)按記敘要素劃分結構??梢罁?jù)時間的先后、地點的變化、人物的變化,以及事情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來梳理情節(jié),歸納內容。一般而言,題干本身會給出一些示例。這些示例暗示了文章結構劃分的標準。我們要依據(jù)這些標準來梳理情節(jié),補充出空缺的內容。特別要注意,在作答時,要依照示例的句式來組織答案。方法指導(2)按思想情感的變化劃分結構。一般而言,要勾勒出文章感情的變化過程,最好去尋找文章中表示情感的詞語,把這些詞語從文章中抽離出來,就組成了答案。有時候文章中沒有直接出現(xiàn)表示情感的詞語,那么,則需要分析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景物等描寫內容,加以判斷、概括即可。1.(1)參照下面的表述,將小說情節(jié)補充完整。(4分)凌晨拾荒,撿養(yǎng)棄嬰→①

→為救棄嬰,傾其所有→無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輩相求,決然離去→②【答案】①

②婆媳爭吵,妥協(xié)寄居捐建學校,拾荒依舊情節(jié)主要事件開端王婆婆凌晨拾荒時,發(fā)現(xiàn)并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發(fā)展

高潮

結局王婆婆用善款捐建學校,自己依然拾荒度日?!咀兪皆O問】根據(jù)文意,用簡潔的語言填寫下表??枷?:內容概括(12年8考)(1)分析題干,明確答題區(qū)域、方向、要求??搭}干有無點明答題區(qū)域,再提取關鍵詞。如點明段落,則需根據(jù)要求仔細閱讀內容,提取關鍵內容,若題干沒有涉及,則需要結合全文仔細辨別。(2)如果是全文,可借助各要素來回答,可以表達為:主要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情形下做了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答題時有些不必方法指導要的要素可以舍去。也可借助各段段意,將各段段意進行合并,合并時,只合并各段主要的大意,并綜合相同的內容。(3)同時,注意分析概括時也可以從情感、情節(jié)等角度分析。(2)(原創(chuàng))文章第⑧~⑩段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4分)【答案】【變式設問】文章題目是“拾荒”,文中王婆婆都拾到了哪些東西?請簡要概括。

王婆婆面對高額治療費用萬般無奈的鏡頭被記者捕捉到并報道,繼而收到了社會的愛心捐款??键c2

心理活動分析(12年7考)

①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的前因后果,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②從關鍵詞語入手。抓住能體現(xiàn)人物心理活動的動詞和形容詞,結合情節(jié)分析,揭示出人物的心理。③從修飾、限制性詞語或關聯(lián)詞語入手。在故事情節(jié)中,人物的心理是有變化過程的,因而抓住修飾限制性詞語,就可以分析出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方法指導2.小說第?段中寫到“王婆婆沒有說話,苦笑了一下,然后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門”,請你描寫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動。(4分)【答案】

【變式設問】①品讀第?段畫線句,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王婆婆的心理。②小說第?段畫線句體現(xiàn)了王婆婆怎樣的心理?③請品讀第?段畫線句,任選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王婆婆的心理的?④請品讀第?段中加點詞表現(xiàn)了王婆婆怎樣的心理?

示例:這筆錢并不屬于我們,我不能拿來給你們買房子,先前收養(yǎng)孩子時你們爭吵阻撓,現(xiàn)在憑什么來要這筆錢;這筆錢,我要用它來回報社會。

文章線索(2013A)(1)看文章內容和體裁。首先判斷文章是散文,還是小說;其次了解文章各部分的大意,確定文章的主要敘述對象。(2)看文章標題。有時候,題目就是文章的線索。(3)看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或詞語。(4)看文章中的議論、抒情句。這類句子往往具有提示作用。(5)看作者思想感情發(fā)生變化的句子。(6)看文章中表時間變化、地點轉移的詞語。(7)判斷文章是否依循著某一個人物的見聞感受來行文。概括起來,即:看本質(貫穿全文、串聯(lián)材料)、看題目、看高頻(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人、事、物等)。考點3方法指導3.(原創(chuàng))文章線索有著串聯(lián)全文、貫穿文脈的作用。本文的線索是什么?為什么?(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小說多次寫到“棄嬰”,找出具體語句,看看人們都為棄嬰做了什么,作者用“棄嬰”來貫穿全文,有什么用意?②小說圍繞棄嬰,采取了明暗結合的雙線結構。明線是什么?暗線又是什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③作者圍繞

(線索)有很多的思考,作者都思考了什么?“棄嬰”是文章的線索。圍繞“棄嬰”分別寫了王婆婆撿拾棄嬰、救治棄嬰、人們?yōu)闂墜刖杩睢⑼跗牌庞蒙瓶罹杞▽W校,而且通過王婆婆撿拾棄嬰反襯現(xiàn)在人們丟失的美好品質。分析人物形象(2018B、2014B、2010、2009)(1)仔細審題,明確方向。確定答題要求,是概括還是分析。

涉及的兩種題型:例1:結合全文,簡要概括××的性格特征。答:直接概括人物形象要點。例2: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人物形象特征)?答:先概括出人物性格,再結合具體的詞、句、段落加以分析,概括得出結論。

(2)總體把握,劃句分析。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經(jīng)歷、教養(yǎng)等句子??键c4方法指導2010、20092018B、2014B②有關人物描寫的語句。如2010年15題,通過動作描寫表現(xiàn)老人差一點看到好望角的激動心情和想到老伴去世、兒子遭綁的痛苦心情。③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對主人公的評價。

(3)歸類合并,恰當表述。如果幾個段落中人物的形象是一致的,則把一致的性格特點合并。如果幾個段落中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則把這些性格并列起來作為答案。避免出現(xiàn)同義詞。4.(原創(chuàng))結合全文,簡要概括王婆婆的性格特征。(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請結合文本內容,具體分析王婆婆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②王婆婆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文中的具體描寫,談談你的理解。③從文章第⑥~?段看,王婆婆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④文章除了表達王婆婆的善良外,還體現(xiàn)了她什么性格特點?請結合本段相關詞語具體分析。勤勞樸實、善良無私、仁愛執(zhí)著。真題補充1.閱讀第⑥段畫線句,從描寫或修辭兩個角度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4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橫牙一咬,撕開了衣兜,雙手顫抖著揭開一個用塑料布一層又一層包裹著的小袋子,就像一層層剝開自己的心?!敬鸢浮渴纠唬簞幼髅鑼?。通過對拿錢的系列動作的描繪(答成“運用動詞咬、撕、揭”也可),準確生動地寫出了王婆婆救棄嬰的決心,對這筆錢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愛。示例二:細節(jié)描寫。對存錢位置的描述,表現(xiàn)了王婆婆這筆錢來之不易和對錢的珍視。(也可答“動作細節(jié)”;“咬牙”“顫抖”;表現(xiàn)王婆婆的決心和不舍)。示例三:比喻。將揭開包裹錢的小袋子的過程比做“一層層剝開自己的心”,表現(xiàn)了王婆婆對這筆錢的不舍。2.小說②③段王婆婆撿棄嬰的情節(jié),時間很短卻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段僅用“一年后”三個字一筆帶過這一年發(fā)生的事情。作者為什么這樣寫?(4分)3.小說最后一句寫到王婆婆“撿拾垃圾,以及人們在不經(jīng)意間丟棄的某些東西……”,結合小說具體分析,文中的人們在不經(jīng)意間丟棄了哪些不應該丟棄的東西?(5分)【答案】②③段詳細描繪棄嬰的狀況和王婆婆撿拾棄嬰的過程,更能夠充分展示棄嬰的可憐和王婆婆的善心;?段中,學校的修建過程對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對全文主旨的表達作用不大,故一筆帶過。【答案】①王婆婆兒子兒媳拒絕收養(yǎng)棄嬰,丟棄了善良;②王婆婆兒子兒媳想要用愛心款來買房,丟棄了淳樸(或:“正確的金錢觀”“純真”);③嬰兒的父母拋棄孩子,丟棄了責任。第2節(jié)鑒賞表達考點5詞語理解與賞析(12年14考)考向1:詞語含義(12年8考)

(1)審題干,分析詞語的基本含義。(2)在語境中把握語境義(指代義、修辭義、引申義等),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通過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找出詞語隱含的信息。①指代義:找到詞語所在句→確定指代內容→代入原文檢查。②修辭義: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本體和喻體→去掉喻體留下本體,即答案。③引申義:解釋本義(字面義)→分析深層意思/言外義→回答作用。方法指導1.(1)(原創(chuàng))結合上下文,說說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輪椅上的女孩在風中靜靜地作畫,她的肩上棲息著一只美麗的白鴿。題目:堅強的翅膀?!敬鸢浮俊咀兪皆O問】①“翅膀”在第⑩段中兩次出現(xiàn),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其含義。②作者在第⑩段說“為自己也為他人插上奮飛的翅膀”,“奮飛的翅膀”的含義是什么?“堅強的翅膀”形容小翠身殘志堅、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質。小翠因車禍截肢,不能行走,但她并未沉淪,而是撿起畫筆,熱心幫助他人,就像長著翅膀的天使。?

????考向2:詞語的表達效果(12年6考)

思路一:理解詞語的本義→分析詞語在語境中的意思→表達的情感

思路二:判斷詞性→詞語反映的情形→表現(xiàn)出的作用,即人物(事物)形象、品質(1)動詞、形容詞:……極富表現(xiàn)力,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2)副詞:強調了……的特點。(3)量詞:從程度上限定,將……的范圍呈現(xiàn)得更加具體、直觀。(4)疊詞:運用疊詞,起到了加深語意的作用,使語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韻美。(5)擬聲詞:運用擬聲詞,在這里指……,形象地描寫了……方法指導12年4考16B15A16A思路三:運用的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的作用→表達的情感具體修辭手法及其作用詳見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修辭角度”。

注:以上思路可直接用于概括、組織答案。解答時一定要定位到文章的具體內容,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內容來談表達的情感。

答題規(guī)范:解釋詞語(本義)+判斷(詞性、修辭)+效果詞+內容+情感(后兩點帶文分析)(2)(原創(chuàng))結合語境,說說下面加點詞豐富的表達效果。(4分)

小翠含羞一笑,原來自己在不經(jīng)意間,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答案】【變式設問】①結合語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②品味下列語句,體會加點詞蘊含的情感。③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點詞表情達意的效果。④揣摩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品味其表達效果。??“含羞”寫出了小翠靦腆嬌羞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出她得知自己也成為畫中人時的喜悅??键c6句子理解與賞析(12年15考)考向1:句子理解(12年6考)

(1)從位置入手。總領句——結合下文;總結句——聯(lián)系上文;過渡句——結合上下文。(2)從句中關鍵詞入手??捎昧硪粋€詞語替換,以此來把握語境意義,掌握句子含義。(3)從文章中心入手。結合文章主旨探究作者的寫作目的,領會句子含義。(4)從句子表達特點入手。明確句子所用的手法或技巧,進而揣摩它們的表達目的或表達效果。方法指導2.(1)對文中有關句子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鏡頭里,左邊是……右邊是……”,表明小翠在專注地構思畫作。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現(xiàn)了被媽媽的責罵聲驚醒后小翠的不滿。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煩我們”,表現(xiàn)了媽媽對熱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D.“媽媽總是把她安置在另一個安靜的房間里”,與下文的小翠“因車禍截肢”相呼應。【變式設問】①第⑧段畫線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義?②文章第⑧段寫道:“媽媽總是把她安置在另一個安靜的房間里?!苯Y合文章,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窘馕觥客ㄟ^拽毛毯的動作,寫出了暖氣停后人們感受到的寒冷。B考向2:句子的表達效果(12年9考)

賞析句子可從修辭手法、描寫方法、表現(xiàn)手法、感官角度等方面分析,若句子沒有運用這些,則從用詞角度賞析。(一)修辭(1)掌握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以及辨別的技巧。然后了解各種修辭的一般作用,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具體分析。(2)常采用“該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的情感”的答題規(guī)范來作答。

常用修辭及作用詳見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P138“修辭角度”。方法指導(二)描寫方法(多指人物描寫)(1)描寫方法主要有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肖像)、細節(jié)描寫等。(2)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用。上述描寫方法的作用都可概括為:生動形象、細致傳神。各種描寫方法的特點、辨別及作用詳見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描寫方法與角度”。答題規(guī)范:①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用詞)+作用+內容+情感②關鍵詞語+詞語解釋+語境義+情感(2)(原創(chuàng))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⑨段畫波浪線句子的妙處。(3分)

小翠像尋寶人突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寶藏一樣,興奮不已,這不就是泉市好人嗎!她立即攤開紙筆,在雪白的素描紙上最顯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兩個身影。【答案】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小翠比作尋寶人,把兩位工人比作寶藏,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翠發(fā)現(xiàn)作畫題材時的興奮與激動。【變式設問】①閱讀第⑨段畫線句,從描寫或修辭兩個角度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②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請參照示例,自選角度,對文中第⑨段畫線句作兩條批注。③請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部分刪去,再與原句比較,說說兩者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④下列語句讀起來,能引發(fā)豐富的感受與思考。試揣摩并體會其表達效果??键c7描寫方法及作用(12年9考)

(1)判斷描寫方法。是人物描寫還是環(huán)境描寫。

(2)分析作用。①人物描寫及其作用:A.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形傳神,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B.動作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xiàn)人物性格。C.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D.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方法指導15A、0916A、16B②環(huán)境描寫及其作用:A.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事情發(fā)生的地點,增加事情的真實性;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情緒、感情);襯托人物形象,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后文埋下伏筆;奠定感情基調、為下文做鋪墊;深化作品主題;象征暗示。B.社會環(huán)境。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故事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心情;表現(xiàn)人物的突出特點;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深化主題思想。

答題規(guī)范:描寫方法+作用12年5考3.第⑨段中畫線的句子描寫“燦爛的陽光”,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文章第⑨段使用了人物描寫的哪種方法?其作用是什么?②文中第⑨段對“陽光”的描寫,在表達情感上有什么作用?③第⑨段景物描寫生動傳神,請簡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既點明維修結束的時間、天氣,又烘托工人為他人服務后的喜悅,展示其心靈的美好。表現(xiàn)小翠被工人提供的溫暖服務所感動,觸發(fā)了《溫暖的使者》的創(chuàng)作。(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文本內容也可)考點8句段作用(12年4考)

(1)開頭句段。

內容上——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埋下伏筆,與后文照應;描寫景物,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與下文形成對比,欲揚先抑。

結構上——總領全文,引出下文;開門見山,點明題目;開篇點題,總括全文。

(2)中間句段。

內容上——概括具體內容;表達情感,點明中心。

結構上——過渡句,起承上啟下(承上、啟下)的作用;深化主題,照應標題或前文;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方法指導

(3)結尾句段。

內容上——點明中心、深化(升華)主題;令人深思,給人啟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無窮)。

結構上——總結全文;首尾照應;篇末點題(照應標題)。4.(原創(chuàng))聯(lián)系全文,說說小說第⑩段的作用。(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第⑩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作答。②第⑩段中作者描寫了畫作《堅強的翅膀》,有什么作用?③第⑨段能否刪去,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

結尾段寫小翠參加頒獎典禮時,發(fā)現(xiàn)自己也成了別人畫作中的一道風景。這個故事情節(jié)出人意料,收到了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同時也深化了主題??键c9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2017B、2015A、2007)

(1)開頭句段。

內容上——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埋下伏筆,與后文照應;描寫景物,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與下文形成對比,欲揚先抑。

結構上——總領全文,引出下文;開門見山,點明題目;開篇點題,總括全文。

(2)中間句段。

內容上——概括具體內容;表達情感,點明中心。

結構上——過渡句,起承上啟下(承上、啟下)的作用;深化主題,照應標題或前文;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方法指導

(1)了解各表現(xiàn)手法,找出相應內容。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設置懸念、照應、對比、襯托、鋪墊、伏筆

等。

(2)看上下文的聯(lián)系,從聯(lián)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對比、照應、懸念、伏筆、鋪墊、欲揚先抑等技巧,都講究的是文章前后內容的關聯(lián),判斷時,必須通讀全篇,才能體會到作者構思之妙。

(3)理解各種表現(xiàn)手法的內涵,把握各自的作用。

常見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詳見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表現(xiàn)手法”。

答題規(guī)范:①找出內容+文章手法+內容理解+表現(xiàn)出的效果②找出內容+文章手法+內容表述+作者意圖15A17B、075.(原創(chuàng))《堅強的翅膀》這一幅畫,前文已有伏筆,將其找出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文章前后照應,請找出一例,并進行分析。②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是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福利院做公益時認識的一個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他特別喜歡畫畫?!边@句話交待了小翠和福利院,以及佳佳的關系,并為后文佳佳給小翠畫畫埋下伏筆。既表現(xiàn)了小翠心地善良,也表現(xiàn)了佳佳的細心。真題補充1.第④段中說“兩人似乎在爭執(zhí)什么”,請根據(jù)文本,寫出他們“爭執(zhí)”的內容。(4分)2.請結合文本內容,具體分析小翠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6分)3.文章題目是“風景”,作者在文中寫了哪些風景?(4分)【答案】爭著要下井,去干又臟又冷的活?!敬鸢浮繄詮姡航刂蟛怀翜S;有愛心:對佳佳的關愛;善理解:對工人的理解;有追求:熱愛畫畫。(任答其中的三點即可,每答對一點給2分。其他答案符合文本內容也可。)【答案】自然風景(雪景)、人文風景(工人、小翠、佳佳)、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藝術風景(《溫暖的使者》《堅強的翅膀》)。(任答其中的兩點即可,每答對一點給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給分)第3節(jié)理解與遷移考點10

文意理解(含選擇題)(12年11考)

解答此類題,首先,要理解題干,明確題干要求回答關于什么的內容;再據(jù)此回歸原文,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快速抓住體現(xiàn)題目信息的關鍵段落;最后進行分析、提取和概括整合。具體有以下步驟:(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我們回答關于哪個人物、哪件事或哪個時間段的相關問題。(2)信息定位。通讀文章,瀏覽大致內容,圈劃重點,找出題干要求回答的段落。(3)抓關鍵詞。分析文意和題意,抓住答案關鍵詞,便于概括文段內容、弄清文段所要表達的意思。方法指導1.下面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A.第③段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再現(xiàn)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餅的情景,表達了“我”對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舊的木箱子裝著奶奶最珍貴的物品,承載著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說玉心佩的去向是因為玉心佩很值錢,擔心家里后輩指責她。D.文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勤勞、善良、慈愛、堅韌、癡情的奶奶形象?!咀兪皆O問】①第③段中寫道奶奶教“我”磨面的場景,與標題“尋玉佩”相去甚遠,作者為什么還要保留這一段?②文章直到結尾,也未交代玉心佩的去向,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分析玉心佩的去向以及奶奶不說的原因。【解析】奶奶是不愿家人為此愧疚和遺憾。C(4)組織、總結答案。信息要點要回答全面,句子組織要流暢,條理清晰,因果有序。標題理解(含選擇題)(2016A、2015B)

分析理解文章的標題需要從標題與文章的關系來理解其含義和作用。

(1)理解標題含義①理解標題中關鍵詞的表層含義(本義、字面義)和深層含義(比喻義、引申義、象征義),聯(lián)系文章的內容、人物形象及隱含的情感,理解標題的含義;②從文章的寫作內容、作者情感、主題入手,分析標題揭示的思想內容;③通過分析文章背景或線索理解標題的含義。

考點11方法指導(2)分析標題作用的方法①修辭分析法。標題運用修辭,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形象生動,吸引讀者興趣;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注意力。②內容分析法。標題和文章內容密切相關:點出寫作對象;確定文章描寫對象;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確定文章感情基調;交代文章主要內容,揭示文章主旨。③結構分析法。標題和文章結構關聯(lián):點明行文線索或感情線索;關聯(lián)主要的情節(jié)。2.(原創(chuàng))本文為什么以“艾葉香中尋玉佩”為標題?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4分)【答案】【變式設問】①文章題目是“艾葉香中尋玉佩”,艾葉與玉佩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請試著分析。②本文題目含蓄而富有韻味,下面最能詮釋題目含義的一項是。③本文用“艾葉香中尋玉佩”做標題有什么妙處?④文章以“艾葉香中尋玉佩”為題,“艾葉”和“玉佩”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⑤如果把文章標題“艾葉香中尋玉佩”換成“奶奶的愛”,你覺得好嗎?為什么?⑥閱讀文章,談談標題“艾葉香中尋玉佩”的含義。“艾葉香”和“玉佩”是文章的線索,串起了文章的脈絡,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奶奶對家人的關愛,以及“我”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拓展延伸

(12年5考)

(一)舉例分析(2017A)(1)選取事物。(2)正確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中心。(3)結合題目要求,從題干規(guī)定的方面來作答。(二)感悟啟示類(12年4考)(1)指出文本蘊含的思想和意義,以及從中得到的收獲、體會和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并結合文章主題進行回答。(2)總結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闡明理由。(3)采用1+2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