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_第1頁
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_第2頁
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_第3頁
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_第4頁
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岳陽市地面氣象測報競賽試題 2014湖南綜合觀測基本知識試題(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現(xiàn)代氣象觀測)(滿分19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100題,每小題0.5分,共50分。)1、氣象探測的發(fā)展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初始階段是一系列定量測量地面氣象要素儀器的出現(xiàn),其標志性儀器為1643年( )發(fā)明的水銀氣壓表。A、托里拆利 B、索緒爾 C、伽利略 D、白貝羅2、( )是將感應原件放于測量位置上,測量大氣要素的變化。A、直接測量 B、感應測量C、遙感探測 D、直接探測3、直接探測是根據原件的( )受大氣某種作用而產生反應的特點,構成直接探測原理。A、物理和化學性質 B、物理性

2、質C、化學性質 D、光學性質4、( )是大氣探測的工具 A、儀器 B、儀表 C、探空氣球 D、傳感器 5、室內大氣濕度測量最精確的方法是( )A、干濕球濕度表測濕法 B、電學濕度表測濕法C、稱量法 D、光學濕度計測濕法6、飽和水汽壓是指在固定的( )下,水汽和平面純凈水面達到的氣液兩相中性平衡,或水汽和平面純凈冰面達到的氣固兩相中性平衡時純水蒸汽的水汽壓。A、氣壓和風速 B、氣壓和溫度C、風速和溫度D、氣壓、溫度、風速7、相對濕度U是指壓力為P、溫度為T的濕空氣,其( )的百分數(shù)。A、水汽壓和水面飽和水汽壓比值B、水汽壓和冰面飽和水汽壓比值C、水汽壓和當?shù)乜倸鈮罕戎礑、水汽質量與濕空氣總質量比

3、值8、干濕球溫度表系數(shù)隨風速有很大的變化,小風速時數(shù)值較大,隨風速的增加迅速減小。當風速超過( )時,A值的變化很小,逐漸接近理論值.A 、1.5 m/sB 、3 m/sC 、4 m/s D 、2 m/s9、碳膜濕度片是通過測量元件的( )來確定空氣的相對濕度。A、電容值B、電壓值C、電阻值D、電流值10、影響高分子薄膜濕敏電容滯后系數(shù)最主要的因素是( )。A、電容表面的金屬鍍層的工藝特性B、表面電極的厚度C、污染物的貼附D、多諧波振蕩器的功率11、在現(xiàn)代濕度測量中( )是唯一用來測量快速脈動的方法。A、溫濕球濕度表測濕法B、露點儀測濕法C、電學濕度表測濕法 D、吸收光譜法12、現(xiàn)代光學濕度計

4、多采用( )的方式,以便達到絕對定標的目的。A、 單通道B、雙通道C、三通道D、多通道13、光學濕度計測量濕度中,比較強的水汽吸收帶可在( )中找到。A、紅外和紫外波段 B、紅外波段C、紫外波段 D、可見光和紫外波段14、下列屬于實驗室內測濕的標準方法的是( )A、稱重法B、恒濕鹽控濕法C、露點控濕法D、部分壓力法15、在使用部分壓力法控濕時,若使檢定容器內的氣壓降低一半,其中的水汽壓也同時降低一半,在氣溫保持不變得條件下相對濕度的數(shù)值( )A、加大一倍B、加大兩倍C、降低一半D、沒有變化16、氣象學中所有的輻射量根據它們的來源可分為( )A、向下輻射和向上輻射B、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C、紅外輻

5、射和紫外輻射D、反射輻射和凈輻射17、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全波段凈輻射表是( )輻射表A、高分子聚合膜式B、多孔性金屬膜式C、聚乙烯防風膜式D、裂紋性金屬膜式18、地球大氣的氣體成分中,( )是最重要、最活躍的,在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起著重要作用。A、水汽 B、大氣氣溶膠 C、氧氣 D、二氧化碳19、大氣中CH4的( )來自于地表生物源,是在嚴格的無氧環(huán)境中產生的。A、60% B、70% C、80% D、90%20、臭氧層吸收了部分太陽輻射能,估計能使地面的平均溫度降低( )。 A、1-2 B、2-3 C、0.1-0.2 D、0.2-0.3 21、臭氧對波長( )m的太陽紫外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A

6、、0.2-0.29 B、大于0.3 C、0.2-0.3 D、0.2-3 22、對流層內的臭氧約占大氣臭氧總量的( )%,雖然含量很低,但它的濃度的增加目前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 A、3 B、8 C、10 D、20 23、赤道地區(qū)臭氧峰值的高度約在( )。A、25-28km B、17-20km C、13km附近 D、22km附近24、水汽在大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僅( ),卻是大氣中最活躍的成分。A、0.1%-0.3% B、1%-3%C、0.1%-3% D、以上都不對25、夏季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影響很大的副熱帶高壓屬于( )。 A、深厚系統(tǒng) B、淺薄系統(tǒng) C、兩者都不是 26、古代商人借助其來往

7、于各大洲,被稱為“貿易風”,該地為( )。A、信風帶 B、西風帶 C、東風帶 D、無風帶27、北半球7月歐亞大陸被大低壓控制,稱為( )A、阿留申低壓 B、冰島低壓 C、印度低壓 D、赤道低壓28、北半球冬季高緯度上有( )個大低壓槽。A、3 B、4 C、5 D、以上都不對29、洋面是大氣層的主要下界面,約占( ),是大氣最重要的熱源和水汽源,也是氣候變化的緩沖器和調節(jié)器。A、63% B、68%C、71% D、78%30、極地對流層頂?shù)臏囟缺葻釒α鲗禹數(shù)臏囟雀呒s( )A、1520 B、20-25C、15-25 D、2031、赤道附近即熱帶對流層頂高約( )KM。A、15-25 B、15-20

8、 C、8-14 D、14-2032、臭氧已很稀少,太陽輻射中能被氧分子吸收的波長極短的紫外輻射(小于0.18微米)已被其上面的大氣吸收了,所以這層大氣吸收的輻射能量很少,溫度隨高度降低,這層大氣是指(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3、溫度始終是增加的,太陽輻射中的強紫外輻射(小于0.18微米)的光化學分解和電離反應造成了其高溫,這層大氣是指(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4、大氣熱量的傳輸主要靠熱傳導,由于分子稀少,熱傳導率小,在各高度上熱量達到平衡時,必然會有巨大的垂直溫度梯度,是指的(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5、集中了大氣質

9、量的四分之三和幾乎全部水汽的大氣層是指(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6、高緯度地區(qū)經常會出現(xiàn)一種輝煌瑰麗的大氣光學現(xiàn)象極光,這一層是指(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7、大氣最主要的熱源是( )。A、陸地 B、海洋 C、太陽 D、以上都不對38、太陽半徑約為( )KM。A、6.96*105 B、3.7*104 C、1.5*105 D、1.5*10739、太陽黑子的平均直徑約為( )KMA、6.96*105 B、3.7*104 C、1.5*105 D、1.5*10740、WMO在1981年推薦的太陽常數(shù)最佳值是( )W.m-2。A、1367±

10、6 B、1367±7 C、1376±6 D、1376±741、日地之間的平均距離為( )KM,這個距離稱為一個天文單位(AU)。A、149597892±200 B、149597892±500 C、149597892±1000 D、149597892±80042、中間層中水汽極少,但在高緯度地區(qū)夏季的日出前或黃昏后,在75-90km高空有時會出現(xiàn)薄而帶銀白色光亮的云被稱為( )A、貝母云B、夜光云C、透光高積云D、密卷云43、對流層臭氧的主要來源是( )A、從平流層以擴散和湍流的方式輸送來的B、雷暴閃電C、對流層大氣中發(fā)生的光

11、化學反應D、動植物的呼吸作用44、 ( )是大氣最重要的熱源A、 海洋B、陸地C、太陽輻射D、太陽短波輻射45、 從根本上說,大氣能量的來源是( )A、地面輻射B、大氣輻射C、太陽輻射D、大氣逆輻射46、 在( )波段,大氣的吸收很弱,被稱為大氣的透明窗或大氣光譜窗。A 、0.4-0.75mB 、3-8mC 、8-12mD 、9-12m47、 焚風是指氣流過山后形成的( )的地方性風,最初轉指阿爾卑斯山區(qū)的焚風。A、干而暖B、濕而冷C、干而冷D、濕而暖48、氣塊在上升過程中,因各高度大氣層結不同,受到的凈浮力( )。A、為正 B、為負 C、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 D、以上都不對49、逆溫層屬于(

12、)層結。A、絕對不穩(wěn)定B、絕對穩(wěn)定C、條件性不穩(wěn)定D、對流性不穩(wěn)定50、在對流邊界層中,( )是驅動湍流的主要機制。A、摩擦力 B、表面應力C、浮力 D、氣壓梯度力51、對流邊界層的最大湍渦尺度往往可以達到邊界層厚度的數(shù)量級,稱為( )A、熱煙羽 B、熱泡 C、煙羽 D、微鋒52、通常穩(wěn)定邊界層的厚度大約為( )A、10-15KM B、100-500M C、1-5KM D、1000-1500M53、低空急流是指在低空數(shù)百米至1KM高度上出現(xiàn)的風速特大區(qū)域,其最大風速會超過( )m/s以上,并在最大風速上、下保持較強的風速切變。A、15-25 B、20-25 C、10-20 D、15-2054、

13、遠在3000多年以前,我國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關于( )的記載。A、暈B、寶光環(huán)C、海市蜃樓D、虹55、 氣象能見度僅取決于( )A、大氣特性B、大氣消光系數(shù)C、觀測器械特性D、目標物的物理特性56、 華的色彩排列為( )A、內紫外紅B、內紅外紫C、內藍外紅D、內紅外藍57、 冰云和水云都有可能有華,它是日光或月光被云滴或冰晶( )的結果A、反射B、直射C、衍射D、折射58、 虹是圓心位于對日點上鮮艷奪目的彩色圓弧帶,顏色排列為內紫外紅,角半徑約為( )A 、42°B 、43°C、 44°D 、34°59、 霓與虹同圓心,但色彩排列相反,其角半徑約為( )A

14、 、54°B 、53°C、52°D 、45°60、 由于( )對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光學現(xiàn)象,統(tǒng)稱為暈。A、 水滴B、 冰晶C、大雨滴D、霧61、 近幻日是由取向冰晶造成的一種最普通的光學現(xiàn)象,當太陽角度超過( )就不容易再看到近幻日了。A、 40°B 、50°C 、52°D 、42°62、 暈的現(xiàn)象很多,一般現(xiàn)象可以用冰晶的( )來解釋。A、反射和衍射B、折射和衍射C、衍射D、折射和反射63、 光學雨量計的工作原理:測量雨滴經過一束光線時時,由于雨滴的( )效應引起光的閃爍,對閃爍進行光譜分析

15、,其譜分布于單位時間通過光路的雨強有關。A、反射B、衍射C、折射D、以上都不是64、 透射式能見度儀往往在光源的側同時設置( )不同距離的接收器,使測量范圍加寬。A 、2個B、 3個C、 3個D、 4個65、 散射式能見度儀可分為( )。A、 2種B、 3種C、 4種D、 5種66、 在目前的實際業(yè)務中使用哪種能見度儀為主( )A、后向散射能見度儀B、側向散射能見度儀C、前向散射能見度儀D、透射式能見度儀67、 在一些對能見度要求較高的測站,如機場,使用( )能見度儀A、后向散射能見度儀B、側向散射能見度儀C、前向散射能見度儀D、透射式能見度儀68、 下列可以用來確定閃擊電磁場輻射源確切位置的

16、方法有( )A、方位測定法 B、時間到達法C、方位測定法和時間到達法C、以上都不是69、 下墊面狀況探頭中用于測量地表狀況的是( )A、地面溫度表B、淺層土壤溫度表C、電導板D、電化學極化板70、 電線結冰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 )相似。A、前向散射能見度儀B、振筒式氣壓表C、稱重式雨量傳感器D、紅外輻射地表溫度表71、 最有效的地表溫度測量方法是測量它在該溫度下的( ),在換算成地表溫度值。A、紫外輻射通量B、短波輻射通量C、長波輻射通量D、紅外輻射通量72、 目標物的最大能見度距離有兩種定義方法,一種是發(fā)現(xiàn)距離;一種是消失距離。氣象上通常采用的是( )A、消失距離B、發(fā)現(xiàn)距離C、兩種均不采用

17、D、兩種均采用73、 純大氣分子影響時,最大能見度可達到( )。A 、80kmB 、157kmC、213kmD 、277km74、按大氣熱力結構,可將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層、熱層等,以下各項中哪個不是平流層的特點:( )A、大氣很穩(wěn)定,垂直運動很微弱;B、很少有云出現(xiàn),僅有時早晚可觀測到貝母云;C、水汽、塵埃少,透明度較高,加之氣流穩(wěn)定,很適于飛機飛行;D、大氣溫度隨高度降低,垂直溫度廓線也存在著明顯的緯度和季節(jié)的變化;75、對于地球大氣中對流層臭氧的來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平流層臭氧以擴散和湍流方式輸送來的; B、對流層大氣中發(fā)生的光化學反應;C、雷暴閃電、有機物氧化生成;

18、D、分子氧吸收波長小于0.24m紫外輻射離解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種中性粒子的參與下與分子氧結合形成臭氧;76、根據標準大氣的規(guī)定,在11gpkm以下為 ,1120gpkm為 ,2047gpkm為 。( )A、等溫大氣,多元大氣,均質大氣; B、多元大氣,等溫大氣,多元大氣;C、多元大氣,均質大氣,等溫大氣; D、均質大氣,等溫大氣,多元大氣;77、 所謂積雪,是指觀測站周圍視野范圍內,地面上有( )以上被雪覆蓋的現(xiàn)象。A、 1/3B、 1/2C、 2/3D 、3/478、 目前對于降水量的測量,在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 )問題。A 、代表性B、比較性C、準確性D、靈敏度不高79

19、、 降水量測量值的代表性較差,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A、 地形和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降水量分布不均B、 濺水引起的誤差C、 蒸發(fā)引起的誤差D、 風造成的誤差80、 超聲波雪深傳感器是利用超聲波在聲阻不同的兩種物質介面上產生( )的性質測量界面距離的原理。A 、折射B、衍射C、吸收D、反射81、 E601蒸發(fā)器的蒸發(fā)桶是一個器口面積為( ),有圓錐底的圓柱形桶。A 、2000cm²B 、3000cm²C、 200cm²D、 300cm²82、 俄羅斯( )蒸發(fā)池已被推薦選作國際參考標準蒸發(fā)器。A、 2000cm²B 、3000cm²C、 2

20、0m²D、 30m²83、 WMO建議:日照閾值定為直接太陽輻射照度( )。A 、120Wm-2B、 96Wm-2C、 144Wm-2D、 100Wm-284、下列不屬于對流層內的臭氧來源的是( )。A、從平流層以擴散和湍流的方式輸送來的 B、對流層大氣中發(fā)生的光化學反應 C、雷暴 D、植物光合作用85、 按照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常將天氣現(xiàn)象分為( )類。A、 6B 、8C、 9D、1186、 當霧出現(xiàn)時,相對濕度常為100%或接近100%,天空常呈灰白色,受煙塵影響時呈( )。A 、淡藍色B 、淡灰色C、黃色D、灰色87、 米散射是討論( )的散射過程A 、小粒子B 、中粒子

21、C、大粒子D 、水滴88、 長波輻射與短波輻射基本上以( )為分界。A 、3umB、 3.33umC、 4umD、 4.13um89、 下列不屬于風和氣流在邊界層常出現(xiàn)的形式的是( )A 、平均風B、湍流C、波動D、擾動90、 近地面層的厚度為( )A 、幾十米B、幾百米C、幾米D、1000米左右91、 在近地面層( )幾乎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A 、湍流運動B、動量隨高度的變化C、熱量隨高度額變化D、水汽垂直通量隨高度的變化92、 在近地面層中風向隨高度( )A 、幾乎沒有變化B、完全沒有變化C、高度不同風向不同D、無明顯關系93、 在自由大氣中,水平氣壓梯度力與科氏力二者平衡,形成( )。A

22、、 地轉風B、梯度風C、熱成風D、疾風94、 ( )是影響能見度的主要因子。A 、大氣透明度B、目標物和背景的亮度對比C、觀測者的視力D、觀測目標物的角度95、 在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中規(guī)定,應記錄有效能見度值,即觀測點周圍( )范圍內都能達到的最大能見度距離。A 、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三96、 投射能見度儀是通過測量水平空氣柱的( )來測量能見度的。A 、消光系數(shù)C、最小消光系數(shù)C、最大消光系數(shù)D、平均消光系數(shù)97、 測量雪深時,要在臺站附近平坦地面上選取三個不同測點分別進行測量,兩測點之間一般要相距( )以上。A 、10mB、 15m C 、8mD、 12m98、 我國現(xiàn)

23、用的雨量筒的半徑為10CM,雨量杯的半徑為2cm。有此可知,桶內積水深度為1mm時,量杯內水深應為( )A、15mmB、20mmC、25mmD、30mm99、 民航規(guī)定的最大能見度距離要比氣象上對頂?shù)淖畲竽芤姸染嚯x偏低約( )A、 25%B、28%C、30%D、33%100、 氣象光學距離,是指由白熾燈發(fā)出的色溫為( )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氣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過的路徑長度。A 、1900KB、270KC、3000KD、2700K多項選擇題:(50題,每題1.5分,共75分。順序錯、多選或少選不得分)1、下列屬于遙感探測的有( )A、透射式能見度儀 B、測云雨雷達C、電阻溫度表 D、紅外

24、輻射表測量地表溫度2、決定儀器性能的首要因素是感應原理,由感應原理決定了它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 )。 A、 靈敏度 B、精確度 C、慣性 D、堅固性(含穩(wěn)定性)3、一個完整的大氣探測儀器或系統(tǒng)包括( ) A、觀測平臺B、觀測儀器C、資料處理單元D、傳感器E、信號采集器4、下列屬于遙感探測的誤差來源的有( )A、儀器的靈敏度B、儀器的慣性C、儀器的堅固性D、儀器的穩(wěn)定性E、探測系統(tǒng)各部分的標定誤差 F、來自反演過程中的誤差5、影響露點儀測試精度的因素有( )A、凱爾文效應B、拉烏爾特效應C、部分壓力效應D、判斷鏡面凝結相態(tài)E、操作失誤6、拉曼-阿爾法濕度計自問世以來,始終沒有解決的缺陷有( )

25、A、在紫外水汽吸收線附近,存在著較強的氧氣和臭氧吸收線。B、光源管和檢測管的壽命太短C、儀器分辨率和精度太低很難探測到大氣中的濕度的脈動,特別是在低溫干燥的天氣條件下D、光源和檢測元件具有較大的溫度系數(shù)7、性能優(yōu)良的恒溫箱應該滿足兩個主要要求:( )A、能保持恒穩(wěn)的濕度值,B、改變它的控制條件,能夠迅速可靠的調整它的濕度值C、攜帶方便D、易于操作8、下列關于輻射能量測量儀器觀測到的物理量描述正確的有( )A、 指單位面面積、單位時間上通過的輻射能量B、對某放射面發(fā)出的輻射通量密度稱為輻射出照度C、達到接收面的輻射通量密度稱為輻照度D、它的法定計量單位是W/9、輻射能量測試儀器的性能優(yōu)劣主要取決

26、于一下那些技術指標( )A、儀器靈敏度B、精確度C、輸出線性度D、感應平面余弦相應度E、儀器常數(shù)的溫度系數(shù)10、太陽直接輻射的分波段測量可用來( ),在農業(yè)、生物、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A、確定大氣渾濁度B、確定氣溶膠的粒度C、確定氣溶膠的光學厚度D、確定輻射通量密度11、短波總輻射的測量實際包括( )A、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B、天空鄉(xiāng)下的散射輻射C、上述兩項的反射輻射12、舊型號的總輻射表存在不少的缺點,它的儀器精度不能使人滿意,目前各國在以下幾方面不斷作出改進( )A、防風玻璃半球罩的透過率B、儀器的溫度效應和非線性響應C、散射輻射的連續(xù)記錄D、總輻射的分波段測量13、紫外輻射測量儀器

27、的感應原理( )A、攝影感光B、輻射的熱效應C、電離效應D、電光效應14、對流層大氣的( )氣體占了空氣體積的99.966%。 A、N2 B、O2 C、Ar D、CO2 15、基于光學原理進行降水類型識別的技術,主要有( )A、光強衰減多要素判斷法 B、降水粒子光強閃爍法 C、降水粒子下落速度法 D、光譜分析法16、 對臭氧洞成因的研究目前主要在兩個方面( )。A、大氣動力學原因 B、大氣物理學原因C、大氣化學原因 D、大氣熱力學原因17、 按照觀測者與目標物的相對位置,能見度分為( )A 、水平能見度B、垂直能見度C、斜向能見度D、傾斜能見度18、氣溶膠粒子的來源主要有( )A、土壤、巖石風

28、化及火山噴發(fā)的塵埃 B、煙塵及工業(yè)粉塵 C、海沫破裂干涸成核 D、氣粒轉化 E、微生物、孢子、花粉等有機物質點 F、宇宙塵埃 19、大氣氣溶膠粒子在哪些大氣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A、云霧降水過程 B、大氣輻射過程 C、大氣光學 D、大氣電學 E、大氣化學 20、每天的海平面等壓線圖和高空等壓面圖上的曲線形態(tài)雖各不一樣,但總能歸納出集中基本類型:( )A、高氣壓 B、低氣壓 C、低壓槽 D、高壓脊 E、鞍形氣壓場21、冬季控制我國北方的淺薄系統(tǒng)是( )。 A、暖高壓 B、冷高壓 C、熱低壓 D、冷低壓22、被統(tǒng)稱為“行星風帶”的包括( ) A、赤道無風帶 B、信風帶 C、西風帶 D、極地東風帶2

29、3、全球垂直經向環(huán)流包括( )A、哈德來環(huán)流 B、赤道環(huán)流 C、費雷爾環(huán)流 D、極地環(huán)流24、地面上南北半球都有的氣壓帶為( )A、熱帶輻合帶 B、副熱帶高壓帶 C、副極地低壓帶 D、極地高壓帶 25、北半球1月大陸上出現(xiàn)的兩個大高壓為( )。A、蒙古高壓 B、加拿大高壓 C、西西伯利亞高壓 D、太平洋高壓26、北半球1月海洋上有兩個大低壓( )A、阿留申低壓 B、印度低壓 C、赤道低壓 D、冰島低壓27、北半球7月海洋上被兩個強大的副熱帶高壓控制:( ) A、太平洋高壓 B、大西洋高壓 C、印度洋高壓 D、極地高壓28、北半球冬季高緯度上的大低壓槽有( )。A、東亞大槽 B、北美大槽 C、歐

30、洲淺槽 D、歐洲大槽 29、氣壓的年變化特點與( )等條件有關。A、地理緯度 B、海拔高度 C、海陸性質 D、季節(jié)變化30、按大氣中性成分的熱力結構分層,把大氣層分成(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熱層31、按大氣的化學成分,把大氣分成( )A、湍流層 B、平流層頂C、對流層頂 D、非勻和層32、按大氣的電磁特性,把大氣分成( )。A、電離層 B、磁層C、散逸層 D、外層大氣33、按大氣的壓力結構,把大氣分成( )。A、散逸層 B、行星際空間C、大氣層 D、氣壓層34、對流層的主要特點是( )。A、氣象要素垂直分布均勻 B、氣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勻C、大氣的垂直混合作用強 D、大氣

31、溫度隨高度降低35、干潔大氣中各種氣體成分隨高度的分布,主要受以下幾種因素控制:( )A、重力場 B、大氣中對流 C、湍流 D、分子擴散 E、太陽輻射對氣體的光解作用和電離作用36、海洋在垂直方向也呈層狀分布,按熱力結構可分成三層:( )A、表層 B、主躍層 C、季節(jié)變化層 D、下均勻層37、海洋巨大的質量和巨大的熱容量使它成為一個巨大的太陽能儲庫,通過( )再向大氣輸送能量。A、紅外長波輻射 B、湍流輸送感熱 C、水汽蒸發(fā)潛熱 D、亂流 38、影響海流的因素有( )A、盛行風 B、海水密度不均勻 C、地轉偏向力 D、海底地形 E、海岸線輪廓 F、島嶼39、描述輻射場的特征量有( )A、輻射通

32、量 B、輻亮度 C、輻射通量密度 D、輻射源40、 太陽大氣大致可分為( ),各層的物理性質有顯著差別。41、 A、日核 B、光球層 C、色球層 D、日冕 E、中介層 F、對流層41、光球層以下的區(qū)域是太陽內部,大致可分三個層次,即( ) A、日核 B、光球層 C、色球層 D、日冕 E、中介層 F、對流層42、相對黑子數(shù)有周期變化,最長的周期為_,最短的為_,平均周期為_( )A、13a B、11a C、13.3a D、7.3a E、11.3a F、14.3a43、地氣系統(tǒng)的平衡溫度取決于( )。 A、太陽常數(shù) B、地氣系統(tǒng)的行星反照率C、長波輻射 D、短波輻射 44、地氣系統(tǒng)的輻射差額隨(

33、)等因素而變化。A、緯度 B、季節(jié) C、云量 D、云狀 E、下墊面性質 F、大氣成分45、極地的高反照率主要是由于( )的緣故。A、緯度高 B、冰雪覆蓋C、太陽直射 D、太陽入射天頂角大 46、 大氣能量的基本形式有( )A、 內能B、勢能C、動能D、潛熱能 48、對流大氣的溫度一般隨高度而降低,但在有些條件下,某些氣層的溫度會隨高度而增加,這些氣層稱為逆溫層,形成逆溫層的原因有( )A、輻射逆溫B、平流逆溫C、鋒面逆溫D、下層逆溫E、地形逆溫49、 大氣邊界層按其熱力學性質及相應的湍流特征可分為( )A、不穩(wěn)定邊界層B、中性邊界層C、穩(wěn)定邊界層 D、??寺鼘?0、 在討論大氣的散射和削弱時,

34、最主要的物理量是( )A、大氣的散射系數(shù)B、大氣的吸收系數(shù)C、大氣的消光系數(shù)D、大氣的散射函數(shù)三、判斷題:(70題,每題0.5分,共35分。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1、激光云高儀是發(fā)射低功率的激光束遇到云層將往下反射或者散射回波,檢測發(fā)射激光與回波信號的時間差T,即可得到檢測云層的高度等于h=c*T。( )2、現(xiàn)代氣象探測儀器的慣性越小越好。( ) 3、在地面1.5m高處測量平均氣溫,希望元件有較小的時間常數(shù),對大氣湍流引起的短暫溫度脈動起伏產生一定的自動平均能力。( ) 4、探測方法與儀器和觀測任務是不可分割的,儀器的感應原理決定了使用儀器應遵守的一般原則,在這個基礎上根據任務的性質選用合適類

35、型的儀器,并制定相應的探測方法。( )5、統(tǒng)一儀器的規(guī)格指標、安裝方法和操作步驟,可是系統(tǒng)性誤差的數(shù)據比較穩(wěn)定,使觀測資料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可比較性”。( )。6、盡管遙感探測具有不破壞自然狀況的優(yōu)點,目前投入使用的遙感儀器的探測精確度仍低于直接觀測。( )7、直接探測式儀器,其感應部分應與大氣環(huán)境直接接觸,儀器系統(tǒng)與大氣環(huán)境的相互干擾可使感應元件四周的大氣條件發(fā)生一定的畸變。而這種干擾導致的測量誤差在總的觀14測誤差中占較大的比例,且多為偶然性誤差。( )8、由于大氣湍流的存在,大氣要素隨時間和空間有較強的脈動起伏,一次瞬時的讀數(shù)很難具有代表性,必須在一定空間尺度之間取多次或多點的平均。(

36、 )9、觀測地點的選擇必須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大型障礙物、特殊的地面覆蓋、水體、谷地、山崖都可能產生局地小氣候,如非特殊的觀測目的,測點距離他們太近會使資料失去代表性。( )10、在室內大氣濕度測量中,稱量法能直接稱量出濕空氣樣本中所含的水汽質量。( )11、比濕是指濕空氣中水汽質量和濕空氣總質量質量之比。( )12、混合比是指濕空氣中水汽質量與濕空氣總質量之比。( )13、絕對濕度是指濕空氣中所含的水汽質量。( )14、水汽壓是多數(shù)測濕元件能直接測量的濕度量值。( )15、由于蒸發(fā),濕球表面不斷地消耗蒸發(fā)潛熱,使?jié)袂驕囟认陆档耐瑫r由于氣溫和濕球的溫差使四周空氣與濕球產生對流熱交換。在穩(wěn)定平衡的條

37、件下,蒸發(fā)之處的熱量將等于由于與四周空氣熱交換得到的熱量。( )16、Monteith從熱量和質量交換的相似理論出發(fā),得到的干濕球濕度表系數(shù)僅與通風風速和濕球直徑有關。( )17、從物理過程中可以看出,熱對流交換隨風速的增加而增加,而輻射熱交換的熱量卻變化很小。因此,當風速很大時,可以不考慮輻射熱交換的影響。其結果是大風速時的干濕球濕度表系數(shù)值與它的理論推算值接近。( )18、干濕球溫度表不適于在低溫條件下測量大氣濕度。( )19、與其他測濕方法相比,露點儀是在低溫條件下測濕的唯一有效方法( )20、同溫度下,露滴的飽和水汽壓要高于水平面飽和水汽壓,因此露點儀鏡面的結露溫度低于真實的露點,其誤

38、差約為0.1。( )21、當相對濕度在90%以上,碳濕敏元件阻值變化很小,或元件阻值隨濕度的增大反而減小,這種現(xiàn)象稱為駝峰效應。( )22、碳濕敏元件的一個缺點是存在明顯的溫度系數(shù)。( )23、對于測濕儀器,應該具有高于待測儀器的精度和易于操作這兩個特點。( )24、在使用恒濕鹽控濕法時,多采用恒濕鹽的飽和溶液,以避免溶液在吸收或釋放水分后改變本身的濃度值。( )25、露點控濕法的優(yōu)點在于借助控溫就可直接控制和確定濕度。( )26、任何處于低溫環(huán)境下的濕度元件均將面臨測量靈敏度顯著下降和時間常數(shù)加大的困境。( )27、幾乎所有的氣象問題都與輻射收支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28、所有測量輻射的

39、儀器基本上是利用熱輻射原理。( )29、新型絕對日射表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采用了黑體腔體作為接受太陽輻射的感應器,它對太陽各波長的輻射的吸收率都接近于1,并保持數(shù)值穩(wěn)定。( )30、PACRAD型絕對日射表的接收部分為黑體腔,其吸收系數(shù)接近于絕對黑體的吸收系數(shù)。( )31、大多數(shù)進入我們眼睛的光,都是直接光。 ( )32、無論是瑞利散射還是米散射都會改變光的頻率。( )33、輻射差額輻射收入輻射支出。( )34、冬季寒潮爆發(fā),冷空氣到來時,氣壓會下降。( )35、根據基爾霍夫定律,相同溫度的物理,吸收率大的輻射率反而小 。( )36、大氣溫度不隨高度變化,這樣的大氣層稱為多元大氣。( )37、等溫大

40、氣是指氣溫是高度的線性函數(shù)的大氣層。( )38、均勻球狀粒子的散射-瑞利散射。( )39、大氣消光系數(shù)=散射系數(shù)+吸收系數(shù)。( )40、翻斗式雨量計在極弱降水或強降水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翻斗延遲或提前誤翻的現(xiàn)象。( )41、透射式能見度儀的精度高于散射式能見度儀,特別是在能見度較高的情況下。( )42、目前使用的玻璃溫度表測量地表溫度的方法是比較可靠的。( )43、能見度的目測估計值是客觀的。( )44、垂直能見度是指觀測者處于目標物垂直下方時的最大能見度距離。( )45、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層大氣中,極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間,是大氣中最重要的微量成分之一 。( ) 46、

41、從低緯到高緯,臭氧峰值的高度明顯地逐漸降低。( )47、SO2是大氣中最重要的一種硫化合物,是大氣環(huán)境酸化和酸雨形成的根源之一。( )48、大氣中的水汽僅占地球上總水量的0.001%,即十萬分之一,相當于覆蓋全球表面厚度為2.5cm的水層。( )49、一般來說,地面大氣中的水汽量時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少的,但年變化不明顯。( )50、氣溶膠粒子的主要來源是地面,可以分成自然現(xiàn)象產生的和人類活動產生的兩大類,此外,宇宙塵埃也是一個來源。( )51、如果大氣中沒有氣溶膠粒子,成云致雨過程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52、多元大氣的壓強和密度隨高度增加而呈指數(shù)下降,且壓強標高和密度標高相等。( )53、等溫大氣和多元大氣都沒有上界。( )54、多元大氣是指氣溫 是高度的線性函數(shù)的大氣層。( ) 55、多元大氣是有上界的,等溫大氣是多遠大氣的一個特例。( )56、均質大氣的密度雖然不變,但溫度仍隨高度減小。( ) 57、均質大氣和等溫大氣都是假設的大氣模式。( ) 58、散射是指電磁波通過某些介質時,由于這些介質的透射率具有非均一性,引起入射波波陣面的擾動,造成入射波中一部分能量偏離原傳播方向以一定規(guī)律向其他方向發(fā)射的過程。 ( )59、降水是指從云中降落或從大氣沉降到地面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的水汽凝結物,包括:雨、雹、露、霧凇、白霜和霧降水。 ( )60、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