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第一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fā)展(一):上節(jié)課問題設置(課前10分鐘提問內容)
略(一)學習目標:1.知道農業(yè)、畜牧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推動了文明的產生,認識文明產生的三個基本標志,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2.運用史料比較分析各文明古國發(fā)展的不同特點,認識不同地區(qū)文明發(fā)展與地理環(huán)境、生產力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3.了解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陽歷等文化成就,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一原理。(二)重難點:1.人類文明的產生【重點】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重點】【難點】知識導入:(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這兩幅壁畫繪制于5000一6000年前,反映了原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的情景。左上圖中的人們在放牧,左下圖中的人們在接下來我們走進本節(jié)課--目錄壹人類文明的產生貳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壹:人類文明的產生自主學習:人類文明的產生1.讀記P2.找出文明產生的條件—根源、前提、表現(從西亞、南亞、中國、中南美洲分析)影響。2.讀記P2.找出社會分工的發(fā)展的原因、表現、影響。3.讀記P2-P3.找出文明產生的基本標志—階級產生、國家形成、文字出現分析。一、古代文明的產生
1.人類文明的產生
(1)根源: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特別是生產工具制作水平的提高。
(2)前提: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產生。
①表現②影響: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定居生活出現,一些較大的居住點逐漸發(fā)展為早期城市。(3)社會分工的發(fā)展①原因: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人們要求有質量更好、更方便實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②表現:一些人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手工業(yè)生產,出現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分工。③影響:不同地區(qū)的產品互通有無,促進了交換和貿易;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讓一部分人能夠脫離社會生產活動而從事專門的管理和文化創(chuàng)造工作。地區(qū)農業(yè)畜牧業(yè)西亞最早培植大麥、小麥和豆類作物馴養(yǎng)了羊、豬和牛等動物南亞培育芋頭中國培育水稻和粟中南美洲培育玉米和南瓜等一、古代文明的產生知識延伸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社會大分工社會分工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它是私有制、階級產生的重要條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長,到原始社會后期先后出現了三次社會大分工。(1)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分離,形成了專門從事農業(yè)或畜牧業(yè)的勞動者。(2)手工業(yè)和農業(yè)分離,出現了專門的工匠和獨立的手工業(yè)者。(3)商業(yè)出現,產生了專門從事商業(yè)活動的商人。
2.文明產生的基本標志階級的產生社會分工的發(fā)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導致剩余產品出現,私有制逐漸產生,社會日益分化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大階級。國家的形成②原來的部落首領,演變?yōu)殡A級社會中國家的統治者,人類由此進入奴求社會。(奴隸制是人類第一種剝削制度,奴隸反抗奴求主的斗爭是最早的階級對抗形式)文字的出現出于記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出現了。貳: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自主學習: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1.讀記P3.找出古代文明的統一性—從地理位置、環(huán)境特征2.讀記P3-P4.找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兩河流域文明(興起條件、過程、代表、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分析)3.讀記P5.找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古代埃及文明(興起條件、過程、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分析)4.讀記P5.找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古代印度文明(興起條件、過程、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分析)5.讀記P5.找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古代印度文明(興起條件、過程、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分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1.古代文明的統一性(1)從地理位置來看,多位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氣候條件適合人類居住生存。(2)從環(huán)境特征來看,多臨近大河流域,自然環(huán)境較適合農業(yè)的發(fā)展。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尼羅河流域位于河谷或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農業(yè)發(fā)展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2.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影響因素:地理環(huán)境、自然資源、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等)(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興起條件興起過程典型代表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兩河流域文明產生。②約公元前2900年,蘇美爾地區(qū)出現一系列城市國家古巴比倫政治①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是最高統治者,下有各類官員管理政務和軍事。②城市成為服從國王命令、向宮廷納貢的地方行政單位。①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楔形文字。②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一《吉爾伽美什》③洪水和方舟傳說。④蘇美爾人發(fā)明了60進制。法律頒布了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一《漢謨拉比法典》。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特點及歷史意義(1)內容:涉及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和借貸等多個方面。(2)特點: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量刑不一,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保留某些原始習慣法的印記,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同態(tài)復仇原則等(3)歷史意義①維系統治:《漢漠拉比法典》的制定是古巴比倫王國奴隸制中央集權強大的標志之一,它把全國法令統一起來,維系了王國統治。②澤被后世:其確立的一些原則對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響。《漢漠拉比法典》不僅被后來的西亞國家沿用,對西方法律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古代埃及文明興起條件興起過程國家制度文化成就尼羅河:定期泛溢,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條件。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興起。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①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②法老之下,設有官員分別處理政務和地方事務。①有著豐富多彩的神話和文學故事②有著古老的文字一象形文字③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不僅體現了法老的至上權威,而且證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數學方面達到了較高水平④代表性建筑:金字塔。⑤主要的書寫材料:莎草紙。二、古代印度文明興起條件興起過程國家制度文化成就隨著鐵器時代的到來、生產工具的進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開發(fā)。(繼青銅時代之后的又一個時代,以冶鐵與制造鐵器為標志)①公元前3千紀,古代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②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種姓制度①宗教:佛教②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③數學:創(chuàng)造了從1到9的數字,發(fā)明了“0”提出了按位計值的方法④在天文、歷法、醫(yī)學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實質維護奴隸主特權的一種等級制度。特點貴賤分明、職業(yè)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社會各等級婆羅門:主掌宗教祭祀。剎帝利:主要由以國王為首的武士集團構成,負責統治和保衛(wèi)國家。吠舍:大多是普通勞動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羅:地位最低,為前三個等級服務。賤民:在四個種姓之外,被認為是“不可接觸者”,處在社會最底層。影響該制度等級森嚴、異常牢固,對印度社會和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二、古代希臘文明雅典城邦的評價:希臘城邦的政體具有多樣性,有貴族制、寡頭制、民主制等。實行民主政體的城邦以雅典為代表,所占比例并不大。雅典城邦工商業(yè)發(fā)達,崇尚知識,實行由多數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寡頭政治的城邦代表斯巴達以農業(yè)為主,崇尚武力,由少數人掌握政權地理條件興起過程特征代表性城邦及其制度文化成就多山少平原,陸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區(qū)性大國的興起。①公元前2千紀,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誕生②公元前8一前6世紀城邦發(fā)展起來。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注意城棄公民:父母祖籍均屬于本城邦,擁有一定財產、能自各武裝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斯巴達寡頭政治的代表,城邦權力掌握在國王、長老會議員、監(jiān)察官等少數人手中。①文學:神話、悲劇和喜劇。②歷史:希羅多德首創(chuàng)“歷史”一詞,被譽為西方“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成為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③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雅典民主政治的典型,實行民主制,城邦的公共權力由公民多數人的意志支配1.在古埃及適宜農業(yè)發(fā)展的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而畜牧業(yè)僅僅成為輔助的生產部門。但是位于其南部草原地帶的部落則大量畜養(yǎng)牲畜,畜牧成了他們的主要經濟活動。上述差異長期維持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環(huán)境存在差異
B.農業(yè)與畜牧業(yè)分離C.商業(yè)與城市的發(fā)展
D.人種與民族的差異2.蘇美爾人在觀察月亮運行規(guī)律的基礎上編制了太陰歷,把兩次新月出現的間隔時間作為1個月,一年為12個月,其中6個月為29天,6個月為30天,還置閏月加以調整。蘇美爾人致力于研究天文歷法的根本原因是A.蘇美爾人熱衷于天文觀察
B.蘇美爾人擅長歷法研究C.蘇美爾文明以農業(yè)為基礎
D.建立君主專制制度的需要AC3.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商業(yè)繁榮,神廟、私人都積極參與商業(yè)活動,與商務有關的條文幾乎占《漢漠拉比法典》總條數的一半。由此可知A.商業(yè)繁榮推動法律條文制定
B.法典有效解決了商業(yè)活動爭端C.法典制定得益于國王的命令
D.各階層直接參與法律條文制定4.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規(guī)定,同樣作為借貸一方,對婆羅門收取的月息是2%,而首陀羅的月息則高達5%。這說明A.首陀羅把持古印度經濟大權
B.財產多寡成為種姓劃分的依據C.古印度的商人階層唯利是圖
D.高等種姓具有經濟方面的特權AD5.創(chuàng)世故事、大洪水故事等早在公元前一兩千年便通過《吉爾伽美什》在兩河流域廣泛流傳了,古希臘《荷馬史詩》中也留下了《吉爾伽美什》深深的烙印。據此可知A.歐洲文明具有共同的起源地
B.文化傳播增強古老文明的生命力C.西亞文明承襲了古希臘文明
D.文學作品是古代史研究的一手史料B課堂小結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fā)展本課小結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產生、發(fā)展社會分工與城市的形成人類文明的產生國家的形成與文字的產生西亞兩河流域文明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私有制與階級的產生東北非尼羅河流域文明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文明歐洲希臘愛琴海文明THANKS“”1P5.學思之窗:這段話表現了法老怎樣的地位?提示: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漫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景重要的權力,朝有至高無上的地位。1P5.思考點: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如何影響了它們各自文化的特點?答案:(1)兩河流域依靠河流發(fā)展農業(yè),蘇美爾人發(fā)明了測量土地的60進位制;因河流泛濫時間不定,人們的遷徙活動頻繁,在這一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通過農產品電商實現增值服務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考試實務技能試題及答案
- 量子計算在金融風險模擬中的風險分析與控制策略案例分析研究報告
- 電子病歷系統在醫(yī)院信息化過程中的患者健康教育優(yōu)化研究
- 深海風電場建設報告2025:海上風能資源評估與海上風電場運維成本
- 技規(guī)考試題及答案
- 家具產品的市場需求確認與設計優(yōu)化考題試題及答案
- 施工安全教育思路試題及答案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實施考核試題及答案
- 家具設計中的風格演變研究試題及答案
- GB/T 1633-2000熱塑性塑料維卡軟化溫度(VST)的測定
- GB/T 11032-2020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
- 煤礦爆破工培訓
- 液化石油氣安全標簽
- 水車租賃合同范本(3篇)
- 空港新城特勤消防站施工組織設計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競賽卷
- 2022山東歷史高考答題卡word版
- 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 Q∕SY 1143-2008 三維地質建模技術要求
- 大地構造學派及其構造單元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