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及鑒定特征_第1頁
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及鑒定特征_第2頁
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及鑒定特征_第3頁
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及鑒定特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及鑒定特征我國是玉文化的第一大國,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和田玉被稱為世界軟玉之王,獨一無二的品質名揚天下。作為四大國玉之首的新疆和田玉,歷來備受玉石鑒賞家和收藏者的偏愛。隨著人們對玉石的推崇和玉器收藏的助推,促使和田玉價格飛漲,特別是和田玉籽料。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美麗珍貴、耐久稀少及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充斥著市場,令人難辨真假。1、 和田玉籽料的特征和田玉籽料原生皮色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外形通過了解和田玉籽料的成因,我們知道和田玉籽料呈現渾圓狀,磨圓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殼。渾圓狀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細脈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開門子和分割成小塊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2秒,即可以看見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鏡下可以觀察到呈毛氈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關鍵。真正的籽料無論多么細膩,它的表面都會有無數細密的小孔,特別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有效。而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沒有自然狀態(tài)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2)顏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經過千百萬年的沖刷和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松軟的地方沁上顏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變淺,裂隙上的顏色則由淺至深。并且呈現褐色的松花狀、水草狀的顏色沁入。(3)皮色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礫石表面緩慢形成的,是風化、水解作用以及大氣循環(huán)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分階段的。因此,沁入和田玉內的顏色由深入淺,具有層次感,呈過渡漸變,皮和肉的感覺一致。(4)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多屬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淺不同的綠色。無論白玉或黃玉,其表面有一層包漿或沁色。2、 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定特征和田玉籽料仿制品的鑒定主要從顏色、光澤、外形、裂紋、硬度和韌性等特征以及儀器檢測測試著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顏色過于濃艷、漂浮、不自然、沒有漸變過渡形態(tài),沿裂隙或棱線分布富集。兩層顏色分布具有強烈的色差,一面為鮮艷皮色,一面是純凈肉質。表面酸蝕層,常為白色或黃白色,與白色疆石類似,具有熒光反應。碰撞坑光澤與外部光澤不一致。外形過于完美,不自然,沒有磕碰的痕跡,而和田玉籽料自然的卵石形態(tài),表皮有磨圓和自然磨蝕的痕跡(皮殼)。(6)表皮漂白和褪色的情況,可見蝕痕。(7) 可見磨砂、拋光的痕跡,而和田玉籽料可見磕碰的痕跡,如“指甲紋”。(8) 表面大面積的硬度偏低,而和田玉籽料多數表面硬度比較高。3、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原礦藏于昆侖山深處的和田玉,按照產出環(huán)境和成因類型的不同分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殼,而且皮殼的顏色多種多樣,以紅褐色為主,細分為秋梨皮、虎皮以及棗皮等。中間產物呈次棱角狀,磨圓度差,具有薄皮殼的則為山流水料。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化學處理方法一一染色處理做假皮子,機械加工方法一一滾料磨圓。它們是互為補充、相互聯系的。3.1染色方法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是通過染色方法,利用無機和有機染料染色,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對普通和田玉打磨,然后進行表面染色,做出類似油脂皮外表,以達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同時亦掩蓋了玉質的瑕疵和缺陷。具體方法有:(1)早期使用動物(如豬、羊、馬)的血液。在適當的條件下,將和田玉浸泡于剛殺死、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數年后,使之沁色,謂之“血沁”。更有甚者,將馬腿割開一小口子,和田玉放入其中,通過血液長期浸染作用使之沁色,達到以假亂真,使人無法辨別的目的。(2)使用鐵銹浸染。將普通的和田玉用鐵皮屑捆綁好,用熱醋淬之,放置數天后埋入地下,數月取出后表面會被鐵屑蝕出桔皮紋,紋中雜有土斑和深紅色的鐵銹?;蛘呓萦诤恿髦校涍^河流長期磨蝕和沖刷作用,使紅色鐵銹浸入到和田玉中,然后進行火烤火燒及加工后期處理,使之沁色。(3)使用碘酒、植物染料(如核桃皮)和羊毛染料等對和田玉進行染色處理。(4)使用有機染料,如酸性甲基橙試劑。(5)使用無機染料。主要有:①鐵鹽染料:在適當條件下,使二價鐵離子轉化為三價鐵離子,即Fe2+fFe3+,并發(fā)生滲透、擴散和沉淀附著作用。如硫酸亞鐵FeSO4、硝酸鐵Fe(NO3)3、硝酸亞鐵Fe(NO3)2、氯化鐵、氯化亞鐵FeCl2等。②錳鹽染料:在低溫條件下,產生鐵錳浸染,形成自然的松花狀或水草狀沁入物。(6)使用中和劑。常見的如硝酸鋁Al(NO3)3、氯化鋁A1C13和氫氧化鋁Al(OH)3等,其目的是使水解產生氫氧根離子(OH)-,中和酸性溶液,促進三氧化二鐵Fe2O3轉化成針鐵礦FeO(OH),以產生褐紅色調,達到仿籽料的效果。(7)使用混合性染料。其目的是產生鮮艷、豐富、逼真的顏色色調,避免色調單一、顏色過飽和以及無層次感的外觀特征。(8)使用混合染料和膩子或注膠(如樹脂材料)。染色過程主要有:①緩慢沁色;快速染色(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酸性條件下進行染色加熱處理;先酸性環(huán)境下染色處理,再堿性中和處理最后使用球磨機磨圓處理。各種染色方法不盡相同,但其作假水平之高,達到掩人和慧目的效果,給珠寶鑒定師的檢驗鑒定工作帶來定難度,而廣大消費者更是無法辨認。3.2假皮做假皮不僅可以冒充籽料,而且可以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一般把玉放置于浸滿染料的海綿中,通過侵蝕滲透作用達到沁色。假皮色大多是棗紅皮,一般漂浮于表面,顏色過于鮮艷,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而且干澀、不滋潤。同時做假皮的是在玉質疏松的部位,也稱為死皮,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退色變淡。3.3滾料磨圓滾料磨圓是把山料、青海料、俄羅斯料以及岫玉料等的下角料小塊,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酷似籽料,然后再染色做假皮子冒充。更有甚者把大塊山料切割成小塊料,再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磨光處理,以用來仿和田玉籽料。4結論總之,仿和田玉籽料的鑒定主要從肉眼觀察鑒定、顯微鏡放大檢查、實踐經驗等幾個方面著手。對定性描述的顏色進行量化,通過化學實驗和現代技術的測試和檢驗,比對實驗結果,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來綜合全面地來判定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鞠嚓P知識】人造籽粒:籽料就是河床里的玉石鵝卵石。因為產量少而貴,小塊籽料仿制的很多,基本上是原生玉石(山料)用滾筒機(球磨機)滾磨成形,大塊是把原生玉石磨去棱角,顯光滑,再用烤皮、熗色的方法制皮,一般均有摩擦痕跡。而天然的籽料,它是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長期的沖涮搬運,表面溫潤光滑,內部結構細膩,油脂光澤強,顏色均勻純正,因沖擊分解,一般不應該再出現縉裂,特別是下游的籽料;籽料表面有無數密密麻麻的小孔,像皮膚上的汗毛孔,而仿料目前的技術很難做到,不難識別,所以沒有汗毛孔,就不是真正的和田玉籽料。大理石:粒狀結構,硬度低(用小鋼刀刻劃留痕,和田玉則鋼刀刻不動),密度?。ㄔ谌淄槿芤褐衅。?,手惦比和田玉顯輕,用5%稀鹽酸點滴玉石表面即可起泡,而和田玉點滴后無反映。獨山玉:屬“多色玉料”,粒狀結構,白色多呈玻璃光澤,溫潤程度不如和田玉。玉髓:隱晶質結構,多見玻璃光澤,少見油脂光澤,透明度比和田玉高,密度?。ㄔ谌淄槿芤褐衅。?,手掂比和田玉顯輕。翡翠:變斑晶交織結構(斑晶是顆粒大的礦物晶體)常見“蒼蠅翅”、“翠性”,一般情況下顏色不均勻,密度大(在三漠甲烷2.9克/立方厘米溶液中下沉,在二碘甲烷3.33克/立方厘米溶液中懸?。?。白色石英巖:在拋光面上觀察它是玻璃光澤,性脆,粒狀變晶結構,密度?。ㄔ谌淄槿芤褐衅。?,手掂比和田玉顯輕,一般情況下,透明度比和田玉高。岫玉:屬蛇紋石玉,臘狀光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