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_第1頁
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_第2頁
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_第3頁
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_第4頁
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電力通道(電網通道)發(fā)展研究電力通道概念電力線路是連接發(fā)電廠、變電所的橋梁和紐帶,是實現(xiàn)輸送電力目標的電力設施,是電力系統(tǒng)重要組成部分。電力通道是容納電力線路的載體,表現(xiàn)為占據一定的空間。目前采用的送電線路有兩種,一種是最常見的架空線路,通過立于地面的桿塔作為支持物,將導線用絕緣子懸架于桿塔上。另一種是電力電纜,它采用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電纜線,設于地下或敷設在電纜隧道中;由于電纜價格較貴,一般是架空線路造價的6倍以上。目前大部分配電線路、絕大部分高壓、超高壓輸電線路和全部超高壓輸電線路都采用架空線路。但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在城市內電力電纜的長度占線路總規(guī)模比例不斷提高,采用電力電纜的線路電壓等級也不斷提高。其中:(1)架空線路架空線具有建設費用省、建設周期短、負荷支接方便、易于維護等優(yōu)點。架空線路是城市電網主要的供電方式,過去城市中主要以架空線路為主。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經濟發(fā)展,城市內電力通道建設環(huán)境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線路走廊的選擇越來越困難,要求在電網規(guī)劃與建設中最大限度節(jié)省占地,盡量提高線路走廊的利用率。隨著新技術在電網建設中的應用,逐步出現(xiàn)了同桿多回路和緊湊型輸電線路。在城市范圍內,對于架空線路實施條件比較明確,而且利用架空通道公用部門較少,常用的架空方式中,電力與電信、有線電視等部門共用方式較為明晰。所以,本次研究中城市通道資源主要是城市地下范圍內可供城市基礎設施利用的地下空間,研究范圍為城市電力電纜線路通道規(guī)劃及實施,不對城市架空線路進行過多介紹。(2)電纜通道隨著城市的發(fā)展,架空線路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城市環(huán)境要求,在城市中心區(qū)開始大量采用電纜線路,電纜線路的優(yōu)點是不受自然氣象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干擾,有利于滿足城市景觀要求,對人身安全影響小,同一通道可容納多根電纜,增加了供電能力。缺點是電纜建設的初始投資高于架空線路,一般是其幾倍,甚至十倍以上,而且不利于檢修維護,如果出現(xiàn)事故,恢復時間較長。根據電纜線路的特點,目前主要在城市的繁華地區(qū)、主要道路、重點旅游區(qū)等按照城市規(guī)劃不宜通過架空線路的地區(qū),同時,在不具備條件建設架空線路的地區(qū)也考慮建設電纜,如走廊狹窄、架空線路對建筑物或周邊環(huán)境不能滿足安全距離時,或嚴重腐蝕、污穢等級高和易受惡劣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的地區(qū)。根據工程條件、環(huán)境特點和電纜類型、數(shù)量等因素,電纜工程敷設方式一般選擇排管敷設、溝道敷設、隧道敷設、直埋敷設,以及上述方式交互結合的方式敷設。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工程項目中電纜類型、數(shù)目及路徑特點等因素來選擇。城市電力通道現(xiàn)狀城市電網電纜規(guī)模2006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系統(tǒng)內31個重點城市電網500(330)kV線路長度合計為1.61萬公里,占國家電網公司系統(tǒng)電網500(330)kV線路長度總規(guī)模的比重約為22.68%;220kV線路長度為3.74萬公里,占國家電網公司系統(tǒng)電網220kV線路總規(guī)模的比重約為22.91%;110(66)kV線路長度5.09萬公里,占公司系統(tǒng)電網總規(guī)模的比重約為18.66%。據統(tǒng)計,2006年重點城市電網35kV及以上電纜線路總長度為1.33萬公里。其中220kV、110(66)kV和35kV線路的電纜化率分別為2.54%、8.51%和18.35%。重點城市電網目前尚無500(330)kV電纜線路投入運行。電力電纜應用范圍城市電網發(fā)展初期,城市經濟處于起步階段,發(fā)展水平較低,建設環(huán)境較好,城市地面可利用空間資源較多,同時,因為電纜投資較高,對設備不了解以及運行經驗不足,在城市中高壓送電線路中較少使用,僅在部分大城市或有特殊穿越要求的地區(qū)使用。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城市空間資源越來越緊張,為改善和美化城市景觀及環(huán)境,很多城市提出對原有架空線路入地的要求。同時,隨著電纜使用量的增多,電纜線路的優(yōu)點也逐步體現(xiàn)出來,如占地少,供電可靠等;但成本高,投資費用大是電力電纜的明顯缺點,過多的不合理的架空線路入地工程給電網企業(yè)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此外,電纜線路存在事故恢復時間較長的問題。但隨著城市發(fā)展,為保證城市電網與城市發(fā)展相協(xié)調,城市電網電纜化比例提高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目前,電力電纜在大部分城市10kV及以下中低壓配電網中大規(guī)模應用,在中小城市建設中很少采用110-220kV高壓電纜線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110kV電纜線路已普遍采用,220kV電纜線路應用比例也逐步提高。國外已有500kV電纜投入運行,我國北京、上海市已經規(guī)劃了500kV地下電纜,目前正處于實施階段。2006年我國部分城市電網220~35kV線路電纜化比例見表1-1。表2-12006年我國部分城市電網220~35kV線路電纜化比例統(tǒng)計表單位:km、%序號城市220kV110(66及35)kV線路長度電纜長度電纜比例線路長度電纜長度電纜比例1北京2273.0150.06.6%4987.5620.312.4%2天津1760.173.14.2%5196.31966.537.8%3濟南848.87.60.9%1997.4170.08.5%4青島1030.54.60.4%919.5379.341.3%5沈陽1248.821.01.7%2501.3121.54.9%6大連1054.42.70.3%2578.579.73.1%7杭州1669.534.72.1%2849.7381.713.4%8寧波1262.82.70.2%3878.0317.68.2%9南京1116.844.94.0%2805.8844.030.1%10蘇州2218.60.20.0%5052.9321.26.4%11廈門460.714.53.1%510.937.57.3%12武漢1310.023.51.8%2567.4131.65.1%電力通道共用情況目前,電力線路與其它公共設施共用通道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對于架空線路,中壓與低壓線路主要與通訊、有線電視線路共用同一通道,基本上都是采用利用電力線路的桿塔分層布置,通訊與有線電視線路與電力線路保持一定距離,位于電力線路下方;城市外圍地區(qū),用戶密度小而輸送距離遠,單獨架設線路投資大,通訊與有線電視部門就利用110kV及以上電力線路部分桿塔作為線路通道。對于電纜通道,電力線路主要與通訊線路共用同一通道,部分地方存在電力線路與供水管道共用同一通道的現(xiàn)象,個別地方在條件特殊地段甚至還存在著電纜線路與熱力管道、煤氣管道共用同一通道的現(xiàn)象。以上共用情況大部分是因為歷史原因形成的,布置方案不符合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也沒有經過相關管理部門的審批,主要是由相關單位從需求出發(fā),通過多種方式協(xié)商實現(xiàn)的。隨著城市老城區(qū)改造及新區(qū)建設,在一些城市出現(xiàn)了多種設施共用的公共溝道,主要位于統(tǒng)一建設與改造的老區(qū)及規(guī)劃新區(qū),一般由政府或城市規(guī)劃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使用單位參與設計建設并承擔相應費用。公共溝道在規(guī)劃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各使用方需要,兼顧長遠發(fā)展,減少了不必要的改擴建,節(jié)約社會資源,同時,設計標準符合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要求,為安全運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對城市電力通道規(guī)劃與實施情況進行調研,目前城市電力通道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在以下幾個方面:(1)架空線路實施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架空線路走廊取得越來越困難,保護難度大。隨著城市發(fā)展,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電力架空線路走廊緊張,部分城市負荷中心地區(qū)已無法開辟新線路走廊,110kV及以下線路被迫T接多個變電站,供電可靠性差。同時,電力設施中存在著輸電線路被盜、破壞等問題,輸電線路下建設違章建筑嚴重、私自種植超限樹木現(xiàn)象比較普遍,其它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如開山放炮、機動車肇事、輸電線路旁邊放風箏等,比較普通,電力架空線路保護難度大,給電力安全生產造成一定困難。(2)電力通道規(guī)劃落后電纜線路規(guī)劃建設與城市協(xié)調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根據城市有關規(guī)定,新建道路一般5年內不再允許破路施工,要求提前隨路建設電力線路通道,而目前電力投資審批是以項目為基礎,部分城市對于配合市政道路的管道預埋、配合基建工程建設的管道預埋等投資來源不明確。另一方面,部分已安排建設的預埋管道,如排管?過路管?過河管?隧道等,受變電站建設位置變化影響,使電力規(guī)劃路徑無法有效利用,部分管線無法利用,浪費嚴重。同時,部分地區(qū)地下電力管道建設遠遠超過了電力生產和管理需要,利用率低。這些都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是城市電力通道資源規(guī)劃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3)電力通道建設投資大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市政建設中要求將架空線改為入地電纜的情況越來越多,城區(qū)新建線路要求采用電纜的也越來越多。配套政策的缺乏與巨額建設資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架空線與電纜的造價差別巨大,110kV和220kV電纜的造價是同等級架空線的10倍,10kV電纜的造價是架空線的6倍。而且,巨大的投資差距和巨額的投資需求無法解決,投資無回收渠道。(4)缺少必要和合理的經濟評價隨著城市發(fā)展,對于架空入地要求多,電纜建設投入大。而且,目前各城市電力通道建設基本上以需求出發(fā),沒有結合未來電網發(fā)展,對方案適應性進行分析,對投入產出進行必要的分析,沒有實現(xiàn)滿足經濟約束條件下的規(guī)劃。(5)非標準化共用影響電網安全歷史原因形成的設施共用通道,布置方案不符合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這種現(xiàn)象的普通存在給我們電力線路的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城市范圍內的架空線路下方密布各種通訊、有線電視等多種光纜,給線路的檢修帶來了困難,同時存在其它通訊線路故障斷線對城市造成一定影響,因產權界定不清楚,經常使電力部門陷入不必要的糾紛,給正常電力生產帶來影響。對于部分電纜線路與其它公共設施未達到相關規(guī)定要求而敷設于同一溝道內,這給電纜線路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如通訊電纜的起火可能影響電力電纜安全,熱力管道導致溝道內環(huán)境改變,可加速電力電纜老化,而部分與燃氣管道共溝或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的電纜溝道消防安全是最大的問題。(6)公共溝道建設困難目前,公共溝道規(guī)劃建設的主要問題是投資較高,而且受建設條件限制建設實施困難,大部分城市政府及規(guī)劃部門認識及管理水平有一定差別,大規(guī)模建設的條件也不具備,所以目前只在部分城市局部地區(qū)內少量實施。國內外電纜隧道建設情況目前國內外大城市高負荷密度的城區(qū),土地資源極其珍貴,架空線走廊資源愈來愈緊張,在走廊十分擁擠的中心城區(qū)建造電纜隧道是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一種趨勢。本節(jié)對國內外電纜隧道建設的實踐情況進行介紹。國外電纜隧道建設情況國外大多數(shù)變電站都通過電纜與電網相連,改善城市中心商業(yè)區(qū)及其周圍地區(qū)電力系統(tǒng)環(huán)境,保證在該地區(qū)居住和工作的人能獲得安全和可靠的電力供應。電纜隧道是把變電站連接起來的一種方式,但隧道并非是連接電網的唯一方式。電纜還可以敷設在沿街的壕溝里,但國外壕溝開挖方案往往被當?shù)卣駴Q,因此變電站的連接選擇了電纜隧道方案。隨著國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的供電線路密度加大和電力需求的增長,將超高壓線路引入市中心,推動了超高壓地下輸電系統(tǒng)的發(fā)展,相繼建成不同電壓等級的隧道。國外一些國家電纜隧道建設的實踐主要有:(1)日本日本東京電力公司(TEPCO)發(fā)展中后期確定了超高壓線路引入市中心計劃(共建設13條線路),建成了目前的超高壓地下輸電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以圍繞市區(qū)的500kV外環(huán)系統(tǒng)為起點,建設盡可能靠近市中心的275kV地下輸電線路。同時使各處的地下系統(tǒng)相互連接,確保供電可靠性。東京電力公司在電力電纜隧道工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xiàn)公司擁有460km的電纜隧道和270km共用隧道。東京電力公司的新豐洲變電站是日本建的第一座500kV地下變電站,它位于東京市中心城區(qū),于2000年投運。新豐洲變電站和新京葉變電站之間建成長達約40km的電纜隧道,敷設世界上第一條長距離500kV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按二回路(最終規(guī)模三回路)建設。(2)英國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在倫敦建設400kV交聯(lián)聚乙烯地下電纜線路項目,連接Elstree和StJonh’SWood變電站,線路長度約為20km。該線路電纜截面為2500mm2,承載電流最高達3700A,輸送容量1600MVA(額定電流2309A),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線路。該條電纜線路隧道途經倫敦郊區(qū)崎嶇不平的山地,但在整個20km的距離中,標高變化不超過2~3m。隧道的地下深度從Elstree處的6m到StJonh’SWood的大約24m處。電纜隧道采用拱形結構,所有電纜在Elstree處通過直徑10.3m的垂直豎井送入隧道,然后沿20km線路牽引敷設。該項目于2004年完成,大大提高了倫敦電網的供電能力和可靠性。(3)德國德國柏林市議會于1991年初做出決定,將柏林市已有的約170km長的380kV輸電線路的大部分改造成地下電力電纜系統(tǒng)。為此,在柏林西北郊新建的Teufelsbruch開關站和已有的380kV/110kV的Reuter變電所之間建設了大約7.6km長的雙回路電力電纜系統(tǒng)。380kV電纜連接線路的地下工程按施工性質劃分成7個工程項目,其中5個項目主要是電纜溝工程,2個項目是隧道工程。該電纜系統(tǒng)經過大約3年的建設時間,于1994年12月投入使用。德國柏林電力公司(BEWAG)1999年開始建設安裝380kV的XLPE電纜的5.2km長距離的電纜隧道,于2000年秋投運。(4)新西蘭新西蘭電力公司建造的高壓電纜隧道達80km以上,在奧克蘭市中心商業(yè)區(qū)(CBD)電力增強工程中,從Hobson變電站連到Penrose變電站建造直徑為3m的電纜隧道達9.2km,該電纜隧道內安裝110、33、22kV電纜以及電纜內的光纖電纜。所有電纜的安裝和運行采用分布式溫度傳感(DTS)系統(tǒng)的遠程實時監(jiān)視。(5)澳大利亞澳大利亞EnergyAustralia電力公司正在改善悉尼市中心商業(yè)區(qū)(CBD)及其周圍地區(qū)的電力系統(tǒng),建造長1.3km的電纜隧道,把新建的Campbell大街變電站與SurryHills地區(qū)兩個小變電站以及Haymarket的TransGrid高壓變電站連接起來。電纜隧道建在公路下面,最深處位于地面以下30m(在George&Hay兩條大街交界處),最淺處位于地下12m(在Ann大街,電纜隧道深約20m)。(6)巴西巴西圣保羅市建造的Norte-MiguelReale345kV地下輸電線路,總容量為四回路1600MVA(每回路400MVA),其中運行三回路,備用一回路??傞L14.5km地下輸電線路分兩部分,安裝在電纜溝內為9.1km,安裝在隧道內為5.4km。電纜隧道采用新奧地利隧道法(NATm)進行開挖,并配置了電纜監(jiān)視系統(tǒng)。(7)愛爾蘭愛爾蘭供電局(ESB)于1998~1999年在都柏林(Dublin)地區(qū)輸電系統(tǒng)中安裝了第一條220kV的XLPE饋線電纜,敷設長度約為13.4km,其中2次跨越河流,河流段電纜敷設采用普通隧道和小孔隧道(MicroboreTunnel)。國內電纜隧道建設情況國內電纜隧道建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國內大城市的用電負荷增長很快,原有的220kV輸電系統(tǒng)供電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在大城市的市中心興建地下變電站,通過電纜隧道敷設地下電纜線路,將更高一級電壓等級500kV引入市中心已成為必然的選擇。國內(包括香港)電纜隧道建設的實踐主要有:(1)北京北京是我國城市電纜隧道應用最多的城市,已建成電纜隧道總長度達360km,每年新建電纜隧道達15km。電纜隧道敷設已成為110~220kV輸配電電纜線路主要敷設方式之一。(2)上海上海市電力公司經反復調研論證,提出了在今后上海城市電網建設中,原則上以電纜隧道為220~500kV輸電線路的主干通道,已建于地下表層的電纜排管作為電力輸送的支線延伸。上海市電力公司現(xiàn)有電纜隧道共11km,其中包括4條跨越黃浦江的電纜隧道。上海正在建設的電纜隧道有8km,在積極籌建,不久將開工建設的電纜隧道約28km。2006年2月,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力隧道在上海市全線貫通。隧道位于楊高路,是為改善上海東部電網結構而建的輸變電工程的一部分,該項輸變電工程總投資近7億元。為配合滿足浦東新區(qū)用電負荷增長的需求而建設的一座進出線達20回路220kV大型開關站,該項目作為隧道工程已完成。楊高路隧道距地面15m,長3km,直徑為3m。在此之前,另一條1.7km長的龍陽路電力隧道也已全線貫通。在2條隧道中敷設截面為1400mm2和2500mm2電纜,是我國目前最大截面的220kV電力電纜。(3)香港香港電燈有限公司(簡稱港燈)承擔香港島、鴨脷洲及南丫島的供電,電力由南丫發(fā)電廠經輸電網輸送到港島各主要負荷中心,并以275、132、66kV地下電纜及海底電纜輸送電力。港燈公司除了將電纜埋于地下以外,建造兩條電纜隧道,敷設了部分275kV充液電纜。第一條電纜隧道長3.1km,連接華富與寶云,內置2條充液電纜,于1988年啟用。第二條電纜隧道連接南風道與栢架山,隧道全長5.7km,敷設2條275kV充液電纜,于1993年啟用。充液電纜采用聚丙烯薄膜夾心牛皮紙為絕緣材料,使相同負荷容量的電纜能夠以較小的導體面積輸送電力,以減小敷設時運送電纜的體積。兩條電纜隧道均有預備充足設施,以應付日益增設輸電線路的需要。(4)長沙長沙城區(qū)最高負荷增長迅速,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一方面城市生產、生活用電需求逐年遞增,原有的主網、配網供電能力不能滿足;另一方面城市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而新建電網向地面空間發(fā)展受到嚴重制約和干擾。因此,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進行城網改造成為電網面向未來發(fā)展的新途徑。經研究論證,在一縱一橫的人民路、芙蓉路非機動車道下面修建電纜主干隧道,以長遠解決用電供求之間的矛盾。芙蓉路電纜隧道工程是目前長沙城網改造投資最多、規(guī)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隧道沿芙蓉路西側布置,北起瀏陽河南岸陳家湖渣土站,南至長沙大道友誼路,由北向南貫穿長沙市區(qū),全長約12.6km,南、北兩段分期建設。隧道最大埋深36.3m,最小埋深14.0m,沿線緊鄰眾多的高層建筑,并穿越多座立交橋、各種管線涵洞及京廣鐵路等重要建(構)筑物。電纜通道實施方式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工程條件、環(huán)境特點和電纜類型、數(shù)量等因素,且按運行可靠、便于維護的要求和經濟技術合理的原則來選擇。常見方式為直埋敷設、排管敷設、溝道敷設、隧道敷設等以及上述幾種方式交互結合的敷設。直埋方式直埋敷設具有投資省的顯著優(yōu)點,因此是被廣為采用的一種敷設方式。示意見圖2-1。電纜溝的深度應按有關規(guī)劃部門提供的標高來決定,必須保證電纜的埋設深度。直埋電纜的深度不應小于0.7m,穿越農田時不應小于1m。直埋電纜的溝底應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的細土或黃砂,電纜敷設時應留全長0.5%~1%的裕度,敷設后再加蓋100mm的細土或黃砂,然后用水泥蓋板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也可用磚塊替代水泥蓋板。回填至溝深的一半時,建議鋪一層帶有警示標志的彩條布。待回填完成后,應在電纜轉彎處、中間接頭處、與其他管線交叉處等特殊位置放置明顯的方位標志和標樁,以增強防止外力破壞能力。電纜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鋼管保護。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者,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超過30m以上者不應小于2.5倍,兩端管口應做成喇叭形,管內壁應光滑無毛刺,鋼管外面應涂防腐漆。地下并列敷設的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需互相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時,損傷其他接頭。對于電纜與其他管線、建筑等平行和交叉時,應按規(guī)格的規(guī)定執(zhí)行,不得隨意更改。水水泥蓋板水水泥蓋板電力電纜圖2-1直埋敷設示意圖排管敷設當電纜出線較多,直埋敷設有困難,且又不易修溝時,可采用排管敷設方式。排管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埋深應在地下0.5m以下,排管向工作井方向應有不少于0.2%的坡度,每個排管之間應有20mm間隙,以保證散熱。敷設方式示意圖見圖2-2。選做穿管用的管材采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比較常用的是采用塑料管。但在選用塑料管材時,應選用抗沖擊性能好、承壓能力較強的管材,不宜采用熱阻系數(shù)較大的管材,以利于投入運行后電纜的散熱。目前很多廠商生產的波紋PVC管性能較好,適于選用。圖2-2電纜排管示意圖(圖中管孔直徑F不小于150mm)溝道、隧道敷設電纜溝道、隧道內敷設是一種較常用的敷設方式,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其中敷設的電纜條數(shù)可以很多,且可隨時增加或減少,無需再次進行開挖作業(yè),由于溝道、隧道本身具有很好的保護基礎,可以抗拒外力對電纜造成的破壞,使檢修和保護都非常方便,溝道、隧道內的電纜敷設,優(yōu)點很多,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必將是今后電纜敷設的發(fā)展方向。采用溝道、隧道敷設電纜,排列電纜的間距對電纜載流量、溫升、防火災影響較大,故敷設時須保證電纜間的最小間距。電纜條數(shù)較少時可直接敷設于溝底,如直接敷設于溝底的電纜有可能被水、油或其他液體浸泡時,則應將電纜敷設于溝內支架上,電纜溝內同側敷設的各種電纜支架的排列應按高壓電纜、低壓電纜、控制電纜的順序自上而下進行排列。溝道、隧道內敷設電纜要做好防火災措施,電纜表面應刷防火涂料,中間接頭應安裝在耐火封閉的保護盒內。在隧道內設置防火墻、防火隔層,配置防火工具及報警裝置。另外電纜溝道、隧道,應有良好的通風排水設施,以降低隧道內的環(huán)境溫度和保持隧道內的干爽,保證電纜的載流量,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溝道、隧道敷設方式示意圖見圖2-3和圖2-4。(a)無支架溝槽(b)單側支架溝槽(c)雙側支架溝槽圖2-3電纜溝槽敷設示意圖例(a)方形隧道h×b:2000mm×1800mm(b)圓形隧道F:2000mm2000mm×2000mm2500mm不超過3000mm×2500mm3100mm圖2-4電纜隧道示意圖綜合分析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工程項目中電纜類型及數(shù)目,電纜路徑特點等因素來選擇。對于各種方式分析如下:直埋敷設是最經濟、簡便的敷設方式,適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