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教師版)_第1頁
等高線(教師版)_第2頁
等高線(教師版)_第3頁
等高線(教師版)_第4頁
等高線(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414頁,總=sectionpages1414頁試卷第=page1313頁,總=sectionpages1414頁等高線專項練習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題型注釋)下左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右圖為此圖甲、乙兩點間地形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1.陡崖M最大落差(米)為()A.198B.290C.380D.4502.圖中等高線P的數(shù)值為()A.300B.400C.500D.6003.圖中王村位于乙地的()A.東北方向B.正東方向C.正西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1.C2.B3.A【解析】試題分析: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據(jù)圖可知:M處有3條等高線重合,所以該處為陡崖,根據(jù)陡崖的計算公式(n-1)×d≤H<(n+1)×d(H為相對高度,d為等高距,n為重合或兩點間的等高線條數(shù)),可以計算出陡崖的相對高度為200≤H<400,所以本題C正確。2.根據(jù)剖面圖可知:甲、乙兩地之間出現(xiàn)了一塊洼地,根據(jù)等高線的知識可知,P處相鄰兩側(cè)的等高線分別為400米和500米,依據(jù)“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guī)律,等高線P的數(shù)值為400,所以本題B正確。3.根據(jù)甲、乙兩地間剖面圖的指向標可知:甲、乙兩地之間為正南正北方向,故王村位于乙地的正東方向,所以本題A正確??键c: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剖面圖、等值線圖。讀“某區(qū)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4.某工程隊擬在上面等高線圖中A.B兩地間修建一座橋梁,橋面與其下方谷底的M相對高度可能為()A.50mB.100mC.150mD.200m5.野外科考隊員夜晚在A地觀測到北極星在B方向的上空,A地在M地的()A.東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東南方【答案】4.B5.C【解析】試題分析:4.據(jù)圖結(jié)合等高線知識可知:A.B海拔高度在200-250m之間,M海拔高度在100—150m之間,由此可知橋面與谷底M的相對高度取值范圍在50—150m之間,所以本題B正確。5.野外科考隊員夜晚從A觀測到北極星在B方向上空,即B在A的正北方向,圖右側(cè)為正北。所以A地在M地的西南方向,所以本題C正確??键c:本題主要考查地圖的基本知識、等高線、地形剖面圖、等值線圖。湖岸是指湖盆邊緣與四周陸地相鄰的地區(qū),湖岸線是湖水面與湖岸的交線。讀某地等高線(單位:m)圖和湖岸線變化圖,回答下列各題。6.圖中①②③④四處湖岸坡度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7.關(guān)于圖示區(qū)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處位于分水嶺B.甲處能欣賞到瀑布景觀C.夏季湖水補給河水D.圖中最高處海拔為550~600米【答案】6.D7.A【解析】試題分析:6.據(jù)圖可知:豐水期水位線和枯水期水位線可以看作兩條等高線,④地兩線最密集,說明④地地勢最陡,所以本題D正確。7.據(jù)圖可知:乙處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是山脊,為分水嶺,A正確;由于甲陡崖上方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無法形成河流,因此該陡崖處無瀑布,甲處無法欣賞到瀑布景觀,B錯;由于該地位于我國東部某地,6月份正值該地降水豐富的時期,河流處于豐水期,河流水補給湖泊水,C錯;據(jù)等高線知識可以判斷圖中最高處海拔為600~650米,所以本題A正確??键c: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剖面圖、等值線圖。下圖為浙江省某地等高線圖,該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騰不息。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圖示地區(qū)有大小兩個湖泊,其中有一個為壯麗的瀑布提供了豐富的水源,該湖泊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9.該瀑布的高度可能為()A.20mB.50mC.90mD.120m10.當?shù)卮迕癜l(fā)現(xiàn)圖示地區(qū)山青水秀,特別是每到夏季云霧繚繞。于是在甲、乙兩個地方發(fā)展了農(nóng)家樂,但每到冬季,就發(fā)現(xiàn)乙農(nóng)家樂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A.乙所在地山高林密,視線不好,不利于欣賞風景B.乙農(nóng)家樂收費標準過高、服務質(zhì)量不好,客人不愿意來C.乙農(nóng)家樂冬季光照條件不好,餐飲環(huán)境陰冷、光線陰暗,客人不愿意來D.乙農(nóng)家樂地勢高,受冬季風影響大,導致餐飲環(huán)境陰冷,客人不愿意來【答案】8.B9.B10.C【解析】試題分析:8.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起的為山谷,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起的為山脊。河流發(fā)育在山谷中,所以,湖泊③④沒有河流與瀑布相通,不合題意;湖泊①在瀑布下游,湖泊②在河流上游,可以為瀑布提供水源。9.A處位于河谷,陡崖A處形成瀑布。圖中相鄰兩條等值線的海拔差值為30米,瀑布處兩條等高線相交,瀑布的高度在30米和9010.甲乙兩處海拔高度差異小,A、D錯誤;乙坡位于西北坡,處于陰坡,光照條件差,冬季陰冷,環(huán)境較差??键c: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回答下面各小題。11.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guān),圖中林木密集區(qū)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山頂12.圖示區(qū)域內(nèi)東、西兩側(cè)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B.235米C.220米D.255米【答案】11.A12.B【解析】試題分析:11.讀圖,根據(jù)等高線的彎曲情況,可以判斷林木密集區(qū)分布在山谷中,因為山谷中水流匯集,泥沙沉積,水分條件、土壤條件較好。A對。鞍部、山脊、山頂水分、土壤條件差,B、C、D錯。12.讀圖,根據(jù)高差計算公式(n-1)d≤H<(n+1)d,(其中n為兩地之間相隔的等高線條數(shù),d為等高距)由題目可知等高距是30米,可以算出東、西兩側(cè)高差為180~240米,結(jié)合所給答案可知最大高差可能為220米。C對。A、B、D錯??键c:等高線的判讀。某校組織去某山區(qū)進行夏令營活動,需要借助地形圖完成相應的活動安排與設計。13.圖中A、B、C、D四個地點,最合適在活動期間搭帳篷宿營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14.對于該區(qū)域的地形判讀,認識正確的是()A.該區(qū)域是由兩座山峰組成的丘陵地區(qū)B.河道彎曲,河流湍急C.陡崖的相對高度不超過120米D.山體險峻,坡陡谷深15.已知B點的氣溫為28℃,則山頂?shù)臍鉁貫椋ˋ.28.96℃B.27.86C.27.04℃D.28.04【答案】13.C14.A15.C【解析】試題分析:13.浙江夏季是雨季,A位于河流沿岸,一旦遇到暴雨天氣,水位上漲,容易出現(xiàn)險情,故A錯誤;B地位于山谷口,在山區(qū)容易發(fā)生山洪災害,B處有遭遇泥石流的危險,故B錯誤;D處是陡崖,容易發(fā)生碎石崩落危險,故D錯誤;C處地勢較高,地形較開闊平坦,沒有前面的各種災害,地質(zhì)災害最少,故C正確。14.讀圖,可以看到兩座小山峰,海拔低于500米,屬于丘陵,所以主要是由兩座山峰組成的丘陵地形,故A正確;從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看,河流基本上沿等高線流動,落差小,水流平緩,故B錯誤;圖中的等高距是40米,根據(jù)高差公式(n-1)·d﹤H﹤(n+1)·d,可以算出陡崖相對高度約80-160米,可能超過120米,故15.B點海拔為80米,山頂海拔240米,海拔差為160米,且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氣溫下降0.6℃,由此可知山頂氣溫=28℃考點:等值線判讀。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16.圖中等高線a和等高線內(nèi)b的數(shù)值可能分別是()A.200米,350米B.400米,350C.200米,450米D.400米,17.圖中河流在乙河段大致的流向是()A.自東向西B.自西北向東南C.自南向北D.自西南向東北【答案】16.D17.D【解析】試題分析:16.讀圖,圖中有河流存在,說明河流所在處是山谷,所以a的數(shù)值為400米。根據(jù)等高線數(shù)值的變化趨勢判斷,b地的海拔在400-500之間,所以可能是450米,故D正確A、B、17.結(jié)合前面分析,b處為一小山,或高地,不適合作滯洪區(qū),故A錯誤;根據(jù)經(jīng)緯度判斷,該地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為主,不是草原植被,故B錯誤;位于亞熱帶,河流沒有結(jié)冰期,沒有凌汛現(xiàn)象,故C錯誤;根據(jù)緯度判斷,圖示區(qū)位于北半球,水流向北流,根據(jù)地轉(zhuǎn)偏向力,水流向右偏,侵蝕東岸,所以河漫灘多發(fā)育在河流西岸,故D正確。考點:地形剖面圖,等值線判讀及綜合應用。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8.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19.在一次較大的降水過程中,降落在③地的雨水匯成的徑流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自東北向西南B.自東南向西北C.自西南向東北D.自西北向東南20.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A.28mB.42mC.55mD.60m【答案】18.B19.D20.B【解析】試題分析:18.從上圖的等高線圖可以看出,最粗的實線表示河流,那么河流兩側(cè)的等高線均勻分布,從河流開始,①的等高線多了一條,所以要比②的海拔更高;而等高線相對稀疏,坡度更小,故選B。19.由③處垂直向下,各線有較小的向高處凸出部,為新發(fā)育的溝谷;其走向大致與左側(cè)河流同向──自西北向東南。故選D。20.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陡崖的高度是介于(n-1)*10米-(n+1)*10米,也就是介于30米至50米之間,所以相對高度可能是42米,故選B??键c: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地形等高線的彎曲與疏密蘊含著許多關(guān)于地形的信息。下圖是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示意圖。據(jù)圖完成下列小題:21.圖示地區(qū)山谷的基本走向為()A.東北—西南向B.東西向C.西北—東南向D.南北向22.圖示地區(qū)最高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較陡,下部較緩C.上、下部均平緩D.上部較緩,下部較陡【答案】21.A22.B【解析】試題分析:21.山谷是等高線由低處凸向高處的部位。讀圖可知,圖示山谷地區(qū)的基本走向是東北—西南向,A對。22.根據(jù)圖中等高線分析可知,最高峰的西北坡等高線上密下疏,所以地形是上部較陡,下部較緩,B對。考點:該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以下問題。23.導致圖中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A.避開河谷B.避開山脊C.聯(lián)系居民點D.避開斷層24.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線分布③沿斷層線分布④聚落的規(guī)模與地形有關(guān)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23.A24.A【解析】試題分析:23.圖中鐵路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帶,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避開河谷。24.從圖中可以看出,圖中局面點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線分布??键c:交通線路和聚落的影響因素。某校學生于臺風過后,前往某山區(qū)實習,觀測溪谷的變化情況。下圖為學生實習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25.學生在實習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發(fā)量B.溪谷的蒸發(fā)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臺風降雨量;堆積物粒徑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積物粒徑大小26.學生在溪谷的觀測點是()A.甲、乙B.乙、丁C.甲、丙D.乙、戊【答案】25.D26.C【解析】試題分析:25.溪谷的蒸發(fā)量、臺風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觀測出來的,A、B、C錯。只能通過等高線圖,分析溪谷坡度的大小,通過觀察比較堆積物粒徑的大小,D對。26.學生觀測的地點是位于溪谷處,根據(jù)圖中等高線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斷,甲、丙兩處是溪谷,C對。乙、戊處沒有河流,不能觀察溪谷,A、B、D錯。考點:等高線圖的應用,河流分布位置。讀下圖(a.b.c代表圖中等值線相應的數(shù)值),回答下列各題。27.若圖中曲線為等高線,且a>b>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q線為山谷線,集水線B.pq線為山脊線,分水線C.mn線為山脊線,集水線D.mn線為山谷線,分水線28.若圖中曲線為垂直方向高空等壓面分布圖,且a>b>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q對應的近地面天氣多晴朗B.n對應的近地面天氣多晴朗C.q對應的近地面氣壓一定比n地近地面氣壓高D.q點氣壓一定比m點氣壓低29.若圖中曲線為近地面等溫線,a>b>c,且圖示地區(qū)為大范圍的、海陸兼?zhèn)涞牡貐^(qū),pq位于陸地,mn位于海洋,則此時()A.m地可能有寒流通過B.地中海表層海水鹽度為一年中最低C.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D.p地可能盛行冬季風【答案】27.B28.B29.A【解析】試題分析:27.pq處等高線凸向低值方向,為山脊,形成分水線;mn處等高線凸向高值方向,為山谷,形成集水線。28.q地等壓面向上凸起,表明該地氣壓高于同高度其余地方的氣壓,說明該地近地面氣流上升,易形成陰雨天氣,A錯誤;同理可知B正確;根據(jù)氣壓的形成原理可知,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氣壓,因此C錯誤;q點氣壓高于m點。29.m地位于海洋上,且等溫線凸向高值方向,說明該地溫度低于同緯度其余地區(qū)的溫度,可能是受寒流影響;該圖中等溫線彎曲也可能是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的影響,此時陸地等溫線向低溫方向凸出,說明陸地溫度高于同緯度海洋溫度,說明此時季節(jié)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區(qū)炎熱干燥,降水少,蒸發(fā)旺盛,表層海水鹽度較高;潘帕斯草原為冬季,草木枯黃;p地盛行夏季風??键c:等值線綜合判讀下圖為等高線分布圖,若圖中等高線的數(shù)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遞減,完成下列各題。30.若四幅圖中的等高距皆為50米,比例尺分別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31.若四幅圖中的比例尺皆為1:10000,等高距分別為10米、20米、30米、40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答案】30.A31.B【解析】試題分析:30.四圖等高距相同,圖上距離相同,則比例尺越大,相鄰等高線間的實際距離越小,單位水平距離間的高度變化越大,坡度越大。31.四圖圖上距離相同,比例尺相同,則等高距越大,單位距離間的高度變化越大,坡度越大??键c:比例尺、等高線圖判讀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據(jù)此回答下列小題。32.圖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A.400米B.150米C.278米D.199米33.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2.C33.B【解析】試題分析:32.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圖中陡崖有三條等高線通過,根據(jù)相對高度計算可知,陡崖的高度大于200米,小于400米。33.圖中①點與乙村之間有陡崖視線阻擋,③地與甲村之間有山脊阻擋,不能通視;④地能看見乙村,但是與甲村之間有視線阻擋;圖中②地地勢最高,與甲村和乙村之間無視線阻擋??键c:該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以下問題。34.圖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點是()A.甲B.乙C.丙D.丁35.圖中兩地間能夠開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A.從乙到丙B.從丁到乙C.從戊到甲D.從丁到戊【答案】34.B35.D【解析】試題分析:34.甲乙兩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可能形成瀑布;根據(jù)等高線彎曲方向可知,甲地位于山脊處,缺少水源,不會形成瀑布,乙地位于山谷處,易形成河流,水源足,最易形成瀑布。35.從乙到丙之間需穿過山脊,不能自流引水;從丁到乙、從戊到甲地勢升高,不能自流引水;從丁到戊地勢略有降低,可自流引水。考點:等高線地形圖判讀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36.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圖中數(shù)碼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①②⑥。(2)③、④兩地的相對高度為米,若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其實際水平距離為(3)如果把圖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圖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為。(用數(shù)字表示)(4)有AC和BC兩種方案把水引到C處,應選擇線,理由是。(5)若從甲、乙、丙三處中選其中一處修梯田,以最好,原因是?!敬鸢浮浚?)鞍部山谷陡崖(2)1436(3)1∶100000(4)ACAC雖然引水距離較長,但水從水庫引出后可以順著地勢進行自流;而C處地勢比B處高,BC線不便于自流引水(5)丙丙處地勢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丙處的地勢比水庫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窘馕觥吭囶}分析:(1)讀圖可知,②處有河流流過且從等高線圖可知海拔中部低兩側(cè)高為山谷,⑥處等高線重合,說明為陡崖。(2)③地海拔為428米,④地海拔為571米,兩地相對高度=571-428=143米;讀圖可知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2千米(3)圖上比例尺為1:200000,放大2倍,為1:1000000。(4)引水線當選擇由高處往低處,可自流引水,故AC線最好。(5)修梯田需要坡度小于25°,地勢較低的山坡,可以有較好的投入產(chǎn)出比,地勢低有利于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故丙處最好??键c:等高線判讀。37.下圖是某地等值線分布圖,讀后回答。(共10分)(1)C點溫度是_____,D點海拔是_______,C、D間的相對高度是_____,C、D兩地的溫差是______。(2)AB間的水平距離約是_____千米,如果在它們之間修一索道,其長度比水平距離_______________(長或短)。(3)若站在C點,能否直接看到D點?因為__________________。(4)圖示范圍內(nèi)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因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69003001.8°C(2)4長(3)否CD連線通過一道山脊,阻擋了視線(4)否根據(jù)推算,最高點B氣溫在0℃以上【解析】試題分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300米等高線的溫度為12°C,C點海拔高度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