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_第1頁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_第2頁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_第3頁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_第4頁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黛眉山地質博物館講解詞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黛眉山地質博物館參觀游覽,我是博物館講解員 衡衡 衡,很榮幸能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通過這座博物館來 了解美麗而神奇的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吧。黛眉山地質博物館于2008年9月30日建成并同時向游客開放,是龍?zhí)?大峽谷的新亮點,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黛眉山地質博物館”幾個鎏金大字,由 原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趙遜博士題寫。整個博物館占地面積3725平方米,由主題碑廣場和主館兩部分組成。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主題碑廣場,在這兒 我們可以看到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主題碑和龍?zhí)秿{景區(qū)的標志碑。廣場周圍 展示了 40位中夕卜地質學家的生平事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

2、了解一下。走上 這段臺階,地址名人李四光的雕像就映入眼簾。李四光(1889-1971 ),湖北 黃岡人,蒙古族,著名的地質學家,是中國地質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 導者,創(chuàng)立了地質力學學派和構造體系的概念。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從理論上 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先后發(fā)現(xiàn)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 為中國的石油事業(yè)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他身后就是黛眉紅崖,一種非常典 型的地質構造遺跡景觀。接下來我們進入展示大廳參觀。綜合廳滔滔黃河,滾滾東去,在流經新安這片古老的土地時放慢了她匆匆的腳 步,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地母親用奇特瑰麗的山水為她樹立了一座無字 的豐碑,這就是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黛眉山世

3、界地質公園是一座以沉積構造遺跡和峽谷地貌、水體景觀為特 色的綜合型地質公園,地理坐標為東經111 52至112 18 ,北緯3450至35 05。處在華北陸塊南緣秦嶺地槽北側,是秦嶺山系和太行山系的過渡地帶, 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公園位于洛陽市新安縣境內,黃河小浪底庫區(qū)南 岸,由5個景區(qū)組成,它們分別是青要山景區(qū)、龍?zhí)秿{景區(qū)、黛眉山景區(qū)、 荊紫山景區(qū)、萬山湖景區(qū),總面積328平方公里。在漫長的地質演變史上,從前寒武紀的造山造陸運動,到晚近時期的新 構造運動,無不波及黛眉山地區(qū),造成了本區(qū)內地質地貌的多樣性、完整性 和系統(tǒng)性,是稀有、典型、特殊的地質遺跡。黛眉山園區(qū)的生態(tài)基本處于原始狀態(tài),植

4、被覆蓋率達90%,共有植物460 種,動物近百種,其西南部的青要山景區(qū)是國家級娃娃魚自然保護區(qū);小浪 底水庫建成后,湖水回填了新安北部的河谷溝岔,造就了煙波浩渺的萬山湖 景區(qū),呈現(xiàn)出一幅碧水伴峽灣、北國賽江南”的山水畫卷。新安于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了,是仰韶文化、河洛文化 的發(fā)祥地,黃帝文化、老子文化源遠流長,全縣共有文物保護單位148處,其中千唐志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富的物產和文化為新安贏得了 “澄泥硯之鄉(xiāng)”、“奇石之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的稱號。黛眉山園區(qū)所處的新安縣是一個礦產資源大縣,已探明的礦種達20余種,其中煤炭、硫磺、鋁土和石英以儲量大、品位高,被譽為新安四寶。黛

5、 眉鐵礦則是宣龍式”鐵礦在我省的唯一代表。新安的工業(yè)也依托礦產資源 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近年來,隨著地質旅游的興起和不斷升溫,新安北 部山區(qū)的地質遺跡資源也進入了快速開發(fā)的軌道,成功建成了國家AAAA級景區(qū),全國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一一龍?zhí)洞髰{谷,相信它必會引領新安旅游飛得 更高飛得更遠。我們右手邊的六個展板,分別介紹了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特征、 地質背景、生態(tài)、人文歷史、礦產資源、地質遺跡資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近前詳細了解。沙盤左右兩側分別陳列著的礦石是水晶和沙漠玫瑰。水晶是 深受大家喜愛的寶石品種,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這塊水晶表面就是二 氧化硅的高純度結晶體-水晶晶簇。沙漠玫瑰因其形

6、似玫瑰而得名,是自 然界極為少見的像花礦物之一。他是由火山噴發(fā)物質或石英砂巖,經特殊的 風化作用后形成的。主要出產在干旱的沙漠和戈壁地區(qū),故又稱風雕石、風 礪石和戈壁石。這邊是黛眉八景,它們用天造地設的景觀,展現(xiàn)著黛眉山多姿多彩的美。 這是一種內夕卜兼修的美,既有山水的靈秀,又有地質的厚重;這是一種海納 百川的美,既有江南的婉約,又有塞北的雄渾。各具特色,引人入勝。由此 看過去分別是,奇石譜新曲(奇石文化)、鐵鋁奏華章(礦產資源)、天公樹 豐碑(崩塌遺跡)、滄海寫史書(風化地貌)、黃河見碧水(水體景觀)、青 山藏幽峽(峽谷地貌)、四季生態(tài)美(自然資源)、黃老文化長(人文歷史)。這里我們向大家推

7、薦3條精品地質旅游線路一一龍?zhí)秿{、黛眉峽、黃河 八里峽。它們所代表的地質遺跡資源各不相同,卻又同樣的引人入勝,令人 嘆為觀止。對地質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虛此行,收獲多多。這個是世界地質公園的全球網絡分布圖。截止到目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 組織承認和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共有64個,分布在全球19個國家。中國有 22家世界地質公園,位居世界第一,相對于整個中國來說,河南省以擁有4 家世界地質公園成為全國之冠,它們分別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山世界 地質公園、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以及我們今天所游覽的王屋山黛眉山 世界地質公園。黃河廳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 黃河是華夏文明

8、的發(fā)祥地,發(fā)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約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陜西、河南、 山東9省區(qū),跨越了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三級地貌階梯,在山東 省的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3萬平方公里。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因其流經黃土高原時平均每年要挾帶16億噸的泥沙進入下游的華北平原,這些泥沙中有1/4堆積在河道內,造成河 床逐年抬升,遠遠高出河堤外的地面。在河南開封,黃河河床更是高出市區(qū) 地面13米,因此這段高架在華北平原上的黃河被形象的稱作地上懸河”, 直接威脅著下游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從先秦到1949年新中國

9、成立的2500多年間,黃河是百年一改道,三年兩決口” ,單是大的改道就有6次, 決堤潰壩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成了 “中國之憂患河”,于是民間流傳了這樣的說 法:黃河清,天下寧,“治黃河者治天下”。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就發(fā)出 了 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黃河流域建成 大中小型蓄水工程一萬多座,大大提高了黃河的抗洪減災能力,如今的黃河 流域,已成了國家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說到黃河就不能不提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它無疑是中國治黃史上的一 座千秋豐碑,中華民族變黃河水患為水利的夢想也因它成為了現(xiàn)實。小浪底 是黃河水利最東部的水利樞紐工程,處在控制黃河下游防洪和泥沙的關鍵位 置,它的建

10、成使黃河下游的防洪標準由60年一遇提升到千年一遇,同時它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粘土斜心墻堆石壩,共創(chuàng)造了 3項世界紀錄和6項中國之 最。自它運行以來,下游河道泥沙淤積顯著減少,主河槽平均下切了1米,過洪能力顯著提高,實現(xiàn)了下游連續(xù)十年不斷流,保障了下游50座城市的供水和農田灌溉。小浪底庫區(qū)蓄水后,在黛眉山園區(qū)內形成了面積約168平方公里的萬山湖,景區(qū)內港灣交錯,山水相融,地質遺跡豐富而典型,是地 質旅游的良好去處。峽谷廳走進峽谷廳,如同走進了山水圣境,地質畫廊。在曲折迂回的峽谷中, 大量展板集中展示了黛眉山園區(qū)形形色色的地貌類型及其代表性景觀,圖文 并茂,虛實結合,讓我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1、是系統(tǒng)了解地貌知識 的絕佳場所。地貌又稱地形,是地表外貌各種形態(tài)的總稱,依照形態(tài)、成因、動力作 用和巖石性質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按成因分為構造、侵蝕、堆積、 氣候四種地貌;按形態(tài)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原、平原、 盆地八種類型;按動力作用分為河流、冰川、風化、重力、海蝕、巖溶六種 地貌;按巖石性質可分為砂礫巖、變質砂巖、砂巖、石灰?guī)r、花崗巖、玄武 巖、頁巖、黃土地貌、紅土地貌九種地貌。了解了以上這些,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從地質的角度來欣賞黛眉山了。 總 體來講,黛眉山在形態(tài)上屬中低山丘陵地貌,是構造、侵蝕、堆積、氣候共 同作用下的產物,以構造地貌和侵蝕地貌為最,園區(qū)內的巖石主要

12、有嶂石巖、 火山巖、喀斯特和黃土,受河流、巖溶、重力、風化作用的影響,呈現(xiàn)出峽 谷、方山、崖壁、崩塌等多種地貌形態(tài)。峽谷廳的布展很有特色,每介紹一種地貌,緊接著就會結合黛眉山園區(qū) 中相對應的地貌景觀,作出詳細的闡述,再附上景觀的照片,看上去一目了 然,通俗易懂。平時看上去很高深的地質知識,也變得容易接受和掌握了, 在接下來的游覽中,我們就可以遵循這個規(guī)律,暢游知識的海洋。 古海洋廳古海洋廳布展的基本色調是海藍色,置身其間如同身在遠古時期的海洋 之中。這邊整面墻的玻璃展板,向我們展示了古生物從無到有、從深海向陸 地遷徙演化的過程。展板下方所陳列的一系列奇特的石頭,全部采自于龍?zhí)?大峽谷,是非常有

13、代表性的沉積構造遺跡波痕石和泥裂石,研究這些巖 石有助于了解遠古時期的水文特征和當時的沉積環(huán)境。左邊展板著重介紹了 河南省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海陸變遷。海洋并非現(xiàn)在才有,早在 38億年前, 地球表面就出現(xiàn)了原始海洋,經過無數(shù)次的滄海桑田變遷,才演化為今天的 面貌,我們面前會看到三葉蟲、角石、珊瑚礁、硅化木等生物化石。三葉蟲 是劃分和對比寒武紀地層的重要依據(jù),角石則是中國奧陶紀頭足類的重要化 石之一,也是中國的特有化石,珊瑚屬腔腸動物門,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卜殼,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硅化木又稱木化石,是數(shù)億年前的樹木經過石化作 用形成的,因含有二氧化硅常稱為硅化木,依據(jù)二氧化硅的結晶情況和程度

14、可分為蛋白石硅化木、瑪瑙硅化木、普通硅化木三個品種。這是一個大型的 海灘沉積模型,12億年前后,龍?zhí)洞髰{谷是一個濱海的沙灘環(huán)境,峽谷中到 處都是這種海灘沉積構造遺跡,會讓您大開眼界。黛眉廳黛眉廳是一個文化氛圍非常濃郁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黛眉 山地區(qū)有著源遠流長的黛眉文化,傳說商湯的王妃在此修煉成為十二地仙之 一,稱為黛眉娘娘,至今黛眉山頂?shù)哪锬飶R仍然四季香火不斷。這些書法作 品是文人墨客在游覽黛眉山之后留下的墨寶。通過這塊展板,可以詳細的了 解到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情況,我們從博物館建設、地質廣場建設、標 識系統(tǒng)建設、科普旅游線路建設、服務設施建設、科普活動、地質公園網絡 建設、

15、對外宣傳、地質公園科學研究共九個方面,對黛眉山園區(qū)進行了保護 性開發(fā),在保護地質資源的前提下,完善服務功能,滿足游客需求,極大地 提升了景區(qū)的品味。園區(qū)自2004年至2006年實現(xiàn)了,從省級地質公園到世界地質公園的三 級跳,并先后與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四川興文世界地 質公園和巴西的阿拉里皮世界地質公園結為姊妹園,極大地推動了黛眉山世 界地質公園的建設和發(fā)展。這塊展板展示的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歷 程,這是一個繁雜而龐大的工程。從2003年11月到2006年11月,新安兒 女用3年的艱苦奮斗展現(xiàn)了 保護自然環(huán)境,建設美好新安”的信心和決心。 在2009年4月,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被批準為首批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景區(qū)之所以發(fā)展的這么迅速,離不開領導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厚 愛。我們正前方的這塊兒展板,展出了各級領導在龍?zhí)洞髰{谷考察指導工作 時的珍貴圖片。目前,黛眉山園區(qū)的核心景區(qū)一一龍?zhí)洞髰{谷,正處于開放建設和創(chuàng) 新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