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咸陽市彬縣范公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958年,蘇共中央計劃三到五年內,將拖拉機等農業(yè)機器賣給集體農莊。但在赫魯曉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結果,大多數集體農莊由于要花費大筆錢財購買機械設備,不得不取消或推遲許多計劃內的項目;由于缺乏技術人員,許多拖拉機處于閑置狀態(tài),這項改革最終不了了之。由此可見,“拖拉機改革”失敗的直接原因是A.未能從根本上突破舊模式B.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C.操之過急,缺乏科學規(guī)劃D.未能調動農民積極性參考答案:C赫魯曉夫改革明顯不切合蘇聯(lián)的實際,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操之過急,缺乏科學規(guī)劃,C正確;A是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根源;C屬于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原因;D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根據1933年經濟法,羅斯福頒布了第6166號行政命令,改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機構,并加強了預算局的領導作用。1939年4月,國會通過了《新政機構改組法》,規(guī)定許多小機構合并為大機構。下列說法最準確的是:A新政違背了三權分立的原則B以機構調整保障新政推行C加強了對國家經濟的干預D總統(tǒng)行政權得到加強
參考答案:B3.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國頒行“分異令”,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即分家)者,倍其賦”。也就是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財”,實行“諸子有份”。此規(guī)定:A.是分封制影響的產物
B.推動了郡縣制的建立C.沖擊了傳統(tǒng)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參考答案:C宗法制?!敖垢缸有值芡夜藏敗焙汀爸T子有份”等信息說明,“分異”不僅要分家而且還要分割家產,這與傳統(tǒng)宗法制下由嫡長子繼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貴族家庭)和主要財產相悖,沖擊了傳統(tǒng)的宗法制;A項與題干無關,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體現(xiàn)的是家庭問題;B項不符合史實;D項錯誤,君主專制是秦統(tǒng)一后,確立了皇帝制后出現(xiàn)的。4.據《中國近代報刊史》,《時務報》初創(chuàng)時,每期只銷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達到13000份,最多時銷達17000份,創(chuàng)造了當時國內報紙發(fā)行量的最高記錄。這一現(xiàn)象說明(
)A.通俗性報刊廣受普通民眾歡迎 B.《時務報》開創(chuàng)了國人辦報的先例C.維新派利用新式媒介開啟民智 D.國人所辦的報紙市場需求量極大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根據題目所給材料,未體現(xiàn)出通俗性報紙較其他報刊更受民眾歡迎,并且《時務報》是維新派宣傳政見的機關報,非通俗性報紙,故A項錯誤;19世紀70年代,王韜和鄭觀應等改良派人物逐漸開創(chuàng)了國人辦報的先河,并非《時務報》,故B項錯誤;《時務報》是維新運動時期著名的維新派報紙,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根據題目中信息,《時務報》銷量不斷擴大說明維新派的思想傳播面不斷變廣,故C項正確;《時務報》雖為國人所辦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國人所辦的報紙,故D錯誤??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思想?宣傳方式5.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家楊奎松說:“歷史的吊詭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敗,也孕育了成功”這一論斷比較適用于(
)A.遵義會議
B.國民大革命
C.重慶和談
D.社會主義改造參考答案:A6.1839年,英國皇家委員會的一項報告指出:“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大面積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財產問題,這是一個共性問題……任何可考慮到的搶劫財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萬惡的貧困和匱乏?!庇謸鴥葎詹棵磕旯嫉姆缸锝y(tǒng)計。從1805年到1848年,英格蘭因盜竊和搶劫財產等犯罪交付法庭審判的人數從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歷史學家說,19世紀上半葉是英格蘭一個盜匪肆虐的“黃金”時代。導致當時英國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拜金主義盛行
B.工業(yè)革命迅速推進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進程加速參考答案:B7.“光榮革命確定了最后的政治安排,議會獲得了高于王權的基本統(tǒng)治權?!贝_定這種政治安排"的文件是A.《獨立宣言》B.《權利法案》C.《1787年憲法》D.《人權宣言》參考答案:B【詳解】從材料“議會獲得了高于王權的基本統(tǒng)治權”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光榮革命之后英國就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答案為B?!丢毩⑿浴贰?787年憲法》是美國的,排除AC?!度藱嘈浴肥欠▏?,排除D。8.敦煌壁畫中,魏晉南北朝時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xiàn)實的悲苦與無奈;隋唐時則更多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xiàn)幸福與祥和;宋朝時世俗場景大量滲人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
)A.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B.中外藝術的交融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D.佛教的中國化參考答案:A考點:本題考查中國古代藝術的發(fā)展,考查學生獲取信息、歸納概括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社會比較混亂,戰(zhàn)爭相對頻繁,因而佛教宣傳現(xiàn)實的悲苦;唐朝社會經濟繁榮,因而佛教宣傳享受、娛樂;宋朝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故佛教融入大量世俗社會的場景,體現(xiàn)了藝術對時代的反映,故選擇A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B項;藝術形式包括詩歌、繪畫、書法、音樂等等,C項與題意不符;材信息涉及的是佛教反映內容的變化,D項不正確。9.哥白尼、牛頓和愛因斯坦被稱為近代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其理論的共同之處是A.得到了科學實驗的驗證 B.改變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識C.推動了技術的重大突破 D.科學地概括出物質運動的規(guī)律參考答案:B相對論未得到科學實驗驗證,A項不適合愛因斯坦;“日心說”未推動技術的重大突破,C項不適合哥白尼;哥白尼的“日心說”有缺限,不能算科學地概括出物質的規(guī)律,排除D項;B項強調這三人的天文學和物理學貢獻對人類認知的推動作用。10.在羅馬,擬定遺囑是羅馬市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若遺囑監(jiān)護或遺囑中關于繼承的規(guī)定不符合法律,將會導致遺囑無效,因而必須使二者有效以保障遺囑之效力。這反映了羅馬法A.靈活性與原則性結合B.遺囑繼承權優(yōu)先原則C.確立了社會行為規(guī)范D.重視法律的權威效力參考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只有在遺囑監(jiān)護和遺囑中關于繼承的規(guī)定符合法律時遺囑才有效,這說明羅馬法重視法律的權威效力,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靈活性與原則性的結合;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遺囑繼承權優(yōu)先的原則;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羅馬法確立了社會行為規(guī)范。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11.“中國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偷顑然实鬯玫摹仓迷谝粋€高約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從平地升起,猶如須彌座托著太和殿的縮影?!逼渲畜w現(xiàn)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皇權至上
C.大一統(tǒng)
D.法治參考答案:B12.陶淵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去在任僅八十余日的彭澤縣令;李白傲睨權貴,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呼聲,他一生狂放不羈,隱逸行樂。二人的人生價值和處世準則明顯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響
B.老莊哲學的影響C.韓非思想的影響
D.墨家學說的影響參考答案:B13.20世紀90年代初,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銅工具,其中犁、鏟、斧等11種青銅農具共有53件。材料說明商代A.中原農業(yè)發(fā)展迅速
B.青銅鑄造業(yè)較為發(fā)達C.農業(yè)發(fā)展自成體系
D.青銅農具的廣泛使用參考答案:根據材料“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銅工具,其中犁、鏟、斧等11種青銅農具共有53件”可知商代青銅鑄造業(yè)較為發(fā)達,B項正確;中原農業(yè)發(fā)展迅速與材料主旨青銅鑄造業(yè)發(fā)達無關,A項排除;農業(yè)發(fā)展自成體系與材料主旨青銅鑄造業(yè)發(fā)達無關,C項排除;材料中“青銅農具共有53件”不能說明青銅農具的廣泛使用,商周時期,青銅制品廣泛存在,但是制作農具的主要材料還是木石骨蚌等,排除D項。所以選B項。B14.關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確的是A.貿易保護主義的弊端已被革除
B.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xiàn)繁榮C.英美蘇中等大國間的合作仍在維持
D.美國霸主地位動搖參考答案:C15.它是頤和園全園中的最高處,它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拱券砌成的,沒有枋梁承重,又稱“無梁殿”。這座建筑是A.佛香閣B.智慧海C.排云殿D.德輝殿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A佛香閣位于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C排云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B“智慧?!币辉~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該建筑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fā)券砌成的,沒有枋檁承重,所以稱為“無梁殿”。長廊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云山,但見金銀臺”,比喻似在云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面。D德輝殿,原為清漪園時期大報恩延壽寺多寶殿,是帝后到佛香閣禮佛時更衣休息的場所。故答案選B??键c:世界文化遺產薈萃?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頤和園16.有一近代學者指出:“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已,他還主張“國者,斯民之公產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痹搶W者是A.林則徐B.康有為C.嚴復D.陳獨秀參考答案:C材料的大意是君不是救世主,而是竊國大盜。國家是人民的公產,王侯將相都是人民的公仆。揭露君對民的苛求與殘暴,強調國家主權在民,體現(xiàn)了維新派代表人物抑君權、張民權的主張,這段話出自嚴復的《辟韓》,故B項錯誤,C項正確。林則徐是地主階級的代表,與題干不相符,故A排除。陳獨秀是資產階級激進派的代表,他主張民主共和,故D錯誤。17.史學家認為,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對歐洲大陸來說是一個大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歷史性變革的時代。導致這一歷史性變革的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確立
B.工業(yè)革命迅速擴展C.各國工人運動的蓬勃發(fā)展
D.爭奪世界霸權加劇參考答案:B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影響。18.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釋、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下面這段文字中屬于史料解釋的是孟子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特別強調①“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②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③“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④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⑤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19.美國原國務卿賴斯認為,這個世界不應再分為眾多的“極”,在全球政治中只有一個“極”,那就是“自由、和平與正義之極”。對賴斯的意圖解釋最準確是A.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B.綜合國力決定世界格局C.多極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必然趨勢
D.倡導發(fā)展經濟的全球化參考答案:A考察現(xiàn)代世界格局。美國企圖在全世界推行自己所倡導的資本主義價值觀、世界觀“自由、和平與正義”,即美國是“自由、和平與正義之極”,暴露了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20.白之浩將英國政治制度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尊嚴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白饑赖牟糠帧本哂屑ぐl(fā)和保留人們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獲得了權威和動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對這種權威的現(xiàn)代運用?!白饑赖牟糠帧薄靶实牟糠帧狈謩e指的是A.君主制和議會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憲制和共和制D.
立憲制和議會制參考答案:A21.在一次簽約儀式上,英方談判代表認為:“條約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北京駐使,沒有這一項,這個條約是一文不值的,”而清政府認為:“準夷西之偽飲差駐京,動受挾制”,此條“為患最劇,斷難允行”。這表明A.中英兩國進行了平等協(xié)商B.英國試圖在外交上控制中國C.清政府竭力維護國家主權D.中英分岐巨大導致簽約流產參考答案:B【詳解】《天津條約》是在英法聯(lián)軍武力侵略的基礎上簽訂的,體現(xiàn)不出“平等協(xié)商”的特點,故A錯誤;材料中英國代表表示該條約最有價值的是關于公使權的規(guī)定,而清政府表示該條款使政府被列強“動受挾制”,表明英國試圖在外交上控制中國,故B正確;盡管中英雙方有很大的分歧,但《天津條約》還是簽訂了,“簽約流產”的說法不成立,故D錯誤;清政府反對公使權的規(guī)定著眼于政府將受到列強的要挾,有違于傳統(tǒng)的外交體制,并非突出維護國家主權問題,故C錯誤。22.戰(zhàn)國某學派提出:“絕圣棄智,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剖斗折衡,而民不爭”。這一思想在當時A.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B.推動了各國的變法運動C.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D.維護了社會的等級秩序參考答案:C材料認為大盜的竊國就是接過了儒家圣人所鼓吹的那套仁義道德、治國方法來達到目的的,所以他主張杜絕圣人,拋棄才智,指對當時復雜的社會矛盾的反思,屬于莊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故選C;道家思想主張社會倒退,排除A;法家思想動了各國的變法運動,排除B;道家思想蔑視當時復雜的社會等級秩序,排除D.23.史料記載:從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開始,外邦人在雅典要繳納人頭稅,男人每年12德拉克馬(陶工日收入1德拉克馬),女人每年6德拉克馬,雅典人此舉的用意是(
)A.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B.凸顯雅典公民優(yōu)越感C.排擠外邦人離開雅典
D.推動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參考答案:B24.明朝張翰稱:“善為國者,令有無相濟,農末適均,則百工之事,皆足為農資,而不為農病。顧低昂輕重之權,在人主操之爾。”這段話反映的經濟主張是
(
)A.農業(yè)僅賴百工
B.百工亦為本業(yè)C.農工比重適當
D.農工任其消長參考答案:C25.“明明是海軍學校,卻要叫水師學堂。這不是一個稱謂的問題,背后,體現(xiàn)的是一個特別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新的東西,每每要被舊的壓著,戴一頂舊帽子才能存活。”其體現(xiàn)的是A.欣然接受器物層面的西化B.諷刺“中體西用”的局限C.反對洋務派的變革嘗試D.認識到了中國落后的根源參考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對洋務運動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及理解知識的能力。根據材料所述“新的東西,每每要被舊的壓著,戴一頂舊帽子才能存活”,這表明洋務運動中,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但是不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思想,諷刺了洋務運動中“中體西用”的局限,B項正確;材料是體現(xiàn)“中體西用”的局限,A項錯誤;材料不是反對變革,是反對只學技術的變革,C項錯誤;中國落后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小農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形態(tài),D項錯誤。故選B。26.下圖所示情景出現(xiàn)在
A.民國33年B.民國34年C.民國44年D.民國45年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圖片中的信息“臺灣光復”,可知這一情景發(fā)生在1945年,即民國34年,本題正確答案應該為選項B;選項ACD錯誤。27.1978年,中美雙方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zhí)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后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边@一公報的發(fā)表A.說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疊.給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提供較好契機C.促成了中日兩國關系的正?;疍.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重要砝碼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期,與題干中時間“1978年”不符,排除A。中日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也是在1972年,排除C。題干涉及的是中美兩國在臺灣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有利于臺灣問題解決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排除D,故選B??键c: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椭腥瞻罱徽;ぶ忻狸P系正?;?8.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漸上升為全國性城市,當時廣為流行的“揚一益二”之說就是較好的證明,廣州也在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材料現(xiàn)象說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區(qū)域分工日益深化C.經濟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經濟屬性不斷增強參考答案:考點:商業(yè)的發(fā)展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唐代城市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揚州、益州、廣州城市地位的上升均是由于自身工商業(yè)經濟的繁榮,D項正確;A項表述與材料無關;B項中“區(qū)域分工深化”材料體現(xiàn)不出來;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應在宋代以后。故選D。答案:D29.學者們認為,從世界范圍內看,英國最早確立了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如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政府對議會負責等等。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等制度所體現(xiàn)的現(xiàn)代國家制度的核心是
A.對權力的監(jiān)控
B.對君主的制約
C.突出法治
D.強調主權在民參考答案:A30.參加費城制憲會議的代表們對“共和”的認同遠甚于“民主”,因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亂甚至“暴民專政”,但同時也相信國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須有人民的存在。為此,他們當時選擇了A.聯(lián)邦制B.政黨制C.代議制D.普選制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可知,參加費城制憲會議的代表們贊成“共和”的理念,但政府管理由人民選派代表組織,這是代議制的體現(xiàn),C項正確;聯(lián)邦制的目的是組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維護州和人民的利益,排除A;政黨制是分權制衡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排除B;普選制是在國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的,排除D。所以選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分別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法經》與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結構與內容歸納表。內容說明《盜》“盜”是指竊取財貨《賊》“賊”是指對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亂《網》“網”
即“斷獄”,是審斷罪案的法律《捕》“捕”即“捕興”,是有關追捕逃亡的法律《雜》“雜”是對“輕狡、越城、博戲、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種違法行為的懲罰《具》“具”是根據犯罪情節(jié)和年齡情況,對判罪定刑加重或減輕的規(guī)定,相當于現(xiàn)代刑法典的總則部分
標題主要內容備注第三表:執(zhí)行有關裁決執(zhí)行的規(guī)定主要是有關債務的執(zhí)行第四表家長權有關家內身份的規(guī)定
第五表:繼承和監(jiān)護有關遺產繼承和債務繼承及監(jiān)護的規(guī)定
第六表所有權和占有有關所有權的轉移、占有,糾紛裁定、債權占有等規(guī)定出現(xiàn)了“現(xiàn)金借賃”“要式買賣”等契約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關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
第八表私犯有關傷害、盜竊、詐騙等規(guī)定但以刑罰制裁的共有10條,其余作民事處罰第十條宗教法有關喪葬方面的宗教儀式和習俗的規(guī)定
從表中提取相關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
寫明論題,史論結合,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參考答案:示例一:論題:
不同的經濟基礎決定了不同的階級目的。闡述:
《法經》建立在封建自然經濟基礎上,是通過統(tǒng)治者自身政治變革形成的,必然要促進封建經濟的發(fā)展,維護以君主為代表的階級利益;
從內容看,《法經》將“盜”“賊”放在法典之首,《雜法》中亦有諸多有關“逾制”罪名的規(guī)定,顯現(xiàn)出《法經》積極維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和等級秩序。
而《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貴族斗爭妥協(xié)的產物,它既反映貴族的意志,實質仍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但也必然反映了一些平民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利益訴求。
同時,建立在高度發(fā)達的奴隸制商品經濟之上,必然要服務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保護私有財產及債權人的利益??傊?,"
產方式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階級目的。示例二:論題:
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傳統(tǒng)影響了不同的價值取向。闡述:
二者建立的經濟基礎不同,對于公私法內容的比重安排不同?!斗ń洝方⒃诜饨ㄗ匀唤洕A上,更注重于對封建等級制度和統(tǒng)治秩序的維護,因而公法的比重遠大于私法,而《十二銅表法》由于建立在發(fā)達的奴隸制商品經濟上,私法的比重遠大于公法。二者的文化傳統(tǒng)不同,影響法律觀念的不同。中國古代的法與刑是相通的,人們從法律體系中,所感受到的是強制性和義務性要求,體現(xiàn)法禮結合的理念。而羅馬法往重保護私有財產及債權人的利益,尊重個人,更加體現(xiàn)自然法的精神。總之,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傳統(tǒng)影響了不同的價值取向。(“示例”僅作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本題據表格“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法經》與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結構與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表格中提取相關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例如:不同的經濟基礎決定了不同的階級目的。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中國封建自然經濟基礎、新興地主的階級利益;羅馬高度發(fā)達的奴隸制商品經濟基礎、奴隸主階級和平民的利益訴求等方面予以闡述。注意史論結合。點睛: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應該緊扣題干關鍵詞“提取……信息,自擬論題……予以闡述”,再結合材料關鍵信息及戰(zhàn)國時期和古羅馬時期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史實特征,即可從經濟基礎、階級利益等方面進行闡述。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說,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問,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里,精神導師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叭祟愐恢笨枯S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信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況就是這樣,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田憶,或曰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力量?!薄幾钥枴ぱ潘关悹査埂稓v史的起源與目標》解讀材料,提煉出一個論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相關史實,加以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點,闡述史論結合,12分)參考答案:示例l:論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興起,構成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軸心時代構筑了各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對各民族產生了深遠影響)(2分)闡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著深刻而急劇的變化,一大批思想家面對著社會的變革,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對社會的變革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家學派的“仁”、“仁政”,“禮”及道德教化等思想,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對后世中國人的心理、觀念、習慣、行為方式及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如答法家思想,則應體現(xiàn)法治觀念和改革精神;如答道家思想,則應反映道家思想構筑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基礎。其它言之成理即可,10分)示例2:論點:宋明儒學“復興”,程朱理學順勢而生。(軸心時代思想的蘇醒或復興,為人類文化發(fā)展提供了精神源泉)(2分)闡述:魏晉隋唐時期,佛教盛行,道教廠為傳播,儒學遭遇困境;兩宋時期,二程、朱熹,汲取和消化佛、道文化,把儒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構建起新儒學體系—程朱理學;程朱理學在南宋以后逐漸發(fā)展成官方哲學,流傳到朝鮮、越南、日本,“儒學文化圈”形成。(10分)說明:也可選擇“西漢董仲舒復興儒學”“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人性復蘇,文藝復興崛起”“啟蒙運動的興起”等論點。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子謂“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謂“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長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yǎng)為事,陰長居大冬而積于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巴跽叱刑煲庖詮氖?,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董子《舉賢良對策》謂“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悸勌熘蠓钍怪跽?,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幇资捁珯唷吨袊嗡枷胧贰凡牧隙芏仡U、張載用太極或太虛的氣一元論,結合易傳的宇宙論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體宇宙論。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窮理”重新解釋經典的內涵,從本體論、人性論、知識論三個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學。朱熹把這一理學發(fā)展為以“理氣”、“心性”、“格致”問題為中心的“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全面體系。陸九淵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認為人心即是道德主體,心能自身決定道德規(guī)范,突出了道德實踐中的主體性原則。理學和心學的互動、論爭貫穿并促進了理學的發(fā)展。宋明理學作為儒學復興的運動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達在張載的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幾躁悂怼吨腥A文明的核心價值——國學流變與傳統(tǒng)價值觀》(1)根據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學的發(fā)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發(fā)展的原因。
參考答案:(1)特點:強調君權神授,神化君主的權威;把陰陽五行學說、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張治國刑德并用,重德遠刑(或答“德主刑輔”);宣揚天人感應,限制君主權力。影響:繼承、發(fā)展了儒家思想,推動其最終成為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有利于維護君權,構建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約皇權。(2)趨勢:不斷發(fā)展完善(或答“體系化”);哲學化(或答“思辨化”);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更加注重責任感、使命感。學科@網原因:唐宋時期政局變動,社會動蕩;儒學受到來自佛、道的沖擊(或答“三教合一”);理學家個人的主觀努力;理學與心學各派別之間的論爭。本題考查董仲舒思想的特點和影響、宋明理學的發(fā)展趨勢和原因,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薄膜包衣粉合作協(xié)議書
- 自行車租賃服務品牌建設考核試卷
- 氮肥施用的農業(yè)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新媒體廣告創(chuàng)意與設計
- 2025年耐高溫濾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同位素分離裝置項目發(fā)展計劃
- 新時代教師思想教育體系建設
- 2025年一級建造師之一建港口與航道工程實務真題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高通量試驗反應堆及配套產品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隔音降噪設備:隔音吸聲材料合作協(xié)議書
- 企業(yè)所得稅課件
- 2025年高考政治核心知識總結
- 2025廣西中馬欽州產業(yè)園區(qū)投資控股集團限公司招聘4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工程過賬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托管中心晚輔老師培訓
- 兼職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2教學設計2:2 2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押題重難點檢測卷(含答案)
- 廣西地方公路養(yǎng)護工程預算定額
- 《中式美食鑒賞》課件
- 姐妹間房屋轉讓合同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