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1810-2022 物聯網標識體系 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是一項國家標準,主要針對物聯網領域內對象標識符的編碼規(guī)則及存儲方法提出了具體規(guī)范。該標準適用于需要通過唯一標識來識別和追蹤物理或邏輯實體的各種應用場景,旨在確保不同系統(tǒng)間能夠互認并正確解析這些標識符。

在編碼方面,《GB/T 41810-2022》定義了對象標識符的基本結構,包括但不限于前綴、主體部分以及可能存在的后綴等組成部分,并詳細規(guī)定了每個部分的具體格式要求。例如,前綴用于區(qū)分不同的命名空間或者管理機構;而主體則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設計,可以包含時間戳、序列號等多種信息以保證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唯一性。

對于存儲而言,本標準不僅考慮到了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護措施,還特別強調了高效訪問的需求。它推薦使用分布式數據庫或其他適合大規(guī)模并發(fā)讀寫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對象標識符及其相關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快速檢索。同時,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的數據遷移或系統(tǒng)升級等情況,《GB/T 41810-2022》也提出了一些通用的設計原則,如采用開放標準接口等,以便于后續(xù)維護和發(fā)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22-10-12 頒布
  • 2023-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1810-2022物聯網標識體系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_第1頁
GB/T 41810-2022物聯網標識體系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_第2頁
GB/T 41810-2022物聯網標識體系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_第3頁
GB/T 41810-2022物聯網標識體系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1810-2022物聯網標識體系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3510001

CCSL.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41810—2022

物聯網標識體系

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

IoTidentificationsystem—

Requirementsofobjectidentifierencodingandstorage

2022-10-12發(fā)布2023-05-01實施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41810—2022

目次

前言

…………………………Ⅰ

范圍

1………………………1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縮略語

4……………………1

物聯網領域對象的編碼

5OID……………2

編碼結構

5.1OID………………………2

的二進制編碼轉換

5.2OID……………2

在媒體中的存儲方式與要求

6OID………………………3

存儲方式

6.1……………3

存儲要求

6.2……………4

物聯網標識體系的行業(yè)應用

6.3………………………5

附錄資料性標識在中的編碼與存儲方式

A()OIDRFID……………6

附錄資料性標識在碼中的編碼與存儲方式

B()OIDGM……………8

附錄資料性標識在碼中的編碼與存儲方式

C()OIDCM……………11

附錄資料性物聯網標識體系在工程機械制造業(yè)中的應用

D()………13

參考文獻

……………………14

GB/T4181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GB/T1.1—2020《1:》

起草

。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

本文件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8)。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深圳賽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

:、、

限公司廈門漢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江蘇賽西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武漢工程

、、、、

大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韓紅強劉巍徐濼李崇賈高鵬劉曉蕾張士宗陳海楊瑞楊浩林錦毅

:、、、、、、、、、、、

邱榮健宋林健栗娟

、、。

GB/T41810—2022

物聯網標識體系

對象標識符編碼與存儲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物聯網領域的對象標識符編碼轉換要求以及對象標識符在二維條碼等不同

、RFID

物聯網媒體中的編碼存儲要求

。

本文件適用于物聯網領域的標識體系建設和應用

。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

本文件

信息技術編碼規(guī)則第部分基本編碼規(guī)則正則編碼

GB/T16263.1—2006ASN.11:(BER)、

規(guī)則和非典型編碼規(guī)則規(guī)范

(CER)(DER)

信息技術編碼規(guī)則第部分緊縮編碼規(guī)則規(guī)范

GB/T16263.2—2006ASN.12:(PER)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tǒng)互連登記機構的操作規(guī)程第部分一般規(guī)程

GB/T17969.1—2015OSI1:

和國際對象標識符樹的頂級弧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tǒng)互連對象標識符的國家編號體系和操作規(guī)程

GB/T26231—2017(OID)

二維條碼網格矩陣碼

GB/T27766—2011

二維條碼緊密矩陣碼

GB/T27767—2011

信息技術射頻識別空中接口協議

GB/T28925—20122.45GHz

信息技術射頻識別空中接口協議

GB/T29768—2013800/900MHz

物聯網標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