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YD5017_第1頁
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YD5017_第2頁
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YD5017_第3頁
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YD5017_第4頁
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YD5017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YD5017-96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yè)標準YD5017-96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1總則1.0.1本規(guī)范是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工程中施工質量檢查、隨工檢驗和竣工驗收的技術依據(jù),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衛(wèi)星通信建設工程。本規(guī)范主要根據(jù)國內衛(wèi)星通信TDM/QPSK/FDM(2Mbit/s)系統(tǒng)進網(wǎng)技術要求YD/T613-93、國內衛(wèi)星通信網(wǎng)工程電路驗收指標、國際通信衛(wèi)星組織的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標準(IESS-306,lESS-307,IESS308)和操作指南(SSOG306,SSOG-307,SSOG308)等標準文件,結合工程實踐編寫。1.0.2凡本規(guī)范未列入的安裝規(guī)格標

2、準,應按照國內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設計規(guī)范(GB-xxxx-xx)辦理。1.0.3各類設備的安裝規(guī)格及所采用的器材規(guī)格程式均應符合本規(guī)范和施工圖設計的有關要求。原有設備的遷裝和換裝,其設備指標應根據(jù)甲乙雙方共同協(xié)商的測試項目和指標要求辦理。1.0.4本規(guī)范未包括的特殊項目及其指標要求,可由建設單位與設計、施工單位共同協(xié)商,擬定臨時技術要求,在指定工程中試用并報部備查。1.0.5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施工單位要加強質量檢查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建設單位應遵照本規(guī)范的要求及時檢查施工藝和技術指標測試情況,并組織隨工檢驗及簽證。1.0.6工程竣工驗收工作應執(zhí)行部頒郵電基本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辦法的規(guī)

3、定,其驗收項目和方法應按本規(guī)范辦理。凡發(fā)現(xiàn)不符合本規(guī)范的項目,應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凡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應由施工單位返修至合格為止。1.0.7施工單位制訂的操作規(guī)程應貫徹本規(guī)范的要求,不得與本規(guī)范相抵觸。2施工前的準備2.1 對機房的要求2.1.1 開工前必須按工程設計對機房提出的工藝及有關要求進行檢查,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開工。a)與機房有關房屋的土建已完成,室內墻壁干燥,地面及機房的內部裝修完畢,機房門窗應齊全、嚴緊,能閉鎖;b)預留孔洞、預埋件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c)天線基礎已完成并符合施工圖設計的要求;1)天線基礎高度、方位及承載強度符合設計要求。2)天線基礎頂面平整,允許水平偏差為土

4、1.5mm。3)預埋螺栓的規(guī)格、間距及露出頂面高度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4)在天線工作波束方向上無障礙物,近區(qū)場地符合國內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設計規(guī)范(GB-XXXX-XX)的要求。d)市電已正規(guī)引入工地,機房各種照明設施已安裝完畢并能投入使用;e)地槽的規(guī)格、位置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蓋板嚴密平整;f)預埋穿線管的管徑、彎曲度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管內無堵塞、無積水,并預置有穿引電纜用的引線。2.1.2 機房通風、采暖、空調、防火告警等設備應安裝完畢,并符合工程設計要求。2.1.3 室外工作接地及防雷、保護接地裝置應完工,接地母線已引入室內,接地電阻符合工程設計要求。2.2 對器材的要求2.2.1

5、 開工前應對到達施工現(xiàn)場的設備及材料的數(shù)量進行清點和外觀檢查,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開工。a)到達現(xiàn)場的設備、材料數(shù)量能滿足連續(xù)施工的要求,設備、材料的規(guī)格程式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b)按施工圖設計核對各種波導及波導器件的種類、型號和數(shù)量,且外觀平直,無彎曲、扭曲、凹陷、裂紋等損傷,內壁清潔光亮;761YD5017-96c)所有設備均開箱檢查,主要設備的合格證、說明書、測試記錄、備件均齊全。2.2.2 當發(fā)現(xiàn)設備有受潮、浸水或破損現(xiàn)象時,應由建設單位會同施工單位、訂貨單位三方代表共同檢查測試并做好記錄,三方共同協(xié)商,由訂貨單位聯(lián)系解決。2.2.3 工程中不得使用未經(jīng)鑒定的設備和不合格的材料。2.3 對

6、天線施工場地的要求2.3.1 開工前天線場地應平整好。場地面積要滿足構件編排、底座組裝和主反射面組裝及吊裝時起重吊車作業(yè)的要求,場地內回填土應夯實,以便安全承載吊車作業(yè)時的荷重。2.3.2 起重吊車進出通道應清理暢通。2.3.3 天線場地及起重吊車的通路上,如有臨時電力線或其他障礙物,應在開工前妥善處理。3安裝機房設備3.1 安裝電纜走道3.1.1 電纜走道的位置和高度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3.1.2 安裝電纜走道應符合下列要求:a)電纜走道與列架保持平行或垂直,安裝電纜走道平直,允許每米偏差為2mm;b)水平延伸電纜走道用水平接頭卡子連接;垂直接頭用垂直接頭卡子連接,卡子內應墊襯鐵,卡子螺栓

7、一律朝上安裝,連接牢固、端正;c)同一機房內,水平電纜走道與垂直電纜走道的連接成直角;d)特殊電纜走道或槽道必須按施工圖設計安裝。3.1.3 穿墻洞、穿樓板的電纜走道,必須在洞口加固。3.1.4 電纜走道終端應用加固角鋼加固,加固角鋼用膨脹螺栓水平地加固在墻壁上。3.1.5 過長的電纜走道必須在側旁加裝支撐點,一般支撐點間距在3m左右(視土建結構定),側旁支撐安裝應平直、端正、牢固。3.1.6 進墻槽道按施工圖設計要求施工。3.2 安裝機架3.2.1 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3.2.2 機架安裝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a)同排機架列面成一直線,允許偏差為3mm;b)機架安裝垂直,允許偏差

8、為2mm;c)機架對地加固、抗震加固的加固方式均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3.3 開箱3.3.1 開箱時應辨明箱蓋方向,不得倒置。3.3.2 開箱時應先取下箱內對設備的加固件,不得硬敲、硬撬、硬砸。3.3.3 開箱時施工單位應會同建設單位按下列要求共同進行檢查,并做詳細記錄。a)按照裝箱單檢查,設備型號應符合訂貨合同和施工圖設計要求,零件、部件和說明書等應無短缺,并詳細記錄檢查結果;b)機架無受潮、銹蝕現(xiàn)象;c)機架及其部件應無松脫、變形、破損現(xiàn)象;d)波導器件不應有凹凸或其他變形。3.4 立架3.4.1 機架的排列順序應符合工藝施工圖設計中設備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機架位置如有變更,需征得設計單位同

9、意,并辦理相應的設計更改手續(xù)。3.4.2 立架前應將可拆卸的機盤取下。在調整機架垂直和水平時,不得用力敲擊機架;遇有地面不平時可用鉛皮或薄鐵皮墊角,墊片不得多于三層,并不得露出機架底座外框。3.4.3 嚴禁拆卸或隨意調整機器或部件的漆封部分和調整螺釘。必須調整時應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調整程序,使用相應的儀表監(jiān)視下方可進行調整,并作好記錄。3.4.4 凡設計中無明確位置要求的附屬設備(如電視解調機、監(jiān)視機、充氣機、交流穩(wěn)壓器等),應由施工單位會762YD5017-96同建設單位協(xié)商確定。3.5 安裝機盤和分部件3.5.1 分盤機條和部件應安裝平穩(wěn)牢固,有緊固裝置的要鎖好緊固件,并使機盤能順利插拔、轉動

10、靈活。3.5.2 安裝插入式機盤時要對準位置緩緩推入,使插接件自然吻合,電器連接件接觸良好。3.5.3 速調管和風機必須嚴格按說明書的要求安裝,通電后不應有異常震動現(xiàn)象,風筒排風通暢,所有保護接地必須有良好的電器連接。3.5.4 安裝有微電子元件的分盤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采取防靜電損害措施。4電源線和信號線的布放4.1 電源線的布放要求4.1.1 電源線必須用整條線料,嚴禁中間接頭,外保護層應完整無損。4.1.2 電源線宜在地槽內布放。如需要在電纜走道上布放時,應與中、高頻電纜、信號線分開排列在電纜走道兩側,走向路由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4.1.3 截面積在10mm2以下的單股電力電纜端

11、頭用打接頭圈連接,接頭圈可略砸成扁平,打圈方向應與緊固螺帽的方向一致。4.1.4 截面積在10mm2以上的多股電力電纜端頭應使用線鼻子連接,做法應符合下列要求:a)線鼻子的規(guī)格與導線線徑相吻合;b)線鼻子內壁及導線線頭表面打磨干凈后,再將導線線頭插入線鼻子,用壓接鉗壓接良好。4.2 信號線的布放要求4.2.1 信號線的規(guī)格和路由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4.2.2 信號線的編扎應符合下列要求:a)扎線松緊適度,間隔均勻整齊;b)線束編成圓形,轉彎處圓滑,成直角緩彎,不得有曲折、扭絞現(xiàn)象。4.2.3 信號線端頭的處理與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a)信號線的屏蔽層不宜松散,嚴禁損傷絕緣層,無短路現(xiàn)象,按施工

12、圖設計或設備說明書要求接地;b)信號線在剖頭時不得損傷芯線;c)焊接時可使用松香助焊,嚴禁使用焊油。焊點均勻光滑,無假焊、短路現(xiàn)象,露銅小于2mm;d)信號線端頭宜加裝合適的套管,保護焊點。4.2.4 中頻電纜的布放要求:a)在布放中頻電纜以前,應按照施工圖設計要求的走向路由,實際丈量(曲率半徑不小于6cm)、裁剪、編號,并按順序順直布放,不得出現(xiàn)交叉扭絞現(xiàn)象;b)中頻電纜的端頭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1)電纜頭端面平齊不變形。2)電纜芯線與電纜頭內導體的焊接端正,焊點光滑,無虛焊、凹陷、凸泡。3)可用松香酒精溶液做焊劑,嚴禁使用焊油。焊好以后的焊點要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凈。4)電纜與電纜頭的組合端正

13、牢固,電接觸良好。5)焊好電纜頭的中頻電纜內外導體間的絕緣電阻符合相關設備的要求。c)多條中頻電纜應進行扣扎或綁扎,具體要求詳見4.3.2條。4.3 電纜的綁扎4.3.1 電纜的綁扎可用尼龍鎖緊帶或浸臘麻線綁扎。4.3.2 電纜綁扎應符合下列要求:a)綁扎后的電纜相互緊密排列,外觀平直、整齊,下線按順序,不交叉;b)線束綁扎間隔均勻,松緊適度,特別是對高、中頻電纜注意防止線扣過緊使電纜外皮變形;c)電纜束外部綁線與電纜走向垂直,綁線在電纜走道橫鐵上不得交叉。4.4 機房地線的布放要求4.4.1 機房地線與各部件連接方法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4.4.2 扁鋼地線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寬度的二倍,銅皮

14、或銅排接頭的搭接長度不小于寬度。763YD5017-964.4.3 扁鋼與扁鋼連接至少有三面滿焊,焊接處外涂瀝青,扁鋼與扁鋼,銅排與銅排在走線架上宜用螺栓連接;銅排與銅皮宜用焊接或銅挪釘挪接。4.4.4 扁鋼或銅排與機架地線引入線宜用螺栓連接,引入線是否用接線鼻子連接應按4.1.3和4.1.4的要求辦理。5天線安裝5.1 一般規(guī)定5.1.1 開工前必須將全部構件進行清點編號,規(guī)格數(shù)量齊全,構件質量符合要求,并按施工順序排放整齊。5.1.2 構件如有變形,應在安裝前矯正完好。鍍鋅構件如有鍍層脫落生銹,應除掉銹層并進行補漆;噴漆構件如有漆膜脫落也應在安裝前補漆。5.1.3 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20C時

15、,不得對構件進行錘擊、剪切和沖孔。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16c時,不得對鋼塔構件進行冷矯正。5.1.4 構件上如有冰雪、泥土或其他污物,應在吊裝前予以清除。5.1.5 天線防雷接地體及接地線應事先做好,并測試接地電阻值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天線安裝。5.1.6 各種含有轉動關節(jié)的構件,應先進行轉動試驗,確認轉動靈活、平滑且無異常聲音時才能進行安裝。5.1.7 天線施工中采用精度為六秒級或六秒級以上的專用經(jīng)緯儀。5.2 天線底座的組裝5.2.1 基礎支座鋼板應按施工圖設計標高安裝,調好水平,必要時可在偏低的基礎支座鋼板下面墊以鋼板或灌注水泥砂漿。5.2.2 與底座相連的主材及其連接板應在安裝前進

16、行預組裝或試裝??孜黄钤?mm以內者,可先打過沖后穿入螺栓,超過2mm時應征得設計單位或制造廠家同意后,進行擴孔或焊補后再重新鉆孔,焊補孔洞時應使用適用于母材的焊條,每組孔眼焊補數(shù)量不得超過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5.2.3 主柱安裝完畢后,應用經(jīng)緯儀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檢驗垂直度,并進行校正和固定。主柱的傾斜度不得超過千分之一。5.2.4 凡用角鋼背靠背連接的構件,在緊固時應先將中間連接螺栓上緊,然后再上緊兩端的螺栓,以保證兩根角鋼的邊緣相互平行,受力均勻。5.2.5 連接螺栓應按制造廠家的說明妥善緊固,經(jīng)檢驗后作出標記。5.2.6 天線驅動電機應在安裝前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和通電轉動試驗,確認正常

17、后再行安裝。5.2.7 檢查驅動系統(tǒng)變速箱內潤滑油是否充足,必要時應補足潤滑油后再行安裝。5.2.8 應保持驅動絲杠的清潔,防止塵埃、雨露侵入。檢查絲杠潤滑脂是否充足,必要時應補充潤滑脂后再行安裝,絲杠的防護罩應完整無破損,卡箍牢固。5.3 骨架及反射器的安裝與調整5.3.1 組裝骨架及反射器的場地必須夯實、整平。骨架各支承點應找平,允許誤差為2.5mm。中心套筒或中心軸線應為鉛垂,頂面應為水平,用經(jīng)緯儀檢查應無可辨別的偏差。5.3.2 應按制造廠家說明書的順序組裝骨架,在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條件下可采用擴大拼裝的方法進行組裝。5.3.3 將經(jīng)緯儀置于中心筒或中心體頂部中心,檢查骨架邊緣各支撐

18、點的高度,其偏差應不超出說明書的技術要求。5.3.4 吊裝主反射器面板時,每塊面板吊點應不少于四個,用人力安裝時,應用力均勻,不得產生塑性變形。5.3.5 主反射器面板就位后用少量螺栓臨時加固,待全部面板安裝完畢后再裝上其余的螺栓,應采用專用工具緊固螺栓。5.3.6 主反射器的調整應在風速小于8m/s(四級以下)的連續(xù)陰天或夜間進行(為縮短夜間作業(yè)時間,可在白天進行初步調整)。經(jīng)緯儀使用前要認真進行檢驗校準。觀測點在設置后要進行一次復查。5.3.7 安裝副反射器時應有妥善的防護措施,用上下對點器、經(jīng)緯儀或激光定位儀將副反射器的中心準確地置于主反射器軸線上,同時用鋼尺或廠家提供的置位桿測量并校準

19、副反射器與主反射器之間的距離,當兩者都滿足廠家規(guī)定精度后,上緊加固螺栓,再次復查中心位置及距離,如誤差超過容限時需重新校正與檢驗,直到達到要求為止。5.3.8 吊裝反射器前必須切實了解其重量,選用承載能力及吊臂長度都足夠的起重機。5.3.9 根據(jù)不同天線型號及結構特點,應盡可能在反射器吊裝到底座上以后再進行一次主、副反射器的檢查與調整。5.3.10 對大型天線必須在架上組裝時,應按天線安裝說明書的技術要求進行。764YD5017-965.4 安裝饋源5.4.1 必須在干燥充氣機和充氣管路安裝完畢,并可以連續(xù)供氣的條件下才能安裝饋源。5.4.2 安裝前檢查連接極化器的直波導應無變形,內壁潔凈,無

20、銹斑。必要時用柔軟、干凈的絲綢沾四氯化碳進行清潔。5.4.3 極化器及合成器網(wǎng)絡已經(jīng)在廠家精細調測,施工中嚴禁任意調整,安裝時盡可能整體與喇叭輻射器及其他波導元件連接。如限于結構特點必須拆開安裝時,應在拆卸前做好標記,重新安裝時準確按原標記恢復。5.4.4 在整個安裝過程中嚴防螺栓、螺帽或其他異物掉進饋源系統(tǒng)。嚴禁用手撫摸饋源的內壁。5.4.5 饋源各接口處應用銷釘準確定位。密封圈安裝正確,螺栓應配套齊全,螺帽緊固。5.4.6 饋源安裝完畢后應及時密封并充以干燥空氣。充氣機的氣壓和起動間隔要求應符合饋源及充氣機說明書規(guī)定條件,以免損壞喇叭輻射器窗口密封片。充氣后作氣閉試驗,應無明顯泄漏。5.5

21、 安裝低噪聲放大器5.5.1 安裝前的準備a)低噪聲放大器安裝板與天線結構的連接必須在地面進行試裝,以便事先處理安裝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b)安裝前應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和帶寬特性進行調測,當滿足指標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5.5.2 安裝低噪聲放大器a)低噪聲放大器的安裝應與饋源安裝結合進行。低噪聲放大器連同安裝板吊裝到天線后部臨時用螺栓固定,然后安裝連接饋源與低噪聲放大器的波導元件,調整安裝板及饋源的相對位置,使各波導口自然吻合,先用銷釘定位,墊上密封橡皮圈,再用螺栓連接,螺帽應對稱均勻緊固。注意不能吻合的波導口不得用螺栓強行連接。b)電源線、信號線、控制線等的布放、連接應正確無誤,接觸良好。充氣

22、管應排在電纜渡槽側壁,以防擠壓變形而影響氣路暢通,電纜和充氣管在布放時應留出適當余量,以免天線在俯仰或方位平面轉動時受拉或擠壓。c)低噪聲放大器的外殼(或衣板)必須用多股銅線或銅編織線與接地體作良好的電氣連接。5.5.3 低噪聲放大器的驅濕凈化:低噪聲放大器是否需要驅濕凈化,應根據(jù)設備說明書技術要求而定,具體操作方法按操作規(guī)程辦理。6饋線系統(tǒng)安裝6.1 一般規(guī)定6.1.1 同軸電纜及波導饋線的走向、連接順序及安裝加固方式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6.1.2 波導饋線的安裝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a)波導饋線連接前先將其位置調好,使法蘭盤自然吻合,先用銷釘定位,裝好密封橡皮圈,然后再用螺栓連接,螺帽緊固

23、。當法蘭盤不能自然吻合時應更換波導節(jié),調整相關設備或器件的位置或加工可調波導節(jié)。嚴禁用螺栓強行拉緊合攏,以免波導管受附加應力而損傷。b)波導口接觸面及內壁光潔,無銅屑和其他雜物。c)波導接口定位正確,銷釘、螺栓配套齊全,密封墊或橡皮圈安裝正確,裝好后橡皮圈不得扭絞或擠出槽外。d)擰緊連接螺栓時,應對角交替、循環(huán)上緊。e)加固時除可略向上托以消除因重力下垂以外,不允許波導饋線在其他方向受力(如向下壓或向左右扳)。f)整條饋線內充以干燥空氣,氣壓符合施工圖設計或設備說明書的技術要求。6.1.3 同軸電纜饋線的安裝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a)一般射頻同軸電纜轉彎的曲率半徑不小于電纜直徑的12倍,LDF4

24、50同軸電纜轉彎的曲率半徑不小于125mm;b)同軸電纜頭的組裝順序和工藝符合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c)焊接電纜頭時可用松香酒精溶液為焊劑,嚴禁使用焊油,內導體觸頭與外導體同心;d)室外同軸電纜接頭有保護套并用硅密封劑密封。6.1.4 方向耦合器應安裝正確,不得裝反。6.1.5 饋線按施工圖設計要求留足余量,以適應天線的轉動范圍。6.1.6 波導饋線和低損耗射頻電纜外導體在天線附近和機房入口處應與接地體作良好的電氣連接。6.2 安裝矩形波導管6.2.1 矩形波導饋線自身應平直,其走向應與設備邊緣及走線架平行。加固時受力均勻穩(wěn)定。矩形波導饋線的加765YD5017-96固點與相鄰的軟波導、分并路

25、系統(tǒng)及負載應盡量靠近。6.2.2 可調波導節(jié)的加工應符合下列要求:a)可調節(jié)的長度準確無誤;b)鋸口平整,波導口無變形,法蘭盤選擇正確;c)焊接的法蘭盤平面與波導縱軸垂直,平整牢固,焊錫均勻,不漏氣。波導管接觸面及內壁無殘余焊劑、焊錫、銅屑及其他異物。6.3 安裝橢圓軟波導管6.3.1 橢圓軟波導饋線轉彎和扭轉應符合下列要求:a)轉彎1)長軸方向(相當于矩形波導的H彎),曲率半徑應符合饋線出廠要求;2)短軸方向(相當于矩形波導的E彎),曲率半徑應符合饋線出廠要求。b)扭轉角不大于饋線出廠說明書的允許值。6.3.2 橢圓軟波導饋線與法蘭盤的連接加工應遵照出廠說明書的規(guī)定,并符合下列要求:a)鋸口

26、平整、無損傷,波導口不變形;b)翻邊剪口距離均勻,翻邊后平整,波導口不變形;c)包膠密封、平整、美觀。6.3.3 橢圓軟波導饋線引入機房前,必須按施工圖設計要求接地,并在剝除護套處做好密封。7大饋線系統(tǒng)調測7.0.1饋線系統(tǒng)衰減和駐波比測試a)發(fā)信波導及收信同軸電纜的衰減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饋線和部件的參數(shù)值參見表7.0.1。表7.0.1波導、波導元件和同軸電纜衰減值名稱測試頻率(GHz)衰減值矩形波導管WR1376<6.7±5%dB/100m橢圓軟波導管EW526<3.96+5%dB/100mHPA輸出波導開關6<0.2dB同軸電纜LDF4-504<17d

27、B/100m同軸電纜接頭4,6<0.35dB帶通濾波器4<0.2dB合成器6<3.2dBb)整條發(fā)信饋線的駐波比w1.32(在575MHz范圍內),個別點允許w1.35。7.0.2系統(tǒng)噪聲溫度測試通過檢測負載與冷空兩種狀態(tài)下熱噪聲功率的比值(即Y因子)求得系統(tǒng)噪聲溫度,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應不大于10K。7.0.3接收方向圖測試a)在驗證測試以前可利用衛(wèi)星信標信號測試天線的接收方向圖。由于信標信號電平很低,一般只能測得主瓣及第一旁瓣,以主瓣峰值為標準,兩側第一旁瓣電平的平均值應不高于-14dB;兩側第一旁瓣電平之差應不大于2dB。b)半功率波束寬度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

28、。c)根據(jù)半功率波束寬度估算天線的接收增益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并可根據(jù)第7.0.2條測得的系統(tǒng)噪聲溫度估算G/T值。d)如上述各項測試值基本符合規(guī)定指標,就可以申請進行驗證測試;如果與規(guī)定指標相差較多就要分析原因,必要時重新調整副反射器或主反射器。e)口面直徑大于13m的天線,用射電星法測試。7.0.4自動跟蹤性能檢查a)低噪聲放大器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后,應立即轉動天線接收衛(wèi)星信號,天線主波束中心對準衛(wèi)星后調整跟蹤接收機,使接收的衛(wèi)星信標電平達到規(guī)定值;b)按設備出廠說明書技術要求校準跟蹤控制單元;766YD5017-96c)人工驅動天線使接收到的信標信號達到最大值。在俯仰(上、下)

29、及方位(左、右)四個方向上人為轉動天線使之偏離衛(wèi)星方向,直到信標信號電平下降2dB為止,啟動自動跟蹤系統(tǒng),經(jīng)過一個掃描循環(huán)應能使信標信號電平恢復到最大值;d)天線跟蹤精度、指向精度應符合設計指標要求。7.0.5天線平均轉動速率測試利用衛(wèi)星信標信號使天線從波束中心驅動天線在方位和俯仰兩個平面內分別轉動土5。,測量二至三次求出平均轉動速率;8微波設備系統(tǒng)測試8.1 高功放分系統(tǒng)測試8.1.1 功能操作: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1.2 增益和輸出功率:a)額定輸出功率:達到設計及出廠指標要求;b)額定輸出功率下的增益:滿足設備說明書的技術要求;c)功率穩(wěn)定度:指標w±0.25d

30、B(24小時)。8.1.3 幅頻響應和互調產物:應滿足設計和設備出廠指標要求。8.1.4 高功放輸出頻譜應滿足SSOG308的要求,如圖8.1.4所示。t-p.3R】-9cLBJf己一仇打K一1局4J1H(笛3*«*保京罌BOA(+8JK+-WB)EC+Q-SU+-2Sd0)C+Q.35R-lfldB)一73LLl11111"t+jLl|,11"lJ111i一mSH-Q.SR一弧4RrQ/Ro",WROROCR0.fiR歸一化頻率R為傳輸速率,它被定義為由于比特率進入調制器后又增加了前向糾錯(FEC)和報頭信息比特。注:相功率0dB相當于最大功率密度。圖

31、8.1.4HPA輸出頻譜??驁D8.2 低噪聲放大器分系統(tǒng)測試8.2.1 功能操作:包括倒換系統(tǒng)均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2.2 增益、頻率響應:應滿足設計和設備出廠指標要求。8.3 上變頻器分系統(tǒng)測試8.3.1 功能操作:包括倒換系統(tǒng)均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技術要求。8.3.2 輸出電平:應符合設計和設備出廠指標要求。8.3.3 增益:1030dB范圍內可調,或按設備出廠指標。8.3.4 中頻到射頻頻率響應:正常輸入電平時射頻輸出幅度允許偏差為土0.4dB。767YD5017-968.3.5 頻率穩(wěn)定度:在24小時內允許偏差為±5X109。8.3.6 相位噪聲:100HzW

32、65dBc/Hz1kHzw_75dBc/Hz10kHzw85dBc/Hz100kHzw_95dBc/Hz1MHzw_112dBc/Hz10MHzw_13dBc/Hz8.3.7 雜散輸出電平:與信號相關的雜散輸出電平<65dBc;與信號無關的雜散輸出電平<80dBm。8.4 下變頻器分系統(tǒng)測試8.4.1 功能操作:包括倒換系統(tǒng)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4.2 增益:在2040dB范圍內可調(射頻輸入75dBm30dBm,36254200MHz頻率范圍內任一頻率),或按設備出廠指標。8.4.3 射頻到中頻的頻率響應:輸出幅度允許偏差為土0.4dB。8.4.4 頻率穩(wěn)定度:在2

33、4小時內允許偏差為土5X109t18.4.5 相位噪聲:100HzW65dBc/HzlkHzw_75dBc/Hz10kHzw85dBc/Hz100kHzw_95dBc/Hz1MHzw_112dBc/Hz10MHzw_130dBc/Hz.8.4.6 雜散輸出電平:與信號相關的雜散輸出電平<75dBc;與信號無關的雜散輸出電平<80dBm。8.5 線性放大器分系統(tǒng)測試8.5.1 功能操作:包括倒換系統(tǒng)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5.2 增益、頻率響應:應符合設計或設備出廠指標要求。8.6 調制解調器分系統(tǒng)測試8.6.1 功能試驗:各項指標達到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6.2

34、 相位噪聲(只測調制器):1kHzW76dBc/Hz10kHzw_101dBc/Hz100kHz<-11ldBc/Hz8.6.3 頻譜圖:符合CCITT標準,如圖8.6.3所示。768YD5017-96ARE小梗累杼食要點幅度CdB)*高中心的就率HeA+0.2S0-0B-O.250.0C+0.250.05RD-0.40c.O&RE+0.Z5口10RF-0.400.10RG+0-250.20RH-I.OQD.2DRr0-500.225RJ-2-004.E5RK000.25RL9-000.3GRM12-00Q.30RN-35.00045RP-16.000.3SRQ-24.000.4

35、0RS-40r000.53R各點的坐標0-2W03H0-*KC.5K0.6kQ,R偏離中心的歸一化頻率注:相對功率0dB相當于比非調制波功率低101g(R/2)dB/Hz.圖8.6.3調制器輸出功率譜密度??驁D8.7 監(jiān)控分系統(tǒng)功能試驗監(jiān)控分系統(tǒng)的功能應符合設備和分系統(tǒng)操作說明書的技術要求。監(jiān)控分系統(tǒng)應監(jiān)視全站各種設備的運行情況。當有告警出現(xiàn)時,應能在監(jiān)視臺顯示出來,并有警鈴告警提示,同時在監(jiān)視臺可以進行遠端人工和自動倒換。8.8 ESC業(yè)務聯(lián)絡電話8.8.1 收發(fā)接口電平發(fā)信口輸入電平:14dBr收信口輸出電平:4dBr8.8.2 噪聲電平熱噪聲電平w50dBm。9驗證測試9.1 一般規(guī)定9

36、.1.1 凡具有上行線設備的新建地球站或在原有地球站內擴建、改建天線饋源系統(tǒng)的工程,都必須在投入運行前進行驗證測試。9.1.2 驗證測試要在國際通信衛(wèi)星管理機構的組織與指導下進行。9.1.3 建設單位會同施工單位根據(jù)落實的工程進度適時向國際通信衛(wèi)星管理機構提出入網(wǎng)驗證測試申請。9.1.4 在得到國際通信衛(wèi)星管理機構批準并下達驗證測試計劃后,按計劃進行驗證測試。9.2 驗證測試前的準備工作9.2.1 驗證測試期間本站與國際通信衛(wèi)星組織操作中心和監(jiān)測站間應進行不間斷的工程勤務通信。本站必須在驗證測試前建立與上述通信目標的一條話路和一條傳真機(或電傳打字機)線路。9.2.2 驗證測試前應備好下列資料

37、,盡早報國際通信衛(wèi)星組織操作中心:a)天線在方位平面及俯仰平面的平均轉動速率;b)以驗證測試使用的衛(wèi)星方向為中心,天線(在不更換或改變天線驅動桿條件下)在方位平面及俯仰平面內可以轉動的范圍;c)饋源的出廠測試記錄(主要是饋源交叉極化隔離度測試記錄)。769YD5017-969.2.3 根據(jù)下達的驗證測試計劃及本站具體條件,將確認可以進行的測試項目及有關事項報告國際通信衛(wèi)星管理機構或其操作中心。9.3 驗證測試的項目及指標9.3.1 驗證測試項目應按國際通信衛(wèi)星組織操作中心安排的測試計劃進行。9.3.2 驗證測試項目及指標要求(4/6GHz):a)地球站的品質因數(shù)G/T值9.3.3 角為10&#

38、176;時,其G/T值應達到下列指標:1)12m天線:G/T32.17dB/K2)13m天線:G/T32.88dB/K3)16m天線:G/T34.95dB/K以上測試頻率為4000MHz。b)天線的發(fā)收增益及輻射旁瓣:1)天線的發(fā)收增益:發(fā)射頻段:5.856.425GHz接收頻段:3.6254.2GHz發(fā)射增益應滿足下式:12m天線:55.7+201g(F/6)(dBi);F:GHz13m天線:56.0+201g(F/6)(dBi);F:GHz16m天線;58.1+201g(F/6)(dBi);F:GHz接收增益應滿足下式:12m天線:52.5+201g(F/4)(dBi);F:GHz13m天

39、線:53.2+201g(F/4)(dBi);F:GHz16m天線:54.9+201g(F/4)(dBi);F:GHz天線發(fā)收增益測試頻點為最高、中心、最低三點。2)天線輻射旁瓣特性(收、發(fā)正反極化均測):第一旁瓣應小于或等于一14dB;寬角旁瓣:天線旁瓣峰值數(shù)的90%不得超過下式的規(guī)定:29-251g(dBi)1°wW20°-3.5(dBi)20°vw26.332351g(dBi)26.3°w4810(dBi)>48°c)天線軸比:雙圓極化軸比w1.06:1d)天線隔離度:1)雙圓極化交叉極化隔離度30.7dB2)雙線極化交叉極化隔離度3

40、3dB,當離軸增益下降ldB時,交叉極化隔離度30dB。注:天線收發(fā)交叉極化隔離度要在監(jiān)測站配合下進行測試,測試點的數(shù)量和間隔按測試計劃規(guī)定辦理。e)天線饋源指標(出廠驗收指標)9.3.4 饋源駐波比W1.25(575MHz頻帶內)2)饋源隔離度:(1)饋源收/發(fā)隔離度80dB(2)饋源發(fā)/發(fā)隔離度20dB(3)饋源收/收隔離度20dBf)整條發(fā)射饋線的電壓駐波比W1.32(在575MHz頻帶內)g)全向有效車§射功率(EIRP)穩(wěn)定度及載波頻率穩(wěn)定度測試要在監(jiān)測站配合下進行,指標要求如下:1)地球站發(fā)射EIRP的穩(wěn)定度充允許偏差為土0.5dB(晴天、在24小時內)。2)載波頻率穩(wěn)定

41、度:770YD5017-96(1)調頻多路電話載波頻率允許偏差為土150kHz。(2)調頻電視載波頻率允許偏差為土250kHz。(3)中速數(shù)據(jù)傳輸系統(tǒng)(1DR)載波中心頻率允許偏差為土3.5kHz。(4)時分多址(TDMA)系統(tǒng)載波頻率允許偏差為土IkHzo10數(shù)字復用設備的測試10.1 數(shù)字終端設備的測試10.1.1 各機盤電源電壓測量:電源電壓允許偏差為:土0.1V。10.1.2 時鐘頻率檢查,頻率容限見表10.1.2。表10.1.2時鐘頻率容限表群次標稱比特速率(kbit/s)容差(頻率容差)X106允許偏差(Hz)一次群2048+50+102二次群8448+30+253三次群34368

42、+20+687四次群139264+15±208910.1.3誤比特率測試,測試各支路觀察15分鐘,誤比特率為0。10.1.4 抖動特性:a)輸入抖動容限見表10.1.41及圖10.1.41。料功福度一/(kHir)3斜率等效20dB/10倍頻程抖動頻率表10.1.4-1輸入口允許抖動容限表輸入口速率(kbit/s)拌動幅度(UI呼)測試頻率(kHz)測試信號AiA2f1f2f3f420481.50.20.022.418100215-184481.50.20.020.43400215-1343681.50.150.1110800223-111392641.50.0750.20.5103

43、500223-1圖10,L4-1輸入口允許抖動容限圖b)輸出抖動:對于一、二、三、四次群各種標稱比特率,在數(shù)字有線通道輸出口所測得的最大輸出抖動不應超過表10.1.4-2所給出的限值。771YD5017-96表10.1.4-2輸出口最大允許抖動比特速率(kbit/s)最大輸出拌動容限(UIp-p)測量濾波器帶寬(kHz)偽隨機測試信號序列低頻截止頻率f1或f3高頻截止頻率f4Bi(f1f4)Bi(f3-f4)f1f3F420480.250.050.0218100215-184480.250.050.023400215-1343680.300.050.1010800223-11392640.40

44、0.0750.20103500223-1c)抖動轉移特性見表10.1.4-3和圖10.1.4-2表10.1.4-3抖動轉移函數(shù)速率(kbit/s)測試信號拌動測試頻率(Hz)/拌動轉移函數(shù)(dB)f0f5f62048100010/0.540/0.5400/(-19.5)8448100010/0.5100/0.51000/(-19.5)34368100010/0.5300/0.53000/(-19.5)1.1.5固有抖動單機指標V0.25UI10.2自適應差分脈碼調制器功能檢查(ADPCM)10.2.1 加電后,本地A,B,C支路告警,總告警燈亮,電源燈亮。10.2.2 同步檢查:分別檢查A,B

45、支路到C支路是否同步,通過幀同步分析儀觀察同步情況。10.2.3 安全保護、直通和自環(huán)功能檢查。10.2.4 編定模塊地址碼。10.2.5 信令傳輸測試檢查。10.2.6 國內備用比特傳輸檢查。10.2.7 傳輸遙控告警檢查。10.2.8 64kbit/s透明信道測試檢查。10.2.9 誤碼性能檢查。10.2.10 單音測試檢查。10.2.11 信號量化噪聲比檢查。10.2.12 音頻調制解調器測試檢查。10.3數(shù)字倍增器功能檢查(DCME)10.3.1 在計算機上檢查時鐘設置。10.3.2 在計算機上檢查透明通道的設置。10.3.3 測試各支路誤比特率。觀察15min,誤比特率為零。10.3

46、.4 信令(a,b,c三比特)檢查。10.3.5 計算機其他功能檢查。10.3.6 DCME系統(tǒng)計算機功能檢查:按說明書要求,應具有監(jiān)視和倒換功能,還應具有在設備遠端進行自測。圖10.1.44拌動轉移函數(shù)容眼圖科動轉移函依(即計算機上)設置設備運行參數(shù),并控制設備11中速數(shù)據(jù)傳輸系統(tǒng)(IDR)測試11.1 衛(wèi)星鏈路連通測試772YD5017-9611.1.1 IDR業(yè)務連通測試程序及指標要求(包括測試方法及使用儀表)應按IESS308,SSOG-308中的規(guī)定進行。11.1.2 中頻環(huán)路解調器誤碼性能(含擾碼、前向糾錯碼FEC),如表11.1.2所示。表11.1.2中頻環(huán)路解調器誤碼性能指標誤

47、比特率(BER)組合速率Eb/No(dB)傳輸速率Eb/No(dB)(Co+No)/No(dB)C/N(dB)1X10-35.34.057.86.34-71X1078.37.0510.59.31X10-88.87.5510.99.8注:組合速率=信息速率+報頭的速率傳輸速率=組合速率/FEC11.1.3臨近信道抗干擾能力:(本站模擬環(huán)測)三個IDR2Mbit/s載波均勻依次排列,間隔為載波需要的分配帶寬,速率相同,兩個相鄰載波的電平高于信號載波7dB時,應滿足表11.1.3的要求。表11.1.3臨近信道抗干擾能力誤比特率(BER)組合速率Eb/No(dB)傳輸速率Eb/No(dB)(Co+No

48、)/No(dB)C/N(d/B)1X10-35.74.458.26.74-71x1078.77.4510.89.71X10-89.27.9511.310.211.1.4衛(wèi)星環(huán)路解調器誤碼性能(含擾碼FEC)應滿足表11.1.4的要求(晴天、微風條件下)。表11.1.4衛(wèi)星環(huán)路解調器誤碼性能誤比特率(BER)組合速率Eb/No(dB)傳輸速率Eb/No(dB)(Co+No)/No(dB)C/N(d/B)-31x107.66.3510.18.64-71x10710.99.651311.91X10-811.410.1513.512.4RHTH111.2全程數(shù)字鏈路(通道)測試RHT111.2.1 衛(wèi)

49、星通信地球站間對測誤碼性能指標(連續(xù)測試24小時):a)任何月內90%以上時間的誤比特率(BER)1Xl0-7;b)誤碼秒(ES),嚴重誤碼秒(SES)應符合表11.2.1中衛(wèi)星數(shù)字通道指標要求。表11.2.1衛(wèi)星數(shù)字電路誤碼性能投入業(yè)務指標和限值項目電路連接RPO(%)T(秒)KA(%)So(次)&(次)S2(次)S3(次)ES衛(wèi)星數(shù)字通道8864000.5206916397441982全程數(shù)字通道8864000.5217266727802084SES衛(wèi)星數(shù)字通道0.1864000.5301362027全程數(shù)字通道0.1864000.54218102739注:ES誤碼秒,SES嚴重誤

50、碼秒;RPO用于計算誤碼性能投入業(yè)務限值等的“參考性能指標”,以時間百分比()表示;A數(shù)字線路段上誤碼性能的配額占RPO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T測試時間,以秒(ES、SES)為單位的次數(shù);K定義“投入業(yè)務限值”時的系數(shù);So對應于RPO和配額A在T時間內的誤碼事件數(shù),單位次,即投入業(yè)務指標;S1,S2對應于投入業(yè)務限值的門限,在T時間內的誤碼事件數(shù),單位次;S3對應于投入業(yè)務限值的門限在3天內誤碼事件數(shù),單位次。11.2.2 全程數(shù)字鏈路(通道)指標測試(包括進城終端):a)誤碼性能指標(連續(xù)測試24h):1)任何月內90%以上時間的誤比特率(BER)1X10-7;2)誤碼秒(ES),嚴

51、重誤碼秒(SES)應符合表11.2.1中全程數(shù)字通道指標要求。b)抖動性能測試:1)輸入抖動容限,如圖11.2.21和表11.2.21所示。773YD5017-96圖11.2.2-1輸入抖動容限圖表11.2.2-1輸入抖動容限表系統(tǒng)序列比特速率(kbit/s)峰-峰幅度(UIp-p)頻率(kHz)LA0A1A2f0f1f2f3f4一次群204836.9(18ss)1.50.21.2X10-80.022.4181002151二次群8448152(18gs)1.50.21.2X10-80.020.434002151三次群34368618.6(18gs)1.50.150.11108002231四次群

52、1392642506.6(18ss)1.50.0750.20.510350022312)輸出口最大容許抖動:對一、二、三、四次群各種標稱比特率,在數(shù)字有線通道輸出口所測得的最大輸出抖動不應超過表11.2.2-2所給出的限值表11.2.2-2輸出口最大允許抖動比特速率(kbit/s)最大輸出抖動容限(峰-峰UIp-p)測量帶通濾波器帶寬(kHz)偽隨機測試信號序列低頻截止頻率f1或f3高頻截止頻率f4B1(f1f4)B2(f3-f4)f1f3f420480.250.050.0218100215184480.250.050.023400215-1343680.300.050.101080022311392640.400.0750.20103500223-13)抖動轉移特性:見表10.1.4-3和圖10.1.4-2。12時分多址傳輸系統(tǒng)(TDMA)測試12.0.1單機和分系統(tǒng)指標應符合設備出廠說明書的技術要求。12.0.2地球站發(fā)射全向有效幅射功率(EIRP)穩(wěn)定度:穩(wěn)定度在24h內允許偏差為土0.5dB。12.0.3調制解調器中頻環(huán)路性能指標:a)無前向糾錯碼(FEC)的誤碼性能(信息速率為52Mbit/s時)如表12.0.31所示。表12.0.3-1無前向糾錯碼的誤碼性能誤比特率(BER)傳輸速率(E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