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_第1頁
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_第2頁
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_第3頁
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_第4頁
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校使用手機的利與弊主題班會【活動目的】1、通過辨析,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 在使用手機時,應注意時間場合,真正用好手機。2、以探討合理使用手機作為契機,折射出對一切高科產物都應 辨證接受,在使用中真正體現(xiàn)它的價值。3、培養(yǎng)同學們看待事物的辨證思想。【活動準備】:組織班干部開會,討論并確定班會主題。學生調查,環(huán)境布置?!净顒舆^程】:一、教師開篇稿年青人永遠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手機這一最具時代特色的通訊工具,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人家,同時也進入青年學生的生活領域.一時間,校園手機成了校園里的一道“亮麗的風 景線”。目前中學生擁有手機已不是少數(shù),他們把手機作為

2、一種現(xiàn)代化個性氣息與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已經(jīng)把擁有一部手機當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他們用手機發(fā)信息、聊天、玩游戲 在學生當中,手機是多種功能的集合體,既是通訊工具,也是玩i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供參考具。20xx年9月新高一開學以來,我發(fā)現(xiàn)校園里手機使用者明顯比以 前多,班里也有不少學生使用手機,可以說是中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 成了老師關心的一個典型現(xiàn)象。我們今天就來討論怎樣正確使用手機。二、主持人主持班會,向同學提問的方式導入主題。手機作為現(xiàn)代高科技的產物,已被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所擁有,并 逐漸地走進了學校,甚至走向課堂。我們班也不例外。由于高中學生 身心還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對合理使用手機的認

3、識不夠,因此,無 法擺脫手機的誘惑,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生活中我們是怎 樣使用手機的呢?三、小品:我與手機(本班手機族日常學習生活的縮影)。直觀形象地展示了信息時 代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學生使用手機時的幾個注 意點。四、學生自由辯論(從小品中引發(fā)出思考,進而對手機的“利”與“弊”展開討論)。利:方便和父母聯(lián)系方便和同學朋友聯(lián)系可以用來娛樂,減輕學習壓力是時尚的表現(xiàn)弊:擾亂課堂紀律,影響老師講課和其他同學聽課上課玩游戲,發(fā)信息,嚴重影響自己和同學的學習,學習成績下利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增加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助長了攀比心理五、現(xiàn)場試卷調查。附:(問卷調查)1、你擁有一部手機或小

4、靈通嗎?A、有B、沒有2、如果目前你沒有手機的話,你會考慮要一部嗎?A、會B、不會C、視經(jīng)濟條件而定3、你選手機的標準是A、外形美觀B、功能多C、最新的技術和款式 D、無所謂4、你獲得手機的方式是A、長輩買的B、功能多C、自己賺錢買的D、其他方式5、你比較常用的手機功能是A、短信功能B、打電話功能C、游戲功能D、攝像機功能E、 上網(wǎng)功能6、你控制使用手機的能力A、很強B、一般C、較弱D、完全失控7、你使用手機最經(jīng)常的時間是A、早上B、中午C、晚上D、不定時8、你每天發(fā)信息的數(shù)量是A、10條以下 B、10 20條 C、20 30條D、40條以上(最高記錄一天當中發(fā)條信息;打電話最長時間是(分鐘/

5、小時)9、你每個月的電話費是多少?A、50元以下 B、100元左右 C、150元左右 D、200元以上10、你每個月的電話費是通過繳費的。A、向父母要B、向朋友借C、自己省下生活費 D、其他方式11、你的手機是否接過陌生人的騷擾電話或低劣信息?A、有B、沒有12、你認為中學生應該擁有手機嗎?請講述你的理由。六、對于試卷中的問題進行點評或回答。七、現(xiàn)場采訪,正確使用手機的對策。(對象:有手機的同學,沒有手機的同學,在座的聽課老師等)。八、主持人引導同學對本次主題班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拓展到對待網(wǎng)絡以及一切新生事物,要用辨證的觀點去對待、 使用)。九、班主任小結。中學生擁有手機已經(jīng)是一種趨勢,處于青少年時期的我們辨別事 物的能力還不是很強,要用辨證的觀點去對待新事物;中學生應該有 清醒的認識,手機只能作為聯(lián)系家人和維系朋友之間友誼的一種方式, 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尤其是在校園里,手機應禁止進課室;或者只 能放學后才能開機,中學生應該學會在適當?shù)臅r間和地點使用手機, 不能沉迷在信息和玩手機游戲當中,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機,才能把學 習搞好;再說,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