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教案_第1頁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教案_第2頁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教案_第3頁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教案_第4頁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設計方案??谑械谄咧袑W 吳至尊【設計理念】本課堅持 健康第一 ”的指導思想,遵循 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目的”的課程性質。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用循序漸進、 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學內(nèi)容】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3 1)【教學內(nèi)容分析】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籃球運球技術中的一項基本技術,也是比賽中運用最廣泛的運球突破技術。它方法簡單實用,具有動作迅速、隱蔽突然、易與其他運動銜接,對球的保護好等特點。變向運球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素質以及利用這

2、一技術擺脫防守而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培養(yǎng)超越對手的勇氣與自信心,具有較強的可學性與可教性。本次課為本單元第一次課,主要是讓學生鞏固行進間運球以及初步嘗試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動作要領是:(右手變左手為例)運球前進中,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從自己的體前右側反彈到左側前方,同時右腳蹬地向左前方跨出,上體左轉,用肩保護好球,換左手運球,向前推進。該技術需要學生有著較強的控球能力,還需要手腳的協(xié)調配合。 對球性相對較好的同學來說, 第一節(jié)課初步掌握應該沒有問題,但對于控球能力差的同學來說,要掌握該技術不是一節(jié)課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因此,通過對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技術分析以及結合學生

3、的實際,將該節(jié)課解決的重點為: 變向換手,側肩護球;難點為手腳配合;易犯錯誤是:球的變向不明顯、手腳不夠協(xié)調、球變向后向前推進腳步跟上不連貫,這都是教學中應該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窘虒W對象分析】籃球運動是學生較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初二(1)班學生的紀律較好,也比較喜歡運動,但由于初一時學生沒有掌握好運球的基本技術,籃球基礎較差,加上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這項技術動作復雜,要求控制的能力高,較難掌握,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而技術學習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學中如何讓技能學習與樂趣學習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和主動性,達成本課教學目標,是重點突破的方向。【教學目標確定】根據(jù)上述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的

4、分析,特確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為:1 .學生能說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的動作要點,了解此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2 .約75%的學生能初步做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基本動作,60%學生能較連貫地完成跨步、側肩、換手運球動作。3 .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在游戲中體驗運用所學技術成功過標志物的快樂。教教學重、難點】根據(jù)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技術特點和學生的籃球技術基礎,確定本次課的教學重點為:變向換手,側肩護球;難點為:手腳配合。【教學策略】1 .導入部分:采用問題導入課題(問題:在籃球比賽中,當我們運球線路被對方阻截 時,我們該怎么辦?停止運球傳球突破),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2 .熱身與熟悉球性部分:采用繞

5、場慢跑,繞場運球,各種形式的熟悉球性練習。不僅 起到了熱身的目的,熟悉了球性,還讓學生體會了按拍球的左右上方能使球右左變向的道理, 為本課學習內(nèi)容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奠定了基礎。3 .實踐與提高部分:結合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 用了由靜到動,由慢到快,由分解到完整,由自練到比賽,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 的教學設計思路,因此,在內(nèi)容的布局上采用了原地跨步側身護球(分解動作)原地跨步側身護球(自主練習)一一原地上一步體前變向換手練習(分解動作)一一原地上一步體前變向換手練習(自主練習)行進間運球3-4步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繞過障礙快樂傳遞游戲(鞏固提高體前變向換手

6、運球技術)一一拓展學習(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的應用與拓展)。這樣的設計與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所學知識。4 .恢復部分:采用簡單、松緩、愉快、學生喜愛的活動一一游戲:踩線,進行放松運動。既達到放松目的,又愉悅身心?!緢龅仄鞑摹炕@球場二塊,籃球 50個,標志物24個【教學預計】估計本課的練習密度為 45% ,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案學校:??谑械谄咧袑W班級:初二(1) 人數(shù):48人 課次1執(zhí)教教師:吳至尊教學內(nèi)容1、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2、游戲:快樂傳遞教知識目標:學生能說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的動作要點,了解此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學技能目標

7、:約75%的學生能初步做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基本動作,60%學生能較連貫地完成跨步、目側肩、換手運球動作。標情感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在游戲中體驗運用所學技術成功過標志物的快樂。重、難點難點:重點:變向換手,側肩護球手控制球,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課序教學內(nèi)容時間老師活動學生活動組織形式課1.體育委員集1 .檢查裝備1 .成四列橫隊集合組織隊形:堂隊、報告人數(shù)2.向學生問好2.向老師問好8 8 8 8 8常2.師生問好3.問題導入課題3 .聽、答教師問題8 8 8 8 8規(guī)3.導入課題2,4.安排見習生4.按教師安排見習9 9 9 9 9與4.檢查服裝、9 9 9 9 9導安排見習生要求:精神飽滿

8、,要求:注意力集中,入聲音宏亮集合快、靜、齊。1 .熱身活動1.講解路線、方法1 .繞場運球時,控制1、熱身隊形:1)繞場慢跑2.用哨聲指揮練習好球,聽哨聲左右手廠一、1/2)繞場運球3.帶領學生熟悉球交換練習Ijd ® forL/I1二性1jf .U-1熱2.球性練習2.隨教師一起熟悉身1)原地高低運球性,聽哨聲變換練與球習方法2、球性練習隊形:熟6,2)原地體前換悉手運球要求:控制好球,體8 8 8 8 8球會使球改變方向的方8 8 8 8 8性法9 9 9 9 99 9 9 9 9實1.學習體前變1 .講解示范體前變1.注意力要集中,傾1.講解示范隊形:25 '踐向換手

9、運球向換手運球動作要聽、觀察、思考,理8 8 8 8 8與動作要領:以領,強調重點和難解動作要領8 8 8 8 8提右手運球為點;輔一掛圖作提9 9 9 9 9高例,向左變向示,以便學生自學。9 9 9 9 9時,先向對方左側做突破假動作,當對手技術圖解:左移堵截時,突然按拍球的區(qū)、4右后上方,使S B-E球反彈到左側,同時右腳向左前方跨步,身體左轉側肩擋住對2.組織隊形同1手,換左手運2.講解示范原地跨2.練習跨步、側身護球前進。步、側身護球動作,球的動作。用信號指揮學生練練習方法:動作分兩2.原地跨步、習拍,準備姿勢兩手持側身護球動作球于體前,兩腳左右開立。第一拍向右側做假突動作,第二拍右

10、腳向左前方跨出,身體左轉側肩,左手按拍球三次后回位。3.原地運球做3.講解示范原地運球做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方法,用信號指練習方法:先集中練 習再一對一練習。要求:降低重心,跨 步及時,側身壓肩護 球。3.練習原地拍球做體 前變向換手運球。3.組織隊形同1體前變向換手揮學生練習練習方法:動作分3運球技術拍:第1拍運球右腳4.組織隊形:向右前跨步,第2拍8 8 8 8 8向左變向換左手運8 8 8 8 8球,第3拍右腳向左9 9 9 9 94.講解示范行進間前跨步。9 9 9 9 9體前變向換手運球J JjJ方法,指導學生練習4.進間練習體前變向 4.行進間體前換手運球。J JjJ變向換手運球練習方

11、法:行進間運 技術球3-4步到障礙物前J JjJ一步距離降低重心做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突J JjJ破。實踐與提高5.游戲:快樂 傳遞方法:運用體 前變向換手運 球繞過障礙后,雙手持球, 用單足跳回起 點接力,全組 完成后,用時少者為勝。規(guī)則:1)教師發(fā)令后 才開始,前者 單足跳過起點 線后,后者才能開始。2)每人完成兩 回,每回用不 同的腳跳回。3)最后一名隊 員先到達起點線者為勝。6.鞏固、拓展 學習25 '5 .講解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組織學生游戲,當裁判6 .講解學練方法,分配場地,巡回指導5 .積極主動參加比賽,相互鼓勵,發(fā)揚團隊精神。6 .積極參與,自主學練,自我展示5.組織隊形:

12、889988998899J J J J J J J J J J J J 6.組織方法: 分成四組,分別在四個半場,自我展示變向運球接投籃技術恢復與小結1.放松游戲:踩線2.小結7,1 .講解游戲方法, 組織學生進行游戲2 .小結本課學習情 況3 .提出課后要求4 .安排學生歸還器 材5 .向學生道別1 .積極參加游戲,為本組爭光2 .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老師小結3 .歸還器材4 .向老師道別組織隊形:88888888889999999999場地器材:籃球場兩塊;籃50個;標志物24個預測平均心率:135-140 次/分預計練習密度:37-45%運動負荷預測曲線圖:略課后反思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步驟清晰、簡潔,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技能形成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原地分解練習,到原地完整技術練習、行進間自主學練,再到鞏固、提高、拓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生易于接受、掌握所學技術。每一個動作的練習都有方法、目標和要求,使學生學有參照,練有方法。大約 75%的學生能初步做出體前變向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