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搶食征信蛋糕謹防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_第1頁
阿里騰訊搶食征信蛋糕謹防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_第2頁
阿里騰訊搶食征信蛋糕謹防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_第3頁
阿里騰訊搶食征信蛋糕謹防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_第4頁
阿里騰訊搶食征信蛋糕謹防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個人征信市場放開,互聯網公司通過海量數據勾畫個人立體信用數據;目前難以形成統一數據標準實現行業(yè)共享

如果你手機號碼十年沒有換,或者是你經常捐錢支持公益事業(yè),那這些良好記錄都可以為你“變現”,因為在互聯網公司的記錄里,像這樣的消費者將會獲得較高信用評級。不過,你對身邊的小事也得多多留心。比如滴滴打車違約幾次、用大眾點評訂餐爽約了幾次、網上賣了幾次假貨……越來越多的生活信息被記錄進個人的征信檔案。

1月5日,央行發(fā)布了《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yè)務準備工作的通知》,準許拉卡拉、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8家機構準備個人征信工作,千呼萬喚,個人征信業(yè)務市場終于放開。未來,除了央行的官方信用報告之外,每個人還將有一份自己的草根版信用報告。阿里巴巴、騰訊首批被準入的機構,已經開始搶占這塊“草根版征信”大蛋糕。

入圍公司拼用戶數量

在此次向8家機構開放之前,個人征信業(yè)務僅由央行的征信中心負責。

但是央行現有征信數據覆蓋面較為有限,目前央行個人征信系統共收錄8.5億人信息,其中僅3億多人有信貸數據,其余5億人沒有信貸信息,這以學生群體、個體工商戶或者自由職業(yè)者為主。

但他可能是活躍的網民,在互聯網上有很多行為軌跡,他可能通過網絡訂過餐、打過車等等。互聯網公司通過海量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來預測其風險表現和信用價值,在互聯網上,這部分人可能是立體的,并能勾畫出其信用身份證。

來自于互聯網的信息包羅萬象,在互聯網上人的行為變成24小時可記錄。比如芝麻信用整合網上銀行、電商、社交、招聘、婚介、公積金社保、交通運輸等各方面數據,內容更多。你用滴滴打車時違約幾次、在大眾點評訂餐爽約了幾次、在網上賣了幾次假貨,這些信用信息在互聯網上都已經有所記載。

而央行的信用信息基本是來自于金融機構,主要內容是個人身份信息、銀行信貸記錄、逾期記錄等,內容較為單一。

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是此次入圍的8家企業(yè)之一,憑借著支付寶、淘寶、螞蟻微貸等合作方,已經整合了3億多實名個人、370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yè)數據。而騰訊征信則坐擁8億的QQ賬戶,超過5億的微信賬戶,超過3億的支付用戶,以及QQ空間、騰訊網、QQ郵箱、微博等多種服務上聚集的龐大用戶,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

此次入圍首批名單的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表示:“央行是在做我國征信的基礎建設工作,而我們是在做多樣化的服務和應用?,F在央行確定要求我們做準備,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做一些投入,做一些系統、制度建設?!?/p>

征信報告不再“獨一份”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個人征信向市場開放之后,信用評價可以是多維度的,有央行出具的官方報告、也有芝麻、騰訊出具的草根版報告,對于個人客戶來說可能多了一個選擇。

李女士最近正在為房貸的事情而煩惱。2012年她曾經因為出國而錯過了日,導致了信用卡逾期還款,在這次申請貸款時就被無情拒絕了?!般y行說我的信用記錄不好,銀行不能放貸。”李女士說。

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銀行申請貸款時、在申請信用卡時,都需要一份個人征信報告,這份央行征信中心出具的報告甚至有“生死大權”。未來除了央行官方的征信報告,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的“草根版”信用報告會成為有力的補充。比如芝麻信用體系就包括芝麻分、芝麻認證、風險名單庫、芝麻信用報告、芝麻評級等一系列信用產品。

不過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央行的征信報告依然是最權威的,草根版的報告有多少地方、多大程度上認可和接受是個問題。就比如說之前有網友喊支付寶提供個人資產證明,以便辦理簽證的時候作為資料使用,但大使館們基本都只認銀行的資產證明。

無論信用評級的采用度如何,信用的應用確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芝麻信用在生活板塊上已有很多設想和研究。如免押金服務,芝麻信用可為租車服務公司提供征信記錄,信用評分高的人可以免去押金;比如在相親網站的應用,通過信用數據看人品怎么樣、信用如何,防止“騙婚”者。很多人都在租房子的時候犯過愁,作為租客,會擔心房東是個騙子,作為房東,害怕租客是壞人,有沒有評價體系可以看看這個人到底人品如何?……這些都是未來草根版信用可以應用的地方。

有望降低P2P高額征信成本

放開個人征信系統也為P2P平臺帶來“福音”。由于征信體系還非常脆弱,目前央行的征信數據又不對P2P平臺開放,信用審核成為不少國內P2P平臺的巨大難題。“未來民間征信會成為國家征信體系的有效補充,也可以進一步降低P2P的線下征信成本,同時幫助P2P平臺加快貸前審批?!苯鹦啪WCEO安丹方說。

安丹方稱,在對借款人的審查中,P2P平臺收集的信息不僅要包括職業(yè)、收入、住址、貸款、信用卡等基礎數據,還應該有消費信息的記錄,以及社交中的人品等信息,例如:是否出現過逃票、有沒有案底、有沒有過偷稅漏稅、有沒有賭博等不良嗜好等,借以判斷借款人是否有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

而各平臺之間沒有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對借款人的信用審核多數是依靠平臺自身審核技術和策略。銀客網CEO林恩民介紹,銀客網在參考央行征信報告后,大多數P2P平臺都會派出調查員實地調查借款人的真實信息,但這個信息的掌握和使用都在該平臺,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

“嚴格風控下的大部分P2P公司需要付出較高的線下征信等成本,如果線下征信,每個借款人信用數據的成本大概需要100元至200元。平臺之間的信用檔案無法打通,因此行業(yè)內經常出現重復授信的情況,使得違約風險大大提高。如果未來個人征信業(yè)務可以迅速發(fā)展起來,可以省去一些線下征信的步驟,進一步降低線下征信的成本?!卑驳し秸f。

如果民營征信機構能夠流通相關海量數據,既優(yōu)化了資源配置,又節(jié)省了社會成本,還能讓信用數據產生真金白銀的價值。孫陶然表示,好的信用體系會讓大家更輕松。“比如原來做貸款,需要通過擔?;蛘叩盅?,但是如果有了信用體系,可以沒有抵押沒有擔保,也能貸到錢。信用好的話,貸款利息可能還會比較低?!睂O陶然說。

■延展

“數據共享、隱私保護”難題怎解?

雖然個人征信邁出了市場化的一步,互聯網征信將極大地豐富傳統征信數據,但是這些新來的競爭者能否攪動這個市場呢?一個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依然面臨諸多困難,比如很難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供行業(yè)共享,比如能否真實反映信用,比如個人隱私如何被保護……這些讓草根版征信體系到目前依然是“看上去很美”。

1

缺乏信貸數據的模型不一定準

“個人征信市場開放,是否意味著能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統?”央行剛公布放開個人征信市場的消息,很多業(yè)內人士都問了同樣的問題。

銀客網CEO林恩民指出,要想真正建立互聯網時代的征信體系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下一步,獲準從事個人征信業(yè)務的機構們還要與央行做接口、調數據等等,這些事務龐大而繁雜,短期實現難度很大。

標準不一也是無法共享接入的一個現實情況。金信網CEO安丹方表示,銀行等機構的數據在標準、格式和定義上都類似,但民間機構的交易數據形態(tài)各異,對數據的定義不同、業(yè)務操作規(guī)范不同、授信標準也不同,很難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供行業(yè)共享。最為關鍵的是“目前做征信的這些機構之間有些本身就存在競爭,數據是各家企業(yè)的核心資產,沒有一家機構愿意把數據賣給競爭對手,想要實現信息數據的共享也不太現實。”安丹方說。

事實上,騰訊征信、芝麻信用等公司雖具備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但這些數據與個人的借貸行為關系并不大,因而其建立的模型不一定準確,很難被主流的金融機構引用。

騰訊征信和芝麻信用目前采用的是從一個人過往信貸記錄推斷和預測未來的預期風險。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真正決定個人信用狀況的,核心的還是過往的信貸歷史記錄,當他有借錢還錢的記錄之后,就能預測他下一次逾期的情況。在拍拍貸的風控模型里,用戶的社交數據大約只占8%到9%的權重,用戶的還款記錄、還款行為占到50%到60%的權重。恰好在這方面,阿里、騰訊比較欠缺,尤其是騰訊,幾乎沒有涉足過信貸業(yè)務,沒有還款數據,它的模型也不會那么準確。

在P2P平臺點融網CEO郭宇航看來,美國征信公司FICO針對個人采集了100多個數據維度,但真正納入征信模型的只有十幾個維度,這其中也是經歷了大量的分析運算,海量的數據也意味著大量的試錯。

2

防止以征信為名攫取個人信息

這兩天銀行2分錢/條倒賣個人信息的消息滿天飛,有網友驚呼“在中國根本沒有隱私可言”。民間的個人征信機構也面臨這樣一個難題。這些以營利為目標的商業(yè)公司,會不會以征信為名非法“攫取”個人信息?會不會在法律沒有健全的情況下擅自對這些數據進行商業(yè)化使用?會不會以技術為外衣遮擋商業(yè)目的?這都成為消費者最為擔心的問題。

在隱私保護層面,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向記者稱,公司在處理用戶數據時會先進行“脫敏”處理,即將數據清洗、加工后再使用。在搜集用戶數據前會先得到用戶的授權,并且對于那些電話、地址等敏感信息,也絕對不會透露出去。此外,在數據存儲中,也會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并根據數據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存儲方式。

出于對信息安全的保護,2013年1月出臺的《征信匯通天下金融加盟

管理條例》,對個人信息的采集做了明確的限制:比如禁止征信機構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我國法律既沒有對個人信息合理使用范圍劃清界限,也沒有對大數據商業(yè)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